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专项资金管理制度(16篇)_第1页
2024专项资金管理制度(16篇)_第2页
2024专项资金管理制度(16篇)_第3页
2024专项资金管理制度(16篇)_第4页
2024专项资金管理制度(1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精选16篇)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篇1

为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规范县水务局水利专项资金管理,为提高

专项资金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财务管理,统一报销程序

及规定,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局具体情况,特制定县水务局水利专项

资金管理制度。

一、水利专项资金的申报制度

(一)水利专项资金由县水务局业务部门负责申报。

(二)水利专项资金申报文件必须真实、科学和完整,项目申报单

位应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局有关部门提出初审意见,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同意后再行上

报上级主管部门。

(四)申报部门以正式文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随时跟踪上级主

管部门批准情况。

二、水利专项资金的使用制度

(一)建立会计核算制度。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严禁

套取项目资金,严禁公款私存,设置帐外帐和“小金庠、

(二)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对项目工程及所需的.主要物质和设备,

严格按照政府采购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和集中采购。

(三)县水务局防汛专项资金一律由局长一支笔审批,

要求实行县级报帐制度的,由项目建设单位填报资金申请表,经水

务局业务部门审核后,报送财政审批由财政下拔项目建设单位。建立健

全项R资金审查审批程序和财务制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符合项目资金管

理办法规定。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篇2

水利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为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规范吁胎县水务局水利专项资金管理,为

提高专项资金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财务管理,统一报销

程序及规定,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局具体状况,特制定本局水利专项

资金管理制度。

第一条水利专项资金的申报制度

(一)水利专项资金由水务局业务部门负责申报。

(二)水利专项资金申报文件务必真实、科学和完整,项目申报单位

应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局有关部门提出初审意见,经j长办公会研究同意后再行上报

上级主管部门6

(四)申报部门以正式文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随时跟踪上级主管

部门批准状况。

第二条水利专项资金的使用制度

(一)建立会计核算制度。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严禁套

取项目资金,严禁公款私存,设置帐外帐和“小金库,

(二)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对项目工程及所需的主要物质和设备,严

格按照政府采购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和集中采购。

(三)水务局防汛专项资金一律由j长一支笔审批,要求实行县级报

帐制度的,由项目建设单位填报资金申请表,经水务局业务部门审核后,

报送财政审批由财政下拔项目建设单位。建立健全项目资金审查审批程

序和财务制度,资金的使用务必贴合项日资金管理办法规定。

第三条水利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制度

(一)公示制度。对于水利工程项目专项资金,工程实施前项目单位

主动向社会公示项目建设资料、资金状况。

(二)定期报告制度。各项目实施部门定期向主管部门报送项目实施

进展状况。

(三)检查验收制度。杜绝在项目执行中存在严重弄虚作假的现象,

随时理解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检查;项目完工后,主动理解上级

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财务等状况进行验收工作。

(四)审计制度。为防止发生违反资金管理使用规定的行为,上级补

助5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竣工后需由有资质的审计单位对工程进行审

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第四条水利专项资金财务支出制度

(一)项目承担部门或个人和财务人员应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

保证项目资金的及时到位,项目资金需要执行县级报账制的,务必及时

进行报账。

(二)工程资金应按工程进度进行拔付,对没有开工或进度缓慢的项

目将适当调整取消补助款。

(三)项目资金使用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严格控制项目资金的支出

范围,杜绝不贴合规定支出,随时理解项目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及审计

第三条农业综合开发的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

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第四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0

土地治理项目,包括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建设、粮棉油等大宗优势农

产品基地建设、良种繁育、土地复垦等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草场改良、

小流域治理、土地沙化治理、生态林建设等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中型灌

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

产业化经营项目,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种

植养殖基地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

施项口。

第五条农业综合开发应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投资政策。

第六条农业综合开发实行“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

开发”的投入机制。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安排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效益优先,兼顾公平;

(二)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三)集中投入,不留缺口;

(四)奖优罚劣,激励竞争°

农业综合开发以资金投入控制项目规模,按项目管理资金。

第七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二)规模开发,产业化经营;

(三)依靠科技,注重效益;

(四)公平竞争,择优立项。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行自下而上申报。

第八条依照统一组织、分级管理的原则,合理划分国家农业综合开

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总局(以下简称省)农业综合开发办事

机构(以下简称农发机构)的管理权限和职责。

第二章扶持重点

第九条农业综合开发主要扶持农业主产区,重点扶持粮食主产区。

农业主产区按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商品量以省为单位确定。

非农业主产区的省应确定本地区重点扶持的农业主产县(包括不设

区的市、市辖区、旗及农场,下同)。

第十条土地治理项目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

带建设,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农业、林业、水利措施综合配套,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第十一条产业化经营项目应参照国家制定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规划,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状况,确定重点扶持的优势农产品

产业。通过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业

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第十二条土地治理项目扶持对象应以农民为重点Q

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的对象包括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业(含省级农发机构审定的龙头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

第十三条由国家农发办确定纳入扶持范围的农业综合开发县,并按

照“总量控制、适度进出、奖优罚劣、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三章资金管理

第十四条中央财政根据财力可能逐年增加用于农业综合开发的资

金6

第十五条财政部依据各地财力状况分别确定各省地方财政资金与

中央财政资金的配套比例。

省级财政承担的配套资金息体上不低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80%.

