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园林史重点概要_第1页
世界园林史重点概要_第2页
世界园林史重点概要_第3页
世界园林史重点概要_第4页
世界园林史重点概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园林史重点概要西方园林史古埃及园林1、古埃及园林特点:①尊崇树木,引尼罗河水浇灌花草树木;②引水,灌溉技术以及土地规划,对园林影响;③葡萄园,果园,菜园等实用园是园林的雏形;④游乐性园林是法老们的奢侈品;⑤园林植物,以乡土树种的埃及榕,棕榈为主,后来又引进了黄槐,石榴,无花果等;⑥古埃及园林大致有宅园,圣苑,墓园三种。2、饮水装置:埃及桔槔3、古埃及园林特征(总):①古埃及园林,是古埃及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状况,宗教思想与人们的生活习俗的总和反映;②实用园林+改善小气候;③植物种类与种植方式多样;④园林空间:水体/几何形园地/对称/空间分割;⑤宗教迷信,促进了圣苑与墓园的发展;⑥科技进步影响到园林布局。古巴比伦园林1、古巴比伦园林的形式:猎苑、圣苑、宫苑(空中花园)2、古巴比伦园林特征:①园林类型: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猎苑,受宗教思想影响的圣(神)苑,受自然条件与工程技术影响的空中花园;②猎苑中种植的园林植物有香木,意大利香木,石榴,葡萄等,还豢养各种狩猎动物;③两河地带为平原,因而,热衷于堆叠土山,山上有神殿与祭坛等;④空中花园。波斯园林波斯地毯上描制的庭院——波斯伊斯兰园、印度伊斯兰园的基础。古希腊园林1、古希腊园林类型:宫廷庭园、住宅庭园、公共园林和文人学园2、住宅庭园:柱廊园、阿多尼斯的屋顶花园3、古希腊园林特征:①美是秩序和规律的、合乎比例并且协调的整体——规则式样与建筑相协调;②丰富的文化和社交活动——园林类型多种多样——欧洲园林的雏形(体育公园、校园、寺院);③炎热气候——对小气候环境的营造。雅典街道上悬铃木作为行道树庇荫。④园艺的发展和植物的应用:蔷薇最受欢迎。古罗马园林1、古罗马园林类型:庄园、柱廊园、公共园林2、宫苑:最早的园子:国王塔圭尼乌斯的宫中花园;共和国制后期:替沃里庄园别墅集中——为意大利台地园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遗迹:哈德良皇帝的山庄3、庄园:规则式布局,善于利用自然地形,常选在山坡上和海岸边,以便借景。4、公共园林:城市规划方面成绩显著:分区规划,集会广场;公共浴室:浴场是非常有特色的建筑物;剧场:十分豪华(露天剧场)5、古罗马园林特征:①相地选址:山坡上建园——为意大利台地园奠定了基础;②园林布局:花园作为住宅在自然中的延续均衡稳定;③造园要素:柱廊——使建筑与花园联系紧密;植物——整型植物是建筑与自然在园林交汇中的产物——绿色雕刻;低矮绿篱围合的几何形花坛种植花卉;水体、雕塑的运用中古西方园林(公元500-1400年)1、中古西欧概况:地理上欧洲分为: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西欧: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气候温和湿润。2、历史背景:3、欧洲的封建社会有强大、统一的教权,而政权分散独立,这与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不同。因此,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辉煌壮丽的帝王宫苑,而欧洲的中世纪却只有以实用为主的寺院园林与简朴的城堡园林。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园林1、就园林风格而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可分为:人文主义园林、风格主义园林和巴洛克园林2、文艺复兴时期园林对法国的影响:莫勒家族:发展有“刺绣分片花坛”、“林荫树”法国园林1、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在巴黎近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凡尔赛宫及其园林,这组建筑和园林满足了体现至高无上的绝对君权思想的需要。2、维康府邸:使勒诺特尔一举成名。3、凡尔赛宫:大规模、突出纵向中轴线、采用超大尺度的十字形大运河、均衡对称的布局、创造广场空间、丛林背景、以水贯穿全园、采用洞穴、遍布雕塑、建筑与花园相结合。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1、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1)文学艺术的影响:当时的诗人、画家、美学家中兴起了尊重自然的信念。2)自然地理与气候的影响:①欧洲兴起法国勒诺特尔造园热时,英国受影响极少,原因有二:1是英国人固有的保守性,2是在英国丘陵起伏的地形上,要想建造勒诺特尔式宏伟壮丽的效果,必须大动土方改造地形,从而耗资巨大;②英国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十分有利,而树木的整形修剪要花费更多的劳力。