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木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简析]《说“木叶》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中的一篇学术随笔,作者为林庚。该单元聚焦于文艺评论和随笔,探讨或鉴赏一些文学现象,自成一家之言,注重启发思考、加深认识。而《说“木叶”》这篇课文聚焦于常用“木叶”而少说“树叶”这一文学现象,展开论述“树叶”“木叶”、“落叶”、“落木”之间的意蕴差异,提出“木”这一意象“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木是透着黄色,触觉上是干燥“两个艺术特征,以此论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学情特征描述]文学随笔具有学术性、灵活性、中间性的特点,且文中举例涉及较多古典诗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篇课文读起来并不轻松,需要逐字逐句、细致研读,抓住关键语句,梳理文章脉络,掌握清楚“树叶”、“木叶”、“落叶”、“落木”这四个意象的意蕴及其差异,体会诗歌语言的独特之处。[设计意图概说]聚焦“木”“树”的客观形象差异来分析其意象意蕴的差异,从而更好的把我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了解学术随笔这一文体特征来进一步把我《说木叶》的学术性、灵活性、中间性的特点,并通过对其灵活性一点,找出文本中的行文逻辑缺乏严密地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习惯。[教学目标]通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辨析“树叶”、“木叶”、“落叶”、“落木”这四个意象的意蕴差异;细读课文,理解诗句,聚焦诗句意境差异,理解客观形象与主观意象之间的关系,了解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研读课文,掌握学术随笔的文体特点,学会运用比较的思维来分析、论证;[重点难点]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动用所学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教学过程]一、导入诗言情,诗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的总是用语言凝练表情达意,就像我们前一篇课文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中所说的,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总会字斟句酌,用最恰当的语言表达最恰当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节课让我们学习下一篇课文林庚先生的《说“木叶”》,通过先生对“木叶”这个意象的思考,看看诗歌表情达意的精妙。聚焦形象,联系意象1、再读文本,疏通脉络问题一:你在文章中读到了什么主要信息呢?方向:明确文章主要内容为对“木”“树”两者的探讨。问题二:为什么文题为《说“木叶”》却着重讨论“木”“树”呢?以此引出文章结构思路的探讨。文章先说明“木叶”常用这一文学现象,进而逐步讨论到“木叶”与“树叶”,“落叶”与“落木”的关系,提出了“木叶”发展到“落木”其实关键在“木”,由此着重讨论“木”与“树”。(板书:木树)2、解读形象,说明现象问题:“木”与“树”形象特点上有哪些不同呢?结合课文,找找哪些诗句体现“木”的特征?哪些体现“树”的特征?聚焦文章4、5、6自然段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艺术特征一:“木”的概念具有暗示性读4、5自然段,找与“木”“树”的特征文本:(1)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板书:树干、木板、疏朗)(2)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板书:枝叶、浓阴、繁茂概念暗示性)艺术特征二:“木”的感观具有暗示性读第6自然段,找“树”“木”的特征文本:(1)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板书:褐绿色、湿润的)(2)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板书:黄色的、干燥的感官暗示性)3、联系意象,感受意蕴总结:木:树干、木板、疏朗、黄色、干燥联想疏离、分别、凄冷的韵味树:枝叶、浓阴、繁茂、褐绿色、湿润联想新生、茂盛、热闹的韵味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板书:离人的叹息、游子的漂泊、)2)树叶:“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清圆”二字更是绘出亭亭如盖的生动,刻画的初夏景物,反应作者随遇而安的心情,是带有喜色的,并非“木叶”的萧条。(板书:喜色、悠闲)4.总结思路,学习方法问题一:文章运用了什么分析方法写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呢?对比的方法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写作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它把在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强化抒情话语的表现力。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文章用对比的方法,对比出“木”与“树”两者的在形象差距,进而结合诗句分析其内在的情感意蕴和意象内涵,结合客观的形象与主观意象之间的联系,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三、思维延伸,批判思考1、学术性“学术随笔”往往出自学者、专家甚至大家之手,属于“大家小文”。也就是说,“学术随笔”的作者大多有着深厚的专业学术背景。就像前一篇课文《咬文嚼字》作者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而我们所学的《说“木叶”》的作者林庚也是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中国古代文学专家,是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在文学、法政、哲学、佛学、诗文、书画诸方面都极具造诣因为作者群体多是学者,学养深厚,“学术随笔“一般都是“学者文章”,学者的文章自然有着相应的学术深度,文本内容大多着眼于某一专业领域,包括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题材,其中社会科学类更为常见,诸如文化、文学、艺术、宗教、教育等。《咬文嚼字》谈文学创作的手法问题、《说“木叶”》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板书:学术性)2、灵活性学术随笔,既言随笔,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指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提问:那文中有哪些尚缺逻辑严密性的地方呢?举例:(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它”所指代的对象不明确(2)“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口语化的问答,与读者互动的表现形式。(3)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文章中作者对于树叶用例的描述从“少看见”到“不常见”再到“无人过问”可以见到作者在描述时的前后文矛盾。《全唐诗》中共用“木叶”73次,用“树叶“28次;《全宋词》中共用“木叶”18次,用“树叶“1次。《全唐诗》中用“落木”24次,用“落叶“204次;《全宋词》中用“落木”10次,用“落叶“47次。《元曲选》中用“木叶”82次,“落木“50次,“落叶”93次。——乐建兵、朱国《也说“木叶”》学术散文的写作时间往往不定,作者表达观点是随机的,更多是想把灵机一动、刹那偶得的想法书写下来。从同学们的回答中也可见学术随笔相对来说的不严谨与有待商榷。篇幅不如学术论文长、行文框架较随性、语言更为优美,是用更为灵活的方式讲述一个学术问题。(板书:灵活性)3、中间性问题:大家觉得这篇文章像论述文吗?为什么说它像议论文?为什么说不像呢?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说木叶》的文章结构是从多用“木叶”的文学现象入手,进而逐步讨论到“木叶”与“树叶”,“落叶”与“落木”的关系,提出了“木叶”发展到“落木”其实关键在“木”,讨论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最后得出结论。这个角度来看它似乎可以算作一篇“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学期初中数学老师教学计划例文
- 吉林省EPS泡沫制品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
- 2024年月份市场部主管工作计划书
- 2024年副总经理工作总结及计划
- 财务部工作总结回顾及2019年工作计划
- 临沂大学《英语视听说Ⅱ》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售后部职员个人工作计划素材模板
- 聊城大学《声乐外语德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办公室个人工作计划人防办公室个人工作计划
- 2024年教育局学前教育工作计划
- 肿瘤物理消融治疗新进展
- 独立站合同模板
- 行政管理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曲阜师范大学
- 安徽省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 《 唐代二十四节气诗研究》范文
- 小儿短肠综合征
- 2024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背诵专用知识点
- 2024年全新部编闽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考试试卷
- 电机扭矩与丝杆推力关系(自动计算)
- FET集团师带徒管理办法
- 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