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史》未命名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孔克仁,句容人。由行省都事进郎中,尝偕宋濂侍太祖,太祖数与论天下形势及前代兴亡事。陈友谅既灭,太祖志图中原,谓克仁曰:“元运既隳,豪杰互争,其衅可乘。吾欲督两淮江南诸郡之民,及时耕种,加以训练,兵农兼资,进取退守,仍于两淮间馈运可通之处,储粮以俟。兵食既足,中原可图。卿以为何如?”克仁对曰:“积粮训兵,观衅待时,此长策也。”当是时,江左兵势日盛,太祖以汉高自期,尝谓克仁曰:“秦政暴虐汉高帝起布衣以宽大驭群雄遂为天下主今群雄蜂起皆不知修法度以明军政此其所以无成也。”因感叹久之。又曰:“江南则唯我与张士诚耳。士诚多奸谋,尚间谍,御众无纪律。我以数十万众,修军政,任将帅,相时而动,其势有不足平者。”克仁顿首曰:“主上神武,当定天下于一矣。”尝阅《汉书》,濂与克仁侍。太祖曰:“汉治道不纯者何?”克仁对曰:“王霸杂故也。”太祖曰:“谁执其咎?”克仁曰:“责在高祖。”太祖曰:“高祖创业,遭秦灭学,民憔悴甫苏,礼乐之事固所未讲。孝文为今主,正当制礼作乐,以复三代之旧,乃逡巡未,使汉业终于如是。帝王之道,贵不违时。三代之王有其时而能为之,汉文有其时而不为,周世宗则无其时而为之者也。”又尝问克仁:“汉高起徒步为万乘主,所操何道?”克仁对曰:“知人善任。”克仁侍帷最久,故获闻太祖谋略居多。洪武二年四月,命克仁等授诸子经,功臣子弟亦令入学,已,出知江州,入为参议,事死。(节选自《明史·孔克仁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秦政暴虐/汉高帝起/布衣以宽/大驭群雄遂为天下主/今群雄蜂起皆不知修法度/以明军政/此其所以无成也/B.秦政暴虐/汉高帝起/布衣以宽大/驭群雄遂为天下主/今群雄蜂起/皆不知修法度以明军政/此其所以无成也/C.秦政暴虐/汉高帝起布衣/以宽大驭/群雄遂为天下主/今群雄蜂起皆不知修法度/以明军政/此其所以无成也/D.秦政暴虐/汉高帝起布衣/以宽大驭群雄/遂为天下主/今群雄蜂起/皆不知修法度以明军政/此其所以无成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郎中:战国时为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之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B.太祖: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C.江左: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此地域概念盛行于唐以前。D.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故又以万乘代指天子。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克仁深得太祖赏识。由行省都事升任郎中,曾与宋濂一同侍奉太祖,太祖经常和他讨论天下形势及前代兴亡的史实。B.孔克仁具有战略眼光。太祖认为元朝衰败,争斗四起,若发动百姓,兵粮充足,则中原可图。他十分赞赏太祖的谋略。C.孔克仁心怀敬仰之情。太祖以汉高祖自许,表示要和张士诚一道整肃军政,任用将帅。他盛赞太祖,认为定能一统天下。D.孔克仁颇具独到见解。他曾与太祖讨论史事,太祖问他,汉高祖用什么办法让自己从平民成为万乘之主,他认为是“知人善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积粮训兵,观衅待时,此长策也。(2)高祖创业,遭秦灭学,民憔悴甫苏,礼乐之事固所未讲。【答案】1.D2.A3.C4.(1)储备粮食,训练士兵,窥伺敌方的空隙,等待时机,这是长久的策略。(2)高祖创立基业,遇上秦朝消灭学术,百姓穷苦困顿刚得到缓解,礼乐之事固然没有研习讨论。【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句意:秦政暴虐,汉高祖起自布衣,以宽大驾驭着群雄,于是成为天下之主。