3)产业经济的影响。4)对中国园林与文化的赞美与憧憬的影响(中国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园的不同:中国园林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对自然的高度概括,体现出诗情画意。英国风景园为模仿自然,再现自然。反对者认为风景园与郊野风光无异。)3、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对法国的影响: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运动是受英国理性主义的影响,法国启蒙主义运动的倡导人之一的卢梭大力提倡“回归大自然”,并具体提出自然风景式园林的构思设想,后在峨麦农维尔园林设计建造中得到体现。中国自然式园林对法国有些影响,因而,该时期的法国园林被称为“英中式园林”。4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对德国园林的影响。东方园林传统第一章:中国园林历史1、世界园林的四个发展阶段:1)原始阶段:实用性园:种植为主,主要种植果蔬等,目的是为了生产生活。此阶段主要为奴隶社会,走与自然亲和路线。2)游乐观赏阶段:①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与封建社会时期;②主要为统治阶级所有,封闭;③人由对自然的感性适应到理性适应;④西方多为规则式园林,东方为自然山水园;⑤受神话、宗教影响大,如伊甸园、瑶池昆仑山的影响,圆明园西北角的紫碧山居,一池三山的布局以及此时寺观园林的产生与发展;⑥以精神寄托为主要目的,少考虑社会环境。3)工业文明阶段(18世纪中叶开始):气候改变、工业污染、城市人口密集、环境恶化(无计划、掠夺式)。此时期园林注重引导人们加强对环境的认识,把乡村带入城市,城市趋于园林。注重生态学意义是此时期园林的一大特色。特点如下:①除了有私人园林外,开始出现由政府出资修建的对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②由封闭走向开放(如阿尔方将城市与公园联系起来,将城市纳入森林,用林荫大道联系城市与公园);③开始注重园林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④开始出现这个行业的专职造园师。4)区域性与国土性的园林规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即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先进的国家和地区信息发达,经济开始腾飞,出现了休闲游憩等活动,同时环境急剧恶化,工业污染加剧,环境压力加大,生态平衡理论产生。特点:①私人所有园林不占主导地位,公共城市建筑由个体转化为群体,城市由建筑设计变成了环境设计,出现了城市生态系统概念;②园林绿化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为根本目的(植物:提供氧气、防污染、涵养水源、为鸟类提供栖息场所、减灾防灾、水土保持),与生态学、环境科学相结合,将城市延展到郊区,如防护林、城市公园等作为城市的延伸。2、三大园林发源地:西方园林、伊斯兰园林、东方园林。第一节概况1、中国园林的分类:1)依据形式分类:整形式、自然风景式、混合式;2)依据所有形式分类:皇室园林、私宅(文人)园林、寺庙园林以及自然风景式园林;3)依据地域分类:北方园林、南方园林、岭南园林。2、各主要时期园林简述:1)我国园林的兴建,是从奴隶社会经济相当发达的商殷时期开始的,是以帝王狩猎为主流的时期。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造园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过渡阶段,也是山水园的奠基时期,出现了以再现自然山水为主题的自然山水园,奠定了以后中国山水园历史发展进程中艺术风格的基础。3)隋唐宋时期,是我国园林进入全面发展的时期。唐宋艺术繁荣,文人画家描绘自然风景之风盛行,造园艺术更加倾向于追求朴素的自然美,并发展到以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创作阶段。4)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园林的最后兴盛时期,造园活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园林艺术上,技巧更为发达。5)在1840年后到解放前,我国园林艺术受到歪曲、破坏,风格杂乱。第二节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1、我国园林的兴建是从奴隶经济已经相当发达的商殷时期开始的。解释说明:有信史可证的最早的皇家园林是商的末代帝王殷纣王所建的“沙丘苑台”和周的开国帝王周文王所建的“灵囿”,“灵台”与“灵沼”。2、囿:囿是围了一定的地域,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和收养其中,还筑台掘池,以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以及欣赏大自然的风光美景之处。