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三人行名校联盟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三人行名校联盟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三人行名校联盟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三人行名校联盟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三人行名校联盟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三人行名校联盟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但是由于工业的发展,我国湿地面积不断下降,已引起环保专家的关注。下列与湿地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湿地被破坏会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C.湿地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D.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到严重破坏,物种会大量减少,抵抗力稳定性下降2.生态工程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B.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原理是一样的,各地均可按照相同模式建设C.在湿地恢复工程中建立缓冲带是为了让该地区进行非自然演替恢复D.矿区废弃地进行公园化建设时,需要考虑植被和土壤之间的协调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B.3代表一定是原核生物C.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D.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库4.如图表示胰岛B细胞在较高的血糖浓度下分泌胰岛素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与K+通过离子通道出细胞的方式相同,且都不消耗能量B.图中ATP既可提供能量,也可作为信号分子使K+通道关闭C.图中K+通道关闭,可激活Ca2+通道打开,促进Ca2+进入细胞,从而抑制胰岛素的分泌D.据图可研究出“某药物”来抑制K+通道活性,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病人的血糖浓度降低5.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假设鹰的食物来源中,蛇和野兔分别占1/5、4/5,那么如果青草增加M千克,鹰的体重至少增加多少千克()A.M/280 B.M/400 C.7M/1000 D.11M/3756.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重组通常发生有性生殖过程中B.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发生重组C.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可以发生重组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2020年初,爆发了全球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科研人员通过对多个患者体内分离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研究,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来源、致病病理。初步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是蛋白包裹的RNA病毒,通过刺突蛋白S与人ACE2互作的分子机制,来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下图1为新型冠状病毒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增殖过程。请回答:(1)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组成中,科学家首先考虑将刺突蛋白S研制为疫苗,原因有二,一是______,二是______。(2)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病毒在全基因组水平上与SARS冠状病毒有79.5%的相似性,与一种蝙蝠冠状病毒相似度高达96%,表明蝙蝠可能是该冠状病毒的来源。“全基因组水平”的相似性从分子的角度指的是______。(3)新冠病毒通过S蛋白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黏膜细胞,却不能感染人的某些其他细胞,其根本原因是______。(4)戴口罩可预防该病毒感染,原因是能增强人体免疫的第______道防线。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对肺细胞的攻击引发肺炎,此时可通过适度使用______治疗,以避免肺部严重受损。(5)可与+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核酸有______。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治疗该病,由此提出一种类似的治疗思路:______。(6)我国科学工作者研发的重组腺病毒疫苗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新冠疫苗接种时,最常见的副作用是______。8.(10分)I.科研人员对太公山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内繁殖季节鹭类组成和筑巢高度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所示。筑巢高度(m)池鹭(只)白鹭(只)夜鹭(只)牛背鹭(只)鹭类总数(只)6~86680208~10526626610~12144422412~1410224036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该混交林鹭类中的优势物种是________。合理获得表中数据需要科研人员在林内从山脚到山顶________(填“随机”或“在密度大的地方”)选取9个(10m×10m)样方,逐个调查、统计并记录。调查该混交林中池鹭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2)4种鹭在林内筑巢的高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3)当不同鹭类利用同一资源时,会发生生态位的重叠。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白鹭与夜鹭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然而,白鹭主要在白天飞向西南方向活动、觅食,而夜鹭主要在傍晚飞向西北方向活动、觅食。由于这两种鹭错开了取食相同食物资源的________和________,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二者之间的________关系趋于缓和,从而实现共存,这是进化过程中这两种鹭对环境________的必然结果。II.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在500ml的已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请回答:(4)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非常困难,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________,以减少实验误差。(5)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_____________(“需要”或“不需要”)重复实验。(6)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_________再计数。该实验中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下表:(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时间(天)1234567酵母菌数量(万个/mL)32?762824819821820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计数时应选择_________(无色/蓝色)的酵母菌。则表中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_万个/mL。III.下图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图示,回答下列问题:(7)前10年中鼠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__________年,第8年时若调查鼠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相似,此后两年中种群数量将__________(增加、减少)。