现群雄蜂拥而起,但都不知制定法度以严明军政,这就是他们难以成功的原因。“汉高帝起(于)布衣”省略句、状语后置句,之间不可断开,排除AB;“以宽大驭群雄”中承前省略主语“汉高祖”,“以宽大”作“驭”的状语,之间不可断开,“驭”的宾语为“群雄”,据以上信息排除C。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战国时为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错误,战国时为宫廷侍卫。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C.“要和张士诚一道”错误。原文说“因感叹久之。又曰:‘江南则唯我与张士诚耳。士诚多奸谋,尚间谍,御众无纪律。我以数十万众,修军政,任将帅,相时而动,其势有不足平者。’”大意是“因而感叹很久。又说:‘江南唯有我和张士诚。士诚多奸谋,崇尚间谍之术,治军无纪律。我率领数十万之众,整肃军政,任用将帅,伺机而动,我们的势力将不可战胜。’”可见并非一道。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积”,储备;“观衅”,意思是窥伺敌人的间隙以便行动;“此长策也”,判断句。(2)“憔悴”,穷苦困顿;“甫苏”,刚得到缓解;“固”,固然。参考译文:孔克仁,句容人。由行省都事晋升为郎中。曾和宋濂一同侍奉太祖,太祖多次和他讨论天下形势及前代兴亡的史实。陈友谅已被消灭,太祖立志谋图中原,对克仁说:“元朝的国运已被摧毁,豪杰互争,有空可乘。我将督促两淮、江南诸郡的百姓,及时耕种,加以训练,士兵、农民兼备,进可攻退可守,再于两淮之间的可运送粮食之处,储粮等候时机。兵粮充足,中原就可谋图。你认为怎样?”克仁回答说:“储备粮食,训练士兵,窥伺敌方的空隙,等待时机,这是长久的策略。”当时,江东的兵势日盛,太祖以汉高祖自许,曾对克仁说:“秦政暴虐,汉高祖起自布衣,以宽大驾驭着群雄,于是成为天下之主。现群雄蜂拥而起,但都不知制定法度以严明军政,这就是他们难以成功的原因。”因而感叹很久。又说:“江南唯有我和张士诚。士诚多奸谋,崇尚间谍之术,治军无纪律。我率领数十万之众,整肃军政,任用将帅,伺机而动,我们的势力将不可战胜。”克仁点头说:“主上神武,一定能一统天下。”太祖曾阅读《汉书》,宋濂和孔克仁侍奉其旁。太祖说:“汉朝治理国政不完美在哪里?”克仁说:“王道霸道杂用之故。”太祖说:“谁的错误呢?”克仁说:“责任在于汉高祖。”太祖说:“高祖创立基业,遇上秦朝消灭学术,百姓穷苦困顿刚得到缓解,礼乐之事固然没有研习讨论。孝文为贤德的君主,修定礼乐,恢复三代旧制,但顾虑重重而无暇顾及,致使汉朝帝业终归如此。帝王之道,可贵的是不违背时代。三代之王有时机而能为之,汉文帝有时机而不为,周世宗则是没时机而为之。”又曾问克仁:“汉高祖从平民成为万乘之主,他采用什么办法?”克仁回答说:“知人善任。”孔克仁侍奉太祖最久,所以了解太祖的谋略最多。洪武二年四月,命令克仁等人教授诸子经书,功臣的子弟也一起学习。不久,出任江州知州,又入朝为参议,后受牵连而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金濂,字宗瀚,山阳人,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宣德初,巡按广东,廉能最。改按江西、浙江,捕巨盗不获,坐免。盗就执,乃复官。尝言郡县吏贪浊,宜敕按察司、巡按御史察廉能者,如洪武间故事,遣使劳赉,则清浊分,循良劝。帝嘉纳之,用荐迁陕西副使。正统元年,上书请补卫所缺官,益宁夏守兵,设汉中镇守都指挥使,多议行。三年擢金都御史,参赞宁夏军务。濂有心计,善筹画,西陲晏然。时诏富民输米助边,千石以上褒以玺书。濂言边地粟贵,请并旌不及额者,储由此充。八年秋拜刑部尚书,侍经筵。福建贼邓茂七等为乱,都督刘聚、都御史张楷征之,不克。十三年十一月大发兵,命宁阳侯陈懋等为将军往讨,以濂参军务。比至,御史丁瑄已大破贼。茂七死,余贼拥其兄子伯孙据九龙山,拒官军。濂与众谋羸师诱之出伏精兵入其垒遂擒伯孙帝乃移楷讨浙寇而留濂击平余贼未下者。会英宗北狩,兵事棘,召还。