这种作为园林的雏形,称之为上古朴素的囿。3、周代造园特点:(周代化为文化的发展时代、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战国时期出现了城市建设的高潮、苑囿中除了有建筑外,还有植物栽培的情况)4、秦汉时期:1)阿房宫: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园林遗址。2)修驰道,通达全国是秦代功绩之一,也是我国城市街道绿化的最早记载。3)汉代其突出表现就是木结构建筑达到一定高度,奠定了中国至今梁架结构法式。重檐飞拱,雕饰绘彩,构架及装饰技巧达到登峰造极。4)秦汉的苑囿与贵族富商的园①一池三山:一池三山是中国古代宫苑建筑中常见的规划形式。通常表现为在一片水域中布置三座岛屿。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长满了长生不老药,住着长寿快乐的神仙。封建帝王都梦想万寿无疆与长久统治,自从汉武帝在长安城修建了象征性的“瑶池三仙山”开始,“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最早开创应用“一池三山”叠山理水模式的园林是建章宫。②影响风景式园林的三种思想:A、天人合一(a、哲学思想的主旨:指认识自然生成的,符合自然的规律;b、自然与人的关系:一而二、二而一);B、君子比德(a、从功德、伦理角度认识自然;b、“智者乐山,仁者乐水”);C、神仙思想(a、三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b、两大神话体系:东海神话、昆仑山神话)。③中国园林四大要素:山、水、植物、建筑5、汉贵族和富商的园林1)兔园(梁园):在现河南商丘。园主:梁孝王刘武。具人工山水园的全部要素;石块(太湖石)结合夯土造山,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以石筑山首例。2)东汉大将军梁翼在河南洛阳广开园圃:历史上有记载的完全以石筑假山的园林。身临其境,意境深远。6、苑:是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苑继承了囿的狩猎传统,但其主要目的已不仅是供狩猎,而是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注意自然景色与人工造景的观景内容的结合。叠山理水,聚山理水,聚土为山,辟池凿沼,种树植卉,养育禽鸟,并布置众多的建筑群供临朝、居住、游览等多功能结合的园林形式。7、秦汉时期造园特点:1)囿到苑的发展:从春秋战国时期宫室建筑到秦汉时期建筑宫苑发展到了高潮,到汉代建筑宫苑已经很成熟了。2)一池三山的布局格局:空旷平淡的水面产生变化,丰富景观层次;岛上观景,碧波环绕,别有天地。3)私家园林的出现:但是与皇家园林相比较,除规模较小之外,内容、形式、造园手法没有根本的区别。4)建筑技术与艺术成就:金碧辉煌、类型丰富、功能完善;从《汉宫春晓》以及汉高颐阙可以看出。5)开创人工堆山的纪录:虽以土山为主但也有叠石之作。6)已经注重风景植物的点缀;7)植物园、动物园的雏形。8、生成期小结:1)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2)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观赏为主;3)由于原始的山川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再加上神仙思想的影响,大自然在人们的心目当中还保持着一种浓重的神秘性。第三节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1、玄学:重清淡、主张返璞归真。2、竹林七贤:阮籍、刘伶、嵇康、山涛、向秀、阮咸、五戎。寄情山水、崇尚隐逸。3、邺城:1)三国时代曹魏在邺城(今河南安阳)建铜雀园,内筑三台: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台上起楼,有阁道相通,风阙上装饰铜雀可转动。园内凿渠取水,穿池筑山,以山水为宫苑的骨干。此外邺城西“元武苑”、城北“芳林苑”均为曹魏所筑。2)后赵石虎筑华林苑,苑周围数十里,引璋河水入园汇为大池,池内筑五岛象征“五岳”,四个水域象征“四海”,通行舟船水程长达25里,池中岛上建楼架廊,环池沿岸有殿堂、楼台亭榭不计其数。3)北朝后燕慕容熙在邺城筑龙腾苑。由此可见:山水为骨干的山水园已经有了新发展。5、洛阳:洛阳是东汉、魏、西晋、北朝历代的首都。如芳林苑。后改名为“华林苑”(宫苑构成中轴线、御道(街)变成御苑;开创了皇都规划新格局)6、建康:南朝的宋、齐、梁、陈都建都建康(今南京)。皇家园林30余处,东晋有北湖(今玄武湖)、华林苑(今玄武湖南岸鸡鸣寺一带),宋有乐游苑、青林苑;齐有博望苑、灵邱苑、芳东苑、元圃等;梁有兰亭苑、江潭苑、建兴苑、延春苑等。环布于今日玄武湖北、东、南三面。7、玄武湖:本名桑泊,位于钟山西麓。宋元帝(刘义隆)在元嘉二年复修东晋时已筑的北堤,以练舟师。三神山(三岛)是今日玄武湖所谓五洲的基底。李白“空余后湖月,波上对瀛洲”指此而言。玄武湖是利用自然、顺应自然,加以人工改造而成的自然山水园。8、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地主的别墅、山庄:这一时期的私家园林在内容、规划设计方面均不同于皇家园林。