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30/09/wKhkGWcoUWeAMWVQAAF_23qEwQ8984.jpg)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30/09/wKhkGWcoUWeAMWVQAAF_23qEwQ89842.jpg)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30/09/wKhkGWcoUWeAMWVQAAF_23qEwQ89843.jpg)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30/09/wKhkGWcoUWeAMWVQAAF_23qEwQ89844.jpg)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30/09/wKhkGWcoUWeAMWVQAAF_23qEwQ898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讲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
Whatisnotsaidisoftenasimportantaswhatissaid.Nonverbalcommunicationiscommunica-tionthroughmeansotherthanlanguage—forexample,facialexpression,personalspace,eyecontact,useoftime,andconversationalsilence.Wemustneverassumethatwearefullyawareofwhatwecommunicatetosomeoneelse.(Hall,E.T.TheSilentLanguage.NewYork,1959)LearningObjectives1.Whatisnonverbalcommunication?2.Thedifferentformsofnonverbalcommunication;3.Theimportanceofnonverbalcommunication;4.Learntousesomeofthenonverbalcom-municationformsinthewesterncountries.Warm-upQuestions
1).Whatisnon-verbalcommunication?2).What’stherelationshipbetweennon-verbalcommunicationandculture?3).Howmanykindscanyounameandinterpret?
人们在进行交际时,往往只注意语言交际,以为词语是传递和领悟信息的唯一途径,忽略非语言行为的信息传递;或者注意到自己的仪态举止却忽略了客体和环境所可能提供的信息。也有人不了解废语言交际也存在着文化差异和冲突,介绍外国非语言交际行为多,对比中外差异和这些差异所可能产生的文化冲突则不足。还有个别人盲目模仿“洋人”的仪态举止,犯了“邯郸学步”的错误。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注意语言交际,忽略非语言交际。只能是一种不完全的交际;只谈体态语,忽略了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中的其他方面,也是片面的;非语言交际也具有强烈的文化特性,忽视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差异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因此,所有人类文化都可以用非语言形式进行交际,如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动作、目视行为、空间处理、时间取向等。在交际过程中,有些非语言形式是有意识的,有些是无意识的。一种文化接受的非语言形式可能完全不被另一种文化接受,甚至传达相反的含义。而正是这些千差万别的“无声语言”常常引起交际双方之间的相互误解,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一、非语言交际的界定
通常人们谈交际时,总是首先想到语言,殊不知语言只是人们交际的一个手段。在交际中,除了语言这一重要工具,人们还使用许多其他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达各种信息。一切不是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为非语言交际(nonverbalcommunication).它包括眼神、手势、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接触、空间距离、讲话音量、时间观念等等。有学者认为,在人们的直接交际活动中,30%的信息通过语言传递,70%的信息依靠非语言手段;也有的认为90%的信息来自非语言交际。不论这些统计数字是否准确,至少我们可以看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因此,一个人沉默不语,并不是说这个人无所表示,沉默本身就具有意义。至于眉眼、手势、身势等所表达的意思则更多。
