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DB41-T 1353-2016_第1页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DB41-T 1353-2016_第2页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DB41-T 1353-2016_第3页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DB41-T 1353-2016_第4页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DB41-T 1353-201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3.080.01

R18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353—2016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

2016-12-29发布2017-03-29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1353—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留红、尚刚、付大喜、袁卫军、薛鹏涛、阮锦楼、吴道新。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赵宏宇、魏俊锋、宋朝林、周敏、银晓东、阮飞鹏、王江飞、杨晓定、孙玉辉、

康健、安枫垒、李蕾、刘书萍、刘昊、卫涛、史良、骆树生、闫伟、胡晓伟、伍冬、高晓培、张涛。

I

DB41/T1353-2016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土建结构预防性养护的术语和定义、检查、时机、设计、实施和安

全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钻爆法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农村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无衬砌公路隧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H12-2015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JTGD70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仅适用本文件。

3.1

隧道预防性养护

针对隧道的早期缺损、显著病害或其他异常情况,在适当的时机,采取主动、有计划的养护措施。

3.2

预防性养护检查

为了进一步查清隧道的早期缺损、显著病害或其他异常情况,并根据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的检查结

果,分析病害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检查。

4检查

4.1每次检查应采用相同的检测方法和设备,宜优先采用车载扫描或摄像类设备。

4.2预防性养护检查应搜集历次检查结果,参照表1选用检查项目。检查项目及方法见表1。

4.3每次检查后,应填写土建结构检查记录表(见附录A),并应绘制隧道病害展布图(见附录B)。

隧道病害展布图应包含病害性质、范围、程度等。

4.4技术状况评定分类和各分项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按JTGH12的规定进行。

表1预防性养护检查项目及方法

项目内容方法

边仰坡裂缝位置、宽度、长度、开展范围、程度等;截、

洞口、洞门人工调查、宽度测定尺(≥1mm)

排水沟破损、淤塞等;洞门变形、裂缝、渗水等

衬砌裂裂缝调查裂缝的位置、宽度、长度、开展范围或程度等人工调查、宽度观测仪(≥0.1mm)、

缝裂缝检测裂缝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其速度;裂缝的方向和深度等地质雷达等

DB41/T1353—2016

表1预防性养护检查项目及方法(续)

项目内容方法

渗漏水调查渗漏水的位置、水量、浑浊、冻结等人工调查

衬砌渗

渗漏水检测水温、pH值温度计、pH试纸

漏水

防排水系统原有防排水系统堵塞、破坏等情况人工调查

回弹法(≥0.1MPa)、超声波仪、

强度强度简易测定

地质雷达等

衬砌材

表面病害起层、剥落、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等人工调查

混凝土碳化

混凝土的碳化深度碳化深度测定仪(≥0.5mm)

