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学习机会与成本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无限的需求之中,以获得最大利益的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生的选择也是如此,如何将自己有限的生命精力,投入到浩瀚的人生之中,以获得最大的人生成就.如果将经济选择抽象化了,概念化了,升华了也就是选择的学问了
2.机会成本的定义
答:机会成本的严格定义是:选择最优方案放弃的次优方案的价值。简单地理解,为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利益。任何决策,必须作出一定的选择,被舍弃掉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即是这次决策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泛指一切在作出选择后其中一个最大的损失,机会成本会随付出的代价改变而作出改变,例如被舍弃掉的选项之喜爱程度或价值作出改变时,而得到之价值是不会令机会成本改变的。
机会成本是决策成本,是由资源的稀缺性引起的成本,是指从事某项决策活动而放弃或牺牲的从事其他经济活动中所能得到的最大收益。主要应用在投资过程中。在投资决策中,放弃次优方案而损失的“潜在利益”,是选取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比如投资者仅有一份资金,投资股票时必须放弃国债与基金。假如国债投资收益为1万元,基金投资收益为2万元,而股票投资收益为3万元,则股票投资的机会成本是2万元,国债投资的机会成本为3万元,基金投资的机会成本也是3万元。这机会成本并不牵涉实际金钱交易,所以也可成为隐含成本。
3.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机会成本
答。经济学上,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举例来说,当一个厂商决定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生产一辆汽车时,这就意味着该厂商不可能再利用相同的经济资源来生产200辆自行车。于是,可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生产的200辆自行车。如果用货币数量来代替对实物商品数量的表述,且假定200辆自行车的价值为10万元,则可以说,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价值10万元的其他商品。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上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既虚既实的一种成本。它是指1笔投资在专注于某一方面后所失去的在另外其它方面的投资获利机会。
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曾用热狗公司的事例来说明机会成本的概念。热狗公司所有者每周投入60小时,但不领取工资。到年未结算时公司获得了22000美元的可观利润。但是如果这些所有者能够找到另外其它收入更高的工作,使他们所获年收达45000美元。那么这些人所从事的热狗工作就会产生一种机会成本,它表明因他们从事了热狗工作而不得不失去的其它获利更大的机会。对于此事,经济学家这样理解:如果用他们的实际盈利22000美元减去他们失去的45000美元的机会收益,那他们实际上是亏损的,亏损额是45000-22000=23000美元。虽然实际上他们是盈利了。
那么如何理解上述这种现象呢。
我们设想他们(以自己的劳动)投入热狗工作p所得的收益仍然是22000美元,而(以相同的劳动)投入某种工作q所得的收益也是45000美元。那么按照人们所理解的机会成本概念,他们投入工作p的机会成本是工作q的收益即45000美元,同样,投入工作q的机会成本是工作p的收益即22000美元。工作p、q之收益互为对方的机会成本。
但是实际上,由于任何一个单位的投资(无论是劳动投资还是资金投资)都具有专注性,因此不能设想投资获得二注收入(所谓“二注”即是指同时分为2个或多个方面的注入,如1个单位投资额分为2个注入方面,这是不可能的。1个单位的投资额只能在同一时间专注于某个行业的某一点上,这即是“投资专注”性)。通俗地说,1笔投资不能同时被假设为获得2笔(或2笔以上)投资的收益。所以在计算机会成本时我们不能用1笔投资的二注收入来叠加,也不能用它的二注成本耗费来叠加。比如我们不能算他们在从事热狗工作的过程中又再想同时获得工作q的收益,以致如果不能获得这个收益就认为产生了机会成本。如果他们真能获得这样的二注收益,那么他们应该获得22000+45000美元的二注收入,而不单止22000或45000美元。
但以上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工作p、q之收益互为对方的机会成本”似乎具有这种投资与收益的二注性,因为它想在获得当前的工作p之收益的同时,又想要获得工作q的收益,当不能获得工作q的收益时,就被认为是亏损的。特别是当已经获得较高收益的同时还想得到较低收益的情况。比如当从事工作q已经获得比工作p更多的收益时,还想到失去了工作p的更少收益,这样的话,所理解的机会成本就不对了。
