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1页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2页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3页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4页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TOC\o"1-2"\h\u2388第1章引言 3198511.1研究背景 364811.2研究目的与意义 3227601.3研究方法与框架 411485第2章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基础 4180542.1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与内涵 440652.2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演变 4112642.3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与规范 532128第3章可持续发展战略概述 5112883.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5145863.1.1公平性原则 56493.1.2持续性原则 5262813.1.3共同性原则 69083.1.4阶段性原则 6281733.2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6215663.2.1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终极目标 6135613.2.2企业社会责任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629623.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 6177563.3.1经济要素 6100983.3.2社会要素 6149183.3.3环境要素 724629第4章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分析 7302284.1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总体状况 7298594.2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7294114.3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案例分析 86926第5章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 8183645.1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原则 8267055.2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设定 941295.3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917335第6章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合 1043076.1融合的理论基础 10304806.1.1可持续发展理论 1030936.1.2利益相关者理论 1093476.1.3企业伦理理论 1022296.2融合的实践路径 10306856.2.1制定明确的社会责任战略 10109086.2.2构建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10223806.2.3加强社会责任沟通与透明度 10288636.2.4创新社会责任实践模式 11145106.3融合案例分析 1129736.3.1案例一:某家电企业绿色发展战略 1180136.3.2案例二:某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11227076.3.3案例三:某服装品牌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1116717第7章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11129427.1企业内部管理与责任履行 11249147.1.1组织结构优化 116067.1.2管理制度完善 11144377.1.3员工培训与激励 12100427.2企业外部合作与责任履行 12211647.2.1产业链协同 12103607.2.2合作伙伴关系 1279017.2.3社区参与与支持 1250577.3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评估 12119137.3.1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 12114677.3.2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12218627.3.3可持续发展战略评估 129927.3.4持续改进 122115第8章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激励机制 13290808.1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 1382728.1.1法律法规 13106108.1.2标准规范 1335438.2企业内部激励机制 13251428.2.1管理层激励 1375868.2.2员工激励 13189998.2.3内部培训与沟通 13201228.3企业外部激励机制 13284128.3.1市场激励 14249378.3.2投资者激励 14150618.3.3社会公众激励 14230798.3.4合作伙伴激励 1497第9章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挑战与应对 14113449.1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挑战 1428449.1.1利益相关方期望的冲突 14193569.1.2资源配置与能力限制 1495709.1.3法规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变化 14287859.1.4企业文化与组织结构的制约 14183189.2面对挑战的企业应对策略 1553829.2.1建立利益相关方沟通机制 152929.2.2优化资源配置与能力提升 1562519.2.3适应法规政策与市场环境变化 15297279.2.4推进企业文化与组织结构变革 1579619.3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未来趋势 15153239.3.1绿色低碳发展 15175899.3.2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战略 1592739.3.3跨界合作与创新 1543899.3.4透明度与信息披露 1531466第10章结论与建议 162949010.1研究结论 162150710.2政策建议 162182910.3企业实践建议与展望 16第1章引言1.1研究背景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责任的履行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企业社会责任(CSR)强调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应关注环境保护、社会公益和利益相关者权益保障等方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此背景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对于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分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外部驱动因素,以及社会责任实践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研究目的如下:(1)揭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依据。(2)分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驱动因素,为企业制定社会责任政策提供参考。(3)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为和企业制定相关策略提供指导。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理论意义:丰富和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2)实践意义:为企业提供履行社会责任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路径和方法,有助于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水平。(3)政策意义: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1.3研究方法与框架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具体研究框架如下:(1)文献综述: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关研究,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2)案例分析:选取典型企业进行案例分析,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3)实证研究:基于大量企业数据,运用统计方法验证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方法与框架,本研究力求全面、深入地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为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第2章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基础2.1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与内涵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社会及自然环境承担的责任。这一概念强调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股东利益最大化,还要关注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包括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以及环境等。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涉及道德、法律、经济和环境等多个方面,旨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共处。2.2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演变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演变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古典观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企业被认为其主要责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为股东创造价值。这一观念认为,企业只需遵守法律法规,无需承担额外社会责任。(2)社会责任观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对企业影响力认识的加深,人们开始关注企业在社会中的角色。企业被期望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关注社会公益,承担社会责任。(3)利益相关方观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企业社会责任理论逐渐转向利益相关方视角。企业不仅要关注股东利益,还要关注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实现多方利益的平衡。(4)可持续发展观阶段:21世纪初至今,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强调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关注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2.3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与规范为了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国际社会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以下列举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标准和规范:(1)联合国全球契约:成立于2000年,旨在推动企业遵循人权、劳动、环境及反腐等领域的十项原则。(2)ISO26000: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10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指南》,为企业提供社会责任管理的原则、实践和指南。(3)SA8000:社会责任国际于1997年制定的社会责任标准,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劳动权益保护。