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认识两宋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宋朝:一个令人向往的时代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如果能穿越,最喜欢回到的朝代就是宋朝宋代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著名散文家余秋雨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财经学者吴晓波材料一:

南宋浙江人吴芾,曾在《送侄赴廷试》诗中自云:“我是田家本业农,偶然两世到蟾宫”,讲述自己因科举及第改变家庭面貌。北宋苏州人朱冲《宋史》记载他“本微贱,庸(雇佣)于人”。后“设肆卖药,病人服之辄效,远近辐凑,家遂富”。问题1:请选择以上你感兴趣的一位人物,结合资料指出其实现了怎样的人生转变?并分析其能成功完成转变的社会背景是什么?为什么愿意生活在宋朝?一.平民的人生机遇“科举之路”资料材料二:唐宋科举考试统计(摘编自《新唐书》、《宋史》)材料三:

“唯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出自朱胜非《秀水闲居录》朝代国祚开榜取士年均唐290年266次7748人28人两宋320年130次11万人以上300人以上我是田家本业农偶然两世到蟾宫结合资料分析其成功实现人生转变的社会背景南宋浙江人吴芾为什么愿意生活在宋朝?一.平民的人生机遇◎宋朝已“糊名”的考卷◎唐朝未“糊名”的考卷①籍贯信息②三代名称③所习经典科举制完善:开放与公平,”“取士不问家世”门第观念淡化材料四: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宋)朱彧《萍洲可谈》“婚姻不问阀阅”“致富之路”资料材料五:男去(离开)耒耜(农业)则不禁,女去织红(纺织)则不禁,工作奇巧则不禁,商通珠贝则不禁。——《徂徕cúlái石先生全集》材料六:隋唐社会中存在着若干人身依附色彩较强的贱民阶层。……奴婢作为地位最低的非自由人依然存在。——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七:仁宗朝,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郭尚武《两宋良贱制度的消亡及其影响》本微贱,庸(雇佣)于人结合资料分析其成功实现人生转变的社会背景北宋苏州人朱冲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人身依附减弱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为什么愿意生活在宋朝?一.平民的人生机遇纵向:不仅仅表现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所有人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地位。贫者可以致富,富者也可能一夜之间沦为贫民,佃客可以凭自己的劳动成为田主,贫富贵贱处于变动之中,阶层没有板结化,社会也因此才焕发出活力。横向:宋代之前是不存在迁徙自由的,进入宋代后,“士农工商”四民都加入流动的队伍。士人四处游学,农民不再被束缚在土地上。横向流动纵向流动小结这些变化揭示了宋代社会的什么特征?门第观念淡化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为什么愿意生活在宋朝?一.平民的人生机遇社会:阶层流动北宋东京开封平面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北宋,张择端作。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和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有食则京师可立,汴河废则大众不可聚,汴河至于京城,乃建国之本。——北宋宰相张方平为什么愿意生活在宋朝?二.平民的物质生活为什么愿意生活在宋朝?二.平民的物质生活驼队边境贸易往来频繁货币笨重且需求量大货运码头占道经营刘家上色沉檀拣香灯箱内河航运贸易发达商业打破了空间限制出现海外贸易商品商业打破了时间限制运钞车活动:当走在汴河两岸,你能看到宋朝城市发展的什么景象?这体现了宋代经济的哪些变化?高级香料铺运煤的驴队使用煤做燃料为什么愿意生活在宋朝?二.平民的物质生活宋元时期经济发展领域概况商业市场基层市场涌现;榷场和民间贸易活跃货币北宋出现纸币“交子”;元朝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海外贸易外贸税收成为宋元国库的重要财源;中国主要出口丝绸、瓷器等,输入香料、珠宝等;外贸港口:广州、泉州、明州等城市繁荣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大都和杭州等城市发展兴盛农业耕作制度宋:(稻麦复种制)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经济结构出现固定种植某些经济作物的农户,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棉花在内地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大力推广地区扩展边疆地区的农业有显著进步手工业纺织业棉纺织业发展制瓷业宋朝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成为瓷都矿冶业煤炭开采量大,北宋都城居民普遍用煤做燃料印刷业雕版印刷术发展、活字印刷术发明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还需要哪些行业的推动?