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海东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海东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海东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海东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海东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海东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试题卷,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积累与运用(共33分)学校举行以“探寻青春足迹”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请将本次活动的主题“探寻青春足迹”六个字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到下面的田字格内。2.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开场白选段,请按要求完成任务。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从危难重重的抢险救灾前线,到形势严__________的疫情防控一线;从尽显风采的奥运赛场,到保家卫国的戍边哨卡……新时代的青年人主动作为、勇挑重担,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冲锋陷阵,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1)填入文中横线处汉字书写正确的一项()A.峻 B.骏(2)加点字“挑”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tiǎo B.tiāo3.以下是小华在本次活动中的发言稿,请按要求完成任务。①一代又一代青年以其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成为推动祖国伟大复兴事业。②祖国的复兴蓝图已经绘就,我们当代青年理应走在祖国复兴征途的最前列,满怀活力,努力把现实变为理想。③当然,我们必须清醒明白认识到,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④这就需要我们发扬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奋斗精神,在奋斗中谱写出新征程的精彩华章。下面是同学们关于这则发言稿内容的修改讨论,你认为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第①句中的“事业”后应加“的重要力量”。B.第②句中的“理想”和“现实”应互换位置。C.第③句中的“明白”应删去。D.第④句中的“发扬”应改为“发挥”。4.班级准备为本次活动挑选标语,小林已经拟写出了后半句,请你选出更合适的前半句()________,胸怀天下方可大展宏图A.乘风踏浪搏击沧海横流 B.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5.请把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个人修养、国家发展历史进步等方面有不同的表现。它是“风休住,①__________”(《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的洒脱;是“不畏浮云遮望眼,②__________”(《登飞来峰》)的精神;是“③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的气势;是李白面对“赐金放还”的失意,以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发出的“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的豪言;是秋瑾面临“强派作蛾眉”的命运,以豪迈的气概喊出的“身不得,男儿列,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满江红(小住京华)》)的壮语;是“⑧_________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的充实;是“⑨__________,⑩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三章》)的大丈夫原则。(2)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⑪__________,⑫__________!(《白杨礼赞》)6.人生之路,有“舍”有“守”。请从下列名著人物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结合名著相关内容,简要阐述人物的“舍”与“守”。备选人物:王冕(《儒林外史》)鲁智深(《水浒传》)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示例:人生之路,有“舍”有“守”。简•爱追求自由、平等、尊严。她得知罗切斯特有妻子后,便坚决地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舍弃了爱情和安定的生活;她拒绝圣约翰的求婚,舍弃了看似高贵的地位。简•爱的“舍”,是为了坚守她独立自主的人格尊严、自由平等的人生信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以来,学校多项并举,积极开展劳动教育,争取把劳动的种子深植于每一位同学心中。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7.为了解学生做家务的情况,学校分别对三个年级共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到下表数据,请概括表中所包含的两个主要信息。(不得出现具体数据)年级人数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经常做645237偶尔做151311从来不做12113515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纷纷晒出自己的家务劳动作业。请仿照示例,分享你做的家务劳动作业。示例:每次餐后主动洗碗劳动作业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劳动作业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你的妈妈担心劳动课会影响学习,想让你在劳动课时请假在家复习,你会怎么劝说妈妈?二、理解与品味(共14分)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10.明语气:以下语句该用什么语气读呢?请你为其选择恰当的朗读语气。朗读的语气:激昂悲伤愉悦感叹劝勉疑惑悲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朗诵的语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析字义:请参考表格中出示的字的释义,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并将序号填写到横线上。文言词句字典中的释义列举恰当的解释(1)略无阙处①帝王所居之处,朝廷②同“缺”,残缺,亏损③同“缺”,空隙、缺口选择__________(2)至于夏水襄陵①冲上,漫上②除去,扫除③举,昂选择__________(3)绝𪩘多生怪柏①断绝,竭尽②极,非常③超过选择__________12.解句意: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3.谈感悟:《秋词》中说“自古逢秋悲寂寥”,请简要分析《三峡》中是如何表现秋天的“悲寂寥”的?并谈谈《秋词》一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鉴赏与思辨(共23分)(一)(11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最温暖的高度高明昌①三月过后,父亲就开始搭棚,要搭三个棚。一个是豇豆棚,一个是丝瓜棚,还有一个是扁豆棚。豇豆棚是三角形搭法,高在一米六左右,底座宽一尺半,紧凑、小巧;丝瓜棚也是三角形搭法,但底座宽,有两尺,高度在一米八左右,有点高挑,适合丝瓜悬挂的习惯;那个扁豆棚最矮,一米还不到,是四个树桩撑起来的,上面铺着四五根细竹藤条之类的东西,像是铺了一张大眼子的丝网。各种棚架,各种搭法,各尽其妙,在菜园里成为高低不同的自然风景;我估计对蔬菜的生长、发育,以及最后的长大是有很多好处的。②为什么要这样子搭?父亲说,天天可以吃,要吃三四个月,对家里贡献大。