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东省日照市校际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合考试历史试题2024.09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表为二里头文化遗址(距今约3800-3500年)墓葬的类型与出土文物相关信息。由此推知当时()墓葬类型数量墓穴面积是否有棺木随葬品甲类墓葬242平方米以上有,部分为漆木棺青铜礼器、玉器、陶器、涤器、绿松石器、海贝等乙类墓葬601—2平方米部分有陶礼器、玉器、绿松石器、海贝等丙类墓葬1371平方米左右基本没有少量陶器或无随葬品丁类墓葬44无墓穴、弃置于灰坑或祭祀坑中无无A.礼乐制度开始萌发 B.社会阶层明显分化C出现早期国家形态 D.社会审美出现差异〖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约3800-3500年(中国)。根据表格可知,当时墓葬类型与出土文物表现出明显不同,有的面积较大,且随葬品较多,说明此时社会阶层明显分化,B项正确;礼乐制度开始萌发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表格中信息无法反映出现早期国家形态,排除C项;随葬品多少并不代表社会审美差异,而是代表社会阶层分化,排除D项。故选B项。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期望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谓天下当“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道家则从哲理层面提出“道通为一”。这说明当时思想家们期望()A.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B.各家思想相互交融C.国家治理统一有序 D.尊崇君主重建伦理〖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题干中提到的孔子、孟子、墨子和道家的思想都强调了统一和秩序的重要性,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秩序井然的礼乐制度,孟子主张天下统一,墨子提倡百姓服从天子,道家则从哲理层面提出统一的概念,这些思想都反映了当时思想家们期望国家治理能够统一有序,C项正确;法家主张中央集权,儒家并不主张,排除A项;材料体现各家思想有一定相同之处,并非强调相互交融,排除B项;尊崇君主,重建伦理不是他们相同之处,排除D项。故选C项。3.《唐律·户婚》规定:百姓侵占私田的,一亩以下笞五十,五亩加一等,过杖一百,十亩加一等,罪止徙一年,而官吏侵夺私田的,一亩以下杖六十,三亩加一等,罪止徙二年.这说明唐初在经济恢复中()A.注重整顿吏治 B.遏制土地兼并 C.贯彻民本思想 D.缓解社会矛盾〖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朝对侵占土地的规定,限制土地兼并行为,一定程度保护了自耕农,B项正确;材料主要是遏制土地兼并,并非整顿吏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限制土地兼并是针对所有人的,排除C项;缓解社会矛盾并不能在材料中直接体现出来,排除D项。故选B项。4.明人王丹丘在《建业风俗记》中记载:嘉靖十年以前,富厚之家,多谨礼法,居室不敢淫,饮食不敢过……嘉靖末年,士大夫家不必言,至于百姓有三间客厅费千金者,金碧辉煌.这反映出当时()A.百姓之家易染奢靡之风 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秩序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 D.政府改革放松社会控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嘉靖末年,社会的奢靡之风浓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因为商品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提升,从而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秩序,B项正确;奢靡之风并不仅仅存在于百姓之家,所以不能说是百姓之家容易染上奢靡之风,排除A项;明朝时期,士贵商贱的观念并没有被打破,排除C项;材料内容并不能体现政府的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5.如图是晚清时期年画《上洋金利源码头长江火轮船》,描绘了轮船招商局上海金利源码头客人上下轮船的情景.该年画可以佐证()A.洋务运动走向深入 B.半殖民地色彩日益严重C.近代交通工具普及 D.上海成为世界商业中心〖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结合所学知识,上海轮船招商局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从年画可以看出,一艘硕大的蒸汽轮船停泊在码头,可见作品反映了当时洋务运动由军用企业发展到民用企业,进一步深入发展,A项正确;半殖民地色彩加重要通过不平等条约和主权沦丧体现,排除B项;上海一处码头的情况不能说明“近代交通工具普及”,排除C项;上海成为世界商业中心夸大了上海当时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6.1883-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李鸿章提出“宁失藩服(越南),毋损郡县(台湾)”,与法求和;驻法公使曾纪泽认为一味求和只会导致“各国之垂涎于他处者,势符接踵而起”。这表明清政府官员()A.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 B.固守天朝上国观念C.初具近代民族国家意识 D.内部派系斗争激烈〖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宁失藩服(越南),毋损郡县(台湾)”“驻法公使曾纪泽认为一味求和只会导致‘各国之垂涎于他处者,势符接踵而起’”可知,中法战争期间,李鸿章和曾纪泽虽然在对外态度不同,但是都主张维护国家利益,说明清政府官员初具近代民族国家意识,C项正确;儒家思想强调忠孝节义,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天朝上国观念强调的是中国的核心地位,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的是清政府部分官员对外的态度问题,非内部派系斗争激烈,排除D项。故选C项。7.如表是九一八事变后厦门大学校园刊物《厦大周刊》中的时论(节选)。以下观点反映出()人物(身份)观点教职员代表“早日消件内争,一致即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并政告各友邦人士“日人进槎满洲,直接是璨躁我国主权、间接实向世界挑战”沈家诒(博士)“日本此次侵占辽宁,是侵我主权、占我领土、完全是有政治性质的纠纷。根本上说是不能交付国际公断的。即使交付国际公断、亦断无成绩可言”刘禄(教授)“一切学术皆为强国之源”“无论是否在战争时期,必须尽量利用科学智识长期作刻苦坚忍的研究,方能一遇外侮,不至失措”A.教育改良成为救亡主要路径 B.学者血性与理性救国并存C.国民党不抵抗政策遭到质疑 D.国人意识到科学改变国运〖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身份的人物表达了他们对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的局势的看法和态度。教职员代表强调了团结一致和捍卫国家主权的重要性,沈家诒博士则明确指出了日本侵占满洲的严重性,并认为这是不能交付国际公断的,刘禄教授则强调了科学研究对于国家强盛的重要性。