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项目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案_第1页
GPU项目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案_第2页
GPU项目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案_第3页
GPU项目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案_第4页
GPU项目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PU项目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案

目录

一、产业环境分析...................................................3

二、GPU市场规模...................................................3

三、必要性分析.....................................................3

四、项目基本情况...................................................4

五、质量改进的一般步骤.............................................6

六、质量改进的PDCA循环法.........................................9

七、质量改进的内涵................................................15

八、质量改进工作的管理............................................25

九、标准化工作....................................................28

十、质量责任制....................................................36

十一、六西格玛管理的策划..........................................39

十二、六西格玛管理的特点..........................................45

十三、投资估算....................................................49

建设投资估算表.....................................................51

建设期利息估算表...................................................52

流动资金估算表.....................................................53

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54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55

十四、项目经济效益评价............................................56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57

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58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60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62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65

一、产业环境分析

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并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加快

解决现阶段我市发展面临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

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上存在的结构性缺陷,从

供给端入手,提高创新、劳动力、土地、资本的全要素生产率,扩大

有效供给,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GPU市场规模

2020年全球GPU市场规模达到999.1亿美元。3D图像显示、人工

智能深度学习的需求支撑GPU市场持续增长,根据

VerifiedMarketResearch数据,2020年全球GPU市场规模达到999.1

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到158L6亿美元,CAGR为5.9机

测算2020年中国大陆独立GPU市场规模约235亿美元。中国是全

球GPU市场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Nvidia、AMD在中国大陆收入占比

分别为23.3%、23.9%,我们假设中国大陆独立GPU市场占全球23.5%,

测算2020年中国大陆独立GPU市场规模约为235亿美元。

三、必要性分析

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刀

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

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

项目总投资40674.96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

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24823.20万元。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5851.76万

1yc©

(七)经济评价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76700.00万元。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60228.85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2062.45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3.74%0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26年(含建设期12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26039.25万元(产值)。

