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A.鸦片斗争激化了中国社会冲突,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斗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冲突的激化D.鸦片斗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缘由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对封建王朝的一场农夫运动,而由于英国发动的鸦片斗争使得中国社会冲突进一步激化,导致了它的爆发。答案:A2.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国”字代“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微环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A.摆脱不了专制思想的束缚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C.反侵略反封建的决心D.进行文字的一次重大变革解析:由材料中“王居其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领导人摆脱不了专制思想的束缚。答案:A3.李大钊说:“太平天国运动禁止了鸦片,却采纳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缘由。”这说明太平天国()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解析:B项说法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利用宗教来宣扬动员革命;C、D两项说法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大张旗鼓、汹涌澎湃、坚持时间长达14年,赐予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以沉重打击。材料中李大钊主要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提出正确的革命纲领,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导致革命失败。答案:A4.《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将每户足够食用以外的粮食归入圣库,有婚娶弥月、疾病灾荒等开支,全由国库支给……”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太平天国()A.提动身展资本主义的设想B.追求同等自由的政治生活C.具有平均主义色调D.满意了农夫最迫切的愿望解析:提动身展资本主义设想的是《资政新篇》,故解除A项;“同等自由的政治生活”在题干中没有明显体现,故解除B项;“农夫最迫切的愿望”是获得土地,题干中没有体现,故解除D项;题干反映的是太平天国的平均主义思想,故选C项。答案:C5.与以往的农夫斗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志向③反封建同时反侵略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调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因其处在新旧交替的时代,赐予了它在反封建的同时也反对外国侵略的任务;又因当时的潮流是资本主义,所以,太平天国也出现了学习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这都是以往农夫斗争所不具备的。答案:D6.在江苏盐城市盐都县,发觉了一枚铜币(正反面如下图),从中可以看到()①货币的主要形态沿袭了传统②铸币的政权曾经统一了全国③革命领导人受到封建思想的侵蚀④“有钱同使”的平均主义思想A.②③ B.①②③④C.①④ D.①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实力。由图中钱币的形制沿袭了秦朝以来的圆形方孔钱,可推断①正确;由图中钱币上的文字内容“王畿千里”“东方诸侯”,可推断③正确;太平天国并没有统一全国,故②不正确;本材料只体现了与钱币有关的内容,没有体现“有钱同使”,解除④。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7.洪秀全在《原道觉世训》中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但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变。这主要是因为()A.太平天国达到了全盛B.原先的理念已不适应C.太平天国巩固政权的须要D.农夫阶级自身的局限性解析:洪秀全在《原道觉世训》中主要强调同等、平均、公允等观念,但是后来发生了天京变乱,究其缘由是由于农夫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导致出现争权夺利的斗争,最终发生了天京变乱。答案:D8.据记载,1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颁行后,李秀成等一些重要领导人对其“所著各书”“皆不屑看也”。这主要是由于()A.李秀成等将领没有文化B.洪仁玕的书籍缺乏新意C.频繁斗争使其无暇读书D.该书没有体现农夫需求解析:《资政新篇》主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没有反映农夫的要求,因此得不到李秀成等将领的支持,故D项正确。答案:D9.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缘由是()A.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B.太平军战略失误C.革命纲领不符合实际D.太平天国的军队战斗力弱解析:太平天国面临的敌人是中外反动势力,这是前所未有的。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最主要缘由。答案:A10.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的主见B.《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废除私有制的主见C.《资政新篇》变更了《天朝田亩制度》在改造社会方案上的落后性D.《资政新篇》变更了《天朝田亩制度》所提倡的社会模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实力。《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时期洪仁玕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色调的施政方案,而《天朝田亩制度》则是要求废除封建土地全部制,反映了农夫的志向追求。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答案:B11.“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削减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D.拜上帝教汲取了西方文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近代化的角度对太平天国影响的相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之一(帝国主义的侵略也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太平天国运动把斗争的矛头主要指向清朝的封建统治,也就打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这就在肯定程度上削减了中国近代化的阻力。答案:B12.中国步入世界的进程中,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面作用。假如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这里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A.打击了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B.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世界潮流C.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D.激发了汉族士大夫致力于自救变革解析:题干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使中国起先融入世界的潮流,即起先了近代化。打击了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但中国仍处于专制统治之下,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颁布的《资政新篇》,提倡发展资本主义,但没有实施,不能起到题干中起先融入世界潮流的作用,故B项错误;C项与中国起先近代化没有联系,故C项错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些汉族士大夫进一步相识到了西方“船坚炮利”的巨大威力,他们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3.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阅历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于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船只无论大小,人民无论贫富,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行倒置。粤匪……皆以兄弟称之……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摘自曾国藩《讨粤匪檄》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务使天下共享天父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匀称,无人不饱暖。”——《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三《资政新篇》提出,要效法西方,兴建铁路、马路,仿制火车、轮船;兴办邮政、银行,推广保险;嘉奖独创,实行专利制度。(1)材料客观上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什么作用?(2)据材料指出《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分析指出它不能实行的根本缘由。(3)据材料指出《资政新篇》的性质。一种观点认为,《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农夫阶级能够领导民主革命取得成功,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解析:第(1)问留意曾国藩的阶级立场,材料叙述了太平天国带来的灾难,实际是对清王朝的打击,同时提取有效信息“数千年礼仪……扫地荡尽”。第(2)问从材料二中“分田”“无处不匀称”等概括。第(3)问结合《资政新篇》的内容(发展资本主义)来分析其性质。从农夫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分析不能领导中国革命成功的缘由。答案:(1)沉重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2)内容:平均安排土地,平均安排产品。缘由:所要建立的小农经济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平均安排产品,不能调动生产主动性。(3)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不同意。理由:《资政新篇》只能说明农夫阶级能够学习先进阶级的革命纲领,而学习即意味着他们接受了先进阶级的领导,农夫阶级本身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56年是太平军成功与危机纷呈的一年……材料二1856年发生的震撼太平天国的那场灾难……要归咎于他们自己中心领导方面的动荡不定……这种动荡性在运动最初年头中就已经孕育于太平军的制度之中。政权要接着下去,就须要一种在共同事业中形成的兄弟情意,以刹住诸王之间的不和。但是兄弟情意不久都被东王杨秀清的无情野心所毁。(1)材料一中的“成功”和“危机”主要指什么?(2)归纳材料二中“那场灾难”发生的主要缘由。你认为材料二的说法是否全面?为什么?解析:第(1)问,依据时间“1856年”,结合太平天国的发展概况得出表现。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归咎于他们自己中心领导方面的动荡担心”得出缘由,并从农夫阶级的局限性上加以评论。答案:(1)“成功”指太平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