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的人物形象
1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官池春雁(其一)
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濡幡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两雁
陆游
两胭东周来,合群以南翔。镜湖接天台,海闺天茫茫。
其飞远簿弋(1),长路谙冰霜。君看此气象,岂复谋稻粱。
正尔下杜陵,已复掠潇湘。超遥万里程,燕雀安能量!
注释:(1)婚弋:射鸟用的箭。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第四句中“隔暮云”寓意归乡之途充满艰险。
B.陆诗中“镜湖接天台”寓意前路迷茫,迷失了方向。
C.陆诗“冥飞”两句写雁克服了长路中重重的艰难险阻。
D.两首诗分别用“溺鹏”和“燕雀”来反衬雁的形象。
2.比较两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刘熙载《艺概》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有个我也。”请概括两首诗中“我”的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其三)
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①。
阵解星芒②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③,独有霍嫌姚④。
(注)①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②星芒: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
争的征兆。③麟阁: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
④霍嫖姚:指霍去病。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如风驰电掣一般,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
军情紧急的紧张气氛。
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的场景,在“弯弓”与“插羽”之间就迅速地结束了战争,
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战场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
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
D.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那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二字略有
讽刺当政者之意。
4.诗人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塑造了将士们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感春十三首-其八
张耒
浮云起南山,冉冉朝笑雨。
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老农城中归,沽酒饮其妇。
共言今年麦,新绿已映土。
去年一尺雪,新泽至已屡。
丰年坐可待,春服行欲补。
5.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抒写了对春天的感受,以客观描写为主,语言通俗易懂,显示出“平淡”之美。
B.云起南山,晨雨冉冉,苍鸠两两,相语竹间,写出了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
C.“新泽至已屡”写出今年朝廷的恩泽已经屡次到来,加上去年的瑞雪,让老农一家喜出
望外。
D.此诗以老农与妻子的对话作为全篇的重点,着墨不多,人物形象却很好的展现出来。
6.结合全诗,分析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农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把鹿赠李少府
高适
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投壶华馆静,纵酒凉风夕。
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
(注释)投壶:古代饮宴时的一种游戏。设投壶一个,宾主依次向壶中投矢,胜者罚负者饮
酒。损益:对自己有损或有益的朋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李少府的“薄宦”与其“时誉籍籍”形成对比,突出李少府的声名卓著。
B.尾联中“神仙”指李少府。诗人以此称之,包含着对李少府的欣货和赞美之情。
C.“吾欣知损益”一句运用典故,意思是通过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D.全诗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的真挚情意,风格不同于其边塞诗的雄壮浑厚。
8.请结合诗歌的中间两联,分析李少府的形象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中
[唐]方干
爱山却把图书卖,嗜酒空教僮仆赊。
只向阶前便渔钓,那知枕上有云霞。
暗泉出石飞仍咽,小径通桥直复斜。
窗竹木抽今夏笋,庭梅曾试当年花。
姓名未及陶弘景①,髭鬟白于姜子牙。
松月水烟千古在,未知终久属谁家。
[注]①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人,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