(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

1占地面积m256667.00约85.00亩

1.1总建筑面积m1111287.83容积率1.96

1.2基底面积m235700.21建筑系数63.00%

1.3投资强度万元/亩377.52

2总投资万元40674.96

2.1建设投资万元33373.47

2.1.1工程费用万元28930.04

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3522.78

2.1.3预备费万元920.65

2.2建设期利息万元388.37

2.3流动费金万元6913.12

3资金筹措万元40674.96

3.1自筹资金万元24823.20

3.2银行贷款万元15851.76

4营业收入万元76700.00正常运营年份

L»•

5总成本费用万元60228.85

6利涧总额万元16083.27

7净利润万元12062.45

♦・

8所得税万元4020.82

9增值税万元3232.34

・■

10税金及附加万元387.88

11纳税总额万元7641.04

12工业增加值万元25629.84

13盈亏平衡点万元26039.25产值

14回收期隼5.26含建设期12个月

15财务内部收益率23.74%所得税后

16财务净现值万元18940.57所得税后

五、质量改进的一般步骤

PDCA循环法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质量改进进行讨论Q在实施时,

就其具体步骤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许多著名质量管理专家都有各自的

见解,如朱兰提出了质量改进七个步骤、美国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比

提出质量改进的十项活动等。但不管如何,这些步骤里都有PDCA的影

子。这里介绍质量改进六步法的一般步骤。

(1)识别质量改进项目,质量改进项目,通常起始于对质量改进

机会的认识,它一般围绕质量损失的测量与质量水平的比较两个方面

来识别和确定。如质量的某些缺陷和不足、长期存在的问题、具有重

要性的问题、具有规模性的问题、顾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从中

选择最关键的项目,作为质量改进项目的对象。

(2)立项组建团队。组织内的全体成员都可参与质量改进活动,

质量改进项目要有一组人员去共同完成,应以团队的组织形式进行组

建。质量改进团队在确定质量改进活动或项目时,应明确地提出该项

质量改进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内容范围,并策划一个活动时间表及所

需的资源,提出质量改进提案。如发现改进提案与改进目标或使命不

相符的话,要及时调整方案,重新策划提案,以达到质量改进项目的

目标。

(3)诊断原因。诊断原因是分析问题症状到确定其根本原因的过

程,包括:调查原因、分析和确定质量改进项目方案和目标。

揭示的问题症状的原因可能很多,团队应抓住关键的少数,把有

限的资源集中于解决主要问题。通过有关质量信息数据资料的收集,

确认和分析来增进对有待质量改进的过程状况的认识,通过对有关数

据资料的统计分析,掌握有待质量改进过程的实质,建立起可能的因

果关系,并剔除一些偶然的巧合因素,识别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引

起问题的直接原因,也是对问题真正有影响的、以数据和事实为基础

的原因设想。它和一般设想有明显的不同,其判别的要点在于数据应

能否定其他可能的原因,并且这种原因是可以用某种方法加以控制的。

确定根本原因后,针对其原因拟定可行的预防措施或纠正措施方

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估,参与实施质量改进的人员也应认真考查方案

的优点和缺点,改进方案和目标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要进行测评,做

到切实可行。

(4)质量改进方案的实施。在完成了上述各项工作以后就可对改

进方案进行实际的实施了。在实施过程中,应收集知分析有关的数据

资料,以确认质量改进活动是否见效或成效大小。如果产生了不希望

发生的后果或质量改进活动无成效,则必须重新认识和确定质量改进

项目和活动。质量改进的过程实际上是以更新的措施替代原有的措施。

因此为了改进,要确认质量改进的有效性。检查实施效果。

(5)提供方法巩固成果。质量改进成果获得确认后,确保该项目

的质量改进成果,包括观念、知识、技术等的扩散,可用于解决同类

项目,使同类问题得以有效纠正。应保持和现固成果,这就要修订、

更改有关的标准、规范和/或作业程序、管理程序文件等。同时按新的

标准、规范、程序文件进行培训和教育,以便有关人员掌握和实施。

(6)遗留问题和新的改进项目的识别。对质量改进项目中遗留的

问题转入新的改进项目的识别中,以促使质量改进的持续发展。如此

的质量改进项目的“PDCA”循环,使质量改进持续地开展下去。

六、质量改进的PDCA循环法

1、PDCA循环法的基本内容

PDCA循环作为科学的工作程序,最早是由休哈特博士提出,后来

由戴明博士带到日本,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推广应用。因此,

也称戴明环。PDCA循环的工作程序最早是在QC小组活动中,事实证明

PDCA循环法是适用于开展各种工作(活动)的科学工作程序。因此,

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已将PDCA循环纳入标准,作为质量管理体

系建立和运行必须遵循的程序,也是质量改进工作应遵循的方法。

PDCA循环是由四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缩写组成,反映了质量

改进和完成各项工作必须经过的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不断循环下去,

周而复始使质量不断改进。

P(Plan):计划/策划。计划制订阶段,制定方针、目标、计划

书、管理项目等。

D(Do);实施/执行。计划实施阶段,按计划实地去做,去落实

具体对策。

C(Chock):检查。实施结果检查阶段,对策实施中或实施后,

检查对策的效果。

A(Action):处理/总结。处理阶段,总结成功的经验,实施标

准化,以后就按标准进行。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轮PDCA循

环解决,为制订下一轮改进计划提供依据。

2、PDCA循环的基本步骤

通常地讲,PDCA循环具有“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1)现状调查一认识问题的特征。要求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

观点去广泛而深入地调查问题特定的特性。只有深刻认识问题的实质,

才有可能制订出正确的决策和策划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计划。

现状调查的四个要点:时间、地点、类型、症状,以发现问题的

特在;从不同的着眼点进行调查,以发现问题变化的状况;要到现场

去收集数据及各种必要的信息。通过对问题的历史状况及现状的调查、

研究、分析,明确问题主要表现于哪些方面;对调查的主要问题,要

用具体的词语把不良的结果表达出来。要展示出不良结果所导致的损

失及应改进到什么程度。使大家了解改进的意义,取得共识,去执行

改进措施;要确定课题目标,确定目标的依据,不合理的目标是不可

能达到的。在制定目标值时应考虑到经济效果和技术上的可能性,应

确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值,既要具有先进性又要可能实现。

(2)原因分析一解决问题的线索。当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调查

时,其不良结果被发现,这就是问题的特点、特性或特征,这就是解

决问题的线索。理由很简单,这些结果是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才发生

变化的,当把这种因果关系确定以后,就会得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只

有努力做到“对症下药”,才能得到“药到病除”的结果。原因分析

可以应用因果图、因素展开型系统图、关联图等工具。

(3)要因确认一关键的少数。任何组织机构的(单位或部门)人

力、物力、财力都是有限的。如果针对所有的原因去采取措施,造成

技术力量分散,其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主要原

因总是少数,最终要确认的主要原因的数量越少越好,但关键是要准

确。

(4)制定对策一一消除主要原因。针对确定的主要原因,制定有

效的解决措施,形成一个质量改进计划,在改进过程中去实施。在进

行一个新的质量改进计划方案时,需要明确回答5W1H,即要做什么

(What)为什么要做(Why)、应该什么时候做(When),应该由谁

做(Who)、应该在什么地方做(Where),如何做(How)等。采用对

策表、矢线图法(网络计划)或PDPC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等工具

制定对策。

(5)实施一计划转为成果。质量改进计划的实施不是简单的执行,

是工作量极大的一个过程。质量改进的措施计划的实施应包括执行、

控制和调整三部分内容。

①执行。措施计划是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而制订的,原则上应当是

切实可行的。

②控制。在措施计划执行的过程中,采取措施,控制措施计划的

实施。如各部协调等。

③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原计划无法执行时,必须及时对原订措施

计划进行调整。

(6)检查一一与要求对比。检查阶段的工作内容是检查措施计划

实施后的实际效果。检查必须明确上述这些问题,问“为什么”

(Why):即为什么要做、为什么在这个时间和这个地点做、为什么应

该由此人来做、为什么需要这么长时间、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做等,如

果有很充分、合理的理由回答上述这些问题,则这个质量改进的方案

和实施过程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如果找不出充分的理由回答上述问题,

则说明这个质量改进的方案和实施过程存在问题。

(7)采取巩固措施一防止已解决的质量问题再次发生。因为如果

没有标准化措施,已解决的问题就会又回到老路上去,导致问题的再

次发生;没有标准化措施,新的人员(新雇员、新转岗)在工作中就

会重新发生问题。

如果是成功的就将其归纳、总结成标准,如技术标准或规章制度;

标准的制定一定要按。企业文件管理规定的制度去办理,要有标准化

的通报工作。对新标准要建立责任制,以便检查标准是否得到贯彻;

