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与新能源作业指导书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A/36/wKhkGWclS1eAXZpaAAK4AjREbsc594.jpg)
![电力与新能源作业指导书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A/36/wKhkGWclS1eAXZpaAAK4AjREbsc5942.jpg)
![电力与新能源作业指导书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A/36/wKhkGWclS1eAXZpaAAK4AjREbsc5943.jpg)
![电力与新能源作业指导书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A/36/wKhkGWclS1eAXZpaAAK4AjREbsc5944.jpg)
![电力与新能源作业指导书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A/36/wKhkGWclS1eAXZpaAAK4AjREbsc59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力与新能源作业指导书TOC\o"1-2"\h\u15182第1章电力系统概述 3136331.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3110101.2电力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310631.3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控制 323020第2章新能源发电技术 4173292.1风力发电技术 4228042.1.1风力机 494752.1.2传动系统 4205802.1.3发电机 4180232.1.4控制系统 4191622.2太阳能发电技术 4238702.2.1光伏发电 533992.2.2太阳能热发电 5133782.3核能发电技术 551202.3.1压水堆核电站 5186652.3.2沸水堆核电站 5305142.4水力发电技术 5268712.4.1径流式水电站 5129842.4.2坝式水电站 5310972.4.3抽水蓄能电站 530105第3章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 568493.1暂态稳定性分析 6324203.1.1概述 6146193.1.2分析方法 6304033.1.3新能源接入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6226113.2静态稳定性分析 6325023.2.1概述 662153.2.2分析方法 659103.2.3新能源接入对静态稳定性的影响 689783.3稳定性控制策略 7276063.3.1暂态稳定性控制策略 7311283.3.2静态稳定性控制策略 7198613.3.3综合稳定性控制策略 731105第4章电力市场运营与电力交易 7243244.1电力市场的基本概念 740594.2电力市场的运营机制 7168074.3电力交易模式与策略 826108第5章电力系统负荷预测 8306545.1负荷预测的基本方法 86145.1.1时间序列法 9118025.1.2回归分析法 9260265.1.3人工智能法 9301805.2短期负荷预测 9111795.2.1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9300555.2.2短期负荷预测误差分析 9152775.3长期负荷预测 941865.3.1长期负荷预测方法 997405.3.2长期负荷预测不确定性分析 9192565.4负荷预测在新能源并网中的应用 1011795.4.1新能源出力预测 1027345.4.2新能源并网对负荷预测的影响 1068975.4.3负荷预测在新能源调度中的应用 105927第6章新能源并网技术 1077306.1新能源并网的基本原理 10199626.1.1电压等级与电网接口 1020726.1.2并网方式 10298976.1.3并网控制策略 10141516.2并网新能源电站的运行控制 1023166.2.1并网新能源电站的运行模式 11284616.2.2运行控制策略 11299316.2.3运行监控与保护 1171686.3新能源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1171096.3.1对电网的影响 1191156.3.2对电站设备的影响 1110516.3.3对电力市场的影响 114675第7章电力系统保护与自动化 12209277.1电力系统保护原理 12109137.2继电保护装置 1267637.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1223150第8章电力系统优化与节能 13123388.1电力系统优化方法 13250008.1.1优化目标 1362578.1.2优化方法 13103138.2电力系统经济调度 13233218.2.1经济调度的目标 13242768.2.2经济调度方法 14300988.3电力系统节能技术 14102978.3.1节能技术概述 14219048.3.2发电环节节能技术 14163458.3.3输电环节节能技术 1490898.3.4用电环节节能技术 1425782第9章电力系统环境保护与减排 1485779.1电力系统环境问题 14233129.2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控制 15192029.3新能源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58190第10章电力与新能源发展展望 1563910.1国际电力与新能源发展趋势 15173810.2我国电力与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展望 161790810.3未来电力与新能源技术的创新方向 16第1章电力系统概述1.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一次能源(如煤、水、风、太阳能等)转换为二次能源——电能,并通过输电、变电、配电将电能安全、可靠地送至用户。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对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作用。1.2电力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电力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发电环节:包括各种类型的发电厂,如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电站、风力发电场和太阳能发电站等。(2)输电环节:主要包括高压输电线路、输电塔、电缆等设施,实现远距离大容量电能传输。(3)变电环节:通过变电站将输电线路的高压电能转换为用户所需的低压电能,同时实现电压等级的变换。(4)配电环节:通过配电网将变电环节输出的低压电能送至用户。