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说课设计(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篇)_第1页
《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说课设计(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篇)_第2页
《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说课设计(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篇)_第3页
《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说课设计(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篇)_第4页
《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说课设计(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说课设计(精选优

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5篇)

2022-12-15

《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说课设计(精选15篇)

《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说课设计篇1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习生字新词,会用"惊心动魄”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

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而奋不

顾身的大无畏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三个富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叙议结合,以情动人,从三个不

同侧面体会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

课前准备:

1、歌曲《为了谁》

2、收集抗洪抢险的有关感人资料。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通过朗读短句训练,感受长江遇特大洪水时万分危急的形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为了谁》,进入情景

2、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理解自己不懂的字词

(1)字词:兼嶙峋虐坠烁

(2)词义:

a、日夜兼程

b、惊心动魄

c、铮铮铁汉

d、摇摇欲坠

e、劈波斩浪

f、嶙峋

2、思考分段,理清脉络

第一段(I)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段(2-50)部队官兵在与恶浪的决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

了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6)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三、学习第三段

1、范读第一段

2、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灾情危急,奔赴战场)

3、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语句。

4、第一层的句子较多地使用了短句,词组,感叹号,为什么?

并指导朗读。

(1)连用"!”醒目地表示水情的异常严重和情况的十万火急。

(2)短句、词组等形式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交代了背景,把读

者一下子就带入了那非常情况之中。

(3)朗读时声调要高亢,语速要加快。

5、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的词语,读出英雄气概。

四、指导书写。

1、肩:"月”的首笔为竖,而不是撇。

2、嶙:右下部不是"牛”

3、坠:上部的"人”要写得开些。

五、课堂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IinXUnkuaijiexiongyongriyejiancheng

shijibaonushanshuopibozhanlang

()()()()

2、在文中摘抄含有''惊心动魄"和"闪烁"的句子,并各造一

句话。

说课设计

《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真实的记叙了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

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是一幅融情、理于一体的文章。课文可分为

三个版块:险情危急、保卫大堤、救护群众。作为教师或许对1998

年的那场世纪洪水,还可说记忆犹新,读着文章,那些解放军官兵与

洪魔奋战的镜头便会重现在脑中,便会激起心中的情感。但是学生没

有这种情感体验,而且,这是一篇简洁的通讯报道,如果仅用常规的

教学手段,就难以让学生仅仅依*文本实现情景的再现,从而完全投

入进去,进而影响理解的深度。那么,如何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

话呢?针对本文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通过阅读加深感悟"的要求,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运用各种手段,通过激励、点拨、引导,

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深刻体会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

了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课堂

上我努力指导学生经历如下的情感体验。

一、怦然心动,以情激情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

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课一开始我就播放了当年长江流域

洪水肆虐的场面,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有力地渲染了课堂气氛。

无需多言,立刻就使学生感受到了情势的危急,激起了学生的情感,

唤起他们探究的欲望,使之怦然心动。

接着,录像停止,我便深情并茂的引导他们诵读课文第1自然段

中的部分语句。由于先前的实况录像已经扣动了他们的心弦,再加上

激昂的叙述,很容易就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们的意念很快走

向了文本,走向了98,走进了那令人心惊肉跳的现场,课堂上学生

的诵读明显的让人感觉到洪水的疯狂,情况的紧急,为下文"险中见

英雄”做好了情感的铺垫。

二、情动辞发,以读激情

保卫大堤与保护群众是本文两大动人的场景,其中第2自然段是

场面描写,第4自然段是典型事例描写。在教学这两部分时,考虑到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了较强的学习能力,于是我给了他们较大的学习空

间,让其自读2——6小节,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场景,并划出有关

语句细细品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读着课文,脑中便会自觉不自觉

地想象文本所反映的一些画面,此时让他们互相交流一下,理清思绪,

是让其在读与思中充分的获得文本信息,这便是文本向"主体”的流

动,是用文本去感动学生。

在2、4小节的处理上,我将第4小节作为第2小节,官兵们奋

不顾身运沙包的一个补充,这是因为,我细细品读了文章,翻阅了大

量当年抗洪的资料后,感觉第2小节中"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还

远远不能表现战士们遇到的艰辛与困难,而黄晓文连长的典型事迹正

好是一个有力的补充,不仅是内容的补充,也是情感的补充。学生在

感动的状态下,思维和情感积极活动,所有的积累都被激活,这样就

对文本继续进行补充,产生出新的信息,在交流了一些搜集的事例后,

原有的认识更加"有血有肉",便能更深刻的体会到官兵们运沙包的

不易与艰难。这时学生是用自己的创造进一步感动自己。于是,学生

在交流中使感动升级,并通过"言”与''声”尽情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此时此刻我再让学生观看录像。通过播放解放军抗洪录像,以声和形

