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人口结构变迁与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_第1页
松江区人口结构变迁与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_第2页
松江区人口结构变迁与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_第3页
松江区人口结构变迁与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_第4页
松江区人口结构变迁与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PROJECT/DISSERTATION 题目松江区人口结构变迁与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学院社会科学学院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完成日期2015年6月15日目录摘要 5Abstract 6引言 7绪论 71.1研究背景与意义 71.1.1研究背景 71.1.2研究意义 81.2文献综述 81.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91.3.1研究思路 91.3.2研究方法 102.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的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 112.1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核心概念 112.1.1公共教育资源 112.1.2教育资源配置 112.2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适用理论 122.2.1公共产品理论 122.2.2教育资源配置理论 122.3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原理 132.3.1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基本原则 132.3.2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评价标准 132.3.3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因素 153.近5年来松江区人口结构及空间布局变动的特征 153.1松江区区域情况简介 153.1.1松江区近5年来人口变动总体情况 163.1.2松江区人口空间分布的情况分析 213.2松江区人口空间布局的总体特征 233.2.1松江区常驻人口及人口密度的基分布特点 233.2.2松江区各片区的人口比重分析 233.3松江区人口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和未来趋势 253.3.1基本特征 253.3.2未来趋势 254.松江区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 264.1松江区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总体状况 264.1.1松江区学前教育的学龄人口及其教育资源配置 294.1.2松江区小学教育的学龄人口及教育资源配置 304.1.3松江区初中教育的学龄人口及教育资源配置 314.2.松江区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特点 334.2.1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空间分布不合理。 334.2.2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紧缺,民办幼儿园优质资源缺乏。 334.2.3中小学教育资源的配置呈现两紧缺、两宽松的特点。 334.3松江区公共教育资源的需求预测 344.3.1松江区学前教育资源需求预测 364.3.2松江区小学、初中教育资源需求预测 375.松江区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居民满意度调查 385.1调研情况及典型性说明 385.2问卷设计思路和调研过程 385.2.1问卷设计思路 385.2.2调研过程 395.3松江居民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的满意度分析 396.松江区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46.1松江区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446.1.1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人口结构发展不协调 446.1.2公共教育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合理 456.1.3师资总量不足及优质师资力量分布不均。 466.2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成因分析 466.2.1教育均衡目标、评价标准与责任不明确 466.2.2教育政策偏颇导致校际间差异巨 476.2.3对人口变迁的尚未形成科学的预判 477.完善公共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的对策 477.1公共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 477.1.1总体思路 477.1.2基本原则 487.2完善公共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的具体举措 487.2.1教育资源配置与人口结构变迁相匹配 487.2.2建立教师轮岗制度,实现核心区与远郊区的师资共享 497.2.3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 498.结语 509.参考文献 50附录 52附录1:调查问卷样稿 52附录2:访谈记录 55致谢 60摘要公共教育资源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具有公共性、公平性。同时,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人口结构的变迁是双向的互动关系:一方面,人口的导入要求公共教育资源具有相应登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也会影响人口的空间分布,是引导人口的合理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探讨人口结构变迁与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问题,从教育公平的理念出发,以六普以及松江年鉴的数据为基础,对人口的结构及空间布局做了回归分析。松江区近几年来外来人口不断导入,使松江区的公共教育资源呈现紧缺的局面。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发现松江区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有: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与人口结构发展不协调、公共教育资源地域分布不合理、师资总量不足以及优质师资力量分布不均。针对松江区在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地区分布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并提出了优化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即强化政府在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建立教师轮岗制度,实现核心区与远郊区的资源共享。具有现实价值意义。关键词:人口结构,资源配置,动态均衡SongjiangDistrictPopulationStructureChangeandPublicEducationResourceAllocationBalancedAbstractPubliceducationresourcesasapublicgood,withthepublic,fairness.Atthesametime,changesconfigurationandpopulationstructureofpubliceducationresourcesisatwo-wayinteraction:ontheonehand,theimportofthepopulationrequirespubliceducationresourceswiththecorrespondingboardcarryingcapacity;ontheotherhand,theallocationofpubliceducationresourceswillalsoaffectthespatialdistributionofthepopulation,itisanimportantfactortoguidetherationaldistributionofthepopulation.Inthispaper,SongjiangDistrictofShanghai,forexample,investigatetheproblemofpopulationstructurechangesandbalancedallocationofpubliceducationresources,fromeducationequityphilosophytosixgeneralandSongjiangalmanacdata,structureandspatialdistributionofthepopulationmadeareturnanalysis.SongjiangDistrictinrecentyears,continuedtoimportforeignpopulation,makepubliceducationresourcesinSongjiangDistrictpresentedshortagesituation.Throughdataanalysis,SongjiangDistrictPublicEducationResourceAllocationproblemsare:theallocationofpubliceducationresourcesanddemographicdevelopmentcoordination,thegeographicaldistributionofunreasonablepubliceducationresources,thetotallackofteachersaswellastheunevendistributionofhigh-qualityteachers.SongjiangDistrictforthepresenceoftotallackofeducationalresourcesinthepublicallocationofeducationalresources,andregionaldistributionirrational,paperandprovidingsuggestionstooptimizetheallocationofresourcesinpubliceducation,thatis,strengtheningtheleadingroleofgovernmentinthepubliceducationalresources,theestablishmentofteacherrotationsystem,thecoreareaofresourcesharingandsuburbanareas.Practicalvaluesignificance.Keywords:Populationstructure,resourceallocation,dynamicbalance松江区人口结构变迁与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周静姗151211204引言社会需要进步,教育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呢?