从这些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学者们既有血性,即对国家主权的坚决捍卫,也有理性,即认识到科学研究对于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性,B项正确;材料提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在材料中明确体现为“主要路径”,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这些学者对于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态度,无法得出“国民党不抵抗政策遭到质疑”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虽然提到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强调“改变国运”的程度,排除D项。故选B项。8.近代中国的改革策始于“上等社会”主导的洋务运动.继而是属于“中等社会”领导的政治革命,最终由属于“下等社会”的工农群众完成革命任务。影响这一历史演变进程的主要因素是()A.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主导力量的社会基础广度C.近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迁 D.中国社会阶层觉醒的程度〖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由上层社会主导,社会基础较窄;政治革命由中等社会主导,社会基础有所扩大;最终的工农革命由下层社会主导,社会基础最为广泛。因此,主导力量的社会基础广度是影响这一历史演变进程的主要因素,B项正确;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革命主要任务,排除A项;近代世界格局变迁是外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中国社会阶层觉醒的程度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9.1955年毛泽东在接见印度尼西亚总理时阐述中国的外交政策,他说:“中国建交不分国家,即便是西方国家,只要他们愿意,中国也保持外交上的开放,对于存在的问题,中国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战争是不利的。”这一政策旨在()A.为经济建设创造稳定环境 B.坚持睦邻友好的外交原则C.践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答案〗A〖解析〗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5年(中国)。材料中毛泽东的讲话表明中国愿意与所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愿意保持外交上的开放和和平方式解决存在的问题,此时中国处在“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时期,和平稳定环境有利于经济建设,A项正确;这一政策不仅仅涉及邻国关系,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排除C项;此时中国主要是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站在社会主义阵营,反对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和孤立,“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A项。10.亚历山大东征西亚时,“每到一个地方,都在当地的庙宇里举行祭祀,搞一些活动和举办节日来向众神献祭”。亚历山大此举旨在()A.实行宗教宽容和自由 B.加强民族间交流交融C.借助神权以强化权威 D.实现东西方思想统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历山大帝国)。根据材料“每到一个地方,都在当地的庙宇里举行祭祀,搞一些活动和举办节日来向众神献祭”可知,亚历山大主要是想借助神权以强化权威,C项正确;亚历山大祭拜神庙是为了强化统治,与宗教宽容无关,排除A项;加强民族间交流交融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B项;此举不会实现东西方思想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11.14世纪欧洲商人不仅在稳步地获得经济力量,而且在稳步地取得政治权力——他们正在成为伦敦的市长、德意志帝国自由市的参议员、荷兰的州长……这表明()A.商业发展促进社会结构变化 B.资产阶级代议制趋向成熟C.早期资产阶级开始垄断政权 D.商人成为政权的主要力量〖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世纪(欧洲)。根据材料“欧洲商人不仅在稳步地获得经济力量,而且在稳步地取得政治权力——他们正在成为伦敦的市长、德意志帝国自由市的参议员、荷兰的州长……”得出,14世纪,商业发展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变化,A项正确;此时尚无资产阶级代议制,排除B项;早期资产阶级开始垄断政权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商人成为政权的主要力量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12.16世纪上半期,英国仅能通过海盗袭击、走私货物等方式在利益竞争中获得收益;16世纪后期以来,英国则主要通过发动海外战争、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形式争夺或者垄断利益。这一变化反映了()A.经济发展促进文明竞争 B.国家实力影响扩张方式C.英西易位导致竞争加剧 D.英国确立争霸世界目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早期的英国,国家实力相对弱小,无法直接参与对外殖民,因此仅能通过海盗袭击、走私货物等方式在利益竞争中获得收益,但是16世纪后期以来,英国早期资本原始积累得到发展,因此国家可以通过发动海外战争、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形式进行发展。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材料中的变化反映的是国家实力影响扩张方式,B项正确;近代英国对外扩张具有侵略的一方面,不属于文明竞争,排除A项;此时虽然英西存在竞争关系,但是并未彻底易位,排除C项;材料与英国确立争霸世界目标无关,强调的是经济实力对侵略方式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3.近代列强在抢夺殖民地过程中冲突加剧。为缓和矛盾,列强召开会议并达成协议(如下图)据此推断,该会议召开的时间是()今后占据目前在其领地外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某领土的国家,或迄今没有这类领地而即将获得这种领土的国家,以及将要承担保护权的国家,应该向本议定书的签字国呈选与此有关的相应文件及声明,以便使后者在必要时有可能中述自己的要求。A.17世纪下半叶 B.18世纪上半叶 C.18世纪下半叶 D.19世纪下半叶〖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所学可知,为缓和侵略非洲的矛盾,列强于1884年在柏林召开会议,签订了《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D项正确;其余时间均不符合,排除ABC项。故选D项。14.如图为英国画家伯纳德·帕特里奇于1939年7月12日发表的漫画《精明的熊》。作者意在揭示()漫画中,左边人物是面废忧虑的英国,右边人物是气焰日盛的德国。画面中央代表苏联的大熊对英国的诱惑要挺不已,但德国也积极示好大熊,大熊左顾右盼,犹豫不决,似乎处在两难境地A.中立自保助长德国侵略野心 B.欧洲国际关系错综复杂C.敌我阵营不明加剧战争危机 D.英国坚持反苏反共立场〖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漫画内容给可知,英国和德国都意图与苏联交好,而苏联则犹豫不决,由此可知,当时欧洲的国际关系比较复杂,B项正确;是英法的绥靖政策主张了德国的侵略野心,排除A项;当时敌我阵营已经明确,排除C项;漫画内容不能反映英国的反苏反共立场,排除D项。故选B项。15.