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陋室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掌握重点文言实词。2.通过感受具体情境加强文本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3.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教学重点1.学会阅读浅易文言文并理解内容。2.领会并学习刘禹锡高洁傲岸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教学难点探讨作者秉持“陋室不陋”独立操守的深层原因。教学过程课程导入:自古以来,居豪宅者,多气宇轩昂;居陋室者,多悲悲切切。然而有这样一位奇人,他虽身居陋室,却引吭高歌,吟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不卑不亢,这位奇人是谁,大家知道吗?(生:刘禹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刘禹锡的《陋室铭》,去感受他的精神世界。一、读文感悟,绘声绘色请一学生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请一学生评析。提醒两个字音:馨、牍。全班齐读。德馨(xīn)苔痕(tái)鸿儒(rú)案牍(dú)西蜀(sh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二、疏通文意古今异义(1)无案牍之劳形。形(古义:身体;今义:样子)(2)惟吾德馨。馨(古义:德行美好;今义:芳香.)(3)谈笑有鸿儒。鸿(古义:大,渊博;今义:鸿雁,书信.)(4)无丝竹之乱耳。丝竹(古义: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世俗的音乐;今义:丝绸和竹子)(5)可以调素琴。调(古义:弹奏;今义:调解)词类活用【名】有仙则名。名:名词活用作动词,出名,有名。【乱】无丝竹之乱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劳】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一词多义1.之: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②何陋之有。⒉往来: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②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3.名①有仙则名②名之者谁③故虽有名马4.素①可以调素琴②素湍绿潭③吴广素爱人5.形①无案牍之劳形②形貌昳丽③山岳潜形6.乱①无丝竹之乱耳②吾视其辙乱③自云先世避秦时乱句子翻译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翻译】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翻译】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里,使室内染上青色。到这里交谈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三、走进陋室,心领神会(一)观陋室之景,抒观景之情。1.投影出示重点语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学生齐读,提问:“上”和“入”如何理解?板书:环境清幽。学生齐声朗诵此句。2.投影出示重点语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学生齐读,提问:和作者交往的都是什么人?板书:交友高雅。学生齐声朗诵此句。3.投影出示重点语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学生齐读,提问:作者平时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板书:志趣脱俗。学生齐声朗诵此句。4.再次齐声朗读这四句,加深理解。(二)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陋室之景。请使用以下格式表达:走进陋室,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活动设计:老师示范,学生写作并分享。(三)讲讲“陋室背后的故事”。活动设计:请学生分享课前预习成果:刘禹锡身为地方官,为何“流落”至此陋室中?明确: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狗眼看人低,故意百般刁难。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提笔写下这篇表达自己高尚情操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室前。投影出示刘禹锡遭知县刁难期间写下的两句诗:“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四、走近作者,品味风雅(一)扮演刘禹锡,对话知县。活动设计:投影范例,学生讨论,小组展示。学生点评。知县:刘兄,你看,因地方经济困难,刘兄住所实在难以安置,我深感惭愧!这青苔也真不长眼睛,怎么可以把门前台阶都覆盖了呢?这荒草也长得太快了,竟然把刘兄的门窗都遮没了。考虑不周,还望刘兄雅量,多多海涵哪!禹锡先生(平静地)笑道:碧绿苔痕爬上台阶,葱翠草色映入帘中,苔痕与青草日日与我为伴,使得室内室外一派生机盎然。多么幽静雅致的景观,安居于此,真乃人生一大幸事!知县:(讪笑)哦,刘兄真有雅兴啊!小弟自愧不如!只是房间仅有一床一桌一椅,实在是太简陋了!不过,凭刘兄的渊博学识、经纶满腹,想必日日高朋满座吧?可惜这么小的房子太不适合会客了,真是委屈刘兄了!禹锡先生(

)地笑道:____________知县:刘兄久居京城,看惯了春花秋月,听惯了夜夜笙歌,不想突遭不测,屈身来此,会不会忍受不了小弟这僻壤穷乡的寂寞孤独啊?禹锡先生(

)地笑道:___________知县:刘兄所言极是!不过,弟仰慕刘兄才华久亦矣!故家中随时备有粗茶淡饭,刘兄若不嫌弃,大驾光临,定能让寒舍蓬荜生辉,实乃本人一大荣幸啊!禹锡先生自豪地笑道: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身居陋室,惟吾德馨!何贪衣食之享,屈心抑志尔?(二)议一议——探究主旨1.教师提问:文中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个方面来写陋室,从中可以感受到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人?(出示资料)明确:有高雅的生活情趣,超凡脱俗的胸襟。高洁傲岸,安贫乐道,志存高远。2.请同学们找一找,文中还有这样的人吗?明确:诸葛亮与扬雄,作者借此来和自己的陋室类比,同时亦是以古代先贤类比,暗示“陋室不陋”的原因。3.作者借助对陋室的描绘和赞颂来表达自己的高洁志趣,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明确:托物言志。托物: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言志: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4.学生总结文章主旨。学生讨论后发言总结: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赞美,并以古代贤士自况,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志趣和安贫乐道的情操,充满了自信与豪情。(三)拓一拓——托物言志1.

知识拓展:你从以下诗句中读到了一位怎样的刘禹锡?(师生共读)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豪情壮志的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豁达乐观的刘禹锡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志向远大的刘禹锡2.能力拓展:万物可爱,身边的一草一木皆可有情思。你能否从梅、兰、竹、菊等事物中任选一种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描写吗?五、同声美读,体悟“馨德”(一)配乐齐读。同学们,刘禹锡把《陋室铭》写好后,请人刻在石碑上,立在门口。这时候,那个知县老爷又来了。我们怎么办啊?我们要为刘禹锡出一口气!请大家拿起课文,把文章大声地朗读一遍,读给他听。我提议一下,最后的“何陋之有”读三遍,一遍比一遍读得响。生齐读。音乐响起,屏显一间陋室图片。(二)投影出示教师寄语:生活可以贫困,精神不可潦倒。六、当堂成诵,涵咏意境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请学生合上书本,细心体味课堂余韵,试着齐背全文。七、当堂测试1.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全文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之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老形6.以古代名人自比的语句:南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