言者交劾濂无功,景帝不问,加濂太子宾客,给二俸,寻改户部尚书,进太子太保。时四方用兵,需饷急,濂综核无遗,议上撙节便宜十六事,国用得无乏。初,帝即位,诏免景泰二年天下租十之三。濂檄有司,但减米麦,其折收银布丝帛者征如故。三年二月,学士江渊以为言,命部查理。濂内惭,抵无有。给事中李佩等请诘天下有司违诏故。濂恐事败,乃言:“银布丝帛,诏书未载,若概减免,国用何资?”于是给事中御史劾濂失信于民,为国敛怨,且评其阴事。帝欲宥之,而侃与御史王允力争,遂下都察院狱。越三日释之,削宫保,改工部。吏部尚书何文渊言理财非濂不可,乃复还户部。濂上疏自理,遂乞骸骨,帝慰留之。东宫建,复宫保。寻复条上节军匠及僧道冗食共十事。五年卒官,以军功追封沭阳伯,谥荣襄。濂刚果有才,所至以严办称,然接下多暴怒。在刑部持法稍深。及为户部,值兵兴财诎,颇厚敛以足用云。(选自《明史•列传四十八》,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濂与众谋/羸师诱之出/伏精兵/入其垒/遂擒伯孙/帝乃移楷讨浙寇/而留濂击平余贼未下者/B.濂与众谋羸师/诱之出伏/精兵入其垒/遂擒伯孙/帝乃移楷讨浙寇/而留濂击平余贼/未下者/C.濂与众谋羸师/诱之出/伏精兵/入其垒/遂擒伯孙帝/乃移楷讨浙寇/而留濂击平余贼未下者/D.濂与众谋/羸师诱之出/伏精兵/入其垒/遂擒伯孙帝/乃移楷讨浙寇/而留濂击平余贼/未下者/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B.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元、明、清三代沿袭此制,而明代尤为重视。C.北狩,意思到北方狩猎,借指向北进军:皇帝被掳到北方去的婉词。这里指英宗皇帝被俘。D.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工作劳累殒身于官任上,皇上下诏使其骸骨得以归葬故乡。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濂刚毅果断,有才干。面对地方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金濂建议朝廷派遣中央官员到地方考察吏治,鼓励廉洁能干的官员。这一建议得到皇上的赞许和采纳。B.金濂善于筹划,政绩突出。他上书请设汉中镇守都指挥使,并建议激发当地人们纳粮的积极性,使得边地粮食储备充裕。C.金濂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作为军务参赞随陈懋等讨伐叛贼邓茂七,虽然没有赶上诛灭邓茂七的战事,但在清剿余贼时,捉拿了他兄长的儿子邓伯孙。D.金濂理财有方。从都察院监狱放出来后,被削去所有官职,但在吏部尚书何文渊的坚持之下,又被调回户部。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洪武间故事,遣使劳赉,则清浊分,循良劝。(2)及为户部,值兵兴财诎,颇厚敛以足用云。【答案】5.A6.D7.D8.(1)按照洪武年间的旧例,再派使者去慰劳和奖赏,这样清官和贪官就会被区分开来,守法而有治绩的官员也受到鼓励。(2)到(他)担任户部尚书时,正值用兵,国家财务短缺,(他)很注重聚敛财富来保证国家开支。【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是:金濂与众人商议,便用弱兵引诱他们出来,而埋伏的精兵便攻入他们的堡垒,于是擒住了邓伯孙。皇上于是调张楷去讨伐浙江贼寇,而留下金濂扫平还没捕获的其余贼人。“谋”的宾语并非“羸师”,而是“羸师诱之出”,因此在“谋”后断开,排除BC;“余贼/未下者”是“击平”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A。6.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古代官吏因工作劳累殒身于官任上,皇上下诏使其骸骨得以归葬故乡”错。乞骸骨,意思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被削去所有官职”错,原文是“削宫保,改工部”,可见并非削去所有官职。