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政府公开支持殖民地人民走向自治或独立,向英法等欧洲殖民国家施加强大压力,要求它们采取开明的殖民地政策,并标榜自己是文化和种族交融的“自由世界”。这一政策()A.意在进一步削弱欧洲 B.迫于民族运动高涨的形势C.宣扬自由世界价值观 D.基于美国国家战略的需要〖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美国)。据材料可知,二战后美国公开支持殖民地人民走向自治或独立,向英法等欧洲殖民国家施加强大压力,要求它们采取开明的殖民地政策,据所学可知,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美苏两极争霸,美国基于争霸的国家战略需要,D项正确;美国并非为了削弱欧洲,排除A项;迫于民族运动高涨是其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宣扬自由世界价值观是其表面宣扬的,并非其根本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封泥是古代以公私玺印加盖于黏土之上,用于封缄文件、财货等的遗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封泥所见郡县分布图——摘编自张宁《秦封泥所见郡县空间分布研究》材料二出土的部分秦朝封泥右丞相印南郡府丞都船丞印江左盐丞(1)分析说明秦朝封泥的分布特征及成因.(2)概括指出封泥对研究秦朝历史的价值.〖答案〗(1)分布特征: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北地区,黄河以南地区较少;分布在秦朝的重要交通线附近;与郡县的行政等级密切相关。成因: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文书传送系统的形成;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络系统的确立。(2)价值:封泥是秦朝行政管理和保密制度的直接证据,为研究秦朝的职官体系、行政地理提供直接的史料;有助于纠正史书记载的不足和错误,为理解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细节。〖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与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的中国。第一小问分布特征,观察材料一“秦封泥所见郡县分布图”可知,封泥所在郡县在黄河以北分布较多,由此可知,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北地区,黄河以南地区较少;观察材料一“秦封泥所见郡县分布图”中的重要交通线可知,分布在秦朝的重要交通线附近;观察材料一“秦封泥所见郡县分布图”的郡县分布,由此可知,封泥分布与郡县的行政等级密切相关。第二小问成因,根据材料一“秦封泥所见郡县分布图”与材料二“出土的部分秦朝封泥”中的“右丞相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察材料一“秦封泥所见郡县分布图”中的重要交通线可知,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络系统的确立;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书传送系统的形成。【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的中国。根据材料二“出土的部分秦朝封泥”中的“右丞相印”,“南郡府丞印”等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泥是秦朝行政管理和保密制度的直接证据,为研究秦朝的职官体系、行政地理提供直接的史料;根据题干“封泥是古代以公私玺印加盖于黏土之上,用于封缄文件、财货等的遗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助于纠正史书记载的不足和错误,为理解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细节。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22年上海《申报》创刊50周年,报馆借机延请各界名人对最近50年世界及中国的变化进行一次总结。梁启超应邀撰写了《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论》的文章。梁启超把近五十年中国人的进步历史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到同治年间借了外国兵来平内乱,于是曾国藩、李鸿章一班人,很觉得外国的船坚炮利,确是我们所不及,对于这方面的事项,觉得有舍己从人的必要,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所经过时间,比较的很长——从甲午战役起到民国六七年间止。约二十年的中间,政治界虽变迁很大,思想界只能算同一个色彩.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全人格的觉悟.——摘编自梁启超《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有其很大的独特性,这需要通过对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各方面作具体深入的研究来说明.——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梁启超关于中国社会进化的前两期论述是否合理,谈谈你的看法.(2)结合陈旭麓的观点,对梁启超的第三期论述予以补充完善.〖答案〗(1)梁启超的观点基本符合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但并不全面。自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习器物、制度、思想的递进过程。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新文化运动,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的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就,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是梁启超没有关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力量资本主义出现并发展,以及新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得到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事实。总之,梁启超关于中国社会进化的前两期论述从向西方学习角度阐释了中国社会进步的历程,但是受时代和阶级局限,他的观点未涉及社会进步的经济基础和新的阶级力量。(2)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这一时期是在第二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同时也是对第二期“政治界虽变迁很大,思想界只能算同一个色彩”的推进。第三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但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缺乏民主共和意识;袁世凯等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政策,与民主共和观念相悖;一场空前思想解放、文化转型的新文化运动孕育而生。总之,中国近代思想表现出“剧变”的特征,在梁启超看来,中国近代思想处于急剧的变动之中,而且“确为从前四千余年所未尝梦见”;但同时,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有其很大的独特性,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殊国情的产物。