(5)用电环节:包括各类用户,如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商业服务等领域。电力系统的结构分为以下层次:(1)电源层:包括各种类型的发电厂和新能源发电设施。(2)输电层:实现跨区域、跨省市的电能传输。(3)变电层:实现电压等级的变换,满足不同用户的用电需求。(4)配电网:将变电环节输出的电能送至用户。1.3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的运行主要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的协同工作。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有效控制。(1)运行监测:通过电力系统监测装置,实时采集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如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为电力系统运行分析提供依据。(2)调度控制:电力系统调度中心根据运行监测数据,制定发电计划、调整电网结构、优化运行方式,保证电力系统在安全、稳定、经济的状态下运行。(3)安全保护:设置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对故障和异常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判断和切除,防止扩大,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4)自动化控制:利用现代自动化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远程控制、自动调节和优化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5)处理:针对电力系统发生的各类,制定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恢复正常运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供电。第2章新能源发电技术2.1风力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是利用风能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风力机、传动系统、发电机和控制系统。2.1.1风力机风力机通过叶片捕捉风能,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根据叶片数量可分为单叶片、双叶片和三叶片风力机。2.1.2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将风力机捕获的风能传递给发电机。常见的传动系统有齿轮箱传动、皮带传动和直接驱动三种形式。2.1.3发电机发电机将风力机传递过来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根据工作原理可分为异步发电机、同步发电机和双向发电机。2.1.4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负责对风力发电系统进行监控、调节和控制,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主要包括风速测量、叶片角度调节、发电机转速控制等功能。2.2太阳能发电技术太阳能发电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光伏电池上产生电能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主要分为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两种技术。2.2.1光伏发电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光伏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主要包括晶体硅光伏电池、薄膜光伏电池等类型。2.2.2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利用太阳光照射到集热器上,加热工作介质(如水、油等),通过蒸汽轮机或斯特林发动机等发电设备产生电能。2.3核能发电技术核能发电是利用核反应产生的热能加热水,产生蒸汽推动蒸汽轮机发电的一种电力生产方式。2.3.1压水堆核电站压水堆核电站采用压水反应堆作为热源,通过热交换器将热量传递给二回路的水,产生蒸汽推动蒸汽轮机发电。2.3.2沸水堆核电站沸水堆核电站直接将沸水反应堆产生的蒸汽引入蒸汽轮机,实现发电。相较于压水堆,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好等特点。2.4水力发电技术水力发电是利用水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根据水电站类型可分为径流式、坝式、抽水蓄能等。2.4.1径流式水电站径流式水电站直接利用河流的天然径流进行发电,适用于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的地区。2.4.2坝式水电站坝式水电站通过建设大坝,形成水库调节河流流量,提高水位,以获得较大的水头和稳定的发电量。2.4.3抽水蓄能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利用低谷时段多余的电能将低处的水抽到高处储存,高峰时段放水发电,实现电能的调峰填谷。第3章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3.1暂态稳定性分析3.1.1概述暂态稳定性分析主要研究电力系统在遭受大扰动后,系统从一个不稳定状态恢复到新的稳定状态的过程。本章将详细阐述暂态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及其在新能源接入背景下的特点。3.1.2分析方法(1)时域仿真法:通过求解系统方程,模拟系统在扰动作用下的动态过程,分析系统暂态稳定性。(2)特征值分析法:通过对系统雅可比矩阵进行特征值分析,判断系统暂态稳定性。(3)能量函数法:利用能量函数描述系统动态过程,通过能量变化判断暂态稳定性。3.1.3新能源接入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新能源接入使电力系统结构、运行特性及动态过程发生改变,对暂态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本节将分析新能源接入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理。3.2静态稳定性分析3.2.1概述静态稳定性分析主要研究电力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负荷变化、设备参数改变等小扰动下,系统保持稳定的能力。本章将详细介绍静态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及其在新能源接入背景下的特点。3.2.2分析方法(1)小干扰稳定性分析:通过分析系统在小干扰作用下的线性化模型,研究系统静态稳定性。