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要求
视野是当眼球向前方注视不动时所见的空间范围,与中央视力相对而言,它
是周围视力。距注视点30°以内的范围称中心视野(centervisionfield),30°
以外的范围成为周边视野(perimetervisionfield)。
学习单元一、视野的解剖和生理
1.视野于视网膜对应
空间定位贯穿于整个视觉系统,在视网膜水平,通常下方视野反映上方视网
膜的信息,鼻侧视野反映颍侧视网膜的信息。视盘没有光感受细胞,在视野中形
成生理盲点。
2.视网膜神经纤维的分布特点
视网膜神经纤维可分为盘斑束、弓形神经纤维、鼻侧放射状神经纤维3个部
分。
(1)盘斑束。盘斑束起源于黄斑部,呈直线状进入视盘颗侧。
(2)弓形神经纤维。弓形神经纤维来自黄斑颍侧及上下方,分别从颍侧水平合
缝上下方呈弧形绕过黄斑,进入视盘上下极。
(3)鼻侧放射状神经纤维。鼻侧放射状神经纤维起源于视网膜鼻上、鼻下象限,
呈放射状进入视盘鼻侧。
二、视野检查的原理和方法
1.视野检查的原理
(1)动态视野检查。用同一刺激强度的视标从视野周边部不可见区移向中心可见
区,以探测不可见区的分界点,成为动态视野检查。
(2)静态视野检查。视标不动,通过逐渐增加视标刺激强度,测量被检眼视野中
某点从不可见到可见区临界光阈值的方法,称为静态视野检查。
(3)阈上值静点检查。在某一视野范围内,在阈上值光标静态呈现来探查暗点的
方法称为超阈值静点检查法。
2.视野检查方法
(1)Amsler方格表检查方法。标准的Amsler方格为黑色背景上均匀描绘的白色
正方格线条,每方格边长5mm,检查距离为30cm,每方格相当于1°视野。主要
用于中心大约10°范围的视野检查,属于静态视野检查,对检查黄斑部的疾病极
有价值。
(2)视野计检查法
1)弧形视野计。弧形视野计为半径为33cm的半环弧形板。以手持3mm的白色视
标或投射光作为刺激,通过旋转半环弧形板于不同角度,可测定不同经线的视野,
用于检查90°以内的视野,称为周边视野。
①视野的表述。检测眼注视固定目标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成为视野。随着用于
检查视野的视标的缩小,其所成的视角变小,视野也缩小。随着检测视标的缩小,
逐渐缩小的视野范围成为视野岛(islandofvision)相同视角的视标测出的视
野范围称为等视线(isopter)o视标扩大,所测得的视野变大,到一定程度视野
不再增大,形成视岛岸(shoreofvisionsiland)。
②单眼视野和双眼视野。单眼注视中心视标所测得的事业称为单眼视野,正常单
眼视野呈不对称状,颗下方最宽,内侧最窄。正常范围为颗侧90°、鼻侧60°、
上方55°、下方70°。双眼注视中心视标所测得的事业称为双眼视野。
③影响视野的因素。不同颜色的视野大小不等,白视野大于蓝视野,蓝视野大于
红视野,红视野大于绿视野。影响视野的因素除了视标大小、视标颜色外,还包
括检查距离、光线、背景、睑裂、鼻梁、眼眶、瞳孔等。单眼周边视野正常范围
见表。
2)平面视野计。平面视野一般为黑色绒布制成的无反光布屏,屏的背面为白布,
并以黑线标记出6个相间5°的同心圆和6条经线。常用2nlm白色视标,检查距
离为1m。用以动态检查中心30°范围以内的视野,称为中心视野。
在中心视野里有一生理盲点,为视盘在视野屏上的投影。生理盲点呈椭圆形,
垂直径7.5°±2°,横径5.5±2°。它的中心位于注视点颗侧15.5°,水平线
下1.5°o
在视野范围内除生理盲点外,出现在任何暗点都是病理性暗点。完全看不见
视标的暗点称为绝对暗点,虽能看见但感到较暗或辩色困难的暗点称为比较性暗
点。
3)Goldmann视野计。Goldmann视野计是一种半球形投射视野计,半球内面
为均匀白色背景,刺激为投射在均匀照明背景上的光标。其光标大小和亮度可调
节,背景照明。检查距离均能标准化。可用于动态和静态。中心和周围视野检查。
4)自动视野计。自动视野计时利用电子计算机程序控制的静态或动态视野检
查仪器,可用于筛查和诊断性视野检查,目前多采用静态阈值检查。其派出了检
查者主观诱导对视野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检查结果的可信度。检查者只需要根据
临场初步印象,选择所需程序,并根据被检查者的应答(为按钮的方式表示看见
与否),在检查完毕后打印报告,以图形、记号及数字纪律被检查视野中各个位点
的光阈值及其同年龄组正常眼的差别,从而给出视野的总丢失量和局限性视野缺
损的范围和深度。
自动视野计有很多种,以Humphrey和Octopus这两种最为常用。
学习单元2低视力助视器的配前检测
知识要求
一、低视力概述
1.低视力的诊断
(1)低视力的定义。低视力(lowvision)指患者双眼中较好眼的视觉功能
减退到一定程度,且不能用手术、药物或常规的屈光矫正方法提高视力,以至于
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或部分丧失者。
(2)低视力诊断标准的讨论
1)低视力诊断标准。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低视力诊断标准为双眼
较好眼的中心视力在V0.3-叁0.05范围之内者。
2)低视力的分级。低视力可以分为两个级别,见表
低视力级别最佳矫正远视力(双眼中的好眼)
1级<0.1-0.05
2级V0.3-0.1
3)视力评价标准。诊断低视力的标准值最佳矫正视力的测定值。
4)好眼最佳视力与双眼最佳视力。诊断低视力的标准为对患者双眼中视力较
好的视力的测定值,也有主张对患者双眼同时注视是最佳视力的测定值。
5)其他视功能损害。顾名思义,低视力应该主要指视力低下,后经实践和总
结,陆续将多种视功能损害均视为低视力的范畴,包括周边视野缩小或中心视野
暗点。对比敏感度下降,以及色视觉、光视觉、眼球运动或双眼异常等。例如,
