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体视角的小学语文语段教学三重转向_第1页
基于整体视角的小学语文语段教学三重转向_第2页
基于整体视角的小学语文语段教学三重转向_第3页
基于整体视角的小学语文语段教学三重转向_第4页
基于整体视角的小学语文语段教学三重转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整体视角的小学语文语段教学三重转向

简要:语段是介于语句与篇章之间的语言单位,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基于整体视角的语段教学可以从语段意义理解、表达效果分析、语用范式迁移等角度,进行由读懂句子含义到厘清句间关系、由品析精彩词句到解析构段逻辑、由局部模仿句式到整体建构段式的“三重转向”。意在引导教师从整体视角展开语段教学,促进学生形成语段意识,理解语段表达的底层逻辑,获得语言建构的基本能力。

“语段是指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构成的,在形式和内容上与上下文互相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一段话。”[1]语段介于语句和语篇之间,是一个具有鲜明主旨和连贯逻辑的有机整体,既隐含着语言表达的思路,也体现了语言运用的规律。小学阶段的语段教学包含语段理解和语段表达两方面。语段理解即明晰语段的意义,体会语段的表达方式、组织顺序、过渡衔接等;语段表达即在把握构段方式、结构逻辑的基础上,围绕中心意思展开的习作实践。语段教学的有效落实,是夯实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基础的关键所在。

目前,语段教学存在“段”的意味不浓,整体性缺失等问题,主要表现为:浅表式阅读,关注句子中显性信息的提取,忽略句子间相互关联的隐性信息的揣摩;散点式品析,专注于品读局部的词句表达的精彩,忽视品味整体的语段结构的精致;

模糊式迁移,关注写作主题的迁移,而忽略写法,尤其是构段方法的提炼与运用。

以上现象造成学生在语段理解时无法深入,语段表达时逻辑紊乱等情况。因此,必须基于整体视角展开语段教学,促使学生形成语段意识,理解语段表达的底层逻辑,获得语言建构的基本能力。

一、语段意义理解:由读懂句子含义转向厘清句间关系

阅读语段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提取关键信息,整体感知语段内容。统编教材序列化编排了语段概括要素,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然而,当学生面对没有典型关键句,关系较为复杂的语段时,在概括上往往会出现偏差。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把握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分不清主次,无法进行提炼整合。为此,语段教学必须在引导学生读懂每句话的基础上,梳理语段结构,分析语段层次,进而厘清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达到读懂语段深层含义的目的。

1.多个信息提取与整合,提高意义理解的准确性

语段中的每个分句都包含着多个显性信息,而分句之间互相关联,又会生成若干隐性信息。阅读过程中,需要提取、解释、判断、整合这些信息,以达到理解语段的目的。对于信息的整合与意义的获得可以有以下两条路径。

(1)由分到合,先梳理再归类。以五年级上册《松鼠》一课为例,课后练习

题要求分条梳理文中有关松鼠的信息。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先逐句阅读,逐一提取关键信息,如第4自然段共五句话,关键信息分别为:树权搭窝、搭窝过程、舒适安全、窝口朝上、窝盖遮蔽;然后对信息进行分类梳理,明确这段话是从搭窝选址、搭窝过程、窝的特点三方面来介绍的;最后提炼出这一自然段的小标题:搭窝。

(2)由合到分,先抓关键再分项。以四年级下册《猫》为例,文章一开头就明确提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学生围绕“古怪”这个关键词,带着“为什么说猫的性格古怪”“猫的古怪体现在哪儿”这样的思考进入语段阅读,逐句提取相关信息。如第3自然段中:的确很乖,可是一天一夜不回家;的确贪玩,可是一连几个钟头等老鼠出来。作者用了两个“的确”,两个“可是”,把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的矛盾之处表现出来,凸显猫“古怪”的特质。

2.多种方式朗读与强化,增强意义理解的敏感度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既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也能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感悟,通过恰当的语音、语调、语速呈现出来。在语段教学中,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把握分句之间的关系。

(1)师生合作朗读。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一课时,由于学生对革命题材文本认知上的不足,要读懂句子,把握句子之间的关系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教师提供支架,促进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如第2自然段的开头两句介绍了红军需要储粮的原因,教师可以加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引导学生读懂句子;接下来再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读句子:红军为什么要到茅坪挑粮?去茅坪挑粮容易吗?战士们愿意去挑粮吗?教师一句一句问,学生通过读对应的句子来回答。在一问一答中,学生读懂了句子表达的层次,也深刻感受到红军战士不畏艰险、敢于担当的品质。

