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容城博奥学校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容城博奥学校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容城博奥学校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容城博奥学校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容城博奥学校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容城博奥学校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人体水盐平衡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B.肾小管、集合管通过主动运输对水分进行重吸收C.正常人体对水分的代谢表现为多饮多排,少饮少排D.下丘脑中存在感受渗透压变化的感受器2.为研究丽蝇与家蝇的种间关系,研究人员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对两种蝇进行了混合培养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研究结果表明,丽蝇以家蝇为食B.研究显示,从约45周到60周,丽蝇呈J型增长C.约45周后,丽蝇和家蝇的生态位重叠程度增加D.家蝇如果全部死亡,可能不利于丽蝇种群优化3.缝蝇是一种小昆虫,其雄蝇的求偶方式很奇特。雄蝇在求偶之前会先建造一个细软的、与自身大小相当的丝质球,里面包裏着食物。然后带球飞到由其他带球雄蝇组成的蝇群中,并绕圆圈飞行以吸引雌蝇。雌蝇从雄蝇群中挑选一只雄蝇并接受丝质球,结成配偶后双双飞离蝇群并完成交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求偶时提供食物给雌蝇有利于繁殖后代,该行为是定向变异形成的B.雄蝇把食物裹成丝质球送给雌蝇,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缝蝇的进化提供原材料,并决定缝蝇的进化方向D.雌雄蝇交配产生后代,种群的基因库大小和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C.非等位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能用于检测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5.下图表示某自然生态系统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甲同化的能量必然大于食肉动物同化的能量B.图中甲、食草动物、食肉动物l和2构成食物网C.当该系统处于相列稳定状态时食肉动物的增长速率可能为0D.乙通过分解作用大量释放CO2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6.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相关的信息分子可存在于内环境中B.图中③⑤⑧可以依次代表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C.若⑧表示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增加D.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有浆细胞、记忆细胞等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如图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2)写出该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藻类植物为食的小型浮游动物处在_____(以图中字母回答)环节。(3)研究者观察到黑脸琵鹭处在图中的最高营养级。假设F摄入的能量为a,其中存在于粪便中的能量为b,呼吸散失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若能量的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则流入黑脸琵鹭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______。(4)研究者要调查黑脸琵鹭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8.(10分)为探究眼皮这一性状的遗传,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了l00个家庭各成员的眼皮性状,获得如下结果。(用字母A和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组别亲代性状组合家庭数量子代双眼皮单眼皮一双眼皮x双眼皮303710二双眼皮x单眼皮352620三单眼皮x单眼皮35045(1)在遗传学上,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称为一对_________性状。(2)根据组别_________,可判断出_________是显性性状。(3)组别二子代中,单眼皮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4)组别三中有一对夫妇通过整容手术使眼皮性状表现为双眼皮,若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生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_,其眼皮性状将表现为_________。9.(10分)滹沱河水系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污水等功能,是石家庄的母亲河。沿河的景区内由近水边到陆地可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要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_______________。(2)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3)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使群落的垂直结构逐渐明显,这种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_________,还为动物创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研究捕食者在调节种间关系的作用,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引入捕食者之前适当引入捕食者10年之后生物有机物的量[kJ/(hm2·n)]1510814829物种的种类数425451表中数据表明,适当引入捕食者之后,生物有机物的量变化不大,但物种的种类数却增加,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捕食者往往捕食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种,避免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从而保证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10.(10分)下图表示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回答下列与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以及应用相关的问题:(1)若曲线X表示某地区一种外来双子叶植物的增长曲线,则出现这种变化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该种群密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减少实验的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曲线Y表示一定时间内某草原食草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则BC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会__________。