有患者中心视力良好,但视野缩小,也成低视力,多数国家将水平视野W15°定
位低视力,然而至今尚无明确划一的诊断标准。
6)法定盲。许多国家将双眼中心远视力<0.2称为法定盲,作为享受实惠救
济的标准,其范围包括盲眼和部分低视力患者,然而该标准不能作为低视力的诊
断标准。
7)对诊断标准尺度的掌握。从低视力康复的实践经验中得知,低视力的诊断
标准可以灵活掌握,部分实力达到0.4~0.5的患者如果因生活和工作上的不便寻
求保健,也应该给予必要的矫治。另一方面视力低于0.05,甚至低到0.02的患
者,在助视器使用得当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获得可贵的生活视力,总之到能利用
光学助视器获得有临床价值的矫正视力的患者都属于康复的对象。
(3)低视力鉴别诊断
1)低视力于弱视。低视力与弱视同样指患眼的最佳中心远视力发生减退,且
不能用手术、药物或常规的屈光矫正方法加以提高,但两者在程度上不同,区别
见表
类别最佳矫正远视力
低视力V0.3-0.05
弱视V0.9
对于学龄前的弱视儿童,视其病因不同可以通过矫治回复正常视力;而对于
低视力患者,则需要考虑更好地利用和发掘其残余的视觉功能。
2)低视力与盲眼。低视力于盲眼同样是指患者眼的最佳中心视力减退,且不
能用手术、药物或常规屈光矫正方法加以矫正,两者仅程度上不同,区别见表
类别最佳矫正远视力
盲眼
1级V0.02-光感,或视野半径<5°
2级<0.05-0.02,或视野半径<10°
低视力
3级<0.1-0.05
4级<0.3-0.1
低视力与盲眼的区别在于低视力可望通过更好地利用和发挥患者的残余视力
的功能,患者获得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阅读能力。
2.低视力光学矫正的相关问题
(1)低视力光学矫正的预后。只要符合低视力的诊断标准,就有可能获得一
定程度的视力矫正,并有望使生活质量获得一定的改善。但是应该了解。不同病
因的低视力患者矫正的结果差异很大,矫正效果与患者的配合关系也大,与患者
的视觉心理状态关系也很大,矫正后的视力也绝对不可能达到患病前的视力水平。
(2)低视力眼病的发展趋势、根据低视力的病因分析,多种先天性或获得性
低视力眼病都有发展倾向,然而不能因为其将来由可能发展,甚至短时间就可能
发展为盲眼,就放弃对低视力的矫正。
(3)患者的低视力眼病的康复。在低视力人群中,白内障、角膜病和沙眼患
者中绝大部分都并非终身低视力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使其重见光明。但是
绝大多数视网膜病的低视力患者,是没有康复的希望的,不能使患者产生幻想和
奢望,从而导致对低视力矫正的期望值过高。
(4)低视力光学助视器的选择。首先要了解低视力患者的生活习惯、工作性
质和期望的结果,才能分析给与其何种帮助。
对于经常进行户外活动者,应选择远用助视器,若需要阅读者,可选择近用
阅读助视器,若从事阅读琴谱。养花养鱼者或修理汽车等活动,则选择适于中距
离使用的助视器。
(5)低视力光学助视器的训练。在确定助视器的种类后,训练患者尽快熟悉
和充分利用助视器,则是更为重要的工作,因为多数低视力患者有这自己认识周
围环境的习惯,助视器所提供的事业质量虽然较好,但需要患者去练习使用,患
者常因此感到不便,将助视器置之不用。
(6)正确引导低视力患者的心理。先天性眼病或者慢性眼病的低视力患者通常
情绪较为平静,乐于配合矫正,特别是长期生活于黑暗世界的经历,使之具有安
于现状的心态,故助视器带来的有限的光明,即可使患者产生由衷的喜悦。
对于急性眼病的低视力患者,其心理因素对助视器矫正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
的影响,经典文献曾把这种低视力患者的情绪阶段与行将辞世的人进行类比。患
者的情绪大致可以分为否认、愤怒、企望、沮丧和接受等几种,不同的情绪期对
低视力的矫正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在否认和愤怒之间,患者的情绪抑郁,暴躁,
容易伤人或自伤,患者在这一期间会不由自主地将助视器于其失去不久的正常视
力进行对照,很容易使矫正视力归于失败。
因此,在急性低视力患者的患病初期,可暂不进行助视器矫正。而在企望期
和沮丧期,患者愿意配合眼部的检查和验光检查,但因信心不足,常不能采用主
管验光获得最佳视力。接受期则是验光和助视器训练的最佳情绪时期。若能在最
初使之看到意料之外的清晰目标,并不断的鼓励和夸奖患者,则光学助视器的矫
正成功率很高。
在引导急性低视力患者的心理状态时,应该充分使患者了解到社会、单位和
家属的关心、同情和帮助,使之感到自己并非孤立无援,从而在矫正视力之前先
行矫正患者因眼病而变得脆弱和扭曲的心灵。此外,告诉患者使用助视器后可获
得一定的矫正视力,对其生活和熟悉的工作会有一定的帮助。
三、低视力的病因分析
1、低视力的患病率和病因
(1)低视力的患病率
1)人群流调。1987年我国对全国残疾人进行抽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低视力患病率为0.58%,按目前全国13亿人口来计算,如今低视力患者约有750
万人。低视力的主要构成病因为白内障49.83%、屈光不争/弱视14.89%、沙眼
9.55%、角膜病8.45%、视网膜脉络膜病变6.16%,先天性遗传性疾病3.69%。
2)眼科就诊者流调。根据中国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1988—1999年的
调查结果可知,我国在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低视力患者病率为12.67%、眼
外伤9.48%、眼底病7.88%及青光眼4.45%o
(2)低视力的病因。北京同仁眼科医院低视力门诊对1500例患者进行了病因
分析,见表
病因病例
男女合计比例