再现当年气壮山河的长江保卫战。学生亲眼看到了人民子弟兵在汹涌

的激流中,怎样与洪水搏斗,怎样在泥水中抢运沙包,怎样为了保住

大堤日夜奋战甚至牺牲生命的英勇壮举,不由自主的受到感染和教育,

形象地体验到了人民子弟兵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学生的感情本已在心

中激荡,此时情感的闸门一开,感动便倾泻而出。

在教学保护群众一段时,我也是借助学生已有信息的积累,去再

现官兵们在湍急的水流中救人的艰难与危险。然后,通过激情引读使

感动升华。

当学生的感动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的思维与感情已完全贯通,

一触即发,但凭借已有语言积累表达自己的激昂的情感,对学生来说

有难度的,因为"所有的语言此时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因而,最

好的方式是"以读代讲":让学生尽情地诵读,让激情在读书中飞扬。

此刻学生朗读文章,就会将文中的语言与录像中的一个个镜头联系起

来,这样文本所包含的信息便通过录像这一中介再一次传递给了学生,

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又看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场面、那一个个高大的形

象,因而他们的读书是投入的,是声情并茂的。

同时第5自然段也是课后要求背诵的一段。课上我便让学生尝试

着背诵三个飞向组成的排比句,情动词发,学生很容易便有感情地背

诵了出来。

总之,在这堂课上,我注意了通过体验锻炼学生读的能力、背的

能力以及信息处理等多种能力,并且注意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学生

朗读,加深学生感悟。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说课设计篇2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针对教坛中公开课"作秀"现象,越

来越多的教师高声呼吁:语文阅读教学公开课应充分追求常态下的真

实、朴素。为此,许多教师对所谓的"真实、朴素”的理解出现了偏

差,认为所有的公开课不应该将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班级翻来覆去地

上个"滚瓜烂熟”,否则,就失去了公开课原汁原味的“真实、朴素二

殊不知,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是需要教师不断地用情去浇灌

文本,用心去唤醒学生,不断地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感动自我。这

是一个学会反思、追求完美的过程,这是一个走进学生,熔炼自我的

"重生”过程。因此,我认为,将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班级翻来覆去

地"炼课”,是促进教师不断成长,获得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我就以公开课《大江保卫战》开课之前的"炼课”经历,来回顾

在此过程中的种种感受、收获和成长。

第一次所谓的"理想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一一唤醒生活积累,创设紧张气氛

1、谈话:2004年年底,印尼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特大海啸,

谁能给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2、学生作介绍。(当学生介绍到''洪水肆虐”的情景时,教师相

机出示第一自然段中有关词句。)

二、学习第一段一一采用"电影特写",激情走入文本。

过渡:除了海啸,无休止的暴雨同样能造成洪水泛滥,请看一一

(1)学习第一层。

(出示: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

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

①齐读。

②出示地图,介绍长江、荆江、武汉、九江等地理位置。

③指导感情朗读。(读出紧张的气氛)

提示:一连3个"!”说明了什么?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当时

的情景?万一大江决堤会造成什么后果?如何把这种危急的情况读

出来?

过渡: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万一这些地方失守,将

会给人民、给国家带来多大的损失。灾情就是命令,于是一一

(2)学习第二层。

(出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

着大江挺进。)

①齐读,他们去干什么?

②你从"日夜兼程”"挺进”体会到什么?

③再读,读出"心急如焚,急人民所急"的心情。

3、教师小结:是啊,此时此刻,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

时间就是胜利!所以,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和几百万人民群

众一起,战洪水,斗恶浪,打响了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

战》

三、揭题释题一—抓住关键字,指导学生审题。

1、板题,读题。

2、释题:题目中的关键字是什么?你认为课文围绕着"战"字,

会写哪些内容?(为什么战?怎样战?战的结果如何?)

四、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把握文章中心

1、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写了什么?(即"为什么

战?")

2、学生初读课文,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思考:

(1)"怎样战?”"战的结果怎样?"分别在课文中的哪几个自

然段?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热情赞颂了解放军战士勇往

直前、奋不顾身的精神风貌)

(3)为了赞颂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精神风貌,着

重向我们介绍了哪三件感人的事迹?(大堤抢险、铁汉本色、救护遇

难群众)

3、结合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五、精读第二段一一感受伟大精神,领悟写作方法。

1、学习"大堤抢险”部分。

(1)学生自学,画出直接描写人民子弟兵勇往直前、奋不顾身

精神的词句,并在旁边写一写批注。

(2)同桌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3)观察课文插图,进行说话训练:在长江大堤旁,我看到了

这样一幅感人的画面。

(4)指导朗读。

(5)(出示环境描写的句子)提问:这些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可以结合《爷爷的芦笛》一文的环境描写进行教学提示。)

2、学习"铁汉本色”部分。

(1)自读,用自己的话向同学介绍黄晓文的事迹。

(2)理解"在那几十个难忘……事迹啊!"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3)指导朗读。

3、学习"救护遇难群众”部分。

(1)用"——”画出一句排比句,想一想,从中体会到什么?