〖解析〗【小问1】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到同治年间借了外国兵来平内乱,于是曾国藩、李鸿章一班人,很觉得外国的船坚炮利,确是我们所不及,对于这方面的事项,觉得有舍己从人的必要,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所经过时间,比较的很长——从甲午战役起到民国六七年间止。约二十年的中间,政治界虽变迁很大,思想界只能算同一个色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的观点基本符合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但并不全面。自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习器物、制度、思想的递进过程。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新文化运动,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的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就,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是梁启超没有关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力量资本主义出现并发展,以及新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得到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事实。总之,梁启超关于中国社会进化的前两期论述从向西方学习角度阐释了中国社会进步的历程,但是受时代和阶级局限,他的观点未涉及社会进步的经济基础和新的阶级力量。【小问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全人格的觉悟”可知,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这一时期是在第二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同时也是对第二期“政治界虽变迁很大,思想界只能算同一个色彩”的推进。据材料“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有其很大的独特性,这需要通过对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各方面作具体深入的研究来说明”和所学可知,陈旭麓的观点强调了近代中国特殊的基本国情,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这一时期是在第二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同时也是对第二期“政治界虽变迁很大,思想界只能算同一个色彩”的推进。总之,中国近代思想表现出“剧变”的特征,在梁启超看来,中国近代思想处于急剧的变动之中,而且“确为从前四千余年所未尝梦见”;但同时,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有其很大的独特性,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殊国情的产物。18.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党报党刊呈现出不同的命名特征,有着不同的“高频词”.下表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高频词统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19-1956年党报党刊名称高频词时期高频词①“抗战”“大众”“群众”“抗日”“救国”②“红误”“红色”“工人”“青年”“斗争”③“青年”“工人”“农民”“学生”②“日报”“生活”“新儿童”“红领巾”⑤“解放”“人民”“群众”“新华”“民主”——摘编自潘祥辉、王学敏《报刊名称的历史演进与内在逻辑(1919-195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①②③④⑤分别对应的历史时期,并说明理由.〖答案〗①
“抗战”“大众”“群众”“抗日”“救国”这些高频词明显与抗日战争时期的背景相符,反映了当时全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主题。②
“红军”“红色”“工人”“青年”“斗争”这些词汇与土地革命时期的特点相符,反映了领导工农红军进行武装斗争的历史。③
“青年”“工人”“农民”“学生”这些词汇与国民大革命时期的特点相符,反映了当时动员各阶层群众参加革命的情况。④
“日报”“生活”“新儿童”“红领巾”这些词汇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特点相符,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党报党刊关注人民生活和青少年教育的主题。⑤
“解放”“人民”“群众”“新华”“民主”这些词汇与解放战争时期的特点相符,反映了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解放战争,争取全国解放的主题。〖解析〗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根据表格结合所学可知,①“抗战”“大众”“群众”“抗日”“救国”这些高频词明显与抗日战争时期的背景相符,反映了当时全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主题。②“红军”“红色”“工人”“青年”“斗争”这些词汇与土地革命时期的特点相符,反映了领导工农红军进行武装斗争的历史。③“青年”“工人”“农民”“学生”这些词汇与国民大革命时期的特点相符,反映了当时动员各阶层群众参加革命的情况。④“日报”“生活”“新儿童”“红领巾”这些词汇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特点相符,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党报党刊关注人民生活和青少年教育的主题。⑤“解放”“人民”“群众”“新华”“民主”这些词汇与解放战争时期的特点相符,反映了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解放战争,争取全国解放的主题。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漫画里的美国形象塑造
《女战士》(1776年)右边的印第安少女代表北美殖民地,左边的妇女代表英国。两人处于争执之中,代表英国的妇女表示:“我必须迫使你服从!”而印第安少女则不甘示弱地回击,“母亲,只要我活着,我就要自由,永恒的自由!”《选举,难道没有此人?》(美)托马斯·纳斯特(1865年)哥伦比亚是灵利坚的别名。1776年,非裔女诗人菲莉丝·惠特雷创作出拟人化的国家化身——哥伦比亚女神。画家笔下的哥伦比亚女神通常身穿复古长裙,有时以美国国旗上的星条图案作为装饰,是自由、民主的象征。图中,哥伦比亚女神发出质疑,认为政府应该保障、黑人士兵的选举权。