学家,人称“山中宰相”。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四句抒写自己在山中率性而又自由的生活,表现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B.诗歌中间四句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幽静的隐居环境,寄寓对山间生活的喜爱之情。
C.“髭鬓”句内容丰富,不仅描绘了髭鬓苍白的衰老形象,也暗含了怀才不遇的感慨。
D.“未知终久属谁家”透露出诗人内心对自己的隐居之地不知以后会属于何人的忧虑。
10.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超脱,能否说明他真心愿意当一个隐士呢?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游泰山六首(其三)
李白
平明祭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蹉跣洌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想象奇特,把泰山兴起的“云关”轻轻推开,便恍如进入神仙的世界之中。
B.诗歌五、六句写黄河从西方流淌而来,又远远地流入大山,“窈窕”二字尽显其状态。
C.“凭崖”两句写诗人凭崖远眺,天地悠然,以宽阔的天空反衬登高者的渺小与无奈。
D.诗歌描写了诗人登泰山的经历,从登山到凭崖观景再到遇青童等,描写充满了故事性。
12.诗歌在塑造诗人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靖褊①恭叶基相乱,锦石游辨清可怜。
邮渚须挝津吏鼓,渔歌唱近使君船。
吴兴观山足胜事,汉水襄阳空昔贤。
(注)①端^(jiaojing)种水鸟。②吴兴:湖州。③觇山:位丁襄阳城西。西晋名臣羊
祜曾守襄阳十年,有政绩,死后吏民为他建碑立庙于晚山。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开篇点题,写耿晦之顺江而下,赴任湖州。“下”字写出船行之轻快。
B.首联下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仰望,天高气清;俯视,水清沙白。
C.颔联描绘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生趣,鸟叶相嬉,鱼儿灵动可爱。
D.全诗多处景色描写,虽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浓浓的惜别之情,却并无悲伤之感。
14.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耿晦之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茶①,有怀子由弟
苏轼
西来烟障塞空虚,洒遍秋田雨不如。
新法清平那有此,老身穷苦自招渠。
无人可诉乌衔肉②,忆弟难凭犬附书③。
自笑迂疏皆此类,区区犹欲理蝗余。
(注)①疲茶(nie):困惫。②乌衔肉:《汉书•黄霸传》记载,黄霸为颍川太守,派了
一个年长的廉吏出外察访,嘱咐他要保密。这个廉吏不敢住宿邮亭,只好在路边弄饭吃,却
被老鸦衔走了肉。黄霸得知后予以安慰。③犬附书:《晋书•陆机传》记载,陆机在洛阳,
常靠一条骏犬和家里人往来传达书信。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烟雾来形容蝗虫的弥天塞地,秋田上的急雨也比不上它那样迅猛、密集。
B.诗人揶揄官吏的新法清平之说,愤怒地自嘲是自己这个倒霉鬼带来了蝗虫之灾。
C.诗人用典故表明因捕蝗劳作之苦,怀念子由,但山川相隔,寄书无由,更觉痛苦。
D.虽然满腔义愤,欲诉无人,但诗人仍想要“理蝗余”,努力做好蝗灾的善后工作。
16.请简要概括本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驿二首(其二)①
文天祥
万里金瓶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②人间说丈夫。
[注]①此诗写于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被俘后,次年押赴元都燕京,途径金陵时所作。
②消得:一定要。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A.首联诗人用“金瓯失壮图”的比喻,形象交代了南宋家国沦陷、江山尽失的背景。
B.“衮衣颠倒落泥涂”,用借代的修辞,表现南宋皇帝向元朝俯首称臣的悲惨境况。
C.颔联借用蜀帝杜宇的典故,表达诗人空余一腔报国热血,将要自杀殉国的悲叹。
D.颈联诗人借“秋风”、“寒月”渲染悲凉氛围,烘托国亡家破、老而无依的孤苦心境。
18.尾联表现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行四首(其三)
王维
一身能擘①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较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②。
(注)①擘:开弓。②五单于:汉宣帝时匈奴内乱,分裂为五个单于,这里指敌军首领。
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两句,以特写镜头来写少年英武矫健的身姿;三、四两句,从对方着笔来写
少年的勇武形象。
B.开头两句中,“一”与“千”两字形成了数量上的对比,在鲜明的对照中,凸显少年过
人的胆略和武艺。
C.诗中的“五单于”是借汉事喻唐事,王昌龄《出塞》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
度阴山”也用了这种手法。
D.全诗语言简练,刻画人物生动传神,通过截取张弓射敌的特定动作,使人物形象具有很
强的动感和立体感。
20.全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中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八声甘州
[宋]叶梦得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①,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