(8)现如今很多城市都在进行“抢人”大战,引进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从种群数量特征角度分析其目的是最终改变该城市人口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增加人口密度。9.(10分)如图是五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A→D表示育种方法为_____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2)B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A→B→C表示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它与A→D的育种方法相比较,其优越性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仅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与基因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雌雄个体比例为3∶5,无粉红眼出现。(1)从实验结果推断:T、t基因位于________(X/常)染色体上,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__。(2)F2代雌果蝇共有_________种基因型,雄果蝇中不含Y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3)请从亲代和F1代果蝇中选取材料,设计实验验证t基因纯合时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雄果蝇。①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结果与结论:若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该结论正确。11.(15分)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与果酒和果醋制作相关的问题。(1)过程①②均发生在酵母菌的___________中。(2)过程④是醋酸菌在___________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⑤是醋酸菌在___________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3)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菌种主要来自___________。制作果酒时,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详解】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A正确;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是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因此湿地被破坏会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B正确;湿地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C错误;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到严重破坏,物种会大量减少,营养结构趋于简单,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恢复力稳定性上升,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相关内容,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及原理,如反馈调节,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直接价值、间接价值与潜在价值等。2、D【解析】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调控,或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技术或综合工艺过程。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生态学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详解】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能量的多级利用,能量不能循环利用,A错误。B、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遵循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但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不可按相同的模式建设,B错误;C、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建立缓冲带,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C错误;D、在某矿区废弃地进行公园化建设时,由于矿区废弃地土壤条件贫瘠,要选择适应能力强的植被,即需考虑植被与土壤之间的协调,D正确。故选D。3、D【解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4是大气中的CO2库、1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3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2为消费者。【详解】A、1生产者、2消费者和3分解者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A错误;B、3为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原核生物)和真菌(真核生物),还包括少数动物(真核生物),因此3代表的不一定是原核生物,B错误;C、①代表捕食,②代表呼吸作用,③代表光合作用,C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库,D正确。故选D。4、C【解析】1、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2、分析题图: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进入胰岛B细胞,并代谢产生ATP,当ATP升高时,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引起去极化,导致钙离子通道打开,钙离子内流,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详解】A、图中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与K+通过离子通道出细胞的方式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属于被动运输,都不消耗能量,A正确;B、如图所示,胰岛B细胞内ATP升高时,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所以ATP既可提供能量,也可作为信号分子使K+通道关闭,B正确;C、图中K+通道关闭,可激活Ca2+通道打开,促进Ca2+进入细胞,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C错误;D、据图分析,若某药物可以可以关闭K+通道,则会导致钙离子通道打开,钙离子内流,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病人的血糖浓度降低,D正确。故选C。5、A【解析】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食物链越长,能量流动时损失的能量就越多。【详解】图中的食物链由2条:青草→昆虫→蛇→鹰;青草→野兔→鹰,鹰的食物来源中,假设蛇和野兔分别占1/5、4/5,那么如果青草增加M千克,鹰的体重至少增加X千克,“至少”我们按相邻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按10%来算,那么鹰增重X千克需要青草的能量为:x/5÷10%÷10%÷10%+4x/5÷10%÷10%=M,280X=M.X=M/280。故选A。6、D【解析】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其中基因重组有两种,一种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另一种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详解】A、基因重组有两种,一种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另一种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一般情况下,只有有性生殖过程中才能发生基因重组,A正确;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故发生了基因重组,B正确;C、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变异均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刺突蛋白S分布于病毒最外侧,最容易被免疫细胞识别②.