解决好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就能很好的落实教育公平。教育作为一种资源,必定具备作为资源的一些特性,例如稀缺性。正因为教育作为资源的稀缺性,它就必定会产生公平的问题,包括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一些政策的影响,我国目前的公共教育资源配置还存在许多问题,存在不公平现象。另外,不同地区的政策导向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教育部门对同类型学校存在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例如示范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差别就充分说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当前社会发展加速之下,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的核心思想是让每个公民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从人口结构变迁为出发点寻求动态平衡,以达到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目的,消除优质资源与一般资源的差距。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落实高水平义务教育的必经之路。1.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当今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在不断的变化,迁入城市的人口与日俱增,这就造成了公共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由于公共教育尤其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公民的,是每一位公民的权力和义务,也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宏大工程。推进公共教育均衡的发展,不仅符合国家层面的总体规划要求,也是保障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体现教育公平、机会公平的重要标志。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并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总体来说,教育经费的总投入是增加的,尤其是在发达城市地区。但是相比示范学校这类优质的教育资源,一般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经费投入还比较少。在上海这样一个特大城市里,位于远郊区的松江,公共教育资源虽然对比农村地区要优越许多,但是,在人口结构剧烈变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外来人口不断导入的情况下,其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是具有一定的时滞性的,因此,必须加强对人口变动趋势的预判来帮助我们高效的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在中国深化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公平、正义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因此,研究人口结构变动下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是很有必要的。1.1.2研究意义公共教育资源均衡化研究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公共教育资源均衡化不仅能够更好的提高学校资源管理运行的效率,实现核心区与远郊区之间教育资源的共享,而且能将类似于示范学校这类优质教育资源同一般的教育资源的差距减少,使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益能得到最大的提升和发挥。更最要的是,实践教育公平的宗旨,就是让每位学生享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制定政策的参考和依据,具有现实作用。公共教育资源配置能够保证公平,那么公共教育将实现均衡发展,不仅可以使民众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也能为我国实现向人才大国方向转变助力。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权利的保护和平等的基本人权,当然再怎么强调公平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值得关注的是,社会上屡次出现择校、择班、抢学区房等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优质教育的追求,如果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不能公平公正,那只会徒增社会成员追求优质教育的成本。如何让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更高效?优质教育如何与公平相互统一?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从理论层面对它进行解释,也需要结合社会实际现状,利用政策途径实现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因此,公共教育的均衡发展的研究是一个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问题。1.2文献综述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是研究的起步阶段,对教育投入水平差异的分析是学者们的主要研究点。杜育红在《教育发展不均衡研究》一书中的观点有:公共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表现在教育过程、机会以及资源的不均衡上。杜育红.教育发展不均衡研究[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刘远新、王喜迈和杜育红在《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这篇论文中采用分类研究的方法,使公共教育达到均衡发展有了新的思路。王善迈,杜育红,刘远新.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J杜育红.教育发展不均衡研究[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王善迈,杜育红,刘远新.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1998(6).朱家存在《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一书中以上海市为例指出了公共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原因是社会经济实力跟不上教育的高速发展的步伐。朱家存.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朱家存.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在解决措施方面,现有研究分别从人口学的视角、公共管理的视角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郭秀云认为在公共资源配置规划中要高度重视人口规划的公共性作用,建立健全高效的公共需求表达渠道,让民众有渠道表达自己的诉求,也要完善对人口的管理模式,优化公共财政体制,同时确保最基层的政府能有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的途径和职能义务,规划由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的三方共担的公共教育资源供给模式。另外,需要设立对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低标准,有效监督基层政府对公共教育资源配置进行监督评估。陈钟瀚则侧重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提出了相关对策:1)应该探索构建基于常住人口的区域公共资源配置模式。2)应及时建立与发展阶段相一致的社会事业公共财政支出机制。3)在公共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应注意其辐射效应,实现区域间的资源互补。5)及时建立居民需求导向型的供给模式。1.