2024年高等自学教育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六套)_第1页
2024年高等自学教育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六套)_第2页
2024年高等自学教育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六套)_第3页
2024年高等自学教育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六套)_第4页
2024年高等自学教育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六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2024年高等自学教育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六套)2024年高等自学教育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

)

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2.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如何回答(

)

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B.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D.物质世界是否永恒发展的问题

3.

金、银、铜、铁、铝等同金属的关系属于(

)

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4.

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A.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之后产生的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

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

D.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5.

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流。这里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6.

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是(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C.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7.

下列各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是(

)

A.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的观点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的观点

C.物质世界可以认识的观点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

8.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理论—实践—理论

D.实践—认识—实践

9.

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

)

A.形象性

B.能动性

C.客观性

D.抽象性

10.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中包含着错误

D.真理来源于主观创造

11.生产方式包括(

)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两个方面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

12.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因素是指(

)

A.教育

B.管理

C.生产资料

D.自然科学

13.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

A.渔猎社会

B.封建社会

C.工业社会

D.信息社会

14.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D.创新意识和传统观念的矛盾

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与占有私人性的矛盾

16.除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外,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

)

A.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B.剩余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C.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D.利润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它由其生产的剩余价值决定

B.它由其使用价值决定

C.它包含历史和道德因素

D.它包含习惯和法律因素

18.资产阶级道德观的基本原则是(

)

A.利己主义

B.拜金主义

C.自由主义

D.享乐主义

19.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增殖的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运输阶段

20.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下,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价值应等于(

)

A.第一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

B.第二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

C.两大部类消耗的资料的价值总和

D.两大部类消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总和

21.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可用字母表示为(

)

A.c+v+m

B.c+v

C.v+m

D.c+m

22.决定利息量的因素是(

)

A.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

B.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利息率

C.借贷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

D.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

23.股份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是(

)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监事会

D.工会

24.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形式是(

)

A.垄断价格

B.个人联合

C.参与制

D.资本输出

25.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是(

)

A.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B.国内资本输出和国际资本输出

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D.商业资本输出和金融资本输出

26.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成为垄断资本国际经济组织载体的新的垄断组织形式是(

)

A.混合联合公司

B.跨国公司

C.托拉斯

D.国际垄断联盟

27.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

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2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

A.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政权

B.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

C.消灭剥削进入无阶级社会

D.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

29.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

C.政治体制不同

D.意识形态不同

3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

A.原始社会的分配原则

B.阶级社会的分配原则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科学发现中,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的有(

)

A.细胞学说

B.狭义相对论

C.生物进化论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32.下列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AC是主观唯心主义A.物是感觉的复合

B.理在事先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3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A.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

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D.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34.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一次更重要的飞跃,这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35.下列各项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有(

)

A.军队和政府机关

B.哲学和政治思想

C.数学和思维科学

D.道德和法律思想

36.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

)

A.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实行等价交换

C.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D.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

37.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复苏阶段的特点有(

)

A.生产不再下降,企业倒闭停止

B.生产逐渐回升,企业利润增加

C.就业日益增多,信贷逐渐活跃

D.生产消费两旺,社会经济繁荣

38.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D.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和措施有(

)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国民经济一定程度的计划管理

D.资本输出

40.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有(

)

A.完全摆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B.完全摆脱旧式分工的束缚

C.完全摆脱仅仅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D.完全摆脱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答:

(1)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二者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势,产生的原因以及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3)二者是统一的,其表现是:

第一,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和纯粹必然性;

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约,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42.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1)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2)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3)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43.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与后果。

答:(1)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2)资本积累的后果

:{1}资本积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2}资本积累导致过剩人口的存在。

{3}资本积累导致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

{4}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并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这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和客观规律。

44.简述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和源泉。

答:

(1)原因:首先,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农业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其次,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

(2)源泉: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绝对地租就是这部门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45.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1)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2)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不相同,这是各国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

