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歌鉴赏答题技巧_第1页
高中诗歌鉴赏答题技巧_第2页
高中诗歌鉴赏答题技巧_第3页
高中诗歌鉴赏答题技巧_第4页
高中诗歌鉴赏答题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题答题技巧

一、各类诗歌的基本特点

(一)怀古诗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

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

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

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

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二)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托物言志等表现手

法。

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

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

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三)写景诗

1.内容范围:一般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人景;白描、衬托

3.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4.山水田园诗的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

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

的高洁品格。

(四)战争诗

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题目中朵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

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

等;

2.基本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

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

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3.分析重点: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

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要注意

1

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心理。

(五)行旅诗、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

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

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

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

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

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

特点。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

念。

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

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

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六)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

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

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

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

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3.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一一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一一

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二、诗词鉴赏题型

一、形象类

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二)分析思路

1、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

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鉴赏诗歌中的人

物形象。

【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2、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常用词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

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

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

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等。

2、事物形象

具体分析思路:1、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

在特征(形、色、声、态等)、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2、挖掘物象

内在的品格、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3、联系诗人自身经

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常用方法】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或象征;2、

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有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对比及常用修辞(比

喻、拟人、夸张)等。

3、景物形象。它包括: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

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写景技巧】

1、各种修辞手法;

2、正面描写: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点面

结合、白描勾勒、工笔细描、歹!]锦(意象排列)、色彩渲染(季节色

彩、冷暖色调)、观察角度(高低、远近、俯仰)、感觉角度(视觉、

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3、侧面描写:对比、衬托。

【景情关系】1、正衬: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2、反衬:乐景衬

哀情,哀景衬乐情。

4、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

(三)答题步骤

1、总说形象:概说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具体分析: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3、形象意义: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四)答题示例

1、人物形象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问:分析诗中塑造的陆鸿渐形象。

【答案】(步骤一)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

逸士形象。(步骤二)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

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

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三)作者通过陆鸿

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事物形象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梅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

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案】(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步

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

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

玉洁之质。(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

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3、景物形象

【例题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西楼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

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

【答案】(步骤一)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

(步骤二)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

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

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步骤三)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

襟和内心的豪情。

二、意境类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诗中描绘了哪些景象?景象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

什么样的感情?

(二)分析思路

注意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

何种情感。

【常用术语】雄浑壮丽雄奇险峻辽阔苍茫清幽明净闲适恬淡

恬静优美萧瑟凄凉孤寂冷清肃杀荒寒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

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

茫虚幻飘渺苍凉悲壮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

安谧美好清净悠闲冷森幽僻凄清冷落萧疏凄寂淡雅闲适

和谐静谧开阔苍凉深远绵邈高远辽阔沉郁孤愁等

(三)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用自己语言描写,切忌照搬,力求优

美。

2、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意境)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

瑟凄凉等。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答题示例

【例题11(2012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鹑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磺寒光生

铁衣。

5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鹑泉:泉水名。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参考答案】(步骤一)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

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善悦,也有征人的乡思;

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

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步骤二)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

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

壮美的意境,(步骤三)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

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

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二)这是一

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

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题3】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棚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步骤一)全诗选取了商山旅店早起赶路时的所见之景:

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樨叶、枳花,描绘了一幅

旅途之人早行图。(步骤二)用昨晚温暖的梦境"凫雁满回塘”来

反衬旅途的清冷,营造了一种孤寂冷清的意境。(步骤三)表达了羁

旅之人对家乡的思念。

三、意象类

1、考查意象的内涵;

2、考查意象的作用;

3、考查意象的特点。

(一)设问方式

6

1、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说一说这首诗中意象的特点。

3、诗人通过诗中某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4、诗中某意象有什么作用?