《山姆大叔定做做新衣》(英)约翰·S·皮尤(1900年)南北战争后,山姆大叔作为美国的象征形象之一、频繁出现于漫画作品中。图中,山姆大叔的体型以惊人速度膨胀,迫使其不断更换外衣。他的裤子条纹上写着“购买路易斯安那”“加利福尼亚”“夏威夷”“波多黎各”等字样,这些领土通过移民、购买、吞并、战争等多种手段获得,但山姆大叔不加区分地把它们放在一起制成星条裤,显得那么理所应当。——摘编自李慧《由漫画看美国象征形象的历史变迁》以“美国形象的历史变迁”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美国形象的历史变迁。从《女战士》(1776年)中,我们看到北美殖民地与英国母国之间的争执,印第安少女象征着北美殖民地对自由的渴望和抗争精神。这一形象反映了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北美殖民地人民追求独立和自由的决心。到了《选举,难道没有此人?》(1865年),哥伦比亚女神作为美国的象征,代表了自由和民主的理想。她质疑政府是否保障了黑人士兵的选举权,反映了南北战争后,美国社会对平等和公民权利的关注。这一时期的美国形象更多地与民主、自由和人权联系在一起。《山姆大叔定做新衣》(1900年)则展示了美国在南北战争后的扩张和膨胀。山姆大叔的形象象征着美国,通过移民、购买、吞并和战争等手段不断扩展领土。这一形象反映了美国在19世纪末期的帝国主义倾向和扩张政策。综上所述,美国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从独立战争时期的自由抗争,到南北战争后的民主平等,再到19世纪末的扩张主义,这些形象的变迁反映了美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社会价值观的演变。〖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近现代美国。首先解读漫画,《女战士》(1776年)反映了印第安少女和英国妇女的争执反映了北美人民希望摆脱英国殖民束缚,实现民族自由的愿望;《选举,难道没有此人?》反映倡导自由和民主的理想,反映了南北战争后,美国社会对平等和公民权利的关注。《山姆大叔定做新衣》(1900年)则展示了美国在南北战争后的扩张和膨胀。其次,根据题目要求,以“美国形象的历史变迁”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结合漫画的主题,进行阐述。如从《女战士》(1776年)中,我们看到北美殖民地与英国母国之间的争执,印第安少女象征着北美殖民地对自由的渴望和抗争精神。这一形象反映了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北美殖民地人民追求独立和自由的决心。到了《选举,难道没有此人?》(1865年),哥伦比亚女神作为美国的象征,代表了自由和民主的理想。她质疑政府是否保障了黑人士兵的选举权,反映了南北战争后,美国社会对平等和公民权利的关注。这一时期的美国形象更多地与民主、自由和人权联系在一起。《山姆大叔定做新衣》(1900年)则展示了美国在南北战争后的扩张和膨胀。山姆大叔的形象象征着美国,通过移民、购买、吞并和战争等手段不断扩展领土。这一形象反映了美国在19世纪末期的帝国主义倾向和扩张政策。最后总结升华,综上所述,美国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从独立战争时期的自由抗争,到南北战争后的民主平等,再到19世纪末的扩张主义,这些形象的变迁反映了美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社会价值观的演变。
山东省日照市校际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合考试历史试题2024.09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表为二里头文化遗址(距今约3800-3500年)墓葬的类型与出土文物相关信息。由此推知当时()墓葬类型数量墓穴面积是否有棺木随葬品甲类墓葬242平方米以上有,部分为漆木棺青铜礼器、玉器、陶器、涤器、绿松石器、海贝等乙类墓葬601—2平方米部分有陶礼器、玉器、绿松石器、海贝等丙类墓葬1371平方米左右基本没有少量陶器或无随葬品丁类墓葬44无墓穴、弃置于灰坑或祭祀坑中无无A.礼乐制度开始萌发 B.社会阶层明显分化C出现早期国家形态 D.社会审美出现差异〖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约3800-3500年(中国)。根据表格可知,当时墓葬类型与出土文物表现出明显不同,有的面积较大,且随葬品较多,说明此时社会阶层明显分化,B项正确;礼乐制度开始萌发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表格中信息无法反映出现早期国家形态,排除C项;随葬品多少并不代表社会审美差异,而是代表社会阶层分化,排除D项。故选B项。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期望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谓天下当“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道家则从哲理层面提出“道通为一”。这说明当时思想家们期望()A.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B.各家思想相互交融C.国家治理统一有序 D.尊崇君主重建伦理〖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题干中提到的孔子、孟子、墨子和道家的思想都强调了统一和秩序的重要性,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秩序井然的礼乐制度,孟子主张天下统一,墨子提倡百姓服从天子,道家则从哲理层面提出统一的概念,这些思想都反映了当时思想家们期望国家治理能够统一有序,C项正确;法家主张中央集权,儒家并不主张,排除A项;材料体现各家思想有一定相同之处,并非强调相互交融,排除B项;尊崇君主,重建伦理不是他们相同之处,排除D项。故选C项。3.《唐律·户婚》规定:百姓侵占私田的,一亩以下笞五十,五亩加一等,过杖一百,十亩加一等,罪止徙一年,而官吏侵夺私田的,一亩以下杖六十,三亩加一等,罪止徙二年.这说明唐初在经济恢复中()A.注重整顿吏治 B.遏制土地兼并 C.贯彻民本思想 D.缓解社会矛盾〖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朝对侵占土地的规定,限制土地兼并行为,一定程度保护了自耕农,B项正确;材料主要是遏制土地兼并,并非整顿吏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限制土地兼并是针对所有人的,排除C项;缓解社会矛盾并不能在材料中直接体现出来,排除D项。故选B项。4.明人王丹丘在《建业风俗记》中记载:嘉靖十年以前,富厚之家,多谨礼法,居室不敢淫,饮食不敢过……嘉靖末年,士大夫家不必言,至于百姓有三间客厅费千金者,金碧辉煌.这反映出当时()A.百姓之家易染奢靡之风 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秩序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 D.政府改革放松社会控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嘉靖末年,社会的奢靡之风浓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因为商品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提升,从而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秩序,B项正确;奢靡之风并不仅仅存在于百姓之家,所以不能说是百姓之家容易染上奢靡之风,排除A项;明朝时期,士贵商贱的观念并没有被打破,排除C项;材料内容并不能体现政府的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5.如图是晚清时期年画《上洋金利源码头长江火轮船》,描绘了轮船招商局上海金利源码头客人上下轮船的情景.该年画可以佐证()A.洋务运动走向深入 B.半殖民地色彩日益严重C.近代交通工具普及 D.上海成为世界商业中心〖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结合所学知识,上海轮船招商局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从年画可以看出,一艘硕大的蒸汽轮船停泊在码头,可见作品反映了当时洋务运动由军用企业发展到民用企业,进一步深入发展,A项正确;半殖民地色彩加重要通过不平等条约和主权沦丧体现,排除B项;上海一处码头的情况不能说明“近代交通工具普及”,排除C项;上海成为世界商业中心夸大了上海当时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6.1883-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李鸿章提出“宁失藩服(越南),毋损郡县(台湾)”,与法求和;驻法公使曾纪泽认为一味求和只会导致“各国之垂涎于他处者,势符接踵而起”。这表明清政府官员()A.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 B.固守天朝上国观念C.初具近代民族国家意识 D.