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的力量》课件_第1页
《逻辑的力量》课件_第2页
《逻辑的力量》课件_第3页
《逻辑的力量》课件_第4页
《逻辑的力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以逻辑思维,行有力驳论

柏拉图曾给人下过一个定义:“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结果他的一个学生给他找来了一只拔光羽毛的鸡,拿到柏拉图面前嘲讽他说:“这就是老师您说的‘人’呀。”柏拉图的定义之所以显得可笑,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不是人的根本属性,虽然人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但柏拉图把“人”的外延扩大了,一些不属于人的事物都能归入其中,柏拉图犯了逻辑上的错误,这才让学生抓住了把柄。逻辑单元预习1.阅读《学习指导》76页左上,归纳逻辑的四种基本规律,写总结在课本上。2.阅读课本逻辑单元导读及94页95页内容。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掌握基本的逻辑规律,可以辨别潜藏的逻辑错误。2.提高理性思考的能力,能够对谬误有清晰的分析。3.对“归谬法”有基本掌握,可以恰当运用于驳论中。任务一“理”直气壮——识逻辑定律一、同一律同一律:就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具有确定性,要始终保持一致。不能中途偷换概念,改变话题。“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思维过程。二、不矛盾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针对同一个对象,两个反对或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必有一假。如果违反这一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一个对象既肯定又否定,就会出现思维上的前后不一,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不能同时肯定)注意:一定是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排中律根据“排中律”,既然两个自相矛盾的观点,一定有一个是对的,没有“都不对”这种中间状态,那我只要证明这两个观点中,有一个是错的,不就等于证明了另一个是对的了吗?这就是反证法,“排中律”最知名的运用。所以反证法是以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和理论为依据的,反证法是可信的。四、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即在思维的论证过程中,要确定一个判断或论点是真实不虚的,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即理由是真实的,且推断和理由之间具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基本要求:一是要有理由,二是理由必须真实,三是理由能够必然地推导出论题。违反了这三条要求中的任意一条,都会违反充足理由律,会犯“理由不充足”和“强加因果”的逻辑错误。1.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在不同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示例: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明确:惠子问的是“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是问(

),庄子回答“是在濠上这个地方知道的”,是答(

),答非所问,违反了“同一律”。

2.不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论断条件下,两个互相反对或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真,其中至少有一个判断是假的(也可能都假)。示例: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耍戏法的人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明确:

,违反了“不矛盾律”。3.排中律(1)对立陈述中不得有任何居间者。(2)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不能都否定,必须肯定其中一个。示例:(1)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明确:“读”和“不读”是“(

)关系”,必有一(

),不能同为(

),违反了“排中律”。(2)不白就是黑。明确:屏蔽了白与黑之间的中间状态,这是在并非矛盾的情形下使用排中律。4.充足理由律任何判断必须有充足理由。示例:《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明确:“谬种”的理由是

,这个理由

,违反“充足理由律”。二、自主学习、交流研讨

3.合作探讨课本95页任务1,发现逻辑错误,并交流。要求:明确例子中的逻辑错误属于那种,并用语言表达出来。成果展示、教师点拨:课本案例分析①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已》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已》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分析:

第一个“作品”是鲁迅“所有”作品的总称,第二个“作品”是“各个”作品的通称,看起来表述一样,其实不是一个概念,所以造成推理的错误。

这样的情况就是“偷换概念”。违反同一律。课本案例分析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分析:安,在问句中通常有两种用法,一种是表示“怎么”,另一种表示“在哪里”。庄子惠子一开始是围绕“人能不能以及怎么能知道鱼快乐”的话题进行辩论的。但到最后,庄子突然偷换概念,把“安”用于表达“在哪里”,并以“知之濠上”作结。“安”为多义词:怎么/在哪里。偷换概念(违反同一律)课本案例分析③“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没有关系,汤不烫,我不痛。”分析:

顾客想表达的是提醒甚至抗议,关注的是他的饭菜的卫生问题;服务员却把问题转移成自己有没有被烫挨痛的问题。应该说服务员的答话颇为狡黠,但考虑到其做法确实有损顾客的权益,而又有逃避责任的意思,可以认定其答话是典型的“偷换论题”的谬误。将关注对象从卫生状态转向汤的温度。偷换论题(违反同一律)课本案例分析④“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分析:一般来说,需要修门铃就是因为门铃坏了,又怎么能指望“每次按门铃”就“有人来开门”呢?说话人或是真的未意识到其中的问题,或是为自己的不守信而开脱,总之都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违反不矛盾律)。课本案例分析⑤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

“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耍戏法的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孩提时代的头骨。”分析:“拿破仑孩提时代的头骨”被保留下来则意味着拿破仑死于童年。而耍戏法的用拿破仑的名头来招揽观众,显然指的是活到成年后叱咤风云的拿破仑。这个有名的拿破仑1821年5月5日

(52岁)

病逝于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岛,又何来“孩提时代的头骨”?

“拿破仑死于童年”和“拿破仑死于中年”两者必有一假,耍戏法的违反了不矛盾律。课本案例分析⑥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分析:《红楼梦》值得读和不值得读也是相互矛盾的,不能都否定;都否定违反了排中律。课本案例分析⑦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分析:薄厚之间存在着中间状态,白黑之间还有灰。说话人屏蔽了中间状态,只呈现出两种极端的情形,让人在两个极端之中做出判断或选择。其实是在并非矛盾(有第三种可能存在)的情形下使用排中律,隐藏中间状态,只呈现出两种极端的情形。属于排中律使用不当。课本案例分析⑧《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分析:

祥林嫂死的时间早晚,与她是不是“谬种(坏东西)”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自然也构不成因果关系。祥林嫂“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死去,不能构成祥林嫂是“谬种”的充足理由。违反了充足理由律。课本案例分析⑨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请回答“是”或者“不是”!分析:“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这个问题,隐藏着一个前提——对方此前一直在毁谤说话人。对方的回答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意味着承认这个前提。而这个前提很可能是虚假的。

可以把这种错误叫作“不当预设”。四、总结:日常语言表达中的逻辑错误(1)划分不当。主要是指将不同范畴的概念划为同一范畴或将具有主从关系、交叉关系的概念并列使用。(2)自相矛盾。指前面的说法与后面的说法矛盾,彼此冲突,包括时间、数量、范围、动作、位置、状态等多方面的矛盾。(3)强加因果。前后概念之间本来没有因果关系却强加因果关系。(4)以偏概全。以有限定条件的论据推论出超出限定条件的结论,或以片面的论据推出全面的结论。最常见的就是数量上的以偏概全,即由个别推出一般。(5)否定失误。否定失误一般是“不”“没有”“杜绝”等否定词的重复出现: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不再改为再次)(6)主客倒置。主体与客体存在着主要与次要,认知与被认知、主动与被动等关系,如果颠倒了位置就可能造成关系的错位和表达的混乱。在这里,他学到了化学、生物,特别是对他最感兴趣的畜牧学。(特别是他最感兴趣的畜牧学。)课堂回顾概念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逻辑基本规律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辨别谬误矛盾关系交叉关系包含关系全同关系充足理由律排中律不矛盾律同一律反对关系(一)(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______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时期,众多_______的艺木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_______的流派风格。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_______的组成部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B.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C.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D.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真题试炼【答案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