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多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道德与法治试卷_第1页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多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道德与法治试卷_第2页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多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道德与法治试卷_第3页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多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道德与法治试卷_第4页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多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道德与法治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十月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道德与法治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4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6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项重大原则”,其中一项重大原则就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是()A.我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C.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跨越涉滩之险,克服爬坡之艰,挺过闯关难,在各种考验面前,中国总能蓄力突破、开创新局,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新中国的发展成就有()①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有了主心骨②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③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④全面建成复兴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3.在以“踏上强国之路”为议题的学习活动中,小辉收集了近年来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数据:由此可以看出武汉市()A.优化投资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B.加快制度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C.深化改革,经济由高质量发展转向高速增长D.持续推进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成效显著4.2024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据此,下列4名同学发表移言,其中恰当的有()①小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②小芳:我国坚持开放发展理念③小辉:中国已成为现代化强国④小平: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5.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小泽所在学习小组向同学们展示了以下素材:☆2023年,商务部等13部门研究制定的《企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讨划(2023—2025)》对外发布,拓展群众“家门口的幸福”。☆“灵魂砍价”医保药品谈判逐渐常态化,解决老百姓看病费问题,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各地公安机关纷纷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反诈力度,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下列选项最能概括以上内容的是()A.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公平正义B.提高人民收入,满足群众需要C.关注民生实事,提升幸福指数D.坚持创新发展,增进人类福祉6.2024年2月3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此举有利于()①增进民生福祉,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②实现人民同步富裕,促进社会公平③以乡村振兴为中心工作,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7.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下列对我国当前国情认识正确的有()①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强国行列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8.2023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地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据此,下列推导过程,你认为理解最准确的是()A.国家治理→基层治理→全过程人民民主→增进民生福祉B.基层治理→国家治理→增进民生福祉→全过程人民民主C.国家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增进民生福祉→全过程人民民主D.共建共治共享→增进民生福祉→国家治理→全过程人民民主9.“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建、大家管”,在浏阳芦塘村,家家户户门口都贴着村规民约“三字经”。这是村支两委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共同拟定的。“小村规”的拟定体现了()①坚持民主协商,充分发扬民主②实行民主管理,积极行使民主权利③进行民主选举,维护合法权益④促进民主决策,直接行使国家权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某中学举办以“增强民主意识,参与民主生活”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一组素材。以下:材能体现这一活动主题的是()①我国公安机关打掉多个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窝点②小华向当地派出所反映学校附近的黑网吧问题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④小明对湖北省中考改革方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2024年9月13日,“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2024年度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一行动自实施以来,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治讲座2.8万余场次,化解群体性矛盾纠纷5.8万余起……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建设法治中国,政府应该()①严格执法,加大对侵犯人民合法权益行为的执法惩处力度②科学立法。制定和完善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法律③公正司法,公正审理相关案件,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④加强普法宣传,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引导人们用法律武器维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12.我国正式启动“天网2023”行动,开展反腐败国际追逃追驻和跨境腐败治理工作,对涉案金额较大、政治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外逃官员案件进行挂牌督办。此举有利于()①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②守护公平正义,建设法治中国③法律靠行政力量来保证实施④实现政治清明,杜绝腐败发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3.“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唯有植根于深厚的道德土壤,法治精神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这两句话中蕴含的思想共识是()A.法为治理国家之重器,法治之力量优于德治B.法治与德治浑然一体,法律与道德不分彼此C.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法律与道德协同发力D.德为准绳有规范作用,法为基石有教化作用14.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新时代中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为了立“良法”,行“善治”,一些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价值在于()①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②有利于实现立法为民,提高立法的科学性③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④基层群众可以实现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服务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3题,32分)15.【关乎民生主动参与】2024年我国高校毕业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大学生就业是项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牵动者各方的心。以下是几名大学生就业时的对话。(1)各高校院系党委、地方人社局、社区等高度重视并助力大学生就业,说明了什么?(6分)(2)有毕业生认为,“找到好的工作岗位,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你是否认同,请说明理由.(4分)16.【关注时代运应变化】人工智能(AI)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引发了人们对创新的诸多方面思考。下名言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阐述了创新。创新是思维的翅膀,让我们飞越常规,发现不一样的天空。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车轮;创新是托着人类理想飞翔的翅膀。没有创新,便没有世界;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创新将是以知识融合经验,提升制造科技的核心竞争力。……(1)当前,AI行业的关注者、爱好者甚多,请谈谈你对以上名言的理解。(6分)(2)这是一个英才辈出、“创客”涌现的时代。请结合材料和所学,列举我国科技创新的两个实例,并说说你将如何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4分)17.【法治中国你我共建】为了进一步强化广大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某校开展了法治宣传活动。以下是活动内容,请你参与活动并根据活动内容完成相应的任务。

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学校邀请法治副校长进校园上法制教育课,法制副校长举了一个例子:校外欺凌案例被告人单某和刘某(另案处理)等人在闲逛时,碰见佘某等4位学生,单某等人诞住余某等学生进行盘问。由于不怀好意,引来一场殴斗,结果双方均造成伤害。一审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单某、余某有期徒刑7个月。(1)从厉行法治的角度,说说单某、佘某的经历对你有什么警示?(4分)✔出版法治宣传板报九年级(1)班出版的法治宣传板报公布了湖北省获得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的名单。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武汉市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