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北京市朝阳区日坛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2020-2021学年北京市朝阳区日坛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2020-2021学年北京市朝阳区日坛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2020-2021学年北京市朝阳区日坛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2020-2021学年北京市朝阳区日坛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朝阳区日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毫无疑问,《山河故人》不是一部晦涩的艺术片,而是一部大多数人都能看懂的情感电影。导演贾樟柯并没有像以往那样一味客观地展现中国社会的尴尬和悲怆,而是在片中寄予了时代感。影片选取了1999年、2014年、2025年三个时间点,讲述晋生、涛、梁子等人,或因为感情,或为了生活,彼此由相聚到最终离别的故事。影片以人物的离合为主线,片中“离别”的场景随处可见,无论是好友为争夺爱人反目、夫妻因感情失和而离异,还是年迈的老父突然因病逝世、亲生骨肉远走他乡,小人物的悲欢离合都被逐渐放大,引发观众共鸣。“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这句印在电影《山河故人》宣传海报上的台词,将影片中所有突兀的欢聚与离别凝聚起来,展现在观众眼前。影片中的情感动人心弦,让众多观影者开始反思自己与父母和家庭的关系:“越是关系亲近的人越容易彼此伤害,比如父母、爱人”,“离开了‘山河’的人,不知是否也会与‘故人’越来越远”,“每个人都要有一把回家的钥匙”……除了关注小人物的故事,对这三个时间点的生活状态描绘,也暗含着对中国社会过去、当下、未来的对比、想象及思考。《山河故人》是一部完全着重表现内在情感的电影。拍的也是贾樟柯一直迷恋并坚守的主题——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动带给人的生存危机和情感困惑。贾樟柯通过结构、剪辑和视觉语言的探索,用了大量时空留白和抒情特写长镜头来丰富人物的个性。(取材于陈彦蓉《山河故人,岁月呼啸而珍重在心》)材料二北青艺评:我看完影片后最突出的感受就是有种挥之不去的“乡愁”。从早期的“故乡三部曲”到《世界》《三峡好人》《海上传奇》,“乡愁”可以说是您电影一以贯之的主题。《山河故人》的创作初衷也是有意追求“乡愁”的表达吗?贾樟柯:拍摄《山河故人》一开始捕捉到的是漂泊,是移动。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漂泊者,最初在汾阳这个县城,然后喜欢上电影,开始进入到大城市学习工作。这种背井离乡寻找生活可能性的命运是具有普遍性的。最近这两年,移民的情况又特别多,我身边很多朋友都移民出国了。所以漂泊感是萦绕在我的创作初衷里面的。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漂泊感?是因为我们都有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我觉得这个故事应该从故乡讲起,这样就把故事的开端放在20世纪90年代的山西。北青艺评:和您的上一部电影《天注定》相比,《山河故人》的风格截然不同,一个是尖锐地描写个体的生存困境,一个是温情地表现个体的情感状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创作变化?贾樟柯:我觉得写感情的时候很难不温情。不过情感之间的暴力性在《山河故人》里还是存在的。比如影片中涛和儿子的感情,他们之间有一种互相冷战、抵触、折磨的关系,这种感情关系里面不顺畅的东西也延续到了未来。在现在这个社会,打一个电话、买一张飞机票是多容易的事情,但两人处于情感冷战里,谁先去迈出这一步,反而是很难很难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部挺冷的电影。北青艺评:《山河故人》中出现了汾阳话、上海话、普通话、英语等各色语言,可见影片非常注重表达语言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联。您为何如此强调语言问题?贾樟柯:这两年方言的没落是让我挺吃惊的事情。我现在回太原,遇到好多年轻人都不会讲太原话。方言其实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表达。例如我老家山西汾阳的方言称“走路”为“簸颠”,“扔”叫“搏力”,多形象呀,这里面酝酿了更细腻的情感色彩和含义。但最近这两年方言的消失非常快。另外,我到国外的移民家庭做资料收集的时候,发现很多孩子讲中文张不开嘴。这个问题今天也许还没有那么突出和明显,但绝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北青艺评:影片里的怀旧情绪似乎契合了当下中国弥漫的“集体怀旧”的社会情绪。现在像《同桌的你》《港囧》等电影中怀旧叙事大行其道,您怎么看这种怀旧风潮?贾樟柯:我有时和朋友开玩笑,说等我老了写回忆录,分上半部和下半部,上半部叫“互联网之前”,下半部叫“互联网之后”。互联网之后,传统的生活方法形态确实改变得很厉害,它消解了我们情感相处的方式,比如思念带来的想象。我小时候觉得思念这个东西是很浓烈的,你只要隔了50公里,真是就像千山万水,只能通过写信交流了。而现在,交流的简单化却让人的情感反而淡了许多。北青艺评:所以说《山河故人》根本上表现了互联网和科技时代个体的孤独感以及个体之间的情感疏离。贾樟柯:是的。我自己开始有这种感觉是坐车行走在高速公路上的时候。从高速公路上看村庄和城市,好像一切都冷下来了。《小武》表现的那个年代,人和人之间充满抱怨、矛盾,但是人际关系是热的。可21世纪以后,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逐渐有一种疏离。