实际上机会成本应该是这样。工作p对于工作q来说具有机会成本,但工作q对于工作p来说就已经没有机会成本了,因为工作p的收益比工作q小。因此所谓机会成本实际上只是“相对机会成本”而没有绝对机会成本。当一个人正在从事的工作收益比较低时,相对于你所能从事的更高收益的工作来说,就产生了机会成本。比如一个人能够做经理和教师,而经理工作的收入显然要比教师的收入大,因此当你从事教师工作时,相对于经理工作来说你就存在着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反过来,说从事经理工作会使你失去教师工作的更低收入,从而产生一个机会成本。收入大的工作相对于收入小的工作来说,是没有机会成本的,因为你已经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机会使你更好的收入。在此所谓“机会”实际上就是寻求更大利益的机会,既然获得了更大利益,那么因失去机会所导致的利益丧失也就相对没有了。
那么,由于从事工作p比从事工作q所获得的收入较小而产生了机会成本,其机会成本量是工作q的收入减去工作p的收入,即45000-22000=23000美元。他们因此亏损了23000美元。如果他们的工作p的收入渐渐提高,从22000达到40000,则他们所失去的机会成本只是45000-40000=5000美元。如果他们的工作p的收入再提高到与工作q相等的45000,则他们的工作p与工作q对比就只有等于零的机会成本了,即45000-45000=0。如果工作p的收入再提高到比如50000,则他们从事工作p的机会成本相对于工作q来说就是45000-50000=-5000美元,机会成本为负数。机会成本为负数表明什么呢。表明他们工作p相对于工作q来说已经非但没有机会成本,而是还大大“抵值”呢。由于成本作为一种代价耗费是总是趋向于最小化的,因此从事一项工作,它的机会成本越小越好,它的最小值自然要包括0值以下的负数。
4.选择和机会成本之间的关系
答: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描述了一个人做出选择时的权衡取舍。当做一件事的机会成本大于其做该事的收益时,经济学家认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有自利性的人,并且假定所有人都是这样的人)会选择不做这件事。这是容易理解的并且似乎在很多情况下成立的。但我们要设想下述这样一种情况的存在。甲人在抉择是否上大学时考虑机会成本,其中上大学的费用(已去除饮食住宿等与上学无必然关系的部分)为6000元\年,而其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就参加工作可取的40000元\年的收入。这是显性的机会成本,除此还有他可能有的资本生产利润等可能隐性成本。比较二者机会成本,应该要放弃大机会成本着,由此逻辑,甲不应该选择上大学。看似合理的论述中其实低估了一个很大收益——上大学(未完)一个人一旦选择了一条道路,一个方向之后,便再无法去选择另一方向,这就是机会成本。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只知道有这种成本存在,但却不能真正衡量出这种成本是多大的。换句话说,我们来到了一个岔道口,在我们选择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着、盘算着不选其中的某一条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成本,但这种成本仅仅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并非已经产生,只有当我们做出选择后才有这种成本产生。即便我们能在选择之前用过借鉴一些经验,通过科学推断去逼近那个真实的成本,但总有一些随机事件发生,继而影响预测与真实成本的差距,而且随着时间的变长,其误差还会越来越大。我们无法对某件事机会成本做出精确预判的同时,我们自己也不能去亲身体验这种成本。选择了向左走,我们就不可能准确地知道自己若向右走会如何,因为我们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方向上。有人会说那就每一个方向都试一次,这样总会得出成本了吧。其实这也是断不可行的,因为即便我们尝试了这两条道路,但却无法保证是在其他变量一致的前提的,至少时间是不一致的,有前有后,而时间,这个至少现在人类无法逆转的东西,它的一个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引起颠覆的变化。现在,让我们回到做出选择前的状况。前方有两条路,通过预判我们只能大概地了解每一条路上可能会碰到的一部分情况,无论我们根据什么,一旦我们做出了选择,则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确切地知道在此时此地我们不选择另一条道路会带来的后果。这也许听起来像一种不可知论,但的确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知之甚少。既然我们永远也无法确切的知道某一事件的机会成本是什么,这又给我们以什么启示呢。首先,我们做出选择时可以或者应该参考机会成本比较,因为至少在宏观上这体现出了一种趋向,分清了大是大非。但与此同时,我们绝不能一味地依赖这种分析,因为首先这样的分析本身有不确定性,误差是难以避免的。其次是因为人是会思考的动物,不能因为一些数表就让人类的道德关怀沦丧。在我们的决策中,效率是重要的一个参考标准,但绝不是唯一标准,我们追求的理想社会绝不是一个只讲求成本与收益的冷冰冰的社会,哪怕有时我们会做一些看似损害效率的举措,但只要那是有利于人类共同发展、增进人类福祉的,我们认为也是有意义的。选择要真正关怀我们的同胞、我们的世界,也同样要关怀我们的内心。所以,我们做出了选择,会有大是大非的判断,但就谁比谁好多少,坦然面对吧,正如苏格拉底所言:”youtoliveitodie,whichisbetter,onlygodknows.”