省级财政可以在确保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前提下根据地(包括设区的

市、自治州、盟,下同)、县财力状况确定不同的配套比例。

地方各级财政配套资金应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乡级财政不承担资金配套任务°

第十六条农业综合开发的扶持对象应有必要的投入。

土地治理项目的农村集体和农民筹资(含以物折资)投劳,要严格

按照“农民自愿,量力而行,民主决策,数量控制”和“谁受益、谁负

担”的原则进行筹集,并纳入村内“一事一议”范畴,实行专项管理。

产业化经营项目的自筹资金应不低于财政投资的50队

第十七条农业综合开发可以采取补贴、贴息、有偿扶持等多种形式,

吸引金融资金、民间资本、工商资本以及外资,逐步扩大农业综合开发

资金投入。

第十八条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分配以综合因素法为主,按

资源条件和工作质量测算各省中央财政资金投资指标Q

各省产业化经营项目中央财政资金投资规模根据项目申报情况确

定。

第十九条每年新增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重点用于农业主产

区6各省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应对农业主产县进行重点投入.

第二十条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原则上70%以上用于土地治理项

目,30%以下用于产业化经营项目,具体投入比例根据各省资源状况和

经济发展要求确定°

农业综合开发应逐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中科技投入

所占比重。

第二十一条用于土地治理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全部无偿投入°

用于产业化经营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实行有偿和无偿扶持相结合,

以有偿扶持为主。财政资金可以投资参股产业化经营项目,具体办法由

财政部另行制定。

第二十二条用于土地治理项目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使用范围包

括;

(一)总库容在1000万立方米以下的小型水库、塘坝及拦河坝的

改建、扩建、加固、新建;总装机容量在5000KW以下的机电排灌站的

改造、续建、新建及其配套的35KV以下输变电设备;新打、修复机电

井及配套的机、泵和10KV以下的输变电设备;灌排渠道开挖、疏浚、

衬砌及配套建筑物:发展节水灌溉所需的建材、管材及喷滴灌设备。中

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资金的使用范围及其管理办法由国家农发办

另行制定。

(二)修建农田机耕路所需沙石料、改良土壤所需绿肥种子及秸秆

还田机械设备、机械平整土地的施工;优良品种的购置、繁育及加工所

需的工程设施、配套设备;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所需的小型仪

器设备及示范、培训;购置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的补助等。

(三)营造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

所需的苗木购置(或苗IB建设)及工程设施;牧区改良草场所需种子购

置、灌溉设施、草场围栏、青贮窖、饲料加工、牲畜棚圈等。

第二十三条用于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使用范围

包括:

(一)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基地所需的灌排设施、农用道路、输

变电设备及温室大棚,品种改良、种苗繁育设施,产品整理、分级、清

洗、包装等采后处理设施,质量检测设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

范及培训等。

(二)养殖基地建设所需的灌排设施、农用道路及输变电设备等,

种苗繁育、品种改良设施,养殖基地生产设施,专用饲料小型生产设施,

疫病防疫设施,废弃物处理及隔离环保设施,质量检测设施,新品种、

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培训等。

(三)农产品加工项目所需的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包装车间、成

品库、原料库、低温库、加工设备、辅助设备及配套的供水、供电、道

路设施;质量检验设施,废弃物处理等环保设施,卫生防疫及动植物检

疫设施,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对基地的农户进行技术培训等。

(四)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储藏保鲜项目所需的气调库、预冷库、

低温库、设备购置安装及配套的供水、供电、道路设施,产品质量检测

设施,卫生防疫与动植物检疫设施,废弃物配套处理设施,农产品产地

批发市场的交易场所建设等。

产业化经营项目的财政无偿资金应用于;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

计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初步设计)所需费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

示范及培训所发生的费用,部分必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补助。

第二十四条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其他使用范围包括:

(一)贷款贴息°从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中单独安排资金,

专项用于符合农业综合开发扶持范围的贷款项目的贴息。贴息资金管理

办法由财政部另行制定。

(二)县级农发机构项目管理费。按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投资的一定

比例提取使用:财政投资500万元以下的按3。5%提取,1000万元以下

的其超过500万元的部分按lo5%提取,超过1000万元的其超过部分按

0.5%提取。项目管理费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中列支,主耍用于项目实

地考察、检查验收、业务培训、项目及工程招标、资金和项目公示以及

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土地治理项目一般工程初步设计等方面的支

出,不得用于人员工资、补贴、购置车辆等行政经费开支。地、省级农

发机构和国家农发办由本级财政预算单独安排事业费用于项目管理各

项支出,不得另提项目管理费。

(三)土地治理项目主要单项工程监理费及其勘察设计费。从地方

财政配套资金中列支,按实际支出数计入项目工程成本°具体办法由国

家农发办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第二十五条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

专用,严格按照农业综合开发财务、会计制度进行管理,按规定范围使

用资金,严禁挤占挪用°

第二十六条财政无偿资金通过财政部门,按有关规定及时、足额拨

付。有偿资金通过财政部门履行承借手续,按规定程序支付,逐级统一

归还。

各级财政部门应根据已批准的项目计划、初步设计、工程建设进度

及时拨借资金。

第二十七条财政无偿资金的使用实行县级报账制。项目实施单位要

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手续及时办理报账.报账资金的拨付实行转账结

算,严格控制现金支出,严禁白条入账。

县级农发机构借出财政有偿资金,要落实还款责任,借款单位或个

人须有担保°对确实难以偿还的财政有偿资金实行呆账核销,具体办法

由财政部制定。

第二十八条各级农发机构应采取自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等方式,

加强对资金拨借、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各级农发机构应积极配合审计和财政监督机构等部门的审计和监

督检查工作。

第二十九条国家农发办对经查明的挤占、挪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及

虚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违规违纪问题,应责令改正,追回资金,并追

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第四章项目管理

第三十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前期准备是指项目正式申报前的准

备工作,包括制定开发规划、建立项目库、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前期准备工作应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第三十一条各级农发机构应依据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国家农业

综合开发政策,制定本地区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及阶段性开发方案,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土地治理项目库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库。

第三十二条存入项目库的项目应达到项目建议书的要求。项目建议

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土地治理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及条件,建设范围、规模及主

要治理措施,投资估算及来源(含农民筹资投劳计划〕,效益预测。

(二)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条件,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市场分析

与销售方案,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评价。

项目建议书经省级或地级农发机构实地考察合格,可存入项目库,

拟扶持项目从项目库中择优选择。

第三十三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具备相应资质

的单位编制或组织有关专家编制0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土地治理项目;项目背景,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等现状;

水土资源评价;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治理范围、地点、规模;

工程量及主要工程、农艺措施;项目区现状及工程平面布置图;投资估

算及筹资方案;经2/3以上农户签字同意或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农民筹

资投劳计划及自愿开发证明材料;综合效益评价;组织实施和运行管理.