高度近视19410930320.20
视神经萎缩1284917711.80
先天性小眼球886315110.20
小角膜
视网膜色素变77411187.87
性
先天性白内障6533986.53
术后无晶体
黄斑变性4522674.67
青光眼4620664.40
天津眼科医院对1000例儿童进行低视力病因分析,见表
病因比例
男女合计比例
先天性白内障伴其1008016018.00
他先天性眼病
先天性白内障或术807515515.50
后无晶体
先天性球震颤1005515515.50
屈光不正/弱视805013013.00
先天性小眼球小角604010010.00
膜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6530858.50
视网膜色素变性4025656.50
白化病2535606.00
不同年龄低视力的病因差异很大,现将澳大利亚的统计结果列表如下。
0—2930—5960以上
病因构成病因构成病因构成
眼部结构缺18.5视神经萎缩17.8老年性黄斑损害54.8
陷
先天性白内16.1原发性视网膜色素13.3
障变性青光眼9.8
黄斑部营养13.4糖尿病性视网膜变14.4
障碍性老年性白内障8.7
先天性视神9.9黄斑部营养障碍11.9
经萎缩糖尿病性视网膜病4.2
白化病6.2近视性视网膜病变11.6变
视神经萎缩4.1
原发性视网5.9
膜色素病变近视性视网膜病变3.8
晶体后纤维5.4
增生
2.低视力的病史采集
(1)一般资料。详细询问病记录患者的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
度、住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等一般资料。从年龄段可预估患者低视力的病因,
年轻患者多位先天性眼病,中年患者多位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或视神经萎缩,老年
患者高发白内障、青光眼和老年性黄斑损害等。根据患者的职业和文化程度可以
判断其修养和素质,预料其使用助视器成功的可能性。通过住址、电话等可保持
与患者沟通,一边了解其矫正效果和病情发展情况。
(2)过去史调查。了解并记录患者低视力发生的年龄,病史,是忽然发生还
是逐渐形成的,是否有外伤史、中毒史、饮酒史、吸毒史。在何处就诊,做过哪
些检查,结果如何,诊为何病;做过何种治疗,效果如何,是否用过助视器,鼓
励患者尽量叙述其感受和过去遭遇的细节,应该容许一个低视力患者的主诉时间
超过寻常患者数倍。
(3)全身病调查。在患者其他全身病不能缓解或稳定时,应考虑到全身病对
低视力矫正的影响,如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水平异常时,常发生波动性屈光异常。
在询及全身病史的时应着重了解患者的四肢关节的技能如何,听力是否正常,因
为上述技能是低视力喊着在使用助视器后借以改善生活质量的辅助条件。
(4)家族史调查。将患者作为先症者着手,对其家族史进行全面了解,调查
其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的遗传因素,绘出家族图谱,从疾病的遗传方式可以推断
其再发生的风险率。针对遗传规律对患者进行生化分析和染色体分析,从分子生
物学角度认识患者的眼病。
(5)外观描述。通过患者的外表、举止、眼球震颤来大致判断和记录患者病
情的严重程度和矫正希望,比如在陌生环境中行动困难的人,残余视力在0.06以
下的或视野小于15度的。
(6)照明的要求。大多数低视力患者在强光下视觉较好,但有些眼病,如先
天性虹膜缺如,白化病和极部白内障患者会感到在暗的环境视力较好。
有些低视力患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极部白内障患者成在室内,阴天或傍
晚视力较好,甚至有些患者需常呆着太阳帽来改善视力。
有些患者诉说家中用品的颜色必须有较强的发差才能分辨,有些患者诉说在
暗环境中视力下降明显,并且始终无法获得对暗环境的适应,以上患者对光线照
度的感受都应详细记录,可为患者将来选择助视方法提供参考。
(7)了解患者的要求。询及患者的期望,因为不同的低视力眼病导致视觉功
能损害不同,而患者对视力改善的要求侧重也不同,比如有人希望能够近读,有
人希望钓鱼种花,有人希望看电视,有人希望户外活动,记录患者对矫正视力的
要求,有助于在选择助视器的时候尽量避开低视力眼病所带来的视觉损害,满足
患者的使用要求。
(8)病情的初步判断。低视力的病史记录除将上述各项完整记录外,尚可在
结语中提示性的作出初步判断,如视力显著下降,视野缩小,有中心暗点,注视
中心区域模糊,对比面感度下降、眼球震颤、斜视、暗适应不良、双眼复视或单
眼复视等,可以作为进一步的视力检查和眼科专项检查提供帮助。
第二节双眼视功能检测
学习单元1眼球运动
知识要求
一正常眼运动
(1)单眼运动
眼运动的概念。当眼球向各方向运动时,眼球中有一个位置始终不变的点,
成为旋转中心,或称回旋点。回旋点位于正式眼角膜前顶点后方约13.5mm,眼
球后极部前方约10.5mm。双眼向前无限远,过双眼会选点作为视线的垂直平面
称为额平面,或称listing平面。以会选点为中心发生转动称眼运动,是指眼的视
轴与额平面的视角发生变化的过程。
(2)眼运动的形式。在正常的情况下,眼运动的凡是包括外转,内转,上转,
下转,旋转和斜转等不同形式。
1)旋转运动。眼球旋转为角膜垂直子午线上端想鼻侧或颍侧倾斜的运动。角
膜垂直子午线上端向鼻侧倾斜运动,称为内旋。角膜垂直子午线上端向颍侧倾斜
运动称为外旋。在头部倾斜或眼睛向倾向转动时发生眼球的旋转运动。由于角膜
为准正圆形,没有旋转定位的参照标记,故眼球的旋转不能被直观察和判断。
2)斜向运动。又称为眼球斜转,指眼向右上、右下、左上、和左下注视发生
的眼运动,分为外上转,外下转,内上转和内下转等。以外上转为例,由外直肌、
