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民族众多、疆域广袤的中华大地,汉字在统一思想文化观念、传承发扬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字的维系。汉字形成和发展的时代,正是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文化进入文明阶段。汉字记录夏商周的历史文化,传承先秦经典和诸子百家学说,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主色调。秦汉大一统,“车同轨、书同文”巩固了中央集权;汉代以后形成的经学阐释传统,使得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广泛传播,进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的价值体系,形成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作为一种视觉符号系统,汉字能够适应汉语多方言区交际的需要,形成了跨方言区的汉语书面语系统——雅言。从雅言到官话再到民族共同语,汉字推动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向心力和中华文明的持久影响力。当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因。(取材于霍志刚的文章)材料二“一笔一画皆学问。”静态地观察每一个汉字,其字形本身就积淀着中华文化的深幽奥秘。“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文”指独体字,字形本身不能再分割;“字”指合体字,字形可以再分割。因此,“文”只能“说”,而“字”却可解,“说文解字”之名诚不虚也。被誉为“文宗字祖”的许慎很早就洞悉了“文字”的奥秘。越是古老的汉字,尤其是甲骨文、金文等先秦文字,其象形或表意成分越是浓厚,因此蕴含着更多造字时代的文化信息。比如,彩虹的“虹”字,象形字,甲骨文中作形,像前后两首蜿蜒向下的大虫的样子。这与虹拥有两首、能够下饮江河之水的传说正相符合。甲骨文中记载,“有出虹自北,饮于河”,大意是有“虹”从北面出来,在河里饮水。对于天空中出现彩虹这一自然现象,古人还不能给予科学解释,于是就把它想象成了一条在河里饮水的虫。再后来,字形向合体字方向演化,《说文》中是一个从虫从申(电)的会意字,但多数时候是从虫工声,即沿用至今的“虹”。不过,在帛书文字中曾一度出现过从雨工声的字形。无论从“申(电)”还是从“雨”,均表明古人已经意识到虹与雨水的关系。汉字记录语言,蕴含文化,每一个字形都有其时代性,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正因为拥有与中华文化元素高度切合的特点,汉字才能有机地融入中华文化的系统之中,与中华文化的众多元素之间建立起密切的依存关系。加强汉字阐释工作,深入挖掘汉字背后的历史思想文化内涵,提炼展示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不仅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应有之举。(取材于齐航福的文章)材料三一种文字能否长期充当全民的交际工具,关键在于这种文字能否有效满足社会和语言发展的需求。语言中词汇越来越丰富,这就要求文字的字符数量能随之增加;社会发展中需要记录的事务日渐繁多,这就要求文字越来越方便书写,以有效提高记事速度。汉字发展的总体方向,恰恰满足了这两方面的需求。较早产生的汉字多为象形字,个性化很强,数量也相当有限。尽管人们后来摸索出用两个或几个象形字组合造字的会意方法,也仍然无法满足语言日渐丰富的需求。如果解决不了,汉字很可能像其他几大古文字一样,转而走向拼音文字的道路。但充满智慧的中国先民们,在早期朴素辩证哲学的启发下,运用“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理念,将一元化的象形方法转化为二元化的形声机制,产生了由形符和声符组合而成的形声字。这种音义结合的构形方式,因其很大的优越性、区别性、能产性和系统性被广泛应用,也使汉字的长期生存成为可能。在书写方面,汉字由早期的整体象形性,到小篆的完全线条化,再到隶楷的彻底笔画化,一直朝着方便书写的方向进行系统性调整,有效满足了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特别是计算机问世以来,汉字又通过形码和音码等多重手段,很好地解决了电脑输入和呈现的问题,粉碎了“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的预言。汉字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几千年来一直支撑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就如同运载火箭一样,助推中华文化飞跃一个又一个新高度。而且,汉字自古至今一直顽强地坚持自己独特的表意性,使得其形体内部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一个个字符,就如同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传递着来自古代社会的音讯,描绘着中华文化发展演化的历史轨迹。(取材于王立军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汉字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与汉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B.汉字的形成塑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价值体系。C.汉字的读音使其能适应汉语多方言区交际的需要。D.雅言只在特定的方言区之间起到统一的交际作用。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汉字字形本身积淀着中华文化”。下列选项不能支撑这个观点的一项是()A.“笙、笛”等字以“竹”作部首,反映当时部分乐器制作与竹子密切相关。B.“松、柏”具有凌寒不凋的特点,其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C.甲骨文“男”字中的“力”像原始耕地农具,说明造此字时已进入农业社会。D.取象于动物形体的甲骨文很丰富,这是原始狩猎生活在文字构形上的反映。3.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字发展的总体方向满足了社会和语言发展的需求。B.形声字的广泛应用避免了汉字走向拼音文字的道路。C.汉字书写笔画的变化体现出更为形象化的语言特征。D.汉字突破时空的局限,完整记载和传承了中华文化。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由古代语言文字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B.每一个汉字形体背后蕴含的文化奥秘,都是中国文化鲜活的存在。C.汉字的演变正是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反映。D.随着数字时代到来,简便快速的输入法不再利用汉字形体的要素。5.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说明汉字为什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答案〗1.A2.B3.C4.D5.①汉字有统一思想文化观念、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②汉字能够适应汉语多方言区交际的需要。③汉字有表意特点,与中华文化元素高度切合。④汉字自身不断进行系统性调适和完善。〖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汉字的形成塑造了……共同价值体系”错。根据“汉代以后形成的经学阐释传统……进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的价值体系”可知,文中说的是“经学阐释传统”使得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广泛传播,进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的价值体系。C.“汉字的读音使其能适应……的需要”错。根据“作为一种视觉符号系统,汉字能够适应汉语多方言区交际的需要”可知,文中强调的是作为一种“视觉符号系统”,汉字能够适应汉语多方言区交际的需要。D.“只在特定的方言区之间……”错。根据“形成了跨方言区的汉语书面语系统”可知,应该是“跨方言区”而非“特定的方言区”。故选A。【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根据“汉字字形本身积淀着中华文化”可知,作者强调的是汉字字形的独特意义,“松、柏”具有凌寒不凋的特点,为会意字,未体现字形本身,故不能支撑作者的观点。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体现出更为形象化的语言特征”错。根据“在书写方面,汉字……一直朝着方便书写的方向进行系统性调整,有效满足了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可知,书写笔画的变化体现出便于书写的现实需求,而非“更为形象化”。故选C。