(2)文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称人民子弟兵为"大救星"?

(4)指导朗读、背诵。

4、指导领悟"选材精当,叙议结合”的写作特色。

(1)在大江保卫战中有许多感人肺腑的事迹,作者为什么选这

三件事例来写?

(2)根据学生平时的日记进行写作指导。

六、学习第三段一一回顾全文内容,明白结构顺序。

1、齐读。

2、这段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七、布置作业....

1、造句。(1)惊心动魄(2)闪烁

2、背诵第五自然段。

3、写一篇读后感。

[评议]

一个自以为"理想设计”能使师生激情澎湃的语文课,竟然上得

波澜不惊,兴味索然。评课中,大家的主要观点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课文导入远兜远走,效果不佳。印尼海啸虽然近在眼前,然

而由于大多数学生缺乏对世界大事的关注,也就没有所谓的"生活积

累”,所以,课堂上师生之间未能引起情感共鸣,没有起到为学习课

文创设下紧张的气氛。

2、朗读感悟不痛不痒,浮于表面。对于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

面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对一群涉世不深的学生来说,如果教者

不引导学生对相关资料的收集,缺少设身处地的情感体验,仅仅*对

课文语言文字的''咬文嚼字",那么,学生的朗读感悟充其量也只能

是一个“冷眼旁观者"的冷静剖析。

3、情感激发忽冷忽热,"浅尝辄止”。这是一堂以学生的情感体

验为主线的课,但是整堂课中,学生与教材,与战士,与教师间却存

在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二学生始终未能深入地走进教材,没有

被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所感染。

[反思]

之一:语文课,是以教师为起点,还是以学生实际为起点?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直以来我都非常

重视课文的导入设计。然而在《大江保卫战》一文的教学中,我发现

设计的过程中,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语文课,是以教师为

起点,还是以学生实际为起点?假如设计是从教师的兴趣爱好、知识

结构为起点,那么,就会造成本课中"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冷场"

局面。建够主义理论又一次提醒我: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才是

教学活动的起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认知去解读文本,绝对产生不了

超越文本的情感和精神。所以,作为一个教师,我们要学会"从下看

上”,即从"学”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发展状况,

以及学生发展能力和素质,以此为出发点来设计、反思''教”的行为、

"教”的目的和"教”的思想。否则,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

"主体”地位,都将成为一句空话。

之二:语文课,有了"抠”课文,是否需要"开”资源?

以前我总是认为,阅读教学只要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进行“咬

文嚼字",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进行朗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并有所体验,语文课就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了。《大江保卫战》一文的

教学使我明白,如果语文教学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学生学习语文这

个层面上,起点应该是很低的。新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还非常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因此,现代的语文教学,不仅要用好教材,更要广开各种有利的资源,

使这些资源为阅读教学服务,让学生的朗读感悟真正融进自己的精神

和灵魂,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更能获得享受语文所带来的

精神和情感上的愉悦。

之三:语文课,在新理念的引领下,如何穿上新鞋走新路?

综观全过程,我发现,情感激发的"忽冷忽热”主要是我教学理

念的"钟摆式”造成的。采用"电影镜头特写”的方式导入课文内容

的学习,使学生"未读文就先有其情",教师应该抓住这个良好的开

端,披情入文,直奔课文重点内容的学习,然而我却"浅尝辄止",

回过头去释题审题,硬生生地把原本以进入扮演角色的演员拉出了剧

本之外。这种"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使我屡次错过了把课堂的''情

绪场”推向更高层次的最佳机会。

第二次的“喜忧参半”和第三次的"激情澎湃”

一、[导入部分的调整]

■导入设计一:对联导入,把握主题

1、出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震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

关心。问:这副对联告诉我们什么?

过渡:让我们关心1998年夏天发生的一件国家大事。(板书课题)

2、抓关键字,指导审题。

(1)题目中的关键字是什么?为什么把抗洪水战恶浪当成一场

"战斗"?

(2)一提到"战斗",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实践与反思:把"揭题审题''提至导入环节,是为了突出说明

"抗洪水战恶浪”的过程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斗”,并试图通过两

个"战斗”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抗洪救险虽然不见硝烟,但同样充

满险恶,人民子弟兵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原以为学生

对战斗非常熟悉,一提及战斗便会有声有色地描绘出战场上硝烟弥漫、

战士们奋力杀敌的情景。然而教学中学生反应平平,根本没有触到战

斗的激烈与紧张。剖析原因,才发现,我忽视了''时代环境”的差别。

由于我们所处的是新中国成立不久的时代,当时电影电视的内容大多

数是"打仗片",所以对“战斗”的概念非常清晰;而当代孩子所处

的是和平、发展的年代,所以"战争”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既遥

远又陌生的文字代号。】

■导入设计二:对联引入,歌曲导情。

1、明朝顾宪成曾写过一副著名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震

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指名学生说说大意。)

2、1998年夏天,我国就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牵动了数百

万人的心。为了歌颂在这件事中涌现的许多无名英雄,有人满怀激情

谱写了这样一首歌,请看一一(播放vcd:歌曲《为了谁》)思考:

这首歌赞的是谁?他们的所作所为又是为了谁?