5、分析某意象的内涵。

(二)分析思路

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并

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意象作用】1、营造气氛;2、设置背景或环境;3、塑造意境;4、

奠定情感基调;5、借景抒情;6、衬托(人物性格、品质;以景衬境、

以景衬情);7、诗歌线索。

【常见意象】

1、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长亭、

驿路、南浦、寒蝉、行舟、酒。

2、愁苦类(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梧桐、

芭蕉、芳草、流水、杜鹃、猿啼、风霜、飞雪、苦雨、酒。

3、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亮、鸿

雁、菊羹跳脍、双鲤、羌笛、蟋蟀、捣衣、行舟。

4、抒怀类(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梅花、菊花、松

柏、幽兰、蝉、翠竹、黍离、冰雪、草木、乌鸦。

5、爱情类(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连理枝、比翼鸟。

6、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投笔、长

城、楼兰、请缨、柳营、羌笛。

7、闲适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五柳、东篱、三径、渔樵、山林。

(三)答题步骤

1、找出诗中描绘的意象;

2、分析意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或内涵;

3、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四)答题示例

【例题11(2012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规【注】[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

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

7

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

简要分析。

[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

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

“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

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

“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

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

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

情。

四、技巧类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也是考察技巧)

4、这首诗(某某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人物/某某)上有什么特

点?

(二)分析思路

注重整体构思技巧.

【表达技巧】(艺术技巧)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表现手法:

(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夸张、借代、对偶、设

问、反问、双关、顶真、谐音、互文、反语、通感、排比、反复

等。

(2)抒情手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

融、乐景写哀情、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托物言

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

(3)描写方法:

A、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B、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由实到虚、由虚到实;

8

C、正侧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D、点面结合(以点写面、以面写点);

E、远近结合;

F、抑扬结合(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杨);

G、褒贬结合(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话反说、似褒实贬/寓贬于褒

/反话正说);

H、明暗结合;I、声色结合;J、细节描写;K、比兴;L、白描;M、工

笔;N、象征;

0、对比;P、衬托(正衬、反衬);Q、烘托;R、渲染;S、用典;T、铺

陈;

U、联想、想象;V、以小见大;W、侧面描写;X、主客移位(侧面虚

写)。

(4)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曲笔入题、卒章

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过渡、铺垫、伏笔、悬

念等。

【设题角度】

1、“小角度”设题。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

2、“大角度”设题。“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或“手法”等

较为宽泛的概念。

(三)答题步骤:

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

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案】(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

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三)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五、关系类

(一)设问方式

9

1、从A与B的角度分析这首诗。

2、这首诗在AB上有什么特点?

3、这首诗是如何运用AB来写的,试作分析。

(二)分析思路

此提问考查的是表达技巧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情景关系、虚实关

系、动静关系、抑扬关系等,提问时一般会明确说出,解答时要结

合诗句内容分析说明其具体关系。

1、情景关系: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

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2、动静关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3、虚实关系: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由实到虚、由虚到实)

4、抑扬关系:抑扬结合(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杨)

(三)答题步骤

1、明关系:指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2、阐运用: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这种关系在诗歌中体现。

3、析效果:说明这种关系的作用(营造的意境、表达的内容、抒发

的情感)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雨后刘敏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

点声。

问: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案】(步骤一)这首诗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步骤二)一、

二两句以“水面平”、平静如水面似“明镜”、“照檐楹”等写

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

杨舞”以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

写出风起、叶摇、雨滴落的雨后池上特有的动态之美。(步骤三)

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江城子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

10

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

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这首诗是诗人悼念亡妻王弗之作。

问:这首词是如何运用虚实来写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步骤一)这首词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步骤二)上片

属于实写,先写入梦前的思念,接着写设想相逢的情景,属虚写。下

片先写梦中相见的悲喜,属虚写,后写梦醒后的感慨,属实写。(步

骤三)这样由实而虚,由虚而实,充分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

深之苦。

【例题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问:分析这首诗景和情的关系。

【答案】(步骤一)以乐景写哀情。(步骤二)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

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如此美景的描写是为了

“何日是归年”的情感表达。(步骤三)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以

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例题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

封侯。

问:这首诗是如何处理抑扬关系的?