【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D.“简便快速的输入法不再利用汉字形体的要素”错。根据“汉字又通过形码和音码等多重手段,很好地解决了电脑输入和呈现的问题……”可知,汉字在电脑中呈现是通过形码、音码等手段,而“形码”是依据汉字字形进行编码,故简便快速的输入法并没有淡化汉字形体的要素。故选D。【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汉字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在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和技术适应等多个层面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汉字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据此可结合三则材料,具体分析作答。根据材料一“汉字在统一思想文化观念、传承发扬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分析得出:汉字有统一思想文化观念、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根据材料一“作为一种视觉符号系统,汉字能够适应汉语多方言区交际的需要”可分析得出:汉字能够适应汉语多方言区交际的需要。根据材料二“越是古老的汉字……其象形或表意成分越是浓厚”“正因为拥有与中华文化元素高度切合的特点,汉字才能有机地融入中华文化的系统之中……”及材料三“汉字自古至今一直顽强地坚持自己独特的表意性”可分析得出:汉字有表意特点,与中华文化元素高度切合。根据材料三“……关键在于这种文字能否有效满足社会和语言发展的需求……汉字发展的总体方向,恰恰满足了这两方面的需求”“这种音义结合的构形方式……使汉字的长期生存成为可能”“一直朝着方便书写的方向进行系统性调整”可分析得出:汉字自身不断进行系统性调适和完善。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今朝廷法严令具,无所不有,而臣以谓无法度者,何哉?方今之法度,多不合乎先王之政故也。孟子曰:“有仁心仁闻而泽不加于百姓者,为政不法于先王之道故也。”以孟子之说,观方今之失,正在于此而已。夫以今之世去先王之世远,所遭之变、所遇之势不一,而欲一修先王之政,虽甚愚者犹知其难也。然臣以谓今之失患在不法先王之政者,以谓当法其意而已。夫二帝、三王①,相去盖千有余载,一治一乱,其盛衰之时具矣。其所遭之变、所遇之势,亦各不同,其施设之方亦皆殊,而其为天下国家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臣故曰:当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乎先王之政矣。虽然,以方今之势揆之,陛下虽欲改易更革天下之事,合于先王之意,其势必不能也。以方今天下之人才不足故也。臣尝试窃观天下在位之人,未有乏于此时者也。夫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臣又求之于闾巷草野之间,而亦未见其多焉。岂非陶冶而成之者非其道而然乎?臣以谓方今在位之人才不足者,以臣使事之所及则可知矣。今以一路②数千里之间,能推行朝廷之法令,知其所缓急,而一切能使民以修其职事者甚少,而不才苟简贪鄙之人,至不可胜数。其能讲先王之意以合当时之变者,盖阖郡之间往往而绝也。朝廷每一令下,其意虽善,在位者犹不能推行,使膏泽加于民,而吏辄缘之为奸,以扰百姓。臣故曰:在位之人才不足,而草野闾巷之间亦未见其多也。夫人才不足,则陛下虽欲改易更革天下之事以合先王之意,大臣虽有能当陛下之意而欲领此者,九州之大,四海之远,孰能称陛下之指,以一二推行此,而人人蒙其施者乎?臣故曰:其势必未能也。孟子曰:“徒法不能以自行。”非此之谓乎?然则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今之天下,亦先王之天下。先王之时,人才尝众矣,何至于今而独不足乎?故曰:陶冶而成之者,非其道故也。(取材于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备注〗①二帝、三王:二帝指唐尧、虞舜,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②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相当于现代的“省”。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政不法于先王之道故也法:效法B.以方今之势揆之揆:考察C.而吏辄缘之为奸缘:凭借D.孰能称陛下之指称:称道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有仁心仁闻而泽不加于百姓者/而其为天下国家之意B.以孟子之说/非此之谓乎C.夫以今之世去先王之世远/以臣使事之所及则可知矣D.虽甚愚者犹知其难也/其意虽善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盛衰之时具矣

其间盛世和衰世都有B.嚣天下之口

使天下人议论纷纷C.未有乏于此时者也

没有人在这个时代穷困D.徒法不能以自行

只有法令(而没有执行的人,法令)自己不能发生效力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廷的法令虽然详备,却大都与先王治理国家的政策不合。B.虽时移世易,但效法先王的具体政策在当时仍然非常必要。C.解决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是改革国家弊政中最紧迫的事。D.只有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法,才可使朝野人才得以充盈。10.王安石认为变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请根据第四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答案〗6.D7.A8.C9.B10.①能领会先王用意、陛下的意旨(施恩于百姓)。②能适应形势的变化。③能忠实推行朝廷法令。④不侵扰百姓,使百姓都能获得改革的好处。〖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句意:(那是因为)治国没有效法先王之道的缘故。B.正确。句意:根据今天的形势来考察衡量。C.正确。句意:而一些官吏常常借机狼狈为奸。D.错误。“称”,符合。句意:谁能符合陛下的意旨。故选D。【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相同。“而”,连词,表转折,“但是,然而”。句意:(国君)有仁爱的心意和仁爱的声誉但他的恩泽却不能施加给百姓。/然而他们治理国家的用意。B.不同。“之”,助词,“的”;/代词,“这种情况”。句意:用孟子的话。/不正是说的这种情况吗?C.不同。句意:“以”,介词,“因为”;/连词,“根据”。因为当今的时代距离先王的时代已很久远。/根据我出使外地所接触到的现象,就可以知道了。D.不同。“虽”,连词,“即使”/连词,“虽然”。句意:即使是十分愚蠢的人尚且知道它的困难。/虽然本意很好。故选A。【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C.“未有乏于此时者也”,“乏”,缺乏;“于此时”,比现在。句意:(觉得人才从来)没有比现在更为缺乏的。故选C。【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但效法先王的具体政策在当时仍然非常必要”错,根据“以谓当法其意而已”,可知非常必要的是“效法先王的用意”,而不是“效法先王的具体政策”。故选B。【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根据“则陛下虽欲改易更革天下之事以合先王之意,大臣虽有能当陛下之意而欲领此者”,可知“人才”应该:能领会先王的用意、陛下的意旨(施恩于百姓)。②根据“其能讲先王之意以合当时之变者,盖阖郡之间往往而绝也”,可知“人才”应该:能适应形势的变化。③根据“能推行朝廷之法令,知其所缓急,而一切能使民以修其职事者甚少”,可知“人才”应该:能忠实推行朝廷法令。④根据“朝廷每一令下,其意虽善,在位者犹不能推行,使膏泽加于民,而吏辄缘之为奸,以扰百姓”,可知“人才”应该:不侵扰百姓,使百姓都能获得改革的好处。参考译文:如今朝廷的法令严密详备,包罗万象,而我却认为没有法令制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法令制度,大都不合先王治理国家的政策。孟子说:“(国君)有仁爱的心意和仁爱的声誉,但他的恩泽却不能施加给百姓,(那是因为)治国没有效法先王之道的缘故。”用孟子的话,考察当前的弊病,(问题的关键)正在这里。因为当今的时代距离先王的时代已很久远,所遇到的变化、所面临的形势不同,而想一一重修先王的政策,即使是十分愚蠢的人尚且知道它的困难。然而我之所以认为当今政策上的错误,弊病在于不效法先王的政策,是指应当效法先王的用意。二帝、三王(的时代),距今有一千多年,治乱更迭,其间盛世衰世都有。他们所遇到的变化、所面临的形势,也各不相同,他们施行设置的措施也都不相同,然而他们治理国家的用意,主次先后的考量,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以我说:应当效法先王的用意。效法先王的用意,那么我们所进行的变法改革,就不至于惊骇天下人的视听,使天下人议论纷纷,而这本身就已合乎先王的政策了。虽然这样,根据今天的形势来考察衡量,陛下虽想改革国家的弊政,以符合先王的用意,(依据)现今的时势必定不能做到的。这是因为当今天下人才不足的缘故。