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2020年中考真题【中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四川省资阳市2020年中考真题【中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四川省资阳市2020年中考真题【中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四川省资阳市2020年中考真题【中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四川省资阳市2020年中考真题【中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资阳市2020年中考真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选择题

1.当你读至『‘周王"、“血缘”、"功臣’‘、”诸侯”这些词语时,你马上联想到的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

2.下面时间轴中,④处所建立的朝代是

①②③④

1111III

I1111

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公元公元公元公元

221年202年9年25年22阵581年618年

A.秦朝B.东汉C.隋朝D.元朝

3.吴自牧在《梦梁录》中写道:“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俱是既无虚空之

屋。"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宁门权子外自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材料描述

的是

A.西汉经济的恢复B.唐朝手工业的发展

C.宋朝商业的繁荣D.明朝资本主义萌芽

4.在屈辱的中国近代历史上,香港地区逐渐被英国侵占,沦为其殖民地。随着国家的

兴旺发达,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材料主要说明

A.清政府的腐败无能B.“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

C.英国经济逐渐衰落D.国家实力决定国土命运

5.下图所示人物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和实业家。1895年,他在“设厂自救”的浪潮

中开始筹办大生纱厂,后来还创办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他是

A.张睿B.张之洞C.荣宗敬D.荣德生

6.下列选项中的历史史实与历史认识,对应合理的是

选项史实认识

国共十年内战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式建立

R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国民党张自忠上将壮烈牺牲、八路军

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

C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回民支

争,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队队长马本斋以身殉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

D日本接受投降,军国主义彻底灭亡

条件投降

A.AB.BC.CD.D

7.下图是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部分叙述。其表述的是新中国成立的

3廉.■€雄去等N案覆导

人*上天安n城楼.善守

30万举凡客集天安门广

|%.”,举行开皿.机。J

A.背景、目的、意义B.时间、地点、人物

C.背景、方式、经过D.时间、经过、意义

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为。在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石油战线的代表

人物是

A.雷锋B.孔繁森C.王渔昌D.王进喜

9.20世纪末,中央在西部实施大开发政策。这一政策实施以来,西部在基础设施建

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当今,党和政府又加大了对

西部精准扶贫的倾斜力度。党和政府实施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实现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B.改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

C.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10.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下图为象形文字铭文,它的创造者是

A.古埃及人B.苏美尔人C.古印度人D.古希腊人

11.“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下图所示世界名画的

作者及其体现的时代思潮是

■,J

*

A.但丁、神权主义B.拉斐尔、社会主义

C.达•芬奇、人文主义D.莎士比亚、理性主义

12.历史的发展是普遍联系的。下列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对应正确的是

A.哥伦布横渡大西洋——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B.巴黎和会转让山东权益——五四

运动爆发

C.雅尔塔会议召开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转折D.《北大西洋公约》签署一两极

格局形成

13.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

争端等。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A.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B.是全球最大的贸易机构

C.保证收入与需求的增长D.以促进全球贸易为宗旨

14.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此期间,各国学生通过各种直播平台居家学

习,部分企业职工实行在线上班,许多商家加大线上营销,众多会议采用视频方式。

这说明

A.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出现B.计算机互联技术的产生

C.科学技术改变人类生活D.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二、综合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言论(摘选自

年文

《论语》)

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

“有教无类。”

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弟子入则李,出则学生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尊重长辈,说话

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要谨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

仁,行有余力,则以学仁爱之心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

文.”化知识U

因各人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

“因材施教。”

效果。

“学而不思则罔,思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

而不学则殆。”疑惑而一无所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教育主张,(不得摘抄原文)并据此评价孔子。材料

二晚清教科书当然并未挑战到当时官方所代表的正统,但整体而言,仍强烈暗示清

朝必需要能保卫国家,才能赢得人民的爱戴。大部分的教科书作者依然对未来满怀希

望。教科书的写作,传达了作者对历史价值的信念,以及如何教育中国未来的主人

翁。到了民国初年,这些根本目标并未改变。即便时至今日,有些目标也未尝改变。

因此,清末民初成为历史教育的转型期:从涵养官员从事政治决策,转变成培养国家

未来公民对政治、文化和种族上的认同。

—引自沙培德《启蒙“新史学”一转型期中的中国历史教科书》

(2)根据材料二,归纳清末民初历史教育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谈谈你的认识。

16.下列是某班开展的关于美国历史探究学习的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图所示人物的重要事迹。

材料二“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

——引自林肯1860年总统竞选的言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史论结合)

材料三我们的支付能力降低了,各级政府都遇到了严重的收入减少;叹交换手段难

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更重要的是,大批失业公民面临严

峻的生存问题。祖国要求行动起来。

节选自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

(3)根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总统在就职前面临哪些问题?(不得摘抄原文)就职后

在工业方面颁布了哪些法律文件?

(4)请你为本次探究学习拟一个主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

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注:到1952年底,全国大待约3亿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图1为江

西省南昌市人民政府颁发给万玉秀的土地所有权证(地字第柒玖式,号)。

图1

材料二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俄国沙皇(图2)批准废除农奴制度的

“法令”。法令的主要内容:

政治上: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经济上:农民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新地(叫做“份地”),农民只有使用权。

组织上: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旧所居住地区的“村社”(mirs)管理。

——摘编自百度百科•俄国农奴制改革

图2

(1)指出材料一中法律文件的颁布时间和材料二中颁布法律文件的沙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俄上述两次改革的不同点。

参考答案:

I.B

2.C

3.C

4.D

5.A

6.C

7.B

8.D

9.D

10.A

11.C

12.B

13.D

14.C

15.(1)教育主张:①主张扩大教育对象。②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③认为教育

教学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④教师应根据学情,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⑤强调学习与

思考同等重要,二者相结合才能学有所成。(答出三点即可)

评价: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对中国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

(2)特点:①始终重视培育国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国情怀。②逐渐由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

转变。③由培养政府官员转向培养国家公民。④重视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培

养。⑤没有挑战官方正统,具有强烈的继承性,但总体上符合时代发展的步伐。(答出三点

即可)

(3)认识:开放性答案。(主要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成为什么样的人等

角度回答)

示例1:教育要培养具有良好品行和丰富知识,关注国家命运与前途的国民。

示例2:教育教学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适时调整教育思想。

示例3:我要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6.(1)重要事迹:领导独立战争,赢得美国独立;主持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

法》,使美国成为联邦制共和国。

答案第1页,共2页

(2)理解:林肯主张坚持联邦制,维护国家统一。林肯当选总统后,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