对新标准要组织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教育。

(8)寻求遗留问题一一实现持续质量改进。问题从来就不会得到

完全解决,理想状态是不存在的。何况在制订改进方案时只是针对主

要原因,必然存在遗留问题。根据取得的效果,估量还存在什么问题

需要继续解决;计划还应当继续做些什么工作去解决问题(制订新的

措施计划);总结前面的工作,什么事情干得好,什么事情干得不好,

对解决问题的本身进行反省性思考,有助于提高以后的改进工作的质

量。

3、PDCA循环的特点

(1)四个阶段一个也夭能少。PDCA循环一定要按顺序进行,它靠

组织的力量来推动,像车轮一样向前滚进,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应

当注意PDCA循环工作程序的应用不是僵死的,其中四个阶段必不可少,

而是否是八个步骤则根据具体工作项目的规模、特点及实现的方法不

同而不同。

(2)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PDCA循环作为质量

管理的基本方法,不仅适用于整个组织,也适应于组织内的科室、工

段、班组以至个人。各级部门根据组织的方针目标,都有自己的PDCA

循环,层层循环,形成大环套小环,小环里面又套更小的环。大环是

小环的母体和依据,小环是大环的分解和保证。各级部门的小环都围

绕着组织的总目标朝着同一方向转动。通过循环把组织内外的各项工

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彼此协同,互相促进。这里,大环与小环的关系,

主要是通过质量计划指标连接起来,上一级的管理循环是下一级管理

循环的根据,下一级的管理循环又是上一级管理循环的组成部分和具

体保证。通过各个小循环的不断转动,推动上一级循环,以至整个企

业循环不停转动。通过各方面的循环,把企业各项工作有机地组织起

来,纳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总的预定质量目标。因此,PDCA循

环的转动,不是哪一个人的力量,而是组织的力量、集体的力量,是

整个企业全体职工推动的结果。

(3)循环前进,阶梯上升。PDCA循环就像爬楼梯一样,一个循环

运转结束,产品质量、过程质量或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均提高一步。

然后再制定下一个循环,再运转、再提高,不断前进,不断提高。每

通过一次PDCA循环,都要进行总结,提出新目标,再进行第二次PDCA

循环,使质量管理的车轮滚滚向前。

七、质量改进的内涵

1、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

朱兰在阐述质量管理的过程时,提出了著名的“质量策划”、

“质量控制”、“质量改进”三部曲°当人们在讨论质量改进之时,

把它置于“三部曲”的其中一个部曲的地位予以考察和审视,说明质

量改进是建立在一些基本过程之上的,要想持续地进行质量改进,了

解质量改进与质量策划、质量控制之间的关系,将加深和拓展对其的

认识和理解。

(1)质量策划。质量簧划是以实现质量目标为其根本目的的,因

此,其主要内容是致力于质量目标的制定,并且规定为实现这一目标

必需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最初始的一个部曲,

在策划中,确定顾客是谁、顾客需求是什么,由此才能开发产品,进

而开发产品生产的过程。策划的输出即是把策划制订的整个方案输入

运作部门来运行。质量策划对于新产品的设计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正是有质量策划,才能确保产品以顾客适用的特性提供给顾客。质量

策划也可用于对过程的修改与完善,这时质量策划应广泛地吸收质量

管理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必须修改的方面作为策划的输入,

从而提出使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的目标得以实现的计划。

(2)质量控制。质量控制针对这样一个事实,尽管进行了质量策

划,但在实际的运作中,生产带有缺陷的产品总不能避免,由于质量

低劣而需返工的产品总是不断产生,从而造成浪费C诚然,这种情况

的发生,质量策划尚未做到尽善尽美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在运作过程

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质量控制是一个必

需的重要的质量管理部曲。有时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突发性的非策划

因素造成的产品质量异常波动的情况很可能发生,这将造成更严重的

损失和浪费,这时质量控制的运作机制更应积极反应,采取预案措施,

以确保运行过程回到正常状态,这是质量控制的又一个重要的内容。

由此可见,质量控制确实是以“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为目的的。

(3)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朱兰三部曲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部曲,