【实践与反思:这种''单刀直入”式的导入,使学生上课伊始就

入情入境,歌曲中出现的一副副感人的背景画面,不仅为学生理解课

文内容设下了铺垫,更为学生与文本、教师之间的情感共振积蓄了情

感。】

二、学习第一段一一镜头特写,走进文本。

(1)学习第一层。

(出示: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

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

①指名读。(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读出紧张

的语气。)

②相关资料链接

a、出示地图,介绍长江、荆江、武汉、九江等地理位置。

b、资料: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人口密集,工矿企业林立,水陆交

通四通八达,是我国工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由于长江中下

游平原区地面高度普遍低于高洪水位数米至10余米,完全依*两岸

3000余公里的干堤,30000余公里的支堤抵挡抵挡洪水,洪涝灾害威

胁频繁严重。

[可结合这几个问题展开讨论理解:万一大江决堤会造成什么后

果?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当时的情景?如何把这种危急的情况读

出来?]

③集体感情朗读。(读出万分危急的气氛)

过渡: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万一这些地方失守,将

会给人民、给国家带来多大的损失。灾情就是命令,于是一一

(2)学习第二层。

(出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

着大江挺进。)

①齐读,他们去干什么?

②你从"日夜兼程""挺进”体会到什么?

③再读,读出"心急如焚,急人民所急"的心情。

3、教师小结:是啊,此时此刻,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

时间就是胜利!所以,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和几百万人民群

众一起,战洪水,斗恶浪,打响了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

战》

【实践与反思:由于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学生相关资料的链接,学

生对"危害”的程度有了清楚的认识,从而克服了原先对"危害”认

识的“纸上谈兵”,因此,学生的感悟更深刻,朗读更到位。】

三、[精读第二段的调整]

■第二段设计:自主阅读,体验精神。

1、学习"大堤抢险”部分。

(1)7月27日凌晨两点,当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的时候,四

百多名官兵是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的?让我们打开课文,走进抗

洪抢险的第一线,和英雄们一起经历那激动人心的分分秒秒吧。在自

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反复读,仔细品,还可以在课文的空白处记下自己

阅读时的所思、所感、所疑。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阅读课文,并注出自己的阅读

感受。

(3)研读交流,体验精神。

a、小组交流。

b、集体交流。(重点围绕''行动神速、意志坚强、积极乐观的心

态”这几个方面展开。)

c、教师小结:是呀,感人的场面说也说不完,英雄的事迹道也

道不尽,正如书中对联所写:"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

血水,水水相融。”学生齐读对联,边读边想象战士们抗洪水战恶浪

的情景,

d、说话训练:读着这副对联,我仿佛听到了,看到了。

e、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铁汉本色"部分。

(1)自读,用自己的话向同学介绍黄晓文的事迹。(紧紧扣住"扎"

"来不及了”"涌")

(2)理解"在那几十个难忘……事迹啊!"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3)指名介绍课前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教师相机进行补充说

明。

(4)指导朗读。

3、学习"救护遇难群众”部分。

(1)个性朗读。

(2)联系上文理解“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

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

(可以围绕文中的排比句、省略号等展开。教师相机指导感情朗

读。)

(3)引读"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J

【实践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抓住课文中折射战士们"奋不顾身、

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伟大精神的重点词句,通过抠词抠句,细

细品味,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感悟;并通过说的训练和相关资料

的介绍,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近英雄,从而使战士们的英雄形象在

学生心目中深深地扎下根。这一系列的设计,不仅激活了语言文字,

还积蓄了学生内心的"情感风暴",从而将"读、说、听”与"感、

悟、思、情”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样的教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的实

际水平和需要为出发点,既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注重人文和语

文的有机结合,使语文课达到了"享受语文”的极至目标。】

四、[结束部分的调整]

■结束设计一: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用自

己顽强的意志立下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出示最后一节内容)学生

大声齐读两遍。

•结束设计二: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

用自己顽强的意志立下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出示最后一节内容)

学生大声齐读两遍。

2、(以歌曲《为了谁》为音乐背景,教师动情地说)同学们,经

历了1998年夏天那一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此时此刻,你想说

些什么呢?