(二)产业化经营项目;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单位

基本情况,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财务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项目

组织与管理。

第三十四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单位一般应在上年度申报下年

度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各级农发机构应区别各类项目不同情况,积极推行项目招商或项目

招投标,发布项目申报指南,在较大范围内择优选项。

第三十五条国家农发办和省级农发机构应按职责分工组织项目评

估,对拟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

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

济合理性、资金配套与偿还能力的可靠性进行审查和综合评价,为项目

确立提供决策依据。

国家农发办和省级农发机构应对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单位附报的

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城郊新建项目征用土地的批准文件以及

干旱地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申报单位附报的水利部门出具的水资源条

件鉴定意见等进行审查和评价。

项目评估采取专家评议、现场答辩、实地考察等形式。对虚报材料

或财务经营状况不清的,实行一票否决。

项目评估应建立责任制,明确专业评估人员的评估责任。评估人员

应对评估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等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因评

估结论失实影响项目正确决策的,评估人员及其所属评估机构应当承担

相应责任。

第三十六条土地治理项目立项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应符合土地利用规划,有明确的区域范围,

按流域或灌区统一规划;项目区水源有保证,防洪有保障,排水有出路,

灌排骨干工程基本具备;开发治理的地块集中连片,具有较大的增产潜

力。年度单个项目相对连片开发面积,原则上平原地区不低于1万亩、

丘陵山区不低于5000亩。

(二)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应有明确的区域范围,治理区面积集中连

片,具有一定开发治理条件,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具有明显

的效果。年度单个项目相对连片治理面积,天然草场5000亩以上,人

工草场1000亩以上,小流域治理和土地沙化治理5000亩以上。

(三)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应符合区域水资源利用总体规划

和节水灌溉发展规划;直接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提供水利灌排条件;

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一般不低于5万亩、不超过30万亩。

第三十七条产业化经营项目立项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项目申报单位或其控股单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经营期在

两年以上,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有较强的自筹资金能力,能

保证资金安全运行:近两年资产负债率小于70%,银行信用等级A级以

上(含A级,未向银行贷款的除外);开发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

大,竞争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与农户建立了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

机制;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机制;项目安排一般限于农

业综合开发县。

(二)除具备前项规定的‘条件外,种植养殖基地项目须有明显的

资源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须有优势农产品基地作依托,向农户

采购的原料占所需原料的70%以上: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项目须为

项目区提供与生产和加工相关的服务°

(三)以省为单位,产业化经营项目年度中央财政资金的50%以上

用于中央财政投资300万元(除重庆外的直辖市和i一划单列市不低于

200万元,下同)以上的单个产业化经营项目,其他产业化经营项目的

单个项目年度中央财政投资一般不低于100万元。

第三十八条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及中央贬政年度投资或分

年投资合计在500万元以上的其他土地治理项目和中央财政年度投资在

300万元以上的产业化经营项目由国家农发办组织评估、审定°

其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一般由省级农发机构组织评估、审定,部分

项目可以委托地级农发机构组织评估、审定,国家农发办进行指导、监

督和抽查。

第三十九条在项目评估可行的基础上,按照项目管理权责,由国家

农发办或省级农发机构根据财力可能,遵循合理布局的原则,择优确定

所扶持项目并编入项目计划。

第四十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原则上实行一年一定的办法°国家

农发办逐年下达中央财政投资控制指标,作为省级农发机构编制年度项

目实施计划的依据。

第四十一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初步设计应由具备相应资质或能力

的单位编制,其内容包括:项目总体设计,主要建筑物设计,机械、设

备及仪器购置计划,配套设施设计,主要工程概算,项目区现状图和工

程设计图等Q

初步设计由省级或地级农发机构组织审定,或委托相关技术部门审

定。

第四十二条地方农发机构应逐级编制、汇总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年

度项目实施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编制说明书。包括开发范围及变更情况、区域布局与开发重