为什么愿意生活在宋朝?二.平民的物质生活北宋东京开封平面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北宋,张择端作。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和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有食则京师可立,汴河废则大众不可聚,汴河至于京城,乃建国之本。——北宋宰相张方平上河025050075010001250(万户)南宋隋唐隋唐至南宋中国人口分布为什么愿意生活在宋朝?二.平民的物质生活西汉经济形势隋唐经济形势两宋经济形势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活动:随着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判断这种变化的依据是什么?户口南多北少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江南地区成为文化中心瓦子:大型娱乐商业场所勾栏:瓦子中的演艺区《清明上河图》中的商业性娱乐场所(北宋东京开封城)说书定风波、念奴娇、沁园春、雨霖铃、蝶恋花、虞美人柳永雕像为什么愿意生活在宋朝?三.平民的精神世界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领域表现文学宋词元曲话本婉约、豪放散曲、杂剧早期白话小说书法追求个性、不拘法度绘画题材丰富,山水画注重意境、笔墨北宋米芾《吴江舟中诗卷》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为什么愿意生活在宋朝?三.平民的精神世界代表朝代表现意义三大发明印刷术宋朝比欧洲古登堡印刷术早四百年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火药宋朝宋代兵书《武经总要》记载了我国制成的世界上第一批军用火器指南针宋朝世界最早科技著作沈括宋朝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郭守敬元朝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王祯元朝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量制造并应用于军事人工磁化的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著《梦溪笔谈》创造简仪,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编撰《农书》1.领先世界2.实用性为什么愿意生活在宋朝?三.平民的精神世界根据这一时期科技成果的概括,总结宋代科技发展有何特点?材料1: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材料2: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天理人欲,不容并立。—朱熹《朱子语类》材料3: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朱熹《朱子语类》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格物致知”,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人生的目标是“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北宋程颐、程颢南宋朱熹为什么愿意生活在宋朝?三.平民的精神世界程朱理学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在社会上体现为“三纲五常”。为什么愿意生活在宋朝?三.平民的精神世界朱子社仓朱子社仓的历史背景乾道四年(1168年),闽北建阳一带受自然灾害严重引发饥荒,饥民骚动,盗贼蜂聚,朱熹受邀与乡贤刘如愚一起,劝乡里豪民降价赈卖藏粟,请求发放常平仓存粮六百石,“民得遂无饥乱以死”。朱子社仓的运行机制与社会效益社仓位置设在村社,弥补了常平仓、义仓于州县之不足;事务以村社本身为主,聘请四位乡贤主事,免了官方层层报批、审核、拨付的手续;经营不为盈利,以建宁府常平仓的六百石粮食为贷本,秋冬归还每石加二斗息米,远低于大户借贷,收成不好时减半,荒年时甚至无息,息粮堆满仓库后放粮只收耗米不再收息;商定具体条约,并公之于众,法理严备。数理合并,归于一理,推动百姓自助自救,减轻官府赈济负担,满足了社仓自身运行的规律。淳熙八年(1181年),朝廷采纳朱熹建议,要求各地因地制宜,仿行其法。活动:以社仓为例,谈谈理学是如何影响社会的?南宋社仓制是设置于南宋乡村地区,以官方权力为主导,广泛动员士大夫乡绅阶层以及富民阶层等乡村的民间社会力量筹措仓本、进行管理,为了解决乡民生存的问题的一种备荒仓储制度。此外,以自助、自我规制为宗旨,提倡无私的义庄、义井、社仓以及乡约、乡礼也都包含其内……其原因自上可视为科举官僚及其文化的制度化所致,自下则可视为社会自律性增强的结果。——《南宋时期“社会中间阶层”的出现》北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北宋·张载南宋·文天祥明·于谦清·林则徐清·秋瑾为什么愿意生活在宋朝?三.平民的精神世界活动:以下材料体现了理学对后世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