我曾试着观察天下在职的官吏,(觉得人才从来)没有比现在更为缺乏的。上面缺乏人才,就会有人才沉沦废弃、隐伏埋没在下面,而不被当时执政的人所发现。我又到民间去访求,也没有发现有多少人才。难道不是由于培养造就人才的方法不正确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吗?我认为当今在职的人才不足的情形,根据我出使外地所接触到的现象,就可以知道了。现在一路方圆几千里之间,能够推行朝廷的法令,知道它的轻重缓急,而且一切措施都能让百姓做好他们本职工作的人才很少,而没有才能、马虎草率、贪婪卑鄙的人,却不可胜数。那些能够讲求先王的用意以适应当下形势变化的人,大概整个州郡当中往往没有一人。朝廷每一项法令下达,虽然本意很好,在职的官吏还是不能推行,使陛下的恩惠得以施予百姓,而一些官吏常常借机狼狈为奸,欺扰百姓。所以我说:在职的人才不足,而民间百姓当中人才也不见得多。人才不足,那么陛下虽然想改革国家的弊政,使它合乎先王的用意,大臣当中虽然有能够符合陛下的心意而想承担改革任务的,但是九州这样大,四海这样远,谁能符合陛下的意旨,来一一推行这些法令,使每一个人都能蒙受改革的好处呢?所以我说:目前的形势一定不能做到。孟子说:“只有法令(而没有执行的人,法令)自己不能发生效力。”不正是说的这种情况吗?既然这样,那么现在最紧迫的事,在于人才而已。今天的天下,也就是先王(那时)的天下。先王的时代,人才曾经很多,怎么会到今天人才就不足了呢?所以说:这是培养造就人才的方法不正确的缘故。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①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备注〗哉?人焉廋哉?”(《为政》)②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③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备注〗廋:隐藏。(1)请将画线句翻译为现代汉语。①观其所由②以德报怨(2)以上三则材料,对你树立正确的交际观有什么启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①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②拿恩惠来回答怨恨(2)①与人交往一定要观察这个人的行为。②与人交往要公正、直率、光明磊落。③与人交往要正派、合群但不组成小利益集团。〖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①“观”,观察;“由”,经由,途经。②“以”,拿;“德”,恩惠;“怨”,怨恨。(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观点谈认识的能力。①与人交往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要观察这个人的行为。②与人交往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要公正、直率、光明磊落。③与人交往要“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要正派、合群但不组成小利益集团。参考译文:①孔子说:“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处事的动机,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那么,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②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③孔子说:“君子庄重又谨慎,而不与别人争执,虽然合群而不结党营私。”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新柳薛能轻轻须①重不须轻,众木难成独早成。柔性定胜刚性立,一枝还引万枝生。天钟和气元无力,时遇风光别有情。谁道少逢知己用?将军②因此建雄名。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③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④。〖备注〗①须:是,自。②将军:指西汉周亚夫,曾屯兵名叫细柳的地方。③解:能。④清霜:指秋天。12.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薛诗首句中“轻轻”言新柳身姿轻柔,但句尾的“轻”有轻浮之意。B.薛诗“柔性”句写柳树比“刚性”的“众木”更易适应环境而生存。C.薛诗“天钟”句写大自然既赋予柳树以温柔,又赋予它强悍的力量。D.曾诗“解把”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柳絮高高扬起遮蔽了日光月色。13.以下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薛诗用“众木难成”来反衬柳树的“早成”,表达了他对柳树早熟的好感。B.薛诗用“别有情”三字引发读者想象柳树逢时生长、风韵宜人的优美景象。C.曾诗写柳枝借东风飘舞,柳絮漫天,以及预示柳树凋零的过程,意蕴深长。D.两诗都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将诗人的人格追求寄托在对柳树的描写之中。14.两首诗同样咏“柳”,在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12.C13.D14.(1)《新柳》表达了诗人对柳树柔中有刚的赞美之情。“轻轻须重不须轻”“柔性定胜刚性立”两句中柳树轻飘而庄重,性柔而胜刚。尾句将柳树与周亚夫将军的英名相关联,暗示柳树柔中有刚。(2)《咏柳》将柳树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柳树的嘲讽。“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表现出初春柳树借东风恣意狂摆、得意忘形的形象。“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警告了依势逞狂的小人。〖解析〗【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又赋予它强悍的力量”错误,“天钟”句的意思是:苍天好像把太多的平和之气聚集到了新柳上,以至于让新柳轻柔得无以复加。此处要表现的新柳的轻柔,与“强悍的力量”无关。故选C。【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两诗都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错误,薛能的《新柳》托物言志,曾巩的《咏柳》托物拟人、借物寓理。故选D。【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1)《新柳》中“轻轻须重不须轻,众木难成独早成”这两句是说:要重视那轻柔嫩弱的新柳而不能轻视,因为他在众树木还无生机时就早已抽条、生叶。用“众木难成”来反衬柳树的“早成”,表达了作者对柳树早熟的好感。“柔性定胜刚性立,一枝还引万枝生”意思是:新柳轻柔,在春风中摇曳起舞时,让人感觉那种轻柔的力量确实压倒了一切刚性的东西。作者意在赞美新柳旺盛的生命力。尾联“谁道少逢知己用,将军因此建雄名”,这里的将军,是《史记》中记载的西汉名将周亚夫。将军与杨柳有了交集,成就了“雄名”,而杨柳也获得了将军这样的知己,此处暗示柳树柔中带刚。(2)《咏柳》中“倚得东风势便狂”的柳,“解把飞花蒙日月”的柳,正是一幅一旦得势便不可一世、欺上瞒下的势利小人的画像。“乱条犹未变初黄”,暗喻这些人能力低下,初黄未变,竟倚势凌人。诗人的笔锋直刺生活中的小人,但也旁扫了有权者。如果没有为他们撑腰的“东风”,那些小人也未必敢兴风作浪。结尾一句既是对得志小人得意忘形、不计后果行为的刻画,又是铮铮有声的警告。诗人义正辞严地警告那些依靠权贵的小人不要不知天高地厚,为非作歹,尽管可以蒙混一时,一旦失去凭借的势力,终究难逃惩罚。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诗人对于神仙世界的想象,呈现出奇异的色彩。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写梦境中天界辉煌灿烂:“______,______。”如《鹊桥仙》写牛郎织女相会短暂,难舍难分:“柔情似水,______,______!”又如《李凭箜篌引》写音乐动人,让月亮上的人物、动物不眠不休:“_______,_______。”(2)毕业前夕,小东找到老师,希望老师给自己题写寄语。老师以《论语》中“_______,________”鼓励他多向别人学习借鉴,不断进步。〖答案〗(1)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金上京镜像2005年夏天,在距哈尔滨几十公里外的阿城博物馆,我平生第一次见到那么多集中陈列的铜镜。一眼望去,似有无数个被乌云遮蔽的月亮,闪烁着幽暗的微光,在日出前的晨曦里一起庄严沉落。铜镜的皮色呈灰绿、草绿、墨绿、银灰多种,历时八百余年,仍完好如初,不裂不腐,从宁静而迷蒙的绿晕中,透出岁月的悲凉和沧桑。工艺略显粗糙、犹如浮雕般简约的图饰,明朗而流畅地刻录了女真民族的文化特征,以及与汉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这些铜镜,已成为“金史”的形象补遗和“金源文化”的生动例证。金人好镜?那样一个生猛骁勇的民族,竟然也是爱美的吗?从绥滨县出土的铭文镜上,那些朴素而美丽的铜镜纹饰,全都铸刻在铜镜的背面,展馆将那光滑透亮的镜面悄悄敛藏,沉默无语地背对观者,展出的是铜镜背面的纹饰。