渡,沸浪骇奔鲸②。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竦。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
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③。
[注]①年少:指谢安的子、侄一班在观水之战中表现出色的年轻将领。②奔鲸:这里形容苻
坚兵溃如鲸鲸之窜逃。③东山老:指谢安,他曾隐居东山。桓筝:伊善弹筝。曾抚筝而歌《怨
歌》,以讽谏晋孝武帝猜忌谢安,不予重用。
2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登山所见。“迷岸草”和“孤城”营造出一种雄浑壮丽的空间即视感,奠定了怀
古的感情基调。
B.“坐看”颇有“谈笑间,楷梢灰飞烟灭”的从容气概;“转盼”二句承接“坐着”,突
出了少年豪杰的风采。
C.“漫云涛”二句抒发词人“不见古人”的浩叹,这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有异曲同工之妙。
D.下阕从“峥蛛”“豪英”到“空成今古”,再到“可堪岁晚”,词情一再转折,怀古叹
今的兴味丰厚浓郁。
22.叶词受到苏轼“豪放”词风的影响,显得“豪”中有“悲”,“亢奋”中有“感慨”。
请结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两首词中“笑我”所体现情感的异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荆轲(节选)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饮饯易水上,雄发指危冠。风逝寒波生,商音变羽声。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
2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从太子丹养士引出荆轲,三四句写荆轲为报知遇之恩而提剑出京。
B.诗歌叙述了荆轲刺秦王事件的经过,描写了出京、饮饯、登程、搏击等场面。
C.“图穷”两句描绘刺秦的画面,正面描绘了荆轲的果敢和雄姿勃勃的荆轲形象。
D.“其人”两句直接抒情,肯定其人虽已逝去,但精神犹在,传载千古,充满赞叹。
24.本诗是怎样塑造荆轲的英雄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田家杂兴(其八)
储光羲①
种桑百余树,种黍三十亩。衣食既有余,时时会亲友。
夏来菰米②饭,欢至菊花酒。孺人喜逢迎,稚子解趋走。
日暮闲园里,团团荫榆柳。酩酊乘夜归,凉风吹户牖。
清浅望河汉,低昂看北斗。数瓮犹未开,明朝能饮否。
注释:①储光羲,盛唐诗人,其诗以田园山水诗成就最高,诗风比王维更接近陶渊明。②菱
白的果实像米,可以做饭,古人以它为六谷之一。
2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种桑种黍,为下文表现田园生活之乐做铺垫。
B.诗人用“挑米饭”待客,用“菊花酒”饮客,足见其真诚热情,又暗示其对隐逸生活的
向往。
c.他的妻子懂得阿谀奉承客人,小孩也知道讨好客人,殷勤之余多r些市份气。
D.“清浅”两句倒装,意思是仰看河汉又清又浅,北斗忽高忽低。
26.你从这首诗看出诗人有何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引
洪适
子月①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固囿②从它归丙穴③,谋自拙④,空归不管旁人说。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妻子一船衣百结,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
注:①子月,农历十一月。②Hila,困而未舒的样子。③丙穴,地名,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
这里借指巨鱼所生活的深渊。④谋自拙,自认酶气,谋抽。
2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寒风又烈”,是为下文张本,渔人的劳动、生活、思想,皆与这种特定气候相关联。
B.“从”,“任从”的意思,任从那巨鱼回到深渊,“从”表现渔人毫不在乎的豁达情怀。
C.“衣百结”尤其着力,渔家的窘迫困顿,生活的种种艰辛与不易,都浓缩在这三字之中。
D.“不知”一句,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揭示,名为渔人的“不知”,实为作者的“深知”。
28.渔夫是常见的意象,试将本词中的渔夫与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的渔翁作比
较,概括说明二者的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邹明府游灵武①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①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2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颈联写邹明府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方,一路狂风暴雪,都看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了其旅
途艰险。
B.诗中的“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被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
动,颇有画意。
C.诗中的“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硬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
寒、衣单等内容。
D.尾联写邹明府到了灵州,每天早上能听见报晓的号角声,家里的客房根本没有人开过。
