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广西贺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2020-2021学年广西贺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2020-2021学年广西贺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2020-2021学年广西贺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2020-2021学年广西贺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贺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①②。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陈凌①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随着这个日子日益临近,各地纷纷推出线上活动,让观众在云端就能了解和体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②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漫步“海上花园”鼓浪屿,我们不一定能想象当年繁盛一时的景象,但一定能在历史风貌建筑散发的闽南韵味、南洋气息和欧陆风情中,感受到中西文化的交融交汇;置身唐代名刹大雁塔,我们可能无法复原“雁塔诗会”的盛况,但一定能在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中,领略唐代的盛世辉煌;走近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我们不一定能体验到汉代鎏金工艺的精湛,但一定能在汉代养蚕缫丝之繁盛的故事中,了解先人开辟丝绸之路的伟大壮举。放眼神州大地,人文胜迹总是满载历史,一墙一瓦都是文化,山水之中皆有故事。我们理应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③每一个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生活的一个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时间无言,但它却会通过一个个文化遗产,铭刻下历史的文脉、民族的记忆。而凝结在文化遗产之中的文明底蕴,不仅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深厚滋养。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方能更好延续文化根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应让文化遗产“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要保护好文化遗产,更应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④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文化遗产既然是“遗产”,那也恰恰说明,它与现代生活是有距离的。如何缩小这一距离,让文化遗产不只是一件件静止的作品,而是活在当下、活在人们生活里的有生命物品,这也正是需要持续用力的地方。这些年来,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节日热播,到创意视频“文物戏精大会”刷屏,再到《故宫日历》、国家图书馆的《永乐大典》信笺等文创产品热销,这类文化现象也从侧面说明,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是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的重要方向,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⑤最好的保护是成为日常所需。历史文化的滋养,既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当博物馆“打卡”日益成为公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当故宫开发的文创产品频频卖断货,当陕西剪纸、遂昌龙粽等非遗伴手礼受到顾客青睐,“活起来”的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有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并且还应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让它们亲民而不再“高冷”,有趣但不失厚重,这恐怕是擦亮文化瑰宝的必经之路。⑥值得高兴的是,遗产日期间,多家网络平台将联合举办“非遗购物节”。一边是古老的文化遗产,一边是新兴的互联网业态,非遗“触网”启示我们,文化遗产完全可以融入当代生活。而这,也正是“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题中应有之义。(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6月12日)1.下列关于“文化遗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化遗产”是历史生活的片段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B.“文化遗产”在时间长河中铭刻有历史的文脉、民族的记忆。C.“文化遗产”中的文明底蕴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D.“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有距离就是因为二者完全不能融合。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段以三处文化瑰宝为例阐述文化遗产的价值,论证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B.第④段反面论证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的必要性。C.第⑤段正面论证对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是使之亲民有趣,成为人们的日常所需。D.全文围绕“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的主题展开论证,层层深入,结构清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文胜迹总是满载历史,走近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就能够想象到当时的景象。B.