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3.1研究思路本文首先对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理论进行一个大致的梳理,然后对松江区近五年来人口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和整理,主要研究的指标包括人口结构以及人口空间布局。接着,对松江区的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一个总体的分析,具体研究指标包括影响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因素、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评价指标以及基本原则。通过两者的比对分析,得出在人口结构变迁的环境下,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仍具有时滞性,其配置是失衡的。在此基础上,分析造成公共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成因,最后提出优化公共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的具体对策建议。图1.1研究思路示意图1.3.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及访谈法:对松江区的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并且对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做了有代表性的个案访谈,列出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具体的指标,分析松江区区居民对当前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满意度。(2)定量分析法:本文主要是对松江区近5年来统计年鉴中有关人口、公共教育发展的具体指标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人口结构变迁与公共教育资源配置间的关系。数据主要来源为上海统计年鉴、松江统计年鉴以及松江教育局。此部分为本文重要的数据来源,也是支撑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3)回归分析法:在收集松江区近五年来人口结构变动的数据以及空间布局的变化的基础上,利用spss、excel制成不同类型的图表。2.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的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2.1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核心概念2.1.1公共教育资源公共教育资源是指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所有使用、耗费的所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总和,以上因素确保了民众获得教育资源,并使公共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公共教育资源面向的对象是大众,并且在公共环境下是一种资源。不可否认的是人力资源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一个教育体系是否高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人力资源的使用上。当然教学过程中的物力资源主要有:教学的场地、支持教学的软件、硬件设施等。这是在教学过程中被使用和消耗的一种资源。至于财力资源主要是由国家统一投入,在逐层下拨的教育经费,包括支付教师的工资和建设学校的基础设施经费。2.1.2教育资源配置要想发展教育事业,就离不开教育资源,不仅包括人力、物力等硬件条件,也包括必须的人力资源等软件条件,教育资源配置是指通过依据一定的方式,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在各地区和各学校之间,对教育资源进行分配的过程。其中,人力资源主要指各级各类学校所拥有的师资力量和质量,这也是教育资源中居于核心地位的组成部分;物力资源主要指各级各类学校在发展教育事业中所需要教学设施、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这是教育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物质基础;财力资源主要指教育事业的发展所需要的经费投入,这是发展教育事业所必须的经济基础。在机会均等化的原则指导下,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既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不断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也能保障教育资源更合理公平的流向需求方。各地区和各学校之间提供均衡的教育资源,使义务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最高效的运用,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蔡勤涛蔡勤涛.公平价值取向下的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2.2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适用理论2.2.1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形成于1954年,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创立,被经济学界所公认。公共产品具有两个特性,分别为:非竞争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在他人享用的同时不会影响自身的权益;非排他性是指群体或者个人在享有此产品的同时,产品的外部性仍然可以惠及其他人。人数的增减并不会影响公共产品的质量和获得他的机会。按照层次划分公共产品,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一定符合上述特征,即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但是准公共产品虽然具有非竞争性,但具有排他性。在义务教育实施以来,公共教育就被视为一种纯公共产品。随着义务教育在我国的不断普及,使得公共教育作为纯公共产品的属性越来越明显。教育经费,即财政教育经费是落实教育公平的手段和途径,通过财政教育经费的投入对公共教育资源进行有选择性的配置。由于义务教育是强制实施的,不论个体是否意愿购买,都不随个人意愿所改变。义务教育这项公共产品的属性就决定了它保持教育资源均等化配置的特点。2.2.2教育资源配置理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指受教育的学生拥有公平的学习的权力、机会是平等的。同时受教育者能享受开展教学必须的校舍、设备和教师资源。首先政府在其中起关键性的作用,政府是支持发展教育的最主要的一方。尤其是义务教育层面,政府尤其有其责任保障全体公民受到义务教育的权力。其次政府也有责任保障义务教育提供方的基本教育资源的配置,包括办学条件的均等化,尽可能做到消除办学条件,教育资源的不均等。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既保证全面发展的目的,也是一种教育的过程,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逐渐趋于完善。使每个人受教育的权力是均等的,这是教育公平的基础,也是一种理想。当然,我们不可能希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和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的非常重要的标志。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是实现教育均等化的非常重要的理论支撑点,是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基本表现。徐慧珮徐慧珮.上海市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2.3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原理2.3.1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基本原则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否公平合理存在基本的一些判定原则:(1)资源是否分配均等,这项原则主要确保同一个学期内所有学校提供同等的教育,在该区内,所有学生获得同等公共教育;(2)财政投入是否中立,给予受教育者的财政经费必须一视同仁,不能更具不同区县的不同情况投入也发生变化,财政投入必须一致;(3)是否调整特殊需要,是指对弱势群体学生在政府在财政拨款上,给予倾斜,保障这部分群体公平受教育的权力;(4)成本分担与补偿原则,是指对于那些完成义务教育,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继续受教育的学生需要支付一部分额外的教育费用,对特殊的弱势群体采取减免或推迟收费的办法;(5)公共资源有从富裕向贫穷流动的趋势,这是目前我国能够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的关键因素和最终标准。该原则是指,受教育者不会因为家庭成员富裕与否,社会地位高低而影响子女从事教育的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他们与家境一般的学生获得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公平的教育资源。2.3.2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评价标准考量某一地区基础教育资源分配情况是均衡的还是失衡的,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基础教育普遍使用2001年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统计指标体系》和《全国基础教育统计报表》作为国家对基础教育进行宏观监控的主要指标体系。