非语言交际包括在交际的环境中人为的和环境产生的对于传播者和受传者含有潜在信息的所有刺激。这一概念的界定,着重指出:1)非语言交际发生在交际过程中,包括从事交际的双方。也就是说,并不是任何一个动作都是非语言交际。例如,一个人独自工作时伸懒腰打哈欠不能算作非语言交际,但假如一个人出席一个会议,坐了许久,不断明显地作出伸懒腰的动作,则是在进行非语言交际---他可能企图暗示会议太长、或乏味、不耐烦。2)非语言交际既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例如由于汽车拥挤造成乘客之间的距离缩短,是无意识的,但这种拥挤现象却造成了人们之间的非语言交际。3)无论哪一种非语言交际,都必须包括潜在的信息。
二、非语言交际的特点与作用
首先,语言交际遵循语法规则,具有严谨的结构,而非语言交际却没有正式的规则和模式,没有固定的结构,往往需要综合分析周围的情况才能确定其意义。例如,一个人用拳头打另一个人,既可以表示愤怒,也可以表示亲昵;人们因悲伤、激动、兴奋会哭,也可能会莫名其妙的哭。第二,语言交际使用特定的符号,而非语言交际却没有一套具有明确意义的符号。英语是字母文字,26个字母组成的词是表达概念的符号,汉字是表意符号,无疑同样具有明确的意义。但是,非语言交际的表意符号并不都具有固定的意义。例如,拇指和食指合拢,其余三指伸直,这个动作在英美文化中是“Ok”,在我国是“三”,在有些拉美国家却是猥亵的动作。第三,语言交际是非连续的,讲话中段随即停止,而非语言交际是连续不断的。一个人走进一个房间,不论他是否自觉到,都在不断进行非语言交际,他的衣着、举止、表情都在不断地传达某种信息。第四,语言是后天习得,非语言交际的手段一部分是人类的本能。例如,哭笑及一部分表情,等等。最后,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看,在从事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时使用的大脑“半球”不同。在从事语言交际使大脑的左半球进行工作,负责处理语言刺激,做信息分析和推理。而非语言刺激如空间的、画面的和完形的信息则是由大脑的右半球处理。
通常,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结合进行,起着补充、否定、重复、调节、替代或强调的作用。我们到机场欢迎客人,一边说Welcome,一边热烈地握手拥抱;遇到不速之客,嘴里尽管说如何喜欢,脸上的表情却可能流露出真实的不愉快,也就是说,表情否定了语言表达。因此,在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传达的信息冲突时,人们倾向于相信后者。
三、一些常用的非语言交际手段
1.眼神在美国,黑人儿童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是不能只是讲话人,而白人儿童受到的教育正好相反,他们被告知一定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一事表示聚精会神的听讲,一事表示诚意。所以,在学校里,黑人儿童在听老师讲话时常常眼睛望着地或者其他地方,避免直接看着老师的眼睛。在亚洲(中、日、韩)的许多国家人们认为讲话时眼睛直视对方是不礼貌的。尤其是下级听上级讲话时,眼睛向下表示尊敬。还有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多的注视对方,也许因为女性比男性更重视人际关系,更重视人们之间的感情交流。眼神还是一种爱的信号。当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和注意时,看对方的次数就会增多。如果与陌生人目光接触后迟迟不挪开实现,往往包含好奇、喜爱、兴趣等,而我们的文化习俗规定盯住陌生人看是极不礼貌的,我们常常回顾一眼时,以免给人以凝视的印象。
2.手势
同一手势在不同的文化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例如。将手掌平放在脖子下面,汉文化是“杀头”之意,英美文化却是“I’mfull.”。在广东,主人给客人斟酒时,客人用食指和中指轻扣桌面表示感谢,在北方,这一动作却表示不耐烦。
有些手势是某一文化特有的。例如,英美人所用的一些手势我们并不使用。为了顺利的交际,我们必须了解他的含义。美国人站在公路旁边向上伸出拇指,希望向过往的司机表示能搭乘他