只有实施质量改进,才能有组织地促成有益的改变得以实施,并达到

前所未有的业绩水平,即质量突破得以成为现实。

2、质量成本

减少失误造成的质量成本损失是任何一个质量改进过程的主要目

标。从根本上说,就是与钱有关的质量经济性,质量成本不仅是管理

和投资方面的语言,而且还是衡量一个质量改进过程是否成功的最佳

办法。

20世纪5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把产品质量预防和鉴

定的费用同产品不合格要求所造成的损失一起加以考虑,首先提出质

量成本的概念,质量成本是指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

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质量成本管理导则》(GB/T13339-

1991)采用国际上流行的“预防、鉴定和损失”质量成本模式(EPPAF,

P一预防;A—鉴定;F一损失),将质量成本项目分为五大类。

(1)预防成本。预防成本包括质量策划费用、顾客调查费用、质

量用训费用及提高工作能力的费用、产品设计和鉴定/生产前预评审费

用、质量体系的研究和管理费用和供应商评价费用等。

质量策划费用是指有关部门和人员用于策划所需的时间的费用支

出。过程控制费用是为质量控制和改进现有过程能力的研究和分析制

造过程(包括供应商的制造工序)所需全部时间的费用。顾客调查费

用是为了掌握顾客的需求所开展的相关调查研究和分析所花费的费用。

质量培训费及提高工作能力的费用是用于改进和提高质量水平所花费

的相关费用。产品设计和鉴定/生产前预评审费用是为了鉴定设计的质

量、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评价试制产品或产品规范早期审批时所支出的

费用。此外还包括生产前预评审费。质量体系的研究和管理费是指用

于整个质量体系的和管理费用,以及辅助费用。供应商评价费用是指

为了实施供应链管理而对供方进行的评价活动费用C其他预防费用还

包括质量及可靠性组织机构的行政管理(不包括经营管理人员及行政

办公室人员的工资及差旅费)以及零缺陷计划、厂房设备维护等预防

性措施费用。

(2)鉴定成本。鉴定成本包括外购材料的试验和检验费用、实验

室或其他计量服务费用、检验费、试验费、试验与检验装置的调整费,

质量审核费用和顾客满意度调查费等。

外购材料的试验和检验费用指由实验室或其他试验单位所进行的

为评价外购材料质量所支出的费用,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及办公室人员

可能用到的任何费用,还包括检验人员到供货厂评价所购材料时所支

出的差旅费。实验室或其他计量服务费用指实验室计量服务有关仪器

的校准和维修费用,以及工序监测等的费用。检验费指检验人员评价

厂内产品技术性能时的支出费用,以及管理人员和办公室人员可能支

出的有关费用,但不包括对外购材料的检验费用及机器设备、公用设

施、有关工具或其他材料的检验费。试验费指试验人员评价厂内产品

技术性能时的支出费用,以及管理人员和办公室人员可能支出的有关

费用,但不包括对外购材料的试验费用及机器设备、公用设施、有关

工具或其他材料的试验费。试验与检验装置的调整费指有关人员进行

性能而调整产品及有关设备所需时间的费用支出。质量审核费用是用

于产品和体系的审核费,包括内审和外审。外部担保费用指外部实验

室的酬金,保险检验费等,顾客满意度调查费是为了了解顾客(包括

内部)对产品质量满意程度而进行相关调查分析的费用。

(3)内部故障(损失)费用。内部故障费用包括报废损失费、返

工或返修损失费、降级损失费、停工损失费、产品质量事故处理费和

内审、外审等的纠正措施费等。

报废损失费是因产成品、半成品、在制品达不到质量要求且无法

修复或在经济上不值得修复造成报废所损失的费用,以及外购元器件、

零部件、原材料在采购、运输、仓储、筛选等过程中因质量问题所损

失的费用,不包括由于其他原因而废弃的材料。返工或返修损失费是

为修复不合格品使之达到质量要求或预期使用要求所支付的费用,包

括重新投入运行前的再次检验费用。降级损失费是因产品质量达不到

规定的质量等级而降级或让步所损失的费用。停工损失费是因质量问

题造成的停工所损失的费用。产品质量事故处理费是因处理内部质量

事故所支付的费用,如重检验或重新筛选等支付的费用。内审、外审

等的纠正措施费是指解决内审和外审过程中发现的管理和产品质量问

题所支出的费用,包括防止问题再发生的相关费用c内部故障费用还

包括输入延迟、重新设计、资源闲置等费用。

(4)外部故障(损失)费用。外部故障(损失)费用。包括投诉

费、产品售后服务及保修费、产品责任费等。

投诉费是指在保单约定范围内,对顾客投诉的调查研究、修理或

更换所支出的费用,或在保单期满之后用于顾客特殊投诉的调查处理

所支出的费用。产品售后服务及保修费是指直接用于校正误差或特殊

试验,保修产品或零件及用于纠正不在投诉范围的故障和缺陷等所支

出的一切费用,不包括安装服务费及合同规定的维修费用。产品责任

费是指因产品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有关赔偿损失费用(含法律诉讼、仲

裁等费用)。外部损失费用还包括失误引起的服务、付款延迟及坏账、

库存、由顾客不满意而引起的成交机会丧失和纠正措施等费用。

3、质量改进的意义

质量改进强调的是突破和发展,不断提高质量水平,所追求的是

卓越、零缺陷和一次成功。坚持不懈地进行质量改进,必然给企业带

来巨额经济效益,所以质量改进是企业的一种创造性变革。

组织内的每一项活动或每一项工作都包含着一个或若干个过程,

质量改进就是通过改进过程质量来实现这些过程,它实际上是一种以

追求更高的过程效果和效率为目标的持续的质量活动。主动寻找改进

机会的质量改进活动,质量改进应该而且必须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

心,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杜绝长期浪费,促进企业成本的降低Q质量管理活动的一个

根本性的目标在于降低成本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C质量成本的降低

一直是质量改进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在质量改进中,人们的目标除了

显而易见地降低成本之外,还有降低长期浪费。长期浪费是指在产品

生产的运作过程中,一定含有不合格事项而需要返工的工作。据统计,

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企业工作量的1/3是耗费在出产品缺陷而

造成的返工上,并且这种浪费如果不采用改进措施加以制止,那么会

不断地延续下去,形成长期浪费。降低长期浪费成为企业必须开展的

一项长期工作,这一任务自然地落在质量改进上,并且消除与降低劣

质成本是质量改进的持续活动,其空间之大往往使质量改进活动的每

一次努力都总有收益,犹如一座挖掘不尽的金矿。

(2)不断突破,提高产品质量和推动新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在质

量管理活动中,有一对矛盾,即“维持”和“突破(或改进)"。维

持呈现的特性是按照质量管理的预订计划和运行方案监督、保持运作

的平稳、有序,努力排除各子系统空间的摩擦或碰慢、努力克服外界

对系统的干扰和冲击,“稳定”和防止“混乱”是“维持”的基本目

的。人们不能消极地低估“维持”的重要性,从“维持稳定”、“防

止和消除““混乱”的角度来看,“维持”是质量管理系统的生命所

在,没有“维持”就没有“质量管理”乃至企业整个经营管理的“生

命”。然而一个系统仅仅有“维持”是不够的,从系统内部而言,随

着时间的推移,必定有某些单元因长期运作而老化、死亡;从系统外

部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系统必定会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标准、

新的规则,系统不适应环境也必定导致死亡。这就要求系统调整、修

正、改进、突破、创新,以给自身增添新的活力,以针对环境适应其

新需求。因此,“维持”和“突破”各有其自身存在的依据和价值。

“维持”是相对的,“突破”是绝对的。整个质量管理活动则是沿着

“维持一突破一再维持一再突破“螺旋上升,每一个循环不是回复到

原地,而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实现了质的飞跃,从这种意义而

言,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中一种最具生命、最富活力的突破因素。

因此,质量改进必将推动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由此,把顾客需

求合理地转化为对产品的质量特性的设计,构建产品生产的新的运作

程序,以提升产品对顾客而言的质量信誉程度,这必将要求对企业原

有的质量管理模式进行改进或创新,一个新的产品投入市场是否能取

得成功,除了新产品的质量是否能完全满足顾客的需求或引导顾客产

生新的需求之外,还必须有一整套高质量运行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予

以保证。要求企业制定高效的促销策略,构建高质量运行的销售渠道,

建立快速应对顾客反馈信息的服务机制,这些活动都必须高质、高效

地进行,它必须在质量改进的层面上予以保证,离开了质量改进,离

开了创新,企业是难以前进一步的。

(3)改进过程,不断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

长期浪费离不开过程的改进,产品质量是质量策划所设计的“过程”

