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通信行业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电子与通信行业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电子与通信行业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电子与通信行业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电子与通信行业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与通信行业作业指导书TOC\o"1-2"\h\u18402第1章电子与通信行业概述 3274971.1行业发展历史 3286671.2行业现状与趋势 434581.3行业政策与法规 42342第2章电子通信基本原理 5224612.1电路分析与设计 5114892.1.1电路基本概念 567662.1.2电路分析方法 5153122.1.3电路设计方法 5181082.2信号与系统 543992.2.1信号基本概念 517642.2.2系统基本概念 588422.2.3信号与系统的关系 595912.3数字信号处理 6303362.3.1数字信号处理基本概念 691272.3.2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6292802.3.3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 679022.3.4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硬件实现 615833第3章电子元器件 6266783.1电阻、电容与电感 6136013.1.1电阻 611653.1.2电容 6259033.1.3电感 6169633.2晶体管与集成电路 7110163.2.1晶体管 7148253.2.2集成电路 756743.3电子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 7310803.3.1选用原则 7285713.3.2检测方法 721868第4章通信系统 746494.1模拟通信系统 7315104.1.1模拟通信基本原理 7260684.1.2模拟通信系统的组成 7277094.1.3模拟通信系统的功能指标 880704.2数字通信系统 889104.2.1数字通信基本原理 8121594.2.2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 8153644.2.3数字通信系统的功能指标 8235794.3现代通信技术 8211394.3.1移动通信技术 8132834.3.2光通信技术 899804.3.3卫星通信技术 864054.3.4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 8285754.3.5量子通信技术 931140第5章网络与数据通信 9138985.1计算机网络基础 959735.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 9225045.1.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957735.1.3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981785.2数据通信协议 983115.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9170815.2.2数据通信协议的定义与作用 9170785.2.3常见的数据通信协议 9225005.3网络设备与架构 9155135.3.1常见网络设备 9139955.3.2网络拓扑结构 10207625.3.3网络架构设计 1092955.3.4网络管理与维护 1019925第6章无线通信技术 1019826.1无线传输原理 1058296.1.1无线电波传播 10212126.1.2调制与解调 10176016.1.3信道编码与解码 1060216.2蓝牙与WiFi技术 1053936.2.1蓝牙技术 11115996.2.2WiFi技术 1168146.3移动通信技术 11139606.3.1移动通信系统架构 11259766.3.2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1115496.3.3移动通信发展趋势 1115314第7章光通信技术 12135447.1光纤通信原理 1260557.1.1光纤结构及分类 12281237.1.2光的传输特性 12303617.1.3光发射与接收技术 12261777.2光器件与光模块 12137797.2.1光器件概述 12304407.2.2光模块及其功能 12168877.3光通信网络 1273807.3.1光通信网络的组成 12254247.3.2光通信网络的技术与发展 13105107.3.3光通信网络的应用 1328913第8章通信设备与系统设计 13245508.1通信设备概述 13187848.1.1设备分类 1329018.1.2设备功能 1397248.1.3功能指标 13249318.2通信系统设计方法 13179938.2.1需求分析 14262978.2.2系统架构设计 1468388.2.3设备选型 14304078.2.4链路预算 1447788.3通信设备调试与优化 1497738.3.1设备调试 1440528.3.2优化策略 1464628.3.3故障排查 1420750第9章电磁兼容性设计 14306879.1电磁兼容基本概念 14310679.1.1电磁干扰 15125549.1.2电磁敏感度 15152989.1.3电磁兼容性衡量指标 1550549.2电磁干扰分析与抑制 15151249.2.1电磁干扰来源 15123269.2.2电磁干扰传播途径 15258289.2.3电磁干扰抑制措施 15192589.3电磁兼容测试与认证 1523619.3.1电磁兼容测试 15164259.3.2电磁兼容认证 1615549第10章行业应用与前景展望 161799410.1电子与通信行业应用案例 161675710.1.1智能手机 16190010.1.2物联网 162107310.1.35G通信 16453210.2行业发展前景与挑战 162049210.2.1发展前景 161879910.2.2挑战 1756310.3人才培养与职业规划 172522510.3.1人才培养 173003710.3.2职业规划 17第1章电子与通信行业概述1.1行业发展历史电子与通信行业起源于20世纪初,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独立的产业体系。在我国,电子与通信行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电子与通信行业主要以模仿和学习为主,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电子与通信产业体系。(2)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电子与通信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通信技术实现了从模拟到数字的跨越,为我国电子与通信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21世纪初至今:我国电子与通信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已经成为全球电子与通信产业的重要力量。1.2行业现状与趋势目前我国电子与通信行业呈现出以下特点:(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子与通信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政策支持和产业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电子与通信行业在核心芯片、关键器件、通信设备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3)产业链日趋完善:我国电子与通信产业链逐渐向高端延伸,形成了从上游材料、中游设备到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体系。未来发展趋势:(1)5G技术将加速普及,推动电子与通信行业向高速、大容量、低时延方向发展。(2)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电子与通信行业深度融合,为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应用。