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模拟卷01(深圳专用九年级上册)-2023-2024学年初中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1页
期末模拟卷01(深圳专用九年级上册)-2023-2024学年初中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2页
期末模拟卷01(深圳专用九年级上册)-2023-2024学年初中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3页
期末模拟卷01(深圳专用九年级上册)-2023-2024学年初中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4页
期末模拟卷01(深圳专用九年级上册)-2023-2024学年初中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全解全析(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测试范围:九年级上、下册。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书写(3分)见字如面,写一笔好字,赏心悦目,让我们一起在文字中徜徉吧……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规范、整洁。一、基础(25分)阅读下面文段,请根据要求完成1-3题(8分)。虽然他们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的缘故。在我看来,他们相当快活,也评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他们在路上几乎整天都唱歌,能唱的歌无穷无尽。他们唱歌没有人指挥,都是自发的,唱得很好。只要有一个人什么时候劲儿来了,或者想到了一个合适的歌,他就突然引háng高歌,指挥员和战士们就都跟着唱。他们在夜里也唱,从农民那里学新的民歌,这时农民就拿出来陕西琵琶。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缘()故

劲()儿

引háng()高歌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新的民歌”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粽叶飘香 B.光辉历程 C.绿水青山 D.面向未来3.选文中提到的“琵琶”是一种民族乐器。下列诗句中没有写到乐器的一项是(

)(3分)A.葡萄美酒夜光杯 B.谁家玉笛暗飞声C.箫鼓追随春社近 D.五十弦翻塞外声【答案】1.yuánjìn吭2.B3.A【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①空,缘故(yuángù):原因,原故。②空,劲儿(jìn):北京话,意思是指力量。③空,引吭高歌(yǐnhánggāogē):拉开嗓门,高声歌唱。2.本题考查短语结构类型辨析。“新的民歌”的短语结构类型是偏正短语。A.粽叶飘香(主谓短语);B.光辉历程(偏正短语);C.绿水青山(并列短语);D.面向未来(动宾短语);故选B。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B.“谁家玉笛暗飞声”的“笛”是乐器;C.“箫鼓追随春社近”的“箫鼓”是乐器;D.“五十弦翻塞外声”的“五十弦”指的是乐器瑟,汉族拨弦乐器;故选A。班级正在开展“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4-6题。(7分)4.班委会拟定了节目方案,请你结合节目内容,按照序曲和尾声主题的格式,概括其余两个版块主题。(2分)序曲忆往昔播放师生学习生活的视频第一章①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相声《家访》舞蹈《老师·妈妈》第二章②诗朗诵《青春》时装秀《春天的色彩》歌曲《青春修炼手册》尾声展未来舞蹈《让梦飞起来》歌曲《奔跑》朗诵《少年中国说》5.回顾初中生活,小南同学想拟写一副对联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下联的语言还没有组织好,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帮她把下列词语组合成下联,完整地书写在横线上。(2分)惜别悠悠金榜题名同窗谊岁月如歌祝福上联:光阴似箭畅叙依依师生情感念春风化雨下联:6.班委会准备制作一本班级纪念册。请你从下面两幅图中选择一幅作为纪念册的封面,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图一