这一联是实写。
30.请简要分析邹明府这一人物形象。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3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竹”、“野”二字,不仅暗示出诗人宅旁有竹林,门前是郊野,也渲染出一派秋
气:夜风吹动,竹叶萧萧;郊野茫茫,月光普照。
B.天边的“稀星”乍隐乍现,在明月朗照的映衬下显出一种有气无力的样子,应了诗题中
的“倦”字,暗示了诗人当时的倦态。
C.颈联写的是秋夜破晓前的景色,流萤暗飞自照,水鸟相呼结伴,生机勃勃的场景反衬出
诗人远离家乡、无人相伴的孤寂。
D.诗的前六句描写自然景物,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对全篇起了“点睛”的作用:所有的景
物都寄寓着诗人忧国忧时的感情,与诗人的心息息相通。
32.这首诗的前六句表面上看全在写自然景色,但处处隐现着诗人的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
描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①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蹩试春风。
注:①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
叶天经。
3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早春二月,冰雪融化。沉睡已久的苕溪,夹带着几丝绿色,潺潺涓涓,向东流去。
B.颔联写诗人寓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度日;好友们时常伴随着窗外的雨声探听我的音讯。
C.颈联写僧人大圆洪智精于禅学,但病魔缠身;北栅所居住的天经精于儒学,又安于穷困。
D.尾联写诗人踏上访友路途,至于见到友人后的情形,却全都忽略,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
34.这首诗中的主人公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韩都护还边
卢纶①
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间②。
战多春入寒,猎惯夜登山。
阵合龙蛇动,军移草木闲。
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
(注)①卢纶:中唐诗人,屡考进士不中,后做过户曹、县令等小官。②上将间:据《史记•项
羽本纪》载,“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
将军,诸侯皆属焉”。
3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韩都护早年即声震名显,化用项羽的典故,表达对他的赞美之情。
B.“军移”句用拟人手法,写草木闲看韩都护军队整肃,体现其军纪严明。
C.尾句既充满对韩都护白首还边的深切同情,也有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
D.全诗语言苍劲、情感真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唐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
36.这首诗刻画了韩都护怎样的边将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见澹庵①胡先生舍人
杨万里
澹翁家近醉翁家,二老风流莫等差。
黄帽朱耶②饱烟雨,白头紫禁判莺花。
补天老手何须石,行地新堤③早着沙。
三岁别公千里见,端能解榻渝④春芽。
注:①澹庵:指南宋爱国名臣胡锌,号澹庵,吉州庐陵人。②黄帽朱耶:黄帽,古时的船工
久历风吹日晒,习惯戴黄帽遮蔽:西突厥沙陀部姓朱耶,该部落位于今新疆北部。③新堤:
唐代专为新宰相通行车马所铺筑的沙面大道。®^[yue]:煮。
3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胡锋与欧阳修相提并论,既突出胡性的地位和功绩,还有对两位杰出名士由衷的
崇敬之情。
B.受人敬仰的胡锋不仅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反而被流放到荒远之地,成为一名饱受烟雨
之痛的船工。
C.作者借女婿补天的典故,说明有人不用五色石也能补天,宣扬胡铃的才干和能力,朝廷
应该拜他为相。
D.“三岁”极言分开的时间之久,“千里”又说相隔距离之远,一个“见”字收尾,作者
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38.作者在诗中塑造了胡铃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宿石门诗
谢灵运
朝搴苑中兰,畏被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致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酹谁与伐叫
美人竟不来,阳阿②徒晞发。
(注)①伐:夸奖。②阿:山岭。
3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一、二句写早晨采摘把玩苑中兰花,并担忧兰花因受严霜侵压而凋残,写出了诗情
产生的动因,也为后文写暮游做铺垫。
B.一、三句同二、四句,形成隔句对,“朝搴”与“瞑还”对应,:'畏彼”与“弄此”对
应,形成韵调摇曳、回环飘荡的效果。
C.“鸟鸣”“木落”,从听觉角度描绘视界中的夜景,“异音”“殊响”以动衬静,写出
了深夜山中宁静安谧,给人以奇异感觉。
D.最后两联,写无人共赏如此美妙的秋夜美景,无从向他人夸赞杯口的好酒,只好在山上
徒劳地等待,直到太阳出来,晒干头发。
40.本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郭将军①
李白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学银台护紫微汽