(3)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电子与通信行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1.3行业政策与法规为推动电子与通信行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主要包括:(1)产业政策:如《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对电子与通信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2)创新政策:通过设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等,支持电子与通信行业关键技术研发。(3)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电子与通信企业给予税收减免,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4)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等,为电子与通信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5)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电子与通信行业标准化工作,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提升我国电子与通信行业的国际影响力。第2章电子通信基本原理2.1电路分析与设计2.1.1电路基本概念电路是电子通信系统的基础,它由电源、导线、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组成。本节主要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的组成、电路模型、电路参数等。2.1.2电路分析方法电路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等效电路法和信号流图法。等效电路法是将复杂电路简化为等效电路,便于分析计算;信号流图法则通过图形表示电路中各元件的信号传递关系,直观地分析电路功能。2.1.3电路设计方法电路设计是电子通信系统的核心环节。本节介绍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确定设计指标、选择合适的电路拓扑、计算电路参数、优化电路功能等。2.2信号与系统2.2.1信号基本概念信号是电子通信系统中的信息载体。本节介绍信号的基本概念,包括信号的分类、信号的数学表示、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等。2.2.2系统基本概念系统是对信号进行处理、传输、转换和控制的实体。本节介绍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系统的分类、系统的数学模型、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等。2.2.3信号与系统的关系信号与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节分析信号通过系统时的变化规律,探讨信号的稳定性、因果性和线性性等特性。2.3数字信号处理2.3.1数字信号处理基本概念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SignalProcessing,DSP)是利用数字技术和算法对信号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本节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包括数字信号、数字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等。2.3.2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是数字信号处理的核心。本节介绍常用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包括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数字滤波器设计等。2.3.3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电子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简要介绍数字信号处理在通信系统、雷达系统、语音处理等领域中的应用。2.3.4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硬件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算法通常需要专门的硬件来实现。本节介绍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指标,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编程方法。第3章电子元器件3.1电阻、电容与电感3.1.1电阻电阻是电子电路中基本的元件之一,主要作用是阻碍电流的流动,从而控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按照制造材料可分为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线绕电阻等。电阻的选用应根据电路实际需求,考虑其阻值、精度、功率等参数。3.1.2电容电容是电子电路中用于储存电荷的元件,广泛应用于滤波、耦合、旁路、振荡等电路。电容的种类包括陶瓷电容、电解电容、薄膜电容等。选用电容时应考虑其容量、耐压、温度系数等参数。3.1.3电感电感是电子电路中储存磁能的元件,对交流电流具有阻碍作用。电感的种类有固定电感、可调电感、变压器等。电感的选用应关注其电感值、品质因数、饱和电流等参数。3.2晶体管与集成电路3.2.1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放大和开关功能。晶体管主要包括npn型和pnp型两大类,根据结构可分为三极管、场效应管等。选用晶体管时应考虑其型号、功能参数(如放大倍数、饱和电压、开关速度等)。3.2.2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将大量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器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材料上,实现特定功能的电路。根据功能可分为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等。选用集成电路时应关注其型号、功能参数、封装形式等。3.3电子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3.3.1选用原则选用电子元器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电路功能要求;(2)考虑元器件的可靠性、稳定性;(3)兼顾成本和易购性;(4)优先选择标准化、通用化的元器件。3.3.2检测方法(1)外观检查:检查元器件外观是否完好,标识是否清晰;(2)参数测试: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设备检测元器件的阻值、容量、电感值等参数;(3)功能测试:通过搭建测试电路,验证元器件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的功能。第4章通信系统4.1模拟通信系统4.1.1模拟通信基本原理模拟通信系统通过模拟信号传输信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连续变化的电磁波来传递声音、图像等模拟信号。本节将介绍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4.1.2模拟通信系统的组成模拟通信系统主要由信源、信道、调制器、解调器、接收器等部分组成。本节将详细介绍各部分的职能和相互关系。4.1.3模拟通信系统的功能指标模拟通信系统的功能指标主要包括信号带宽、传输速率、信号噪声比、调制解调方式等。本节将分析这些功能指标对通信质量的影响。4.2数字通信系统4.2.1数字通信基本原理数字通信系统通过数字信号传输信息,其基本原理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进行编码、传输和解码。本节将介绍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过程。4.2.2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数字通信系统主要由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调制器、解调器、接收器等部分组成。