(4)全球报告倡议(GRI):成立于1997年,提供一套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帮助企业披露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的信息。(5)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JSI):成立于1999年,评估企业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表现,为企业提供参考。第3章可持续发展战略概述3.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旨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方式。这一概念源自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并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接受的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包括: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及阶段性。3.1.1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强调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是指同一代人之间,无论国籍、种族、性别、文化背景均应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代际公平则是指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应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保证后代人的发展权益。3.1.2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要求人类活动在不超过地球生态系统承载力的范围内进行,保证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3.1.3共同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强调全球范围内各国共同参与可持续发展进程,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和发展问题。3.1.4阶段性原则阶段性原则指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不同,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3.2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CSR)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对利益相关方(如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承担的义务,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2.1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终极目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通过改善员工待遇、保护消费者权益、优化供应链管理、减少环境污染等途径,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3.2.2企业社会责任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通过实施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可以提升品牌形象、增强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3.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3.3.1经济要素经济要素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主要包括:(1)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2)促进就业与公平:扩大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3.3.2社会要素社会要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主要包括:(1)教育与文化: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2)公共卫生与社会保障: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人民生活质量。3.3.3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主要包括:(1)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第4章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分析4.1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总体状况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责任的普及,我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总体来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实践社会责任。,企业对员工、消费者、环境等方面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数量逐年增长,披露内容和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在总体状况较好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仍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一些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表现较好,而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则相对滞后。不同地区、行业之间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也存在较大差异。4.2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尽管我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面临以下问题和挑战:(1)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不足,认为履行社会责任会增加成本,影响企业利润。(2)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不完善。很多企业尚未建立完整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缺乏系统、持续的社会责任实践。(3)信息披露不足。部分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存在内容不实、数据不透明等问题,导致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缺乏了解。(4)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不足。目前我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和约束力度不够。(5)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联度不高。部分企业未能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战略和核心竞争力,导致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发展脱节。4.3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案例分析以下是几个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面的典型例子:(1)巴巴:巴巴集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公益基金、绿色物流、农村淘宝等项目,助力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时巴巴还发布了详细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2)中国石化:中国石化致力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通过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公司还积极开展公益活动,支持社会教育事业和扶贫事业。(3)万科:万科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注重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同时万科还推出了员工志愿者计划,鼓励员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4):关注全球范围内的社会责任,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助力全球通信事业的发展。同时还积极投身教育、健康、环保等领域的公益事业。第5章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5.1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原则企业在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的因素,保证战略的全面性和综合性。(2)前瞻性原则:紧跟国际国内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市场、技术、政策等方面的变化,保证战略的前瞻性和适应性。(3)创新性原则:积极创新管理理念、技术手段、商业模式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4)协同性原则: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层级以及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5)实施性原则:保证战略具有明确的实施路径、可行的操作措施和有效的资源配置,保证战略的落地实施。5.2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设定企业在设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时,应关注以下方面:(1)经济效益目标: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市场份额、投资回报率等经济指标,实现企业持续增长。(2)社会效益目标:保障员工权益,提高员工满意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升企业形象;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与合作,促进社会和谐。(3)环境效益目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响应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5.3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战略规划:明确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阶段性任务和实施步骤。(2)组织架构:设立专门的可持续发展管理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健全组织体系。(3)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4)资源配置: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5)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6)人才培养: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潜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7)市场拓展: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优化市场布局,提高市场占有率。(8)社会责任: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公益慈善、社区和谐等方面,提升企业形象。(9)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识别、评估、控制各类风险,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第6章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合6.1融合的理论基础企业社会责任(CSR)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融合,是基于对现代企业角色和功能的重新认识。企业不再仅仅被视为追求经济利益的工具,而是应当承担起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以下是融合的理论基础:6.1.1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合,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6.1.2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应关注所有与其有利害关系的群体,包括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等。