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桓台一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18/3B/wKhkGWcmcCWAb016AALtMW9MM0Q347.jpg)
![山东省桓台一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18/3B/wKhkGWcmcCWAb016AALtMW9MM0Q3472.jpg)
![山东省桓台一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18/3B/wKhkGWcmcCWAb016AALtMW9MM0Q3473.jpg)
![山东省桓台一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18/3B/wKhkGWcmcCWAb016AALtMW9MM0Q3474.jpg)
![山东省桓台一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18/3B/wKhkGWcmcCWAb016AALtMW9MM0Q34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桓台一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不正确的说法是()A.所用标记不能影响到刺猬的生命活动B.迁入率和迁出率会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天敌捕食的概率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2.为验证干旱胁迫对马尾松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同学们以士壤含水量80%为对照组,分别以土壤含水量65%、50%和35%为轻度干旱T1、中度干旱T2和重度干旱T3进行实验。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图(注:MDA是细胞膜过氧化损伤的产物,干旱胁迫可导致叶片中MDA含量增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无须控制,不会影响幼苗的生长B.根据实验方案可知,第5次测量干重的时间是第60dC.幼苗净光合速率为0时,其叶片糖类的制造量等于消耗量D.实验组3个测量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封上生态缸盖,将其放置于室内通风、遮阴无光的地方B.用浸泡法处理插条后,在有光和空气较干燥的环境中扦插更利于其生根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制装片时应先盖盖玻片,再滴培养液D.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均较弱、身体微小,可用样方法调查其丰富度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面的哪个过程?()AaBb1AB∶1Ab∶1aB∶1a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A.① B.② C.③ D.④5.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蛋白可被免疫细胞识别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和抗体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释放细胞因子D.侵入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6.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C.葡萄糖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调节作用的问题。Ⅰ.下图显示胚芽鞘受单侧光照时的生长情况及受光照处生长素的主要运输方向。生长素在植物细胞间的运输常需细胞膜上载体参与。(1)下列激素对植物生长所起的主要作用,与生长素在a处所起作用相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乙烯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2)生长素沿b方向运输时,需要消耗能量,推测其运输的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__。生长素纵向的运输方向通常是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我们将这种运输方式称为_________。Ⅱ.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相应的实验数据,回答(3)-(5)题已知某双子叶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响应不同(见下表)。为进一步研究生长素对该植物生长的影响,将其幼苗根部浸泡在三面遮光的方缸中,右侧给光,培育一段时间后,发现幼苗根部向左侧弯曲生长,幼苗上部的生长呈顶端优势。将幼苗分7组,用不同浓度外源生长素处理幼苗根部,继续给予单侧光照,实验数据见下图。图中浓度1~6为外源生长素浓度,以10倍递增;对照指外源生长素浓度为0,此时根部内源生长素浓度低于10-12mol/L。生长素浓度(mol/L)促进抑制根芽(3)在该植物幼苗的①侧芽、②根弯曲处向光侧、③根弯曲处背光侧三个部位,能合成生长素的部位是____________(填数字);各部位生长素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数字)。(4)据图、表数据和生长素作用特点预测,在外源浓度6时,该植物幼苗根部弯曲角度约为____________。据表中数据和生长素作用特点,可推测外源浓度3最低为____________mol/L。A.B.C.D.8.(10分)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由此可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大计。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水乡的桑基鱼塘,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下图为某地桑基鱼塘的能量流动简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A和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2)图中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的能量是属于第______________营养级的。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鱼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除了图中标明的蚕、鱼外,还有其他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能够_____________,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3)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可得出桑和蚕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4)运转良好的桑基鱼塘,可实现“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沙(蚕粪便)喂鱼、塘泥培桑”,这主要应用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生态农业比单一农业经济效益高,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是因为生态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某家族中存在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甲病的致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的致病基因用B/b表示),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得到了该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图甲),然后对I1、II2、II3、III2的这两对等位基因进行电泳分离,得到了不同的条带(图乙)。请据图回答:(1)甲病是___________遗传病;乙病是___________遗传病。(2)图乙中分别代表甲病和乙病致病基因的是条带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3)只考虑甲、乙两种遗传病,I4与II1的基因型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4)I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II1和II2婚配,生出不患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若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则II3与该人群中一表现正常的男性婚配,所生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10.(10分)[生物——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请回答:(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________,繁殖种苗的速度______。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_______。(2)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避免_______的污染。(3)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_________,而与________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需要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是________(脱落酸、2,4-D)。(4)将某植物试管苗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变化如图。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据图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_______(能、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需要。