其次,针对我们个人而言,一旦选择了一条道路,就没有必要再去对另一条道路耿耿于怀,因为时间已经流走,我们再无可能回到做出选择时的那时那地,从某个意义上讲,事后的成本收益对比可以成为经验教训,但其更多的是马后炮。这时候,与其驻足回首,感叹英雄当年,不如日夜兼程,去验证今日的我是否英雄不减。踏上一条道路以后,最重要的就不再是它好不好,而是怎样把它走好。有了这种气魄,我们便不会再患得患失,而是努力向前,直到最后。
人生的巨大魅力就在于在漫长的道路上有无数精彩的选择,重视选择,但不要过于看重选择,因为道路是要我们在选完之后去脚踏实地地行走的。
第二篇。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美文摘抄看到一个故事,一位老师带着3个学生去吃饭,恰逢餐馆搞活动,消费300元返30元,当时已经吃了270元了,虽然饭菜非常难吃,但学生还是提议再点3个冰激凌,凑够300元。老师说,还是算了,然后结账走了。出去以后,老师买了几个冰激凌给大家。老师的理由是,已经吃了这么难吃的饭,就不要多吃几个难吃的冰激凌了,虽然不花钱。这就好像你花了5元钱,买了一个烂苹果,为了不浪费,还是吃掉了。这样你不但损失了5元钱,还吃了一个烂苹果。其实这5元钱就是沉没成本,就是你怎么做都无法收回的成本。
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对沉没成本过分眷恋,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损失。就好像一个姑娘爱错了人,因为觉得之前付出太多,就勉强嫁了吧,结果婚后更不如意,甚至付出了一生痛苦的代价。
沉没成本是现在很多诈骗术的核心支撑理论,骗子一开始都让你交一点儿小钱,后来会让你越交越多。很多人觉得,如果后面不交,前面的就都拿不回来了,所以就一再追加投入,最后越陷越深。
机会成本则是另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机会成本也叫选择成本,就是如果你做出这个选择,就可能损失另一个选项的成本。
举例说,你选择了这顿饭吃麦当劳,就丧失了吃必胜客的机会,而有可能必胜客正好在搞促销活动,你就错过了。
再比如,如果在宅在家中看美剧与出去参加同事聚会之间,你选择了前者,那就错失了聚会的机会,更遗憾的是,你有可能在聚会中遇到一个投缘的人,最后可能会成你的另一半。错失一段姻缘,这就是你看美剧的机会成本。
所以,你一定要明白,做选择是有成本的,千万不要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因为你是冒着损失其他机会的成本尝试的,一定要努力得到一个值得的结果才好。这个思想明确后,会帮你在各种选择之间作出严谨分析,尽可能减少一时冲动的选择。
沉没成本的故事告诉我们,遇到损失,要及时止损;而机会成本则告诉我们,做选择的时候多思考可能造成的损失。
第三篇:论机会成本与管理决策的重要性装
订
处
论机会成本与管理决策的重要性
【摘要】
对于一家企业而言,一项正确的决策往往决定了它持续发展的命运。决策不能用固有的思想轨迹和思考模式去下定论,随着经济环境的飞速发展,想要继续生存的企业就必须顺势而行,想在别人的前面,所谓放长线钓大鱼,就必须要想旁人不敢想,做旁人不敢做,如此方能站得一足之地,在同行企业中得露头角。而做为一名合格的决策者,他必须具备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面对各种方案时,他能选择最有利最有发展前景的提案。这个时候,机会成本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力便体现了出来,在判断方案优劣时不能只比较两方案的净现值,机会成本更是必须考量的因素。
关键词:机会成本决策管理
一、什么是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奥地利经济学家弗冯维塞尔在其《自然价值》中首先提出。他通过分析成本定律,联系效用与成本,独创机会成本。他认为机会成本是潜在利益的减少而非实际发生的支出。机会成本的提出打破对成本的固有观念,对西方经济理论有重要贡献,并成为其应用于管理活动最具实践意义的概念之一。
机会成本从19世纪被引入经济学,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如今已成为评价决策的特殊评价手段,从资源稀缺性和多用性出发,帮助企业建立资源配置观念,使其全面考虑备选方案的利弊。
机会成本是一种资源用于某一用途后失去其他获利机会而丧失的收益,有货币可以直接衡量的:如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有选择养鸡,养狗才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成的收益;而有些机会成本则是无法用货币衡量的:例如,在图书馆里看书学习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之间进行选择。所以,在经济学上它是一种虚实兼并的成本。
二、机会成本对现在企业的经济决策有什么重要作用
机会成本又称择一成本,顾名思义,其着重点在于‘择’一字,由谁择。由决策者。
资源具有稀缺性,在面对多个候选方案时,只能择其一而放弃其他方案。
装
订
处