(3)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你对以人为本的理解。

答: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即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是要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但又与它存在着实质上的区别。民本思想中的“民”,是相对于“君”、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是实现“得民心、存社稷、固君位、达邦宁”的“驭民”、“治民”之术,其价值取向是君本位而非民本位。以人为本也不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反对专制、崇尚自由,反对神权、张扬人性,对于反对封建主义、推进人的解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西方人本主义,以个人为本位、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基本追求,在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个人利益至上。同时,人本主义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人的社会性,以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说明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取得和维护统治地位服务的。马克思尖锐地批判了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揭示了其唯心主义的本质,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则站在唯心史观的立场上,体现了剥削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需要。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

(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广大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我们推动科学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7.论述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经济全球化又叫世界经济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其本质就是资源配置国际化。

(2)经济全球化的内容:

第一,生产全球化。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高精尖产品和工艺技术的出现,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的加强,各国在生产商的密切配合的趋势。

第二,贸易全球化。首先,新科技革命中出现了很多新兴产业,国际产业结构的变化、各国间产业分工的深

化和产业在不同国家间的梯度转移,使得各国间交流产品和必要性大大增加了。其次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的高效率、大批量生产、也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扩大国际贸易规模。第三、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普遍提高了,对各国产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这又从一个侧面促进了贸易的全球化。最后,新的更便捷更灵活的贸易方式,以及国际协调对贸易限制的减少,也都从不同方面促进了贸易全球化。

第三,资本全球化。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意味着资本国际化开始出现。近二三十年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形成了资本全球化趋势。