【答案】(步骤一)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步骤二)前两句

先写少妇“不知愁”,是扬;后面两句才说她“悔”,是抑。(步骤

三)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

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六、炼字类

(一)设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从某句诗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作具体分析。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5、对诗中某个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6、诗中某字用得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11

7、诗句中某个字换成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试作分析。

8、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9、这首诗(某句)的诗眼是某字,试作分析。

(二)分析思路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

感来分析。组织答案时常用术语: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

传神等。

3、炼字的角度:动词、形容词(重叠运用的、活用作动词的、表

色彩的)、叠词、拟声词、数量词、虚词。炼字重点放在动词、形

容词、副词上。

(三)答题步骤

1、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作用:点出该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姿态、神态、氛围、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注:有表现手法时要点出。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

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案】同意。(步骤一)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二)离人孤独地

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

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三)只一

“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阂送

青来。

问:“两山排阂送青来”一句中的“排”字用得十分精妙传神,试

作分析。

【答案】(步骤一)“排”是闯进之意。(步骤二)两山迫不及待地

12

“闯”进门来,把苍翠的山色“送”来,生动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

然生机。(步骤三)该字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

情,赋予山以灵性,写出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

情。

七、语言风格类

(一)设问方式

1、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2、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二)语言风格

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

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类型。

1、常见作家语言风格:屈原雄浑悲壮、曹操豪放磅礴、陶渊明朴

素自然、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李白豪迈飘逸、王昌

龄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李商隐清丽俊逸、王维恬淡优美、

温庭筠绮丽香艳、高适悲壮苍凉、李贺奇丽瑰秀、柳永缠绵俳恻、

苏轼的豪放旷达、李清照婉约含蓄、辛弃疾的慷慨悲壮。

2、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宫廷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

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

诗雄浑壮阔、怀古诗幽深绵长、送别诗意蕴深远。

(三)答题步骤

1、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案】(步骤一)此诗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二)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

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

夫的美梦。(步骤三)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

情。

13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观祈雨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

管弦。

问:这首诗在语言特色上有什么突出的特色?试作简要的赏析。

【答案】(步骤一)语言委婉含蓄,极具讽刺性。(步骤二)第一句中

的“桑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春雨

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

其享乐。(步骤三)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和愤慨渗透其

间,溢于诗外。

八、诗眼类

句中诗眼和全篇诗眼。

(一)句中诗眼

提问方式:

(1)本诗某某句的“诗眼”是某某字,试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某某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作简要赏析。

答题步骤:

(1)找出诗眼。

(2)解释含义。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3)描述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绘景象,结合诗歌简

要分析。

(4)点出效果。点出该字词的表达效果,即突出了怎样的意象特点,

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

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蜂。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

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

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

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4

【答案】(步骤一)诗眼是“咽”和“冷”。(步骤二)“咽”字在句

中是“呜咽”之意,“冷”字在句中是“阴冷”之意。(步骤三)山

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

日色,由于山林阴暗,似乎显得阴冷。(步骤四)“咽”和“冷”两字

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二)全篇诗眼

提问方式

⑴全诗的诗眼是某某字,请作简要分析。

⑵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某某字,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

诗歌内容分析。

⑶找出全诗的诗眼,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⑷本诗是怎样以某某字词统摄全篇或贯穿全篇的?请结合全诗进

行简要赏析。

⑸本诗是怎样紧扣某某字词来写的?请作简要分析。

(6)结合诗句,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围绕某某字词来表情达意的?

⑺诗题为某某字词,通篇虽无某某字词,但句句紧扣某某字词。请

作简要分析。

⑻这首诗是如何突出某某字词的?试作简要分析。

注意:第⑷至⑻种提问方式属于变式提问,碰见此类提问,要注意

辨析答题角度。

答题步骤:

⑴找出诗眼。

(2)分析叙说。说明诗句内容是如何贯穿这一诗眼的,即逐句、逐联、

逐层叙说。注意要扣住诗眼来叙说。

5、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

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

凉。

问: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字词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

析。

【答案一】(步骤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

15

(步骤二)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

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

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之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

邀请,回应题中的“招客”。

【答案二】(步骤一)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

(步骤二)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

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

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

九、思想感情类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的某句(某联、某片、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表达

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局部考查)

2、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整体考查)

(二)分析思路

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1)看注解(作者、背景、词解);(2)抓意

象、意境;