(2)学生自主合作朗读。如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一课的第3自然段,

从“发现、质疑、观察、结论”四个层次介绍了“我”探究蒲公英秘密的过程。其中结论部分的句子较为复杂,教师请同桌合作朗读,并思考可以用什么方式读。学生发现:蒲公英可以张开、合上是总起句,适合齐读。接下来分号前后分别介绍了花朵张开时、合拢时带来的变化,可以一人读一句。通过分工朗读的形式,学生发现句子之间的关系,感受到作者清晰而有条理的表达逻辑。

3.多样图式建构与关联,提升意义理解的经验值

建构图式是将句子间复杂关系结构化、形象化呈现的过程,体现从主题到内容、从局部到系统、从具体到抽象的意义理解过程。统编教材中多处运用框架图、流程图等直观的图式,帮助学生厘清文章脉络,为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结构提供思维支架。在语段阅读过程中,尤其是对关系较为复杂的语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建构图式梳理层次,厘清语段中包含的并列、因果、承接等关系。

图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读懂语段层次,还能为阅读后的输出表达提供辅助。如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一课,第3自然段详细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由于学生对于蟋蟀的住宅知之甚少,加上语言本身带有一定抽象性,为了让学生直观把握语段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图式理解。教学时,教师提供多幅蟋蟀住宅图,让学生选出其中最精准的一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直观的画面,并逐句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判断。比如蟋蟀住宅的选址是“朝阳的斜坡上”,可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判断正误;根据“倾斜的隧道即使骤雨也立刻会干”可以判断示意图中隧道的倾斜方向是否正确。当学生作出正确选择后,引导学生争当小小解说员,对照图式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话介绍蟋蟀的住宅。

二、表达效果分析:由品析精彩词句转向解析构段逻辑

阅读是积累语言材料、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准

(2024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12]在语段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优美的语言,对关键词句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格等进行感悟、品味、赏析、评鉴,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同时,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局部语句的品读,而应在此基础上回归语段整体,对表达的有序、选材的典型、语句的衔接等进行品析,从而帮助学生解析构段逻辑,从整体上把握构段方法,体味语段表达的效果。

1.在变式中揣摩语段的表达顺序

有序表达是清晰准确传达语义的重要保障,体现了作者缜密的逻辑思维,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创作灵感与审美品位。探究作者表达顺序的巧思,有助于学生增强规划意识,进行有逻辑、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品读精彩词句的基础上,可以将学生的目光转向语段整体,或顺序调换,或添减删改,通过“变式”进行比较,彰显语段的逻辑顺序,体会其表达效果。

首先,可以通过层层追问的方式,假设各种分句组织的可能性,引导学生发现句式的独特以及表达的有序。如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围绕总起句“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分别介绍了银杏叶、枫叶、橘子、柿子、菊花等植物的色彩变化。教师不能仅仅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为了提高学生构段的意识,教师可以追问以下三个问题:

“五个例子的写法都一样吗?我们来分分类。”“如果老师把它们都写成一种样子。比较一下,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你认为这五个例子的顺序可以变一变吗?为什么?”

问题1、问题2关注的是句式表达的特点,感受语段中变化的句式能让表达更丰富,更有节奏感。而问题3则引导学生发现语段表达的顺序,从上方的树叶,到远处的田野,再回到身边的菊花,有序的表达让语段更具镜头感。一个语段的节奏感、美感,就在用心构建的语境中悄然体现出来。

阅读语段,体会表达效果,需要感性的对语言文字的触摸,也需要理性的对顺序逻辑的揣摩,由具体到抽象,让学生跳出文本进行理性思考。如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一课的第2自然段,作者一口气罗列了11种在夏天里活跃生长的生物,但是读起来却并不单调繁琐,反而充满情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为此,教师设计一张表格,让学生进行内容的分类梳理。

完成表格填写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横向和纵向方式观察表格,进一步发现句子之间的联系。学生会发现表达顺序的巧妙安排:以时间长短为序排列,从一天到一夜,从几天到个把月。同时,还会发现语言的丰富:同样是说“长”,作者用到了“长出”“多出”“变成”“长满”“有了”等词语,体现了夏天各类生物变化之快、变化之

