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分层作业B组专项突破·文言文比较阅读【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甲】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炳烛而学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说苑》)【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③炳烛:点燃蜡烛。④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昧,暗。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及鲁肃过寻阳(2)蒙辞以军中多务(3)恐已暮矣(4)盲臣安敢戏其君乎2.翻译下列语句。(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3.找出《孙权劝学》中出现的两个成语,并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解释。4.孙权、师旷均劝学成功,但劝学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答案】1.(1)到,等到(2)推托(3)迟,晚(4)怎么2.(1)只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哪里有为人臣子而戏弄自己的国君的呢?3.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刮目相看: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4.示例:《孙权劝学》为君王(孙权)劝导臣下(吕蒙),孙权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劝学的依据。《师旷劝学》为臣下(师旷)劝导君王(晋平公),师旷以三个恰当的比喻对晋平公进行劝学,而不是以自己的经历为依据。【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1)句意为: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到,等到;(2)句意为: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辞:推托;(3)句意为:恐怕已经晚了。暮:迟,晚;(4)句意为:我哪敢戏弄我君主啊!安:怎么。【2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句中重点词:但,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罢了;(2)句中重点词:安,哪里;而,表转折关系;戏,戏弄。【3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积累。《孙权劝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中引申出来的成语是:吴下阿蒙;“吴下阿蒙”在文中指身处吴下的吕蒙,现比喻人学识尚浅;《孙权劝学》“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中引申出来的成语是:刮目相看;刮目:擦擦眼睛;“刮目相看”意为改变老眼光,用新眼光看人。【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甲】文《孙权劝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首先结合吕蒙的实际情况,指出对吕蒙的希冀——了解往事;然后以“卿言多务,孰若孤”来对吕蒙因军中事务多的原因,予以回绝;最后孙权说“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以自身经历来证明读书的益处,读书的重要性,以自身的说法,劝告吕蒙要读书;【乙】文《炳烛而学》中师旷劝学比较委婉;“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采用了形象的比喻,把少年好学比作初升的太阳,壮年好学比作正午的阳光,老年好学比作蜡烛的光明,而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黑走路相比较,仍旧好得多,从而成功地说服了晋平公,达到了劝学的目的;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让人们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孙权劝学》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炳烛而学》译文:晋平公向师旷询问道:“我年纪七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敢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盲眼的我怎么敢戏弄大王呢?我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好像初升太阳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日中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拥有)蜡烛的光亮,与在昏暗中行走比,哪一个更好呢?”晋平公说:“说得好啊!”【四川省内江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甲)孙权劝学司马光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乏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B.及鲁肃过寻阳(拜访)C.父异焉(异:对……感到诧异。)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攀”,牵,引占)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蒙乃始就学乃取一葫芦置于地B.结友而别学而不思则罔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D.传一乡秀才观之水陆草木之花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则借事寓理。B.甲乙两文都与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竞无所成。两文都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C.甲文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从正面表现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效果,赞扬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乙文“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也从侧面表现仲永的才华出众。D.甲文孙权以己为例规劝吕蒙,使不愿学的吕蒙“乃始就学”;乙文仲永之父“不使学”,使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由此可知:后天学习(教育)是成才的关键。4.翻译上面阅读文本中的画线句。(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答案】1.B2.A3.C4.(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偶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2)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B.过:经过。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乃:于是,就/于是,就;B.而:连词,表承接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C.以:介词,把/介词,用来;D.之:代词,它/结构助词,的。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C.有误,(甲)文不是从正面表现,而是从侧面表现。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①重点词:岂,难道。治,研究。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句意: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偶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②重点词:自,从。就,完成。