点、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构成、开发任务与项目安排、主要治理措施及

投资构成、预期效益目标等。

(二)项目计划表。各类项目计划表的格式由国家农发办统一制发。

(三)附件:省级财政对承担配套资金、按期归还财政有偿资金的

承诺意见。

第四十三条国家农发办主要批复土地治理项目年度实施计划的开

发范围、任务及投资额等。省级农发机构根据国家农发办的批复向下批

复项目年度实施计划,并报国家农发办备案。

产业化经营项目年度实施计划300万元以上的由国家农发办批复,

其他项目年度实施计划由省级农发机构批复。

省级农发机构应按照国家农发办规定的时间向国家农发办申报项

目年度实施计划或备案其批复的项目年度实施计划,国家农发办应及时

批复或核查,国家农发办对省级农发机构报送备案的项目年度实施计划

在1个月内未提出异议的,视为同意。批复或备案的年度项目实施计划,

作为拨借中央财政资金和进行检查验收的依据。

第四十四条年度项目实施计划进行调整、变更和终止的,应按照以

下规定进行。

(一)凡建设内容调整涉及财政资金额度达到100万元以上的,应

在项目初步设计重新审定后逐级报经国家农发办批准;低于100万元的,

应由组织审定该项目初步设计的省级或地级农发机构批准。

(二)项目变更(指项目性质、建设地点、项目实施单位的任何一

项变更)或终止,须逐级报经组织该项目评估审定的国家农发办或省级

农发机构批准6由省级农发机构批准变更或终止的项目,需报国家农发

办备案。因项目变更而实施的新项口需按本办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

定附报新建单位相关证明材料。

(三)项目变更、终匚经国家农发办或省级农发机构批准后,县级

农发机构应及时将项目变更或终止的决定正式通知项目实施单位或农

民,并说明变更或终止的理由。

(四)经批准终止的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县级农发机构须在收到

项目终止正式通知1个月内逐级上缴国家农发办。

(五)终止项目及因项目变更取消的项目,其已发生的有关费用支

出,原则上由项目实施单位自行负担。

(六)所有项目的调整、变更或终止,应在项目立项当年年底或次

年6月底之前集中申报,逾期由国家农发办逐级收回资金。

第四十五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期为1―2年。凡纳入计划的项

目,应如期建成,并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

第四十六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应当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

程监理制、资金和项目公示制。

土地治理项目主要单项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主要设备和

材料的采购,实行公开招标。主要单项工程的施工,由具备相应资质或

能力的单位进行监理。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及农村集体、农民自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

建设主要内容,应推行公示制Q

第四十七条项目实施单位应按照经批准的初步设计组织实施,施工

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地点、规模、标准和

主要建设内容。

第四十八条各级农发机构要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检查监督,进行

定期检查或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效

益。

第四十九条省级农发机构应在每年3月底前向国家农发办报送上年

度项目实施计划完成情况统计表。

第五十条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验收的主要依据包括国家制定的

农业综合开发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及工程建设标准,项目年度实施计划

批复、调整及资金拨借文件以及经批准的项目初步设计°

第五十一条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执行国家

农业综合开发政策的情况,项目建设任务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

况,主要工程建设的质量情况,资金到位及农民筹资投劳情况、资金使

用和回收落实情况,工程运行管理和文档管理情况等。

第五十二条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一般由省级农发机构进行验收,

部分竣工项目可以委托地级农发机构验收。

县级农发机构和项目实施单位应做好项目竣工验收前的准备工作,

由地级农发机构进行督查。

第五十三条国家农发办对项目竣工验收每3年进行1次考评。省级

农发机构在对竣工项目组织验收的基础上向国家农发办提交验收考评

申请并附验收总结报告。国家农发办按一定比例随机抽样确定考评县或

项目的数量和名单,采取直接组织和委托的方式进行考评。

国家农发办对竣工验收项目考评后,按考评标准作出是否合格的综

合评价。

第五十四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竣工验收后,应当明确管护主体,及

时办理移交手续。

管护主体应建立健全各项运行管护制度,保证项目正常运转,长期

发挥效益。

各级农发机构应做好后期项目监测评价工作,为改进项目管理提供

依据。

第五十五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应按照“谁受益谁负担”、“以工程

养工程”的原则筹集项目运行管护费用;推行建立自主管理灌排区的投

资、养护管理机制;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对形成的资产实行有

效管理°

第五十六条对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损毁工程,其

修复所需资金原则上由各省自行解决。遇有特大灾情,国家农发办视财

力情况予以适当补助°

第五十七条实行农业综合开发县末位暂停制度。对存在严重违规违

纪问题的农业综合开发县,国家农发办应当暂停或取消其开发县资格。

国家农发办应对竣工项目验收考评不合格的省予以通报批评,限期

整改6在限期内未能认真整改的,国家农发办可以不予安排新增资金、

调减现有投资规模或者暂停投资。

第五章附则

第五十八条本办法所称“以上”、“以下”均含本数.

第五十九条省级农发机构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制订具体实施办法,报财政部备案。

第六十条中央农口部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办法由国家农发办

另行制定。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篇4

一、职责单位和职责人

职责单位:黑河学院财务处。

职责人;承办人(A角、B角)、分管副处长、处长、分管副校长、

校长、校长办公会成员。

二、权力行使依据

经费支出审批按黑河学院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黑院政发

(20_)91号)执行。

三、审批条件和标准

(一)第四条“各类专项资金在学院统一安排下,由财务处负责资金

管理和日常核算工作,项目资金务必按来源渠道和建设项目分别设账,

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学校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挪用和挤占J

(二)黑河学院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学院专项资金主要

用于重点学科建设(包括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包括网络

建设、图书信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J

(三)黑河学院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

为完成该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业务费、设备

购置费、修缮费等支出J

(四)黑河学院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第九条“专项资金不得用于

各种罚款、还贷、捐赠赞助、对外投资、发放各种劳务奖金以及与建设

项目无关的其他开支。”

四、所需资料

(一)项目申请书;

(二)项目计划任务书;

(三)黑河学院预算分配方案;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

五、受理

专项资金支出受理时间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发布时间确定。承办人

(A角、B角)对各部门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贴合相关规定,予以受

理,要求经办人现场登记。材料不齐全的,当场一次性告知申请单位需

要补正的资料。不贴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或弄虚作假的,不予受理,

并说明理由。

六、核准与决定

(一)受理后,承办人(A角、B角)按要求审核申报材料后,报分管

副处长;分管副处长同意后报处长审定,处长同意后报校长审定;