多。

2.在拓展中体会语段的典型选材

围绕中心意思选取典型材料是写作中非常关键的环节,语段的精心构思同样也体现在典型选材上。在把握语段结构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选材,

发现其中的规律。如三级年下册《海底世界》一课的第4自然段,分别介绍了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以及贝类的活动方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活动方式,明晰其活动特点。随后,拓展其他海底动物活动的视频,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句式介绍。最后回到课文语段,引导学生思考:这么多海底动物,为什么作者只选择这几种写呢?原来这几种动物的活动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前进,有的后退;有的自己动,有的依靠别人动。作者的写作密码就是抓住特点,介绍最有代表性的动物。

语段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一个意义整体,但是一篇文章的各个语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为此,可以从篇章的角度进行语段间的比较分析。以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一课为例,文中三处写到花园,从可爱到凄凉,再到奇特。每一次描写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写三种事物:花草、桃树和小鸟。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花园里还会有什么景物?这么多可爱的事物,为什么作者每一次都只写——花草、桃树、小鸟呢?学生勾连三处花园的描写,发现集中写这三种事物更能凸显花园的变化。

教师顺势总结,看来童话故事不仅想象奇妙,构思也很巧妙,以此增强学生在构段过程中带着目的进行选材的意识。

3.在品析中感受语段的自然衔接

语段中的句子排列,往往需要借助一些关联性的词语进行衔接,从而达到层次分明、流畅自然的表达效果。在分析语段时,要特别注意表示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标志性语言。如三年级下册《肥皂泡》一课的第3自然段,运用“然后”“再”“有时”等词语,按照时间顺序将肥皂泡的制作过程有条理地介绍清楚;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按照路上、洞口、外洞、空隙、内洞的空间顺序记录作者游览的过程。

当然,有些语段的衔接是隐性的,没有鲜明的语言标志,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品读,发现隐藏在其间的连接词。如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一课对翠鸟捕鱼过程的描写,以学生的阅读习惯,很容易关注到“冲”“飞”“衔”“站”“吞”等一系列

动词的运用,却容易忽略“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等连接词。恰恰是这几个词语,串起了一系列动作,使翠鸟捕鱼的过程一气呵成。为了让学生关注到这些连接词,

教师朗读时故意将其遗漏,让学生通过比较体会这些连接词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对比品析中,强化了学生句子衔接的意识,为今后进行类似的连续动态描写积累了经验。

三、语用范式迁移:由局部模仿句式转向整体建构段式

《新课标》明确提出:“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3]语段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语段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持续养成,达到读与写的融合共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整体发展。统编教材凸显了读写结合的编排思路,在课后习题部分安排了指向语段学习的小练笔。“整体感知—理解意义—探究写法—拓展运用”已成为很多语文教师语段教学的基本流程。然而,“拓展运用”环节如何与文本提供的语用经验相匹配,如何从整体视角把握构段的规律,迁移构段的方法,做到仿其神、仿其形,进而仿其格,还需要更加深入的实践与研究。

1.精心设计仿写练习,实现仿有格

学生语段表达的困难之一表现在语言组织上,面对一个场景或纷繁的事物,学生能只言片语地表达看到的精彩与内心的感受,却无法围绕一个中心,富有逻辑地成段表达。在语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经典片段,为学生的语段表达提供样本,搭建实践路径。如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意在引导学生掌握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以五年级下册《摔跤》一文为例,

作者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细腻刻画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的过程,直观生动地呈现了当时两人的对抗场景。在品析

表达效果环节,教师往往聚焦于动作描写,尤其喜欢让学生仿写“公鸡鸽架似的对起阵来”“猴儿似的蹦来跳去”这些比喻式的动作描写。那么作者是如何有序呈现两人摔跤的几个回合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回归语段整体,通过抓主语的方式发现第3自然段的表达顺序为:“小嘎子—两人—小嘎子—小胖墩—两人—小嘎子—小胖墩”。这种类似于“夹心饼干”的构段方式,既有对小嘎子和小胖墩个人的描写,

也有两人共同表现的描写,就像电影镜头一样在特写和全景之间切换,有序呈现两人争斗的场景。学生发现作者表达的密码后,教师顺势播放《小兵张嘎》电影中两人第二轮摔跤的片段,让学生用这样的构段方式进行一次“摔跤比赛现场直播”。学生由关注某一个镜头,到关注整个片段中镜头之间的切换,由无意识地表达,变为有意识地构建段落层次,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