这种感受是从那时候开始的,这几年互联网全面渗透之后,感触就更深了。(取材于《北青艺评》对贾樟柯的采访)材料三《山河故人》肯定是贾樟柯最有野心的电影,他几乎是用更大的投资、更完美的技术、更新鲜的影像语言重拍了自己的成名作《站台》,并试图囊括当代中国过去、现在到未来的所有情感。从《三峡好人》开始,贾樟柯就变成了两个贾樟柯,一个是外国媒体还大喊“Bravo”(精彩)的贾樟柯,一个是被国内媒体指责太过迎合西方人胃口,并且已经才华逝去的贾樟柯。这一次,这种分裂注定更为明显。一直以来,贾樟柯最善于捕捉并且描述当代中国,从《站台》走出来以后,这似乎就是贾樟柯每一部电影乐此不疲要干的事情。可是在《山河故人》中,我们却“只见山河,未见故人”。或许迷失是种必然,因为谁有能力描述这个被现代化裹挟前进的瞬息变化的中国?谁能说得清,这个国家13亿人当下的爱恨是什么,更遑论未来?时代跑得太快,我们没赶上,贾樟柯也没赶上。于是在这个中国电影的光辉盛世里,贾樟柯在自己的电影中,把自己弄丢了。用电影拍摄一个当代中国的现实寓言当然没有问题,可是当电影里的一切都沦为符号与棋子,都在为这个寓言服务,甚至被寓言的寓意所摆布时,这个寓言就是荒诞的,那么电影当然也是站不住脚的。我们能够理解贾樟柯为什么拍这部电影,他自己说得很明白:“社会发展已经那么快了,我们在匆匆赶路的时候,不应该忽视了生活中最基础的情感。”可是当他试图用三种不同的画幅展示1999年、2014年和2025年时,创作野心和形式感却盖过了一切,以致于电影人物更加符号化、映射的社会议题更多、故事的连续性更强,可是比起同样是讲述县城小人物志的电影《站台》,《山河故人》却失去了原本的穿透力。(取材于非罗《别了山河,哪有故人》)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山河故人》以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为主线,用三段式的结构讲述了跨度几十年的故事。B.宣传海报上的台词“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特别能引起观众情感的共鸣和反思。C.《山河故人》是着重表现内在情感的电影,亲情、友情、爱情交织在一起,动人心弦。D.虽然影片中用了大量时空留白和抒情特写长镜头,但《山河故人》并不是一部艺术片。2.电影《山河故人》中的“时代感”是如何体现的?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一”,与“一以贯之”的“一”,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一心一意B.一败涂地C.一技之长D.一失足成千古恨4.文中画线的句子“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部挺冷的电影”,“这个角度”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5.贾樟柯说“方言其实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表达”。请结合“材料二”中所举的例子,并另举一个你知道的方言例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下面是电影《山河故人》中多次播放的主题曲中的一段歌词。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概括电影通过这首主题曲表达的情感。他乡天气渐凉,前途或有白雪飞。假如能,不想别离你,不肯不可不忍不舍失去你。珍重,珍重,即使山河有分离,纵在两地,一生也等你。7.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由于影片囊括了当代中国过去、现在到未来的所有情感,《山河故人》赢得了外国媒体的一致好评。B.贾樟柯的所有电影都是描述当代中国社会现实和人的情感的,但《山河故人》却没有表现这一主题。C.若电影的形式远远大于内容,即便有再大的投资、再完美的技术和艺术手法,也无法成为上乘佳作。D.作者认为,人物符号化、映射的社会议题多、故事连续性强,是导致《山河故人》失败的主要原因。8.根据以上三个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电影《山河故人》着力表现了中国社会中人与人、人与故乡的情感与距离之间的复杂纠葛。B.有评论者认为,电影《山河故人》里,人物使用的语言标志着人物身份和情感的文化认同。C.《山河故人》中流露出的浓浓怀旧情绪,源于互联网时代生命个体的孤独感和情感的疏离。D.贾樟柯试图在《山河故人》中捕捉并描述当代中国以迎合西方人胃口,注定了电影的失败。【答案】1.D2.影片选取了1999年、2014年、2025年三个时间点的生活状态描绘,暗含着对中国社会过去、当下、未来的对比、想象及思考。影片反映的主题是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动带给人的生存危机和情感困惑。3.C4.《山河故人》中表现了情感之间的暴力性。5.方言往往更形象,包含了更细腻的情感色彩和含义。例如,山西汾阳方言称“走路”为“簸颠”,形象地表现出走路时上下起伏的样子(或“称‘扔’为‘搏力’,形象地表现出扔东西时需要用力的样子”)6.乡愁(或“漂泊感”“移动感”),离情(或“惜别之情”“亲情、友情、爱情”“人与人之间的温情”)7.C8.D阅读下面的《师说》,完成下列小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C.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闻:懂得。 D.不耻相师师:老师。10.下列句中“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D.彼童子之师11.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客有吹洞箫者 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C.固一世之雄也 D.