为了便于统计、汇总和对统一,这些指标主要侧重于对教育现状的数量性事实进行描述,对整个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结构及其支持条件的评价和监测,多为基础性、结构比例性指标。根据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借鉴国内外教育均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结合松江区的实际情况以及获取数据的难易程度,本文设立了“教育设施配置”、“师资配备”、“生源状况”、“教育经费投入”四个一级指标,“学校用地与建筑设施”、“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教师配备结构”、“专任教师学历结构”、“专任教师职称结构”、“生源招收情况”、“生均教育经费投入”、“专项经费投入情况”、“人员经费情况”九个二级指标及其下面的二十一个三级指标。沈懿沈懿.上海市区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华东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这些指标主要从数量和质量的相对均衡两个维度来考量教育资源配置状况。从评价指标来看:数量均衡主要体现在以生均为单位来衡量教育教学场地、建筑、设备、教师配备情况,以及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质量均衡主要体现在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生源的组成结构、专项经费的投入量等应该大体均衡,要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图2.3公共教育资源均衡评价指标表(来源:基础教育统计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教育设施配置学校用地与建筑设施生均校舍居住面积生均体育场所面积教学仪器设备配置生均仪器设备值计算机生均比设施设备达标情况生均数字资源比师资配备教师配备结构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比专任教师师生比专任教师学历结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教职工比研究生学历占教职工比专任教师职称结构高级教师比例一级教师比例生源状况生源招收情况学校班额数达标情况学校平均班额数农民工随迁子女占比当年招生情况教育经费投入生均教育经费投入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均专项经费专项经费投入情况专项经费投入值人员经费情况教职工年收入值2.3.3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因素一、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指整个社会的整体经济水平,社会经济状况是否好,直接影响了教育资源的供给与分配。一个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教育是否有好的发展,就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随着经济的增长,投放到教育领域的资金也相应的增加,这就导致人均受教育的经费比较高。因此各区县的教育资源配置必须与当前经济环境相协调,也必须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这是明确的线性相关关系,因此再怎么强调经济因素在其中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因此,在考虑发展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兼顾自身发展和符合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平衡成为其中的巨大难题。二、政策、制度因素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对教育领域的要求也与日俱增,那么我们就不容忽视政策和制度的因素,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机构和组织必须制定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有利的政策、制度。因此再怎么强调政策和制度对我国教育资源的影响都不为过。我们都知道,政策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制定出来的,制度所运行的环境对政策、制度的影响是非常显著和巨大的。制度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国际环境构成了对制度产生影响的制度环境。 综上所述,要想政策、制度能够对教育事业起推动作用,就必须将政策制度环境考虑在其中。3.近5年来松江区人口结构及空间布局变动的特征3.1松江区区域情况简介松江地处于上海市西南部,全区总面积是605.64平方千米,南北长越二十四千米,东西宽二十五千米。全区有四个街道,分别为岳阳、永丰、方松、中山街道,以及十一个镇。另外松江区内还包括松江出口加工区、佘山旅游度假区、松江工业企业和松江科技区。松江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松江区也出了很多的人才,包括赵孟頫、董其昌等。是上海市民间文化的重镇。图3.1松江区地图3.1.1松江区近5年来人口变动总体情况分析松江区近五年的人口变动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松江人口规模的变化甚至说增长主要来自于外来人口的迁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迁入松江区的外来人口带来了松江区总人口的增长85.2%。其中根据普查的数据,松江区的常住人口为158.24万人,比上一次人口普查增长了94.12万人。通过测算得出,本次人口普查比上一次人口普查带来每年9.4万人的增长。接下来分析人口普查中人口密度这一项数据,本次普查结果显示,松江区人口密度为2617人/平方公里,与上一次人口普查相比,增长了1.5倍。总体人口增长和人口密度的增长在全市排名靠前,为第四,仅低于浦东、闵行和宝山。综合分析松江区五年来人口的总量,从下表可以看到,松江区人口呈现上涨的态势。特别是过去两年到三年内(2011~2013),人口增长速度迅猛。松江区年末人口数变化图通过查阅相关数据,获得松江区从2009年到2013年间,每年年末的总人口数,形成下面的以折线图为载体的近5年来松江年末人口增长的总体趋势。图3.2:松江区年末人口数变化图在松江区总人口及总户数的数据公共上,可分析得出平均每户人口数(见表3)。由表可知,由2009年的3.01人/户减少至2013年的3人/户,每户下降了0.01人。由2010年下滑后稍有回升,相对持平。(二)松江区平均每户人口数通过查阅数据得出,松江区从2009年到2013年间,平均每户人口的增长趋势图,形成下面的以折线图为载体的近5年来松江平均每户人口的总体趋势。图3.3:松江区平均每户人口数从统计数据看出,松江区的非农业人口比重逐年递增,从2009年的455361人到2013年的501957人,增长了约46596人,增长率10.2%。(三)松江非农业人口比重图查阅相关统计年鉴和数据,得出下面的柱状图,主要显示了松江区09年至13年非农业人口的变化,不仅能看出不同年份的具体非农业人口数,还能得出这五年来整体呈现上涨趋势的结论。图3.4松江区非农业人口比重(四)松江区人口迁移状况图以及净迁入人口图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得出迁入松江区人口和迁出松江区人口的两条呈现趋势的折线,由图表可知,迁出人口远远低于迁入人口,近五年来都呈现迁入大于迁出的状况,这也是导致人口呈现正向增长的原因所在。图3.5:松江区人口迁移状况由下图得出,松江区近五年的净迁入人口的变化趋势,从总体来看,除了2011年呈现较反常的负增长之外,其余4年都呈现了不同层度的正向迁入人口,从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松江区近年来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就是持续的人口净增长带来的巨大人口基数,并呈现叠加效应。图3.6:松江区净迁入人口图从年鉴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迁入人口中,市外迁入人口在人口迁移中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也可以看到,在迁出人口中,迁往市外的人口比重占迁出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从迁移的状况可以得出,省际间迁移已经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而市郊间迁移则是占很小的比例。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出,社会人口迁移不再局限与市内迁移,而是越来越倾向与往外省迁移,体现了人口迁移的多向选择性和省际间迁移的灵活性。(五)松江区人口迁移变化图通过查阅数据,得出松江区人口迁移变化的折线图,通过折线图能够直观地看出松江区人口变迁的发展,由图表可知,市内迁入的人口常年保持一个稳定的趋势,而往市内迁入的人口却随着经济等大环境的影响,趋势变化较大。尤其可以看出2011年到2013年间,市内迁入松江区的人口与迁往市内的人口差距迅速拉大,这就导致了迁入松江区的人口增长迅速,总结下图所表达的是迁入与迁出的共同关系,相互作用影响松江区的整体人口变化。图3.7松江区人口迁移变化图(六)松江区人口迁移变化通过查阅数据,得出松江区人口迁移变化的折线图,通过折线图能够直观地看出松江区人口变迁的发展,由图表可知,市外迁入的人口趋势不稳定,而往市外迁入的人口常年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尤其可以看出2011年到2013年间,市外迁入松江区的人口与迁往市外的人口差距迅速拉大,这就导致了迁出松江区的人口逐年降低,总结下图两条线的共同关系,相互作用影响松江区的整体人口变化。图3.8松江区人口迁移变化图由下图可知,净迁出人口增长,常年处于负增长,这就导致了在松江区域内,较小的概率发生迁出的状况,由此可以推导出松江区人口的逐年增长受到了迁出净增值常年为负的影响。综合上图分析,得出一方面市外迁入呈现正向增长,迁往市外的则呈现负增长,每年都存在迁入,而很少有迁出,两个因素综合影响了松江区人口逐年的正增长。图3.9迁出的净增值3.1.2松江区人口空间分布的情况分析通过查阅松江区统计局网站的对松江区的统计年鉴数据,数据显示松江区在2012年间,区内常住人口为169万余人,其中属于户籍人口的数量为58.88万人,总体上来看,比去年增长了1.7%,其中数据显示全区非农业人口为49.43万人,相较于去年增长了2.8%。