本节将详细阐述各部分的职能和作用。4.2.3数字通信系统的功能指标数字通信系统的功能指标包括误码率、信号带宽、传输速率、功率效率等。本节将分析这些功能指标对通信质量的影响,并探讨提高通信功能的方法。4.3现代通信技术4.3.1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将介绍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发展趋势。4.3.2光通信技术光通信技术以光纤为传输介质,具有传输容量大、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本节将探讨光纤通信的原理、器件和系统组成。4.3.3卫星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高速通信。本节将分析卫星通信系统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领域。4.3.4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技术通过软件实现对无线电信号的调制解调、频率转换等处理,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本节将介绍SDR技术的原理、架构及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4.3.5量子通信技术量子通信技术利用量子态的特性实现信息传输,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传输速率。本节将简要介绍量子通信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及其在未来通信领域的应用前景。第5章网络与数据通信5.1计算机网络基础5.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而成的,以实现数据传输、资源共享和分布式处理等功能的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通信、信息传输、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和网络安全等。5.1.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可根据覆盖范围、传输介质、拓扑结构等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有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等。5.1.3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各层之间相互独立,协同工作,共同完成数据传输和处理任务。5.2数据通信协议5.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是指在计算机之间通过传输介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其基本要素包括信源、信宿、信道、调制解调器等。5.2.2数据通信协议的定义与作用数据通信协议是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规则和约定。其主要作用是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5.2.3常见的数据通信协议常见的数据通信协议有TCP/IP协议、FTP协议、HTTP协议、SMTP协议等。这些协议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有效支持。5.3网络设备与架构5.3.1常见网络设备常见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网关、防火墙等。这些设备在计算机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数据交换、路径选择、网络安全等。5.3.2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相互连接的物理布局。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等。5.3.3网络架构设计网络架构设计是根据实际需求,选用合适的网络设备、协议和技术,搭建高效、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设计时应考虑网络的扩展性、可靠性、功能等因素。5.3.4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管理与维护是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实时监控、故障排查、功能优化等操作,保证网络正常运行。主要包括网络设备管理、网络功能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等。第6章无线通信技术6.1无线传输原理无线通信技术是利用无线电波在空间中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本节将介绍无线传输的基本原理。6.1.1无线电波传播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反射、折射、绕射和散射等现象的影响。根据传播介质的不同,无线电波传播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地波传播:无线电波沿地面传播,适用于中短距离通信。(2)天波传播:无线电波经大气层反射,实现远距离通信。(3)空间波传播:无线电波在空间中直接传播,适用于视距范围内的通信。6.1.2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信息信号(如音频、视频等)转换为适合无线传输的信号的过程。解调是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信号的过程。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6.1.3信道编码与解码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对传输信号进行编码的过程。解码是接收端对接收到的编码信号进行还原的过程。常见的信道编码技术包括卷积编码、汉明编码等。6.2蓝牙与WiFi技术蓝牙和WiFi技术是无线局域网(WLAN)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本节将介绍这两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6.2.1蓝牙技术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工作在2.4GHz频段,传输距离约为10米。蓝牙技术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短距离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汽车等设备之间的通信。6.2.2WiFi技术WiFi技术是一种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工作在2.4GHz和5GHz频段,传输距离可达数百米。WiFi技术具有高速率、高可靠性、易于部署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家庭、企业、公共场所等场景。6.3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将介绍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6.3.1移动通信系统架构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移动台(MS):用户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2)基站(BS):负责与移动台进行无线通信,转发信号。(3)交换中心(MSC):负责处理呼叫控制、用户鉴权等功能。(4)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和访问位置寄存器(VLR):存储用户信息和位置信息。6.3.2移动通信关键技术(1)多址技术:如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2)切换技术:实现移动台在不同基站之间的无缝切换。(3)功率控制:调整移动台的发射功率,降低干扰,提高通信质量。