图二【答案】4.示例:①念师恩(感师恩)②颂青春(炫青春)5.岁月如歌惜别悠悠同窗谊祝福金榜题名6.示例一:我选图一。画面上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向日葵。向日葵是向往光明之花,给人带来美好希望,寓示我们积极向上,迎接充满希望的未来。示例二:我选图二。画面上是一条鼓满帆的航船。初中生活虽然临近结束,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我们的又一个起点,寓示我们从这里扬帆起航,驶向更广阔的天地。【解析】4.本题考查方案设计。序曲和尾声主题的格式是按照“主题+节目内容”组成的,先展示其内容,再介绍具体的节目。第一章由“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相声《家访》、舞蹈《老师·妈妈》”这些具体内容组成,都与老师密切相关,表现对老师的赞美,故可用“念师恩、感师恩、赞师恩”等来概括其主题;第二章由“诗朗诵《青春》、时装秀《春天的色彩》、歌曲《青春修炼手册》”组成,内容都与“青春”有关,展示的是青春的风采,故可用“颂青春、炫青春、展青春”等来概括其主题。5.本题考查对联相关知识。对联的特点: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对应位置词性相同。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按韵脚来分,上联韵脚应为仄声,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上联由“光阴似箭”“畅叙依依师生情”“感念春风化雨”这三个短语组成,依次是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和、动宾短语,故下联可组合为“岁月如歌惜别悠悠同窗谊祝福金榜题名”,依次由“岁月如歌”“惜别悠悠同窗谊”“祝福金榜题名”这三个分别由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和、动宾短语组合构成的句子。6.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要围绕“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这一主题阐述你选择的图画的道理。图一呈现的画面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向日葵。向日葵朝阳而生,表现的是向往光明,追求光明的精神气质;一朵朵向日葵就像同学们一张张洋溢着朝气的笑脸,给人带来美好希望,揭示出我们青少年积极向上,迎接充满希望的未来精神面貌,所以可选作封面图画。图二的画面由一条鼓满帆的航船和浩瀚的水面组成。船正在向前方行驶,就像告诉我们:初中生活虽然临近结束,但这不是终点,而是奔向高中生活的一个新的起点,这里是我们扬帆起航,驶向更广阔的天地新的起点。综上分析,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分析阐述道理即可。7.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0分)(1)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2),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5),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6)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7)《水调歌头》中,苏轼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的语句是:,。(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豁达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答案】铜雀春深锁二乔塞下秋来风景异会挽雕弓如满月欲渡黄河冰塞川醉翁之意不在酒静影沉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二、阅读(47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2题。(13分)【甲】名之(亭)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欧阳修《醒翁亭记》【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①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②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③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④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选自曾巩《醒心亭记》[注释]①作州:任知州。②洒然:不拘束的样子。③优游:悠闲自得。④夷狄:泛指少数民族。8.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2分)自为记以见其名义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①伛偻提携

提携:②临溪而渔

临:③构亭曰“醒心”

构:④则必即丰乐以饮

即: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乃公所寄意于此也。11.【甲】【乙】两文段都描写了欧阳修的“乐”,但这两个文段表现的“乐”有不同。(2分)【甲】文欧阳修的“乐”【乙】文欧阳修的“乐”12.【甲】文时,写了醉翁亭命名的由来,【乙】文写清楚了醒心亭的命名由来也,请你能正确地写出两亭命名来由。(2分)醉翁亭命名:醒心亭命名:【答案】8.自为记/以见其名义9.①儿童