句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乙)金溪县有个百姓叫方仲永,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仲永出生五年,还没有见过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惊奇,就向邻居借书写工具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主旨,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就能立刻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到老家金溪,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他说:“方仲永已经完全如同常人了。”【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一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1)蒙辞以军中多务辞:__________(2)肃遂拜蒙母拜:__________(3)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偿:__________(4)主人怪,问衡怪:__________2.解释下列语句(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2)资给以书,遂成大学。3.请从下面两句中选择一句,指出你认为需要重读的字词,并简要说明理由。(1)卿言多务,孰若孤?(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我选_________,需要重读的: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面两篇短文都是谈学习的,你阅读后从中得到哪些启示?【答案】1.①.(1)推托、推辞②.(2)拜见、拜会③.(3)报酬④.(4)对……感到奇怪2.(1)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好处。(2)(主人)把书借给他读,(他)就(终于)成了大学问家。3.①.示例一:(1)句②.需要重读的是“孰”,③.表明孙权以自身为例,劝告吕蒙读书,自己公务繁忙,依然好学,更有劝谏作用。示例二:(2)句中需要重读的是“大有所益”,表明读书的大作用,现身说法,以自身例子谈读书,劝导效果好。4.学习很有必要,可以增长才干和谋略;学习可以结交更好的朋友;劝学要讲究方法,言传身教才有效果;勤学苦读才能成为大学问家。(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作答此题,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注意词类活用现象及通假字、古今异义。(1)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辞:推托、推辞。(2)肃遂拜蒙母: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拜:拜见、拜会。(3)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偿:报酬。(4)主人怪,问衡:主人对这件事感到很奇怪,问匡衡。怪:对……感到奇怪。【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古今异义。(1)孤:我,古代帝王的自称;常:经常;以为:认为;益:好处,益处。(2)资给以书:即“以书资给”,把书借给他读;资:资助,这里是借给的意思;遂:于是;成:成为;大学:大学问家。【3题详解】本题考查朗读重音。朗读重音分为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本题考查强调重音,即为了有意突出某些特殊的思想感情而把句子里的某些词语重读的现象。示例:选择(1)句,需要重读的:卿、孤。理由:将两个人进行对比,吕蒙的事务远没有孙权的事务多,在对比之下就反驳了吕蒙的“辞以军中多务”,让人信服。示例:选择(2)句,需要重读的:自以为。理由:孙权说出自己读书的感受,以自身例子谈读书,使吕蒙更容易接受,劝导效果好。【4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从吕蒙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学习很有必要,可以增长才干和谋略;从孙权的角度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劝学要讲究方法,言传身教才有效果;从鲁肃前后态度的转变,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学习可以结交更好的朋友;从匡衡的求学经历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勤学苦读才能成为大学问家。《孙权劝学》参考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凿壁借光》参考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烛光,让烛光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对这件事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诵读一遍你家的书的机会。”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匡衡最终成了大学问家。【湖南省怀化市部分县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选自《后汉书·烈女传》)【注释】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同“无”,不足。④懿:美好。1.下列句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见往事耳(了解) B.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C.当“日知其所亡”(每天) D.遂七年不返(才)2.【乙】文中给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B.【乙】文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C.【甲】【乙】两文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D.【甲】文中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中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蒙辞以军中多务。(2)何异断斯织乎?5.从课文哪几处可看出吕蒙学有所成?【答案】1.D2.B3.A4.(1)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由推托。
(2)(这)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5.鲁肃对吕蒙的夸奖(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和吕蒙结友而别(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A.句意为: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B.句意为: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及:等到;C.句意为: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日:每天;D.句意为:于是七年没有回家。遂:就,于是。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句意: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羊子”是主语,其前断开。“曰”是“说”的意思,其后断开。“久行怀思,无它异也”是判断句。故断为: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根据【甲】文中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可以看出:孙权没有要求吕蒙钻研经书,只要求他广泛涉猎;故此项错误;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1)重点词:辞,推托;以,用;务,事务;(2)重点词:何,什么;异,不同;斯,这。【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能力。本篇文章主要是围绕孙权劝吕蒙学习,学习成果主要体现在文章的后半段。根据“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通过鲁肃的语言描写,侧面描写出吕蒙学习进步神速;根据“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通过吕蒙的语言描写,正面直接写出吕蒙的学习成果惊人;根据“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古人往往和自己志趣相同的人结为朋友,所以从此可知吕蒙学有所成。