你母亲天天采摘豇豆,来回跑无数次,手脚要忙乱的,这个高度正适合你母亲伸手、收手的习惯,快捷、便当,也省力。那其他的呢?比如丝瓜。父亲说丝瓜喜欢长在中间藤蔓上,长大后要垂下来,丝瓜又长又大,采摘时要用剪刀剪断藤蔓,高了,你母亲个子够不着;低了,你母亲要蹲身,全是不方便。扁豆花是开到哪儿长到哪儿,棚高棚低,只要通风就可以,而一米不到的距离,你母亲采摘扁豆,就能像摘棉花朵儿一样,眼睛平视,人很轻松。③精细、周到、实在。我心里感动了,父亲搭棚,用心了,心里想到的是母亲。④岂止是搭棚。当年吃饭,每天三顿饭。吃好后,总有剩余的饭盛在饭篮里。盛进饭篮后,要挂起来。饭篮的挂法很有讲究,一是要放在客堂里风吹得到的地方,这样米饭不容易馊掉;二是要考虑饭篮的高度,要让我能拿上拿下,烧饭时才好决定舀多少米,就可以少浪费米粒。我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将饭篮钩子放到我抬手够得到的高度。几年过去了,饭篮钩子每年在升高,但我没有亲眼看见父亲升高钩子时的样子,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缘故。⑤客人来到我们家,都说我们家的灶面有点低,有点矮,看上去有点怪。我知道,灶面高低是有定规的,但父亲不管定规,硬是将灶面压低到我们需要的高度。父亲是个泥水匠,砌灶头时,特意将灶面降低了十厘米,这是父亲为我们专门设计的高度。父亲说,儿子还小,另三个孩子都是女儿身,低点,大镬子的底碰得到,汤罐、小镬子的注水不需要垫凳子,镬子底的火头也不浪费。父亲就是不说这样的灶面,烧饭烧菜时,他自己要从头至尾弯着腰,这是个只有自己晓得累不累、苦不苦的活儿。⑥父亲最花神思的是水桥头。当年的水桥都是石板做的。我们淘米、洗菜、洗衣,甚至父亲和我劳动后的搓澡洗浴,都在水桥上完成,水桥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村离东海四五里地,河水涨高涨低与潮汛密切相关,一天里水位高低相差几十厘米。父亲就将水桥的石材踏板的高度框定在十厘米左右,每过这个尺寸做一个石阶,一共做了五层,做了几个月。这样做,水高水低,踏板与河面一直是最接近、最亲近的,人到水桥边,人心就永远踏实;父亲有时在水桥旁边抽烟,看我们走来走去,他在想:这水桥的高度还可以改进哇?⑦我想可以的,这温暖的高度,正来自父亲对我们的爱。14.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父亲的行为面对困境的选择搭三个棚,高低不同,各尽其妙(1)__________(2)__________让“我”能拿上拿下不顾定规,降低灶面(3)__________做水桥头,花费神思让家人到水桥边心里踏实15.品析文中加点词语的妙处。但父亲不管定规,硬是将灶面压低到我们需要的高度。16.请简要分析文章以“最温暖的高度”为标题的妙处。17.校刊上开辟了“人物画廊”“至爱亲情”“领袖风采”等栏目,若将此文刊登在校刊上,你觉得应放在哪个栏目里?请说明理由。(二)(12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理性修复,加固“玻璃心”①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邻居……我们每天都会和许多人发生联系,不免会被对方的言行所影响,尤其是那些对我们来说极其重要的人。“爸妈总是提起成绩优异的表姐,是觉得我不够好吗?”“我自认为表现不错,但老师没有选我当班干部,是不喜欢我吗?”“同桌今天讲话语气不好,是我哪里惹到他了吗?”……在将他人的言行与自己联系起来后,你会不会觉得自己被针对了?②有些同学会因身边人对自己的一点点负面评价,情绪就跌入谷底,甚至很难走出来。他们想法大多消极,也比较容易恶意揣测他人的话语,更无法承受因评价带来的一点点委屈,习惯性地把对自己有负面评价的人放在自己的对立面:这样的同学往往被大家认为长着一颗“玻璃心”,那么“玻璃心”是如何形成的?③我们都希望自己能获得成功。成功意味着能得到父母的夸奖、自我的认可和朋友的羡慕,这些都是自我价值感的来源。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最初就来源于周围人的评价,尤其是父母、老师、朋友对我们的看法。他们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样子——被他们夸奖,就证明我们是“好”的;被他们批评,就意味着我们是“不好”的,因此我们努力满足他们的要求,成为他人心目中的好学生、好朋友、好同学。但这其实非常困难,容易使我们陷入焦虑状态。此时,一旦他人对我们有负面评价,便意味着我们认定的自我价值受到了冲击。随着对被认可的期待破灭,我们的情绪很容易崩溃。④与一味的否定一样,一味的夸奖同样不利于形成稳定的自我价值感。“真棒!”“真聪明!”“真厉害!”……类似这样空泛的赞美无法使我们了解获得成功的关键原因,还会让我们形成过高的自我评价。当后续没能实现目标时,我们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再听到夸奖时也会觉得无所适从。⑤可能你会发现,到了中学阶段我们身边的“玻璃心”多了起来,其实这恰恰是成长的证明。进入青春期后,会尤其在意他人看待我们的眼光,加上这个时期自我中心化的发展,也会高估他人对我们的关注度,容易误认为别人在针对自己。那么这种成长带来的阵痛该如何缓解?⑥在面对批评时,我们要意识到,可能确实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可以让我们的情绪较快稳定下来,帮助我们理智地去思考与解决问题。⑦我们会体验到,当我们一直在揣测他人某句话的意图,纠结和后悔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时,常常会被一种压抑的情绪束缚而难以专注到重要的事情上。这种内耗不仅浪费精力,还影响应对问题的效率。但是也不用抗拒这种“思想斗争”,它其实是一个说服和调整自己接受事实的过程。你可以给它起一个专属称呼,当它反复来袭时,想象与它对话:“我感觉到你来了,但我还有一些事情要忙,过一会儿我会和你聊一聊。”然后继续完成手头的任务。当你能够承认它的存在,也就能接受它,与它和平相处了。⑧我们期待家长和老师能公平公正,做出令我们满意的决策,但每个人的视角不同,对事物的判断也不同,我们应该多换位思考,对自己和他人抱有合理期待。家长和老师总是希望我们以学业为重,我们则希望自己的爱好和娱乐时间也能得到保证。青春期的我们往往会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导致过度解读老师和家长的本意。如果能考虑和平衡好双方的要求,就能不辜负“被针对”背后的关心。⑨大多数给我们提建议的人都是抱有善意的,但确实存在个别有所针对的情况。当你怀疑自己遇到此类情况时,可以向其他同学和好友求证,问一问他们是否和你的感受相同,他人的看法也许更为客观。如果他人也察觉到你的遭遇,请及时寻找愿意帮助你的人,比如同学、朋友、家人、你信任的老师等,同时注意保留证据,如聊天记录、图片、录音等。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恶化到校园欺凌的程度哦!⑩玻璃虽易碎,但通过高温“考验”,可以被塑造成千姿百态的工艺品,“玻璃心”也是如此。给自己多一些耐心,认可自身优势,敢于面对他人的不同看法,“玻璃心”也可以走向更加坚定的人生。18.文中的“玻璃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阅读全文可知,“玻璃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0.选文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1.小文常常因为别人的批评而感到伤心沮丧,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告诉她应该如何“理性修复”自己的内心?四、表达与交流(共50分,其中卷面整洁、字体规范美观3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22.题目:或许有一个人是你的一盏灯,照亮了你的天空;或许有一本书、一句话是你的一盏灯,点亮了你的智慧……请以“致敬我心中的那盏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2)选择合适的文体,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套作、抄袭。(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23.阅读材料,完成作文。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有许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为成功的代价的。——莫扎特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以上名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2)选择合适的文体,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套作、抄袭。(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一、积累与运用(共33分)