免疫形成抗体后,与刺突蛋白S结合,很快使病毒失去侵染细胞的能力③.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④.ACE2受体基因不能在某些细胞表达⑤.一⑥.免疫抑制剂⑦.-RNA和tRNA⑧.不能⑨.抑制RDRP的功能⑩.引起人体过敏反应【解析】结合题意和题图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是RNA病毒,通过胞吞进入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在该细胞内释放+RNA,一方面+RNA可以通过两次RNA复制得到子代+RNA;另一方面+RNA作为翻译的模板,合成病毒所需的多种外壳蛋白。【详解】(1)科学家首先考虑将刺突蛋白S来研制为疫苗,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刺突蛋白S分布于病毒最外侧,最容易被免疫细胞识别;二是免疫形成抗体后,与刺突蛋白S结合,很快使病毒失去侵染细胞的能力。(2)从分子的角度,“全基因组水平”的相似性指的是病毒全部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相同所占的比例。(3)根据题干信息,新冠病毒是通过S蛋白与人ACE2互作才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但新冠病毒不能感染人的某些其他细胞,说明人体的某些其他细胞一般不带有ACE2,进而推测出某些其他细胞内ACE2受体基因不能表达。(4)戴口罩为了阻挡病毒进入机体,所以戴口罩是为了增强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病毒感染后,为了减少免疫系统对肺细胞的攻击,此时可通过适度使用免疫抑制剂,以避免肺部细胞严重受到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5)在RNA复制过程中,+RNA与-RNA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在翻译过程中,+RNA与tRNA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由于新冠病毒侵入细胞内增殖过程不发生逆转录过程,所以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不能治疗新冠肺炎。结合题图分析,可以通过抑制RDRP的功能或者抑制RNA复制等达到抑制该病毒的侵染或增殖,进而达到治疗的作用。(6)新冠疫苗接种时,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点睛】分析解答本题关键要会识图,会通过图示信息结合题意寻找合适的答题思路或得到相应的答案。8、(1)①.池鹭②.随机③.标记重捕法(2)垂直(3)①.时间②.取食地点③.种间竞争④.适应(4)①.抽样检测②.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5)①.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②.需要(6)①.稀释②.无色③.128(7)①.10②.C③.减少(8)年龄结构【解析】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影响种群密度的特征还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估算法:样方法(适用于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小问1详解】优势物种是群落中占优势物种,根据表中数据,该混交林鹭类中的优势物种是池鹭。样方法的取样关键是做到随机取样。池鹭的活动能力强,所以调查该混交林中池鹭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小问2详解】4种鹭在林内筑巢的高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影响因素有栖息空间和食物,这可以体现鸟类对群落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小问3详解】生态位高度重叠的物种之间竞争关系很强,而白鹭主要在白天飞向西南方向活动、觅食,夜鹭主要在傍晚飞向西北方向活动、觅食,两者错开了取食相同食物资源的时间和取食地点,这样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二者之间的竞争关系也会趋于缓和,从而实现共存,这是进化过程中这两种鹭对环境适应的必然结果。【小问4详解】煮沸的葡萄糖溶液温度太高,会杀死酵母菌,所以将煮沸的葡萄糖溶液冷却后才能接种酵母菌可以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可采用抽样检测法。在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使酵母菌均匀分布,以减少实验误差。【小问5详解】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所以不需要另设对照实验。该实验需要进行重复实验,减小误差。【小问6详解】由于酵母菌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较多,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酵母菌死亡后,会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所以计数时因选择无色的酵母菌。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32÷4×16=128万个/mL。【小问7详解】当λ大于1时,种群密度增大;当λ小于1时,种群密度减小。所以前10年中鼠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10年,第8年时λ小于1,此时年龄结构为衰退型,是图乙中的C。此两年中,λ仍然小于1,所以两年中种群数量将减少。【小问8详解】大学毕业生多为年轻人,大批量引进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可以引进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年龄结构,进而增加人口密度。9、(1).杂交育种基因(2).重组(3).花药离体培养(4).单倍体育种(5).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解析】图中A、D表示杂交育种;A、B、C表示单倍体育种;E表示诱变育种,F是多倍体育种。【详解】(1)图中A→D表示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2)B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的幼苗;A→B→C表示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它与A→D杂交育种方法相比较,其优越性在于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点睛】本题将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结合在一起,考查了学生的育种方法及识图能力,训练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准确判断图解中各种育种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①.常②.TTAAXBXB和ttAAXbY③.4④.1/5⑤.让F1代雌果蝇与亲本雄果蝇交配,观察并统计子代的性别比例⑥.子代雌雄果蝇个体数量比例为1∶3,则该结论正确【解析】分析题文: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如果T、t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应为XBTXBT和XB-Y,杂交后产生的F1再随机交配,F2中雌雄的比例应为1:1,与题意不符,说明T、t基因应该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代中均没出现粉色的个体,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应均为AA;F2中雌雄的比为3:5,可见F2中有1/4雌性个体性反转为雄性个体,由此可推知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TT和tt,综合以上可知,亲本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TTAAXBXB和ttAAXbY。【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T、t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TTAAXBXB和ttAAXbY。(2)亲本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TTAAXBXB和ttAAXbY,则F1中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TtAAXBXb和TtAAXBY,它们相互交配后产生的F2中,雌性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含tt基因的:ttAAXBXB和ttAAXBXb转化为不育的雄果蝇,另一种是不含t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