(二)承办人(A角、B角)根据处长意见,确定专项经费支出日程,

由分管副处长审核,处长审定,报请校长确定后,支付中心电话通知各

部门经办人,

七、审批时限

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并在7个工作

日内召开校长办公会组织审核,在审核后的一周内,正式通知各部门°

八、公开公示

本管理办法在黑河学院印发的财务处工作管理条例中长期公布,专

项经费支出将在校内办公网上长期公布。

九、监督检查

按照《黑河学院关于执行规范权力运行制度监督检查办法(试行)》

执行。

十、职责追究

按照《黑河学院关于违反规范权力运行制度职责追究办法(试行)》

执行。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篇5

(一)项目承担部门或个人和财务人员应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

保证项目资金的及时到位,项目资金需要执行区级报账制的,从其规定,

但要及时进行报账。

(二)工程资金应按工程进度进行拔付,主管局对没有开工或进度

缓慢的项目将适当调整取消补助款。

(三)项目资金使用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严格控制项目资金的支

出范围,杜绝不符合规定支出,随时接受项目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及审

计部门的检查、监督和审计,做到专款专用。

(四)报销用的发票必是合法的票据。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票据,

概不予报销。

购买各种物品、材料的发票,必须有购货单位全称、品名、数量、

单价和金额,有收款单位财务章。否则财务有权拒绝报销.有详见清单

字样的发票应附清单。

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必须有手续完备的验收证明。需入库的'物

资,必须填写出入库验收单,由实物保管人员按计划或合同验收后,在

验收单上填写实收数额并签章。不需入库的物资,除经办人在凭证上签

章外,必须交给实物保管人员或使用人员进行验收,并在凭证上签章。

(五)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必须有收款单位或个人的收款证明以

及签字,有审批人签字,并有付款的依据°报销用的发票必须按局财务

规定办理:经手人签字,证明人签字证明,财务审核后报局长审批。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篇6

(一)公示制度。对于水利工程项目专项资金,工程实施前项目单

位主动向社会公示项目建设内容、资金情况。

(二)定期报告制度。各项目实施部门定期向主管部门报送项目实

施进展情况6

(三)检查验收制度。杜绝在项目执行中存在严重弄虚作假的现象,

随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检查;项目完工后,主动接受上级

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财务等情况进行验收工作。

(四)审计制度。为防止发生违反资金管理使用规定的行为,项目

竣工后需由有资质的审计单位对工程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篇7

为加强对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加专项资

金安排的透明度,促进我市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预算法》和《事

业单位财务规则》,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市级各教育事业单位专款项目及市政府批准的专款项口。

二、专项资金的申请

凡向财政部门申请的教育专项资金,根据《事业邑位财务规则》中

收支统管的管理要求,本着多渠道、多形式办事业的原则,属年度预算

安排的,应由主管部门在编制年度预算时给予安排,属临时追加的,主

管部门先根据行业总体发展规划进行审核,然后汇总各单位申请报告,

按要求就用款理由、计划规模、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事项向市

财政部门写出专项申请报告°

三、专项资金的审批

市财政部门对主管部门申请专项资金的项目,根据事业发展的总体

规划和财力的可能统筹安排,在审批时对项目的资料、计划规模、实施

条件、项目概算、完成日期、预期效益等进行可行性综合研究,重点应

体现行业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和财政资金的整体效益发挥,按照“集中资

金办大事”的原则给予审定,同时,根据专项资金科学、规范化管理的

要求,对于贴合条件的大项教育专项资金,应探索引入“政府采购”的

管理方法。

四、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一)专项资金应严格按批准的用途专款专用,用款单位要单独立项

核算,因特殊状况需改变资金用途的,应书面报请财政部门批准后,方

可使用。

(二)管理专项资金的财政部门会同主管部门定期对项目实施进度

和资金使用状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项目完成后,用款单位应及时向财政部门报送专项资金支出状

况和使用效益的文字报告,财政部门应会同主管部门对已完成的项目及

时进行效益考核和验收,当年完不成的项目,其资金可结转下年使用。

(四)专项资金因不同原因而构成结余的资金,由市财政部门审核

后,列入各单位事业基金。

(五)凡由于管理不善,造成项目金额超支的,财政部门一律不予弥

补,对虚报冒领、挪用专项资金和由于主观原因造成项目延期或达不到

预期目标的,财政部门在必须时期内暂停审批专项资金,同时根据《违

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罚。

五、本办法由市财政局负责解释,自颁布之日起实行。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篇8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为切实规范专项资金管理,保障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发挥资金使

用效益,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专项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项使用”。

二、资金的拨付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批准的使

用计划和项目批复资料,不准擅自调项、扩项、缩项,更不准拆借、挪

用、挤占和随意扣压;资金拨付动向,按不同专项资金的要求执行,不

准任意改变;特殊状况,务必请示。

三、严格专项资金初官、审核、审核制度,不准缺项和越程序办理

手续,各类专项资金审批程序,以该专项资金审批表所列资料和文件要

求为准。

四、专项资金报账拨付要附真实、有效、合法的凭证。

五、加强审计监督,实行单项工程决算审计,整体项目验收审计,

年度资金收支审计。

六、对专项资金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查,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要全程参与项目验收和采购项目接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篇9

为切实规范专项资金管理,保障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发挥资金使

用效益,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专项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项使用”。

二、专项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资金拨付一律转账结算,杜绝现金

支付。

三、资金的拨付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批准的使

用计划和项目批复资料,不准擅自调项、扩项、缩项,更不准拆借、挪

用、挤占和随意扣压;资金拨付动向,按不同专项资金的要求执行,不

准任意改变;特殊状况,务必请示。

四、严格专项资金初宙、审核、审核制度,不准缺项和越程序办理

手续,各类专项资金审批程序,以该专项资金审批表所列资料和文件要

求为准。

五、专项资金报账拨付要附真实、有效、合法的凭证。

六、万元以上的专项购置经费一律实行政府采购或参与式采购。

七、专项资金利息收入年终一律转入本金滚动使用。

八、加强审计监督,实行单项工程决算审计,整体项目验收审计,

年度资金收支审计。

九、对专项资金耍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查,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要全程参与项目验收和采购项目接交。