深度

人工调查、摩擦系数测定仪、地质

路面及仰拱渗水、开裂、路面隆起

雷达、钻孔等

检修道及排水设施盖板、排水设施有效性、完整性人工调查

标志、标线、轮廓标缺失、破损、脏污人工调查

5时机

5.1当技术状况评定类别为2类、3类或重要结构分项评定状况值为2时,为预防性养护的最佳时机。

重要结构包含洞口、洞门、衬砌、路面及仰拱。

5.2预防性养护时机判断流程见图1。

经常检查、定期检查

分析病害发展趋势

预防性养护检查

隧道技术状况评定

是否满足预防否

下一次结构检查

性养护条件

确定预防性养护时间区间

确定预防性养护时机

图1预防性养护时机判断流程

6设计

6.1应收集隧道原设计、施工及验收资料和养护记录,分析隧道病害的原因、发展趋势,为隧道预防

性养护设计提供依据。

3

DB41/T1353-2016

6.2应积极采用隧道养护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并应选用无毒、低污染的材料。

6.3应考虑隧道的结构类型、技术状况、运营时间、工程地质条件、养护资金等,并通过经济、技术

效益分析后确定养护方案。设计方案主要内容及制定流程见图2。

经常检查、定期检查

4类、5类1类

病害矫正养护技术状况评定正常养护

2类、3类或重要结构

分项评定状况值为2

预防性养护检查

养护记录历次检查数据

隧道结构类型工程地质条件

运营时间预防性养护设计技术成熟度

交通流量施工影响

交通组成养护资金

隧道安全经济效益实施

保通工期环保气候

性提高分析可靠性

病害及趋势分析

监测方案预防性养护处治方案

图2预防性养护设计方案主要内容及制定流程

6.4隧道常见病害的预防性养护处治方法见表2。

6.5隧道原建设标准不满足JTGD70规定的建筑限界要求时,应设置限高、限宽、警示及预告标志等

设施。

表2隧道常见病害的预防性养护处治方法

部位病害处治方法

地表局部开裂、倾斜、沉陷封闭灌浆、混凝土封闭、灌浆锚固、围岩压浆

边坡、碎落台、护坡道有缺口、冲沟、涌水、深陷、塌落完善截排水系统、修整后混凝土封闭、加防护网

洞口护坡有轻微裂缝、断裂、倾斜、鼓肚、滑动、下沉、表面

护坡修整、锚杆加固、防护网、挡墙

风化

泄水孔堵塞、墙后积水疏通泄水孔

周围地基错台、空隙注浆、围岩压浆

侧墙开裂、渗水封闭灌浆、喷射混凝土

洞门

墙身倾斜、沉陷、错台灌浆锚固、围岩压浆、增加支挡

混凝土结构钢筋轻微外露混凝土封闭

表2隧道常见病害的预防性养护处治方法(续)

DB41/T1353—2016

部位病害处治方法

起层、剥落、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等表面局部修补

施工缝渗水凿槽引排(涌流、喷射)、凿槽封堵(滴漏)

渗水裂缝凿槽引排、钻斜孔或凿缝注浆封堵

衬砌干燥或潮湿裂缝骑缝注浆、涂刷防水材料

点渗凿孔封堵(滴漏)、凿槽引排(涌流、喷射)

面渗注浆、表面封堵

冻胀完善防排水系统

路面裂缝铣刨加铺、换板

路面及仰拱路面渗水铺设盲沟或盲管

路面隆起基底加固

道板、盖板缺损更换道板、盖板

检修道及排中央窖井盖、边沟盖板缺损更换中央窖井井盖、边沟盖板

水设施沟管开裂、漏水封闭灌浆

排水沟、沉砂池淤积堵塞、沉砂、积水疏通排水沟、沉砂池

标志、标线、

标志缺失、标线不清晰更换或补充、维修或重新施划

轮廓标

注:处治方法为结合本地隧道常用处治方案,当有可靠工程经验时,可采用其他方法。

7实施

7.1隧道渗漏水处治应遵循“堵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不应破坏原有完好的防排水

系统。

7.2实施时应制定安全措施和交通组织方案。

7.3实施结束后,被处治段落土建结构各分项状况值应达到0或1。

7.4实施结束后,应进行预防性养护实施效果评价。实施流程见图3。

5

DB41/T1353-2016

依据设计文件

对隧道进行复测

与上次检测相差较大

修改/补充设计隧道技术状况重新评定

向建设单位反馈

病害种类处治方案

编制施工组织方案

和制定应急预案

病害程度施工条件

隧道养护施工

技术评定状况值不为0或1

隧道技术状况评定

技术评定状况值为0或1

竣工验收

图3隧道预防性养护实施流程

8安全管理

8.1应遵循“预防为主、早期发现、及时维护、对症施治”的原则。

8.2应以单座隧道为单元,建立包含隧道基本资料、日常巡查、结构检查、保养维修、病害处治等技

术档案。

8.3宜建立隧道管理数据库,并及时更新数据。

8.4应做到检查程序化、处治规范化、验收标准化。

8.5应以单座隧道为单位建立隧道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正常运营及发生事故时的交通

组织和安全防护。

DB41/T1353—2016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土建结构检查记录表格式

土建结构检查记录表见表A.1。

土建结构检查记录表

隧道名称:路线名称:

养护机构:检查日期:年月日

里程状况描述

结构名称异常位置检查内容标度备注

桩号(性质、范围、程度等)

洞口

„„

洞门

„„

拱墙结构

„„

渗漏水

„„

路面及仰拱

„„

检修道

„„

排水设施

„„

检查人:记录人:隧道工程师:

7

DB41/T1353-2016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隧道病害展布图格式

土建结构检查记录表见表B.1。

隧道病害展布图

隧道名称:路线名称:

养护机构:检查日期:年月日

隧道病害展布图

路面及仰

拱墙结构病害

拱病害

里程桩号

里程桩号

图例

衬砌、路面裂缝

结构变形

施工缝开裂

衬砌剥落

隧道中线隧道中线

路面坑槽、破损

渗流、挂冰

衬砌、路面突起

滴漏

检查人:记录人:隧道工程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B41/T1353—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