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合,要求企业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实现多方共赢。6.1.3企业伦理理论企业伦理理论强调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遵循道德原则。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合,意味着企业应在经营活动中遵循道德规范,关注社会公正和公平,促进社会和谐。6.2融合的实践路径为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融合,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实践路径:6.2.1制定明确的社会责任战略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社会责任战略,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之中,保证社会责任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得到有效落实。6.2.2构建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包括社会责任目标、组织结构、责任分解、监测评估等方面,保证社会责任工作的有序推进。6.2.3加强社会责任沟通与透明度企业应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提高社会责任工作的透明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6.2.4创新社会责任实践模式企业应积极摸索与创新社会责任实践模式,如绿色生产、绿色采购、绿色营销等,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6.3融合案例分析以下案例为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合的典型代表:6.3.1案例一:某家电企业绿色发展战略该企业以绿色发展战略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等手段,降低产品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同发展。6.3.2案例二:某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该企业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战略,通过开展公益活动、保护用户隐私、促进信息公平等举措,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6.3.3案例三:某服装品牌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该企业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核心竞争力,注重环保面料研发、绿色生产、节能减排等方面,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合的实践成果,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第7章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7.1企业内部管理与责任履行企业内部管理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重要基础。企业应在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员工培训等方面,全面融入社会责任理念。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构,形成从上至下的责任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保证企业运营过程中遵循法律法规,保障员工权益。加强员工社会责任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履行能力。7.1.1组织结构优化企业应优化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的职责,形成协同效应。设立专门的社会责任部门,负责协调、监督和评估企业社会责任工作。7.1.2管理制度完善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保证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遵循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员工权益。包括但不限于:劳动用工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7.1.3员工培训与激励加强员工社会责任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7.2企业外部合作与责任履行企业应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社区等方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7.2.1产业链协同企业应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社会责任履行。通过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推动产业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7.2.2合作伙伴关系与合作伙伴共同推进社会责任履行,注重合作伙伴的社会责任能力提升。在合作过程中,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现共赢。7.2.3社区参与与支持企业应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支持社区发展。通过公益慈善、社区服务等活动,增进企业与社区的关系,提升企业形象。7.3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评估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保证实施与评估的有效性。7.3.1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融入社会责任理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战略目标、关键指标和实施计划。7.3.2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企业应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机制,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内部管理、外部合作等途径,推动战略实施。7.3.3可持续发展战略评估定期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评估,分析实施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评估结果作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要内容,对外公布。7.3.4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第8章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激励机制8.1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是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引导和约束。应制定相应政策,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提供激励机制。8.1.1法律法规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对表现良好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支持。对于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罚,形成有力的法律约束。8.1.2标准规范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及可持续发展相关标准,引导企业按照规范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通过认证、评价等手段,鼓励企业达到或超过标准要求,提升整体社会责任水平。8.2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是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8.2.1管理层激励将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管理层绩效考核体系,与薪酬、晋升等挂钩,激发管理层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8.2.2员工激励设立员工社会责任奖,对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提高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参与度。8.2.3内部培训与沟通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通过定期沟通,了解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企业社会责任管理。8.3企业外部激励机制企业外部激励机制主要包括市场、投资者、社会公众等方面的激励。8.3.1市场激励建立绿色采购、绿色消费等市场激励机制,引导企业生产符合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产品。同时通过市场竞争,促使企业不断提升社会责任水平。8.3.2投资者激励鼓励投资者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对表现良好的企业给予投资支持。推动社会责任投资理念的普及,引导投资者关注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8.3.3社会公众激励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典型事迹,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鼓励消费者、社会组织等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8.3.4合作伙伴激励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通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社会责任水平。第9章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挑战与应对9.1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挑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诸多挑战,以下为主要挑战:9.1.1利益相关方期望的冲突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需平衡各方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包括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及社会公众等。这些期望往往存在冲突,企业在决策时难以同时满足所有利益相关方的需求。9.1.2资源配置与能力限制企业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面临资源配置和能力限制的问题。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无限的需求,企业需要在项目选择、投资决策等方面进行权衡。9.1.3法规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变化法规政策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产生较大影响。政策调整、市场竞争等因素可能导致企业战略失效,甚至产生负面影响。9.1.4企业文化与组织结构的制约企业文化及组织结构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具有重要作用。若企业文化不支持可持续发展,或组织结构不适应战略变革,企业将难以有效实施相关战略。9.2面对挑战的企业应对策略为应对上述挑战,企业可采取以下应对策略:9.2.1建立利益相关方沟通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利益相关方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各方期望,寻求共识,平衡利益冲突,保证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9.2.2优化资源配置与能力提升企业应优化资源配置,优先支持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项目。同时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能力。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