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以增强文化遗产的生命力。C.“非遗购物节”和非遗“触网”能让更多文化遗产活起来并适应社会的发展。D.人们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了解和体验到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答案】1.D2.B3.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北斗工程诞生之前,我国曾在卫星导航领域苦苦摸索,在理论探索和研制实践方面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83年,以陈芳允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利用2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来测定地面和空中目标的设想。北斗工程按照“先区域、后全球”的思路,分“三步走”。作为解决“有无”问题的第一步,北斗一号需要花小钱办大事,验证系统设计思想的正确性。1993年初,我国提出卫星总体方案,初步确定卫星技术状态和总体指标,次年研制工作全面展开。北斗一号系统于2003年建成,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3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面对快速增长的应用需求,北斗二号迈开了提升性能的第二步。2004年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正式立项研制,随后导航系统工程被列入我国16项国家重大专项工程。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服务商之一。站在前两代星座的肩膀上,北斗第三步迈得无比自信。星间链路、全球搜救载荷、新一代原子钟等新“神器”闪耀亮相,整体性能大幅提升……今日之北斗已经梦想在望。(摘编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前世今生》,《科技日报》2019年01月24日)材料二:(数据来源于《2020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材料三:本报北京6月30日电(记者张蕾)30日下午,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定点在东经110.5°工作轨位,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组网的完成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专家介绍,定点成功相当于卫星进入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准备正式“开工”。目前,经过遥测数据判读,星载基准频率合成器、原子钟、导航任务处理单元、星间链路等载荷设备均工作正常,地面接收信号正常。接下来,卫星将进行多项在轨测试,确认所有设备运行正常后,开启工作模式,编入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的卫星“大家族”中。(摘编自《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定点成功》,《光明日报》2020年07月01日)材料四:2020年6月23日上午,中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星座部署完美收官。这对中国航天乃至中国科技来说是一个历史性成就,也为全球经济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注入新的发展动力。“百感交集”,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沈军博士对《国际锐评》评论员说,“26年的努力,梦想终于实现”。正如沈军所感慨的,从1994年北斗一号建设正式启动,到2020年完成全球组网,中国北斗建设历时26年,通过服务中国、服务亚太、服务全球的“三步走”战略,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洲的伽利略一道,成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作为中国近年来“硬核科技”成果代表之一,北斗的通信与导航一体化是全球独创的技术亮点。北斗全球组网成功,体现了中国科技创新中的自力更生和开放包容两大核心要素。北斗系统坚持开放包容的科技合作理念,正如沈军所说,“国际化是北斗全球系统的天然属性”。为此,中国不断推动北斗系统进入各项国际标准,积极参与国际卫星领域的多边事务,大力推动北斗系统的国际化应用。(摘编自【国际锐评】《北斗完成全球组网折射中国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搜狐网)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于2003年建成北斗一号系统,成为继美、俄之后第3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B.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定点成功,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组网完成的重要标志。C.利用2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来测定地面和空中目标的设想,是以陈芳允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在1983年提出的。D.“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表明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星座部署完美收官。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6-2019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核心产值逐年上升,而占比却逐年下降。B.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正式立项研制,随后导航系统工程被列入我国16项国家重大专项工程。C.“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对我国科技和全球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D.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定点,卫星将进行多项在轨测试,确认所有设备运行正常后,开启工作模式。6.