当然,若资源充足,则不存在放弃机会失去相应收益的情况。但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讲,一项真正意义上的决策,它所动用的资源都不可能是轻描谈写。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则可能使企业面临进退两难的局。
决策制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成长轨迹,它影响的不仅是本次决定事项的发展方向,它可能会对与其相关联的及后期的决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在面对各项候选的方案的,对其机会成本的透析至关重要。
三、正确解读机会成本,做正确决策
机会成本带有预测意味,其分析建立在放弃的选择可能带来的收益上,而非真正发生的收益或成本。
机会成本与会计费用的概念不同。后者是用来衡量为创造一定收益而产生支出的概念,前者是进行某决策而须放弃的、除它之外最佳决策的价值,并不是指实际货币支出。机会成本实际上属于“收益”概念而非“成本”概念范畴。
评估机会成本,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种角度去考虑:
(一)以使用成本为出发点——选择达成相同结果的不同方式时,会存在成本差异即机会成本。我们当然希望能以最低投入达到相同效果,选择的过程可称为降低机会成本;
(二)以结果为评估方式——对投入成本相同,但因采用不同投资方式而使取得的结果存在差距,这些差距也称为机会成本,选择正确方式使结果产生更大价值即相对降低机会成本。
通过对各种可供选择方案权衡利弊,然后选取其一或综合成一,确保最后选定的方案能在较大程度上实现预定的决策目标,使决策行动的结果最接近或超越决策目标,并能妥善处理好正面效果和负责效果。
四、案例分析
(一)让价背后的利润
某包装材料制造公司,同时生产a客户和b客户的包材,但由于产能问题,未能完全接下b客户的订单,而这部份订单利润约为10%。为了最大限度与b客户合作,该包材公司对现有的客户订单产品进行了梳理,发现a客户的彩盒属于2页印刷,有2条粘合面;结合目前该包装公司的设备完全可以做到1页印刷,粘合面只有1条,如果能把2页改成1页,则直接减少了一半的工序,同时可以
装
订
处
腾出一台机来生产。
在与a客户沟通后,该包材公司同意给a客户降价5%。于是,该包材公司在生产产能上满足了b客户的订单要求,接下了10%利润的生意。从表面上该包材公司损失了5%的利润,但综合b客户的订单,加减后最终该包装公司仍然赚了5%的利润。
(二)苏玛集团‘以债养债’,阿斯特拉股票价格下跌
1990年,印尼政府实行银根收紧政策,导致初期以很少抵押贷到大笔资金建立公司,后期一直投资金融保险业务和房地产投资开发上而资本迅速膨胀的苏玛集团瞬间陷入危机——苏玛银行的贷款无法回收,经营的房地产不易脱手,同时负有高达5亿美元的债务,单是20%以上的利息就足够拖垮集团。
而此时,作为苏玛集团负责人爱德华的父亲,谢建隆(阿斯特拉集团的负责人)采取的补救措施是,以阿斯特拉的股票作为抵押来筹措资金。此举迅速引发了阿斯特拉的经济危机——1992年底,印尼经济萎缩,汽车市场疲软,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最终阿斯特拉股票价格下跌,结果不可逆转。
在此案例中,我们暂不去讨论苏玛集团经营策略的利弊,且讨论一下在苏玛集团危机后,谢建隆对以阿斯特拉的股票作抵押来筹措资金,这一忽略了机会成本的研究而贸然决策为阿斯特拉带来毁灭性灾难的行为:
1、1990年底苏玛集团发现危机时,谢建隆低估了事态的严重性,忽略了大环境(印尼经济萎缩)的骨牌效应,把长期问题当作短期问题来处理;
2、除了两位掌舵人的血缘关系外,阿斯特拉集团与苏玛集团并无所有权关系,苏玛的灾难不应该影响到阿斯特拉,谢建隆完全不负有连带责任。
最后,想要补充一点的是,在儿子爱德华的苏玛集团建立伊始,谢建隆作为沉浮商海的识途老马,他没有告诫或阻止爱德华,不能依靠过度的借债来扩充事业。
五、结论
任何稀缺资源的使用,无论在实际中是否为其支付了代价,总会形成机会成本。因此,这一概念的拓宽深化对消耗在一定投资活动中的经济资源成本的理解。通过比较相同经济资源在不同投资方案中得到的收入,使经济资源从收益率低的用途上转移到收益率高的用途上。
装
订
处
企业要利用机会成本进行决策,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有几个供选择的方案,二是企业决策者要拥有真正的决策权。机会成本主要产生于资源的稀缺性,同时资源又有多种用途,在有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下,进行权衡,两利相权取其重。如果只有一个方案可供选择,机会成本的作用则失去意义。
决策存在权力以及责任,权力指决策者真正掌握资源利用的选择权,责任指决策者对资源利用的结果负责,并与其利益挂钩。这样,决策者不仅权责明晰,而且利益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将促使他们将资源当作自己的财产一般去珍惜,进而慎重地利用使用好每一项资源,在这一前提下,才有可能使决策者重视机会成本的作用,这要求产权清晰。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筹资、投资的渠道与方式已经成为多元化趋势,这就使得企业在做出筹资、投资时面临成本、效益的多种选择与放弃。