学校举行以“探寻青春足迹”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将本次活动的主题“探寻青春足迹”六个字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到下面的田字格内。

【答案】探寻青春足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书写。①用正楷工整美观书写;②汉字的笔画顺序要清楚,书写要规范;③不写繁体字。注意“探、迹”等易错字的书写。

2.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开场白选段,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从危难重重的抢险救灾前线,到形势严__________的疫情防控一线;从尽显风采的奥运赛场,到保家卫国的戍边哨卡……新时代的青年人主动作为、勇挑重担,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冲锋陷阵,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

(1)填入文中横线处汉字书写正确的一项()

A.峻B.骏

(2)加点字“挑”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tiǎoB.tiāo

【答案】(1)A(2)B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形势严峻(xíngshìyánjùn):形势是指人员的强弱起伏,情况、状况。严峻指严厉、严肃,严重;

根据“到形势严_____的疫情防控一线”可知,这里指疫情防控一线的状况很严重;

故选A。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勇挑重担(yǒngtiāozhòngdàn):担负重要而又艰难的任务;

故选B。

3.以下是小华在本次活动中发言稿,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①一代又一代青年以其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成为推动祖国伟大复兴事业。②祖国的复兴蓝图已经绘就,我们当代青年理应走在祖国复兴征途的最前列,满怀活力,努力把现实变为理想。③当然,我们必须清醒明白认识到,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④这就需要我们发扬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奋斗精神,在奋斗中谱写出新征程的精彩华章。

下面是同学们关于这则发言稿内容的修改讨论,你认为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①句中的“事业”后应加“的重要力量”。

B.第②句中的“理想”和“现实”应互换位置。

C.第③句中的“明白”应删去。

D.第④句中的“发扬”应改为“发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D.有误,“发扬”指的是发展和提倡(优良作风、传统等),“发挥”指的是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引申为吩咐,出主意。且后文中又“……的精神”,应用“发扬……的精神”。