另外数据显示,去年一整年,全区出生人口为5188人,出生率为8.88‰,死亡人口为4096人,死亡率为7.01‰,由此的粗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7‰。在年龄分布方面,松江全区的居民平均期望寿命是82.48岁,男性为80.17岁,女性为84.79岁。数据来自松江人口网数据来自松江人口网表3.1第六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表街道常驻人口户籍人口推算近似流动人口3~5周岁学前幼儿6~14周岁义务教育儿童松江城区小计5271242406542864701087228408岳阳街道11267756973697425957497永丰街道93330372295610122805615方松街道161438758138562535889329中山街道98888365926229621985590松江工业区607971532345474211377东北片地区小计8559061898446660622019136952泗泾镇94279223737190623953793佘山镇75507377803772715193402车墩镇1676873500613268126155465新桥镇155856264461294164103721洞泾镇57861128744488716672964九亭镇25311036693216417725412166小昆山镇51606185723303410102031浦南地区小计1993681412925807637388510泖港镇416263858234005821446石湖荡镇4401127019169928111752新浜镇336272692167065251178叶榭镇80104487703133418204134全区合计158239857179010106083480173870注:工业区部分地块在新桥镇和小昆山镇,本表因其学龄人口较少简单将计入城区。3.2松江区人口空间布局的总体特征3.2.1松江区常驻人口及人口密度的基分布特点表3.2松江区年末常主人口及人口密度年末常住人口(万人)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2013年173.6628672012年169.8428042011年165.0027242010年158.3426142009年118.9919653.2.2松江区各片区的人口比重分析最近几年,研究分析发现,松江不同区域的人口变动和分布情况出现差异,同时不同街道和乡镇之间的人口总量差异巨大。首先,依据图1、图2的显示得出,松江九亭区域的人口净增长排名第一,净增长达到20.2603万人。排名第二的方松街道,净增长人口达到13.9631万人。车墩镇净增长人口达到11.7383万人。图3.10松江区人口分布差异化变动(柱状图)图3.11松江区人口分布差异化变动(折线图)具体的,以岳阳、方松、永丰、中山为主的商业服务业片区,人口总量为46.63万人,占全区的29.47%,平均每年以9.06%的速度增加。东北片区是以工业为主,有72.8793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46.06%,每年以13.83%的速度在增加。图3.12松江区各片区人口比重佘山、小昆山、石湖荡为主的西北片区的人口总数为17.1124万人,占松江区常住人口的10.81%,每年以3.9%的速度增长。新浜、泖港、叶榭为主的农业片区,地处松江的南片区,占全区常住人口9.8%,每年以2.9%的速度增长。综上所述,分析了松江区个地区的个体差异和总体情况,了解了松江各地区的人口比重的不同和该地区功能定位上面也有很大的决定因素。3.3松江区人口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和未来趋势3.3.1基本特征一、人口的规模呈增大趋势。从2009至2013五年间的数据比较分析,人口增长速度持续上涨。最新松江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松江区年末总人口数为231785人,同2009年相比呈匀速上升趋势,增长了18783人。单从人口发展增加速度的角度,每年平均增加9.5%的人口。二、外来人口增长显著。从统计年鉴看,市外迁入人口占人口总体迁移的比例为70%左右,逐年递增,2013年相较2009年增长量达七千多人,尤其是2012年市外迁入达到高峰,迁入人数达10976人。五年间平均年增长约1400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0%。三、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从松江统计年鉴来看,松江区近五年来,非农业人口占年末总人口的比重几乎可以达到98%,松江区常住人口多以第三产业为主,所以农业人口的比重极低。四、家庭结构更趋小规模化零九年松江区全区总户数为7.67万户,比13年同比增长了7310户,增长率为9%。依据家庭人口和规模分析,2009年为每户3.02人,2013年为2每户2.98人,相比之下,每户下降了0.04人。3.3.2未来趋势通过分析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考虑城市化进程和大型居住社区人口导入等因素,预测至2020年,松江区域总人口约为230万。特别是洞泾、九亭等大型居住区,房地产的大规模开发,以及其临近市区并且地铁畅通的优越地理位置,必然会在未来几年中持续大量的导入人口。需要密切的对这些地区进行科学性的人口导入预估,以便应对随着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4.松江区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4.1松江区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总体状况松江历史悠久,是上海的文化重镇。近些年,松江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在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口数量也与日俱增。从前后两次的人口普查数据可以发现其中的变化,松江区常住人口从64.11万增加到158.24万,是全市人口增长最快的一个区县。人口增长的迅速却没能带动当地科教文卫的建设,近年来,松江区教育、卫生等公共教育资源速度远远落后于快速的人口增长,特别是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提供存在诸多矛盾。这些社会矛盾将会在下述的文章和图表中一一呈现与分析。下图是2009年到2013年松江区学生人口变化图,可以看到学生数呈逐年上涨趋势,增速为36%。表5为同期教师人数增幅变化图,虽然教师人数逐年在增加,但增速为12%,无法与学生人数相匹配。教师资源还是比较紧缺的。图4.1松江区各年学生人数变化图4.2松江区教职工人数松江区公共教育资源的紧缺还体现在师生比日益增高上,从下图可看出2009年一个老师负担16.1个学生增长到2013年增长到每位教师负担19.5个学生,每位教师负担学生数增加了3.4人。图4.3松江区五年来师生比变化图松江区的教育经费投入是逐年在递增的,增幅较明显的是2010至2012年间。但2012年到2013年经费投入基本持平,增幅不明显。详见图4.4。在公共教育经费持续成增长的趋势下,对比2009至2013年松江区学生人均教育用地(图4.5)的变化可以看到,2009至2012年学生人均教育用地是在加大的,可是2012到2013年间。学生人均教育用地面积锐减,说明此期间学生人数有一个大幅度的增加,而公共教育经费仍与去年持平,无明显增加,因此造成了学生人均教育用地面积较之前有回落的现象。图4.4松江区教育支出经费图4.5松江区学生与教育用地之比4.1.1松江区学前教育的学龄人口及其教育资源配置根据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松江区户籍学前教育阶段的学生数增幅为26.8%,导入人口中常住学龄儿童人口数增幅为353.6%,由此可以看出,导入人口中的学龄儿童的增加是松江区学前教育阶段学生数增加的主导因素。增幅的这部份学龄儿童对松江区原有的教育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当前,学前儿童主要分布在松江主城区和东北片区。据松江信息统计数据,2010年东北片区学前教育的学龄人口数约占全区的五成,为17662人次。主城区占学龄人口总数的三成,为10872人次。其中西北片区和浦南片区学龄人口分布不是很多,分别只占了总人数的9.60%和8.41%。由下图(2010松江区学龄人口分布)可见。图4.6松江区2010年学龄人口区域分布图分析2010年松江区教育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当前学前教育的教职工数为2303人次,主要分布在东北片区和主城区。其中东北片区为999人,占总教师数的43.38%,松江城区有975人,占总教师数的42.33%,西北和西南片区的教师数分别为总数的7.16%和7.12%,如图4.6显示江区学前教育的教师资源配置基本与人口数量达到均衡,但值得注意的是,东北片区教师数量存在不足的现象,在西北片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只不过这一问题不是这么严重。图4.6松江区学前阶段教师区域分布图4.1.2松江区小学教育的学龄人口及教育资源配置以第五次人数普查为参照对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松江区6~11岁小学教育的学龄人口总数为53172人次,增幅为49.2%。松江区户籍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数为人次,导入人口中常住学龄人口数为28282人次,分别占该学段总人数的46.81%、53.19%。表4.1松江区人口结构分布图下图是松江区小学教育阶段学生人口比例、教师比例的区域分布图,可以看到东北片区的学龄人口数量最多,第二高的是主城区。在师资力量的布局上,教师数量在东北片区最高,占43.41%,第二高的是松江城区,占35.23%,西北片区和浦南片区分别占11.6%和9.36%。对比各地区学生与教师的数量,松江城区和东北片区学龄人口比例大于教职工比例,这就表明每个教师带教的学生数量超出负担,教师的压力较大,教师数量存在不足;而西北片区和浦南片区学龄人口比例小于教职工人数比例,则说明一个教师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带教一定数量的学生,在这一区域较为合理。。图4.7松江区小学教育阶段师生比4.1.3松江区初中教育的学龄人口及教育资源配置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初中学生的人口数量未2.0698万人,户籍学生占1.1970万人,占全区初中学生总数的57.83%。随迁子女的人口为8728人,占比为42.17%。由于高考跨省异地不能参加高考,所以松江区上初中的随迁子女(即外来人口子女)的数量有所减少,比例也有所减少。初中阶段户籍学生明显低于外来人口子女的数量,这是不同于小学人口分布的情况。