平明拚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
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注]①此诗当是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出翰林后在长安作。②紫微,紫微星又叫北极星,
古人认为北极星是帝星,此处用于比喻皇帝。
4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郭将军从武威发迹,又晋升到银台门担任护卫皇帝的重任。
B.颔联写对郭将军的赞美,由此可以联想到李白奉诏翰林时受到礼遇时的满足。
C.颈联通过郭将军对家中爱子吹笛、美人起舞景象的回忆,寄托其对归家的渴望。
D.全诗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直爽的性格以及其诗歌中蕴含的浪漫主义色彩。
42.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郭将军形象?使用了何种手法?请结合整首诗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鹃鸿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①,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券,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限看侯王?玉楼金阙慵②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①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所。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从。②慵:懒。
43.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是清都山水郎”,词人开「.见山地表达出自己不乐尘世、留恋山水自然的生活态度。
B.词人写自己能支使风云雨露都是天帝批准的,可以看出其内心深处隐藏着对权利的渴望。
C.“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让人自然联想到“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
酒中仙”的李白,诗人这是暗将自己与李白并论。
D.本词风格诙谐风趣,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抒情强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浪漫主义佳作。
44.从词的最后两句中,你读出了词人哪些形象特点?请概括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冬夜即事
宋曾巩
印奁封罢阁铃闲,喜有秋毫免素餐。
市粟易求仓原实,邑珑①无警里闾安。
香清一幅慨就②暖,月淡千门舞淞寒咒
闻说丰年从此始,更回笼烛卷帘看。
(注)①花(m^ng):毛多色杂的狗。②假觎(qushu),一种织有花纹图案的毛毯。③谚
日:“霜淞重霜淞,穷汉置饭瓮。”以为丰年之兆。
4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完成公事收起官印,诗人感到轻松闲适,因有机会能为国尽绵薄之力而没有尸位素餐,
内心的欢喜油然而生。
B.市场粮食丰足、仓縻充实、里闾安定;自己在寒冷的天气里有温暖干净的住所,诗人感
到欣慰满足。
C.诗人由室内而想到室外,霜淞兆年丰,虚实相生,趣味、诗韵俱存,使诗歌内涵丰富,
境界由小到大。
D.诗歌通过“一”与“千”、“暖”与“寒”、“清”与“淡”的对比,寄情于物,借景
抒怀,突出国泰民安的景象。
46.透过全诗,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①
李商隐
星使追还不自由,双童捧上绿琼辑⑦。
九枝灯下朝金殿,三素云中侍玉楼③。
凤女颠狂④成久别,月娥孀独好同游。
当时若爱韩公子⑤,埋骨成灰恨未休。
[注]①唐文宗开成三年六月,出宫人四百八十,送寺观安置。②星使:天帝的使者。耨:泛
指车。③金殿、玉楼:道教里的神仙居处。④凤女:原指弄玉。此指宫女。“风女颠狂”是
说秦穆公小女弄玉善吹箫,不羁地与同样善吹箫的萧史相爱。⑤韩公子:韩重。《搜神记》:
“吴王夫差小女名紫玉,悦童子萍重,欲嫁之不得,乃气结而死。”此以韩公子指韩录事。
4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联想象宫人从仙人降到人间又重返仙宫,呈现出了一幅神仙世界的图景。
B.“朝金殿”、“侍玉楼”用宫人们入道后的生活图景,写出她们将神心灵的无奈。
C.诗歌五、六句,作者指出宫人们被遣送出宫也与她们的轻浮不羁和纵情游乐有关。
D.诗歌亦庄亦谐,尾联作者与韩录事戏谑打趣,但是所表达的则是严肃的婚姻问题。
48.诗歌尾联想象宫人“埋骨成灰恨未休"宫人之“恨”包含什么内容?请结合全诗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征①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去往长沙时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
一年。
4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南行途中的春江景色。诗人选取了典型的意象写出了春意盎然的大自然图景。
B.“老病南征口”和《登高》中的“百年多病独登台”,都抒发了诗人年老多病、远离家
乡、颠沛漂泊的悲哀。
C.颈联写出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也表达了要报效朝廷的一片忠心,这种内心的矛盾使诗
人痛苦不己。
D.杜甫的《登高》和《南征》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抒情极为沉痛。
50.结合全诗内容,概括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赠日本僧智藏