十、对工程类项目专项资金所发生的隐蔽工程,负责资金结算的工

作人员,务必到现场签证认可,否则财政部门不予结算。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篇1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保证资金安全有效和

项目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等法律

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业综合开发是指中央政府为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

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

合效益,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活动

第三条

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转变农

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

第四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发展项目

土地治理项目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综合治理,中型灌区节水

配套改造等

产业化发展项目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建设,农

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

第五条

农业综合开发实行国家引导民办公助的多元投入机制,发挥市场在

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资金和项目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二)集约开发,注重效益;

(三)产业主导,突出重点;

(四)公平公开,奖优罚劣

第六条

依照统一组织分级管理的原则,合理划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

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以下统称省)农业综合开发机构

(以下简称农发机构)的管理权限和职责

国家农发办负责管理和指导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拟订农业综合

开发政策制度和发展规划,管理和统筹安排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

金,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进行监管

省级农发机构负责管理和指导本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拟定本地

区农业综合开发具体政策和发展规划,分配本地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组织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确定本地区各级农发机构的管理职

责,对本地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进行监管

第七条

农业综合开发主要扶持农业主产区,重点扶持粮食主产区非农业主

产区的省应当确定本地区重点扶持的农业主产县(包括自治县不设区的

市市辖区旗及农场,下同)

第八条

农业综合开发应当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优化开发布局对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能够永续利用的区域实行重点开发:对资源环境承

载能力有限,但有一定恢复潜力能够达到生态平衡和环境再生的区域实

行保护性开发,以生态综合治理和保护为主,适度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差生态比较脆弱的区域实行限制开发,以生态环

境恢复为主

第九条

农业综合开发以农民为受益主体,扶持对象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

农民合作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涉农企业与单位等

第十条

农业综合开发实行开发县管理土地治理项目应当安排在开发县

开发县实行总量控制分级管理定期评估奖优罚劣的管理方式

国家农发办根据总体资金规模各省资源禀赋开发政策等核定各省

的开发县总数量,省级农发机构在总数量以内根据耕地面积产业优势工

作基础等确定本省具体开发县

第二章

资金管理

第十一条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分别承担农业综合开发支出责任

中央财政根据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在年度预算中安排

必要的资金用于农业综合开发

地方各级财政投入资金应当列入同级政府年度预算

第十二条

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分配主要采取因素法,分配因素包括基

础资源因素工作绩效因素和其他因素,其中以基础资源因素为主

基础资源因素包括耕地面积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任务粮食及棉花

糖料等大宗农产品产量水资源等基础数据;工作绩效因素包括资金管理

项目管理综合管理监督管理等工作情况;其他因素主要包括特定的农业

发展战略要求政策创新情况等

财政部可以根据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任务重点,适当调整每年分

配资金选择的具体因素和权重

第十三条

农业综合开发可以采取补助贴息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增加

农业综合开发投入

第十四条

国家农发办根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类型和扶持对象规定项日自

筹资金的投入比例

鼓励土地治理项目所在地的农村集体和农民以筹资投劳的形式进

行投入

第十五条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投入以土地治理项目为重点省级农发机构

根据国家农发办的规定和本省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要求确定本省土地

治理项目和产业化发展项目的投入比例

第十六条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应当用于以下建设内容:

(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二)土地平整土壤改良;

(三)田间道路建设;

(四)防护林营造;

(五)牧区草场改良;

(六)优良品种先进技术推广;

(七)种植养殖基地建设;

(八)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设备购置和厂房建设;

(九)农产品储运保鲜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建设;

(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十一)国家农发办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七条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的支出范围包括:

(一)项目建设所需的材料设备购置及施工支出;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勘

察设计工程预决算审计等支出;

(三)工程监理费;

(四)科技推广费;

(五)项目管理费;

(六)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费;

(七)贷款贴息;

(八)国家农发办规定的其他费用

第十八条

本办法第十七条中规定的项目管理费由县级农发机构按土地治理

项目财政投入资金的一定比例提取使用,财政投入资金1500万元以下

的按不高于跳提取;超过1500万元的,其超过部分按不高于1%提取

项目管理费主要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地考察评审检查验收宣

传培训工程招标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监管绩效评价资金和项目公示等

项目管理方面的支出

省级设区的市级农发机构项目管理经费由本级政府预算安排,不得

另外提取

第十九条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农业综合开发财务

会计制度,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第二十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及时足

额地拨付资金,加强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一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财政资金支付实行县级报账制,按照国库集中支

付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土地治理项目实施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理报账县

级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已批准的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和工程建设进度情况,

及时足额地予以报账,并根据项目竣工决算进行清算

产业化发展项目,县级财政部门应当在项目完成至少过半后办理报

账,并在项目完工验收后根据验收确认意见及时足额支付财政资金

第二十二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结余资金应当按照规定收回同级财政

第三章

项目管理

第二十三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前期准备是指项目申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制定开发规划建立项目库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准备工作应

当做到常态化规范化

第二十四条

地方各级农发机构应当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和本地区经济

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及阶段性开发方案

第二十五条

国家农发办应当适时公布下一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扶持政策和重点

第二十六条

地方各级农发机构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政策扶持重点和本

地区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及阶段性开发方案,建立项目库,并实行动态管

第二十七条

纳入项目库的项目应当有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建设地点建设条件建设方案投资

估算及来源效益预测等

第二十八条

项目申报单位向当地农发机构申报下一年度项目时,应当提交项目

申请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材料,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根据项目类型的要求编制,其主要内容包括: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申报单位基本情况,建设地点现状与建设条件,