若在C点时,该地区迁入了大量同种的食草动物,则一定时间后,该动物的环境容纳量会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曲线Y表示池塘中某种鱼类的数量变化,则为持续获得经济效益,捕捞后鱼群的年龄组成应为__________;若曲线Y表示有害动物的变化曲线,则对其防治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调查该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某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在一公顷的范围内第一次捕捉并标记30只,第二次捕捉的个体中10只没有标记,4只有标记,因动物被捕捉一次后的灵敏度提高,事实上有害动物的数量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和具体数值)只/公顷。11.(15分)回答下列与酵母菌培养有关的问题。(1)将一定量的酵母菌菌种接种到装有10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培养瓶中进行培养,每天定时采用______的方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若计数后发现,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种群的数量每天都增加n倍,则在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可以用数学模型______表示。(2)若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培养瓶中该酵母菌的总数达到a,此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整体呈现为______形。且种群数量为______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3)若在100mL培养基M中接种该酵母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酵母菌的K值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接种酵母菌的同时,该培养基受到另外一种真菌的污染,则与污染前相比,培养液中酵母菌的K值将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详解】A、抗利尿激素是目前发现的一个合成、分泌部位与释放部位不同的激素,即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A正确;B、肾小管和集合管通过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重吸收水,B错误;C、正常人体对水分的代谢表现为多饮多排,少饮少排,以维持人体渗透压相对稳定,C正确;D、下丘脑中存在感受渗透压变化的感受器,能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进而主动饮水,D正确。故选B。2、D【解析】分析图示可知:将两种蝇共同培养,随着时间延长,丽蝇数量先是维持较低水平,处于竞争的劣势,约在40周时,随着丽蝇的快速增加,家蝇迅速减少直至为0。【详解】A、将两种蝇共同培养,随着时间延长,丽蝇数量先是维持较低水平,处于竞争的劣势,说明丽蝇和家蝇之间存在竞争关系,A错误;B、从约45周到60周有环境阻力的存在,丽蝇种群不是呈J型增长,B错误;C、45周后,丽蝇的数量快速增加,而家蝇的数量迅速减少,说明丽蝇种群中出现了竞争能力更强的个体,两者生态位重叠程度可能在下降,C错误;D、在培养的最初40周内,家蝇在竞争上占有优势,但约40周后,丽蝇的数量快速增加,而家蝇的数量迅速减少,说明丽蝇种群中出现了竞争能力更强的个体,即丽蝇种群在第40周时通过进化获得了竞争优势,若家蝇如果全部死亡,可能不利于丽蝇种群优化,D正确。故选D。3、B【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B、雄蝇把食物裹成丝质球送给雌蝇,有利于其繁殖,是一种适应性行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C、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C错误;D、种群的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雌雄蝇交配产生后代,个体数量增加,种群基因库会变大,D错误。故选B。4、D【解析】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详解】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非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A错误;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型不同,但表现型可能相同,如Aa和AA,B错误;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结果取决于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D正确。故选D。【点睛】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5、D【解析】从图中分析,甲能利用二氧化碳,故甲是生产者,乙能利用遗体和粪便等,故乙是分解者,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甲固定的太阳能,通过食物链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给各营养级。【详解】A、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甲同化的太阳能,能量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此甲同化的能量必然大于食肉动物同化的能量,A正确;B、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可能有不同的种群,可构成食物网,B正确;C、当该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如食肉动物)处于平衡状态,增长率可能为0,C正确;D、乙是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会释放二氧化碳,但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D错误。故选D。6、D【解析】根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网络,再由图可知,外界环境可以刺激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又可以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最终使内环境做出反应;同时此过程的神经递质可以进入内环境作用于内分泌腺或免疫器官;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时,也可以刺激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做出适当的反应;因此③可表示神经递质,⑤可表示抗体等进入内环境的免疫活性物质,⑧可表示内分泌腺产生的各种激素。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因此其分泌量增加,尿量会减少。