有建置在野外山水风景地带的别墅园;有建置在城市里面的城市型园林。1)金谷园:园主—西晋石崇,是当时最著名的别墅型私家园林。2)北魏张伦园:城市型私家园林9、魏晋南北朝的寺观园林:洛阳、长安、敦煌、大同等地成为北方佛教的中心,佛寺的兴建遍布全国许多城市。四大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北方佛寺以洛阳永宁寺为最大。南朝佛寺以三国时建邺城(南京)为中心。10、南京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由王公贵族们施舍所建。以环境幽静著称。“镜房月树之神,云房山阁之妙”。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描述栖霞寺之秋景。11、我国佛教四大丛林:南京栖霞寺、山东灵岩寺、湖北玉泉寺、浙江国清寺。12、舍宅为寺:汉末至南北朝时期舍宅为寺的风气大盛。因为高官、王府有钱,住宅建设得相当豪华,把自己的家宅送给佛寺,这种风尚叫作“舍宅为寺”。为了利用原有房屋,多采用“以前厅为大殿,以后堂为佛寺”的形式。这种类型的佛寺,不但解决了早期以佛塔为主体的佛寺在实用的不足,又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和观念,更重要的是它在建造时所消耗的物资与时间可大大减少,从而成为自隋唐以后国内最通行的佛寺制度。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白马寺。13、寺观园林的特色:1)寺观园林的组成部分:崇拜部分、生活部分、前导部分和游览部分。①崇拜部分:是崇拜偶像的,包括各种殿、堂、塔、藏经阁及钟鼓楼等;②生活部分:除方丈室、僧房以外还有客房;③前导部分:由风景区的入口处通向宗教圣地的主要寺观区,或由山门通向寺观的主要建筑群。功能:从使用意义看,是主要交通线、游览线。从宗教意义看,起着“由俗入清、渐入佳境”的妙用。形式:根据地形因地制宜有丛林引导式(山麓缓坡、山脚);溪流引导式(山坳、山谷);山道引导式(山颠、高坡);丛林、溪流、山林综合引导式;④游览部分:寺观位于风景区既是宗教圣地又是游览胜地。从寺观园林来说,游览部分的主题是周边的自然景物。2)寺庙的总体布局:前塔后殿,是早期寺庙较典型的布局方式。故早期的佛寺也有“寺塔”之称。14、精舍:风景地带的寺观。15、寺观的选址:①近水源(瀑布、溪材、用水、排污);②近树林(砍柴);③向阳背风(排洪、小气候良好)16、魏晋南北朝造园特点:1)山水诗的影响:王羲之、陶渊明、谢灵运等;2)山水画的影响:①顾恺之首创山水画,理论著作《论画》为画品最早文献;②刘宋宗炳《画山水序》和王微《叙画》为中国最早的山水画论专著。A、宗炳《画山水序》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问题:自然与精神的关系—澄怀味象;自然与绘画的关系—强调写生;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的提出;B、王微《叙画》讲了两个主要问题:关于山水画的特点的问题、关于山水画功能的问题;③南齐著名肖像画家、理论家谢赫《古画品录》是我国第一部有科学性、系统性的画品专著。(六法论:气韵生物,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3)妙极自然的山水意境是这个时代山水园发展的特点:作为山水风景园主题内容的人工堆山,达到前所未有的兴盛。除继承“一池三山”外,并采用概括、再现山林意境的写意堆山法逐渐占主导地位。17、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小结:与生成期相比,园林的规模由大入小,园林的造景由过多的神异色彩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气氛,创作方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1)园林规划设计由以前的粗放转变为较细致的、更自觉的经营,造园活动完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2)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上消失或仅保留其象征意义,生产性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3)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盛行,集中反映了这个时代造园活动的成就。深刻影响后代私家园林特别是文人园林的创作;4)寺观园林拓展了造园活动的领域;5)“园林”一词已经出现,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承上启下。第四节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1、西苑:杨广在洛阳兴筑的别苑,以西苑最为著称。西苑的布局与造景特点是以水景为主导地位,为后世水景园的创始。西苑的布局是以山水为骨干,以湖为构图中心,以水渠为脉络,屈曲周绕,形成一个复杂而完整的水系;并开辟16处建筑群为苑中之园,组成多个可游、可息的风景点的造景手法。西苑的造园创作是我国宫苑演变为后代山水宫苑的一个转折点。