们的车,即thumbalift/ride。英美人把中指放在食指上面表示希望事情能办成功,即Let’skeepourfingerscrossed。伸出食指与中指作V形,表示胜利;两手摊开,耸耸肩膀表示“我不知道”或“没办法”;把手兜起来放在耳后,表示听不见或听不清楚;把手伸出来微微展开手指,表示等一等,别着急;在我国,伸出手臂,手掌朝下,手指上下移动,表示招呼人过来,而美国人则是伸出手臂,手掌向上,手指前后移动。我们招呼人过来的手势类似美国人“走开”之意。也有跨越文化的手势。例如把拇指与食指放在一起轻轻搓动,英美、中东和我国都是“钱”的意思。在穆斯林国家,左右手有严格的分工:右手清洁,用以待客,左手肮脏,不能拿东西给人。与穆斯林人打交道时,必须尊重他们的习惯,送东西给对方是必须用右手。3.身势身势亦即姿势,在不同的文化中,其含义也是千差万别。中国人初到美国,常常觉得他们的学生课堂上太随便,缺乏纪律,东倒西歪,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教师管教不严。而美国人来中国,会觉得中国的教师对学生管得太死,学生没什么自由。这就涉及到了教育思想、文化背景的差异。我们强调集体、纪律、合作,他们强调个人、自由、发展自我。姿势与地位的高低有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地位高的人比地位低的人姿态更随便,地位低的人通常表现得比较拘谨,站里的比较直,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尊重对方的样子。姿势与性别也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往往可以明显的从姿势上区分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社交场合,男性站立的姿势比女性更放松,常常一只脚伸出去,人少往后仰,而女性更倾向于直接面对对方。女性在坐时双膝应紧拢,微微偏向一侧,或在踝部交叉,不允许翘二郎腿,或将脚抬起来放在高处。(美墨边境直升机巡逻)
4.面部表情我们通常认为西方人面部表情多,而西方人认为亚洲人喜怒哀乐不喜形于色,不易琢磨。确实,不同民族在面部表情表达的方式和程度上存在着差异。西方人比较外露、夸张,东方人比较含蓄、内敛。即使是同一个民族,性别之间也有差异。男性更倾向于掩饰自己的感情,而女性更外露。斯里兰卡的微微摇头等等)
5.服饰衣服有三项功能:遮蔽、舒适与文化展示。作为基本功能,尽管前两项非常重要,但它作为文化标志的作用却愈来愈大。在西方国家的历史上,服装由法律规定,以便区分不同的社会阶级。例如,贵族以下的阶级不得穿长得盖住臀部的紧身衣或穿鞋尖长于两英寸的鞋。如果一个骑士被发现穿着超越它地位的衣服,就会被罚款,衣服也会被没收。在我国,历代朝廷都对于官服的式样、颜色、花纹有极严格的规定。黄色是帝王服装的颜色,文武百官无论职位多高都不得使用。现代社会中,衣着同样可以象征身份、地位,或表明职业。在西方国家,政府工作人员、律师、银行或大公司的职员一般衣着比较正式。例如,IBM公司曾规定,公司代表和经理必须穿白衬衣、
黑色套装和硬领子。目前虽已不再坚持,但白色衬衫和黑色套装仍是IBM可信任的象征。另外,场合与服装的关系也很密切。正式场合,对于服装的要求比较正式,非正式场合,衣着可以比较随便。所以,西方社交活动的请柬上往往对于着装有单独的说明,印在请柬的右下角处。若标明的是whitetie,则需着夜礼服或燕尾服,硬领衬衫、黑色套装和白色领带,这是最正式的服装;女性着裸肩袒背的深色长裙。若写Loungesuit则只需穿西装打领带,对于颜色没有严格要求;女客人可着套裙。若写Dressinformal则衣着比较随便。年轻人的聚会一般没有严格的衣着要求,许多人穿T恤衫和牛仔裤。四、触摸
对于触摸的对象、范围、场合、形式,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规定。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尴尬甚至很不愉快的后果。英美人对于身体接触十分敏感,通常都极力避免,他们忌讳在拥挤的公共汽车或地铁火车上与陌生人的身体有长时间的接触,从人堆中挤过去则更是大忌,是极不礼貌的。在有些不得不与周围人有身体接触的场合,如电梯上,英美人通常会把肩膀和两臂尽可能收紧,显出小心翼翼、情绪紧张的样子;偶尔不慎碰到其他人的身体,总要表示抱歉。所以,有些西方游客在我国一些售票处前看到拥挤的情形,常常显得不知所措:既要买票,又害怕与周围人有任何身体接触。
依照我国的文化传统,在公开场合,人们身体的有意接触较少,尤其男女间更少。通常人们不会在公众场合拥抱、接吻,允许同性之间手拉手走路,甚至勾肩搭背。然而,在西方国家,同性手拉手走在大街上会被认为是同性恋者,异性间这种行为却被视为自然。在我们的文化中,触摸小孩是一种亲昵、友好的举动,可以摸摸孩子的头,也可以抱过来亲吻。但在西方,通常人们都不随便触摸或吻别人的孩子,除非是家庭成员或极亲密的朋友。在泰国等佛教国家,头是一个人最神圣的部位,随意触摸是极大的不恭,小孩的头只允许国王、僧侣和自己的父母抚摸。即使到理发店理发,理发师要先说“对不起”,而后才能开始理发。