内部派系斗争激烈〖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宁失藩服(越南),毋损郡县(台湾)”“驻法公使曾纪泽认为一味求和只会导致‘各国之垂涎于他处者,势符接踵而起’”可知,中法战争期间,李鸿章和曾纪泽虽然在对外态度不同,但是都主张维护国家利益,说明清政府官员初具近代民族国家意识,C项正确;儒家思想强调忠孝节义,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天朝上国观念强调的是中国的核心地位,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的是清政府部分官员对外的态度问题,非内部派系斗争激烈,排除D项。故选C项。7.如表是九一八事变后厦门大学校园刊物《厦大周刊》中的时论(节选)。以下观点反映出()人物(身份)观点教职员代表“早日消件内争,一致即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并政告各友邦人士“日人进槎满洲,直接是璨躁我国主权、间接实向世界挑战”沈家诒(博士)“日本此次侵占辽宁,是侵我主权、占我领土、完全是有政治性质的纠纷。根本上说是不能交付国际公断的。即使交付国际公断、亦断无成绩可言”刘禄(教授)“一切学术皆为强国之源”“无论是否在战争时期,必须尽量利用科学智识长期作刻苦坚忍的研究,方能一遇外侮,不至失措”A.教育改良成为救亡主要路径 B.学者血性与理性救国并存C.国民党不抵抗政策遭到质疑 D.国人意识到科学改变国运〖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身份的人物表达了他们对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的局势的看法和态度。教职员代表强调了团结一致和捍卫国家主权的重要性,沈家诒博士则明确指出了日本侵占满洲的严重性,并认为这是不能交付国际公断的,刘禄教授则强调了科学研究对于国家强盛的重要性。从这些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学者们既有血性,即对国家主权的坚决捍卫,也有理性,即认识到科学研究对于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性,B项正确;材料提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在材料中明确体现为“主要路径”,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这些学者对于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态度,无法得出“国民党不抵抗政策遭到质疑”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虽然提到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强调“改变国运”的程度,排除D项。故选B项。8.近代中国的改革策始于“上等社会”主导的洋务运动.继而是属于“中等社会”领导的政治革命,最终由属于“下等社会”的工农群众完成革命任务。影响这一历史演变进程的主要因素是()A.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主导力量的社会基础广度C.近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迁 D.中国社会阶层觉醒的程度〖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由上层社会主导,社会基础较窄;政治革命由中等社会主导,社会基础有所扩大;最终的工农革命由下层社会主导,社会基础最为广泛。因此,主导力量的社会基础广度是影响这一历史演变进程的主要因素,B项正确;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革命主要任务,排除A项;近代世界格局变迁是外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中国社会阶层觉醒的程度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9.1955年毛泽东在接见印度尼西亚总理时阐述中国的外交政策,他说:“中国建交不分国家,即便是西方国家,只要他们愿意,中国也保持外交上的开放,对于存在的问题,中国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战争是不利的。”这一政策旨在()A.为经济建设创造稳定环境 B.坚持睦邻友好的外交原则C.践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答案〗A〖解析〗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5年(中国)。材料中毛泽东的讲话表明中国愿意与所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愿意保持外交上的开放和和平方式解决存在的问题,此时中国处在“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时期,和平稳定环境有利于经济建设,A项正确;这一政策不仅仅涉及邻国关系,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排除C项;此时中国主要是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站在社会主义阵营,反对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和孤立,“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A项。10.亚历山大东征西亚时,“每到一个地方,都在当地的庙宇里举行祭祀,搞一些活动和举办节日来向众神献祭”。亚历山大此举旨在()A.实行宗教宽容和自由 B.加强民族间交流交融C.借助神权以强化权威 D.实现东西方思想统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历山大帝国)。根据材料“每到一个地方,都在当地的庙宇里举行祭祀,搞一些活动和举办节日来向众神献祭”可知,亚历山大主要是想借助神权以强化权威,C项正确;亚历山大祭拜神庙是为了强化统治,与宗教宽容无关,排除A项;加强民族间交流交融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B项;此举不会实现东西方思想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11.14世纪欧洲商人不仅在稳步地获得经济力量,而且在稳步地取得政治权力——他们正在成为伦敦的市长、德意志帝国自由市的参议员、荷兰的州长……这表明()A.商业发展促进社会结构变化 B.资产阶级代议制趋向成熟C.早期资产阶级开始垄断政权 D.商人成为政权的主要力量〖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世纪(欧洲)。根据材料“欧洲商人不仅在稳步地获得经济力量,而且在稳步地取得政治权力——他们正在成为伦敦的市长、德意志帝国自由市的参议员、荷兰的州长……”得出,14世纪,商业发展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变化,A项正确;此时尚无资产阶级代议制,排除B项;早期资产阶级开始垄断政权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商人成为政权的主要力量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12.16世纪上半期,英国仅能通过海盗袭击、走私货物等方式在利益竞争中获得收益;16世纪后期以来,英国则主要通过发动海外战争、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形式争夺或者垄断利益。这一变化反映了()A.经济发展促进文明竞争 B.国家实力影响扩张方式C.英西易位导致竞争加剧 D.英国确立争霸世界目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早期的英国,国家实力相对弱小,无法直接参与对外殖民,因此仅能通过海盗袭击、走私货物等方式在利益竞争中获得收益,但是16世纪后期以来,英国早期资本原始积累得到发展,因此国家可以通过发动海外战争、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形式进行发展。