另外,根据调查和查看相关数据得出结论,松江城区初中学生数量最多,第二多的是松江东北片区,相差比例为3%左右。但是,东北片区教师数量存在严重不足,教师占学龄人口的比例较低,如图4所示,东北片区教师只占26.62%,远低于松江城区的53.24%。西北片区和浦南片区学龄人口数和教师数比例基本持平。图4.8松江区初中教育阶段师生比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松江城区,初中教师资源并不富余。分析东北片区和城区的师生比情况,得出前者为15.2,后者为13.2,西北片区为11.1,,浦南片区为11.4,依据上述数据,不难得出城区教师负担比较重,但是西北片区和浦南片区教师带教学生的数量在其个人能力承受范围,所以负担较轻。同样,城区初中平均班级学生成员为40人,在东北片为38.9人,而西北片区和西南片区分别为32.5和35.1,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城区班级学生人数最多,公共教育资源受到挤占的概率最大。4.2.松江区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特点4.2.1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空间分布不合理。现阶段,松江区的幼儿园总数有73所,校园总占地约37万平方米,松江主城区校舍用地面积约43.5%,几乎占据了一半。从统计数据看出,松江主城区的校舍占地面积是全区最大的。但主要人口导入的东北片区只占了总数的36%,存在用地不足的严峻问题。学前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合理还体现在师生比过高、学生人均用地紧张以及每个班级班额大这三个方面。学生人均均占地面积约为13.88平方米,和上海市《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2005》中规定的21.29平方米/人的标准相差还是比较大的。学前教育师生比高达11.6:1,超过了上海市规定的每位教师负担幼儿数6~7人的最低标准,存在教学上的安全隐患。东北片区学前教育的矛盾较为突出,教师负担幼儿数超过18人的幼儿园有4所,分别为新桥幼儿园、新凯幼儿园、九亭幼儿园。4.2.2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紧缺,民办幼儿园优质资源缺乏。据统计资料显示,松江区公办幼儿园的学生数总量超过了民办的幼儿园的学生数总量,无论是班额还是师生比,两者的差异是比较悬殊的。充分说明了公办幼儿园数量的缺乏,公办教育资源缺口较大。从公办幼儿园拥挤的程度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居民选择公办幼儿园是因为其师资力量优渥,教学条件优质。从另一个侧面反应出民办幼儿园优质师资力量的缺乏,无法更好的分担学前教育需求量。4.2.3、中小学教育资源的配置呈现两紧缺、两宽松的特点。两紧缺指的是在小学教育阶段,松江的东北片区和松江城区两个片区的班额人数拥挤,分别为48.5人以及46.5人,平均班额远超于上海市教委规定的40人/班,学校人数拥挤,教育资源相对紧缺。西北片区、浦南片区小学教育的平均班额分别是42.7人和39.1人。两宽松指的在初中教育阶段,西北片区和西南片区的公共教育资源相对均衡。学龄人口数和专职教师比例基本平衡,分别是11:1以及11.4:1。平均班额分别为32.5人/班以及35.1人/班,人数基本能控制在标准班额数之下。与学前教育相反,在九亭、泗泾等片区,小学教育资源缺乏的矛盾表现在民办学校人数拥挤,师生比偏高上这些片区的民办小学主要招收的是人口导入所带来的随迁子女。由于该片区小学教育资源的缺乏,民办学校的承载量要超过公办学校,师生比为27.9:1,即超过了公办学校平均师生比16.7:1,也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的小学生师比21:1。小学教育的资源缺口还是比较大的。4.3松江区公共教育资源的需求预测松江区未来中小幼学龄人口数预测:在人口导入量不断加大的环境下,十年间来幼儿园学生数毫无疑问是成持续增长趋势的。由2001年的10174人增长到2010年的26749人,增长量为16575人,增幅比为162.9%。这对松江区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图9:松江区近十年来幼儿园人数变化图(资料来源:松江区《教育统计资料及分析》)根据近十年松江区幼儿园学生总数及其变化的趋势,利用线性回归的办法推算2010年后期的幼儿园学生人数。回归的模型为如下:f(x)=a+bx。参数变量f(x)指代该年的学前人口数;x代表具体年份;a、b指代模型的具体参数,根据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出b的值为6248.2,再计算得出a的值为1741.7。由此得出,模型最终求解f(x)=1741.7x+6248.2同样的方法,根据松江区2001至2010年十年小学生、初中生人口总数和变化,可导出的回归方程分别为小学f(x)=5339.1x,R²=0.886,和初中f(x)=3145.4x,R²=0.811。松江区学龄人口现状、趋势及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分析松江区学龄人口现状、趋势及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分析.松江统计信息网图4.10松江区近十年小学生总数变化图图4.11松江区近十年初中生总数变化图由此,2015年松江区学前学生数、中小学学生数可由上述几个回归方程大致预测出来。预算结果为:至2015年底,松江区学前阶段学生人数约增至3.24万人次,中小学阶段学生人数共计约12.7万人次。下表为具体的学生人数分布。表4.12015年松江区学龄人数预测4.3.1松江区学前教育资源需求预测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2005》所列出的的具体指标:幼儿园的建设要符合幼儿成长环境所需的特点,适应启蒙教育的发展需求。由于学前儿童的特殊性,为避免安全隐患,每位教师负担学生数不能过多。其中早教、早托班每班班额以不超过20人/班为宜,幼儿班(包括小班、中班及大班)每班班额以不超过30人为宜。下表是幼儿园建设标准中所规定的建园的具体指标:按照每园15个班计算,根据《标准-2005》中最低限度的建园标准,设定松江区将这15个班都用来招收3~5岁的幼儿(上海市教委规定人口生育高峰时期的入园原则即首先保证满3周岁幼儿的入学需求),则至2020年所需要的幼儿园数124所。4.3.2松江区小学、初中教育资源需求预测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2004》规定:中小学每班班额人数必须限定在标准的范围以内,要与学校的规模、师资力量相匹配。小学每班配额人数40人为宜,初中每班配额人数45人为宜。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中可以看到:中小学教职工是按照城镇、学校等级来制定配置标准的。可以看到,城市、县镇和农村的教师配置比例都不相同,城市的初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教职工与学生比分别是1:13.5以及1:19。其中,城市小学教育的师生比要高于初中教育。根据上述班额标准以及师生比标准,结合届时人口增长情况的估算,预计到2020年,松江区所需要小学数量达到76所,初中数量达到26所,才能满足导入人口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此外,对占地面积、教职工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值得注意的是,在教职工数量增长的同时,对专任教师的数量需求也在同比增长,充分说明了公共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不仅仅对数量有要求,同时也要保证质量。5.松江区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居民满意度调查5.1调研情况及典型性说明本次调研基地为松江区方松街道,方松街道是松江主城区组成部分之一。地理位置优越,北临虹桥机场,交通便利。是上海市市郊一城九镇建设中的“一城”。

本次调研基地分别位于方松街道内的第二实验小学以及民乐小区。选取方松街道做为本次调研基地首先是因为距离松江大学城距离较近,有利于节省调研时间。其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显示,方松街道是全区人口分布变动中迁入量位居第二的辖区,人口的增长包括外来人口迁入以及出生人口都是变化比较大的。在这样一个人口增长变化比较明显的环境下,评价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情况以及居民对松江教育资源配置满意程度,有助于论文所要研究的人口结构变迁与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主题。因此,选择方松街道作为本次论文的调研基地是具有一定典型性的。5.2问卷设计思路和调研过程5.2.1问卷设计思路(一)明确调研目的以及调研主题首先,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本次论文提供更详实的数据基础,能更深刻的认识所研究的问题。因为调查的对象是松江区居民,调研主题定为松江区居民对松江区教育资源的满意度调查。

(二)确定数据收集方法

此次问卷调查的数据收集方式分为两种:一是随机发放,主要在学校门口家长聚集较多的地方发放;二是个案访谈,主要抽取教师、家长这些与公共教育有直接关联的人物进行访谈。

(三)确定问题回答形式

本次问卷共设计了20道封闭式问题,提供一系列选项供被调查者勾选。

(四)确定问卷的流程和编排

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情况调查;第二部分为总体印象调查;第三部分为对策建议调查。

(五)评价问卷和编排