在西方国家,家庭成员、朋友在分别一段时间之后再次见面或者告别时,常常拥抱或接吻。这通常是在妇女或男女之间,男性间只限于握手。但在阿拉伯或俄罗斯,男人也常常拥抱。在西方国家公众场合的拥抱是一种礼仪,通常不搂抱的很紧,接吻也只是面颊触碰(touchcheeks),与热恋中的男女接吻完全不同。至于拥抱时间长短、接吻次数多寡,则与双方关系、分别时间等有关。而在我国,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对于西方文化的这一部分很难适应,人们在公开场合通常都不拥抱接吻。在握手方面,我国的习惯与英语国家也有差别。在英语国家,两名男子相遇时伸出张开的手掌握住对方的手,稍稍用力垂直摇动一两次,然后立即松开。在握手的同时眼睛看着对方的脸,保持视线接触。男子与女子握手时,若女子坐着,可不必站起来。西方国家的男子握手力量较大,有点折筋断骨的感觉。而我国力度较轻,常使西方人感到不够恳切。
五、时间观念不同的民族对于时间有不同的概念和态度。即使在同一民族同一国家,由于社会阶层的不同,生活方式的差异,对于事件的看法仍会迥然不同。西方国家的人常常使用专用记事簿作提前计划,大凡会议、约会、社交活动等都须事先通知,以便对方能早做安排。临时通知对方参加某项活动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如果请人吃饭,须在一周或更早时间发出邀请,临时约会使人感到缺乏诚意,往往会遭到拒绝。再者,不同文化对于“准时”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在英语国家晚间宴请允许客人迟到十分钟甚至半小时,但绝对不能提前到达,否则是不礼貌的,这与我国大不相同,我们认为提前赴约是礼貌的,迟到不合礼仪。六、空间概念不同的文化群体对于空间具有不同的看法,包括个人领域、体距、对于拥挤的态度、位置的意义等。影响个人空间的因素很多,包括性别、年龄、关系和文化背景等。中国人讲究“亲密无间”,西方人一般认为在公众场合不宜保持亲密距离,否则,会很不舒服。例如,若在拥挤的电梯里不得不和周围人靠得很近时,往往保持一种十分紧张的姿势,双手紧贴身体,眼睛看着电梯的顶部,或者别的地方,避免和周围人的视线有所接触。在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的情况下,会用双手开路,同时说些抱歉的话,而不愿意用身体去挤。这也正是西方人在中国一些热闹场合感到无所适从的原因。然而,由于人口密度的差别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中国人似乎更安于拥挤,不是回避而是乐于挤上前去围观看“热闹”,甚至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凑过去看别人的报纸。
Questionsfordiscussion:Task1
Insmallgroups,discusstheculturalconflictsinthefollowingcasesandexplainwhathasgonewrong.
Case1:
SomeWesternersthin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动器材前台工作总结
- 美术课教学创新策略计划
- 网络行业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全向条码扫描仪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快速部署式负压帐篷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液压驱动气举阀系统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风机叶片运输车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汽车振动台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无塑食品软包涂层纸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紫外波段高光谱成像(HSI)设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教学大纲
- 《客舱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课件-第14讲 应急撤离
- 危险化学品押运员培训
- 2025届高考作文押题预测5篇
- 培训学校书法课家长会
- 一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 阿里巴巴国际站:2024年珠宝眼镜手表及配饰行业报告
- 电工与电子技术练习册及答案
- 粤语课程设计
- 手术室护士考试题及答案
- 浙南名校联盟2025届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