3、的确,伟大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结合最近几年发生的

国家大事来证明这一点,如抗击非典、勇战禽流感等)。

4、集体起立,大声朗读三遍"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实践与反思:由于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不断积蓄情感的过程,

因此,课文接近尾声时,师生的情感如决堤的洪水一触即发,教师应

充分抓住成熟的时机,将渗透于语言文字之中的精神进行升华、内化,

然而"设计一”却错过了良机,使语文的学习"戛然而止”,意犹未

尽。与之相比,"设计二”则巧妙地引导师生将喷薄而出的情感发挥

得淋漓尽致,因此,无论是说还是读,都充满了发自肺腑的崇敬、骄

傲和自豪,从而使整堂课在激情澎湃中圆满结束。】

五、布置作业(同第一次)。

【实践与反思:思索或许是令人痛苦而备受煎熬的,然而,如果

没有前两次的实践以及在此实践基础上的反思,又怎么会有第三次精

彩的"重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个育人者,一个文明火炬的

传递者,我们不仅要成为一个实践者,更应成为一个思考者!】

《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说课设计篇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地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

生字组成地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地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

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

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人民子弟兵的伟大,激发

学生立志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宏伟志向。

【教学准备】

投影

【拟定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词,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是一个团结的民族,尤其在各

种困难面前,更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还记得1998年的夏天,

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长

堤。就在万分危急的时刻,长江堤上出现了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今天,

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画面,亲自去看一看。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大江保卫战。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看到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为什么叫''战"?战斗的经过怎样?)

2、带着问题读课文。

要求:⑴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词。

⑵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⑶标出难读的地方。

三、学习本课生字

1、根据课后生字表的注音,学生自学生字读音。

投影出示:

日夜兼程肩膀肆虐闪烁

摇摇欲坠嶙峋铁钉

2、指名读,随读随纠。

注意:虐n<嶙In

3、学生自由练习,同位互相检查。

4、再指名读。

5、全班齐读。

四、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

2、生提出难读的地方,师指导朗读,学生反复练读。

a、暴雨,大暴雨,一场接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

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

江告急!……

b、战士们高声喊到:"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

为我们

加油!""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这是人民子弟兵再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c、再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

周运兰;在菠洲弯,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

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徽闪烁。

五、感知课文大意

1、整体通读课文。

2、思考: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六、指导书写生字

1、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

2、提出难写的字。

3、指导书写。

4、学生描红、临写。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抗洪抢险地光荣事迹,读一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品位,理解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

句子。

2、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

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勇于帮助别

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1998年那次抗洪抢险的激

烈与危险。这节课我们就与战士们一起,参加到这惊心动魄的大江保

卫战中。

二、精读指导

第一部分(1节)

1、学生自由朗读第1节。

思考:这一节告诉了我们什么?从哪句看出来?

⑴1998年的夏天,长江发大水,很多地方受害了。

①投影出示,全班齐读。

②自读,找出体现水大、猛的词,并划下来。

(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暴怒,疯狂,撕咬)

③通过划下的词语,想象长江洪水泛滥的场面,练习朗读。

⑵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

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

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①学生齐读。

②学生自由读,找出体现"气壮山河”的词语,并划下来。

(万分危急,几十万,几百万,日夜兼程)

③指名读。

第二部分(2-5节)

1、导入: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战士们的表现如何,自由朗读

课文2-5节,想想,每节都讲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思考。

3、具体分析

第一层(2节)

(1)提示语:2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怎

么办呢?

(2)指名读本节。。

(3)重点片段练习。

⑷如果当时你就是其中一员,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第二层(3、4节)

⑴导语:面对当时肆虐得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得

本色。尤其是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更是令人佩服。

(2)学生自学第3、4节,划出体现黄晓文不怕苦得精神的句子,

标出黄晓文动作的词。

(3)检查自学情况。

⑷根据课文内容,自由组合,练习表演这段。

(5)指名表演。

(6)齐读最后一句。

第三层(5节)

⑴导语:是呀,i在抗洪抢险的日日夜夜里,像黄晓文这样不

顾个人安危的战士数也数不清,激流中,到处是战士们勇救群众的情

景。

(2)指名读本节。

思考:本节表现了什么?重点写了哪些事例?

⑶教师详细介绍解救周运兰老师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感情。

⑷学生自由练读,注意声调变化。

⑸学生赛读,可试背。

第三部分(6节)

1、齐读本节。

2、自读,思考:说说这节的意思。

3、交流:1998年夏天的那场灾难,已印在了人民的心中,为抗

洪而牺牲的人民子弟兵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4、再齐读,将自己的感情完全释放出来。

三、片段欣赏

1、文中多处使人感动流泪,找处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练习朗读。

2、指名读。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最使你感动的地方。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第6周4

【教学要点】

1、指导学生熟练、有感情地背诵第5节。

2、学会用"闪烁"、"惊心动魄”造句。

3、交流会:介绍自己了解的抗洪英雄的光荣事迹。

【教学过程】

一、指导背诵第5节

1、学生自渎,思考:怎样将本节分为三层?

