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高考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0/0A/wKhkGWco-TyAAy0gAAISLWBe4qw874.jpg)
![部编版语文高考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0/0A/wKhkGWco-TyAAy0gAAISLWBe4qw8742.jpg)
![部编版语文高考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0/0A/wKhkGWco-TyAAy0gAAISLWBe4qw8743.jpg)
![部编版语文高考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0/0A/wKhkGWco-TyAAy0gAAISLWBe4qw8744.jpg)
![部编版语文高考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0/0A/wKhkGWco-TyAAy0gAAISLWBe4qw87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高考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林间空地上,三三两两的孩童正在欢声笑语地嬉戏。周围的山谷和山峰间被绿色覆盖,春水潺潺地流淌,鸟鸣声此起彼伏。在这幅美丽的画卷中,一个未谙世事的小女孩静静站在一旁,她不知道该加入哪一群小伙伴。她手中紧握着一个刚刚折好的纸鹤,上面刻着“妈妈”两个字。旁边的哥哥姐姐们正咯咯笑着,将手中的彩色气球互相追逐,仅相隔几步之遥,却仿佛遥不可及。空中飘起的糖果屑,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七彩的光芒。这使得原本生活在孤僻角落的小女孩更加孤单。她的心中充满了好奇与羡慕:世界仿佛从来不属于她,她渴望有机会变成这个绿色王国中的一员。正当小女孩费力地调整着自己往里走的脚步时,一个年轻的声音在她的背后轻轻响起:“要不然就加入我们吧!”转头,她看见一个衣着素朴的女孩正友好地看着她,胸前还别着一朵雏菊。1.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用“郁郁葱葱的林间空地”等描写来渲染与衬托环境氛围,使人如临其境。B.“仅相隔几步之遥,却仿佛遥不可及”一句中,“相隔几步之遥”描述了亲子之间的距离,而“仿佛遥不可及”则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存在着隔阂。C.文中的纸鹤图案上面刻着“妈妈”两个字,看似简单的物品却饱含小主人公对母亲的思念之情。D.年轻女孩胸前的雏菊在文中起到暗示作用,也与“仿佛遥不可及”的距离表现形成一种对比关系,体现了不同人物心态的差异。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小题。【现代文阅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节日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展现出新的生命力。本文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角度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节日文化的发展提供参考。一、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1.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我国传统节日种类繁多,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人文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历史底蕴。2.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方式: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等途径,借助节日庆典、民俗活动、文艺表演等方式进行传承。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传统节日文化传承更加_active。3.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现状:当前,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得到广泛传承,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节日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二、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1.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内容:在传承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使传统节日文化更具时代特色。如把现代科技融入节庆活动中,使节日活动更加丰富多彩。2.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途径:通过创新节日庆典、民俗活动、文艺表演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传统节日文化。同时,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拓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渠道。3.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意义: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三、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关系1.传承是创新的源泉:传统节日文化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必须立足于传承。只有深入了解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2.创新是传承的动力:创新可以激发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使得传统节日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请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小题1】(5分)根据文章内容,总结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不超过100字)【小题2】(5分)分析文章中提到的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方式及其现状。【小题3】(5分)解释文章中“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观点。【小题4】(5分)谈谈你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看法。三、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夫道者,所以通万物之变,成万物之文也。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谨于道而能成大功者也。故《易》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节选自《老子》)(乙)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使子之子弟为君子乎?与之言文,败其志;与之言武,败其心。子如欲使子之子弟为君子,彼将不用文,不用武。文胜质则史,武胜质则野。文武皆具,然后君子。如不用文,无武;则小人也。夫国,必立君子者,好善也。好善则民善,民善则天下归之。天下归之,然后天子受之,故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盖自文王之世,官人,得其材矣。