(2)概率稳定性分析:考虑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采用概率方法分析系统静态稳定性。(3)非线性稳定性分析:通过求解非线性微分方程,研究系统在非线性因素影响下的静态稳定性。3.2.3新能源接入对静态稳定性的影响新能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本节将分析新能源接入对静态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理。3.3稳定性控制策略3.3.1暂态稳定性控制策略(1)发电机励磁控制:通过调整发电机励磁系统,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2)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控制:通过SVC调节系统无功功率,改善暂态稳定性。(3)新能源场站控制:对新能源场站进行有功/无功控制,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3.3.2静态稳定性控制策略(1)发电机调节系统:通过调整发电机调节系统参数,提高系统静态稳定性。(2)系统串联电容器:通过串联电容器改善系统电压稳定性,提高静态稳定性。(3)新能源场站控制:对新能源场站进行有功/无功控制,提高系统静态稳定性。3.3.3综合稳定性控制策略综合稳定性控制策略旨在实现电力系统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稳定性。本节将探讨新能源接入背景下,结合暂态稳定性和静态稳定性的综合控制策略。第4章电力市场运营与电力交易4.1电力市场的基本概念电力市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电力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过程中,各参与主体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电力交易活动的总和。电力市场主要包括电力生产者、电力消费者、电网运营者、电力交易机构等参与主体。电力市场的核心是电力的交易和定价,旨在实现电力资源的高效配置,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4.2电力市场的运营机制电力市场的运营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规定电力市场参与主体的资格条件,以及市场准入和退出的具体程序。(2)电力调度与结算机制:电力调度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制定发电计划和电网运行策略;电力结算机构负责处理电力交易过程中的款项结算。(3)价格机制:电力市场价格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主要包括电力批发市场价格和电力零售市场价格。(4)市场监管机制:及相关部门对电力市场进行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5)辅助服务市场:在电力市场中,辅助服务包括调频、调峰、备用等,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4.3电力交易模式与策略电力交易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双边交易:电力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进行交易,签订长期或短期购售电合同。(2)集中竞价交易:电力交易机构组织的一种公开、透明的电力交易方式,各参与主体按照报价进行竞争。(3)挂牌交易:电力生产者或消费者在电力交易平台上发布电力供需信息,寻找交易对手。(4)跨区跨省交易: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电力交易策略主要包括:(1)价格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制定合理的电价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2)交易合同策略:通过签订长期或短期合同,锁定交易价格和数量,降低市场风险。(3)信用风险管理策略:对交易对手进行信用评估,合理控制信用风险。(4)市场分析预测策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准确预测市场走势,为交易决策提供依据。(5)合规性策略:保证电力交易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避免违规风险。第5章电力系统负荷预测5.1负荷预测的基本方法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的负荷预测有助于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可靠地运行。负荷预测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人工智能法等。5.1.1时间序列法时间序列法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负荷。常用的时间序列模型有自回归模型(AR)、移动平均模型(MA)、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等。5.1.2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利用历史负荷数据和相关因素(如气象、经济等)进行多元线性或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负荷预测模型。5.1.3人工智能法人工智能法包括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机(SVM)、模糊逻辑(FL)等。这些方法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可以处理复杂的负荷预测问题。5.2短期负荷预测短期负荷预测是指对未来一段时间(如几小时、一天、一周等)的负荷进行预测。短期负荷预测对于电力系统调度、发电计划安排、市场交易等具有重要意义。5.2.1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短期负荷预测方法主要包括时间序列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支持向量机法等。5.2.2短期负荷预测误差分析对短期负荷预测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有助于提高预测精度。常用的误差分析方法包括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均方误差等。5.3长期负荷预测长期负荷预测是指对未来较长时间(如一年、五年、十年等)的负荷进行预测。长期负荷预测对于电力系统规划、电源建设、电网改造等具有重要意义。5.3.1长期负荷预测方法长期负荷预测方法包括趋势外推法、经济增长法、灰色预测法等。