2、唐代主要宫苑1)兴庆宫(南内):唐时长安三大宫殿之一,以豪华绮丽著称。原是李隆基未做皇帝时的旧居—隆庆坊。唐玄宗与爱妃杨玉环生活多年之处。2)华清宫:唐朝著名宫苑,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在今西安市东约20公里的骊山之麓;以骊山脚下涌出的温泉得天独厚和杨贵妃赐浴华清池的艳事而闻名于世。5、唐代私家园林: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在蓝田县西南10余公里处的辋川山谷修建的别墅园林。特点为:①利用山林溪地创造自然山水园林;②景点多“诗情画意”;③景点连贯形成整体。6、唐朝都城长安的风景游览地:曲江池7、我国古代出现的公共游览地:秦汉王朝理离宫别馆(宜春苑)、隋文帝芙蓉苑、盛唐曲江池8、唐朝寺观园林:慈恩寺:贞观21年),唐高宗为追念其母而建,广庭深院,重楼复殿,云阁山房,树木花草。庄严宏丽。佛教交流中心。大雁塔。9、唐造园特色:①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②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有所升华。着意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的细致处理。文人参与造园活动,为文人园林发展打下基础;③寺观园林进一步发展;④公共园林已更多见于文献记载;⑤创作技巧、手法更为先进、发达;⑥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三个艺术门类已经有了互相渗透的迹象。较完善的园林体系。第五节园林的成熟期(宋代——公元960-1271年)1、宋代园林历史背景:①宋代,地主小农经济十分发达,庄园经济几乎绝迹;②城乡经济高度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四大发明均完成于宋代;③宋代重文轻武,文人的社会地位比任何时代都高;④由于诗文绘画的发展,宋代开始重视园林意境的创造。2、宋代园林飞跃发展,其分布地区仍是官僚地主集中的城市。北宋主要是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宋主要是临安(杭州)、吴兴、平江(苏州)3、东京:汴京、汴梁,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显示出了宋城的开放。4、宋代的皇家园林:1)宋代的皇家园林集中在东京与临安两地,其规模与气势,远不如隋唐,但精致程度超过之,少皇家园林之气派,更多的接近于私家园林;2)东京的园林:北宋前期大抵还沿用后周的宫城旧苑,直到宋徽宗赵佶(昏庸风流皇帝、书画家、金石家、造园家)时才建成两处新的大内御苑—延福宫与艮岳5、东京四苑:指的是东京的四座行宫御苑,即琼林苑、玉津园、宜春苑、含芳园,均为北宋初年建成,分别位于外城以外的东、西、南、北方。6、寿山艮岳:特点:①筑山:主次分明,远近呼应,是以筑山为主体的大型山水宫苑;②置石:采用了千姿百态的以透、漏、瘦、空为特点的太湖石为原料;③理水:拥有了完整的水系,河、湖、沼、溪等齐备,形成了山嵌水抱的格局;④植物配置:在10余年的时间里不断充实品种多样的奇花异草;⑤建筑:包含了当时所有的建筑形式。包含着高超的叠山理水技艺,带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少了皇家气派,是宋朝最高级别的皇家园林。7、宋代私家园林:花园、宅园、游息园(别业类)1)花园:如天王院花园子,没有池、亭,独有牡丹数十万株,花开时吸引全城人士前来游赏。2)宅园:如富郑公园在宅第东面。此园的布局,从探春亭为小引,然后在起结开合中展开一区又一区、一景复一景的曲折变化。景区的划分或用冈阜,或用竹木,或用水流。有的深邃幽致,有的明朗开豁。3)游息园(别墅):如董氏西园,其布局特点是取山林之胜,亭台布置不用轴线对称方式,花木种植也不成行列。8、南宋杭州的西湖风景点:西湖十景:花港观鱼、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9、寺观园林:文人化(灵隐寺)10、文人园林:兴于唐朝,宋代到达鼎盛时期。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如下:1)简远(景象简约而意境深远);2)疏朗(景物数量不求其多,但整体性强,不琐碎);3)雅致(文人文化);4)天然(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契合,内部以植物造景为主)。11、宋代:沧浪亭;元代:狮子林;明代:拙政园;清代:留园(造园手法:欲扬先抑)12、宋代造园风格:①在三大园林的类型中,私家园林最为突出,文人园林作为一种风格几乎涵盖了私家园林;②皇家园林较多地受到了文人园林的影响,出现了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私家园林的倾向,寺观园林文人化;③掇山理水技艺更加高超,能模仿几乎所有大自然水体形象,与土山、石山、土石山结合构成地貌形象;④由唐代写实与写意结合转化为写意倾向。所以写意山水园到宋代才得以最终完成。第六节园林的成熟后期(元明清——公元1271-1911年)1、明清我国古代园林的最后兴盛时期两个造园高潮:明中期南北两京和江南一带地主官僚园林的繁荣;清代中叶清帝苑和扬州、江南一带私家园林的兴盛。