结合材料,概括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取得成功原因。【答案】4.B5.A6.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在卫星导航领域苦苦摸索,进行理论探索和不断研制实践。②北斗工程计划科学合理,按照“先区域、后全球”的思路,分“三步走”有序推进。③科技创新。北斗的通信与导航一体化是全球独创的技术亮点。④坚持开放包容的科技合作理念,积极参与国际卫星领域的多边事务,大力推动北斗系统的国际化应用。(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过了大中桥,便到了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这才是秦淮河的真面目哩。大中桥外,顿然空阔,和桥内两岸排着密密的人家的景象大异了,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那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边的黑暗,令人几乎不信那是繁华的秦淮河了。但是河中眩晕着的灯光,纵横着的画舫,悠扬着的笛韵,夹着那吱吱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如茵陈酒的秦淮水了。此地天裸露着的多些,故觉夜来的独迟些;从清清的水影里,我们感受到的只是薄薄的夜——这正是秦淮河的夜。这时正是盛夏。我们下船后,籍着新生的晚凉和河上的微风,暑气已渐渐消散;到了此地,豁然开朗,身子顿然轻了——习习的清风荏苒在面上,手上,衣上,这便又感到一缕新凉了。南京的日光,大概没有杭州猛烈;西湖的夏夜老是热蓬蓬的,水像沸着一般,秦淮河的水却尽是这样冷冷的绿着。任你人影的憧憧,歌声的扰扰,总像隔着一层薄薄的绿纱面似的;它尽是这样静静的,冷冷的绿着。我们出了大中桥,走不上半里路,船夫便将船划到一旁,停了桨由它荡着。他以为那里正是繁华的极点,再过去就是荒凉了;所以让我们多多赏鉴一会儿。他自己却静静的蹲着。他是看惯这光景的了,大约只是一个无可无不可。这无可无不可,无论是升的沉的,总之,都比我们高了。那时河里热闹极了;船大半泊着,小半在水上穿梭似的来往,停泊着的都在近市的那一边,我们的船自然也夹在其中。因为这边略略的挤,便觉得那边十分的疏了。在每一只船从那边过去时,我们能画出它的轻轻的影和曲曲的波,在我们的心上;这显着是空,且显着是静了,那时处处都是歌声和凄厉的胡琴声,圆润的喉咙,确乎是很少的。但那生涩的、尖脆的调子能使人有少年的、粗率不拘的感觉,也正可快我们的意。况且多少隔开些儿听着,因为想象与渴慕的作美,总觉更有滋味;而竞发的喧嚣,抑扬的不齐,远远的杂沓,和乐器的嘈嘈切切,合成另一意味的谐音,也使我们无所适从,如随着大风而走。这实在因为我们的心枯涩久了,变为脆弱;故偶然润泽一下,便疯狂似的不能自主了。但秦淮河确也腻人。即如船里的人面,无论是和我们一堆儿泊着的,无论是从我们眼前过去的,总是模模糊糊的,甚至渺渺茫茫的;任你张圆了眼睛,净了眦垢,也是枉然。这真够人想呢。在我们停泊的地方,灯光原是纷然的;不过这些灯光都是黄而有晕的。黄已经不能明了,再加上了晕,便更不成了。灯愈多,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光芒与雾气腾腾的晕着,什么都只剩下了轮廓了;所以人面的详细的曲线,便消失于我们的眼底了。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在混沌的灯光里,渗入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那晚月儿已痩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柳,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沐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尔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的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是美丽的贝壳一般。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一段光景,和河中的风味大异了。但灯与月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节选自《朱自清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有删改)[注]二十年代初,正是五四运动落潮期,朱自清寄情山水,追求一时的宁静和一切均适度的生活情趣;同时他又渴望光明,向往自由。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开头第一段的抒情告诉人们,秦淮河的真实面目就是秦淮河上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情景。B.“他以为那里正是繁华的极点……所以让我们多多赏鉴一会儿。”句中的“赏鉴”一词能表现出船夫有文艺风范,他似乎知道来的是文学大家。C.第三段对月色的描摹,先将月色与灯光进行对比,突出月色之“清”,再运用拟人、烘托手法赞美月儿的神态。D.文章体现了朱自清散文缜密、细致的特色,将自然景象、历史影像、古代风物、真实情感融汇起来,洋溢着一股真挚深沉而又细腻的感情。8.文章第二段写出了秦淮河夏夜水什么特点?主要运用哪种表现手法?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受?9.试以文中画橫线的句子为例,简析这篇散文的语言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7.C8.①特点:冷冷地绿着。②手法:对比,将南京与杭州的日光、秦淮河与夏夜的西湖进行对比。③表达效果:给人一种静静的、清凉的感觉。9.①通俗易懂,口语化。如“三株两株”“小姑娘怕羞的样子”等。②动词运用得生动形象。如“在水里摇曳着”中的“摇曳”,将垂柳的影子在水中的动态生动地刻画了出来;又如“枝条沐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中的“沐浴、缠、挽”等字词,将树的枝条在月光下的美好形态惟妙惟肖地描摹了出来。③叠字的运用有一种音韵美。如“淡淡”“偷偷”“光光”等。④大量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营造出如诗如画的境界。如“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本,字致中,东阿人。洪武中,自国子生授江都知县。燕兵至扬州,本率父老迎降,寻擢本江西布政司右参政。永乐七年,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仁宗即位,拜南京兵部尚书兼掌都察院事。召见,言时政得失,且请严饬武备,帝嘉纳之,遂留兵部。宣德初,工部侍郎蔡信乞征军匠家口隶锦衣卫。本言:“军匠二万六千人,属二百四十五卫所,为匠者暂役其一丁。若尽取以来,家以三四丁计之,数近十万。军伍既缺,人情惊骇,不可。”帝善本言。征汉庶人,从调兵食。庶人就擒,命抚辑其众,而录其余党。还以军政久敝,奸人用贷脱籍,而援平民实伍,言于帝。择廷臣四出厘正之。