⑶抓诗眼、关键词;(4)懂典故;(5)懂手法。

【思想情感分类】

1、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

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

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

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

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

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

国的决心。

(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

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4)表现对帝王穷兵默武的不满,

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

或归家无望的哀痛。(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

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16

4、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

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2)借以一吐胸

中块垒或表明心志。(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

怨恨。(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1)感慨兴衰。(2)寄托哀思。(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9、羁旅行役诗:(1)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2)表达对家乡、亲

人的思念。

(3)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10、伤春惜别诗:(1)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2)表达对某人

的无限思念之情。

11、游仙悼亡诗:(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2)借助仙境表达

自己的远大抱负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

12、即事感怀诗:就某件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慨。

总: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

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

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怡乐、黑

暗官场之苦闷、离别思念之愁绪、贬官谪居之悲恨、韶光易逝之感慨

(三)答题步骤

1、分析诗歌描写了什么内容。

2、分析诗歌表达了什么情感。

注:如果涉及到艺术手法,需要指出手法的运用。

【答题格式】本诗通过什么的描写(叙述、回忆),抒发(表现了诗人什

么的感情。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绣龟形诗①侯氏

膜离②已是十秋强,对镜那堪重理妆?闻雁几回修尺素③,见霜先

为制衣裳。

开箱迭练④先垂泪,拂杵调砧⑤更断肠。绣作龟形献天子,愿教征

客早还乡。

[注]①龟形诗:以“龟”谐“归”。②嗓离:分离。③尺素:书信。④开

17

箱迭练:打开箱子折叠丝绢。练,白色的丝绢。⑤拂杵调砧:拂拭捣衣的

木槌调整好捣衣石准备为征夫制衣裳。杵和砧,均为捣衣用具。

诗中哪几句是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什么感情?

【答案】(步骤一)诗中的颔联和颈联四句运用了细节描写:闻雁修书,

见霜制衣,开箱垂泪,调砧断肠。(步骤二)这些具体、典型的生活细节,

真切有力地抒发了家中妻子对戍边丈夫的思念之情。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岁暮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的分析?

【答案】(步骤一)诗人通过对自己岁末暮年,仍漂泊他乡,而边关战事

不断,时局艰难,朝中无人请缨的叙述,(步骤二)抒发了漂泊他乡的孤

独寂寞之情,也流露出诗人崇高的民族责任感与爱国之情,也表达了自

己空负报国愿望却无力为国分忧的无奈。

十、一词(句)领全诗类

(一)设问方式

1、某词(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哪个字词(句)是理解全诗的关键?请简要分析。

(二)答题步骤

1、结构作用:从该词(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铺垫、照应、对比、

奠定基调、统领全诗、贯串全诗的主线、线索、引起某内容等)考虑。

2、主旨作用:该词(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三)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荤头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荤确:山多大石貌。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答案】(步骤一)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的月夜图,

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步骤二)此句以此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

精神境界。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8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

键’之说,为什么?

【答案】同意。“柳”,“留”也(谐音)。(步骤一)古“折柳”的寓意

含有“惜别怀远”之意,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抒发思乡之情的。(步骤二)

这种思乡之情是由“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二字是全

诗的关键。

【例题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意万重”一词是全诗的关键,“意万重”是什么

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案】(1)“意万重”就是指诗人心中说不完、道不尽的愁绪。(2)

同意这种说法。“见秋风”起“作家书”之念,“作家书”又起“意万

重”,正是“意万重”,欲说还休,所以在家书中“说不尽”,怕“说不

尽”方才引发“临行又开封”。可见诗中的一切内容都是由“意万重”

引起的,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变化也是由“意万重”造成的。

十一、篇章结构类

【提问常见用语】①“结构特点”、“线索”、“思路”、”结构作

用”;②“开篇特点”、“脉络”、”几个阶段(时期)”:③“结合全

诗”、“在整首诗中”。

【答题思考方向】1、感情脉络:喜、怒、哀、乐等情感的变化历程。2、

写作思路:时间、空间(远近高低)、地点、景物先后、虚实等逻辑思路。

【答题常用术语】1、诗题:点明内容、主题等。2、首句:总领(全诗)、

引领、奠定基调、开门见山等。3、中间诗句:过渡、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