故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上》)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失道而后德失去道德(道德:名词活用作动词,丧失道德)B.失德而后仁失去仁爱(仁:名词活用作动词,丧失仁爱)C.失义而后礼失去义理(义:名词活用作动词,丧失义理)D.失礼而后法失去礼制(法:名词活用作动词,丧失礼制)四、古代诗歌阅读(第1题3分,第2题6分)【文】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首句表达了对往昔与“豪英”们共同宴饮的美好回忆。B.“长沟流月”一句描绘了月光随流水悄然逝去的宁静之景。C.“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如梦的感慨。D.下片中“闲登小阁看新晴”之“闲”字,表达出词人此时的悠闲自得。2.词人在上片忆昔时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五、名句名篇默写(6分)1.题目:杜甫的《登鹳雀楼》中“_______水月_______明,_______孤城_______北。”这句诗描写了鹳雀楼的壮丽景象。六、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AI)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从智能家居、无人驾驶到智能客服,AI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然而,AI的发展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一方面,人们担心AI的智能会超过人类,威胁到人类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AI可以解放人类,提高工作效率。(1)根据上下文,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相同的一项是()A.应对/应付B.应对/对策C.应对/对策D.应对/对策(2)“AI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这句话中的“深入”一词,下列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AI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的每一个角落B.AI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C.AI已经在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AI已经在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AI)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从智能家居、无人驾驶到智能客服,AI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B.一方面,人们担心AI的智能会超过人类,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AI可以解放人类,提高工作效率C.一方面,人们担心AI的智能会超过人类,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心AI不能解放人类,提高工作效率D.一方面,人们担心AI的智能会超过人类,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AI可以解放人类,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七、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学者卢鹤绂(fú)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世界,迷离混沌一团,有如眼前的数学黑洞,它无始无终,无限地延长、延伸,深邃不可捉摸。然而这混沌里头毕竟自有乾坤,自有它的一针一线、一回一转。可叹多数人囿于身世、因于岁月,无法爬罗剔抉,得其要领。其实,宇宙于每一个安顿了的生命,好比浩渺深海里每一朵浪花,各有它的生成、转折、归宿。能够于芸芸众生中,抱一得之见、荻港。学者金岳霖在学生提问其最敬佩的哲学家是谁时曾经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但丁。他说,但丁是在他醒着的时候从来没让他迷惑的人。这话正好众望莫归于卢鹤绂身上。金岳霖给出了两点理由,()。学术观点尚可争辩,但对一名学者而言,具备但丁的某种品性,应是基本条件。这当中,担当性、真见独悟自不必说。很多时候,还表现为冷静的眼光、独到的审美。换言之,对中国学者来说,这四大点就是“科学”跟“人学”的良好的糅合。请根据文段内容,分别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1.学术观点尚可争辩,但对一名学者而言,具备但丁的某种品性,应是__________。2.金岳霖给出的理由中包括担当性、真见独悟和__________。八、写作题(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曾火爆于网络,成为人们纷纷模仿的口头禅。但这个说法也引发了许多讨论。有人认为,追求诗和远方是人生的追求,是对精神世界的丰富;有人则认为,“诗和远方”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借口,我们应该脚踏实地,珍惜眼前的幸福。请结合自身经历或感悟,谈谈你对“诗和远方”的认识。要求:1.立意明确,内容充实;2.规范书写,文从字顺;3.不少于800字。部编版语文高考自测试卷与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林间空地上,三三两两的孩童正在欢声笑语地嬉戏。周围的山谷和山峰间被绿色覆盖,春水潺潺地流淌,鸟鸣声此起彼伏。在这幅美丽的画卷中,一个未谙世事的小女孩静静站在一旁,她不知道该加入哪一群小伙伴。她手中紧握着一个刚刚折好的纸鹤,上面刻着“妈妈”两个字。旁边的哥哥姐姐们正咯咯笑着,将手中的彩色气球互相追逐,仅相隔几步之遥,却仿佛遥不可及。空中飘起的糖果屑,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七彩的光芒。这使得原本生活在孤僻角落的小女孩更加孤单。她的心中充满了好奇与羡慕:世界仿佛从来不属于她,她渴望有机会变成这个绿色王国中的一员。正当小女孩费力地调整着自己往里走的脚步时,一个年轻的声音在她的背后轻轻响起:“要不然就加入我们吧!”转头,她看见一个衣着素朴的女孩正友好地看着她,胸前还别着一朵雏菊。1.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用“郁郁葱葱的林间空地”等描写来渲染与衬托环境氛围,使人如临其境。B.“仅相隔几步之遥,却仿佛遥不可及”一句中,“相隔几步之遥”描述了亲子之间的距离,而“仿佛遥不可及”则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存在着隔阂。C.文中的纸鹤图案上面刻着“妈妈”两个字,看似简单的物品却饱含小主人公对母亲的思念之情。D.年轻女孩胸前的雏菊在文中起到暗示作用,也与“仿佛遥不可及”的距离表现形成一种对比关系,体现了不同人物心态的差异。答案:B解析:B项中,“相隔几步之遥”描述了亲子之间的空间位置,并不能直接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这部分并未反映出亲子之间关系的隔阂,所以该选项不正确。其他选项都能从文章内容中找到依据。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小题。【现代文阅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节日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展现出新的生命力。本文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角度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节日文化的发展提供参考。一、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1.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我国传统节日种类繁多,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人文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历史底蕴。