时马大孳息,畿内军民为畜牧所困。本请分牧于山东、河南及大名诸府。山东、河南养马自此始。晋王济蟥坐不轨夺爵,本奉命散其护卫军于边镇。四年命兼太子宾客。户部以官田租减,度支不给,请减外官俸及生员军士月给。帝以军士艰不听减余下廷议本等持不可乃止阳武侯薛禄城独石诸戍成本往计守御之宜还奏称旨,命兼掌户部。本虑边食不足,而诸边比岁稔,请出丝麻布帛输边易谷,多者三四十万石,少者亦十万石,储偫①顿充。六年病卒,赐赙②三万缗,葬祭甚厚。本廉介有执持,尚刻少恕。最高煦党,胁从者多不免。成祖宴近臣,银器各一案,因以赐之。独本案设陶器,谕曰:“卿号‘穷张’”,银器无所用。”本顿首谢,其为上知如此。(节选自《明史·张本传》)[注]①偫,zhì,积储;储备。②赙,丧资。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以军士/艰不听减/余下廷议本/等持不可乃止/阳武侯薛禄城/独右诸戍成本/往计守御之宜/B.帝以军土艰/不听减余/下延议本等/持不可乃止/阳武侯薛禄城独石诸成成/本往计/守御之宜/C.帝以军士/艰不听减余/下廷议/本等持不可/乃止阳武侯薛禄/城独石诸成/成本往计守御之宜/D.帝以军土艰/不听减/余下廷议/本等持不可/乃止/阳武侯薛禄城独石诸戍成/本往计守御之宜/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子,国子监的简称,是中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B.永乐,明成祖朱棣年号,期间编修的《永乐大典》汇集古今图书数千种。C.户部,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长官为户部侍郎,曾称地官、大司空等。D.顿首,即磕头,古代跪拜礼之一,两膝跪地,以头叩地即举而不作停留,有别于稽首。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本做事干练。他历仕明太祖、明成祖、明仁宗、宣德帝等朝,其处事能力与建议大多得到皇帝的肯定和采纳。B.张本富有谋略。仁宗时,张本不仅巧妙地解决畿内军民畜牧问题,还以丝麻布帛交换边粮,增加边粮储备。C.张本敢于谏言。工部待郎要求征取军匠家属隶属于锦衣卫,张本进谏反对;张本还将军政久弊报告给皇帝。D.张本为官清廉。明成祖知道他号称“穷张”,在设宴时为其他近臣摆设银器,唯独给张本的桌上摆设陶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召见,言时政得失,且请严饬武备,帝嘉纳之,遂留兵部。(2)征汉庶人,从调兵食。庶人就擒,命抚辑其众,而录其余党。【答案】10.D11.C12.B13.(1)(他)被召见时,谈论时政得失,并请求严格整顿军备,皇上赞赏(他)并采纳了他的建议,遂把他留在兵部。(2)(宣德皇帝)征讨汉庶人(朱高煦)时,张本随行,(负责)处理军饷事务。汉庶人被抓住后,张本受命安抚他的部众,并登记他的余党。(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奉送从兄宰晋陵韦应物东郊暮草歇,千里夏云生。立马愁将夕,看山独送行。依微吴苑①树,迢递晋陵城。慰此断行②别,邑人多颂声。[注]①吴苑;吴国宫苑,晋陵为古吴国地,故云。②断行;谓雁行截断。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从题材来看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交代事件;送别。并点明原因;堂兄即将到晋陵上任。B.本诗开头两句写傍晚郊外的情景,“东郊”“千里”为送别展开了一幅旷阔深远的背景图。C.诗的颈联运用典故,既表达出人事沧桑之感,又点出了堂兄此去路途遥远,尽显亲人关切。D.末联前句用“断行”来喻兄弟别离,后句则以“多颂声”表达对从兄居官有为的深切期望。15.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请赏析颔联中“愁”与“独”二字的妙处。【答案】14.C15.①“愁”字直抒胸臆,点明送别之伤感,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②“独”字形象体现堂兄远行后,只留下自己挥手目送堂兄的情景,极富画面感,真切体现了亲人离别后诗人的孤独与寂寞。③颔联通过“愁”与“独”二字将送别之事、送别之景、送别之情融为一体,情景交融,极富感染力。(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氓》中写女主人公回到娘家后,她的兄弟不了解她的处境,都讥笑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许多女人嫉妒“我”秀美的蛾眉,诽谤“我”好做淫荡之事,表达了对造谣诽谤的小人的憎恶。(3)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浸染,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的景象。【答案】①.兄弟不知②.咥其笑矣③.众女嫉余之蛾眉兮④.谣诼谓余以善淫⑤.白露横江⑥.水光接天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直以来学界对过于封闭的专业文学批评颇有微词,常指责它们搬弄西方学术名词,话呆板乏味,行文程式僵化,难以击中对象的要害。其中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学术规范之名,忽略批评所应具有的思想、精神与灵魂。概而言之,专业文学批评固然深刻、严谨,()。因而,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它有时候会沉浸于单纯理论操练的欢悦,在纯粹的阐释中迷失批判性力量,从而流于一种无效的分析。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因而都可能是批评家。这无疑有利于打破专业精英文学批评的壁垒激活普通大众的话语热情,也打破专业话语对批评行业的垄断。在这个意义上,“微批评”因其微小而更易于回到对象本身,回到批评的初心。它_________,无所旁骛,能够在简短的文字中直抵根本,而无需漫无边际的铺陈和_________的延展,更没有_________的枯燥和_________的迂腐;它拒绝一切关于批评的繁文缛节,只要“寸铁杀人”、一针见血的快意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惊艳。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但是其罪魁祸首是弱化批评现实感的学理性B.但其学理性常会成为弱化批评现实感的罪魁祸首C.但是其罪魁祸首是学理性弱化了批评现实感D.但批评现实感常常使得专业批评学理性弱化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文本到文本、从理论到理论B.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专业批评C.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危险D.存在着蜕变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