上直肌和下斜肌同时不等量收缩完成,因此,眼球发生上转,外转和一定量的外
旋。外下转,内上转,内下转等斜转运动的情况与外上转相似。
(3)眼转动的限度。眼球外转,又称外展,以角膜缘达到外毗前0—2mm为
限度,眼球内转,又称内收,以瞳孔内缘达到上下泪小点垂直连线为限度,眼球
上转,以角膜下缘达到内外毗水平连线为限度,眼球下转,以角膜上缘达到内外
毗水平线连线为限度。
(4)眼运动的眼外肌兴奋。以眼外转为例,眼球外转,眼球向水平颗侧转动,
主动肌外直肌收缩,对抗肌内直肌舒张。但眼球的外转运动远非如此简单,上、
下直肌同时需求比例兴奋,保证眼球匀速外转,上下斜肌按需求比例兴奋,维持
眼球平滑外转。故眼球运动是所有眼外肌配比动态兴奋结果。眼球向其他各个方
向运动也是如此。
2.双眼运动
眼位,单眼无所谓眼位,眼位是指双眼相对位置的属性。
二眼球的运动准则
1.Donder准则
(!)准则。双眼从第一眼斜向上转动到第三眼位,不仅发生水平和垂直向的
眼运动,同时会发生一定量的旋转向眼运动,在正常情况下,这以旋转向眼运动
导致的影响变化倾斜可以被心理空间的理解性纠正所补偿。
(2)验证。在亮度均匀的灰色背景上画上间距20cm的黑色正方形各自线
条,图形中心放处置可以产生后像的十字形光标。嘱被测双眼在距离光标3m、
与光标等高位置注视光标,约10s产生后像。保持头位不变,向上方,下方,左
侧和右侧转动眼位,可见光标后像的形状不变。
向右上方转动眼位,发现十字形光标后像的上端向右倾斜,越向右上转动眼位,
十字形光标后像的上端向左倾斜。向右下方转动眼位,十字形光标后像的上端向
左倾斜,向左上方转动眼,十字形光标后像的上端向右倾斜,向左下方转动眼位,
十字形光标后像的上端向右倾斜。但是无论向右上、右下、左上或左下转动眼位,
背景的黑色线状格子仍然是正方形,不发生倾斜变形。
2.Sherrington准贝U
(1)准则。在眼运动的过程中,主动肌发生收缩反映时接受多少神经冲动,对
抗肌必然发生等量的舒张,收到相应的神经抑制。对于双眼来说,双眼配偶肌收
缩,与之相抗的一组配偶肌必然等量舒张。
(2)验证。在测定麻痹性斜视的斜视角时,充分验证了Hering法则。例如左眼
麻痹性外斜视,在交替遮盖实验检测斜视时,以右眼为注视眼测的第一斜视角,
再以左眼为注视沿侧的第二斜视角,结果证实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
原因是当以左眼为注视眼时,由于左眼内直肌功能不足,中枢加大神经冲动,
力图使左眼内直肌发挥内收功能,等量过多的神经冲动传递到左眼内直肌的配偶
肌右眼外直肌,使右眼外直肌过度收缩,故第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
学习单元2AC/A比率的检测
知识要求
一、AC/A比率的概念
1.调节与集合的同步性
在双眼注视近目标时,调节与集合在生理功能上有着良好的协调性,在神经
支配上有着类似的途径,故在调节时可同步又发一定量值的集合,在集合时可同
步又发一定量值的调节。评估两者同步的质量对于眼位异常,双眼视异常和屈光
不正的诊断和矫正均有重要的知道意义。每付出1屈光度调节能诱发的同步集合
三棱镜量值称为AC/A比率,人群正常值为4A/D±1A/D.
2.生理性外斜
从AC/A比率的人群中,双眼对于近目标所产生的实际集合量值略低于双眼所发
出的集合需求。例如瞳距为6cm,注视距为0.4m,集合需求应为15/\,若AC/A
比率为4/\,注视距为0.4m,则需付出2.50D调节则实际集合量值为1()△,临床
上将这种实际集合低于集合需求的现象称为生理性外斜。
学习单元3双眼视异常分析法
知识要求
1双眼视图形分析法
双眼视图形的结构。X轴,水平向的X轴表示集合需求,刻度单位为棱镜度(△),
分为下X轴和上X轴两根,下X轴刻度为注视距离6m的远集合需求,上X轴
刻度为注视距离为40cm的近集合需求。
知识要求
2.双眼视图形的绘制和分析
(1)绘制方法
1)调节幅度线。在左Y轴刻度上定位调节幅度的测定值,画一条水平线,
为调节幅度线。
2)集合幅度线。在下X轴刻度上定位集合幅度的测定值,画一垂直线,为
集合幅度线。使与调节幅度线相交。
3)斜视线。在下X轴刻度上定位远隐斜视测值,以右Y轴的0刻度水平虚
线与上X轴0刻度垂直虚线的交点为0位,在水平虚线上以上X轴刻度来定位近
隐斜视测值。定位点以X为标记,远、近斜视定位点的连线为斜视线。延长斜视
线至调节幅度线。
4)模糊线。在下X轴刻度上分别定位远距离BI模糊点测值和BO模糊点测
值;在水平虚线上以上X轴刻度分别定位近距离BI模糊点测值和BO模糊点测
值,定位点以O为标记。连接远、近BI模糊点,可得BI模糊线,连接远、近
BO模糊点,可得BO模糊线。延长两条模糊线至调节幅度线。
5)破裂线。在下X轴刻度上分别定位远距离BI破裂点测值和BO破裂点测
值;在水平虚线上以上X轴刻度分别定位近距离BI破裂点测值和BO破裂点测
值,定位以口为标记。连接远、近BI破裂点测值,可得BI破裂线,连接远、近
BO破裂点,可得BO破裂线。延长两条破裂线至调节幅度线。
6)恢复线。在下X轴刻度上分别定位远距离BI恢复点测值和BO恢复点测
值;在水平线上以上X轴刻度分别定位近距离BI恢复点测值和BO恢复点测值,
定位点以△为标记。连接远、近BI恢复点,可得BI恢复线,连接远、近BO恢
复点,可得BO恢复线。为使图简洁,通常仅标定恢复点,不描记恢复线。
7)相对调节。在垂直虚线上以右Y轴刻度分别定为正相对调节(PRA)、负
相对调节(NRA)。定位点以。为标记。
(2)图形分析
1)测定值。将下述测定值绘入双眼视图形。
①隐斜视:远距离:内隐斜2,近距离3。
②调节幅度:7.00D,集合幅度:64。
③聚散力测试:远距离BI:x/U/5,B0:16/22/12,近距离BI:12/17/8,
BO:9/16/5o
④相对调节测试:正相对调节:-3.00,负相对调节+2.00。
2)相对集合。BI模糊线至需求线的范围为不同调节水平下的负相对集合
(NRC),B0模糊线至需求线的范围为不同调节水平下的正相对集合(PRC)。