而今安在哉1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学生懂得道理解除疑惑的原因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教给他书本的文字,帮助他学习句读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者为师,就感到十分屈辱;以地位高者为师,就觉得近于谄媚1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第一段正面阐述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B.第二段慨叹师道不传已久,用对比的手法,将“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其子”从师与“其身”惑不从师,巫医乐师百工“不耻相师”与士大夫讥笑相师进行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C.第三段举孔子从师的事例,进一步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老师”的道理。D.最后一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起,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再次强调了他的观点。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答案】9.D10.B11.D12.A13.C14.(1)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2)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①苏轼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②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③。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注释】①快哉亭:在黄州长江边,张偓佺于住处西南所建,苏轼起名为“快哉亭”。张偓诠,字怀民,时亦谪居黄州。②平山堂:位于江苏扬州,欧阳修在扬州任地方官时所建。③兰台公子:指宋玉,宋玉曾任楚兰台令。雌雄,宋玉《风赋》谓风有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的区别。15.下面对词作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君”两句是说快哉亭刚建好,油漆未干,一个“湿”字很传神。B.“认得”两句巧妙借用欧阳修的诗句,来写诗人在亭中见到的景致。C.“堪笑”三句批评宋玉竟不知道庄子著作里有关于“天籁”的说法。D.“一点”两句暗用孟子“养吾浩然之气”的典故,来抒写豪放之情。16.上阕“长记平山堂上”一句是虚写,回忆在平山堂上看到的情景。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虚写的一项是()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B.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C.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7.《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诠》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的两首词。请简要分析两首词在思想情感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答案】15.C16.B17.(1)相同点:两词都表达了贬谪境遇中苏轼的豪迈旷达的情怀。(2)不同点:《念》词借古抒怀,借周瑜卓越不凡、青年功成来反衬自己壮怀难酬、老大未成忧愤与失意。《水》词借景抒情,借白头渔翁搏击风浪的壮伟之举,来表达自己虽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正气浩然的精神。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仙人出场时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2)《琵琶行》是一篇长篇叙事诗,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故事发生地点、时间、人物及萧瑟的清秋环境。(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写周瑜的装束,表现了他的儒雅风度。词人用夸张句“谈笑间,___________”来塑造周瑜从容破敌的形象。(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满地黄花堆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声慢》)(6)古人常常把酒吟诗,如苏轼在黄州赤壁“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虎鼓瑟兮鸾回车②.浔阳江头夜送客③.枫叶荻花秋瑟瑟④.羽扇纶巾⑤.樯橹灰飞烟灭⑥.赢得仓皇北顾⑦.憔悴损⑧.如今有谁堪摘⑨.诵明月之诗⑩.歌窈窕之章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故都的秋郁达夫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橡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救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和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1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的深了。