(5)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___________(降低、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11.(15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1)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_____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除去双子叶杂草。(2)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组是___和____①培育无子番茄②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③用木瓜催熟柿子④棉花摘心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⑥带芽的枝条扦插容易成活(3)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较少,生产实践常用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某学校高二某班学习小组探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扦插枝条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②图2为激素类似物甲在X、Y和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_______作用;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1、标记重捕法的注意点:①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③不能影响被标志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④标志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2、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详解】A、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所用标记不能影响到刺猬的生命活动,否则会影响调查结果,A正确;B、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影响因素,迁入率和迁出率会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B正确;C、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捕食的概率,C正确;D、4km2区域中刺猬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50×40÷5=400,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100只/km2,D错误。故选D。2、B【解析】1、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酶数量和活性、色素的种类和数量等属于内因,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和无机盐等属于外因。【详解】A、本实验中土壤湿度为自变量,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属于无关变量,也会影响幼苗的生长,必须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A错误;B、实验开始时需要测量一次干重,之后每15d测一次,每次的测量值与前一次进行对比,因此,第5次测量干重的时间是第60d,B正确;C、从幼苗整体来考虑,幼苗净光合速率为0时,其叶片糖类的制造量应该大于叶片的有机物消耗量,因为只有叶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能进行呼吸作用的不只有叶片,例如根部,不进行光合作用,只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C错误;D、本实验要验证干旱胁迫对马尾松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因此随着干旱程度的加重,在一定范围内,幼苗干重和光合指标会下降,而MDA是细胞膜过氧化损伤的产物,干旱胁迫可导致叶片中MDA含量增加,因此,实验组3个测量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不一致,D错误。故选B。3、C【解析】1、用浸泡法处理扦插枝条时,最好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处理插条,减少插条中水分的散失。2、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放置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吸去多余培养液,再进行计数。3、物种丰富度和物种数目相关,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趋湿性,可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装置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无法知道名称、肉眼难以识别的小动物不能忽略不计,实验结果才正确。【详解】A、为保证制作的生态缸长时间维持稳定应将其放置于室内光线良好的地方,A错误;B、用浸泡法处理插条时,最好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处理插条,减少插条中水分的散失,B错误;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先放置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吸去多余培养液,再进行计数,C正确;D、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均较弱、身体微小,因此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D错误。故选C。4、A【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②表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的过程(受精作用);③表示子代表现型种类数;④表示子代基因型及相关比例。结合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过程中。故选A。5、B【解析】注射抗原,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记忆细胞存活时间长,因此人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免疫力。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此法可用于免疫预防。【详解】A、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是大分子物质,属于抗原,其表面特定蛋白质等可被免疫细胞识别,A错误;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发挥作用,可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和抗体,B正确;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进而产生大量抗体,而细胞因子主要是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C错误;D、侵入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D错误。故选B。6、D【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叫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组织液,组织液中的一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流入血浆。所以图中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详解】A、过程2、6受阻时,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组织液吸水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B、据图分析可知,甲为血浆、乙为组织液、丙为淋巴、丁表示细胞内液,B正确;C、葡萄糖由血液运输,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供能,故葡萄糖可以存在于甲血浆和乙组织液中,C正确;D、组织细胞因有氧呼吸不断消耗氧气,导致组织细胞中的氧气浓度低于血浆,但红细胞细胞内液中的氧气浓度却高于血浆,所以若丁为红细胞內液,则丁中O2浓度可能比甲(血浆)中的高,D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AC(2)①.主动运输②.极性运输(3)①①②.①③②(4)①.0②.A【解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脱落酸的作用: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赤霉素的作用是: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生长素的作用:①促进植物生长;②促进果实发育;③防止落花落果。植物生长素的调节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小问1详解】生长素在a处促进细胞的伸长,乙烯促进植物茎的加粗,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二者的作用与生长素相反。【小问2详解】a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素沿b方向逆浓度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往形态学的下端。【小问3详解】生长素在根尖和芽尖等分生组织出合成,通过极性运输到达作用部位。在该植物幼苗的侧芽、根弯曲处向光侧、根弯曲处背光侧三个部位,能合成生长素的部位是侧芽,②根弯曲处向光侧和③根弯曲处背光侧为生长素作用部位。顶端优势是由于侧芽处积累较多的生长素。单侧光作用下,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由于根对生长素较为敏感,根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较高而被抑制。因此①、②、③处生长素浓度高低顺序为①③②。