②靠近

③建造

④到10.他只不过是在这里寄托他的情趣呀!11.甲文欧阳修乐在“与民同乐”乙文欧阳修乐在:国君悠然自得;百姓生活富裕;求学之人贤德有才;少数民族适得其所;鸟兽草木的生长适得其所12.甲文“醉翁亭”的取名是因为欧阳修喝酒易喝醉,而年又最高。乙文“醒心亭”的命名是欧阳修与宾客来这亭欣赏到美丽的景色,心胸顿觉清爽,洒脱而酒醒,更想久留而不返回了;取自韩愈《北湖》一诗中的句子。【解析】8.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进行断句。句意:并亲自作记,以表明这个名称的由来。“自为记”是欧阳修的做法,“以见其名义”是目的。故断为:自为记/以见其名义。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①句意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伛偻:腰背弯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②句意为:来到溪边捕鱼。临:靠近。③句意为:建造了一个叫“醒心”的亭子。构:建造。④句意为:就肯定要到丰乐亭喝酒。即:到。10.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乃,是;寄,寄托;意,情趣;于,在。1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作答。结合(甲)文“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可知,太守之乐指的是“乐其乐也”,也就是太守把人民的快乐当作是自己的快乐,体现了太守与民同乐、乐民所乐的思想;结合(乙)文“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可知,公把为皇帝分忧,皇帝无为而治,百姓生活丰衣足食当作自己的快乐,体现了“公”的宽阔胸襟和济世情怀。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甲文中,根据“名之(亭)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可知“醉翁亭”的取名是因为欧阳修喝酒易喝醉,而年又最高。乙文中,“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可知“醒心亭”的命名原因之一是欧阳修与宾客来这亭欣赏到美丽的景色,心胸顿觉清爽,洒脱而酒醒,更想久留而不返回了;根据“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可知,第二个原因是取自韩愈《北湖》一诗中的句子。译文:甲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至于背负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来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甜;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在宴请宾客。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宾客在尽情欢乐。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于是)人的影子散乱一地,这是宾客们跟随着太守归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啼鸣,游人离开,鸟儿快乐。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乐趣,却不知道人们的乐趣。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乙在滁州的西南方,一条泉水的旁边,欧阳公担任滁州太守的第二年,在那里修建了一座亭子叫“丰乐亭”,他自己写了一篇《丰乐亭记》,来说明它的名称的由来。之后又在距离丰乐亭东面几百步的地方,找到一处山势高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凉亭叫“醒心亭”,让我为它写一篇记。只要欧阳公和州里的宾客一道游玩,就一定会到丰乐亭饮酒。(他)有时喝醉或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眺望四周,只见到那群山环绕,白云水气滋生,一望无际的旷野,花草树木茂盛,山泉岩石秀丽,让他们眼睛所看到的都是清新之景,耳朵所听到的都是清新之音,从而他们的心也因惊奇而醒来,甚至想久待在这里而忘了回去。所以欧阳公根据这些事为它取名“醒心亭”,“醒心”二字取自韩愈《北湖》一诗的句子。唉!他真可以说擅长从山泉之间获得乐趣,而且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况,又是更擅长的了!虽然如此,欧阳公这样做的快乐,我却能解释它。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罚;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没有怨恨;天下的求学的人都贤德、有才能;不论边远地区的人,还是鸟兽草木生长的生存,都适当合宜,这才是欧阳修的快乐。(而只是呆在)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边,难道是欧阳公的快乐吗?这其实是欧阳公用来在这里寄寓他的理想呀。(二)阅读几则材料,完成13-15题。(10分)【材料一】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该“双减”政策针对以往加重学生作业负担现象,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每天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每天不超过90分钟。