自从清代玻璃镜自西方传入后,铜镜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古人用以梳妆整容的铜镜,失去了当初的实用功能,被今人之手转化为审美和文化研究的对象。究竟是铜镜变成了历史的证物,还是历史物化成了铜镜?史载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出生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之畔”。他骁勇善战,创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今阿城区)。完颜阿骨打认为世上只有金子不会变也不会坏,金子色白,完颜部又崇尚白色,“按出虎水”恰为女真语“金”的意思,故以“金”为国号。至完颜合剌继位,正式命名会宁府为上京都城。金王朝在“金上京”历经四帝,南下灭辽、宋两大王朝,成为北中国最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公元1149年,由于物资运输与公文传递以及旧朝民心难服等诸多原因,海陵王完颜亮在即位后不久,毅然决定废黜上京称号,南下迁都华北燕京。他撤离故土,走得如此决绝。海陵王毁城南迁,自绝后路,是要从根上断了女真人思恋故土的念想。铜镜辗转南北,亦是要把关内关外的阳光都一并收拢其中。此后金上京一度衰落。直至金世宗即位后,为维护女真旧俗赢得民心,曾重修上京宫室作为陪都。至金末,元军攻克金上京,皇城内仅剩下一片残垣焦土,繁华落尽,灯灭星稀。时历几百年风雨,女真后裔满族再次入关,建都燕京,女真人的祖地金上京,从此被彻底废弃。如今的东北人,都知道阿城会宁府城墙遗址内种植的大蒜,个大味浓,辛辣甘甜;而百米之遥城墙外的农地,种植的蒜头则其味寡淡,比之会宁府的蒜头大大逊色。有人说,金上京遗址出产的蒜头,浓缩了金源文化几百年的精华,可在咀嚼中重温金人开疆拓土的艰辛。燕京作为都城,始自海陵王,历经元明清三朝。海陵王毁了金上京,却创造了新燕京。古旧的铜镜,映照了一座城池的毁灭,伴生着另一座城郭的诞生。目光穿透镜面,遥远喧嚣的影像,由模糊渐渐趋于清晰:有疾驰的马队从镜中奔来,那一条从金上京到燕京的漫漫迁徙之途,恰是一条各民族融合之路。我在一面“海东青鸾兽镜”前驻足,“海东青”三个字,让我倏然心惊。镜子背面的图饰中心内区是一头神兽,外区周边一圈为蹲守的数只鸾鸟——海东青。海东青形如隼却性猛,善捕天鹅。据《辽史拾遗》记载,“海东青,大仅如鹘,既纵,直上青冥,几不可见。俟天鹅至半空,自上而下,以爪攫其首,天鹅惊鸣,相持殒地”。海东青的体积仅有天鹅的五六分之一,一次却可击落三四只天鹅,然后扬长而去……海东青恰恰产于女真人肇兴之地,也许正是为了证明一个崛起的弱小民族,敢于挑战强国的勇气和实力。时隔近千年,如今被誉为“东方之鹰”的海东青,已成为满族祖先的精神象征。图纹逐渐变得凝重,我惊讶这平面的镜子,竟然可以看到如此粲然的立体影像。展厅柔和的光线,在几百面铜镜上折射出幽幽绿莹,交错辉映,竟让人生出几分幻觉。想象着当年金上京鼎盛时期的酒宴上,善骑射喜渔猎的女真人的萨满乐舞,曾是何等率性、欢快、狂野和虔诚。曾有文字记载萨满舞“……五六妇人,涂丹粉,艳衣,立于百戏后,各持两镜,高下其手,镜光闪烁,如祠庙所画电母”——可有人见过持镜跳跃的舞者?日光、月光、星光、火光,均在镜中旋转,犹如火炬与闪电的亲吻……那该是怎样奇妙的创意和画面啊!查阅相关史料,发现金代铜镜的兴盛,竟是源于缺铜。金国禁铜极严,不允许私人生产,铸出铜镜,须由官方检验镜背边缘的刻款和押记。铜镜一时成为紧俏“升值”的硬通货,百枚小铜钱即可铸成十厘米的铜镜转卖官府,因此造成民间私自“销钱铸镜”之风流行,也因此为金上京博物馆留下了如此丰厚的铜镜艺术馆藏。恍然明白何谓“背景”一词:墨绿的铜镜背面,潜隐着推动历史发展的经济动力。历史的真相和岁月掩藏的所有密码,有时,却藏在镜子背面沉寂的暗角里。(取材自张抗抗同名散文)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展馆将那光滑透亮的镜面悄悄敛藏敛藏:收起B.浓缩了金源文化几百年的精华浓缩:凝聚C.竟然可以看到如此粲然的立体影像粲然:鲜明D.却藏在镜子背面沉寂暗角里沉寂:沉稳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铜镜是女真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B.金王朝以“金”为国号,与金子的特质、颜色相关。C.作者对满族入关建都燕京而废弃了金上京痛惜哀叹。D.本文想象与联想丰富,语言深邃,读来有沧桑之感。18.文章引用了“海东青”和“萨满舞”的相关史料,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分析其作用。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标题中的“镜像”包含了哪几层含义。〖答案〗16.D17.C18.①引用“海东青”的史料,生动再现“海东青”捕猎天鹅的过程,表现了它的凶猛,象征女真人敢于挑战强大对手的勇气和实力。②引用“萨满舞”的史料,再现了女真人跳萨满舞时奇妙的创意和画面,体现了女真人率性、狂野、虔诚的民族文化特征。19.①是“金史”的形象补遗和“金源文化”的生动例证。②展现出金代社会风俗、民间日常生活景象和审美趣味。③反映出各民族融合之路。④通过金代民间私铸铜镜成风,反映经济动力推动历史发展。⑤铜镜背后的纹饰揭示了历史真相,解密了岁月变迁中的民族发展史。〖解析〗【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D.“沉稳”指“指人的性格深沉而稳重”,文中要用“沉寂”说“历史的真相和岁月掩藏的所有密码”所藏之地的特点,应该解释为“寂静”。“寂静”,非常安静,没有声音。故选D。【1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痛惜哀叹”言过其实,对于“金上京”被废弃,作者虽然感到遗憾,但面对历史发展的规律也无可奈何,因为这是“一条各民族融合之路”。故选C。【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原文在介绍到“海东青鸾兽镜”时谈到“海东青形如隼却性猛,善捕天鹅”的特征,引用了《辽史拾遗》的记载,由引文“海东青,大仅如鹘……天鹅惊鸣,相持殒地”内容可知,生动再现“海东青”捕猎天鹅的过程,表现了它的凶猛。由“海东青恰恰产于女真人肇兴之地,也许正是为了证明一个崛起的弱小民族,敢于挑战强国的勇气和实力”可知,“海东青”象征女真人敢于挑战强大对手的勇气和实力。原文在介绍“展厅柔和的光线,在几百面铜镜上折射出幽幽绿莹,交错辉映,竟让人生出几分幻觉”时,想象到了“女真人的萨满乐舞,曾是何等率性、欢快、狂野和虔诚”时,写到“曾有文字记载萨满舞”,可知,引用“萨满舞”的史料,体现了女真人率性、狂野、虔诚的民族文化特征。由引文“可有人见过持镜跳跃的舞者?……那该是怎样奇妙的创意和画面啊”可知,史料再现了女真人跳萨满舞时奇妙的创意和画面。【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标题可以聚焦文章的内容,引领读者围绕标题去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标题中的“镜像”包含了哪几层含义,需从文中去找与“镜像”相关的认识。由“这些铜镜,已成为“金史”的形象补遗和“金源文化”的生动例证”可知,“镜像”是“金史”的形象补遗和“金源文化”的生动例证。由“自从清代玻璃镜自西方传入后,铜镜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古人用以梳妆整容的铜镜,失去了当初的实用功能,被今人之手转化为审美和文化研究的对象”可知,铜镜之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梳妆整容的实用功能,是审美和文化研究的对象,可以展现金代社会风俗,具有审美价值。由“古旧的铜镜,映照了一座城池的毁灭,伴生着另一座城郭的诞生”“那一条从金上京到燕京的漫漫迁徙之途,恰是一条各民族融合之路”可知,“镜像”反映出了各民族融合之路。由“民间私自‘销钱铸镜’之风流行,也因此为金上京博物馆留下了如此丰厚的铜镜艺术馆藏”“恍然明白何谓‘背景’一词:墨绿的铜镜背面,潜隐着推动历史发展的经济动力”可知,金代民间私铸铜镜成风,给后世留下丰厚的铜镜艺术馆藏,反映了经济动力推动历史发展的事实。由“墨绿的铜镜背面,潜隐着推动历史发展的经济动力。历史的真相和岁月掩藏的所有密码,有时,却藏在镜子背面 沉寂的暗角里”可知,铜镜背后的纹饰揭示了历史真相,解密了岁月变迁中的民族发展史。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6分。语言基础运用20.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①在北京,如果想在城区寻一处赏柳的好地方,老北京人多半会推荐长河。②历代京城的引水河道是长河。③清乾隆年间,长河经过疏浚修缮,成为供皇室成员从紫禁城前往颐和园、圆明园等西郊御苑的专用水路。④乘着画舫式的游船,水中碧波荡漾,两岸杨柳依依,柳枝铺陈水面,满目春意盎然……这就是著名的“长河观柳”。⑤买上一张全程票,从北京动物园码头出发,到紫竹院公园的紫御湾码头换乘,从南长河转昆玉河后,最终到达颐和园南如意码头。(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句中“多半”一词不可以删掉。B.③句中两处画线的句子,位置可互换。C.④句中的成语“春意盎然”可改为“春意阑珊”。D.⑤句中可补充主语“游客”。(2)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请改写第②句,使文段表达更为连贯顺畅。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1)C(2)长河是历代京城的饮水河道。