2.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方式: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等途径,借助节日庆典、民俗活动、文艺表演等方式进行传承。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传统节日文化传承更加_active。3.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现状:当前,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得到广泛传承,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节日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二、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1.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内容:在传承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使传统节日文化更具时代特色。如把现代科技融入节庆活动中,使节日活动更加丰富多彩。2.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途径:通过创新节日庆典、民俗活动、文艺表演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传统节日文化。同时,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拓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渠道。3.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意义: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三、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关系1.传承是创新的源泉:传统节日文化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必须立足于传承。只有深入了解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2.创新是传承的动力:创新可以激发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使得传统节日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请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小题1】(5分)根据文章内容,总结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不超过100字)【小题2】(5分)分析文章中提到的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方式及其现状。【小题3】(5分)解释文章中“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观点。【小题4】(5分)谈谈你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看法。【答案】【小题1】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人文传统,具有民族特色和历史底蕴。【小题2】传承方式:家庭、学校、社区等途径;庆典、民俗活动、文艺表演;现状:得到广泛传承,但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淡出。【小题3】观点:继承传统节日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小题4】看法:(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个人观点回答,以下仅为示例)我认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在传承中创新,可以让传统节日文化更具时代性,吸引更多人参与;而在创新中传承,可以确保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核和精髓得以传承。这样,传统节日文化才能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三、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夫道者,所以通万物之变,成万物之文也。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谨于道而能成大功者也。故《易》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节选自《老子》)(乙)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使子之子弟为君子乎?与之言文,败其志;与之言武,败其心。子如欲使子之子弟为君子,彼将不用文,不用武。文胜质则史,武胜质则野。文武皆具,然后君子。如不用文,无武;则小人也。夫国,必立君子者,好善也。好善则民善,民善则天下归之。天下归之,然后天子受之,故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盖自文王之世,官人,得其材矣。故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上》)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失道而后德失去道德(道德:名词活用作动词,丧失道德)B.失德而后仁失去仁爱(仁:名词活用作动词,丧失仁爱)C.失义而后礼失去义理(义:名词活用作动词,丧失义理)D.失礼而后法失去礼制(法:名词活用作动词,丧失礼制)答案:D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易》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表明老子认为道德的沦丧是社会动乱的根源。B.孟子认为,教育子弟成为君子,应该文武兼修,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C.孟子通过滕国的例子,说明了一个国家要想成为善国,必须任用贤能之人。D.文章中“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表明了孟子对君主仁德的重视。答案:A小题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答案:礼制是忠诚信用的淡薄,是社会动乱的根源。小题4.阅读甲文,概括说明老子认为的“道”的作用。答案:①“道”是万物的本源;②“道”是万物的规律;③“道”是万物的法则。小题5.阅读乙文,分析孟子关于教育的观点。答案:孟子认为教育子弟成为君子,应该文武兼修;教育应该顺应天性,不宜过分强调文或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君子的品德。四、古代诗歌阅读(第1题3分,第2题6分)【文】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首句表达了对往昔与“豪英”们共同宴饮的美好回忆。B.“长沟流月”一句描绘了月光随流水悄然逝去的宁静之景。C.“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如梦的感慨。D.下片中“闲登小阁看新晴”之“闲”字,表达出词人此时的悠闲自得。2.词人在上片忆昔时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1.D.下片中“闲登小阁看新晴”之“闲”字,表达出词人此时的悠闲自得。(答案应为A,此处仅提供选项对比)2.词人在上片忆昔时运用了午桥、杏花、疏影、笛声等意象,展现了仲夏之夜的宁静美好和与友人畅饮的乐趣。“午桥”暗示了宴饮的地点,“杏花疏影”则营造出一种幽静、清新的氛围;“吹笛到天明”则表现了豪英们欢聚时畅饮、乐舞的生活情景,流露出对过往盛况的怀念与向往。(答案为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具体内容根据上述分析得出)五、名句名篇默写(6分)1.