3)融合性集合。BI模糊线至斜视线的范围为不同调节水平下的负融像性集
合(NFC),B0模糊线至斜视线的范围为不同调节水平下的正融像性集合(PFC)o
若测试值无误,隐斜线与BI模糊线、B0模糊线应大致平行。
4)双眼单视清晰区。BI模糊线、B0模糊线、调节幅度线和下X轴所围成的
平行四边行为双眼视清晰区(ZoneofClearSingleBinocularVision,ZCSBV),
理论上双眼视觉系统能满足这一区域里的任何调节需求与集合需求,而维持清晰
的双眼单视。
5)AC/Ao计算斜视的斜率的倒数即为AC/A,可知斜视线与下X轴夹角越小,
AC/A越大。
3.非斜视聚散力功能异常的斜视线分析
(1)集合不足。远距离眼位正常或轻度外隐斜,近距离高度外隐性斜视,AC/A
比率低常。
(2)集合过度。远距离眼位正常或轻度内隐斜,近距离高度内隐性斜视,AC/A
比率高常。
(3)散开不足。远距离隐性内斜视,远距离眼位正常,AC/A比率低常。
(4)散开过度。远距离高度隐性外斜,或间歇性远距离隐性外斜,近距离眼
位正常,AC/A比率高常。
(5)单纯性隐性外斜。远距离和近距离均表现为隐性外斜,AC/A比率正常。
(6)单纯性隐性内斜。远距离和近距离均表现为隐性内斜,AC/A比率正常。
二、双眼视异常的矫治准则
1Sheard准则
(1)准则。要求相对集合至少应为隐斜视值的两倍。正相对集合至少应为外
隐斜视最值的两倍,负相对集合至少应为内隐斜视最值的两倍。
(2)棱镜参考值。若测试结果不能满足Sheard准则,可考虑采用缓解棱镜加
以矫治,棱镜参考值计算公式如下:
P=2H-Cr/3
(5—5)
式中P一棱镜参考值;
H一隐斜视量值(取绝对值);
C—相对集合(取绝对值)。
计算结果P为0或负值,证实不需要缓解棱镜。P为正值,则需要缓解棱镜,
内隐斜取底向外,外隐斜取底向内。
(3)附加球镜。棱镜参考值P的计算结果为正值,可考虑缓解棱镜,若AC/A
测定值正常或偏高,也可考虑采用附加球镜,通过修改调节来影响调节性集合,
达到改变集合储备的目的。附加球镜的计算公式如下:
S=P/A
(5—6)
式中S一附加球镜;
P一棱镜参考值(底向外取正值,底向内取负值),A为AC/A。
【例5—4】设:远外隐斜12,聚散力测定结果:远B0:15/27/11,AC/A为
6/Do
求:刻录机参考值和附加球镜。
解:P=2H-Cr/3=24-l5/3=3()
S=P/A=-3/6=-0.50(D)
【例5—5】设:远内隐斜9,聚散力测定结果:远BLx/12/7,AC/A为4/D。
求:棱镜参考值和附加球镜。
解:P=2H-Cr/3=18-12/3=2()
S=P/A=2/4=0.50(D)
(4)图形分析
1)外隐斜。在需求线的左侧作一线,最值等于1/2B0模糊线,若斜视线位
于该线于需求线之间,不需要棱镜矫正;若斜视线位于该线左侧,则需要棱镜矫
正。若斜视线与该线相交叉,则须根据注视距离分析是否需要棱镜矫正,注视距
离近则需要矫正。
2)内隐斜。在需求线的右侧作一线,最值等于1/2BI模糊线,若斜视线位
于该线与需求线之间,不需要棱镜矫正;若斜视线位于该线右侧,则需要棱镜矫
正。若斜视线与该线相交叉,则须根据注视距离分析是否需要棱镜矫正,注视距
离近则需要棱镜矫正。
(5)功能训练
可采用训练棱镜和Vectograms立体图等方法进行训练,目标是使相对集合
达到两倍隐斜视量值以上。如外隐斜视量值为8,正相对集合至少为16;内隐斜
视量值为12,负相对集合至少应为24。
2.1:1准则
(1)准则。要求BI恢复线至少应等于内隐斜视检测量值。
(2)棱镜参考值。若测试结果不能满足1:1准则,则可考虑采用底向外的缓
解棱镜加以矫治,棱镜参考值计算公式如下:
Po=Hs-Rl/2
式中Po一底向外的棱镜参考值;
Hs—内隐斜检测量值;
RI—BI恢复值。
计算结果P。为0或负值,证实不需要缓解棱镜。P。为正值,则需要底向外
的缓解棱镜,也可以考虑采用附加球镜,达到改变集合储备的目的。
【例5—6】设:远内隐斜10,聚散力测定结果:远:BI:x/21/6,AC/A为
4/Do
求:棱镜参考值和附加球镜。
解:Po=Hs-Rl/2=10-6/2=2()
S=P/A=2/4=0.50(D)
(3)图形分析。在需求线的右侧作一线,最值等于BI恢复线,若斜视线位
于该线与需求线之间,不需要棱镜矫正,若斜视线位于该线右侧,则需要棱镜矫
正。若斜视线与该线相交叉,则须根据注视距离分析是否需要棱镜矫正,注视距
离近则需要棱镜矫正。
3.Percival准则
(1)准则。将相对集合范围中三分之一区域,以及调节刺激0~3.00D的区域
确定为舒适区域,若双眼6m和33m注视点均位于舒适区域,则符合Percival准
则。Percival准则不考虑隐斜视的因素。
(2)棱镜参考值。若测试值结果不能满足Percival准则,可考虑采用缓解棱
镜加以矫治,棱镜参考值计算公式如下:
P=G-2L/3
(5—8)
式中P一棱镜参考值;
G一正、负相对集合中较大值;
L一正、负相对集合中较小值。
计算结果P为0或负值,证实不需要缓解棱镜。P为正值,则需要缓解棱镜。
正相对集合较大取底向外,负相对集合较大取底向内。也可以考虑采用附加球镜,
以达到改变集合储备的目的。
【例5—7】设:聚散力测定结果:远BL乂/9/7,80:24/27/11,人以人为4/口。
求:棱镜参考值和附加球镜。
解:P=G-2L/3=24-18/3=2()
S=P/A=2/4=0.50(D)
【例5一8】设:聚散力测定结果:远BI:x/30/13,B0:12/14/7,AC/A为4/D。
求:棱镜参考值和附加球镜。
解:P=G-2L/3=30-24/3=2()
S=P/A=-2/4=-0.50(D)
(3)图形分析。将双眼单视清晰区(即BI模糊线至BO模糊线之间的区域)
平均分为三份,作出分界线,需求线全过程通过中间三分之一舒适区域为符合
Percival准则。
(4)功能训练。可采用棱镜或Vectograms立体图等方法进行训练,目标是
使正负相对集合中较小值达到相对集合范围的三分之一以上。如果散力测定结果:
远BI:x/30/13,B0:12/14/7,正相对集合应达到15。
2.双眼视图形的绘制和分析
(1)绘制方法
1)调节幅度线。在左Y轴刻度上定位调节幅度的测定值,画一条水平线,
为调节幅度线。
2)集合幅度线。在下X轴刻度上定位集合幅度的测定值,画一垂直线,为
集合幅度线。使与调节幅度线相交。
3)斜视线。在下X轴刻度上定位远隐斜视测值,以右Y轴的0刻度水平虚
线与上X轴0刻度垂直虚线的交点为0位,在水平虚线上以上X轴刻度来定位近
隐斜视测值。定位点以X为标记,远、近斜视定位点的连线为斜视线。延长斜视
线至调节幅度线。
4)模糊线。在下X轴刻度上分别定位远距离BI模糊点测值和BO模糊点测
值;在水平虚线上以上X轴刻度分别定位近距离BI模糊点测值和BO模糊点测
值,定位点以0为标记。连接远、近BI模糊点,可得BI模糊线,连接远、近
BO模糊点,可得BO模糊线。延长两条模糊线至调节幅度线。
5)破裂线。在下X轴刻度上分别定位远距离BI破裂点测值和BO破裂点测
值;在水平虚线上以上X轴刻度分别定位近距离BI破裂点测值和BO破裂点测
值,定位以口为标记。连接远、近BI破裂点测值,可得BI破裂线,连接远、近
BO破裂点,可得BO破裂线。延长两条破裂线至调节幅度线。
6)恢复线。在下X轴刻度上分别定位远距离BI恢复点测值和BO恢复点测
值;在水平线上以上X轴刻度分别定位近距离BI恢复点测值和BO恢复点测值,
定位点以△为标记。连接远、近BI恢复点,可得BI恢复线,连接远、近BO恢
复点,可得BO恢复线。为使图简洁,通常仅标定恢复点,不描记恢复线。
7)相对调节。在垂直虚线上以右Y轴刻度分别定为正相对调节(PRA)、负
相对调节(NRA)。定位点以0为标记。
(2)图形分析
1)测定值。将下述测定值绘入双眼视图形。
①隐斜视:远距离:内隐斜2,近距离3。
②调节幅度:7.00D,集合幅度:64。
③聚散力测试:远距离BI:x/11/5,B0:16/22/12,近距离BI:12/17/8,
BO:9/16/50
④相对调节测试:正相对调节:-3.00,负相对调节+2.00。
2)相对集合。BI模糊线至需求线的范围为不同调节水平下的负相对集合
(NRC),B0模糊线至需求线的范围为不同调节水平下的正相对集合(PRC)。
3)融合性集合。BI模糊线至斜视线的范围为不同调节水平下的负融像性集
合(NFC),B0模糊线至斜视线的范围为不同调节水平下的正融像性集合(PFC)o
若测试值无误,隐斜线与BI模糊线、B0模糊线应大致平行。
4)双眼单视清晰区。BI模糊线、B0模糊线、调节幅度线和下X轴所围成的
平行四边行为双眼视清晰区(ZoneofClearSingleBinocularVision,ZCSBV),
理论上双眼视觉系统能满足这一区域里的任何调节需求与集合需求,而维持清晰
的双眼单视。
5)AC/Ao计算斜视的斜率的倒数即为AC/A,可知斜视线与下X轴夹角越小,
AC/A越大。
3.非斜视聚散力功能异常的斜视线分析
(1)集合不足。远距离眼位正常或轻度外隐斜,近距离高度外隐性斜视,AC/A
比率低常。
(2)集合过度。远距离眼位正常或轻度内隐斜,近距离高度内隐性斜视,AC/A
比率高常。
(3)散开不足。远距离隐性内斜视,远距离眼位正常,AC/A比率低常。
(4)散开过度。远距离高度隐性外斜,或间歇性远距离隐性外斜,近距离眼位
正常,AC/A比率高常。
(5)单纯性隐性外斜。远距离和近距离均表现为隐性外斜,AC/A比率正常。
(6)单纯性隐性内斜。远距离和近距离均表现为隐性内斜,AC/A比率正常。
二、双眼视异常的矫治准则
1.Sheard准则
(1)准则。要求相对集合至少应为隐斜视值的两倍。正相对集合至少应为外
隐斜视最值的两倍,负相对集合至少应为内隐斜视最值的两倍。
(2)棱镜参考值。若测试结果不能满足Sheard准则,可考虑采用缓解棱镜加
以矫治,棱镜参考值计算公式如下:
P=2H-Cr/3
(5一5)
式中P一棱镜参考值;
H一隐斜视量值(取绝对值);
C一相对集合(取绝对值)。
计算结果P为0或负值,证实不需要缓解棱镜。P为正值,则需要缓解棱镜,
内隐斜取底向外,外隐斜取底向内。
(3)附加球镜。棱镜参考值P的计算结果为正值,可考虑缓解棱镜,若AC/A
测定值正常或偏高,也可考虑采用附加球镜,通过修改调节来影响调节性集合,
达到改变集合储备的目的。附加球镜的计算公式如下:
S=P/A
(516)
式中S—附加球镜;
P—棱镜参考值(底向外取正值,底向内取负值),A为AC/A。
【例5—4】设:远外隐斜12,聚散力测定结果:远B0:15/27/11,AC/A为
6/Do
求:刻录机参考值和附加球镜。
解:P=2H-Cr/3=24-l5/3=3()
S=P/A=-3/6=-0.50(D)
【例5—5】设:远内隐斜9,聚散力测定结果:远BI:x/12/7,AC/A为4/D。
求:棱镜参考值和附加球镜。
解:P=2H-Cr/3=18-12/3=2()
S=P/A=2/4=0.50(D)
(4)图形分析
1)外隐斜。在需求线的左侧作一线,最值等于1/2B0模糊线,若斜视线位
于该线于需求线之间,不需要棱镜矫正;若斜视线位于该线左侧,则需要棱镜矫
正。若斜视线与该线相交叉,则须根据注视距离分析是否需要棱镜矫正,注视距
离近贝!I需要矫正。
-2)内隐斜。在需求线的右侧作一线,最值等于1/2BI模糊线,若斜视线位
于该线与需求线之间,不需要棱镜矫正;若斜视线位于该线右侧,则需要棱镜矫
正。若斜视线与该线相交叉,则须根据注视距离分析是否需要棱镜矫正,注视距
离近则需要棱镜矫正。
(5)功能训练
可采用训练棱镜和Vectograms立体图等方法进行训练,目标是使相对集合
达到两倍隐斜视量值以上。如外隐斜视量值为8,正相对集合至少为16;内隐斜
视量值为12,负相对集合至少应为24。
2.1:1准则
(1)准则。要求BI恢复线至少应等于内隐斜视检测量值。
(2)棱镜参考值。若测试结果不能满足1:1准则,则可考虑采用底向外的缓
解棱镜加以矫治,棱镜参考值计算公式如下:
Po=Hs-Rl/2
式中P。一底向外的棱镜参考值;