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材料中的变化反映的是国家实力影响扩张方式,B项正确;近代英国对外扩张具有侵略的一方面,不属于文明竞争,排除A项;此时虽然英西存在竞争关系,但是并未彻底易位,排除C项;材料与英国确立争霸世界目标无关,强调的是经济实力对侵略方式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3.近代列强在抢夺殖民地过程中冲突加剧。为缓和矛盾,列强召开会议并达成协议(如下图)据此推断,该会议召开的时间是()今后占据目前在其领地外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某领土的国家,或迄今没有这类领地而即将获得这种领土的国家,以及将要承担保护权的国家,应该向本议定书的签字国呈选与此有关的相应文件及声明,以便使后者在必要时有可能中述自己的要求。A.17世纪下半叶 B.18世纪上半叶 C.18世纪下半叶 D.19世纪下半叶〖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所学可知,为缓和侵略非洲的矛盾,列强于1884年在柏林召开会议,签订了《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D项正确;其余时间均不符合,排除ABC项。故选D项。14.如图为英国画家伯纳德·帕特里奇于1939年7月12日发表的漫画《精明的熊》。作者意在揭示()漫画中,左边人物是面废忧虑的英国,右边人物是气焰日盛的德国。画面中央代表苏联的大熊对英国的诱惑要挺不已,但德国也积极示好大熊,大熊左顾右盼,犹豫不决,似乎处在两难境地A.中立自保助长德国侵略野心 B.欧洲国际关系错综复杂C.敌我阵营不明加剧战争危机 D.英国坚持反苏反共立场〖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漫画内容给可知,英国和德国都意图与苏联交好,而苏联则犹豫不决,由此可知,当时欧洲的国际关系比较复杂,B项正确;是英法的绥靖政策主张了德国的侵略野心,排除A项;当时敌我阵营已经明确,排除C项;漫画内容不能反映英国的反苏反共立场,排除D项。故选B项。15.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政府公开支持殖民地人民走向自治或独立,向英法等欧洲殖民国家施加强大压力,要求它们采取开明的殖民地政策,并标榜自己是文化和种族交融的“自由世界”。这一政策()A.意在进一步削弱欧洲 B.迫于民族运动高涨的形势C.宣扬自由世界价值观 D.基于美国国家战略的需要〖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美国)。据材料可知,二战后美国公开支持殖民地人民走向自治或独立,向英法等欧洲殖民国家施加强大压力,要求它们采取开明的殖民地政策,据所学可知,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美苏两极争霸,美国基于争霸的国家战略需要,D项正确;美国并非为了削弱欧洲,排除A项;迫于民族运动高涨是其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宣扬自由世界价值观是其表面宣扬的,并非其根本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封泥是古代以公私玺印加盖于黏土之上,用于封缄文件、财货等的遗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封泥所见郡县分布图——摘编自张宁《秦封泥所见郡县空间分布研究》材料二出土的部分秦朝封泥右丞相印南郡府丞都船丞印江左盐丞(1)分析说明秦朝封泥的分布特征及成因.(2)概括指出封泥对研究秦朝历史的价值.〖答案〗(1)分布特征: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北地区,黄河以南地区较少;分布在秦朝的重要交通线附近;与郡县的行政等级密切相关。成因: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文书传送系统的形成;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络系统的确立。(2)价值:封泥是秦朝行政管理和保密制度的直接证据,为研究秦朝的职官体系、行政地理提供直接的史料;有助于纠正史书记载的不足和错误,为理解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细节。〖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与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的中国。第一小问分布特征,观察材料一“秦封泥所见郡县分布图”可知,封泥所在郡县在黄河以北分布较多,由此可知,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北地区,黄河以南地区较少;观察材料一“秦封泥所见郡县分布图”中的重要交通线可知,分布在秦朝的重要交通线附近;观察材料一“秦封泥所见郡县分布图”的郡县分布,由此可知,封泥分布与郡县的行政等级密切相关。第二小问成因,根据材料一“秦封泥所见郡县分布图”与材料二“出土的部分秦朝封泥”中的“右丞相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察材料一“秦封泥所见郡县分布图”中的重要交通线可知,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络系统的确立;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书传送系统的形成。【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的中国。根据材料二“出土的部分秦朝封泥”中的“右丞相印”,“南郡府丞印”等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泥是秦朝行政管理和保密制度的直接证据,为研究秦朝的职官体系、行政地理提供直接的史料;根据题干“封泥是古代以公私玺印加盖于黏土之上,用于封缄文件、财货等的遗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助于纠正史书记载的不足和错误,为理解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细节。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22年上海《申报》创刊50周年,报馆借机延请各界名人对最近50年世界及中国的变化进行一次总结。梁启超应邀撰写了《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论》的文章。梁启超把近五十年中国人的进步历史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到同治年间借了外国兵来平内乱,于是曾国藩、李鸿章一班人,很觉得外国的船坚炮利,确是我们所不及,对于这方面的事项,觉得有舍己从人的必要,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所经过时间,比较的很长——从甲午战役起到民国六七年间止。约二十年的中间,政治界虽变迁很大,思想界只能算同一个色彩.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全人格的觉悟.——摘编自梁启超《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有其很大的独特性,这需要通过对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各方面作具体深入的研究来说明.——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梁启超关于中国社会进化的前两期论述是否合理,谈谈你的看法.(2)结合陈旭麓的观点,对梁启超的第三期论述予以补充完善.〖答案〗(1)梁启超的观点基本符合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但并不全面。