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材料二】“双减”政策出台后,受访家长的态度调查图数据来源: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材料三】“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教师如何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特别是教学能力、研究能力、评价能力等,从而真正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学服务和发展引领。“双减”政策出台,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在校学习效率,丰富阅读和文体活动内容;减少校外培训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子交流机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回应社会期盼的新举措,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13.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对于提高校内教学质量,同时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大部分受访家长表示支持。B.对于提高校内教学质量,同时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受访家长表示不确定比反对的要多。C.对于减少机械重复的刷题,减轻孩子作业负担,大部分受访家长表示支持。D.对于减少机械重复的刷题,减轻孩子作业负担,受访家长表示不确定与反对的一样多。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4分)A.材料一中加点的词“减轻”和“加重”为反义词,“书面”和“全面”为同义词。B.材料三中画线句子“这是回应社会期盼的新举措”中“举措”一词是名词,解释为:言行举动;措施。C.材料一主要运用列数字、作诠释、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D.材料三中加点的词“在校”可以去掉,因为去掉后,原句意思没有变化。15.“双减”背景下,中学生如何促进自身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做法。(3分)【答案】13.D14.B15.示例:①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②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③丰富阅读内容;④积极参加文体活动;⑤热爱劳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⑥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交流。(说出三点即可)【解析】13.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筛选。D.根据材料二“对于减少机械重复的刷题,减轻孩子作业负担”调查图可知,受访家长表示“不确定”的比“反对”的要多,并非“一样多”。故选D。14.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筛选。A.“书面”是指用文字表达的(区别于“口头”),“全面”意思是指所有方面、全方位;也指完整、周密、详细。两者并非同义词;C.材料一没有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D.材料三中加点的词“在校”是从时间、地域上加以限制,指的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效率,但不包括校外,若去掉,就成了帮助学生提高校内外的学习效率,与原句表达的意思发生了变化;故选B。15.本题考查材料的阅读运用和语言表达。可依据材料一“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材料三“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在校学习效率,丰富阅读和文体活动内容;减少校外培训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子交流机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自己的促进自身发展做法即可。示例:培养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丰富阅读内容,扩大知识面;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遇到困难时要积极面对;注意课堂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多与父母的沟通交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6-19题。(16分)爆米花香林海蓓①腊月的一个下午,阳光正好。走在古老的东禅巷,阳光照亮了半条巷子,巷子的另一边则在背阴处。②近年来随着旧城改造的推进,浙江黄岩留下的旧街老巷已经不多。而留在这些巷子里生活的,也大多是上了年纪舍不得离开的人。每每走在这些街巷,我都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恍惚感。③远远地,听到沉闷的一声“砰”响,好多年没有听到这种声音了。没多久,就闻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爆米花的香味。走近了一看,果然有一群人,手里正拿着各种容器,容器内装着还散发着热气的爆米花。