故选D。

4.班级准备为本次活动挑选标语,小林已经拟写出了后半句,请你选出更合适前半句()

________,胸怀天下方可大展宏图

A.乘风踏浪搏击沧海横流B.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补写。

根据后半句“胸怀天下方可大展宏图”可以看出,“胸怀天下”为动宾短语,应选择“志存高远”,“方可”与“方能”进行搭配,两个句子表示要有志向和理想,“乘风踏浪搏击沧海横流”表示要勇往直前,与后面一句“胸怀天下方可大展宏图”不贴切。

故选B。

5.请把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个人修养、国家发展历史进步等方面有不同的表现。它是“风休住,①__________”(《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的洒脱;是“不畏浮云遮望眼,②__________”(《登飞来峰》)的精神;是“③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的气势;是李白面对“赐金放还”的失意,以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发出的“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的豪言;是秋瑾面临“强派作蛾眉”的命运,以豪迈的气概喊出的“身不得,男儿列,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满江红(小住京华)》)的壮语;是“⑧_________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的充实;是“⑨__________,⑩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三章》)的大丈夫原则。

(2)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__________,__________!(《白杨礼赞》)

【答案】①.蓬舟吹取三山去②.自缘身在最高层③.黑云压城城欲摧④.长风破浪会有时⑤.直挂云帆济沧海⑥.心却比⑦.男儿烈⑧.以中有足乐者⑨.富贵不能淫⑩.贫贱不能移.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蓬、缘、摧、沧、淫、拔”等字的正确书写。

6.人生之路,有“舍”有“守”。请从下列名著人物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结合名著相关内容,简要阐述人物的“舍”与“守”。

备选人物:王冕(《儒林外史》)鲁智深(《水浒传》)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示例:人生之路,有“舍”有“守”。简爱追求自由、平等、尊严。她得知罗切斯特有妻子后,便坚决地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舍弃了爱情和安定的生活;她拒绝圣约翰的求婚,舍弃了看似高贵的地位。简爱的“舍”,是为了坚守她独立自主的人格尊严、自由平等的人生信条。

【答案】示例:人生之路,有“舍”有“守”。王冕才华横溢、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他不屑与时仁、危素交往,为此避走他乡;他满腹才华,但拒绝朝廷的征聘,为此逃往会稽山中。王冕舍了名利富贵,弃了荣身之路,在浊世之中,坚守真儒士的清高与超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概括名著内容。作答时从备选项中任选一个来分析作答即可。

例如:鲁智深。人生之路,有“舍”有“守”。鲁智深慷慨大方,仗义疏财,见义勇为。他遇见了落难的金翠莲父女,尽管和他们素不相识,却主动给他们盘缠,舍弃了钱财;他帮助被恶霸欺凌的金氏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不得不剃度出家躲避官府的通缉,他舍弃了安稳的事业和生活。鲁智深的“舍”,是为了坚守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的人生信念。

再如:保尔。人生之路,有“舍”有“守”。保尔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奋斗的一生。他舍弃舒适安逸,虚度年华,碌碌无为等。他守住了刚毅坚强,勇于奉献,努力工作,热爱生活等。比如:保尔在12岁被迫辍学,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少年时救地下党被毒打;参加红军后,战斗中大腿受伤,头部炸伤,右眼失明,修铁路时奋斗在工地上等。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以来,学校多项并举,积极开展劳动教育,争取把劳动的种子深植于每一位同学心中。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7.为了解学生做家务的情况,学校分别对三个年级共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到下表数据,请概括表中所包含的两个主要信息。(不得出现具体数据)

年级人数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

经常做645237

偶尔做151311

从来不做121135152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纷纷晒出自己的家务劳动作业。请仿照示例,分享你做的家务劳动作业。

示例:每次餐后主动洗碗

劳动作业一:__________劳动作业二:__________

9.你的妈妈担心劳动课会影响学习,想让你在劳动课时请假在家复习,你会怎么劝说妈妈?

【答案】7.①.示例:该校大部分学生从来不做家务。②.该校学生做家务人数随着年级增高而递减。

8.①.示例:劳动作业一:自己收拾房间劳动②.作业二:每周末为家庭做一顿饭

9.示例:妈妈,劳动中充满着知识与智慧,是不会影响我的学习的,古今中外很多发明创造都是从日常劳动中得到的启发、获得的灵感。而且上劳动课可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请您允许我上劳动课,好吗?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从横向角度来看,经常做家务和偶尔做家务的人数,从七年级到九年级人数在递减,而从来不做家务的人物,从七年级到九年级人数在递增,由此可得出结论:该校学生做家务人数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递减;

从纵向角度来看,从来不做家务的人数远超经常做家务和偶尔做家务的人数,由此可得出结论:该校大部分学生从来不做家务。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活动设计。结合生活实际,合理设计家务劳动作业即可。

例如:每周末帮家里人洗衣服;每天打扫卫生;照管家里的动植物。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应注意语气的委婉,体现劳动课的积极意义。

例如:妈妈,上劳动课不但不会影响我的学习,还可以锻炼我的意志,朱德将军能战胜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就是因为他的母亲让他养成了劳动的习惯,从劳动中培养了他坚强的意志。所以,请您允许我上劳动课,好吗?