的产物,而长期浪费则伴随产品质量同时产生,因此,要提高产品质

量、降低长期浪费,离开过程的改进就不能前进一步。所以,质量改

进应在所有的生产过程及业务过程中进行,应设计新过程以替代原有

过程,或对原过程进行突破性的修改。用系统论的观点来考察过程,

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转换系统,具有输入和输出,转换过程的实现离不

开人力资源和设施、技术、服务、管理等其他资源,并且输出并不是

输入的等价物,而应具有系统的增强效应。据此改进过程应建立相应

的评价体系,以此对改进过程进行监控和测评,衡量其绩效。人们在

强调对过程进行重新设计的时候,并不能忽视或放弃对过程的某一局

部、某一阶段小过程的改进,要注意量的积聚可以导致质的飞跃,全

过程的改进往往是各个小过程改进的总和与提升。在论及过程改进时,

还应重视过程与周边环境的协同关系。输入、输出端实际是与外部环

境的接口,接口往往是最需关注的节点,要保证其连接的有效和有序。

在质量改进中,从过程着眼重视资源配置、注重效率、协调内部及内

外关系,这些应成为质量改进对企业运作效率方面的积极影响。

为了应对多元变化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必须通过各项工作过程

的改进来促进管理的组织、体系、程序的更新,促进工序、设施、技

术、服务的改进,唯此才能提高企业的效率、超越竞争对手。

(4)不断挖掘企业的潜力,推动企业品牌的打造。任何质量问题

的产生都是有其原因和根据的,质量改进不应仅仅着眼于“质量问题”

这一结果,而应主动出击去寻找原因、采取措施、控制原因、消灭事

故,使事故发生率大为降低。预则立、不预则废,企业应该不断适应

需求地开发新的产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去实现新的产品

生产,从而不断挖掘企业的潜力,推动企业品牌的打造,永葆企业品

牌之青春。

质量改进活动从时间而言,贯穿企业质量经营活动的始终;从空

间而言,可以覆盖企业质量经营活动的每个领域、每个方面,每项活

动、每个部门,每位员工。从这种意义而言,质量改进活动对企业潜

力的挖掘是永无止境的,应该是永不止步的,质量改进触及企业的每

一个细胞,从而成为企业永葆青春的不竭动力。企业要打造品牌,离

不开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推动产品质量的持续提高成为企业打造品牌

的最坚实的基础,质量改进推动的企业经营活动的高质量运行成为企

业打造品牌的最根本的动力,质量改进推动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成为企业打造品牌的最具震撼力的克敌制胜法宝。质量改进成为质量