Hs—内隐斜检测量值;
RI—BI恢复值。
计算结果P。为0或负值,证实不需要缓解棱镜。P。为正值,则需要底向外
的缓解棱镜,也可以考虑采用附加球镜,达到改变集合储备的目的。
【例5-6】设:远内隐斜10,聚散力测定结果:远:BI:x/21/6,AC/A为4/D。
求:棱镜参考值和附加球镜。
解:Po=Hs-Rl/2=10-6/2=20
S=P/A=2/4=0.50(D)
(3)图形分析。在需求线的右侧作一线,最值等于BI恢复线,若斜视线位于
该线与需求线之间,不需要棱镜矫正,若斜视线位于该线右侧,则需要棱镜矫正。
若斜视线与该线相交叉,则须根据注视距离分析是否需要棱镜矫正,注视距离近
则需要棱镜矫正。
3.Percival准则
(1)准则。将相对集合范围中三分之一区域,以及调节刺激0~3.00D的区域
确定为舒适区域,若双眼6m和33m注视点均位于舒适区域,则符合Percival准
则。Percival准则不考虑隐斜视的因素。
(2)棱镜参考值。若测试值结果不能满足Percival准则,可考虑采用缓解棱
镜加以矫治,棱镜参考值计算公式如下:
P=G-2L/3
(5—8)
式中P一棱镜参考值;
G一正、负相对集合中较大值;
L一正、负相对集合中较小值。
计算结果P为0或负值,证实不需要缓解棱镜。P为正值,则需要缓解棱镜。
正相对集合较大取底向外,负相对集合较大取底向内。也可以考虑采用附加球镜,
以达到改变集合储备的目的。
【例5—7】设:聚散力测定结果:远BI:乂/9/7田0:24/27/11,八(7人为4/。。
求:棱镜参考值和附加球镜。
解:P=G-2L/3=24-18/3=2()
S=P/A=2/4=0.50(D)
【例5一8】设:聚散力测定结果:远BI:x/30/13,B0:12/14/7,AC/A为4/D。
求:棱镜参考值和附加球镜。
解:P=G-2L/3=3O-24/3=2()
S=P/A=-2/4=-0.50(D)
(3)图形分析。将双眼单视清晰区(即BI模糊线至BO模糊线之间的区域)平
均分为三份,作出分界线,需求线全过程通过中间三分之一舒适区域为符合
Percival准则。
(4)功能训练。可采用棱镜或Vectograms立体图等方法进行训练,目标是
使正负相对集合中较小值达到相对集合范围的三分之一以上。如果散力测定结果:
远BI:x/30/13,B0:12/14/7,正相对集合应达到15。
学习单元4注视异常的检测
知识要求
一、注视差异
1.注视差异的概念
(1)Panum空间和Panum融像区。在正常双眼视觉的相关章节中已经详述:
位于双眼单视以外的微距物点,在双眼视网膜上非对应区所分别形成的像点也能
被双眼所融合。或者说双眼单视圆上物点在一只眼的视网膜上成像,另一只眼可
取微量偏斜的眼位,利用视网膜对应点以外的微径区域的任一点与对侧眼形成双
眼融合。双眼单视圆以外的微距单视空间称为Panum空间,视网膜对应点以外的
微径融像区称为Panum融像区。
(2)注视差异的成因。由于有着Panum融像区的存在,双眼在注视同一个目
标时,可以取微量集合不足,称为外向注视差异;取微量集合过度,称为内向注
视差异。
若将双眼结点与黄斑中心凹的连线作为生理视轴,双眼的聚散误差可导致双
眼生理视轴并不对准注视目标,而是实际视线的交点对准注视目标,实际视线与
生理视轴之间就会产生视差夹角,双眼生理视轴与实际视线之间的视差夹角的和
值就称为双眼注视差异(fixationdisparity)..
2.注视差异的检测
(1)检测方法。综合验光仪的注视差异检测采用5m远距离十字注视差异视标,
该视标有一中心注视环,为双眼都能看到的目标,称为双眼融像锁(binocular
fusionlock)o外周有4条呈十字形对称正交的短线,右眼戴135°内偏置振滤
镜,可见上方、右侧短线和中心注视环;左眼戴45°内偏置振滤镜可见下方、左
侧短线和中心注视环。检测时,双眼都能看到中心注视环,双眼所见的中心注视
环影像发生充分融合,若双眼存在着注视差异,并未采用黄斑中心凹进行注视,
而是取微量集合不足或集合过度,则作为参照目标的周边短线的位置就会发生相
对变化。
(2)结果分析
1)被测者诉十字形各方位线条对称正交,证实被测者没有双眼注视差异。
2)若上方的短线向右偏移,下方的短线向左偏移,诊为内向注视差异。
3)若上方的短线向左偏移,下方的短线向右偏移,诊为外向注视差异。
4)若右侧的短线向下偏移,左侧的短线向上偏移,诊为右上注视差异。
5)若左侧的短线向下偏移,右侧的短线向上偏移,诊为左上注视差异。
二、相联性隐斜视
1.相联性隐斜视的概念
(1)相联性隐斜视的成因。常规隐性斜视的检测视标为彻底的双眼分视视标,
故测所得的眼位偏斜结果称为分离性隐斜视。注视差异的检测视标具有双眼融像
锁,因此,检测是在双眼融像的条件下进行的,检测的结果表征了在融像的状态
下双眼因注视差异导致的眼位偏斜。因为有融像的存在,故称为相联性隐斜视
(associatedphoria)。
(2)相联性隐斜视与分离性隐斜视比较
1)定性定量比较。正常情况下相联性隐斜视与分离性隐斜视的偏斜性质相同,
且量值高度相关。即在融像的情况下,双眼仍有向着偏斜位移动的倾向,既要满
足双眼对于共同注视视标的融像,又要兼顾双眼最大限度的向偏斜位移动,则只
有以Panum融像区的边缘相互对应融像。但由于Panum融像区的范围毕竟很小,
故相联性隐斜视应小于分离性隐斜视。
2)悖理性注视差异。偶然可测的相联性隐斜视与分离性隐斜视的偏斜方向相
反,多发生于双眼视功能训练的患者,棱镜的干预改变了正负融像性集合的幅度。
例如,对于分离性外隐斜进行底向外的三棱镜功能训练,可测出内向注视差异。
2.相联性隐斜视的检测方法
(1)注视差异与相联性隐斜视的相关性。相联性隐斜视是由双眼融像状态下
的注视差异所形成的,理应与注视差异正相关,然而单位注视差异能够诱发相联
性隐斜视的量值存在着个体差异。故在定性测定注视差异的同时还应该定量测定
相联性隐斜视。
(2)相联性隐斜视定量。在作注视差异检测的时将旋转式棱镜放置于左眼,
将0位对准垂直向。若视标的下方短线向右偏位,诊为外向注视差异,将旋转棱