二、理解与品味(共14分)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10.明语气:以下语句该用什么语气读呢?请你为其选择恰当的朗读语气。

朗读的语气:激昂悲伤愉悦感叹劝勉疑惑悲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朗诵的语气是:__________

11.析字义:请参考表格中出示的字的释义,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并将序号填写到横线上。

文言词句字典中的释义列举恰当的解释

(1)略无阙处①帝王所居之处,朝廷②同“缺”,残缺,亏损③同“缺”,空隙、缺口选择__________

(2)至于夏水襄陵①冲上,漫上②除去,扫除③举,昂选择__________

(3)绝多生怪柏①断绝,竭尽②极,非常③超过选择__________

12.解句意: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3.谈感悟:《秋词》中说“自古逢秋悲寂寥”,请简要分析《三峡》中是如何表现秋天的“悲寂寥”的?并谈谈《秋词》一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0.激昂(愉悦)

11.①.③②.①③.②

12.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午夜,就看不见月亮。

13.《三峡》先总写秋天给人的感受“林寒涧肃”;然后从听觉角度写景,借猿猴的鸣叫声表现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最后借渔人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进一步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凉冷落。《秋词》一诗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诗人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朗读。

对于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朗诵语气选择,我们首先要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壮丽的自然景象:晴空万里,一只鹤展翅高飞,穿云而过,直达云霄,这样的画面无疑充满了力量和生机。同时,诗句的后半部分“便引诗情到碧霄”则表达了诗人由此景触发的豪情和诗意,上升到更高远的境界。接下来,我们考虑朗诵时应该采用何种语气。由于诗句描绘了壮丽的景象并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因此朗诵时应该采用激昂的语气,以表现出诗句中的力量和生机。同时,诗句也表达了诗人的愉悦之情,因为美景触发了诗人的诗意和创作欲望,所以朗诵时也可以适当融入愉悦的语气。综上所述,朗诵“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句诗时,应该采用激昂(愉悦)的语气,以准确传达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

(1)“略无阙处”的意思是“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在这里,“阙”作为文言文的用法,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根据字典中的释义,我们知道“阙”可以同“缺”,而在这里,它更接近于“空隙、缺口”的意思。因此,在给出的三个选项中,应该选择③“同‘缺’,空隙、缺口”作为恰当的解释。故选③。

(2)“至于夏水襄陵”的意思是“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这里的“襄”是动词,表示“冲上,漫上”的意思。对比字典中的释义,我们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的①“冲上,漫上”作为恰当的解释。故选①。

(3)“绝多生怪柏”的意思是“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怪异的柏树”。这里的“绝”作为副词,用来修饰“”,表示山峰的高度达到了极点。根据字典中的释义,我们可以选择②“极,非常”作为恰当的解释。在这里,“绝”并不表示断绝或超过,而是强调山峰的高度到了极致。故选②。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重点词语有:

嶂: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主旨、对比阅读。

(1)在《三峡》中,作者巧妙运用了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动物行为的渲染来体现秋天的“悲寂寥”。首先,文章开篇即言“林寒涧肃”,这四个字简洁而直接地勾勒出了秋天三峡中林木萧瑟、山涧寂寥的凄凉画面,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接着,文章从听觉角度入手,通过“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凄厉的猿猴叫声在空旷的峡谷中回荡,更增添了秋天的悲凉气氛。最后,文章又巧妙地借用了渔人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通过渔人的歌声和泪水,进一步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凉冷落,使读者对秋天的“悲寂寥”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

(2)《秋词》一诗中,诗人刘禹锡一反常态,以豪放笔触赞美了秋天的壮美。诗的首句“自古逢秋悲寂寥”虽然提到了秋天的寂寥,但紧接着诗人便用“我言秋日胜春朝”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独特见解,认为秋天胜过春天。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美景,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诗人认为,秋天不仅不是寂寥的,反而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鼓励人们要像秋天一样,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深喜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点睛】参考译文:

在七百里的三峡之间,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飞奔的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中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肃杀凄寒,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停止。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三、鉴赏与思辨(共23分)

(一)(11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最温暖的高度

高明昌

①三月过后,父亲就开始搭棚,要搭三个棚。一个是豇豆棚,一个是丝瓜棚,还有一个是扁豆棚。豇豆棚是三角形搭法,高在一米六左右,底座宽一尺半,紧凑、小巧;丝瓜棚也是三角形搭法,但底座宽,有两尺,高度在一米八左右,有点高挑,适合丝瓜悬挂的习惯;那个扁豆棚最矮,一米还不到,是四个树桩撑起来的,上面铺着四五根细竹藤条之类的东西,像是铺了一张大眼子的丝网。各种棚架,各种搭法,各尽其妙,在菜园里成为高低不同的自然风景;我估计对蔬菜的生长、发育,以及最后的长大是有很多好处的。