产品方案建设规模与工艺技术方案,建设布局与建设内容,组织实施与

运营管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环境影响分析•,综合效益评价以及必

耍的附件等

产业化发展项目申报单位可以将可行性研究报告与项目建议书合

并编制,并向当地农发机构提交

第二十九条

项目申报单位申报的项目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一)土地治理项目应当符合相关规划,有明确的区域范围,水源

有保证,灌排骨干工程建设条件基本具备;地块相对集中连片,治理后

能有效改善生产条件或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和农民群众积极性高

(二)产业化发展项目应当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资源优

势突出,区域特色明显;市场潜力大示范带动作用强预期效益好;项目

建设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要求

第三十条

省级农发机构负责组织评审本地区申报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省级农发机构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可以下放项目评审权限

项目评审应当以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农业综合开发政策为依

据,对申报项目建设必要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评估和审查,

为项目确立提供决策依据

第三十一条

在评审可行的基础上,由负责组织评审的农发机构根据资金额度,

择优确定拟扶持项目和资金数额项目原则上一年一定

负责组织评审的农发机构应当将拟扶持的项目及资金数额通过互

联网等媒介向社会公示,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除外公示期一般不少于7

B

第三十二条

拟扶持项目确定后,项目实施单位应当组织编制初步设计(实施方

案),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总体设计,主要建筑物设计,机械设备及仪

器购置计划,配套设施设计,工程概算,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项目区

现状图和工程设计图等

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由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农发机

构负责组织审定

产业化发展项目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由项目实施单位自行审定后

报县级农发机构备案对于不涉及工程建设内容的产业化发展项目,初步

设计(实施方案)可根据具体情况由评审通过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

目建议书替代

第三十三条

地方各级农发机构应当根据拟扶持项目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的审

定或者备案情况,编制汇总农业综合开发年度项目实施计划

省级农发机构负责批复本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并

报国家农发办备案,同时抄送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

简称专员办)

地方各级农发机构应当按照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开展项目实施检查

验收工作

第三十四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应当推行项目法人制土地治理项目按照国家有

关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工程监理资金和项目公示等规定执行:产业化发展

项目由项目实施单位自行实施,并实行资金和项目公示制

第三十五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当按照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组织实施项目,按期

建成并达到项目的建设标准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期一般为1—2年

第三十六条

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调整或终止确需进行调

整或终止的,由省级农发机构负责批复,省级农发机构可以适当下放项

目调整的批复权限

前款所称项目调整是指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地点和建设期限发生变

终止项目和省级农发机构批复调整的项目应当报国家农发办备案

第三十七条

土地治理项目竣工后,项目实施单位应当逐项检查初步设计(实施

方案)完成情况,及时编报项目竣工决算,做好项目竣工验收前的准备

工作

项目竣工决算审批管理职责和程序要求,由省级财政部门确定

第三十八条

土地治理项目由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农发机构组织验收验收的主

要内容包括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规章制度情况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

况主要工程建设的质量情况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工程运行管理和文档

管理情况等

产业化发展项目由县级农发机构组织验收验收时,县级农发机构应

当进行实地核查,确认项目完成情况

第三十九条

土地治理项目实施单位应当依照基本建设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81

号)有关资产交付管理的规定及时办理资产交付,并根据资产交付情况

明确管护主体

土地治理项目管护主体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运行管护制度,明确管护

责任管护内容和管护要求,保证项目工程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正常运行

第四十条

省级农发机构应当按规定时限向国家农发办报送上年度项目实施

计划完成情况,同时抄送财政部驻当地专员办

第四十一条

对财政资金投入较少的项目和贴息项目,省级农发机构可以简化有

关项目申报初步设计(实施方案)项目调整项目验收资金报账等方面的

程序和要求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二条

各级农发机构应当按照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等有关规定,公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立项政策申请条件提交申请材料目

录评审标准程序和结果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十三条

各级农发机构应当制定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

项目管理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

第四十四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各级农发机构应当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

目的预算绩效管理

国家农发办采取直接组织或委托第三方的方式,对各省的农业综合

开发资金和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和进行监督检查

地方各级农发机构应当定期对本地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开

展绩效评价,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四十五条

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应当按照工作职责和财政部要求,开展农业综

合开发资金有关预算监管工作

第四十六条

监督检查绩效评价和预算执行监管结果应当作为分配农业综合开

发资金的重要参考

第四十七条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使用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各级财政部门

应当按照预算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

律责任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严重违法违规问题的,地方

各级农发机构应当及时终止项目

第四十八条

对存在严重违法违规问题的农业综合开发县,省级以上农发机构应

当暂停或取消其开发县资格

第四十九条

各级农发机构应当积极配合审计部门财政部门的审计和监督检查,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第五章

第五十条

省级农发机构应当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

实施办法,报财政部备案,并抄送财政部驻当地专员办

第五十一条

中央有关部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农业综合开发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及外国政府贷款赠款项目管理办

法另行制定

国家对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发布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和财政部关于修改国家农业

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的决定(财政部令第60号)同时废止。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篇11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

益,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促进学校事业发展,根据《高等学校财务

制度》和相关专项资金管理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专项资金是指学校管理和使用的各类有专门用

途的资金,来源于上级财政和有关部门拨款、企业投入、学校配套资金

和学校预算安排的资金。主要包括,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引进、

师资培训、专项设备购置、学校基础设施改造和修缮等专项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管理遵循统筹规划、依规设立、规范管理、专款专