题目:杜甫的《登鹳雀楼》中“_______水月_______明,_______孤城_______北。”这句诗描写了鹳雀楼的壮丽景象。答案:白日依山尽江入,(空缺处)黄河入,(空缺处)千山暮,(空缺处)解析:这句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全诗如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表达了自然景象的宏大和壮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是表达了诗人想要登高远望,拓宽视野的愿望。而题目中所要求的默写部分是“白日依山尽江入,(空缺处)黄河入,(空缺处)千山暮,(空缺处)”,需要填入的词语分别是“江入”、“黄河入”、“千山暮”、“烟波”。六、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AI)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从智能家居、无人驾驶到智能客服,AI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然而,AI的发展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一方面,人们担心AI的智能会超过人类,威胁到人类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AI可以解放人类,提高工作效率。(1)根据上下文,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相同的一项是()A.应对/应付B.应对/对策C.应对/对策D.应对/对策(2)“AI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这句话中的“深入”一词,下列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AI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的每一个角落B.AI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C.AI已经在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AI已经在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AI)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从智能家居、无人驾驶到智能客服,AI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B.一方面,人们担心AI的智能会超过人类,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AI可以解放人类,提高工作效率C.一方面,人们担心AI的智能会超过人类,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心AI不能解放人类,提高工作效率D.一方面,人们担心AI的智能会超过人类,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AI可以解放人类,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答案:(1)B(2)C(3)A七、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学者卢鹤绂(fú)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世界,迷离混沌一团,有如眼前的数学黑洞,它无始无终,无限地延长、延伸,深邃不可捉摸。然而这混沌里头毕竟自有乾坤,自有它的一针一线、一回一转。可叹多数人囿于身世、因于岁月,无法爬罗剔抉,得其要领。其实,宇宙于每一个安顿了的生命,好比浩渺深海里每一朵浪花,各有它的生成、转折、归宿。能够于芸芸众生中,抱一得之见、荻港。学者金岳霖在学生提问其最敬佩的哲学家是谁时曾经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但丁。他说,但丁是在他醒着的时候从来没让他迷惑的人。这话正好众望莫归于卢鹤绂身上。金岳霖给出了两点理由,()。学术观点尚可争辩,但对一名学者而言,具备但丁的某种品性,应是基本条件。这当中,担当性、真见独悟自不必说。很多时候,还表现为冷静的眼光、独到的审美。换言之,对中国学者来说,这四大点就是“科学”跟“人学”的良好的糅合。请根据文段内容,分别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1.学术观点尚可争辩,但对一名学者而言,具备但丁的某种品性,应是__________。2.金岳霖给出的理由中包括担当性、真见独悟和__________。答案:1.学术观点尚可争辩,但对一名学者而言,具备但丁的某种品性,应是基本条件。2.金岳霖给出的理由中包括担当性、真见独悟和冷静的眼光、独到的审美。八、写作题(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曾火爆于网络,成为人们纷纷模仿的口头禅。但这个说法也引发了许多讨论。有人认为,追求诗和远方是人生的追求,是对精神世界的丰富;有人则认为,“诗和远方”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借口,我们应该脚踏实地,珍惜眼前的幸福。请结合自身经历或感悟,谈谈你对“诗和远方”的认识。要求:1.立意明确,内容充实;2.规范书写,文从字顺;3.不少于800字。示例:诗和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委托经营协议终止
- 椎管打骨水泥后的护理
- 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竞赛题
- 三年级数学口算题600道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走进图形世界5.4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教案新版苏科版
- 6《飞向蓝天的恐龙》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公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及作业设计 2课时
- 2025年春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武汉体育学院《计算思维与程序设计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班月工作要点计划月历表范文集锦(30篇)
-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医学影像技术实验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人口研究专题报告-中国2025-2100年人口预测与政策建议-西南财经大学x清华大学-202501
- 2024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 2023年新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数学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
- GB/T 19228.1-2024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组件第1部分:卡压式管件
- 2024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库380题(含答案)
- (高清版)DZT 0399-2022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规范
- 初一英语英语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5篇
- FZ∕T 54088-2016 锦纶6全牵伸单丝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二级词汇表
- 任务工单1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检查与维护
- 食品销售流程图零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