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起课件专注教学课件制作课题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师说》课型新授课课时3课时教材分析《师说》通过对从师问题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强烈批判。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那因“师道不传”而痛心疾首的情感,同时也为这位伟大文豪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的品行所倾倒。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朗读和问题探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韩愈所论述的从师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文化传承与理解:树立谦虚好学和尊师重教的思想。教学重点树立谦虚好学和尊师重教的思想。教学难点把握本文的论证特点,训练思辨能力。情境导入:程门立雪宋代有个叫杨时的人,是理学家程颐的学生,他40多岁时到洛阳去拜见程颐,当他与另一位同学来到程颐家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就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候,直到程颐醒来,这时雪已经下了一尺多深。杨时和学生成了雪人,程颐醒来发现两个学生在外深受感动。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诚恳求教的范例。师: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这个时候,有一个人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集中讨论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他也因此被誉为当世“狂人”,这个人就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韩愈。任务一:知人论世,解读标题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古文运动: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提倡的一种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他们提出“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合一”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故称作“古文”,并使之和“俗下文字”,即六朝以来流行已久的骈文对立。它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散文文法。播放视频,《韩愈:真正的孤勇者》解题:师:关于“从师”的道理。说:“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播放视频:《师说》朗诵任务二:探求从师之道1.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总说老师的职责,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2.在第二段作者分三个层次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找出这三组对比,并分析其作用。三层正反对比,重在批判现实,以证明不重师道、耻于从师是错误的,尊师重道、从师而学才是正确的。3.联系第一、二段,分析第三段举出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怎样的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说明谁可为师,分论点:圣人无常师4.深入探究:为什么身为文坛宗师的韩愈会“作《师说》以贻”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背景链接;《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公元801—公元802年),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作者到国子监上任后,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作者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走近韩愈,遇见与时俗相抗的孤勇者苏轼论及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韩愈之“孤”在于与流俗抗衡的孤独姿态,他敢于为人师,甘得天下骂名。韩愈之“勇”在于他的言辞锋芒尖锐。韩愈作《师说》一文,无异于以孤勇者的战斗姿态发布了一篇讨伐当世流俗的檄文,不惧讥讽以道自任,其文化责任感和胸怀与担当让后人敬佩。小结:全文通过对从师问题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强烈批判。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那因“师道不传”而痛心疾首的情感,同时也为这位伟大文豪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的品行所倾倒。任务三:拓展延伸,传承师道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可以说,韩愈的文章还送给以下的两种人: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我们不难理解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感情,那种社会风气造成的忧心如焚是远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给自己的喜悦的。②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总结延伸:韩愈在《师说》中告诉我们,要善于学习,要善于向一切“闻道”的老师学习,善学必然重教育,重道必然尊老师,即尊师重教(语出《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至今已被人们引用一千六百多年,可见,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弘扬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吧!任务四:总结方法,学以致用议论文:何为“五句法”?1.观点句(一般在段首提出,开门见山。)2.阐释句(紧跟观点句,力求清晰简洁易懂,有效阐释观点的内涵;或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3.材料句(紧接阐释句,举例论证,古今中外,正反对比。叙述讲究简明扼要,选材紧扣观点句,力求典型准确。)4.分析句(紧扣主题,结合选材,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因果法、假设法等,对论据进行中肯的剖析。)5.结论句(联系实际,适当延伸,呼应段首观点句,收束全段。)以第一段为例,请你尝试分析该段落的论证思路:古之学者必有师。(观点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阐释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材料句)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分析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论句)论证方法1.对比论证2.举例论证:以“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例说明从师的必要性。3.引用论证:引用孔子的话“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说明从师学习的原则。针对练笔:请恰当运用对比论证来论证“生命不息,奉献不止”这个论点,可综合运用其他论证方法。不少于200字。示例:生命不息,奉献不止,是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古人说,“人生有涯而学无涯”。人生有涯而奉献无涯,更是难能可贵。李政道一辈子从事物理研究,为人类科技进步殚精竭虑,活到老,干到老,精神可贵,高山仰止。李政道说,他的生活中没多少娱乐,但“我没觉得什么苦啊,因为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可强求统一,但这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确有高下优劣之分。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是生活方式;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也是生活方式。无所事事,浑浑噩噩,是生活方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也是生活方式。未老先衰,坐吃山空,是生活方式;老而弥坚,奉献不止,也是生活方式。而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无疑是积极的、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也是值得效仿的。师: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更具说服力!对接高考,巩固训练(1)《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的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点出了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3)韩愈在《师说》中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从师的态度进行了对比,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疑问,来批评不愿从师的士大夫们。(4)韩愈在《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师说》中,韩愈认为士大夫们不能像“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那样相互为师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年相若”“道相似”,如果彼此为师,就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尴尬局面。(6)韩愈在《师说》中表述了从师的重要性,并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服务员聘用合同
- 2025借款合同填写注意事项
- 施工安全合同书(乙方承担全部责任版)
- 课题申报参考:黎巴嫩女性文学中的性别叙事与国家建构
- 课题申报参考:老龄化背景下衰老信念对年长员工工作绩效影响的机制研究
- 2025年新世纪版选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选择性必修三语文上册月考试卷
- 2024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新起点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物联网设备制造与销售合同范本4篇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 护理指南手术器械台摆放
- 肿瘤患者管理
- 2025年中国航空部附件维修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行业政策及需求规模预测报告
- 2025春夏运动户外行业趋势白皮书
- 《法制宣传之盗窃罪》课件
- 通信工程单位劳动合同
- 2024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 零部件测绘与 CAD成图技术(中职组)冲压机任务书
- 2024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库380题(含答案)
- 高低压配电柜产品营销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