②为什么要这样子搭?父亲说,天天可以吃,要吃三四个月,对家里贡献大。你母亲天天采摘豇豆,来回跑无数次,手脚要忙乱的,这个高度正适合你母亲伸手、收手的习惯,快捷、便当,也省力。那其他的呢?比如丝瓜。父亲说丝瓜喜欢长在中间藤蔓上,长大后要垂下来,丝瓜又长又大,采摘时要用剪刀剪断藤蔓,高了,你母亲个子够不着;低了,你母亲要蹲身,全是不方便。扁豆花是开到哪儿长到哪儿,棚高棚低,只要通风就可以,而一米不到的距离,你母亲采摘扁豆,就能像摘棉花朵儿一样,眼睛平视,人很轻松。

③精细、周到、实在。我心里感动了,父亲搭棚,用心了,心里想到的是母亲。

④岂止是搭棚。当年吃饭,每天三顿饭。吃好后,总有剩余的饭盛在饭篮里。盛进饭篮后,要挂起来。饭篮的挂法很有讲究,一是要放在客堂里风吹得到的地方,这样米饭不容易馊掉;二是要考虑饭篮的高度,要让我能拿上拿下,烧饭时才好决定舀多少米,就可以少浪费米粒。我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将饭篮钩子放到我抬手够得到的高度。几年过去了,饭篮钩子每年在升高,但我没有亲眼看见父亲升高钩子时的样子,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缘故。

⑤客人来到我们家,都说我们家的灶面有点低,有点矮,看上去有点怪。我知道,灶面高低是有定规的,但父亲不管定规,硬是将灶面压低到我们需要的高度。父亲是个泥水匠,砌灶头时,特意将灶面降低了十厘米,这是父亲为我们专门设计的高度。父亲说,儿子还小,另三个孩子都是女儿身,低点,大镬子的底碰得到,汤罐、小镬子的注水不需要垫凳子,镬子底的火头也不浪费。父亲就是不说这样的灶面,烧饭烧菜时,他自己要从头至尾弯着腰,这是个只有自己晓得累不累、苦不苦的活儿。

⑥父亲最花神思的是水桥头。当年的水桥都是石板做的。我们淘米、洗菜、洗衣,甚至父亲和我劳动后的搓澡洗浴,都在水桥上完成,水桥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村离东海四五里地,河水涨高涨低与潮汛密切相关,一天里水位高低相差几十厘米。父亲就将水桥的石材踏板的高度框定在十厘米左右,每过这个尺寸做一个石阶,一共做了五层,做了几个月。这样做,水高水低,踏板与河面一直是最接近、最亲近的,人到水桥边,人心就永远踏实;父亲有时在水桥旁边抽烟,看我们走来走去,他在想:这水桥的高度还可以改进哇?

⑦我想可以的,这温暖的高度,正来自父亲对我们的爱。

14.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父亲的行为面对困境的选择

搭三个棚,高低不同,各尽其妙(1)__________

(2)__________让“我”能拿上拿下

不顾定规,降低灶面(3)__________

做水桥头,花费神思让家人到水桥边心里踏实

15.品析文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但父亲不管定规,硬是将灶面压低到我们需要的高度。

16.请简要分析文章以“最温暖的高度”为标题的妙处。

17.校刊上开辟了“人物画廊”“至爱亲情”“领袖风采”等栏目,若将此文刊登在校刊上,你觉得应放在哪个栏目里?请说明理由。

【答案】14.①.方便母亲采摘②.悬挂饭篮,讲究高度③.方便儿女,不浪费火头

15.“硬是”暗含坚决之意,写出了父亲为方便家人,突破常规,表现了父亲的细致周到以及对家人的爱。

16.“高度”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写父亲为家人搭蔬菜棚、挂饭篮、砌灶面、做水桥头,都讲究高度;“温暖”表现了父亲对家人的爱,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标题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7.示例一:应放在“至爱亲情”栏目。本文写了父亲搭蔬菜棚、挂饭篮、砌灶面、做水桥头都讲究高度的故事,表达了父亲对母亲、对子女浓浓的爱,表现的是亲情主题,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所以此文应放在“至爱亲情”栏目。

示例二:应放在“人物画廊”栏目。文中的父亲搭蔬菜棚、挂饭篮、砌灶面、做水桥头时处处想着家人,体现了父亲对家人的细心关怀;弯着腰烧饭、做水桥头长达几个月体现了父亲的吃苦耐劳。父亲的性格特点突出,形象丰满。所以此文应放在“人物画廊”栏目。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

第(1)空:结合“搭三个棚,各尽其妙”可知,第一空对应第①②段。结合第②段内容可知,父亲搭三个棚三个高度,是为了母亲采摘时“快捷、便当”“省力”,据此可概括为“方便母亲采摘”;