〖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熟语)的能力。A.正确。“多半”表示不是全部,不是所有人都“推荐长河”,所以不能删掉。B.正确。“清乾隆年间”“长河经过疏浚修缮”都是“成为……专用水路”的状语,可以相互交换。C.错误。此处列举“水中碧波荡漾,两岸杨柳依依,柳枝铺陈水面”等,突出北京的春天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应该用“春意盎然”,不能用“春意阑珊”。春意盎然:春天生机勃勃,韵味正浓。春意阑珊:指春天就要过去了。D.正确。“买上一张全程票”表达简洁,省略了主语“游客”,可以补充出来。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变换句式的能力。结合前文“老北京人多半会推荐长河”,②句可改成以“长河”开头,作为主语,和前文的衔接更加紧密,同时形成顶真句式,意蕴丰富;结合后文“长河成为……专用水路”,将②句改成以“长河”为陈述对象,也能和后文衔接更加紧密。所以可改写成:长河是历代京城的饮水河道。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21.“文字讨好”是指线上聊天时字斟句酌地使用词汇,并外加表达感谢等情感的符号和表情。有人认为这是被迫讨好,有人认为这是出于礼貌和真诚。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阐述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答案〗示例:“文字讨好”是一种出于礼貌和真诚的“悦人悦己”的新型社交礼仪。活泼的文字和表情可加强语气效果,传递文字以外的信息,避免文字聊天时“词不达意”的误会。此外,对被“文字讨好”的人来说,更容易产生被尊重的感觉;对主动进行“文字讨好”的人来说,可以为自己打造一个和善、谦卑的社交形象,降低社交难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写作类型:议论类。审题:材料中介绍了“文字讨好”的概念,同时指出两种针对这种现象的观点,即“被迫讨好”“出于礼貌和真诚”,题目要求考生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以考生可以肯定其中一个观点并进行理由阐述,也可以辩证地看待“文字讨好”的利弊,言之成理即可。写作指导:写作时必须要观点明确,最好开门见山。如果认为其是被迫讨好,可从其改变了原有的语言习惯、“讨好”内卷的现象泛滥、不“讨好”则加大了社交难度等角度加以分析;如果认为其是出于礼貌和真诚,则可以从使用活泼的文字和表情可以加强语气效果、传递出文字以外的信息、很大程度上避免文字聊天时“词不达意”的误会、“文字讨好”悦人悦己、可降低社交难度等角度加以分析。22.学生会要组织一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并写出设计理由。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答案〗主题:法治宣传进社区。设计理由:1.目前,小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比较淡泊,常会在无意之间触犯法律,同时在受到伤害时也少有通过法律维权的情况;2.活动的准备过程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法律,增强法制观念;3.电影《第二十条》影响强烈,借此机会在社区进行法制宣传可以事半功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写作类型:实用类。审题:考生要抓住“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并写出设计理由”“不超过150字”等关键词,明确本题有两个任务,即设计主题和阐述理由,考生不要遗漏要求:同时要明确活动组织者的身份和活动的范围及对象。写作指导:设计主题时要结合学生的身份特点和社区的需求,比如绿色环保、读书宣传、关爱空巢老人等等;理由可从活动的必要性和意义等角度进行阐述;此外要注意作到语言简明,条理清晰,不超过150字。23.请以“穿越时光”为开头,写一首小诗或抒情文字。题目自拟。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答案〗穿越时光,我寻觅那遗失的足迹,岁月如河,流转不息。风轻轻拂过,携带着往事的温馨,我试图捕捉,那些曾经的片段。指尖轻触,感受到历史的厚重,眼前浮现,过往的欢声笑语。心中涌起,那份无法言说的感动,时光啊!你能否为我停留片刻?让我再看一看,那熟悉的身影,再听一听,那久违的声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写作类型:抒情性微写作。审题:要求以“穿越时光”为开头,限定了开头语。“穿越时光”是一种回顾,是一种回忆,以此为开头,后面内容可以是对往昔的回忆和反思,可实可虚,实可以想回到童年美好时光、回到亲人还在世的岁月、回到历史上激动人心的时刻……虚可以和古人后人为友,可以参与兰亭盛会,可以穿越改写历史……不管选择哪类穿越,注意要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写小诗要注意诗歌语言的特点,诗行的摆放等。写作指导:首先明确“穿越时光”后想做什么,比如想寻找遗失的岁月、回顾往日的温馨时刻,接着用抒情方式表达具体内容,以前的岁月有哪些让人流连忘返,有哪些让人刻骨铭心,都可作为“穿越时光”后的抒情内容。或者写穿越到古代或未来,如穿越古代后见到先贤圣人,以苏轼为例,多想和苏轼一起游赤壁,赏那山间的明月,听那醉人的箫声,聆听苏子教诲,以清风、明月为人生最大财富……抒情内容和选择对象要契合,注意传达的情感应积极向上,抒情自然真挚。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24.按要求作文。激活,是指刺激机体内某种物质,使其活跃地发挥作用。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等许多领域都需要“激活”来推动发展。请以“激活”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答案〗略〖解析〗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材料先介绍了什么是“激活”,是对机体内物质的刺激,以促使其活跃地发挥作用。然后指出无论是经济、科技,还是文化、艺术等领域都要激活,只有激活才能使该领域更活跃,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成长发展,实现更大的价值。本次作文重在对“激活”一词意义的理解和扩展。“激活”可以理解为使原本处于沉寂休眠或未被充分利用的事物变得活跃、有生机,发挥出更多的作用和价值。经济上,激活市场活力,调整经济政策,可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上,激活创新动力,用创新赋能,助力实现科技强国。文化上,激活文化创造力,以文化人,让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展现出新的生机活力,激发文化自信。艺术上,激活灵感,通过各种手段创造出更多具有价值的艺术作品,让艺术之美浸润心田,推动优秀文化艺术焕发光彩。考生可以从不同方面谈自己对于“激活”的理解,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写作时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明确观点,如若要指出科技创新是激活科技发展的关键,主体论述部分要层次清晰,要运用丰富的论据来支持和证明论点,论据要具有典型性和新颖性。如先强调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论述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再提出解决激活科技的具体方法,如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创新人才,优化创新环境等。结论部分,需要对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升华。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激活科技“一池春水”,激励青年科技人才大胆创新、干事创业,以科技创新激活产业创新,向着现代化科技强国目标奋勇前进。立意:1.文化自觉和自信是激活文化发展的关键。2.注重科技创新,激活科技发展。3.激活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5.按要求作文。整理听课笔记,可以让学习更有效率;整理房间,可以让生活更有条理;整理情绪,可以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整理”可以让我们得到更好的结果。请以“整理”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答案〗略〖解析〗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作文材料部分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列举了三个现象。整理听课笔记,让琐碎繁杂的知识变得条理清晰,效果是可以让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整理房间,让散乱的物品变得整齐有序,效果是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条理;整理情绪,让纷乱的心情变得安稳平和,效果是可以心平气和地去解决问题……上述三个现象涉及的要点可理解为:整理了什么、整理的效果,暗含整理前后的变化。