(3)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

(2)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迫切需求,因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3)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不但是发展中国家的迫切要求,也会死发达国家过剩资本的一个出路,而且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也在增加。参考答案:一、BABDADDDABCABACACABCBDAACDACBD二、ACDBDABBCBDABBCABCDABCABCD2024年高等自学教育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二)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1.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0-15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1-35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3.认为水、火、土、气是世界的本源的哲学是()1-37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4.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1-56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5.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理论依据是()1-62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相结合的原理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统一的原理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6.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1-85A.形成明确的目的B.正确认识事物的规律C.制定周密的计划D.具有坚持的意志7.在认识过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属于()2-(理解教材)A.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B.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8.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指出()2-103A.外部世界是可以被人感知的B.人们能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C.实践的成功能够证明认识正确D.感性认识可以上升到理性认识9.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是()2-106A.实践——认识——实践B.认识——实践——认识C.感觉——知觉——表象D.概念——判断——推理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之所以具有相对性、不确定性,主要是因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践都具有()2-120A.自觉能动性B.客观物质性C.直接现实性D.历史局限性11.社会存在是指()3-131A.社会物质生产资料的总和B.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总和C.社会物质生产关系的总和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1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自然科学属于()3-138A.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因素C.渗透性因素D.准备性因素13.下列选择中属于意识形态的是()3-135A.语言学B.物理学C.哲学D.数学14.下列选项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的是()3-147A.农业社会B.工业社会C.信息社会D.奴隶社会1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4-183A.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社会化大生产的存在和发展C.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16.价值规律调节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是通过()4-192A.价格始终同价值相等实现的B.价格高于价值实现的C.价格低于价值实现的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1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4-198A.劳动力成为商品B.生产资料可以买卖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4-209A.政党制度B.选举制度C.三权分立制度D.国家制度19.资本各形态中能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5-228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借贷资本2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实质上说就是()5-235A.生产不足的危机B.买卖脱节的危机C.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21.剩余价值与利润从数量上看()5-239A.前者总是大于后者B.前者总是小于后者C.两者总是相等D.两者的大小无法判断22.股票价格实际上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因此股票价格()5-255A.同股息成正比,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B.同股息成反比,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正比C.同股息成正比,同银行贴现率成反比D.同股息成反比,同银行贴现率成正比23.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5-258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B.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C.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权垄断D.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6-272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B.自由竞争阻碍生产集中C.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D.生产集中根除自由竞争25.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形成()6-270A.产业资本B.金融资本C.私人垄断资本D.国家垄断资本2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运用()6-279A.计划手段B.经济手段C.法律手段D.行政手段27.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著作是()7-305A.《反杜林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D.《资本论》28.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提出者是()7-308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29.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7-320A.人民当家作主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消灭剥削压迫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0.劳动不再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8-348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31.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0-13A.具有中国习俗的马克思主义B.具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C.具有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D.具有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32.下列各项正确表述运动含义的有()1-40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B.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C.运动就是物质位置的移动D.运动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3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2-95A.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34.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3-139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C.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D.产品的分配方式3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在()3-145A.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C.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D.经济基础的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一切特征36.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有()4-198A.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B.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其他生活来源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D.劳动力具有价值37.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采取的职能形式有()5-226A.货币资本B.生息资本C.生产资本D.商品资本38.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主要有()5-262A.土地带来的地租B.在土地上追加投资的数量C.银行存款的利息率D.农业资本家的利润率39.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较为成熟的垄断组织形式有()6-267A.卡特尔B.辛迪加C.托拉斯D.康采恩40.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8-340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1-75答:任何现实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关系。(1)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这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同时,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表现一定的内容。另外,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和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在某一种联系中是形式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中可能成为内容,反过来也是一样。(2)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形式与之相适应;内容发生了变化,形式或迟或早总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二,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形: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42.简述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2-102、2-105答: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揭示。认识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个过程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1)在实践中,人们先是产生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理性认识,然后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进行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中又产生新的认识。(2)人的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43.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4-201答: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2)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2)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44.简述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5-230答:(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有影响作用。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由于全部预付资本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所以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有影响作用。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年剩余价值总量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从以上分析可见,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因而产业资本家从剥削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目的出发,总是在生产经营中竭力加速其资本的周转速度。45.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7-331(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以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3-174、3-177答: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既有量的规定性,又有质的规定性。它是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却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既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这是党的根本宗旨。(2)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在认识论上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循环往复,就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47.试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及其作用和后果。6-283、6-284答: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一手就是资本输出,即把他们手中掌握和控制的大量资本输往国外,利用这些资本作武器,控制资本输入国的经济命脉,剥削、压迫这些的国家劳动人民,掠夺,掠夺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财富,最终为金融资本控制这些国家、形成金融资本的国际统治服务。从资本输出国即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这方面看,资本输出的作用和后果是:(1)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由此获得大量来自海外的高额利润和利息。(2)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3)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4)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从而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统治地位。对于那些处于较低发展阶段上的、经济比较落后的资本输入国来说,大量国外资本的输入,有两重作用。(1)一方面,外来资本和生产方式的进入,促进了这些国家自然经济的瓦解、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生长和发展,建设了一些近现代的工商企业和发展经济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2)但另一方面,国外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也给这些国家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并不是平等互利的,他们通过不平等的贷款条件、不等价交换等方式掠夺、剥削输入国人民,攫取了输入国巨额的国民财富,又使这些国家长期得不到顺利发展,继续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参考答案:一、ABACBBDADDDCCDDDADBDCADABBCCAB二、BCDABDABCDABCDABCBCACDACABCDACD

2024年高等自学教育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除《哲学的贫困》外,标志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经典著作是(

)P11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

D.《资本论》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P40

A.

广延性

B.

持续性

C.

客观实在性

D.

可知性

3.“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这是一种(

A.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4.下列各项属于主观臆想联系的是(

A.江河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

B.核泄漏事故危及人类的生存

C.毁林导致生物物种的迅速减少

D.彗星出现预示将要发生战争

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1-69

A.事物的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6.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1-85

A.

学习科学理论

B.

投身社会实践

C.

了解实际情况

D.

制定周密计划

7.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比较,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缺陷,一个是缺乏辩证法的观点,另一个是(

)2-102

A.

缺乏实践的观点

B.

缺乏反映论的观点

C.

缺乏一元论的观点

D.

缺乏可知论的观点

8.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

A.

客观性

B.

能动性

C.

抽象性

D.

形象性

9.真理具有客观性,被称为客观真理,是因为(

)2-114

A.

真理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B.

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C.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D.

真理是大多数人承认的客观事实

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

)2-119

A.

普遍性

B.

特殊性

C.

不确定性

D.

绝对性

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

)3-132

A.影响社会结构的划分

B.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C.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D.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12.下列各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3-135

A.