自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习器物、制度、思想的递进过程。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新文化运动,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的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就,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是梁启超没有关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力量资本主义出现并发展,以及新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得到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事实。总之,梁启超关于中国社会进化的前两期论述从向西方学习角度阐释了中国社会进步的历程,但是受时代和阶级局限,他的观点未涉及社会进步的经济基础和新的阶级力量。(2)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这一时期是在第二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同时也是对第二期“政治界虽变迁很大,思想界只能算同一个色彩”的推进。第三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但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缺乏民主共和意识;袁世凯等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政策,与民主共和观念相悖;一场空前思想解放、文化转型的新文化运动孕育而生。总之,中国近代思想表现出“剧变”的特征,在梁启超看来,中国近代思想处于急剧的变动之中,而且“确为从前四千余年所未尝梦见”;但同时,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有其很大的独特性,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殊国情的产物。〖解析〗【小问1】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到同治年间借了外国兵来平内乱,于是曾国藩、李鸿章一班人,很觉得外国的船坚炮利,确是我们所不及,对于这方面的事项,觉得有舍己从人的必要,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所经过时间,比较的很长——从甲午战役起到民国六七年间止。约二十年的中间,政治界虽变迁很大,思想界只能算同一个色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的观点基本符合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但并不全面。自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习器物、制度、思想的递进过程。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新文化运动,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的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就,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是梁启超没有关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力量资本主义出现并发展,以及新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得到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事实。总之,梁启超关于中国社会进化的前两期论述从向西方学习角度阐释了中国社会进步的历程,但是受时代和阶级局限,他的观点未涉及社会进步的经济基础和新的阶级力量。【小问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全人格的觉悟”可知,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这一时期是在第二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同时也是对第二期“政治界虽变迁很大,思想界只能算同一个色彩”的推进。据材料“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有其很大的独特性,这需要通过对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各方面作具体深入的研究来说明”和所学可知,陈旭麓的观点强调了近代中国特殊的基本国情,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这一时期是在第二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同时也是对第二期“政治界虽变迁很大,思想界只能算同一个色彩”的推进。总之,中国近代思想表现出“剧变”的特征,在梁启超看来,中国近代思想处于急剧的变动之中,而且“确为从前四千余年所未尝梦见”;但同时,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有其很大的独特性,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殊国情的产物。18.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党报党刊呈现出不同的命名特征,有着不同的“高频词”.下表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高频词统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19-1956年党报党刊名称高频词时期高频词①“抗战”“大众”“群众”“抗日”“救国”②“红误”“红色”“工人”“青年”“斗争”③“青年”“工人”“农民”“学生”②“日报”“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雷锋月活动流程
- 《公债的负担与风险》课件
- 关于培训的高桥流
- 《光纤通信器件》课件
- 医药产品经理职业规划
- 圆通速递培训课件
- 关于乡村振兴创意策划活动
- 36利用导数研究不等式恒(能)成立问题(精讲)-2023年高考数学(新高考地区)(原卷版)
- 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应用篇其二含比的百分数应用题-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原卷版)北师大版
- 《光纤通信基础》课件
- YC/T 613-2024烟草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 DZ∕T 0211-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正式版)
- 国家基层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指南(2024版)
- 人体常见病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SJG 164-2024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 2.1.1 中国的地形(山脉纵横交织)(课件) 八年级地理 (湘教版)
- 《雁门太守行》复习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临床医学职业生涯规划
- 幼儿园课程故事开展培训
- 重大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劝学》《师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