第(2)空:结合“让‘我’能拿上拿下”可知,第二空对应第④段,结合第④段“饭篮的挂法很有讲究,一是要放在客堂里风吹得到的地方,这样米饭不容易傻掉;二是要考虑饭篮的高度,要让我能拿上拿下,烧饭时才好决定舀多少米,就可以少浪费米粒。我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将饭篮钩子放到我抬手够得到的高度”可知,写挂饭篮很有讲究,父亲总是“将饭篮钩子放到我抬手够得到的高度”。据此可概括为“悬挂饭篮,讲究高度”;

第(3)空:结合“不顾定规,降低灶面”可定位到文章第⑤段“灶面高低是有定规的,但父亲不管定规,硬是将灶面压低到我们需要的高度”,再结合“父亲说,儿子还小,另三个孩子都是女儿身,低点,大镬子的底碰得到,汤罐、小镬子的注水不需要垫凳子,镬子底的火头也不浪费”可概括为:方便儿女,不浪费火头。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语句。

本题要求从加点词的角度入手。结合“灶面高低是有定规的,但父亲不管定规,硬是将灶面压低到我们需要的高度”分析,加点词“硬是”的意思是坚决,确实是;在句中是指写出了父亲为方便“我们”,不管定规,坚决将灶面压低到我们需要的高度,表现了父亲的细致周到以及对家人的爱;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标题的作用。

结合第②段“你母亲天天采摘豇豆,来回跑无数次,手脚要忙乱的,这个高度正适合你母亲伸手、收手的习惯,快捷、便当,也省力”,第③段“精细、周到、实在。我心里感动了,父亲搭棚,用心了,心里想到的是母亲”,第④段“二是要考虑饭篮的高度,要让我能拿上拿下,烧饭时才好决定舀多少米,就可以少浪费米粒。我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将饭篮钩子放到我抬手够得到的高度。几年过去了,饭篮钩子每年在升高,但我没有亲眼看见父亲升高钩子时的样子,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缘故”,结合第⑤段“我知道,灶面高低是有定规的,但父亲不管定规,硬是将灶面压低到我们需要的高度。父亲是个泥水匠,砌灶头时,特意将灶面降低了十厘米,这是父亲为我们专门设计的高度。父亲说,儿子还小,另三个孩子都是女儿身,将来也长不到男人的高度,低点,大馒子的底碰得到,汤罐、小镬子的注水不需要垫凳子,镬子底的火头也不浪费”,第⑥段“父亲就将水桥的石材踏板的高度框定在十厘米左右,每过这个尺寸做一个石阶,一共做了五层,做了几个月。这样做,水高水低,踏板与河面一直是最接近、最亲近的,人到水桥边,人心就永远踏实”可知,文章写了父亲搭蔬菜棚、挂饭篮、砌灶面、做水桥头四件事,“高度”贯穿四件事之中,是文章的线索;父亲为方便家人生活做的事表现了父亲对家人的爱,“温暖”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此外,该标题还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拓展运用。

结合第②段“你母亲天天采摘豇豆,来回跑无数次,手脚要忙乱的,这个高度正适合你母亲伸手、收手的习惯,快捷、便当,也省力”,第③段“精细、周到、实在。我心里感动了,父亲搭棚,用心了,心里想到的是母亲”,第④段“二是要考虑饭篮的高度,要让我能拿上拿下,烧饭时才好决定舀多少米,就可以少浪费米粒。我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将饭篮钩子放到我抬手够得到的高度。几年过去了,饭篮钩子每年在升高,但我没有亲眼看见父亲升高钩子时的样子,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缘故”,结合第⑤段“我知道,灶面高低是有定规的,但父亲不管定规,硬是将灶面压低到我们需要的高度。父亲是个泥水匠,砌灶头时,特意将灶面降低了十厘米,这是父亲为我们专门设计的高度。父亲说,儿子还小,另三个孩子都是女儿身,将来也长不到男人的高度,低点,大馒子的底碰得到,汤罐、小镬子的注水不需要垫凳子,镬子底的火头也不浪费”,第⑥段“父亲就将水桥的石材踏板的高度框定在十厘米左右,每过这个尺寸做一个石阶,一共做了五层,做了几个月。这样做,水高水低,踏板与河面一直是最接近、最亲近的,人到水桥边,人心就永远踏实”可知,本文写了父亲搭蔬菜棚、挂饭篮、砌灶面、做水桥头都讲究高度的故事,表达了父亲对母亲、对子女浓浓的爱,表现的是亲情主题,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故本文应放在“至爱亲情”栏目;