④记得小时候在北方,每到快过年时,放学回家的路上,远远地就会听到这种声音。我们老远就把耳朵捂着,眼睛也不敢看那个炉子的“爆破”过程。但实际上心里却很欢喜。常常是飞快地跑回家,拿来各种能够“爆破”的粮食。有的同学拿来玉米,“爆”出来的是“苞米花”;有的拿来大米,“爆”出来的是“大米花”。大家还会互相交换,这样能吃到不同的口味。⑤那一声“巨响”后,小锅炉里的米花会冲进一个长长的、有着细密网眼的布袋里。等热气消散,打爆米花的人会拎住长布袋的一头,将米花瀑布般地倒出来。我们这些孩子将它们用一个干净的脸盆接住,装好后带回家。一碗米刚好“爆”一盆米花。回家后,等盆里白白胖胖的米花彻底冷却,再装进密封的饼干桶、玻璃罐、布袋中,留着慢慢享用。⑥那时候,我们会把干燥的食品直接放在衣服口袋里。上学前,我们常常在口袋里塞几把米花,一路上,时不时地伸手到口袋里抓一把出来吃。放学后回到家里,还会把米花放到糖水里,这样吃出的是另一种味道。⑦其实,我的母亲自己就会做不少美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年四季她总能做出一些美味。冬天的北方,每家都会储藏大白菜、萝卜和大葱。母亲把萝卜切成厚度一厘米左右的片,在每片上再切几刀,然后挂在铁丝或绳子上晾晒,之后放些盐腌制起来,没多久就可以吃了。这些萝卜干既可以当零食,也可以就稀饭,还可以炒菜。快过年时,母亲还会用北方最常用的面粉,做出各种小点心:麻花、油条、猫耳朵、叶片、金果条……普普通通的面粉在母亲的摆弄下,变成了花样百出的小吃。⑧随父母从部队转业到黄岩,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时物资供应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许多小时候觉得稀罕的东西都变得寻常起来。比如,在街上可以看到农民担着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在售卖,街巷里时不时地飘来阵阵大海的咸腥味。那些原来母亲做给我们吃的小点心,也可以在街头小店里买到,不必再等到过年才有口福。⑨但有一样东西,似乎还是只有临近过年时才能吃到,那就是爆米花。⑩南方的爆米花,与北方相比有些许不同。比如把年糕切成片,“爆”出来的是扁圆形的“糕片”;切成条,“爆”出来的则是长条形的“糕条”。有时候人们还会用豆类来“爆”。另外,“爆”的时候放少许糖精,则多了份松而甜的口感。⑪物资越来越丰富,人们却开始咀嚼记忆的味道。可惜呀,平时街上也再难见到,那个巷口的小车和车上小小的锅炉,还有摇炉的人不声不响站起时孩子们见状奔跑的瞬间……⑫可是,当那不经意的一声闷响传来时,当那特有的香味远远飘来时,便又勾起了人们的记忆,眼前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欢呼雀跃的身影,耳边仿佛听到了一阵阵欢声笑语……(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6.选文第④—⑥段,作者围绕爆米花回忆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17.第③段写“没多久,就闻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爆米花的香味”,“熟悉”和“陌生”分别指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18.赏析第⑥段划线句子中的加点字。(4分)上学前,我们常常在口袋里塞几把米花。一路上,时不时地伸手到口袋里抓一把出来吃。(3分)19.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题目《爆米花香》中的“香”有何含义。【答案】16.小时候在北方,快过年时去爆米花;回家后存放米花;上学路上和放学后吃米花。17.“熟悉”是因为小时候在北方,每到快过年时,放学回家就会听见爆爆米花的声音,而且自己也会去爆,爆爆米花的声音承载了作者童年的记忆,所以是熟悉的;“陌生”是因为物资越来越丰富的现在,街上很难再见到爆米花的锅炉和孩子们渴望爆米花的神情、奔跑的动作,且南方的爆米花与儿时在北方吃到的爆米花有些许不同,所以是陌生的。18.运用“塞”“伸”和“抓”几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们对爆米花的喜爱以及时时想吃爆米花的心情,也传达出作者对童年时代的怀念之情。19.①字面含义是指爆米花的香味。②深层含义指对儿时在北方生活的美好回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解析】16.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结合第④段的“记得小时候在北方,每到快过年时,放学回家的路上,远远地就会听到这种声音。我们老远就把耳朵捂着,眼睛也不敢看那个炉子的‘爆破’过程。但实际上心里却很欢喜。常常是飞快地跑回家,拿来各种能够‘爆破’的粮食”可概括为:小时候在北方,快过年时去爆米花;结合第⑤段的“回家后,等盆里白白胖胖的米花彻底冷却,再装进密封的饼干桶、玻璃罐、布袋中,留着慢慢享用”可概括为:回家后保存米花;结合第⑥段的“上学前,我们常常在口袋里塞几把米花,一路上,时不时地伸手到口袋里抓一把出来吃”“放学后回到家里,还会把米花放到糖水里,这样吃出的是另一种味道”可概括为:上学路上和放学后回到家里吃米花。17.此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解答时,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进行分析。联系第④段中“记得小时候在北方,每到快过年时,放学回家的路上,远远地就会听到这种声音。我们老远就把耳朵捂着,眼睛也不敢看那个炉子的‘爆破’过程。但实际上心里很欢喜。常常是飞快地跑回家,迅速拿来各种能够‘爆破’的粮食。有的同学拿来玉米,‘爆’出来的是‘苞米花’;有的拿来大米,‘爆’出来的是‘大米花’。大家还会互相交换,这样能吃到不同的口味”的内容可知,这里的“熟悉”指的是作者小时候在北方听到爆米花的声音,闻到爆米花香,爆米花是我们最主要的零食,带给“我”和伙伴们无限欢乐;联系第⑪段中“物资越来越丰富,人们却开始咀嚼记忆的味道。