2、三山五园: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净宜园、圆明园、畅春园3、造园理论著作:计成《园冶》、文震亨《长物志》、李渔《一家言》等。4、叠山圣手、堆山名家:张南垣、戈裕良。5、明清苑囿的特点:1)明清两代苑囿风格更加趋向于宏伟浑厚、雍容华贵,以显示封建帝王统治的威力和无比的富有,表现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及宗教色彩的设计思想;2)明清时期的皇家苑囿多与离宫相结合,位于郊外,少数位于城内;3)明清苑囿造园布局多半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巧于利用地形,创造各苑的特点了;4)集仿各地名园于其中;5)明清苑囿中的建筑布局形式不同于正式宫廷建筑严肃庄重的布局;6)明清苑囿中也运用我国传统的叠石手法,但是因为园林面积大不可能采用大量的叠石做主要景物主要用土戴石的手法,小范围内采用掇山叠石7)苑囿中水面面积较大,大部分是利用原有地形水体或泉形成大水面,占地百亩的称为“海”或“湖”8)花木是苑囿中的重要要素。填空题世界园林发展的一般趋势,四个阶段原始阶段——游乐观赏阶段——工业文明阶段——可持续发展道路阶段三山五园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清漪园(颐和园)、香山的静宜园、畅春园、圆明园英国古典园林布里其曼他是规则式与自然式之间的过渡状态的代表。首创了“haha”的隐垣。建凡尔赛宫的人的成名作勒诺特尔。维康园林岭南四大园林顺德的清晖园、和佛山的梁园,番禺的余荫山房和东莞的可园伊甸园中的四条河名称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基训河、比逊河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看一看代表人物是谁其作品早期佛寺的特点廊院式、前塔后殿佛教四大丛林江苏南京栖霞山、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当阳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周文王的灵囿、商纣的沙丘苑台建章宫、一池三山的布局魏晋时期的金谷园北魏的张伦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大寺观园林灵囿的几个部分汉代河南商丘的兔园梁园特点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阶段叫什么时期是什么名词解释囿:囿是围了一定的地域,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和收养其中,还筑台掘池,以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以及欣赏大自然的风光美景之处。这种作为园林的雏形,称之为上古朴素的囿。苑:是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苑继承了囿的狩猎传统,但其主要目的已不仅是供狩猎,而是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注意自然景色与人工造景的观景内容的结合。叠山理水,聚山理水,聚土为山,辟池凿沼,种树植卉,养育禽鸟,并布置众多的建筑群供临朝、居住、游览等多功能结合的园林形式。精舍:“精舍”是东汉至魏晋时期隐士或僧人修行的地方,佛教修行者的住处。一池三山:一池三山是中国古代宫苑建筑中常见的规划形式。通常表现为在一片水域中布置三座岛屿。最早开创应用“一池三山”叠山理水模式的园林是建章宫兔园(梁园):在现河南商丘。园主:梁孝王刘武。具人工山水园的全部要素;石块(太湖石)结合夯土造山,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以石筑山首例。洛阳西苑:人工山水园,洛阳地区皇家园林的代表。西苑的布局与造景特点是以水景为主导地位,为后世水景园的创始。西苑是历史上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一座特大型皇家园林。唐代改名为东都苑、武后时名神都苑。园内理水、筑山、植物配置和建筑营造的工程极其浩大,都是按既定的规划进行。在规划设计方面的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到来。辋川别业: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在蓝田县的辋川山谷修建的别墅园林。特点为:①利用山林溪地创造自然山水园林;②景点多“诗情画意”;③景点连贯形成整体。魏晋南北朝时期寺观园林的特点1)园林的规模由大入小,造景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气氛,创作方法由写实趋于写实与写意的结合。2)园林形式多元化,建筑斗拱、粱架的完备。3)山水画的理论和表现技巧对园林创作的布局、构图、手法等起一定的作用。4)山水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