2、指名回答(总——分一—总)

3、按照所分层次自由背诵。

4、指名试背。

5、全班齐背。

6、再指名背。

二、学习用"闪烁"、"惊心动魄”造句。

1、体会词语的意思(闪烁:一亮一闪;惊心动魄:场面宏大,

让人担心,心惊胆战)

2、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词语的用法。

3、说说这两个词语能用再什么方面?(闪烁:星星、泪水、露

珠、灯光;惊心动魄:战斗、电影)

4、自由造句,教师相机指导。

5、指名读,修改。

三、交流会

1、课外,大家也收集了不少有关抗洪战士的光荣事迹,有的不

顾个人安危,受了伤,还有的为了别人牺牲了自己。请将你所收集的

事迹讲给大家听。

2、到台前介绍。

3、谈感受:听了这么多英雄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四、布置作业

课文中,"哪里有……哪里就有……;哪里有……哪里就有……”

请根据这句话仿造一句。

【板书】

大江保卫战

1998年夏天长江

赤脚

洪水赛城湖惊心动魄

人墙

扛、奔、说、咬、拔、扯、捆

大江保卫战黄晓文

转、背、跑、爬……

飞向...飞向....飞向....

激流中在安造垸……在旅洲湾……

哪里……哪里……哪里……哪里……

教材分析

《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第12册的课文,这是一篇洋溢着时代

气息的通讯,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

的动人情景,热情赞扬了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子

弟兵与人民的鱼水深情。本文遣词造句生动形象,叙事后适时的议论

抒情,使全篇情思飞扬。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

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1、2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日夜兼程"、"麋战”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

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准备

歌曲《为了谁》的录音带、解放军官兵抢险的录像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上课前播放《为了谁》,声音渐低)

1、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歌名是《为了谁》,这首歌唱遍了祖国大

江南北,许多人为之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歌中唱道:"你是谁?为了谁?”你们听懂了吗?

2、是呀,1998年夏天,人民子弟兵和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大

江保卫战(出示课题)

3、通过预习,你知道这是怎样的大江保卫战?(气壮山河、惊

心动魄、震撼人心、扣人心弦)

让我们一起读好课题

4、1998年夏天,我国长江流域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

沿江各地特别是长江中游一带险情不断。大家一起看!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播放(大江滚滚)的录象

谁能说说你看到的情景。

看着这波涛滚滚的洪水,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汹涌澎湃、一泻

千里、惊涛骇浪、惊涛拍岸、排山倒海、万马奔腾、浊浪排空……)

[精炼、深刻的成语如颗颗珍珠熠熠闪光。学生多读、多记、多

说,对他们的语言发展大有好处。我们应鼓励学生多积累。]

书上怎么写洪水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找一找

2、交流: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

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

汉告急!九江告急……

(1)请大家再读读这段话,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

(雨大、千里江堤危在旦夕、许多地方出现了灾情)

(2)你能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灾情的危急吗?试一试

指名读、评价(紧张吗?再紧张些!)

(3)现在,假如你是一位播音员,你该怎样向全国观众播送长

江险情呢?指名再读(先跟观众打招呼)

(4)齐读(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紧张的气氛来)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是一种理解、鉴赏。这儿,教师

充分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

力,以形成良好的语感。]

3、弓I读:

(1)是呀,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出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

大江挺进。

读准:日夜兼程

(2)你能想象一下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的情景吗?先说给同桌

听听,再说给大家听

(3)指导读:子弟兵为了战胜洪水,保卫长江,他们日夜兼程,

让我们读出子弟兵迎战洪水的英雄气概。(齐读:在这万分危急的关

头……大江保卫战)

(4)过渡:在这场保卫战中发生了许多动人事迹,请大家读读

2—5自然段,看看文中写了哪几个典型事例?

学生读课文,概括:大堤抢险

铮铮铁汉

勇救群众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让我们先回到九江赛城湖的大堤(看抢险录象)

看了录象,你最想说什么?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了与教学内容紧密

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欣赏具体、形象、可感的录像,他们仿佛身临其

境,走进了九江大堤。学生思维被激活了,话匣子打开了。]

2、是呀,子弟兵为了抗洪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那么课文是

怎么具体描写的呢?

(1)请大家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你最感动的句子,多读

一读体会一下

(2)与小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感动的原因

[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积极地给

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他们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强合

作意识。]

(3)全班交流

[通过班内交流,使他们共享学习成果,让他们在生生互动、师

生互动的合作学习中达到学习目的。]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来回穿梭……全然不顾……保住大

你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从"穿梭”"奔跑”"全然不顾"等词中,你又能体会出些什么?

(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可贵精神)

引读:子弟兵为了保住大堤,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他们肩扛

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为了行走快捷,索性……嶙峋的片石割破了

脚趾,他们也……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试读、指名读

[先谈感受,再读课文,释放情感,符合“以人为本、以情感人、

强化语感”的语文学科个性]

*四百多名官兵问讯赶到……顿时……出现了

(加点)从这儿可看出什么?