用、权责明晰、注重绩效的原则。

第四条学校各类专项资金实行归口职能部门管理。专项资金归口管

理部门牵头建立相应的专项资金领导小组,负责其管理职责范围内的专

项资金管理,包括项目库建设、项目预算编制及用报、项目执行过程的

监督。

第五条专项资金归口管理部门要建立三年滚动项目库,完善项目储

备和项目库管理,按照轻重缓急做好项目排序工作,统筹优化年度间项

目预算安排。按照科学化、合理化、精细化要求管理,每年7-8月份组

织相关单位按照学校预算编制工作的统一部署编报下一年度专项资金

预算和专项资金政府采购计划。

第六条专项资金归口管理部门要组织专项执行单位及项目负责人,

按规定时间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评审、预算申报、招投标、政府采购

等前期准备工作,科学编制用款计划,确保每年预算下达后,能够及时

组织实施。

第七条专项资金归口管理部门应及时梳理、检查本部门管理的专项

资金,掌握执行进度情况,应主动与专项执行单位、专项负责人加强沟

通协调,对于尚未实施或实施进度缓慢的,要督促其加快专项实施。

第八条专项资金执行单位应建立由部门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有关

人员组成的专项资金管理小组,制定专项资金使用计划、审批程序等。

专项资金管理实行项目责任人负责制,每笔开支须由项目负责人、经办

人、验收人签字,按照专项支出范围、额度、进度和学校相关财务规定,

办理报账手续,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

第九条专项资金由项目执行单位或项目负责人提出详细的经费预

算报告,经学校批准后,学校财务对安排的专项资金实行指标控制、单

独核算、专款专用,不得相互占用或挪用。

第十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国家和省级部门有统一规定的,管理办法

从其规定;学校有管理办法的,按现行办法执行;无明确规定的,由有关

归口管理职能部门会同财务处制定管理办法,切实保证资金的使用效

果。

第十一条专项资金根据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列入年度财务

收支预算,按照学校批准的经费预算直接用于计划专项的材料费、设备

费、修缮费、人工费、人才培养与引进费用、设计规划费等;财政拨款

专项、学校配套资金不得开支“三公经费”以及政策规定不得开支的其

他费用。

第十二条专项资金的支出范围、额度、进度,原则上不得调整或变

更,特殊情况应提出变更报告,根据专项管理权限和原则,经批准后,

方可执行。

第十三条专项资金购置固定资产,属于招标范围的,必须根据政府

采购预算和政府采购计划,按规定通过招投标或集中采购方式执行。按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建账建卡,按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办理验收手

续,统一管理,合理使用。

第十四条专项资金根据项目计划的进度需要跨年度使用的,可将指

标结转下年度使用,但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

第十五条项目完成后,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应将项目执行情况及时进

行总结,以书面形式上报学校及有关部门,严禁项目结束后不及时进行

财务结算,长期挂账报销费用。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按财政相关管理规定

执行,其他结余资金有相关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无相关规定的收归学校

统筹使用。归口管理部门、项目执行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对专项资金使

用的合理性、真实性和绩效负责。

第十六条规定时间未使用完的省级专项资金,根据《安徽省人民政

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精

神,学校将按照省级财政收回和扣减学校的年度拨款数相应扣减项日单

位下年经费指标。

第十七条按照职责明晰、权责匹配、全程监督、失责追究的原则,

明确专项资金安排使用主体责任及监管责任。财务处对专项资金的预算

安排、审核拨付、会计核算负责。专项资金归口管理部门对专项资金的

设立申请、资金分配、绩效评价、项目监管和信息公开负责。专项资金

执行单位对专项资金的,具体使用负责。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对专项资金

的监督检查负责。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财务处负责解释Q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篇12

第一条为促进和引导全省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动、支持

和鼓励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快中小学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改善地方

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中央和省级财政设立了“中

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布局调整专项资金为加强和

规范对该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布局调整专项资金的补助范围主要是地方各级政府教育部

门或村集体举办的初级中学和小学,重点支持农村地区中小学。

第三条布局调整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标准化、具有示范效应的中

小学校的新建、改扩建和教学用图书、仪器设备的购置,不得用于偿还

债务或挪作他用。

第四条布局调整专项资金由财政厅和教育厅协商,采用因素法等科

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分配,并下达到有关市。由项目市财政、教育部门共

同下达到有关(县、市、区)。项目县(市)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根据

本办法规定和市级下达的预算指标,结合本县(市)实际,确定项目并

由学校填报《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项目申请表》,逐级审核上报省

财政厅和教育厅,由省财政厅、

教育厅将核准的项目校及项目校预算逐级下达到市、县和项目校。

第五条项目校和项目的选择必须符合本办法第二条、第三条规定的

范围。具体要求是:

(一)项目资金要集中投入,投入一所,完成一所,确保效益。

(二)项目校必须要有较强的辐射能力和示范作用Q人口稀少且居

住分散的地区,可考虑建寄宿制学校。撤并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的学校

和教学点,努力扩大提高项目校的办学规模。

(三)项目校必须是20—年危房核查数据库中存在的,没有进行改

造,且D级教学用危房在200平米以上;项目竣工后,项目校在校生规

模初中在900人以上,小学在360人以上。

(四)项目校的选择应考虑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以改扩建为主,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当地筹资能力较强、干部群众办学积极性较高的地

方也可考虑新建。

(五)项目校必须按规定填报《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项目申请

表》。

第六条项目校的校园规划、建设项目、建筑面积、建筑标准、学校

的教学实验设备的配置标准按照《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

(建标[1996]640号)及有关教学仪器配备目录等确定。

第七条项目校要本着“牢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原则进行改

造和建设,严禁脱离当地实际的高标准建设。

第八条省财政厅和教育厅将根据各市上报的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方案和项目执行情况,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抽查评审°

第九条项目实施必须依法办事。各地在校园规划、工程项目立项、

勘察设计、招(议)标、施工监理、资金管理.、预决算审计、竣工验收、

档案管理等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行

业标准。

第十条项目经招(议)标后,结余资金按照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使

用范围由县(市)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安排,继续用于符合布局调整补

助条件的学校建设。

第十一条各市、县要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积极落实配套资金。各

市、县政府配套资金的比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