【小问4详解】根据图,在浓度5条件下,根生长量接近于0,根据生长素作用特点,在浓度6条件下,抑制作用更强,弯曲角度应为0。在浓度1条件下表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此时浓度最低为10-8mol/L时,浓度1~6以10倍递增,则外源浓度3最低为10-6mol/L。【点睛】对于图形及表格的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考生需将所学知识在题目中联系起来,才能准确答题。8、(1)①.鱼饲料等人工输入能量和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②.(生产者或桑、浮游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2)①.一②.初级消费者和分解者③.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④.浮游植物→鱼(→人)或桑→蚕(→人)(3)13.27(4)①.循环②.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解析】分析题图,该生态系统存在2条食物链:浮游植物→鱼(→人)或桑→蚕(→人),图中A和B代表(桑、浮游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单向流动。【小问1详解】图中有两个能量输入来源,人工输入鱼饲料等和太阳光,故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有鱼饲料等人工输入能量和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由于同化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故图中A表示桑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而B表示浮游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小问2详解】图中蚕沙是蚕的粪便,其中的能量不属于蚕,而是属于蚕的上一营养级,即桑的,是第一营养级。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鱼的食物有浮游植物和蚕粪,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和分解者。除了图中标明的蚕、鱼外,还有其他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食物链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含分解者,故据图分析,可以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浮游植物→鱼(→人)或桑→蚕(→人)。小问3详解】据图分析,可知桑和蚕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蚕的同化量÷桑的同化量,即50100÷377595=13.27%。【小问4详解】“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沙(蚕粪便)喂鱼、塘泥培桑”,实现了废物利用,物质循环再生,主要应用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循环。生态农业比单一农业经济效益高,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是因为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人类有益的部分。【点睛】本题结合能量流动示意图,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要求考生掌握某一营养级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并能根据能量传递效率进行相关计算。9、(1)①.常染色体隐性②.伴X染色体显性(2)①.①②.③(3)相同(4)①.AAXbXb或AaXbXb②.1/4③.1/11【解析】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判断:第一、确定是否为Y连锁遗传:若系谱图中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则为伴Y遗传病;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第二、确定图谱中遗传病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无中生有”为隐性(无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患者);“有中生无”为显性(有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正常的)。第三、确定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染色体上:①子女正常双亲病。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伴X显性遗传。②子女正常双亲病,父病女不病或者子病母不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③双亲正常子女病,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伴X隐性遗传。④双亲正常子女病,母病子不病或女病父不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I3和I4均不患甲病,生了一个患甲病的女儿II3,由此可以确定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据题意"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可知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乙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母病子必病",而该家系中II1患病,II2未患病,由此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小问2详解】II2不患甲病而II3患甲病,因此电泳带谱中,条带①代表甲病的致病基因,图中Ⅱ2、II3;和III2均不患乙病,因此条带③代表乙病的显性致病基因。【小问3详解】就甲病而言,I4与II1均未患甲病,但都带有隐性致病基因,为杂合子;就乙病而言,I4的儿子II2未患病,则I4为杂合子,II1的母亲I2正常,则II1为杂合子,因此只考虑甲、乙两种遗传病,I4与II1的基因型是相同的,概率为1。【小问4详解】只考虑甲病,I2表现型正常,基因型为AA或者Aa;只考虑乙病,I2表现型正常,基因型为XbXb,因此I2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II1不患甲病,父亲患甲病,II1患乙病,生出女儿正常,因此II1基因型为AaXBXb,条带①代表甲病的致病基因,II2不患甲病,也不患乙病,因此II2基因型为AAXbY,II1和II2婚配,生出不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1/4=1/4。只考虑甲病,II3患病,基因型为bb,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即bb=1/10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Pb=1/10,PB=1-1/10=9/10,因此群体中BB=(9/10)2,Bb=2×1/10×9/10,因此该人群中一表现正常的男性基因型BB=9/11,Bb=2/11,所生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bb=2/11×1/2=1/11。【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及伴性遗传,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特点,能利用口诀,根据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进而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同时能利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10、①.遗传特性②.快③.遗传信息④.微生物⑤.生根⑥.细胞分裂素⑦.2,4-D⑧.逐渐减小⑨.先增加后下降⑩.不能⑪.降低【解析】(1)植物微型繁殖就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属于无性繁殖技术,能保持亲本的优良遗传特性,且繁殖种苗的速度快;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细胞中具有发育成该物种的全部遗传物质或遗传信息。(2)植物组织培养需要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3)在植物组织培养时,通过调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能影响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需要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是2,4-D。(4)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绩效管理和激励计划
- 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案例研究计划
- 2025年中国消毒灭菌设备行业市场运行态势、进出口贸易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企业战略规划与执行结构优化方案
- 电子支付系统安全测试的要点
- 2025年农林牧渔专用仪器仪表项目建议书
- 2025年NOX、NO2自动采样器及测定仪合作协议书
- 新产品使用指南及功能介绍
- 物理治疗课件
- 80天环游地球知识竞赛
- 无人机驾驶员航空知识手册培训教材(多旋翼)
- 走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件
- 《简易方程》集体备课
- (完整文本版)小学英语音标测试100题
- 医院电梯安全操作培训记录
-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7版)》课件全套 第1-12章 SPSS统计分析软件概述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扬尘治理检查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小学生数学提问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600字
- 中专数学(基础模块)上册课件
- 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