问卷设计出初稿后,主要对问题是否必要、问卷是否太长、问卷是否回答了调研目标所需的信息等指标进行评价。5.2.2调研过程本次调研共分三次进行:第一次调研的时间为2014年12月15号星期一,调研地点为龙源路上的第二实验小学,调研对象为学生家长。本次调研选择在下午四点左右进行,此时学校外等候学生的家长较为集中,数量大,便于展开调查,且此时等候学生的家长有一定的空余时间,配合度比较高。利用这个时间,本次调研共发放了50份问卷,回收50,其中有效问卷为48份。第二次调研时间为2014年12月21号星期日,调研地点为方松街道民乐小区,调研对象为民乐小区居民(主要针对家中有学龄人口的居民进行调查)。本次调研选取周日到小区内进行调研,一方面考虑到周末小区中到小区户外活动的人员较多,不仅有机会调查到本地居民,也可以调查到租住在小区的外来入迁人口。本次调研共发放了50份问卷,回收5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47份。第三次调研时间为2015年1月1号,调研地点为醉白池公园内,访谈对象为松江区某幼儿园老师。本次调研为个人访谈,没有发放问卷。就访谈提纲对访谈对象进行深入的访谈。5.3松江居民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的满意度分析本次调研共发放100份问卷,有效回收95份,有效率95%。本次调研的主题是对松江区家中有学龄人口的居民进行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满意度调查。本次调查对象的职业分布见下图:图5.1居民职业分类图被调查对象职业主要分布在个体工商户领域,企业单位占最少数。在职业为个体工商户的调查对象中多为市外入迁人员。被调查对象中对松江区整体教育水平总体印象为一般的居多,位居第二的答案认为松江公共教育水平整体略差。图5.2居民对松江教育现状满意度在就近入学的原则下,仍有部分被调查者家中学龄人口所就读的学校离其所居住的小区路程较远,每天上下学存在一定不便。图5.3所就读学校与居住小区的远近程度在对居民孩子学校的硬件设施评价上,大多数居民认为学校的硬件设施水平中等,多媒体教学普变都具备,不过有部分被调查者称学校实验室、体育设施没有达到标准甚至有的学校没有具备此硬件设施。图5.4硬件设施评价被调查居民家中学龄人口所在班级人数大多集中在30~40人之间。图5.5所在班级人数69%的被调查居民认为松江区公共教育与核心区(静安区)总体来说有差距,但不是很大。只有10%的居民认为有很大的差距。图5.6与核心区相比有何差距在被调查者中,有60人有过择校想法,有的已经在计划中。被调查居民坦言,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够到师资力量、升学率较高的学校中去。图5.7择校相想法在择校时最看中的因素中,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师资力量和升学率是择校时所首要考虑的因素。尽管他们认为这四个选项都是择校的依据,但师资力量是家长最为看中的因素。图5.8择校依据近几年来松江区大量人口入迁以及户籍人口的增长,是否会对松江区居民造成资源挤占?调查数据显示,82%的被调查者未感到紧张,原因是这部分被调查者多为松江本地居民,其子女的入学不会因为人口迁入而变得困难。图5.9是否感到资源紧张在被问道当地居民是否愿意自己的子女同外来务工子女同一学校,61%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这也体现出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员的包容程度有所加深。图5.10是否愿意同随迁子女一起就读6.松江区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6.1松江区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6.1.1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人口结构发展不协调从松江统计局以及松江教育局的相关数据分析来看,近5年来松江九亭镇、车墩镇及方松街道的人口增长是全区中最快的,但这些地方的学校数量并没有随着增加,造成了教育资源的紧张。松江区公共教育资源的总量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据松江年鉴数据显示,从五普到六普期间,松江区的流动人口增加了大约90万人次,截止2012年,松江区的常住人口为169.84万人次。在大量人口的导入促进松江区的松江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松江区公共教育资源的紧张。根据预算,巨大的人口导入量需要每年新建大约规模为10所15班的幼儿园、3所25班小学以及2所24班的中学,松江年鉴2009年—2013松江年鉴2009年—2013年在外来人口导入较为集中的九亭,学前教育的缺口是比较大的,这是九亭公共教育资源的重点矛盾所在,幼儿园数量严重不足,人数严重超额(市教委规定标准班额平均为30人,大、中、小班的班额分别为25人/班、30人/班、35人/班,松江区公幼儿园园平均人数则达到了35.8人),这将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以及安全隐患增加。中小学教育资源的矛盾主要体现在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上,有少数的民办小学班额超过60人/班,严重超过了市教委规定普通小学平均班额。6.1.2公共教育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合理九十年代初,松江教育规划中每个阶段的公共教育在各个街镇的比例是1:1:1:1,即包含一所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高中以及一所成校。但这样的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已经无法承载近年来巨大的人口导入,尤其是本文第三部分所列出的数据分析中的由于房地产开发迅猛、地铁开通而导致人口剧增的九亭、洞泾地区。六普调查数据显示,东北片区(新桥、九亭、车墩等)的学龄儿童人数总量已经远远超过松江主城区(岳阳、方松等)的学龄儿童总数,但学校配置数量,尤其是幼儿园、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远不如松江主城区充足;到2012学年初时,全区中小幼职特五类教育学校185所,学生13.45万人,教职工1.09万人;全区各级幼儿园达到124所(21个公办幼儿园分部办学点各计1所),其中56所民办园中的幼儿数约占四成。虽然在学校分布上九亭、泗泾、新桥等地区数量不算少,但相对于区域内入学入园适龄儿童人数比例来说,资源数仍分布不均;需要注意的是,浦南片区3-14周岁的适龄儿童已超过5500人次,当前的学校配置数量未能很好的承载这部分人群的教育需求。在松江规划中可以看到,叶榭镇在未来几年内还将建设大型的居住社区,这给公共教育资源提出了更严峻的要求。6.1.3师资总量不足及优质师资力量分布不均。毋庸置疑,师资力量是构成公共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公共教育资源的质量优渥与否的关键点。从本文中松江区教育资源现状分析的图表中可以看到,2013年松江区平均师生比约为19.5:1,在这之中,部分民办学校的师生比高达到26.5:1。参照市教委规定的最低办学标准,城区小学的师生比不高于20.7:1,可见松江区的师资力量已经接近最低的阀值,师资力量匮乏,教师负担过多学生数必定无法保证优质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发展。此外,我们可以看到优质教师资源分布不均是造成教育资源矛盾的主要原因。松江主城区可以说是占据了大多数优质教育资源,包括高职称教师。从本文数据分析的图表中可以明显的看到,东北片区与主城区的学前教育教师比相差比较大,东北片区教职比例低于学生比例,而松江主城区的教师比例又高于学生比例,一边是紧缺而一边又是富余状态。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初中教育领域。充分说明了师资力量分布不均的问题。6.2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成因分析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可以归结为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如:现行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导向、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地方财政收入情况、教育财政支出占比、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区域人口变化以及人群观念等等。6.2.1教育均衡目标、评价标准与责任不明确公共教育均衡发展是保障每一个学龄儿童平等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是很多国家政府追求的目标。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发展过程,绝对的教育资源均等配置是是不科学的。然而,如何正确理解公共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公共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价体以及实现均衡发展的途径依然是需要政府部门探索和实际的问题。公共教育均衡由于其特殊的动态性、复制性,对于公共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和评价教育均衡体系比较难以达成。如何判定教育发展是均衡还是失衡,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起相关的教育均衡发展指标系统。长期以来,我国对教育发展的关心主要体现在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益上,我国目前公共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通常是常规的统计指标,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理论框架的支撑,教育统计指标也较为零乱和分散,不系统、完整,对教育现状的统计基本是描述性的,缺乏比较和评价。沈懿沈懿.上海市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华东理工大学6.2.2教育政策偏颇导致校际间差异巨我们国家重点学校建立的背景可以追索到1978年1月教育颁发的《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校的试行方案》,方案提出要以推动整个中小学教育改革为目标,创办一批重点中小学,以提高质量、总结经验。此外,教育部在八十年代再次颁发了《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的教育政策。李伟涛李伟涛,傅禄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呼唤着建立<学校法>.教学与管理.2004,(34):41一42在此后的公共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着力建设和发展了一批重点学校,不论在行政管理还是经费投入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政策倾向。造成了这些重点学校占据着主要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师资配备、教学软硬件设施上与一般学校相比有着绝对的优势。