部队官兵一听到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立即赶到,救援速度

多快呀!让我们一起读!

*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人墙。

子弟兵面临的困难是狂风、暴雨、巨浪,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多

乐观的子弟兵呀!让我们一起高喊……

引读:经过几个小时的麋战,大堤……,官兵们……

这场激烈地战斗就叫"廛战”(出示、读准)

3、学到这儿,我相信大家一定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读读这句话联系上文,与小组中的同学交流一下

指名回答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就是讲的"暴雨,大暴雨……撕咬着

千里江堤”(引导学生回到上文齐读)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子弟兵

们为了保住大堤,流汗流血,不顾个人的安危。(齐读句子)

4、刚才我们领略了九江赛城湖大堤上动人的一幕,那么就让我

们通过朗读来表达对子弟兵的敬佩之情吧!(齐读)

5、此时此刻,你们面对可敬可爱的子弟兵,想说些什么?

面对肆虐的洪水,又想说些什么呢?我们可以借助课文插图,把

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学生写后交流)

6、最后再让我们回到那首动听的歌(播放《为了谁》)一起跟着

唱起来。

四、作业

发生在九江大堤上的动人故事有很多,课后请大家搜集一下有关

的动人故事和图片,我们下节课再交流。

[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搜集,促进了语言的积累,开阔了视野,

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点评

语文学习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形象性,学语文重在感受、体验,

在读书中感受、体会、接受熏陶、感染。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功能充

分发挥,他们自行读文、自主感悟、自由讨论,适合了学生的差异性,

发挥了学生相互启发教育的作用,使学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在精神

上得到不同的满足。

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评价同学的发言、朗

读,评价教师的讲解、答复,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也有

利与从评价中了解学生。

教材简析:

《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真实的记叙了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

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是一幅融情、理于一体的文章。课文可分为

三个版块:险情危急、保卫大堤、救护群众。作为教师或许对1998

年的那场世纪洪水,还可说记忆犹新,读着文章,那些解放军官兵与

洪魔奋战的镜头便会重现在脑中,便会激起心中的情感。但是学生没

有这种情感体验,而且,这是一篇简洁的通讯报道,如果仅用常规的

教学手段,就难以让学生仅仅依*文本实现情景的再现,从而完全投

入进去,进而影响理解的深度。那么,如何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

话呢?针对本文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通过阅读加深感悟''的要求,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运用各种手段,通过激励、点拨、引导,

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深刻体会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

了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

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

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

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教学难点:

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

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组织学生上网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灾

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感知、理清思路、学习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述:曾经有这样一首歌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许许多多的人

为之留下了感动的泪水。请听一一《为了谁》。

2、过渡:这首歌赞颂了抗洪救灾中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今

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1998年抗洪救灾的课文。

3、板书课题:

大江保卫战

4、教师简介背景

5、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归纳整理出几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嶙峋: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简述段意

第一段(1):写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

战。

第二段(2~5):写我部队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

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6):赞扬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三、学习第一段

1、范读,思考: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概括归纳:一、灾情危急,二、奔赴战场

2、圈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词语、标点,读一读并体会。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暴怒的巨龙”、"疯狂地

撕咬"以及三个"!"。

3、指导朗读。

4、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的词语,读一读。

"日夜兼程”、"挺进”

5、指导朗读,体会子弟兵们大战洪水的英勇气概。

6、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内容。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第一段(媒体播放灾情,渲染气氛),说说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写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卫中的动人事迹,

主要写了哪几个典型事迹?

(1)默读。

(2)交流概括。

(3)板书小标题:

大堤抢险

铁汉本色

勇救群众

2、学习事迹之一:大堤抢险

(1)听录音、看插图、画句子,"一一”画战士们是怎样做的,

"〜〜”画战士们是怎样想的。

①交流所画的句子

②逐句交流、体会、朗读。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

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体会到子弟兵救援神速)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

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

(体会到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精神。)

☆"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经过几个小时的廛战,大堤保住了,官宾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J

☆"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风

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体会子弟兵大

无畏的乐观主意精神,与人民心连心的本质。)

(2)看媒体播放战士们抢险的场面,身临其境地体会战士们的

心情。

(3)把你想到的用笔写下来,在交流。

(4)指导朗读,面对险情,战士们的大无畏气概和乐观主义精

神。

3、学习事例之二:铁汉本色

师过渡:如果第一层写的是子弟兵的群体形象,那么第二层就是

特写个体形象,黄晓文的事迹。(媒体播放黄晓文的人物形象)

(1)自由读,说说这一层主要讲了什么?

(2)你觉得黄晓文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准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黄晓文的事迹,先同桌说,再集体

交流。

(4)体会"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

迹啊!”(像黄晓文这样的铁汉,这样动人的事迹太多了,说明人民子

弟兵个个都是铮铮铁汉。)

(5)课前搜集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感人的事迹?