5.3.2长期负荷预测不确定性分析长期负荷预测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增长、政策调整、新能源发展等。对预测结果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有助于提高预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5.4负荷预测在新能源并网中的应用新能源具有波动性强、不稳定等特点,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负荷预测在新能源并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5.4.1新能源出力预测通过对新能源(如风力、光伏等)出力进行预测,有助于电力系统调度合理安排发电计划,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5.4.2新能源并网对负荷预测的影响新能源并网对负荷预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预测精度、预测模型等方面。研究这些影响,有助于提高负荷预测在新能源并网中的应用效果。5.4.3负荷预测在新能源调度中的应用负荷预测在新能源调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新能源发电企业提供准确的发电计划,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同时有助于电力市场交易的顺利进行。第6章新能源并网技术6.1新能源并网的基本原理新能源并网是指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与电力系统连接,实现能源的共享与互补。新能源并网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1.1电压等级与电网接口新能源电站并网时,需根据电站的容量和电网的电压等级选择合适的并网接口。并网接口应满足电力系统的电压、频率、相位等基本要求。6.1.2并网方式新能源电站的并网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并网,即新能源发电系统直接与电力系统相连;另一种是间接并网,即新能源发电系统通过能量存储设备(如蓄电池、超级电容器等)与电力系统相连。6.1.3并网控制策略新能源电站并网控制策略主要包括有功功率控制、无功功率控制和电压控制。通过这些控制策略,实现新能源电站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6.2并网新能源电站的运行控制6.2.1并网新能源电站的运行模式并网新能源电站的运行模式主要包括独立运行、并网运行和孤岛运行。根据电站运行状态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保证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6.2.2运行控制策略(1)有功功率控制:通过调整新能源电站的发电功率,实现与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平衡。(2)无功功率控制:通过调整新能源电站的无功功率,实现与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3)电压控制:通过调整电站的输出电压,保持并网电压稳定。6.2.3运行监控与保护并网新能源电站应配置完善的运行监控与保护系统,实时监测电站的运行状态,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保证电站安全运行。6.3新能源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6.3.1对电网的影响(1)电压波动:新能源电站并网会对电网的电压产生一定影响,需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进行抑制。(2)频率波动:新能源电站的出力波动可能导致电力系统频率波动,影响电网稳定运行。(3)电网结构变化:新能源电站的并网将改变电力系统的结构,对电网的运行与控制带来一定影响。6.3.2对电站设备的影响(1)设备选型:新能源电站并网要求设备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以满足电网的运行要求。(2)设备寿命:并网运行过程中,电站设备可能面临更严酷的运行环境,影响设备寿命。(3)故障风险:新能源电站并网可能增加电力系统的故障风险,需加强对电站设备的保护与监控。6.3.3对电力市场的影响新能源电站的并网将增加电力市场的竞争,可能导致电力价格波动。同时新能源电站的运行特性对电力市场的运营机制和电价形成产生影响。第7章电力系统保护与自动化7.1电力系统保护原理电力系统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电力系统保护原理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1)电气量保护原理:根据电力系统中电气量的变化,如电流、电压、功率等,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2)时间保护原理:根据故障发生的时间,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时间保护主要包括过电流保护和低电压保护等。(3)方向保护原理:根据故障电流的方向,判断故障位置,实现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部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7.2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保护的核心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判断和操作,以实现对故障的快速切除。继电保护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过电流保护:根据电流大小和持续时间,判断系统是否存在过电流故障。(2)低电压保护:监测电压水平,当电压低于设定值时,判断为低电压故障。(3)差动保护:通过比较电力系统两端电流的差值,判断是否存在故障。(4)方向保护:根据故障电流方向,判断故障位置,实现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5)距离保护:根据故障点与保护装置之间的距离,判断故障位置,实现对故障的快速切除。7.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远动技术:通过远程通信手段,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测与控制。(2)自动发电控制(AGC):根据系统负荷变化,自动调整发电机组出力,保证系统频率和联络线交换功率稳定。(3)自动电压控制(AVC):监测系统电压水平,自动调节无功功率,保持电压稳定。(4)故障录波与故障分析:记录电力系统故障数据,为故障分析和处理提供依据。(5)调度自动化系统:集成了远动、AGC、AVC等功能,实现对电力系统的集中监控和优化调度。