(4)信道编码与解码: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6.3.3移动通信发展趋势(1)5G技术:具有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时延、更大的连接数等优势,将推动物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发展。(2)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实现万物互联。(3)网络切片:为不同业务提供定制化的网络资源,提高网络利用率。(4)智能运维: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移动通信网络的自动化、智能化运维。第7章光通信技术7.1光纤通信原理7.1.1光纤结构及分类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光纤主要由纤芯、包层和涂覆层组成。根据纤芯的折射率分布,光纤可分为阶跃型光纤和渐变型光纤两大类。7.1.2光的传输特性在光纤中,光信号的传输特性主要包括衰减、色散和非线性效应。衰减是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逐渐减弱的现象,色散则是不同波长的光在传输速度上的差异,非线性效应则主要包括自相位调制、交叉相位调制和四波混频等。7.1.3光发射与接收技术光发射技术主要包括激光发射和LED发射。激光发射具有高方向性、高亮度和高单色性等特点,适用于长距离通信;LED发射则适用于短距离通信。光接收技术主要包括光电检测和放大处理等。7.2光器件与光模块7.2.1光器件概述光器件是光通信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光源、光探测器、光调制器、光开关、光耦合器等。这些器件在光信号的产生、传输、调制、检测和放大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7.2.2光模块及其功能光模块是将光器件与电路集成在一起,实现特定功能的模块。常见光模块包括光发射模块、光接收模块、光收发一体模块等。它们具有高速、高效、小型化、低功耗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光通信系统中。7.3光通信网络7.3.1光通信网络的组成光通信网络主要由光传输系统、光交换系统和光接入系统组成。光传输系统负责将光信号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光交换系统实现光信号的路由选择和转发;光接入系统则提供用户接入光通信网络的功能。7.3.2光通信网络的技术与发展光通信网络技术主要包括波分复用技术(WDM)、光时分复用技术(OTN)、光码分复用技术(OCDMA)等。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光通信网络逐渐向高速、大容量、智能化、绿色节能等方向发展。7.3.3光通信网络的应用光通信网络在长途传输、城域网、接入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光通信技术还在数据中心、云计算、5G通信等新兴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光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光通信网络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第8章通信设备与系统设计8.1通信设备概述通信设备作为现代信息传输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功能和稳定性对整个通信系统的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本章首先对通信设备进行概述,包括设备的分类、功能、功能指标等。8.1.1设备分类通信设备可分为有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两大类。有线通信设备主要包括光缆、电缆、交换设备等;无线通信设备主要包括基站、移动终端、卫星通信设备等。8.1.2设备功能通信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信息的发送、传输、接收和处理。具体包括信号调制、信号解调、信号放大、信号滤波、信号编码、信号解码等。8.1.3功能指标通信设备的功能指标主要包括传输速率、带宽、误码率、信噪比、抗干扰能力等。这些指标决定了通信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8.2通信系统设计方法通信系统设计是实现通信设备功能和功能的关键步骤。本节介绍通信系统设计方法,包括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设备选型、链路预算等。8.2.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通信系统设计的首要环节,需充分考虑用户需求、业务类型、覆盖范围等因素,保证设计的通信系统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8.2.2系统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通信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设备布局、网络拓扑、信号传输路径等。同时需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8.2.3设备选型根据系统架构和功能指标,选择合适的通信设备。设备选型要考虑设备功能、价格、兼容性、品牌信誉等因素。8.2.4链路预算链路预算是通信系统设计中的一环,主要包括信号传输损耗、设备增益、噪声等因素的计算。通过链路预算,保证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8.3通信设备调试与优化通信设备调试与优化是保证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本节介绍通信设备的调试方法、优化策略以及故障排查。8.3.1设备调试设备调试主要包括设备安装、参数配置、功能测试等。调试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保证设备功能达到设计要求。8.3.2优化策略通信设备优化主要包括信号优化、网络优化、设备配置优化等。通过优化,提高通信系统的功能、可靠性和用户体验。8.3.3故障排查通信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类故障。故障排查需根据故障现象、设备日志、功能指标等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第9章电磁兼容性设计9.1电磁兼容基本概念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是指电子设备或系统在电磁环境中正确运行不至于互相干扰的能力。本节主要介绍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包括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电磁敏感度(ElectromagneticSusceptibility,EMS)以及电磁兼容性的衡量指标。9.1.1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是指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波对其他设备产生的影响。电磁干扰主要包括辐射干扰和传导干扰。9.1.2电磁敏感度电磁敏感度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受到干扰时,能保持正常运行的能力。提高电磁敏感度是保证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的关键。9.1.3电磁兼容性衡量指标电磁兼容性衡量指标主要包括辐射发射、传导发射、辐射抗干扰、传导抗干扰等参数。9.2电磁干扰分析与抑制本节主要分析电磁干扰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并提出相应的抑制措施。9.2.1电磁干扰来源电磁干扰来源主要包括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内部干扰主要来源于设备内部的电路、器件和电源等;外部干扰主要来源于自然环境、工业电磁污染和其他电子设备等。9.2.2电磁干扰传播途径电磁干扰传播途径包括空间辐射传播、传导传播和耦合传播。9.2.3电磁干扰抑制措施(1)电路设计方面:采用差分信号传输、地平面分割、屏蔽、滤波等技术;(2)器件选型方面:选择低辐射、低干扰的电子器件;(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