进而可以归纳“整理”的内涵:使之有条理有秩序,更有效率、更好解决问题等。省略号表明还可以有其它方面的“整理”。第二句话,是对前文的总结。“‘整理’可以让我们得到更好的结果”,说明整理的“目的”是“得到更好的结果”,其中“更好”一词蕴含整理前后的变化,即“整理后”优于“整理前”。本次作文意在引导学生思考“整理”在生活、学习重要作用。整理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如房间、书籍、材料、行装等;也可以是抽象的,如知识、心情、遗产、时间、人际关系、发展思路、环境、习惯、标准等;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国家的。通过整理,让人生变得更目标清晰,态度变得更加认真细致,生活变得更美好,环境变得更整洁,遗产得以更好继承,发展方向更加明确,蓝图变得更加可望等,让一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写作时,要能够提升叙事设计能力,规避简单化、平面化、套路化。谋篇布局上有设计、有亮点,有起伏,有比较;构思上,要符合情理逻辑,要能够以小见大,引人入胜。文采上,可以借助成语的使用、名言的引用、修辞手法的运用,让文章内容更丰富多彩。当然手法方面也少不了细节感人。还可以采用倒叙的手法,将结果放在文章开头,如经过整理,泥人这一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继承。然后按照时间顺序生动叙述之前的遗产继承面临的严重危机,再记叙通过具体的行动,如采用新的展示形式,走进日常生活,吸引年轻人的目光等,改变泥人这一古老技艺的传承。此处,可以运用一些细节描写,以突出“整理”的过程之用心,之艰辛。最后卒章显志,升华中心,一项小小的非遗,代表的是祖先的技艺和精神,代表是中华文化的绵延与传承,通过整理,让文化的光芒更加夺目。立意:1.整理生活,让生活充满情趣。(房间的整理,让每一件物品都体现出美感)2.整理心情,乐观面对生活。(一次失败后对自我的反思,从而以昂扬的心态面对生活中风雨)3.整理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所在家乡环境的整理,实现天蓝水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民族众多、疆域广袤的中华大地,汉字在统一思想文化观念、传承发扬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字的维系。汉字形成和发展的时代,正是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文化进入文明阶段。汉字记录夏商周的历史文化,传承先秦经典和诸子百家学说,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主色调。秦汉大一统,“车同轨、书同文”巩固了中央集权;汉代以后形成的经学阐释传统,使得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广泛传播,进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的价值体系,形成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作为一种视觉符号系统,汉字能够适应汉语多方言区交际的需要,形成了跨方言区的汉语书面语系统——雅言。从雅言到官话再到民族共同语,汉字推动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向心力和中华文明的持久影响力。当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因。(取材于霍志刚的文章)材料二“一笔一画皆学问。”静态地观察每一个汉字,其字形本身就积淀着中华文化的深幽奥秘。“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文”指独体字,字形本身不能再分割;“字”指合体字,字形可以再分割。因此,“文”只能“说”,而“字”却可解,“说文解字”之名诚不虚也。被誉为“文宗字祖”的许慎很早就洞悉了“文字”的奥秘。越是古老的汉字,尤其是甲骨文、金文等先秦文字,其象形或表意成分越是浓厚,因此蕴含着更多造字时代的文化信息。比如,彩虹的“虹”字,象形字,甲骨文中作形,像前后两首蜿蜒向下的大虫的样子。这与虹拥有两首、能够下饮江河之水的传说正相符合。甲骨文中记载,“有出虹自北,饮于河”,大意是有“虹”从北面出来,在河里饮水。对于天空中出现彩虹这一自然现象,古人还不能给予科学解释,于是就把它想象成了一条在河里饮水的虫。再后来,字形向合体字方向演化,《说文》中是一个从虫从申(电)的会意字,但多数时候是从虫工声,即沿用至今的“虹”。不过,在帛书文字中曾一度出现过从雨工声的字形。无论从“申(电)”还是从“雨”,均表明古人已经意识到虹与雨水的关系。汉字记录语言,蕴含文化,每一个字形都有其时代性,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正因为拥有与中华文化元素高度切合的特点,汉字才能有机地融入中华文化的系统之中,与中华文化的众多元素之间建立起密切的依存关系。加强汉字阐释工作,深入挖掘汉字背后的历史思想文化内涵,提炼展示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不仅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应有之举。(取材于齐航福的文章)材料三一种文字能否长期充当全民的交际工具,关键在于这种文字能否有效满足社会和语言发展的需求。语言中词汇越来越丰富,这就要求文字的字符数量能随之增加;社会发展中需要记录的事务日渐繁多,这就要求文字越来越方便书写,以有效提高记事速度。汉字发展的总体方向,恰恰满足了这两方面的需求。较早产生的汉字多为象形字,个性化很强,数量也相当有限。尽管人们后来摸索出用两个或几个象形字组合造字的会意方法,也仍然无法满足语言日渐丰富的需求。如果解决不了,汉字很可能像其他几大古文字一样,转而走向拼音文字的道路。但充满智慧的中国先民们,在早期朴素辩证哲学的启发下,运用“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理念,将一元化的象形方法转化为二元化的形声机制,产生了由形符和声符组合而成的形声字。这种音义结合的构形方式,因其很大的优越性、区别性、能产性和系统性被广泛应用,也使汉字的长期生存成为可能。在书写方面,汉字由早期的整体象形性,到小篆的完全线条化,再到隶楷的彻底笔画化,一直朝着方便书写的方向进行系统性调整,有效满足了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特别是计算机问世以来,汉字又通过形码和音码等多重手段,很好地解决了电脑输入和呈现的问题,粉碎了“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的预言。汉字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几千年来一直支撑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就如同运载火箭一样,助推中华文化飞跃一个又一个新高度。而且,汉字自古至今一直顽强地坚持自己独特的表意性,使得其形体内部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一个个字符,就如同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传递着来自古代社会的音讯,描绘着中华文化发展演化的历史轨迹。(取材于王立军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汉字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与汉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B.汉字的形成塑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价值体系。C.汉字的读音使其能适应汉语多方言区交际的需要。D.雅言只在特定的方言区之间起到统一的交际作用。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汉字字形本身积淀着中华文化”。下列选项不能支撑这个观点的一项是()A.“笙、笛”等字以“竹”作部首,反映当时部分乐器制作与竹子密切相关。B.“松、柏”具有凌寒不凋的特点,其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C.甲骨文“男”字中的“力”像原始耕地农具,说明造此字时已进入农业社会。D.取象于动物形体的甲骨文很丰富,这是原始狩猎生活在文字构形上的反映。3.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字发展的总体方向满足了社会和语言发展的需求。B.形声字的广泛应用避免了汉字走向拼音文字的道路。C.汉字书写笔画的变化体现出更为形象化的语言特征。D.汉字突破时空的局限,完整记载和传承了中华文化。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由古代语言文字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B.每一个汉字形体背后蕴含的文化奥秘,都是中国文化鲜活的存在。C.