刘禹锡
浮杯①万里过沧溟,遍礼名山适性灵。
深夜降至②潭水黑,新秋放鹤③野田青。
身无彼我那怀土,心会真如④不读经。
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久
(注)①浮杯:指南朝宋时一位高僧乘坐木杯漂浮渡河的典故。②降龙:指西域僧人涉公以
秘咒降服神龙的典故。③放鹤:指晋代高僧支道林虽然爱鹤,但出于仁爱将所养双鹤放飞的
典故。④真如:佛教用语。真,谓真实:如,谓如常。⑤宁馨:晋宋时的俗语,犹“如此”
“这样”之意。
5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智藏法师留学唐朝的举动,并盛赞其神奇的法力,以及高超的佛学造诣。
B.智藏法师饱经雨雪风霜,历尽崎岖坎坷,但都被诗人用”浮杯〃典故一笔带过。
C.颈联既是巧妙的安慰,又是对朋友的赞美,从中可以看出两人之间真挚的情谊。
D.诗歌多处运用了与佛教相关的典故,表达了对智藏法师高超的佛学造诣的赞美。
52.请简要分析诗中智藏法师的形象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梦李白二首(其二)
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态。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敦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5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以比兴领起,见浮云而念游子,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频频前来探访,使诗人得
以聊释愁怀。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诗句。
B.“江湖”二句,意同上篇“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一语双关,既写李白魂魄来去
艰险,也意寓现实处境的恶劣。
C.诗歌的最后两句,在沉重的嗟叹之中寄托着对李白的崇高评价和同情,也包含着诗人的
无限心事,可谓“同声一哭”。
D.全诗描述梦境,虚写李白“告归”,反映出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对命运的不平之气。
54.“告归常局促”至“若负平生志”六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李白?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胡无人①(节选)
陆游
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
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踏黄河冰。
铁衣度硬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
三更穷虏送降款,天明积甲如丘陵。
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注)①胡无人,古乐府篇名,多表现边塞生活。
5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大丈夫驰骋疆场,转战万里不在话下,“立可乘”,表现其斗志旺盛。
B.五、六句从听觉方面来写,身披铠甲的勇士在雨中穿过戈壁滩,在陇地的雷鸣中作战。
C.七、八句描绘了胜利后的场景,敌人势穷力竭,连夜送来了降书,缴下的铠甲堆积如山。
D.“汗血马”“霜毛鹰”代指贡品,诗人借此二物表达“四夷宾服”“天下定一”的理想。
56.诗歌三、四句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宋]叶梦得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
一醉与君同。登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
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①。
(注)①云中,指云中郡,汉代名将魏尚、李广曾做过云中太守,并于此地抗击匈奴。
5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本句为倒装句式,西风渐紧,催促人做好准备迎接寒冬
的到来。
B.起首句写寒霜遍地,碧天清肃。风声一响而过,戛然而止。诗人漫步梧桐树下,为下文
设置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
C.“寥落”意为冷落,衰败。既写出关河深秋景象,也表现诗人目睹国土沦丧、山河破碎,
内心无比沉痛,只好借酒消愁,与客同醉。
D.词中上片言'‘回望”江山壮美,结句说“回首”云中郡许多感慨,而后呼应,浑然一体。
58.词中表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唐・贯体
水香塘黑箫①森森,鸳鸯潟糖②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③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奎娘洗茧前溪深,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
席、制扇。②滑鹅(xichi):一种像鸳鸯的水鸟。③柘(zhe):一种树。
5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诗描绘了静谧安恬的田园之景。
B.三、四两句诗描绘了美好和谐的农家生活,寄托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向往。
C.后四句塑造了包括作者在内的四个人物,虽然着墨不多,可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D.最后两句中山翁见作者到来,热情地向他兜售自家产品,希望他住下来能多用多买。
60.赏析最后两句刻画了“山翁”怎样的性格?