总之,机会成本在决策中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全面考虑可能采取的各种方案,以便为既定资源寻求最为有利的使用途径,从而更好地帮助企业进行决定,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珍文机会成本:决策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成本概念当代经济XX省XX市2002年05期
[2]姜旭宏决策中的机会成本.北方经贸黑龙江:XX市北方经贸杂志社2007[3](美)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决策与控制会计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4]爱德华·丁·布洛切康·h·陈托马斯·w·林:成本管理——计划与决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陈良对相关决策成本有关问题的探讨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12月
第四篇: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摘要】
中国高等院校从2003年开始逐年扩招,每年增幅达到22%,而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约3%,由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与扩招的增长速度不对等,因此也伴随着大学生失业率的上升至2010年高等院校不再扩招,社会与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没能达到预期收益,教育投资同时面临着机会成本问题,本文对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上大学;机会成本;收益
一、对上大学的机会成本的理解
大学生教育必然会涉及到投资价值与成本的问题。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则是指大学教育资源在用于提供教育服务、培养学生时,所放弃的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的产量的价值。它是与教育实际成本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可分为公共或学校的机会成本和个人机会成本。前者指教育资源因投入教育而损失的利益,包括房屋、建筑、土地等资源资产的租金,非资本投入的资金收益(利息、投资收益)等;后者指个人因上学而放弃的收入、个人为接受教育而投入的资金及所损失的其他收益。
二、大学生教育的非机会成本
(一)个人前期成本
个人前期成本即个人为了取得大学生教育资格而支付的费用,由于教育资源短缺造成了教育市场的供给不足,从国家教育的角度来看,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给学习能力最佳的学生,只有依靠考试来检验。在现在人们“高学历=好工作+高薪”的思想支配下,许多学生不愿意去就读高职等技术性院校或者直接就业,而是把希望寄托在上大学上,这种盲目推崇导致了大学生教育的过度需求。据报道,2010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达975万人,虽然比去年减少了74万人,但预计高校招生人数只有657万人。由此可见,在大学生教育准入市场上需求严重大于供给。高中生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获得入学资格。简言之,个人获得大学生入学资格的前期成本就是高考成本,这其中包括参加辅导班的费用(约为3000元)、参考教材资料费(约为1000元)和报名费(约为500元)等。此外还涉及一个小的机会成本问题,在此不作具体分析。一名高考生的高考成本大概为
q=3000+1000+500=4500元。
(二)个人直接成本
个人的直接成本即个人为接受大学生教育而直接支付的费用,包括学费(在以下的分析中假设大学生教育全面实行收费制,没有公费和自费的区别)、书费、住宿费、交通费及其他不投资高出的任何费用(日常生活费不应该记入成本,因为这部分费用不会因为接受研究生教育而发生变化)。据笔者调查,XX省一些高校的大学生每年的学费大致在4500元~6000元,其他费用合计一年至少需花费7000元。如按四年计算,一名大学生所花的直接成本费用平均在5万元以上。
二、大学生教育的机会成本分析
对于一个应届高中毕业生而言,是工作还是读大学,其实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选择的原则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有很多毕业生在选择出炉的时候,更注重先是收益而忽略了机会成本。那么,对于这些应届生来说,他们做出上大学这一决策而不参加工作或做其他投资所放弃的机会成本如下:
(一)收益成本
收益成本是指所放弃的用于其他用途能够获得的最大收益。对于本文而言,则指一名应届生四年读大学期间所放弃收益的最大收入,其中包括投资收益和就业收益。
1、投资收益
如果大学生学费不投资于教育,而用于其他投资所得的回报或存入银行所得的收入皆构成大学生的机会成本。若以一名大学生四年的学费24000元作为主要资本进行投资,其投资收益的计算要依靠行业来定。就目前市场情况而言,24000元在四年内的投资收益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甚至四年内不一定能获得收益。另外,目前银行的存款利率也相对比较低,一般在2%左右波动。我们可以简单地计算出将24000万元学费存入银行扣除利息税后所获的利益收入p=1175.194(元)
由此可见,四年的学费用于投资至少能获得1000元左右的回报,虽然数量较小,但也是大学生在读期间所失去的收益,只是机会成本偏小而已。
2、就业收益
中央党校研究室有关资料显示,普通高中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每月为1500元。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高中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无法适应激烈的竞争需求。如果高中应届生毕业后直接就业,其月收入应大概为1500元。除去4年的生活必需品消费约30000元,那么应届生在这4年里的收益为69000元左右。这项收益也构成应届生上大学时的机会成本。
应届生接受大学教育的个人机会成本,主要是指学生因接受大学教育而放弃的工作收入。要精确地计量个人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成本是非常困难的。从理论上讲,大学生的个人机会成本,应等同于同年龄段的高中应届生在相应时期内的就业收入,乘以就业率。
由此可见,一名高中应届生的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至少要五六万元。对于一些综合素质较高的应届生来说,他们的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则更高。对于国内普通家庭来说,子女上大学的教育投资成本还是挺高的。除了能计算的、会计意义上的机会成本外,大学生还面临着其他隐性的教育机会成本。
(二)就业成本
从当前劳动就业市场上来看,由于大学生择业期望值偏高、择业目标短期化和择业趋向功利化,导致个人择业期望与社会需求的不平衡。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高才低就和人才高消费现象,而一些地处边远地区急需人才的用人单位又得不到高层次人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不完善所导致教育成果的贬值和人力资源的浪费无疑加大了学生本人以及社会的机会成本。
(三)时间成本
大学生制一般为4年,应届生上大学期间正是人生中最关键的黄金青春期。学生在这期间生活在校园这个相对狭隘的社区里,很可能会丧失社会上很多人生机遇。
四、结语
(一)加强家长与学生对上大学的理性思考,尽量选择与自己与社会相适应的教育方式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高职、高技等专科型院校,能够培养出与社会需求对口的人才,家长和学生在报考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铺面租赁合同模板:适用于商业地产租赁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铲车租赁及运输配送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医疗期间劳动合同履行与员工职业规划指导协议3篇
- 2024美团外卖平台商家合作合同版B版
- 2025年度工业用地承包租赁合同书3篇
- 2025年度标准夫妻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书3篇
- 2025年度劳动合同试用期员工培训与发展计划合同3篇
- 《办公用房租赁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化工程合同执行与风险评估策略3篇
- 年度飞机及配件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SBT11229-2021互联网旧货交易平台建设和管理规范
- 如何打造顶尖理财顾问团队
- 土壤农化分析课件
- 小区大型团购活动策划
- NEC(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92273
- 2023年租赁风控主管年度总结及下一年展望
- 开关插座必看的七个安全隐患范文
- 高分子成型加工课件
- 消防救援-低温雨雪冰冻恶劣天气条件下灾害防范及救援行动与安全
- 硅石项目建议书范本
- 概率论在金融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