镜向内转动,直至下方短线与上方短线垂直向对齐。若视标的下方短线向左偏位,
诊为内向注视差异,则将旋转棱镜向外转动,直至下方短线与上方短线垂直向对
齐。转动后旋转棱镜游标所指向的棱镜度即为相联性隐斜视的测定值。上诉测定
方法与分离性隐斜视测定方法基本相同。
3.注视差异曲线
(1)注视差异的检测数据
1)定量视标。双眼偏振分视后,右眼见到上方垂直向短线和中心融像锁注视
环;左眼可见到系列间隔相等的垂直向短线和中心融像锁注视环,下方的短线视
标的间隔单位为分弧度,每格1,(约为1.45mm)。
2)数据收集。将旋转式棱镜放置于左眼,0位对准垂直向。将底向游标指向
0位、3BI、3B0、6BI、6B0、9BI、9B0,分别测定并记录上方短线所对下方短线
的格值,为不同棱镜度所诱发的双眼注视差异。
(2)注视差异的曲线图形
1)注视差异图形。横坐标为棱镜值,单位为棱镜度;纵坐标为注视差异值,
单位为分弧度。将上诉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标定,用曲线相连,称为注视差异曲
线(forced
Vergencefixationdisparitycurve,FCD),则曲线图形表征了相联性隐斜视
与相应的注视差异的函数关系。
2)关键值
①Y轴截距。为静态注视差异值,截点位于0位上方为内注视差异,截点位
于0位下方为外注视差异。
②X轴截距。注视差异为0时的棱镜值,即相联性隐斜视量值。
③斜率。X轴从3BI至3B0,Y轴发生的变化值,计算公式为y'/x。斜率的
大小与双眼视异常症状正相关,斜率坡度越大症状越明显。
④水平点。曲线中段相对平坦,即斜率近似为。的位置。该位置为被测眼发
挥双眼视功能的最佳点,以该点所指向的x轴棱镜度为双眼视异常缓解棱镜的参
考值。
(3)注视差异曲线图形的分型和临床应用
1)I型曲线。曲线呈S形,增大BI、B0棱镜值趋向于融像极限,注视差异
有显著增大的趋势,检出组成比约占60%。多无症状,若有视疲劳症状,可能为
斜率>=0.4所致。采用棱镜反转拍进行集合灵活度功能训练可有效使斜率平坦,
缓解症状。
2)II型曲线。曲线延伸至B0区域,随着棱镜的增加,注视差异无变化,检
出组成比约占25虬多为调节痉挛或内隐斜所致,采用底向内的棱镜和正附加球
镜进行功能训练可缓解症状。寻找曲线水平点,为底向外缓解棱镜的参考处方。
3)HI型曲线。曲线延伸至BI区域,随着棱镜的增加,注视差异平坦变化,
检出组成比约占10%o多为外隐斜所致,可试用底向外的棱镜进行功能训练,然
而效果不够显著。寻找曲线水平点,为底向内缓解棱镜的参考处方。
4)IV型曲线。曲线呈S形,增大BI、B0棱镜值,注视差异平坦无变化,
检出组成比约占5队多为感觉性融像障碍所致,无有效的矫治方法。
第1节验光
学习单元1低视力的屈光检测
知识要求
一、低视力的视力检测
视力为视觉功能定量评估的基本方法之一,中心视力是指视网膜黄斑中心凹
对两注视目标间距的分辨阈值。低视力患者的视力可分为裸眼视力、矫正视力、
康复视力三种。裸眼视力为不借助任何矫正工具所测得的最佳视力。矫正视力为
借助光学透镜引出的最佳视力。康复视力为借助光学助视器引出的最佳视力,包
括远视力、近(中)距离视力两种。
1.远视力与近(中)距离视力
(1)视标的设计原理。视力表的视标可以设计成字母、环形、三横等长E字
形或图形等。以三横等长E字形视标为例,视标边宽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W=dXtana
式中W—视标边宽;
d—测试距离;
a一边宽对眼所张的视角。
从公式W=dXtana可知,视标的边宽或整体高度与检测距离呈正相关,即距
离越远视标越大。
(2)远视力表和近视力表视标比较。远视力视标和近视力表视标虽然大小尺
寸不同,但在远视力和近视力的标准检查距离对被测眼所张的视角完全相同,故
低视力患者的远视力与近视力在理论上应该相等。然而低视力患者的远视力与近
视力在实际检测时的确存在着一定差异,发生于下述状况。
1)远视力优于近视力。见于远视为彻底矫正、角膜中央部混浊、晶状体中央
部混浊或中心视野暗点等症。
2)近视力优于远视力。见于近视力为彻底矫正、不规则性散光、角膜周边部
混浊、晶状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水土保持设施监测验收与水资源保护合同3篇
- 2024年度食品饮料导购员促销活动协议3篇
-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版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员工股票期权评估与监控合同3篇
- 2024总经理聘用合同的范文
- 2024年直播平台与品牌带货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绿色施工规范下施工队劳务服务协议3篇
- 中西医结合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优势病种诊疗规范
- 2024年苗木供应与园林工程合同
- 2024年版:股权投资与合作协议书
- 行车工考试试题
-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课件
- 宇电温控器ai 500 501用户手册s 6中文说明书
- 电力电缆高频局放试验报告
- 肺病科主任年度述职汇报
- 2023年福建省晋江市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坑隐蔽工程验收证书
- 余热发电工程总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建设工程监理费计算器(免费)
- 希望点-列举法
- 六年级体育课《投掷实心球》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