可惜呀,平时街上也再难见到,那个巷口的小车和车上小小的锅炉,还有摇炉的人不声不响站起时孩子们见状奔跑的瞬间”可知,“陌生”是指街上很难再见到爆米花的锅炉和孩子们为了爆米花奔跑的动作,也指作者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闻到爆米花香了;联系第⑩段中“南方的爆米花,与北方相比有些许不同”可知,南方的爆米花与儿时在北方吃到的爆米花有所不同,这也让人感到“陌生”。18.此题考查赏析词语。这个句子连续运用“塞”“伸”和“抓”几个动词,“塞”说明我们对爆米花非常喜爱,时刻把它装满口袋,随时都能吃;“伸”字前边用“时不时地”来修饰,说明随手抓爆米花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抓”的是“一把”爆米花,表现我们吃爆米花之贪婪,突出对它的喜爱。这几个动词形象地表现了童年时代的美好和纯真,表达了作者对这段时光的怀念和留恋。19.此题考查学生对题目含义的理解。根据第③段中的“没多久,就闻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爆米花的香味”可知,题目中的“香”表层含义指的是爆米花的香味;从第⑥段“上学前,我们常常在口袋里塞几把米花,一路上,时不时地伸手到口袋里抓一把出来吃。放学后回到家里,还会把米花放到糖水里,这样吃出的是另一种味道”,第⑨段的“但有一样东西,似乎还是只有临近过年时才能吃到,那就是爆米花”,第⑫段的“可是,当那不经意的一声闷响传来时,当那特有的香味远远飘来时,便又勾起了人们的记忆,眼前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欢呼雀跃的身影,耳边仿佛听到了一阵阵欢声笑语”可知,本文写了“我”回忆小时候吃米花的事,“爆米花香”的“香”寄托了作者对爆米花的喜爱,流露了作者对往昔生活的留恋和怀念之情。(四)名著阅读,按要求完成20-22题。(8分)【甲】A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响,动弹不得。A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钱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么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乙】A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丙】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20.选文中A是(填人名)。(3分)21.甲文中的“两个公人”和乙文中的“三个人”都是受人指使要来谋害A性命的人,请分析A对这两拨人的不同态度及原因。(3分)22.丙文中两个人让林冲带上刀到白虎节堂,两人借故离开后,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2分)【答案】20.林冲21.林冲先前不杀两个公人,他不想罪上加罪,对统治者抱有希望,还想回到东京去,后杀三人是因为他看清了统治者真面母,不再报有任何望,毅然决定杀了他们走上反抗道路,这表现了林冲性格从委曲求全,妥协忍让转变为敢于反抗。22.①高俅诬陷林冲擅入白虎节堂;②欲带刀行刺;③将其捉拿。(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解析】20.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识记。甲段文字出自《水浒传》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林冲在野猪林差点被高俅收买的两个公人害死,鲁智深出手相救,鲁智深在想杀掉两个公人时,林冲出来阻止,这里可以看出林冲此时还对统治者抱有幻想,希望以后能够回到东京,继续做官;乙段文字出自《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林冲在草料场差点被高俅所派的陆虞候等人害死,林冲在得知真相后,把高俅派来的三个人全部杀死,此时林冲已经真正看清了统治者的真面目,不再抱有任何幻想,最终走上了反抗的道路,逼上梁山。丙段文字出自《水浒传》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想占有林冲之妻,于是陆虞侯、富安等设计陷害林冲。先是诱使林冲买下一把宝刀,然后约林冲到太尉府比看,把林冲骗到军机要地白虎节堂,诬陷林冲手执利刃独闯节堂是要刺杀太尉,把林冲拿下,押送开封府。林冲因此中计被擒。故此处A为林冲。21.本题考查分析名著人物。结合“大闹野猪林”和“风雪山神庙”和的情节分析态度和原因即可。先前不杀两个公人,是因为林冲对自己八十万禁军教头的美好生活还是牵挂的,还不想彻底放弃做教头的好梦,还是希望好好表现,等待高俅太尉回心转意,他不想罪上加罪,对统治者抱有希望,还想回到东京去;后杀三人是因为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陆虞侯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林冲对待受人指使来谋害他性命的人的态度的转变,也表现了他的性格的转变,由善良、委屈求全、明哲保身、妥协忍让、逆来顺受变得毅然绝然奋勇反抗。2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概括。结合“林教头”“一口好刀”“太尉”可知,此情节是林冲误入白虎堂。高俅的义子高衙内本来是一个在江湖上混的地痞流氓,靠着阿谀奉承攀上了高俅,在民间横行霸道。他在东岳庙的时候,正巧看到了到东岳庙上香的林冲妻子,意图勾引。虽然被林冲及时阻止,但是高衙内却仍然色心不死,甚至趁着林冲被叫出去喝酒的时候,意图侮辱林冲的妻子。这一次,林冲又是及时赶到,阻止了高衙内的暴行。然而林冲却依然是能忍就忍,不敢得罪高俅和其义子。然而高俅仍旧不放过林冲,打算设计陷害林冲。他让人以带着林冲看宝刀的名义,带他进入了太尉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