汉字的演变正是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反映。D.随着数字时代到来,简便快速的输入法不再利用汉字形体的要素。5.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说明汉字为什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答案〗1.A2.B3.C4.D5.①汉字有统一思想文化观念、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②汉字能够适应汉语多方言区交际的需要。③汉字有表意特点,与中华文化元素高度切合。④汉字自身不断进行系统性调适和完善。〖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汉字的形成塑造了……共同价值体系”错。根据“汉代以后形成的经学阐释传统……进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的价值体系”可知,文中说的是“经学阐释传统”使得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广泛传播,进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的价值体系。C.“汉字的读音使其能适应……的需要”错。根据“作为一种视觉符号系统,汉字能够适应汉语多方言区交际的需要”可知,文中强调的是作为一种“视觉符号系统”,汉字能够适应汉语多方言区交际的需要。D.“只在特定的方言区之间……”错。根据“形成了跨方言区的汉语书面语系统”可知,应该是“跨方言区”而非“特定的方言区”。故选A。【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根据“汉字字形本身积淀着中华文化”可知,作者强调的是汉字字形的独特意义,“松、柏”具有凌寒不凋的特点,为会意字,未体现字形本身,故不能支撑作者的观点。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体现出更为形象化的语言特征”错。根据“在书写方面,汉字……一直朝着方便书写的方向进行系统性调整,有效满足了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可知,书写笔画的变化体现出便于书写的现实需求,而非“更为形象化”。故选C。【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D.“简便快速的输入法不再利用汉字形体的要素”错。根据“汉字又通过形码和音码等多重手段,很好地解决了电脑输入和呈现的问题……”可知,汉字在电脑中呈现是通过形码、音码等手段,而“形码”是依据汉字字形进行编码,故简便快速的输入法并没有淡化汉字形体的要素。故选D。【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汉字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在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和技术适应等多个层面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汉字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据此可结合三则材料,具体分析作答。根据材料一“汉字在统一思想文化观念、传承发扬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分析得出:汉字有统一思想文化观念、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根据材料一“作为一种视觉符号系统,汉字能够适应汉语多方言区交际的需要”可分析得出:汉字能够适应汉语多方言区交际的需要。根据材料二“越是古老的汉字……其象形或表意成分越是浓厚”“正因为拥有与中华文化元素高度切合的特点,汉字才能有机地融入中华文化的系统之中……”及材料三“汉字自古至今一直顽强地坚持自己独特的表意性”可分析得出:汉字有表意特点,与中华文化元素高度切合。根据材料三“……关键在于这种文字能否有效满足社会和语言发展的需求……汉字发展的总体方向,恰恰满足了这两方面的需求”“这种音义结合的构形方式……使汉字的长期生存成为可能”“一直朝着方便书写的方向进行系统性调整”可分析得出:汉字自身不断进行系统性调适和完善。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今朝廷法严令具,无所不有,而臣以谓无法度者,何哉?方今之法度,多不合乎先王之政故也。孟子曰:“有仁心仁闻而泽不加于百姓者,为政不法于先王之道故也。”以孟子之说,观方今之失,正在于此而已。夫以今之世去先王之世远,所遭之变、所遇之势不一,而欲一修先王之政,虽甚愚者犹知其难也。然臣以谓今之失患在不法先王之政者,以谓当法其意而已。夫二帝、三王①,相去盖千有余载,一治一乱,其盛衰之时具矣。其所遭之变、所遇之势,亦各不同,其施设之方亦皆殊,而其为天下国家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臣故曰:当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乎先王之政矣。虽然,以方今之势揆之,陛下虽欲改易更革天下之事,合于先王之意,其势必不能也。以方今天下之人才不足故也。臣尝试窃观天下在位之人,未有乏于此时者也。夫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臣又求之于闾巷草野之间,而亦未见其多焉。岂非陶冶而成之者非其道而然乎?臣以谓方今在位之人才不足者,以臣使事之所及则可知矣。今以一路②数千里之间,能推行朝廷之法令,知其所缓急,而一切能使民以修其职事者甚少,而不才苟简贪鄙之人,至不可胜数。其能讲先王之意以合当时之变者,盖阖郡之间往往而绝也。朝廷每一令下,其意虽善,在位者犹不能推行,使膏泽加于民,而吏辄缘之为奸,以扰百姓。臣故曰:在位之人才不足,而草野闾巷之间亦未见其多也。夫人才不足,则陛下虽欲改易更革天下之事以合先王之意,大臣虽有能当陛下之意而欲领此者,九州之大,四海之远,孰能称陛下之指,以一二推行此,而人人蒙其施者乎?臣故曰:其势必未能也。孟子曰:“徒法不能以自行。”非此之谓乎?然则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今之天下,亦先王之天下。先王之时,人才尝众矣,何至于今而独不足乎?故曰:陶冶而成之者,非其道故也。(取材于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备注〗①二帝、三王:二帝指唐尧、虞舜,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②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相当于现代的“省”。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政不法于先王之道故也法:效法B.以方今之势揆之揆:考察C.而吏辄缘之为奸缘:凭借D.孰能称陛下之指称:称道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有仁心仁闻而泽不加于百姓者/而其为天下国家之意B.以孟子之说/非此之谓乎C.夫以今之世去先王之世远/以臣使事之所及则可知矣D.虽甚愚者犹知其难也/其意虽善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盛衰之时具矣

其间盛世和衰世都有B.嚣天下之口

使天下人议论纷纷C.未有乏于此时者也

没有人在这个时代穷困D.徒法不能以自行

只有法令(而没有执行的人,法令)自己不能发生效力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廷的法令虽然详备,却大都与先王治理国家的政策不合。B.虽时移世易,但效法先王的具体政策在当时仍然非常必要。C.解决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是改革国家弊政中最紧迫的事。D.只有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法,才可使朝野人才得以充盈。10.王安石认为变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请根据第四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答案〗6.D7.A8.C9.B10.①能领会先王用意、陛下的意旨(施恩于百姓)。②能适应形势的变化。③能忠实推行朝廷法令。④不侵扰百姓,使百姓都能获得改革的好处。〖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句意:(那是因为)治国没有效法先王之道的缘故。B.正确。句意:根据今天的形势来考察衡量。C.正确。句意:而一些官吏常常借机狼狈为奸。D.错误。“称”,符合。句意:谁能符合陛下的意旨。故选D。【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相同。“而”,连词,表转折,“但是,然而”。句意:(国君)有仁爱的心意和仁爱的声誉但他的恩泽却不能施加给百姓。/然而他们治理国家的用意。B.不同。“之”,助词,“的”;/代词,“这种情况”。句意:用孟子的话。/不正是说的这种情况吗?C.不同。句意:“以”,介词,“因为”;/连词,“根据”。因为当今的时代距离先王的时代已很久远。/根据我出使外地所接触到的现象,就可以知道了。D.不同。“虽”,连词,“即使”/连词,“虽然”。句意:即使是十分愚蠢的人尚且知道它的困难。/虽然本意很好。故选A。