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_第1页
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_第2页
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TV)的影响。方法选自2013年6月~2015年3月84例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干预措施,比较两组DTV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观察组DTV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控制术后DTV的形成,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标签: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干预;深静脉血栓;满意度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在下肢,血栓脱落将会造成继发肺栓塞[1]。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以及人工关节材料发展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普遍应用,DVT形成逐渐增多。若DVT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控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本文通过对84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DVT护理干预,控制术后DTV的形成,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现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3月在骨科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8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32例,女10例;年龄32~83岁,平均年龄(63.8±4.5)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2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3例,其他类型1例。观察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31~84岁,平均年龄(63.3±4.6)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3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0例,其他类型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1.2.2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DVT护理干预。1.2.2.1基础干预①抬高患肢患者术后回病房时,将患肢抬高于心脏水平20~30cm,以促进血液回流,防止静脉淤血;并可减低下肢静脉压,从而减轻水肿,患保持肢体外展中立位;②病情观察预防DVT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增高的趋势,D-二聚体的增高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正相关性[2]。动态跟踪化验指标变化情况,特别是纤维蛋白原含量和D-二聚体水平[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患肢远端血运、感觉、皮温、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强度、肿胀情况及有无异常感觉、有无被动牵拉足跖痛,每日测量及记录患肢周径并与健侧对比;③避免膝下垫硬枕、过度屈髋,避免使用过紧的腰带、吊袜和紧身衣服,以免影响静脉回流;④预防静脉管壁受损,对长期输液者,尽量保护其静脉,避免在同一条血管上反复穿刺,避免药液渗出血管外;⑤保持大便通畅,术前2~3d起少渣饮食,术前晚灌肠,术后低脂、高纤维饮食,多喝水,常按摩下腹部,尽量避免便秘引起腹内压增高,影响血液循环。1.2.2.2药物干预低分子量肝素出血风险小,为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首选药物[4]。术后6h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5000U,注射针眼要增加按压时间,肾功能不全者慎用。1.2.2.3物理治疗干预①采用空气压力循环波治疗仪(气压治疗)为患者进行治疗干预,以促进患肢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少DVT的发生,20min/次,2次/d,术后6h就可以进行;②电脑骨伤疗仪治疗,通过对组织的刺激的原理,减轻患肢DVT的的发生,20min/次,2次/d;③采用智能关节康复仪(CPM)进行功能锻炼,切口引流管拔除后,患肢可进行CPM治疗20min/次,2次/d。根据患者的忍受能力进行调节伸屈的角度;④术后1w内给予患者使用医用弹力袜、弹力绑带,在使用时松紧度适宜,保持平整避免皱褶压伤皮肤。1.2.2.4功能锻炼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高危期是术后1~4d。故早期进行功能锻对预防DTV的发生十分重要,提倡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铺,循序渐进,协助患者进行髋、膝、踝及趾关节运动,病情允许情况下,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股静脉回流,主要以肌力,关节活动度和步态训练为主,分三个阶段进行:①第一阶段,术后1~2d,踝关节主动背伸、屈趾运动;股四头肌、腓肠肌训练;臀肌收缩运动;髌骨推移运动;②第二阶段,术后3~5d,屈髋、屈膝运动,屈髋90°)。1.3观察指标①手术后2w,观察患者DVT发生程度及发生率,目前临床诊断下肢DVT,首选多普勒超声检查,其程度可分为3种。轻度:肢体浅静脉曲张,踝关节轻度肿胀;中度:患肢中度胀痛,皮下组织纤维化,站立后患肢出现胀痛,重度:患肢浅静脉曲张,广泛色素沉着或出现湿疹和溃疡,站立后立即出现胀痛[5]。发生率=(轻度DTV+中度DTV+重度DTV)/42×100%;②满意度调查。患者在出院前,科室向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对护理工作进行满意度调查。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种,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版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都以率/构成比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DTV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DTV发生程度轻于对照组,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3讨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骨科常见手术类型之一,DTV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膜损伤、静脉血流缓慢或淤滞、手术失血等[6],使机体又处于应激状态,释放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和激活前凝血物质纤溶性降低,血小板聚积率增高,血小板、白细胞易聚集、黏附和沉积在内膜上并形成血栓,故易发生DTV。本文通过采用连续地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患者术后DTV的形成,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2版)[J].中华外科杂志,2012,50(7):611-614.[2]郭琼,党爱林,温芳,.髋关节置换手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A].创建患者安全文化-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11:1755-1757.[3]杨林.张利召.居永平,等.股骨干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9(17):751-756.[4]付朝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9(9):17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