立业的源泉。

八、质量改进工作的管理

质量改进的目的是通过全员的共同参与,从质量、环境、安全、

成本优化和顾客满意度等方面获取改进的潜能,不断改进公司的产品

质量和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增强市场

竞争力。为实现质量改进的目的,质量改进工作的管理包括对质量改

进活动的组织、策划、测量和评审。

1、质量改进的组织

质量改进的组织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由企业质量管理职能部

门承担的质量管理部门或质量管理委员会;二是由员工参与的质量改

进小组,就是质量改进的实施组织,即质量改进的执行团队。

(1)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每个组织的质量管理部门应认真

负责质量改进的组织工作。其主要职责与任务是;提出质量改进的方

针、策略和目标,明确指导思想,支持和协调。组织内各单位、部门

的质量改进活动;组织跨部门的质量改进活动,确定其目标并配备所

需资源以满足质量改进活动的需要;组织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自

主管理小组)活动,实现质量改进目标;鼓励组织内每个成员开展与

本职工作有关的质量改进活动,并协调这些活动的开展;评审和评估

质量改进活动的进展情况等。

(2)质量改进执行团队的主要职责。组织内各单位层次质量改进

的职责是,识别并策划本单位的质量改进活动,并能持续开展;测量

与跟踪质量损失减少情况,开发和保持一个使各工作人员有权力、有

能力和有责任持续改进质量的环境。

在跨部门的过程中,组织质量改进的职责主要是:规定过程目标,

在部门之间建立和保持联系,识别过程中内外顾客的需要和期望,并

转化为具体的顾客要求,寻找过程质量改进机会,配置质量改进所需

资源,并监督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

2、质量改进的策划

质量改进活动应在策划的基础上付诸实施。质量改进策划是组织

的管理者及质量改进管理机构的一个首要职责,应把质量改进目标和

计划作为本组织经营计划中的一部分,以提高效率却效益为目标,并

围绕减少质量损失来制订质量改进计划及实施方案,质量改进的策划

要吸收组织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的成员参与,以保证策划符合实际,

并且具有可行性,可取得积极绩效,质量改进的策划应注意质量改进

计划的点与面的关系,既要注意组织层面跨单位、跨部门的改进活动,

又要注意把组织单位、部门层面的质量改进纳入计划之中,并制定有

关的指导、监督、控制措施。质量改进策划要特别处理好主攻方向,

把质量改进空间较大、可以取得明显绩效的项目作为重点,取得突破,

扩大战果,带动全面,以获全胜。

3、质量改进的测量

每个组织都应建立一个与顾客满意度、过程效率相联系的测量系

统。既可识别和诊断质量改进机会,又能测量质量改进活动的结果。

一个良好的测量系统应能开展组织内各个部门及各个层次的测量,重

点测量下列三个方面的信息。

(1)与顾客满意度相联系的质量损失方面的信息,如对现有顾客

和潜在顾客的调查,对同类竞争性产品和服务的调查,产品或服务特

性记录,年收人的变化情况及顾客抱怨和索赔等。

(2)与过程效率相联系的质量损失方面的信息,包括劳动力、资

金和物资的利用,返工和报废等不满意过程输出,过程的调整,等候

时间及周期,储运、库存规模、时间,不必要的设计及过程能力,稳

定性的统计测量等。

(3)社会质量损失方面的信息,如雇员满意度,污染和废物处置

造成的危害等。

所有测量结果均应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其发展趋势,同时,也

应测量与跟踪偏离以往情况“基线”的趋势,并把测量报告作为质量

改进管理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

4、质量改进的评审

质量改进活动要有激励机制,而激励机制的基础在于对项目绩效

的合理评审。这种评审不仅在项目终结时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

在项目开展的每一阶段,也将推进活动的深入发展c评审主要考察质

量改进各级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性、质量改进计数实施的有效性、质,

量改进成果的顾客满意性及效率提高程度等。

各级管理者均应定期评审质量改进活动的绩效。通过质量改进活

动的定期评审,达到或确保;质量改进组织能有效地起到作用;完善

和落实质量改进计划;完善质量改进的测量,引导向令人满意的方向

发展;把评审结果反映到下轮质量改进策划中去。当然,通过质量改

进活动的评审,也可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并对其采取适当的措施。

九、标准化工作

标准是一种特殊文件,是现代化科学技术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相

结合的产物,它来自生产实践反过来又为发展生产服务,标准随着科

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不断完善提高。而标准化是一种活动,主要是指

制定标准、宣传贯彻标准、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根据标准实

施情况修订标准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不断循环、

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运动过程。

1、标准与标准化的含义

标准是指为取得全面的最佳效果,依据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

合成果,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对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活动中具有多

样性、相关性特征的重复事物和概念,以特定的程序和形式颁发的统

一规定。标准化则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活动中,

对重复性事物或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获得最佳秩序和

效益的活动过程。

USO/IEC指南2标准化与相关活动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对标准

与标准化分别给予了科学的定义。"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

批准的文件。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准则或特征值,供

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领域内的最佳秩序知效益。”“标准

化是对实际与潜在的问题作出统一规定,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在预

定的领域内获取最佳秩序和效益的活动。”

由上述定义可见,标准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标准化的活动

贯穿于质量管理的始终,质量管理是贯彻执行标准的保证。标准与质

量在循环过程中互相推动,共同提高。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

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它要求一切具有多样性、相关性特征的重复事

物都要制定标准,并且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加强标准化工作,对于

加强质量管理,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管

理水平的提高,标准化工作在质量管理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每个企业,

要推行和加强质量管理,都必须认真做好这项基础工作。

2、标准的分类

依据标准制定和执行的范围,将标准划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

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如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

ECSS(欧洲航空标准化协作组织)、EN(欧洲标准)、EC(欧盟法

规)、ETSI(欧洲电信联盟)等。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统一使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

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4个层次。各层次之间有一定的依从

关系和内在联系,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又层次分明的标准体系。

国家标准是各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如ANSI(美国国

家标准)、BSI(英国标准)、NF(法国标准)、JSA(日本标准)、

BIS(印度标准)和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等。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的年限一般为5年,过了年限后,国家标准就要被修订或

重新制定。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需要制定新的标准来满足人

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标准是一种动态信息c国家标准分为强

制性国家标准制B)和推荐性国家标准(GB/T)。强制性国家标准是

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

行的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

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国家标准。但推荐性国家标准一经

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

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

行业标准是指行业的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的,在行业范围内

统一的标准。行业标准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

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

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当同一内容的国家

标建公布后,则该内容的行业标准即行废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化法》的规定,由我国各主管部、委(局)批准发布,在该

部门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准,称为行业标准。例如,机械、电子、建

筑、化工、冶金、轻工、纺织、交通、能源、农业、林业、水利等,

都制定有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地方标

准是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

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含标准样品的制作)。在公

布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之后,该地方标准即行废止c

企业标准为我国四级标准的最低级的一层标准。企业标准是对企

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

标准。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主管

领导批准、发布。一般以作为企业标准的开头,作为组织生产的

依据。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

主管部门备案。已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

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依据标准化的对象,一般分成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

类。

(1)技术标准是针对技术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物”所制定的

技术准则。这是根据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针对具有

普遍性和重复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的最佳解决方案c它的对象既可以

是“有形”的物(如产品、材料、工具),也可以是“无形”的物

(如程序、方法、符号、图形)。

(2)管理标准是针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

定的标准6它的对象是管理技术事项,即“事”。它是为合理地组织、

利用和发展生产力,正确外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相互关系,

以及行政和经济管理机构行使其计划、监督、指挥控制等管理职能而

制定的准则。它是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和手段。

(3)工作标准是针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

定的标准。它的对象是“人”的工作、作业、操作或服务程序和方法。

由于工作标准是“人”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质量的基本依据,目前主要

由企事业自行制定,它包括管理、操作和服务岗位职工的岗位职责、

工作程序、工作内容与要求、工作质量考核等方面的标准。体现了某

一工作岗位上相应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当然,在企业标准体系中

技术标准是企业标准体系的主体。

3、企业标准化

所谓企业标准化是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搞好生产、管理、

技术和营销等各项工作为主要内容,制定、贯彻实施和管理维护标准

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企业标准化是一切标准化的支柱和基础,搞好

企业标准化对于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也有重要意义。

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和标准化专家石川馨教授等人根据日本多年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经验教训,明确地提出:企业要推行全面质量管