结合全文可知,父亲方便母亲摘菜,搭建了三个不同高度、类型的棚,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方便使用灶面,把灶面高度设计的比较低,父亲为了方便“我”去那饭篮,特意每年根据“我”的身高提升饭篮的高度,父亲为了家人们方便使用水桥,特意修建了水桥踏板;根据不同的情况,设计不同的建筑,考虑的周全,方法巧妙,结合第③段“精细、周到、实在。我心里感动了,父亲搭棚,用心了,心里想到的是母亲”内容可知,父亲是一个精细、周到(有劳动智慧、勤劳能干)的人:父亲所作的每个设计都是考虑家人,都是体贴家人的结果,表现出父亲对家人的爱、对家庭的责任感;父亲为了让灶面高度适合孩子,不考虑自己,自己每天弯着腰使用灶面,体现了一种牺牲精神。据此可知,本文塑造了父亲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故可将本文放到“人物画廊”栏目。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理性修复,加固“玻璃心”

①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邻居……我们每天都会和许多人发生联系,不免会被对方的言行所影响,尤其是那些对我们来说极其重要的人。“爸妈总是提起成绩优异的表姐,是觉得我不够好吗?”“我自认为表现不错,但老师没有选我当班干部,是不喜欢我吗?”“同桌今天讲话语气不好,是我哪里惹到他了吗?”……在将他人的言行与自己联系起来后,你会不会觉得自己被针对了?

②有些同学会因身边人对自己的一点点负面评价,情绪就跌入谷底,甚至很难走出来。他们想法大多消极,也比较容易恶意揣测他人的话语,更无法承受因评价带来的一点点委屈,习惯性地把对自己有负面评价的人放在自己的对立面:这样的同学往往被大家认为长着一颗“玻璃心”,那么“玻璃心”是如何形成的?

③我们都希望自己能获得成功。成功意味着能得到父母的夸奖、自我的认可和朋友的羡慕,这些都是自我价值感的来源。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最初就来源于周围人的评价,尤其是父母、老师、朋友对我们的看法。他们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样子——被他们夸奖,就证明我们是“好”的;被他们批评,就意味着我们是“不好”的,因此我们努力满足他们的要求,成为他人心目中的好学生、好朋友、好同学。但这其实非常困难,容易使我们陷入焦虑状态。此时,一旦他人对我们有负面评价,便意味着我们认定的自我价值受到了冲击。随着对被认可的期待破灭,我们的情绪很容易崩溃。

④与一味的否定一样,一味的夸奖同样不利于形成稳定的自我价值感。“真棒!”“真聪明!”“真厉害!”……类似这样空泛的赞美无法使我们了解获得成功的关键原因,还会让我们形成过高的自我评价。当后续没能实现目标时,我们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再听到夸奖时也会觉得无所适从。

⑤可能你会发现,到了中学阶段我们身边的“玻璃心”多了起来,其实这恰恰是成长的证明。进入青春期后,会尤其在意他人看待我们的眼光,加上这个时期自我中心化的发展,也会高估他人对我们的关注度,容易误认为别人在针对自己。那么这种成长带来的阵痛该如何缓解?

⑥在面对批评时,我们要意识到,可能确实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可以让我们的情绪较快稳定下来,帮助我们理智地去思考与解决问题。

⑦我们会体验到,当我们一直在揣测他人某句话的意图,纠结和后悔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时,常常会被一种压抑的情绪束缚而难以专注到重要的事情上。这种内耗不仅浪费精力,还影响应对问题的效率。但是也不用抗拒这种“思想斗争”,它其实是一个说服和调整自己接受事实的过程。你可以给它起一个专属称呼,当它反复来袭时,想象与它对话:“我感觉到你来了,但我还有一些事情要忙,过一会儿我会和你聊一聊。”然后继续完成手头的任务。当你能够承认它的存在,也就能接受它,与它和平相处了。

⑧我们期待家长和老师能公平公正,做出令我们满意的决策,但每个人的视角不同,对事物的判断也不同,我们应该多换位思考,对自己和他人抱有合理期待。家长和老师总是希望我们以学业为重,我们则希望自己的爱好和娱乐时间也能得到保证。青春期的我们往往会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导致过度解读老师和家长的本意。如果能考虑和平衡好双方的要求,就能不辜负“被针对”背后的关心。

⑨大多数给我们提建议的人都是抱有善意的,但确实存在个别有所针对的情况。当你怀疑自己遇到此类情况时,可以向其他同学和好友求证,问一问他们是否和你的感受相同,他人的看法也许更为客观。如果他人也察觉到你的遭遇,请及时寻找愿意帮助你的人,比如同学、朋友、家人、你信任的老师等,同时注意保留证据,如聊天记录、图片、录音等。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恶化到校园欺凌的程度哦!

⑩玻璃虽易碎,但通过高温“考验”,可以被塑造成千姿百态的工艺品,“玻璃心”也是如此。给自己多一些耐心,认可自身优势,敢于面对他人的不同看法,“玻璃心”也可以走向更加坚定的人生。

18.文中的“玻璃心”指的是__________。

19.阅读全文可知,“玻璃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选文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1.小文常常因为别人的批评而感到伤心沮丧,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告诉她应该如何“理性修复”自己的内心?

【答案】18.容易受到伤害的自尊心

19.①渴望成功但却受到负面评价。②一味的夸赞形成过高的自我评价后,一旦受挫就会自我怀疑。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