哲学

B.

物理学

C.

数学

D.

语言学

13.在生产关系的各项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3-139

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B.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14.既坚持历史决定论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这属于(

)3-150

A.历史唯物论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

15.关于社会分工的产生,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4-183

A.

社会分工是私有制的产物

B.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C.

社会分工是资本主义的产物

D.

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16.构成商品价格基础的是(

)4-192

A.

使用价值

B.

价值

C.

商品供给

D.

商品需求

17.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是(

)4-201

A.

不变资本

B.

可变资本

C.

流动资本

D.

流通资本

18.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将工作日延长所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是(

)4-202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

C.

超额剩余价值

D.

平均剩余价值

19.产业资本的循环包括(

)5-225

A.

生产、流通和销售阶段

B.

生产、储存和销售阶段

C.

购买、生产和销售阶段

D.

购买、生产和储存阶段

20.根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资本家的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

)5-228

A.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B.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C.

商品资本和流通资本

D.

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21.资本主义生产的成本不包括(

)5-237

A.

工人的工资

B.

原材料的耗费

C.

固定资本的折旧费

D.

固定资本未折旧的部分

22.商品资本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职能的条件,除了商人有独立的投资外还必须有(

)A.

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之间的分工

B.

商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之间的分工

C.

商业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之间的分工

D.

商业资本家和商业店员之间的分工

23.资本主义经济中,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是(

)5-256

A.

级差地租

B.

绝对地租

C.

平均利润

D.

利息

24.自由竞争与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6-272

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B.自由竞争阻碍生产集中

C.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D.生产集中取代自由竞争

2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机制是(

)6-280

A.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B.

国家管理企业,企业引领市场

C.

国家宏观调控,企业微观规制

D.

国家政策引导,市场自由竞争

26.资本主义国家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是(

)6-279

A.经济手段和经济计划

B.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和经济计划

D.法律手段和经济计划

27.在前苏联推行所谓“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领导人是(

)7-312

A.

列宁

B.

斯大林

C.

布哈林

D.

托洛斯基

28.社会主义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起始于(

)7-314

A.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B.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C.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以后

D.

古巴社会主义革命以后

29.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7-335

A.

集体领导制

B.

首长负责制

C.

集体问责制

D.

民主集中制

30.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8-341

A.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

剥削阶级的彻底消灭

C.

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

D.

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有(

)0-5

A.

李嘉图

B.

黑格尔

C.

费尔巴哈

D.

圣西门

3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1-48

A.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B.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C.

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D.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实践活动

33.下列各项正确表述意识本质的有(

)1-82

A.

意识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

B.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D.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34.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形式的有(

)2-106

A.

概念

B.

感觉

C.

知觉

D.

表象

35.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界定的有(

)3-169

A.

劳动是人的本质

B.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C.

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和

D.

人的本质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6.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主观条件包括(

)4-187客观标准条件:生产资料条件和技术装备水平主观标准条件: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A.社会平均生产条件

B.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

C.社会平均劳动强度

D.社会平均技术装备水平

37.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包括(

)A.

I(v+m)=IIc

B.

II(v+m)=Ic

C.

I(c+v+m)=Ic+IIc

D.

II(c+V+m)=I(V+m)+II(v+m)

38.下列各项正确表述生产价格与价值关系的有(

)第5章,𝑃244~𝑃245

A.

生产价格的形成要以价值为基础

B.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C.

生产价格与价值在数量上经常不一致

D.

社会总生产价格与总价值相等

39.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

)5-257

A.

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

B.

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

C.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D.

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40.下列各项属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有(

)7-323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

C.