这人为的拉开了校际之间发展的巨大差距,使部分学生丧失了享受优质资源的权益。总之,“重点校”政策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其扩大和加剧了校际之间教育资源投入、教学设施配置、教育质量的不均衡,导致了教育公平的缺失,成为目前区域内校际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主要历史制度原因。6.2.3对人口变迁的尚未形成科学的预判人口不断迁入以及出生人口持续增长造成教育资源整体缺口较大。由上文统计年鉴的数据可以看到,尤其是松江东北片区的户籍人口增长是比较迅猛的。且松江区迁入人口也逐年增加。公共教育资源未随达到动态均衡配置。人口数量变迁的速度加快无法与得到公共教育资源动态匹配。7.完善公共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的对策7.1公共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7.1.1总体思路公共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强调的是动态的、公平的发展。而不只是简单平均发展。公共教育均衡因其公共的特性是需要随着每个区域人口的结构变动而不断调整的,因此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科学配置的,并且是动态而不是静态的。其次,我们应该看到公共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过程是师资力量、软硬件设施等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这是个从不均衡转化为均衡的过程:然后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均衡再次被打破,出现不均衡。在科学预测人口未来走势后,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动态均衡。这样看来,公共教育资源均衡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一的目标。这种动态的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将使公共教育资源均衡不断完善、优化,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要缩小校际间过大的差距,在扶助、帮助薄弱学校发展的同时,尽量减少建立重点学校等刻意强调等级化的政策,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7.1.2基本原则(1)公共教育均衡配置与人口结构变迁相适应在公共资源配置规划中要高度重视人口规划的公共性作用,建立合理有效的公众需求表达机制,完善人口管理模式。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是具有一定的时滞性,所以必须加强对人口变动趋势的预判来帮助我们高效的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建立各个街镇人口结构变化的及时、全面的人口监测、预判系统,使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到达动态均衡。(2)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普遍性是指教育资源的均等化,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享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特殊性是指不同区之间迁入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化。由于各个区域的各年龄段学龄人口不同,分布的区域不同,因此必须以各个区的人口流动状况、人员分布状况作出预测,科学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满足个性化需求。7.2完善公共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的具体举措7.2.1教育资源配置与人口结构变迁相匹配人口的变动自然会对学校的布局以及硬件设施的配置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人口迁入或生育的高峰时期,学龄人口以及潜在学龄人口增多,那么就要对学校的数量、容量和办学规模进行扩充,而随着人口迁出、生育低潮时期,学龄人口的减少就应当对学校进行撤并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结合松江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各个街镇人口结构变化的及时、全面的人口监测、预判系统,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动态均衡配置。以科学预测为基础,对学校规模、师资力量等进行扩充或是是撤并。7.2.2建立教师轮岗制度,实现核心区与远郊区的师资共享要促进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就要通过具体政策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来实现流动性强、效用发挥充分、教学人才吸引、选拔制度完善的师资柔性配置机制。松江位于远郊,在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方面可以与邻近的徐汇区、闵行区这样教育资源较优渥的区域进行师资的共享。要建立师资的柔性配置机制,就要从各项中具体指标包含了以下职称评聘、骨干教师轮岗、师资配置流动、缺额经费调整、课时津贴调整、青年骨干培养、高学历教师激励、教师培训责任。此外,高级教师改评为聘、鼓励青年教师冒尖,多给予教学培训以及薪酬分配优质化等措施都将会吸引优质人才的的加入,扩大及稳定教师队伍的结构,完善公共教育的均衡,为公共教育均衡、优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王小柳王小柳.均衡发展应是高水平多样化发展.上海教育.20047.2.3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应当在公共教育均衡发展中扮演起重要的角色。在公共教育资源配置达到均衡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以下几个主导作用: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政府对于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教育经费支持应当公平,不能厚此薄彼,让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长期的被重点学校使用。不仅仅依据学校等级划分经费,更重要的是依据学生人口的增幅、师资资料、教学条件等,要建立公平、科学的教育资源配置体系。改革教育发展制度在我们国家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部分学生因为政府建立重点学校、培养尖子生的方式损失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益。这种建立示范性学校的制度只会让学校间发展不均等的现象进一步加剧。政府应当改革教育发展的制度,用发展性的评价取代单一的成绩评价,进一步减小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减少重点学校的设立,取而代之的是建立普遍优质的公共教育环境。8.结语公共教育是提升整个国民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国家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的重要步骤之一。均衡的教育资源配置不仅会影响人口的空间分布,而且是实现教育机会公平,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途径之一。本文调查研究发现,松江区公共教育资源的总量总体是不足的,并且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不合理,表现为东北片区的学前教育阶段以及初中教育阶段师资力量不足。由此可见,东北片区的教育资源问题是松江区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矛盾。要想使公共教育资源达到均衡配置,本文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做好人口结构变迁的科学预测,为公共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供科学的数据基础和决策分析。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所搜集的数据不够全面,理论分析的深度和广度都还有待大大提高。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课题是一个需要长期的人口普查及相关教育数据作为研究的基础,是一个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的课题。参考文献[1]张传萍.从追求效率到追求公平: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政策的变化[J].教育科学研究,2013,07:26-30.[2]钱净净.基于公平视角的主体功能区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探析[J].未来与发展,2013,10:81-85.[3]欧阳,彭玉.当前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与实现机制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22:10-12.[4]张丽.公共产品配置对人口迁移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5]桑子华,喻爱惠,何政山.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09:21.[6]沈一岚.日本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7]李谦.论区域基本公共教育优质均等化的实现[D].浙江师范大学,2011.[8]陶红,杨东平,张月清.基于人口流动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