【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C.“未有乏于此时者也”,“乏”,缺乏;“于此时”,比现在。句意:(觉得人才从来)没有比现在更为缺乏的。故选C。【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但效法先王的具体政策在当时仍然非常必要”错,根据“以谓当法其意而已”,可知非常必要的是“效法先王的用意”,而不是“效法先王的具体政策”。故选B。【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根据“则陛下虽欲改易更革天下之事以合先王之意,大臣虽有能当陛下之意而欲领此者”,可知“人才”应该:能领会先王的用意、陛下的意旨(施恩于百姓)。②根据“其能讲先王之意以合当时之变者,盖阖郡之间往往而绝也”,可知“人才”应该:能适应形势的变化。③根据“能推行朝廷之法令,知其所缓急,而一切能使民以修其职事者甚少”,可知“人才”应该:能忠实推行朝廷法令。④根据“朝廷每一令下,其意虽善,在位者犹不能推行,使膏泽加于民,而吏辄缘之为奸,以扰百姓”,可知“人才”应该:不侵扰百姓,使百姓都能获得改革的好处。参考译文:如今朝廷的法令严密详备,包罗万象,而我却认为没有法令制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法令制度,大都不合先王治理国家的政策。孟子说:“(国君)有仁爱的心意和仁爱的声誉,但他的恩泽却不能施加给百姓,(那是因为)治国没有效法先王之道的缘故。”用孟子的话,考察当前的弊病,(问题的关键)正在这里。因为当今的时代距离先王的时代已很久远,所遇到的变化、所面临的形势不同,而想一一重修先王的政策,即使是十分愚蠢的人尚且知道它的困难。然而我之所以认为当今政策上的错误,弊病在于不效法先王的政策,是指应当效法先王的用意。二帝、三王(的时代),距今有一千多年,治乱更迭,其间盛世衰世都有。他们所遇到的变化、所面临的形势,也各不相同,他们施行设置的措施也都不相同,然而他们治理国家的用意,主次先后的考量,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以我说:应当效法先王的用意。效法先王的用意,那么我们所进行的变法改革,就不至于惊骇天下人的视听,使天下人议论纷纷,而这本身就已合乎先王的政策了。虽然这样,根据今天的形势来考察衡量,陛下虽想改革国家的弊政,以符合先王的用意,(依据)现今的时势必定不能做到的。这是因为当今天下人才不足的缘故。我曾试着观察天下在职的官吏,(觉得人才从来)没有比现在更为缺乏的。上面缺乏人才,就会有人才沉沦废弃、隐伏埋没在下面,而不被当时执政的人所发现。我又到民间去访求,也没有发现有多少人才。难道不是由于培养造就人才的方法不正确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吗?我认为当今在职的人才不足的情形,根据我出使外地所接触到的现象,就可以知道了。现在一路方圆几千里之间,能够推行朝廷的法令,知道它的轻重缓急,而且一切措施都能让百姓做好他们本职工作的人才很少,而没有才能、马虎草率、贪婪卑鄙的人,却不可胜数。那些能够讲求先王的用意以适应当下形势变化的人,大概整个州郡当中往往没有一人。朝廷每一项法令下达,虽然本意很好,在职的官吏还是不能推行,使陛下的恩惠得以施予百姓,而一些官吏常常借机狼狈为奸,欺扰百姓。所以我说:在职的人才不足,而民间百姓当中人才也不见得多。人才不足,那么陛下虽然想改革国家的弊政,使它合乎先王的用意,大臣当中虽然有能够符合陛下的心意而想承担改革任务的,但是九州这样大,四海这样远,谁能符合陛下的意旨,来一一推行这些法令,使每一个人都能蒙受改革的好处呢?所以我说:目前的形势一定不能做到。孟子说:“只有法令(而没有执行的人,法令)自己不能发生效力。”不正是说的这种情况吗?既然这样,那么现在最紧迫的事,在于人才而已。今天的天下,也就是先王(那时)的天下。先王的时代,人才曾经很多,怎么会到今天人才就不足了呢?所以说:这是培养造就人才的方法不正确的缘故。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①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备注〗哉?人焉廋哉?”(《为政》)②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③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备注〗廋:隐藏。(1)请将画线句翻译为现代汉语。①观其所由②以德报怨(2)以上三则材料,对你树立正确的交际观有什么启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①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②拿恩惠来回答怨恨(2)①与人交往一定要观察这个人的行为。②与人交往要公正、直率、光明磊落。③与人交往要正派、合群但不组成小利益集团。〖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①“观”,观察;“由”,经由,途经。②“以”,拿;“德”,恩惠;“怨”,怨恨。(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观点谈认识的能力。①与人交往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要观察这个人的行为。②与人交往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要公正、直率、光明磊落。③与人交往要“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要正派、合群但不组成小利益集团。参考译文:①孔子说:“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处事的动机,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那么,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②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③孔子说:“君子庄重又谨慎,而不与别人争执,虽然合群而不结党营私。”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新柳薛能轻轻须①重不须轻,众木难成独早成。柔性定胜刚性立,一枝还引万枝生。天钟和气元无力,时遇风光别有情。谁道少逢知己用?将军②因此建雄名。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③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④。〖备注〗①须:是,自。②将军:指西汉周亚夫,曾屯兵名叫细柳的地方。③解:能。④清霜:指秋天。12.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薛诗首句中“轻轻”言新柳身姿轻柔,但句尾的“轻”有轻浮之意。B.薛诗“柔性”句写柳树比“刚性”的“众木”更易适应环境而生存。C.薛诗“天钟”句写大自然既赋予柳树以温柔,又赋予它强悍的力量。D.曾诗“解把”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柳絮高高扬起遮蔽了日光月色。13.以下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薛诗用“众木难成”来反衬柳树的“早成”,表达了他对柳树早熟的好感。B.薛诗用“别有情”三字引发读者想象柳树逢时生长、风韵宜人的优美景象。C.曾诗写柳枝借东风飘舞,柳絮漫天,以及预示柳树凋零的过程,意蕴深长。D.两诗都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将诗人的人格追求寄托在对柳树的描写之中。14.两首诗同样咏“柳”,在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12.C13.D14.(1)《新柳》表达了诗人对柳树柔中有刚的赞美之情。“轻轻须重不须轻”“柔性定胜刚性立”两句中柳树轻飘而庄重,性柔而胜刚。尾句将柳树与周亚夫将军的英名相关联,暗示柳树柔中有刚。(2)《咏柳》将柳树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柳树的嘲讽。“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表现出初春柳树借东风恣意狂摆、得意忘形的形象。“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警告了依势逞狂的小人。〖解析〗【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又赋予它强悍的力量”错误,“天钟”句的意思是:苍天好像把太多的平和之气聚集到了新柳上,以至于让新柳轻柔得无以复加。此处要表现的新柳的轻柔,与“强悍的力量”无关。故选C。【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两诗都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错误,薛能的《新柳》托物言志,曾巩的《咏柳》托物拟人、借物寓理。故选D。【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1)《新柳》中“轻轻须重不须轻,众木难成独早成”这两句是说:要重视那轻柔嫩弱的新柳而不能轻视,因为他在众树木还无生机时就早已抽条、生叶。用“众木难成”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