实行按劳分配

D.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2-101

答: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1)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2)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42.简述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153、154

答: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

(1)首先,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

(2)其次,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43.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为什么还会存在超额利润?它的本质是什么?5-245

答:平均利润形成以前,商品是按照它的价值销售,商品的市场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随着平均利润的形成,商品不再按价值销售,而是按生产价格销售,商品市场价格转而以生产价格为基础。生产价格是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之和,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用公式表示为: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并不排斥个别企业的资本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个别企业的生产条件比较优越,劳动生产率比较高,其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就能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即超额利润。超额利润就是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超额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所反映的具体经济关系不同。平均利润的产生是与部门之间的竞争相联系的,它反映的是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资本主义关系。而超额利润是与部门内部的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相联系的,它反映的是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资本主义关系。所以,超额利润并不会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而平均化。

44.经济全球化是如何发展起来的?6-291

答: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表明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促使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导致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45.简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含义。8-347

答: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每个社会成员的体力智力获得全面发展和自由运用,个人的全部智慧、力量和潜能素质都能全面自由地尽量发挥,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地选择职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1-62

答: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普遍原理的指导下,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补充和丰富普遍原理。这一原理对我们有重要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2、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我们面对的情况,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抄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7.试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4-198

答:劳动力作为商品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一、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和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能为它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这对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参考答案:一、CCBDCBADCCBADADBAACBDACAABBBDA二、BCABCBCDBCDABDBCACDABCDABABCD2024年高等自学教育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显著特征的是(

A.按生产要素分配

B.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C.按能力大小分配

D.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集体领导制

B.个人负责制

C.民主监督制

D.民主集中制

3.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

A.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B.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C.人民群众完全自由

D.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4.社会主义事业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开始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国家之后

5.一般而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资本全球化

D.劳动力流动全球化

6.由资本主义国家收购部分股权后的私人企业属于(

A.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B.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C.资本主义国有经济

D.资本主义私人经济

7.近几十年来垄断组织国际化的最主要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

B.国际辛迪加

C.国际康采恩

D.跨国公司

8.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是(

A.级差地租

B.绝对地租

C.垄断地租

D.平均利润

9.在平均利润率不变、借贷供求大体平衡的条件下,影响利息率的最重要因素是(

A.社会心理因素

B.习惯和法律传统

C.历史和道德因素

D.商品市场的供需状况

10.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本质与真正来源是(

A.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加价

B.商业店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C.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D.商业店员实现的剩余价值

1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最典型的现象是(

A.生产过剩

B.商品短缺

C.长期萧条

D.持续高涨

12.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

A.提高平均利润率

B.提高剩余价值率

C.提高资本积累率

D.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13.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议会制

B.普选制

C.三权分立制

D.民主共和制

14.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B.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C.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D.降低劳动力价值

15.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

D.贮藏手段职能

1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17.唯物史观认为,杰出人物的出现是(

A.历史命运的安排

B.纯粹的历史必然

C.时代发展的需要

D.纯粹的历史偶然

18.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两个阶段之间(

A.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

B.道德观念的巨大差异

C.政治理念的根本对立

D.文化水平的巨大差异

19.“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论断的提出者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邓小平

D.江泽民

20.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系统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A.运输设备

B.传动装置

C.动力系统

D.生产工具

2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

B.真理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

C.两种各自独立的真理

D.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22.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

A.激发求知欲望

B.指导社会实践

C.满足好奇心理

D.发展个人兴趣

23.“圣人不行而知”,这种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反映论

B.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C.唯心主义先验论

D.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

2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可知论的观点

D.唯物论的观点

25.“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这体现的是(

A.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B.机械唯物主义思想

C.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2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

A.辩证的否定的原理

B.现象表现本质的原理

C.量变和质变的原理

D.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

27.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度

C.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D.事物的变化是否有根据

28.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同一性和斗争性

B.统一性和多样性

C.普遍性和牺牲性

D.一般性和个别性

29.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反映论和先验论

30.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A.19世纪20年代

B.19世纪40年代

C.19世纪60年代

D.19世纪80年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下列各项属于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有(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32.下列各项属于实践的基本特点的有(

A.客观性

B.自觉能动性

C.多样性

D.社会历史性

33.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真理检验观的有(

A.多数人认可的就是真理

B.有权人认可的就是真理

C.我认为正确的才是真理

D.我认为有用的才是真理

34.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创造物质财富

B.创造精神财富

C.实现社会变革

D.摆脱一切束缚

35.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人的本质(

A.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

B.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C.不是永恒的,而是变化的

D.不是利己的,而是利他的

36.简单商品经济中包含的各种矛盾有(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交换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37.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有(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运输阶段