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详解】A、根据题图可知,神经递质、抗利尿激素等信息分子通过内环境才能与相应的靶细胞结合,因此相关的信息分子可存在于内环境中,A正确;B、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B正确;C、根据抗利尿激素作用,若⑧可表示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增加,C正确;D、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有浆细胞,而记忆细胞能够识别抗原,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概念图为情景,考查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识记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及水盐平衡调节的具体过程;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考生要能结合图中信息,进行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准确答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CO2(2).D→F→E→B(3).F(4).4%(a–b)(5).标志重捕法【解析】(1)碳以二氧化碳形式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群落,群落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将有机物的碳以二氧化碳形式释放;(2)BCDEF都有箭号指向A,表明A为无机环境,BCDEF为生物。BDEF都有箭号指向C,表明C为分解者,D与A有双向交流,表明D为生产者,根据箭号方向,食物链为D→F→E→B。以藻类植物为食的小型浮游动物处在食物链第二营养级,即F;(3)F同化的能量为(a–b),按能量的传递效率20%算,流入黑脸琵鹭的能量最多为(a–b)×20%×20%;(4)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8、①.相对②.一③.双眼皮④.aa⑤.1/2(或“50%”或“0.5”)⑥.单眼皮【解析】分析表格:实验一中:双眼皮×双眼皮→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双眼皮相对于单眼皮为显性性状。【详解】(1)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称为一对相对性状。(2)组别一亲本均为双眼皮,但后代出现单眼皮,即发生性状分离,由此可判断出双眼皮是显性性状。(3)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基因型为aa。(4)组别三中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其中有一对夫妇通过整容手术使眼皮性状表现为双眼皮,但基因型不变,因此若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为1/2,其眼皮性状将表现为单眼皮。【点睛】本题结合表格数据,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9、(1)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物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2)物种组成(3)①.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②.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4)①.个体数量多②.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占绝对优势的局面【解析】生物群落的结构形成: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类型: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1)概念: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2)原因: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水平结构:(1)概念: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2)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小问1详解】生态位表征了物种对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故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需要研究它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物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小问2详解】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小问3详解】群落中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还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小问4详解】表中数据表明适当引入捕食者之后,生物有机物的量变化不大,但物种的种类数却增加,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科学家把此现象称作”收割理论”。【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1).没有天敌、环境条件适宜(2).样方法(3).随机取样(或取多个样方调查种群密度后取平均值)(4).逐渐下降(5).大量同种食草动物的迁入导致草原上草的数量减少、引起草场退化(6).增长型(7).在其数量越少的时候防治越好(8).小于105【解析】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计算种群密度时,样方法是计算各个样方内种群数量的平均值,计算时要注意样方的面积大小相等,标志重捕法也要根据环境面积,再计算种群密度,而不是一定面积内的个体数。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分析曲线图:曲线X表示J型曲线,曲线Y表示S型曲线,两条曲线之间的阴影表示环境阻力或在环境阻力下被淘汰的个体。【详解】(1)曲线X为J型增长曲线,若表示某地区一种外来双子叶植物的增长曲线,则出现这种变化的前提条件是没有天敌、环境条件适宜(资源、空间无限),即理想条件,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通常采用样方法,因此该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需要用样方法来完成,为减少实验的误差,在选择样方时,主要做到随机取样。(2)若曲线Y表示一定时间内某草原食草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增长速率可用曲线上每一点切线的斜率来表示,显然,BC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会逐渐下降。若在C点时,该地区迁入了大量同种的食草动物,大量同种食草动物的迁入导致草原上草的数量减少、引起草场退化,则一定时间后,该动物由于食物减少在该草原上的环境容纳量会下降。(3)若图中的曲线Y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要想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鱼的数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B点左右,此时的种群数量为该鱼类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此时捕捞后鱼群的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因此种群增长速率最大,鱼的数量可以在最短时间恢复,若曲线Y表示有害动物的变化曲线,则对其防治时需要在其数量越少的时候防治越好,因为此时的增长速率较低。为调查该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对于动物的调查常采用标志重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