(6)智能电网:利用现代通信、计算机、控制等技术,构建具有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电力系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率。第8章电力系统优化与节能8.1电力系统优化方法8.1.1优化目标电力系统优化的目标是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提高供电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运行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等。8.1.2优化方法(1)线性规划法:线性规划法是电力系统优化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解决电力系统中的经济分配问题。(2)非线性规划法:非线性规划法适用于处理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如发电机组的输出特性等。(3)动态规划法:动态规划法适用于求解多阶段决策问题,如电力系统中的机组组合问题。(4)混合整数规划法:混合整数规划法主要用于解决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整数约束问题,如发电机组的启停问题。8.2电力系统经济调度8.2.1经济调度的目标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的目标是合理分配发电机组出力,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同时满足系统负荷需求。8.2.2经济调度方法(1)常规经济调度:根据预测的负荷需求,优化分配发电机组出力,实现最低运行成本。(2)动态经济调度:考虑负荷变化、发电机组启停等因素,实时调整发电机组出力,实现经济运行。(3)考虑新能源的经济调度:在传统经济调度基础上,充分考虑新能源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实现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优化调度。8.3电力系统节能技术8.3.1节能技术概述电力系统节能技术主要包括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输电损耗、提高用电效率等方面。8.3.2发电环节节能技术(1)火电机组节能技术:通过改进燃烧方式、提高蒸汽参数等手段,降低火电机组的煤耗。(2)水电机组节能技术:优化水电机组运行方式,提高水轮机效率,降低水耗。8.3.3输电环节节能技术(1)优化输电线路布局:根据负荷分布和电源结构,合理规划输电线路,降低输电损耗。(2)提高输电设备功能:采用高效率的输电设备和材料,降低输电损耗。8.3.4用电环节节能技术(1)需求侧管理:通过负荷控制、能效管理等手段,提高用户用电效率,降低用电损耗。(2)分布式能源:充分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注意:本章节内容旨在阐述电力系统优化与节能的相关方法和技术,具体应用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第9章电力系统环境保护与减排9.1电力系统环境问题电力系统的运行与发展给环境带来了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电力系统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它不仅影响人类健康,还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节主要讨论电力系统环境问题及其成因,为后续的减排措施提供理论依据。9.2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控制火电厂是我国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污染物排放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火电厂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和汞(Hg)等。为减轻火电厂对环境的污染,应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燃料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例;(2)采用高效、低污染排放的燃烧技术;(3)安装脱硫、脱硝、除尘等污染物处理设施;(4)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监管制度;(5)开展火电厂环保技术研发与应用。9.3新能源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新能源具有清洁、可再生、低碳排放等特点,对电力系统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新能源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贡献:(1)减少温室气体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场礼仪与沟通技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方案
- 校企合作在学生创新教育中的优势与挑战
- 绿色家庭生活与环保产品的消费选择
- 2025年度总经理职位任期及绩效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自来水供应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书
- 2025年度住宅小区防水改造及物业管理合同
- 2025年度洗浴中心员工劳动争议仲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苏州市公司劳动合同员工招聘及选拔合同
- 2025年度农产品销售公司回款质量监管合同
- 2025年度自媒体内容翻译与本地化合同
-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标准 DG-TJ08-2407-2022
-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详细版
- 急腹症的诊断思路
- 培训机构安全隐患排查记录(带附件)
- 2024小说推文行业白皮书
- 研究性成果及创新性成果怎么写(通用6篇)
- 特殊感染手术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旅馆治安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应急方案三篇
- 土地增值税清算底稿中税协版
- 小区绿化养护方案及报价(三篇)
- GB/T 13024-2003箱纸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