理,首先就要搞好企业标准化。原苏联质量管理专家杜亚尔纽克等人

也认为,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制定

的企业标准质量。企业标准化是质量管理的支柱,没有标准化这个坚

实的基础,质量管理大厦是绝对不可能建立起来的C

(1)企业技术标准Q企业技术标准是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

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标

准,包括原材料、产品设计、工艺、设备、检验等技术标准,另一部

分是安全、卫生、能源、环保定额等技术标准。企业技术标准的表现

形式有标准、规范、规程、工艺卡、工序卡、守则、操作卡、作用指

导书等。

(2)企业管理标准。企业管理标准是企业标准化中需要协调统一

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企业管理标准主要针对营销、设计、采购、工艺、生产、检验、

能源、安全、卫生、环保等管理中的与实施技术标准有关的管理事项。

企业管理标准的表现形式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规范及管理制

度等。

(3)企业工作标准。企业工作标准是按岗位制定的有关工作质量

的标准。

企业应该把每个工作岗位上一些稳定的重复工作事项制定成工作

标准。编写企业岗位标准时,要充分体现岗位上应实施的基础标准、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及管理制度,并作出明确的规定。

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其基本任务是执行国家

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

定和实施企业标准,建立和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并使之正常、有效运行。

对各种标准的贯彻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

现代质量管理更加强调标准化管理。例如,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

实质上就是企业的全面标准化管理,产品的质量标准即产品的性能、

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指标就是企业管理目标在质量方面的

具体化和定量化。它为企业的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物资管理、设备

管理等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靠的有法律效力的依据,同时也为质量

管理提供了目标。原材料、燃料、动力、配套产品、外购件、工艺工

装标准等是对企业产品质量的稳定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它们的标准

化,使企业内各分系统之间建立了技术统一性,保证了整个企业质量

管理系统的功能最佳。至于企业内各种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实施,

既是为了确保企业的工作质量,也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标准的顺利实

施。因此,只有当企业的标准化系统处于稳定运行时,企业的质量保

证体系才可能建立和稳定。因为企业标准化在纵向上,把原材料一生

产一销售服务的整个质量管理程序衔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横向上,

把计划、技术、生产、物资管理方面工作协调在一起,确保产品质量

目标的实现。

十、质量责任制

质量责任制是指企业中形成文件的一种规章制度,它明确规定各

个职能部门和每个岗位的员工在质量工作中的职责而权限,并与考核

奖惩相结合的一种质量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

建立质量责任制是企业建立经济责任制的首要环节。对企业中的

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职工都应明确规定他们的具体任务,应承担的责

任和权利范围,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考核有

依据。把同质量有关的各项工作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结合起

来,形成一个严密的质量管理工作系统,一旦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可

以迅速进行质量跟踪,查清质量责任,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保证和

提高产品质量。因此,质量责任制是指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一种责

任制度Q质量责任制是把同质量有关的各项工作和企业全体员工的责

任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严密的质量管理工作系统,它是全面质量

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

1、质量责任制的核心内容

质量责任制的核心在于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使全体员工更好地

参与质量工作,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质量责任制一般有企业各级行

政领导责任制,职能机构责任制及车间、班组和个人责任制。

各级行政领导尤其是最高管理者是企业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者,

规定部门和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包括各级人员解决问题的职责和

权限,是企业领导对员工的一种主要授权方式。这种授权是促进全员

参与的重要手段,使员工清楚地知晓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并及时了解

所在层次的质量目标及责任人,能使他们树立参与意识,提高主观能

动性和对质量的承诺,为实现组织的总体质量目标作出贡献。

2、建立质量责任应注意的问题

为确保质量责任制得到贯彻实施并取得应有的效果,企业在建立

质量责任制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其中还包括要有相应工作的支持。

(1)质量责任制的基本内容必须明确和健全。要按照不同层次、

不同对象、不同业务来制定各部门和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必

须明确质量责任制的实质是责、权、利三者的统一,切忌单纯偏重任

何一个方面。质量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要具体和可操作,并防止遗漏或

交叉。其基本内容至少要包括:每个部门和人员的具体职责和权限,

与其他部门或岗位的工作接口,以及相应的考核和评价方法。有关规

定要得到履行部门和人员的承诺,并使相关部门和人员周知。

(2)质量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要形成文件。质量责任制是企业中十

分重要的工作,规定的内容应尽量形成文件。有了文件不仅可以作为

部门和岗位人员执行各自职责的依据;通过文件的分发还能使各个部

门和岗位之间相互了解;文件还有助于对职责规定的适宜性和充分性

进行评审或修改。规定的内容可以全部集中在一个文件中,有时也可

以分散,如分别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或其他管理文

件中表述,但如果能集中成册更便于管理和应用,文件的名称不局限

于叫质量责任制,也可以是岗位职责或工作标准的汇编等。企业质量

责任制的文件表达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企业规章制度形式颁布实

行;二是以企业标准形式发布实施。随着企业管理标准化工作的推行,

许多企业采用了后一种形式,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3)质量责任制的贯彻落实需有必要的培训作支持。通过培训要

使每个员工都能熟悉本岗位该做什么,怎样做。工作要求达到的结果

是什么,个人工作的好坏对结果产生的影响。此外,还要让员工进一

步了解和掌握所承担的工作的重要性,在本岗位的工作或操作中会发

生什么问题。如果发生问题,会导致什么结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预

防或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为此,在必要时应有相应的操作规程或作

业指导书等文件作指导。

(4)质量责任制要与考评、奖惩等激励措施相结合。质量责任制

强调责、权、利的统一,体现每个员工所承担的责任、完成的任务及

作出的成绩,要与应有的权益相一致。通过对过程及展开后的各项活

动的职责的规定,使得企业中各项质量工作的职责更加明确和具有可

操作性。

总之、质量管理是涉及各个部门和全体职工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

工作,而不是一个管理部门单独的任务。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企业各

级行政领导人员、各个管理部门以至每个工人,都必须对自己应负的

质量责任十分明确,都要积极完成自己的质量任务c因此,在建立质

量管理机构的同时,要建立和健全企业各级行政领导、职能机构和工

人的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及其相互关系。这是质量管理工程建

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

十一、六西格玛管理的策划

1、六西格玛管理的导入

(1)组建六西格玛团队。由于六西格玛管理是一场自上而下的、

会对组织产生深远影响的运动,因此它要从企业高层开始启动Q执行

负责人、实施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黑带大师、黑带和绿带构成了其

管理团队中的所有组织结构的角色。

执行负责人通常由组织的一名高层管理人员担任,主要任务是去

监督和支持整个六西格玛项目,这就给组织的每一位员工发出了信号;