B.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的深情。C.可是这秋的深味(很浓烈的味道),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D.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欣赏玩味景物)不到十足。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正确的两项是()A.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是因为“蓝色和白色”恰当地传达了作者悲凉的心境,而淡红色并不是作者喜欢的颜色。B.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C.作者描写故都的秋景,详写故都旧院的秋,故都旧院在北平最具居家的代表意义,它固有的清、静以及沧桑味,配合着北国自然的秋景,秋意也就更为浓烈与普遍。D.为了突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主要从秋声、秋色和秋味三方面来细致入微地展开描写,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品其韵,如入其境。E.郁达夫是创造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主要有《沉沦》《四世同堂》《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部分小说具有爱国主义思想。21.作者描绘了“故都的秋”的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五个字以内,尽量使用原文中的文字)22.作者行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有何作用?23.本文在写景状物方面尤其精彩,请任选下面一句进行赏析。(1)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答案】19.C20.CD21.小院秋晨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日盛果图。22.写江南之秋和故都的秋形成对比,以江南之秋反衬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突出故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与向往之情。23.(1)作者通过“碧绿天色”的视觉描写和“驯鸽的飞声”的听觉描写,表现了周围环境的幽静;作者通过“细数”“静对”的动作描写,透露出作者悠闲惬意的心情,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2)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中。①让群众早日摆脱贫困,是中阳县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②中阳县采用鼓励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等四种模式,建立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③通过贷款发放,贫困户获得用于创收的生产资金。④通过产业扶贫,保障贫困户每年有稳定的收益。⑤中阳县还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破零增收,借助整合资源、盘活资产、服务企业、购买服务等四种措施,确保贫困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五万元以上。⑥通过全力奋战,中阳县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2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两句中的“中阳县”都可以改为“该县”。B.②⑤两句中加点两个“等”字,用法一样。C.文中三个“通过”,唯有一个可被换“经过”。D.将⑥置于①②两句之间,文段会变得更连贯。25.文段中③④两句结构不同,请在③中添加一个词,使之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与④结构一致,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纸上。【答案】24.C25.通过贷款发放,保障/保证/确保/让/使/使得贫困户获得用于创收的生产资金。26.微写作。《乡土中国》这本书中,你认识到中国人或中国社会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你的认识加以分析举例。(不超过150字)【答案】《乡土中国》中的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那么由个人为中心向外推构成的社会网络便是由一根根私人的联系所构成的网络。每一种熟人关系就由一种私人的道德维持着。例如“三纲五常”就是这“熟人社会”的表现,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和“仁、义、礼、智、信”的五常就是这种私人的道德关系的体现。27.作文。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茅盾文学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