(6)再次朗读这句话。

(7)齐读第四节。

4、学习事迹之三:勇救群众

师过渡:在大江保卫战中,子弟兵们除了保卫江堤,还要救护遇

险的群众,这方面的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

(1)轻声读第五节,画出你受感动的句子。

①同桌先交流,交流你感动的原因。

②再集体交流。

☆"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

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体会到群众正在危险中,战士们迫不及

待地进行营救。)

☆"……”(体会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数不胜数。)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

徽闪烁。”(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

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子弟

兵。)

☆"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J

(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军民鱼水情。)

(2)体会了这么多,那么在你们心目中,子弟兵们是怎样的形

象呢?请用笔把他们写下来。再交流。

(3)朗读,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4)齐读这一节。

5、总结,引读第六节,板书铭记

英雄

6、有一首歌《为了谁》,唱的就是这群可歌可泣的抗洪英雄,让

我们一起再来聆听,永远记住这群英雄,在歌声中结束这堂课。

三、回顾全文

1、概述全文的思想内容。

2、课文中哪些句段令你感动,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说话训练

1、以"当长江大堤遇险时”领起说一段话。

2、1998年洪涝灾害后,许多人失去了家园。当时你是怎么想、

怎么做的?

五、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五节

2、摘抄课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

板书:

大堤抢险(面)铭记

大江保卫战铁汉本色(点)I

勇救群众(面)英雄

教学要求:

一、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第五自然

段。

二、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阅读赏析,理解和感悟含义较为深刻

的字、词、句。

三、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

国家和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准备:

幻灯片、纪录片《挥师三江》的剪辑带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音乐导入,巧引疑问

1、播放歌曲《为了谁》,引出课题,简介背景。

2、板书课题,将"战”字写大些,引导学生围绕"战”字提出

问题。

二、由疑促读,整体感知

1、小结学生的问题,引导自读课文。

①按"为什么战一-怎样战一-战的结果”将课文分为三段。

②读准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

2、交流沟通。

3、指名分自然朗读,正音。

三、学习第一段

1、范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联系文中的句子,引导朗读感悟表现形势

危急和子弟兵英勇气慨的词句。

3、指导朗读。

4、你读出了什么或脑海里浮现出了什么?

四、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教师指导书写。

2、师生一同查找有关1998年抗洪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交流资料,切入课文

1、学生、教师分别介绍所查找的资料。

2、小结资料内容,切入第二段。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主要介绍了哪几个场景?

2、引导概括o

(①拼命保堤②铮铮铁汉③群众救星)

3、学习场景一:拼命保堤

①看幻灯图片,用自己的话想像图意。

②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的,哪些话给你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

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朗读感悟表现战士们奋不顾身和乐观主

义的精神的词句。

④指导朗读,联系课文内容突出语速和音高的变化。

4、学习场景二:铮铮铁汉

过渡读:师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①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向大家叙述铮铮铁汉的事迹。

②引导画出文中的动词。

③指导朗读黄晓文被钉子扎伤的句子。(重读动词)

5、学习场景三:群众救星

过渡读:师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

①默读,思考:还有哪些感人的事迹?

②回忆所查的资料,补充省略号的内容。

③战士们是怎样去营救的?引导朗读文中的话。

④洪水到哪里战士们就飞向哪里,面对如此英勇的战士,人们发

出了由衷的赞叹,深情朗读"哪里……就……"、"看到……,看到……"

⑤指导朗读。

三、小结

1、师激情概括,切入第三段。

2、朗读第6自然段。

四、作业

1、选取一个或几个场景,写一篇读后感。

2、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师生有感情地背诵第5自然段。

二、观看纪录片《挥师三江》的剪辑带。

三、回顾影片和全文

1、影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述说感动的理由。

2、文中哪些段落在影片里出现过,找出并有感情地朗读。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

1、以小组为单位选取文中或影片中的一个场景,编演小课本剧。

2、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说课设计篇4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63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指导

一、导航台

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

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普降暴雨、大暴雨,长江水位猛涨,洪

水泛滥,长江沿岸许多地方的堤岸发生险情。有些地方洪水冲垮堤岸,

将堤内的房屋冲毁,树木冲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

威胁。在这万分紧张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奔赴灾区,和当地的

群众一起,投入到抢险救灾的"战斗”中。在这场"战斗”中,涌现

出许多感人的事迹。课文《大江保卫战》向我们介绍了当时的有关情

况。

文章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

动人情景,热情的歌颂了战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表现了子弟兵

和人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文章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98年夏长江遭遇特大洪

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长江保卫战。

第二部分是第2〜5自然段,写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官兵奋勇向

前,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

第三部分是第6自然段,赞扬人民子弟兵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

中。

二、精品屋

课文精彩段落欣赏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

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

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

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

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

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

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

道人墙。经过几小时的廛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

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入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

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