组织是认真的。这名高层管理人员可能是一名副总裁或者是一名主管

生产或营销的总监等。实施负责人在六西格玛业务的实施全过程提供

领导,参与项目,并承担责任。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是监督、支持及为

六西格玛项目提供资金和执行项目所需要的人员,从而让负责项目的

人员把工作重心完全放在项目上,使工作顺利完成C项目的直接管理

者是被称为“黑带大师”的人。黑带大师的角色通常是由作为六西格

玛专家身份进入公司内部机构的外部顾问担任,他要在组织的上层和

下层起承上启下作用。在上层,他协助各位负责人选择好的项目和实

施项目的人。然后他培训和指导在日常工作中实施六西格玛的人员,

并且及时向上层报告有关项目的进展情况。黑带大师是主要负责人,

负责组织从上到下实施持久而根本的变革。黑带是真正做具体工作的

人员,他是整个项目的关键,是六西格玛的真正领导者。成为一名黑

带应该具备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的才能,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六西

格均从想法变成现实。绿带是真正的实施者,绿带向黑带提供实施项

目所必需的支持。选拔出的绿带人员可以而且应该来自组织中不同的

部门,应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强烈的责任感,成

员之间还应具有互助互补的技术能力。

(2)培训支持。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关键是对六西格玛及其管理

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对六西格玛管理原则有准确的把握,同时对六

西格玛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运用。故实施六西格玛管理需要以大量的

培训作为支持。一是对高层执行领导的培训,高层执行领导是推行六

西梅玛获得成功的核心,所以高层执行领导的培训采取走出去的培训

方式,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六西格玛能给公司带来的好处及公司推行六

西格玛的必要性。二是对黑带大师的培训,如果组织外聘经验丰富的

黑带大师,则他将负责向六西格玛团队内的其他人提供培训,当然组

织也可以通过培训培养出自己的黑带大师。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六西格

玛管理原则、技巧、改进方法和工具,以及领导力、团队工作、项目

管理等方面的“软”技能培训。三是对黑带和绿带培训。黑带是六西

格玛项目的领导者,绿带是六西格玛活动中人数最多的,也是最基本

的力量,分别由黑带大师负责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六西格玛的认知

性培训,六西格玛技术方面的培训。因此,实施六西格玛管理之前,

团队要建立完整的六西格玛培训体系,进行覆盖组织管理层的培训、

黑带和绿带及项目团队和全体员工的培训。

2、六西格玛管理项目的策划

六西格玛突破性改进的成功,取决于所要改进的项目的选择,实

施六西格玛策划,可以确保项目的正确选择。

(1)项目选择原则。在策划六西格玛项目时,选择的原则十分重

要,此时,评价一系列潜在的六西格玛项目并从中挑选出最有希望被

团队解决的项目是非常重要的。

挑选项目要基于两个。一是Meaningful,有意义的。项目要

真正有利于顾客和企业经营,项目才是有意义的。二是Manageable,

可管理的。项目的规模应该能使团队有能力完成,便于管理,换句话

说,团队的以后5个活动步骤DMAIC(界定、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

都能够在这个范围内得以实施。这样给团队一些初步的界限,便于团

队管理和开展活动。

(2)项目选择评价原则。六西格玛管理项目选择的评价要素基于

以下几个方面。

①顾客满意。关注顾客是六西格玛管理的主题之一,六西格玛质

量的定义有两个基本点:一是产品特性让顾客满意直至忠诚;二是在

此前提下避免任何缺陷(差错)。因此,过去企业许多常用的评价事

项,如劳动工时、成本和销售额等都与顾客真正所关心的问题无关,

让顾客满意,其关键是要掌握什么是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用六西格玛

语言来阐述,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称为关键质量特性,可以用六西格玛

水平的测量方法来检查在满足顾客需求方面的业绩C

②过程要素。六西格玛管理的另外一个主题是采取的措施应针对

过程,通过对过程的分析,可以确定过程能力和过程的关键输入或输

出变量,以及过程详细分析供方、输入、过程、输出和顾客。由于企

业性质各异,过程相应不同,用。水平量值,可以提供一致的方法来

测量和比较不同的过程。

③劣质成本。六西格玛管理的一大特点就是用财务的语言来阐述

现状水平和改进的绩效,用财务指标将业绩转化成财务效益,劣质成

本分析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劣质成本是六西格玛管理的重要切入

点,可帮助选择六西格玛改进项目。因为理想的改进项目必须是:在

成本节省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涉及关键过程输出变量的有关问题;

顾客和经营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这样,根据劣质成本与销售收入的

比例,也可以用。水平来反映。

④增值能力。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其生产和服务过程经

常出现一个“隐蔽工厂”。过程的最终合格率(PFY)的计算方法不能

反映出该过程在通过最终检验之前所发生的返工等情况,滚动产出率

(RTY)是一个能够找出“隐蔽工厂”地点和数量的有效方法,为过程

是否增值作出判断。增值和减少值,以致消灭“隐蔽工厂”是六西格

玛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经过核算,知道RTY值也就知道六西格玛水

平。

(3)项目选择评价程序。推行六西格玛管理的企业应设立一套决

定策略性焦点议题的程序,以作出项目的正确选择C

如果缺少这样的程序,而仅将项目的选择留给黑带自己来做,六

西格玛项目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