61.一个“熟”字回应了上文哪些情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烛影摇红.上元有怀
张抡
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去年元夜奉宸①游,曾侍瑶池宴。玉殿珠帘尽卷。拥群仙、
蓬壶闽苑气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
删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可是尘缘未断。谩惆怅、
华胥梦短。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
[注]①奉宸:侍奉皇上。②蓬壶间苑:神仙所居之地。
6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曾侍瑶池……蓬壶闿苑”几句中,“瑶池”、“玉殿”、“蓬壶”、“闽苑”
等意象均喻指宫苑仙境般的豪华和气派。
B.上阕“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三句通过对烛光、音乐的描写,极写作者去
年元宵之夜侍奉皇上游赏的胜景。
C.下阕“今宵谁念泣孤臣”极言自己失势无援之苦,后面用“长安”代指帝都,从而表达
了难遇知音、怀念故土的沉痛之情。
D.下阕末尾两句“数点寒灯,几声归雁”以景结情,语言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表现出梦
破后的凄凉冷寂,催人泪下。
63.这首词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从军行七首(选二)
王昌龄
其三
关城①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②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③,英教兵士哭龙荒④。
其六
胡瓶⑤落膊紫薄汗代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①关城:指边关的守城。②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③掩尘骨:安葬(战死沙场的将
士的)尸骨。④龙荒:荒原。⑤胡瓶:唐代西域的一种工艺品。⑥紫薄汗:骏马名。这里指
将军的坐骑。
6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二句点明地点和时令,“日暮云沙”表现出边塞
的荒凉。
B.“胡瓶落膊紫薄汗”一句,写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有异域色彩,刻
画传神。
C.“碎叶城西秋月团”一句,承上描写边塞之景,写秋月的广阔清寒,给将军的出场提供
了背景。
D.两首边塞诗情景交融,意境开阔,人物形象鲜明,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与担忧。
65.这两首诗塑造的将军形象有什么异同?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乙亥岁除渔梁村①
黄公度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②岁月频。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注]①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即乙亥年,秦桧死,朝延召回一些曾受秦检打击迫害
的官员。作者也奉召回京,大年三十途经渔梁村,写下此诗。②更:经历。
6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似觉”一词看似语意朦胧,实则点出时来运转、对前途充满希望的心理状态。
B.“爆竹”渲染了节日气氛,“残灯”“永夜”刻画环境凄凉,以景衬情,颇见匠心。
C.颈联运用对偶句,把不同时间的意象组合在起,在回环对比中,增加了境界之美。
D.尾联将不尽的情思浓缩在“想得”语之中,表现了“行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67.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秋兴
程辞[注]
尽日荷锄治困,有时发杖寻泉。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滩头流下小鱼船。转过声花不见。
[注]程薛:字墨仙,明朝休宁人。
6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对仗工整,音韵和谐,通过白描再现了作者日常生活
的闲适,富有情趣。
B.五六句妙用叠词,生动准确,“重重”写出“竹树”浓密蓊郁之态;“点点”营造“潭
烟”轻盈迷蒙之境。
C.全词融情于景,借竹树潭烟、渔船下滩、芦花隐船三幅图景表达自己对归隐高洁生活的
喜爱,引人遐思。
D.诗歌末两句充满神秘,不知小鱼船从何而来又去往何处,只知它经滩头顺流而下,最终
和芦花一起消失不见。
69.这首词中的“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1079.3-2024液态金属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3部分:黏度的测定
- 简单版工厂转让合同协议2篇
- 2024年度建筑施工沟通协调合同3篇
- 某城市地理环境课件
- 2024年度二手电动车广告投放合同2篇
- 零售店劳动合同范本
- 工程伦理课件下载
- 运维技术服务合同
- 2024年度二七区郭家咀铁三官庙N06地块安置区供排水工程合同2篇
- 公司股东入股合作协议书
- 感恩父母励志学习主题班会
- 《预防传染病》 完整版课件
- 电加热设备安全检查表
- 如何应对压力下的时间管理
- (2024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培养立体思维
- 京东管理者手册
-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
- 防范暴风雨和台风的基本常识
-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第四版手册
- 《国际经济法案例》课件
- 陪诊项目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