【甲】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乙】译文: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无法成功(织出布匹),迟延荒废时光你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并且七年没有回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注】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通“无”,不足。④懿,美好。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_________(2)遂成丈匹___________2.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3.甲乙两文都讲了“劝学”,结合两文具体内容说说孙权和乐羊子妻分别是如何劝学的。【答案】1.①.了解②.于是2.(1)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2)(你)如果中途就回来,(中断了学业)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3.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接着又现身说法,说明学习的好处,让吕蒙无法推辞;乐羊子妻以织为喻,借事说理,借切断织机上的布,毁坏整匹布的事实,,形象地告诫丈夫“学习要日积月累,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解析】【1题详解】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遂”是“于是,就”;“见”是古今异义词,“了解”的意思。【2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为(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若(如果)、归(回家)、何异(有什么不同)、斯(这)”几个词是重点词语,注意句式倒装。【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解答此题需在通晓两文大意的基础上来分析。从甲文“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中可知,孙权采用了以身说法的方式,从“学”的必要性角度来规劝的;从乙文“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可知,羊子之妻是以“断织”设喻,采用借事说理的方法,从“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的角度来规劝的。据此概括作答。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乙】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于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无法成功(织出布匹),迟延荒废时光。你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并且七年没有回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別。(《孙权劝学》)【乙】赵襄王①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③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赵襄王学御》)【注释】①赵襄王: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④调:协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但当涉猎()(2)术未尽也()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2)此君之所以后也。3.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谈两点即可)【答案】1.①.粗略地阅读②.穷尽,完尽2.(1)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分别了。(2)这就是大王您落后的原因啊。3.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增长才干,有所作为。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才可能取得成功。【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①句意为::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涉猎,粗略地阅读。④句意为:没把技术全教给我。尽,穷尽。【2题详解】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1)遂,于是,就;拜,拜见;别,离开。(2)所以,……的原因;后,落后。【3题详解】考查对文言文的启悟能力。甲文,根据“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分析,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经过学习,才干大有长进。由此我们得出启示:坚持读书是有益的。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乙文:根据“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赵襄王同王子期赛马,急于求胜求成,不能专心致志,三次换马都没有超过王子期。由此分析,得出启示:如果不专心致志,而只考虑个人利害得失,就会事与愿违。只有抛弃杂念,集中精神,才能使自己的智能得以充分发挥,取得好的成绩,达到目标。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孙权劝学》)乙:赵襄王向王子期学赶车,学了不久便与王子期比赛,在比赛中他换了三匹马,结果每次都落后在后面。赵襄王埋怨说:“你教我赶车,没把技术全教给我”王子期回答说:“技术已经全教给您了,是您用的不对。赶车最要紧的是,要使马套在趁上能舒适妥帖,赶车人的注意力要集中防在调理马上,然后才能赶得快,跑得快。在这次比赛中,您落在后面的时候就光想赶上我,跑在前面的时候又怕被我赶上去。其实引马上路去赛跑,不是领先就是落后;可是您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注意力都集中在我身上,那里还顾得上调理马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啊!”(《赵襄王学御》)【内蒙古满洲里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1.解释加点词。(1)但当涉猎________(2)非复吴下阿蒙________(3)是使为善者惧_______(4)相寿流涕而去________2.翻译句子。(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3.用“/”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及鲁肃过寻阳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施工合同转让协议
- 砂砾购销合同
- 房地产项目顾问服务合同
- 售货机销售合同协议
- 医药研发服务合同
- 第12课《自定主题活动三:制作方便面盒滑翔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
- Unit 6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兽医流行病学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城市经济职业学院《化学合成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生态保护与修复》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固定翼飞机的结构和飞行原理
- 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经济开发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 DB23T 2656-2020桦树液采集技术规程
- 2023年苏州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国故事英文版哪吒英文二篇
- 2023年中智集团及下属单位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8888-2003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 GB/T 32685-2016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
- GB/T 21872-2008铸造自硬呋喃树脂用磺酸固化剂
- 酒店业主代表岗位职责标准(8篇)
- 上海市中小学生语文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测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