D.销售阶段

38.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输出的资本的特点主要有(

A.资本输出流向多元化

B.相当多的输出资本采取对外“援助”的方式

C.资本输出附加条件减少

D.国家资本输出占有一定份额

39.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我们应该(

A.以马思克主义理论为指导

B.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

C.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D.被发达国家模式发展

40.下列各项属于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有(

A.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和垄断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继承与创新。

答:(1)马克思、恩格斯吸取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2.简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及实现的条件。

答: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需要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必须具备正确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改造。二是感性材料应该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43.简述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规律的内容。

答:(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改变。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使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之间呈现出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44.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答:(1)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2)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过程。

45.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答:(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2)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3)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4)建立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5)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6)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段,国家自行消亡。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动能动性的前提。只有正确认识了客观规律,并按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改造世界。无视或违背规律,盲目蛮干,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2)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复实践,深入研究,才能揭示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规律,才能顺利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指导。(3)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47.什么是股份公司?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答:(1)股份公司是以发行股票的方式集中分散的货币资本而合资经营的企业,它是现代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经营组织形式。

(2)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信用制度的发展使股份公司应运而生。

(3)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企业规模扩大,需要巨额资金,造单个企业自身积累难以筹措,需要通过发行股票的形式向社会集资,建立起与社会化生产力相适应的企业。

(4)信用制度与股份公司的产生:一方面,股份公司本身就是信用、借贷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另一方面,股份公司发行股票是通过信用中介、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的,信用制度与信用关系的发展股份公司的发展密不可分。参考答案:一、DDCBDBDDBCADABCDCACDDBCACABACB二、BCDABDABCDABCABCACDABDABCDABCBC2024年高等自学教育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五)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A.马克思和李嘉图B.马克思和圣西门C.马克思和费尔巴哈D.马克思和恩格斯2、哲学上的二元论否认()1-36A.世界的统一性B.世界的物质性C.世界的可知性D.世界的多样性3、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1-51A.量变和质变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4、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玉米、高梁,小麦之间的关系属于()1-61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5、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1-56A.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结果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6、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能够()1-85A.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B.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规律C.通过改造规律反映客观世界D.通过改造世界消灭客观规律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2-102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B.绝对观念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神秘天意的启示8、“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句话表明()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B.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D.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2-108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C.精心安排,制定策略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1O、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2-127A.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3-134A.差异多样的地理环境B.丰腴富饶的自然资源C.协调合理的人口结构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1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教育属于()3-138A.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因素C.准备性因素D.渗透性因素1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3-164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改变B.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C.社会主义基本文化制度的改变D.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4、人的本质在于()3-169A.人的自然属性B.人的道德素质C.人的社会属性D.人的文化素质15、具体劳动()4-184A.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社会生产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1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4-198A.生产资料B.劳动力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17、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4-203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8、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4-214A.检察机构B.法院C.警察机构D.议院或国会19、已购买而尚未使用的生产资料处于资本循环的()5-225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0、年剩余价值率是()5-231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之比C.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可变资本之比D.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总资本之比21、资本主义商业企业的利润率应大体相当于()5-249A.剩余价值率B.平均利润率C.银行的贷款利率D.银行的存款利率22、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5-255A.董事会B.监事会C.理事会D.股东大会23、绝对地租的形成原因是()5-260A.土地的经营垄断B.土地的私有权垄断C.土地的肥沃程度D.土地的地理位置24、把在法律和生产上独立的企业在流通环节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企业组织形式是()A.卡特尔B.辛迪加C.托拉斯D.康采恩25、资本主义的国有资本和国有经济一般不参与()6-277A.基础设施的建设B.战略性科学研究C.普通消费品生产D.公共产品生产2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和调控()6-278A.能够消除经济危机B.可以缓和资本主义内部的某些矛盾C.能够防止生产过剩D.可以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7、列宁所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立足于()7-308A.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预言B.巴黎公社原则C.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D.生产力决定论2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7-319A.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B.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C.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D.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7-332A.贫富差距的拉大B.革命领袖的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