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本题得分点有:(1)故事,旧例;劳赉,慰劳和奖赏;清浊,清官和贪官;劝,鼓励。(2)为,担任官职;诎,短缺;足,使……充足,保证。参考译文:金濂,字宗瀚,山阳人。永乐十六年(1418),中进士,被授予御史。宣德初年,做广东巡按,(官员考核时)他的廉洁和才能最突出。调任江西、浙江巡按。逮捕大盗没有抓获,因此获罪被免职。盗贼被擒获后,他才得以官复原职。他曾说郡县官员贪污,应敕令按察司、巡按御史考察廉洁能干的人,就如洪武年间的做法那样,再派使者去慰劳和奖赏,这样清官和贪官就会被区分开来,守法而有治绩的官员也受到鼓励。皇上嘉许采纳了他的建议,因受推荐他被升为陕西副使。正统元年(1436),他上书请将各卫的缺官补上,增加宁夏守兵,设汉中镇守都指挥使。这些建议多得讨论实行。三年,他升为佥都御史,参赞宁夏军务。金濂有心计,善于筹划,西陲安然。当时皇上下诏令富民输运粮食助边,运送一千石以上的可得玺书褒奖。金濂说边防地区粮食很贵,请对达不到这个数目的人也进行表彰,边粮储备因此得到充实。八年秋天升为刑部尚书,侍经筵。福建贼邓茂七等人作乱,都督刘聚、都御史张楷去征讨,不胜。十三年(1448)十一月,朝廷大发兵,命宁阳侯陈懋等人为将军前往征讨,用金濂参赞军务。他们到达时,御史丁瑄已大破贼人,邓茂七死,其余的贼人拥戴他哥哥的儿子邓伯孙占据九龙山,抵抗官军。金濂与众人商议,便用弱兵引诱他们出来,而埋伏的精兵便攻入他们的堡垒,于是擒住了邓伯孙。皇上于是调张楷去讨伐浙江贼寇,而留下金濂扫平还没捕获的其余贼人。正值英宗被俘,军事紧急,金濂被召回。议论者纷纷弹劾金濂无功,景帝不问,加封他为太子宾客,支给二职俸禄。不久他改任户部尚书,进封为太子太保。当时四方用兵,粮饷需要紧迫,金濂全面安排计划,提出十六项节减开支的建议上奏实行,国家用度得以不缺乏。当初,皇上即位时,下诏免除景泰二年全国租税的十分之三。金濂传檄有关官员,只减征米麦,其他折收银两和布匹丝帛的照旧征收。三年二月,学士江渊对皇上谈到此事,皇上命户部调查处理。金濂心中惭愧,抵赖说没有。给事中李侃等人请询问天下有关官员违反诏令的原因。金濂担心事情败露,便说:“银两布匹和丝帛,诏书上没写明,如果一概减免,国家用度怎够开支?”于是给事中和御史都弹劾金濂失信于民,使人民怨恨国家(为国家招惹怨恨),并且还揭发了他的隐私(丑事)。皇上想宽恕他,而李侃和御史王允极力反对,于是把他关进都察院监狱。过了三天把他放了出来,削去太子太保之衔,改到工部。吏部尚书何文渊说理财非金濂不可,于是又调他回户部。金濂上疏自述,顺便请求退休,皇上安慰挽留他。东宫太子建立后,恢复金濂太子太保之衔。不久他又提出节减军匠和僧道人员过滥的食粮等十项建议上奏。五年,他在任上去世。以军功追封他为沭阳伯,谥荣襄。金濂刚毅果断,有才干,但对待属下多暴怒。在刑部时,他执法过严。到他任户部尚书时,正值用兵,国家财物短缺,颇采取厚敛的办法来保证供给。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任环字应干,长治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知黄平。沙河、滑县,并有能名,迁苏州同知。倭[注]患起,长吏不娴兵革。环性慷慨,独以身任之。三十二年闰三月御贼宝山洋,小校张治战死。环奋前搏贼,相持数日,贼遁去。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已而复至,衰疮出海击之。怒涛作,操舟者失色。环意气弥厉,竞败贼,俘斩百余。复连战阴沙、宝山、南沙,皆捷。擢按察佥事,整饬苏、松二府兵备。倭剽掠厌悉归惟南沙三百人舟坏不能去环与总兵官汤克宽列兵守之数月贼大至与旧倭合掠华亭上海环等被劾得宥逾年,贼犯苏州。城闭,乡民绕城号。环尽纳之,全活数万计。副将解明道击退贼,论前后功,进环右参政。贼掠常熟,环率知县王铁破其巢,焚舟二十七。未几,贼掠陆泾坝,都督周于德败绩。环偕总兵官俞大猷击败之,焚舟三十余。贼犯吴江,环、大猷击败之莺脰湖,贼奔嘉兴。顷之,三板沙贼夺民舟出海,环、大猷击败之马迹山。其别部屯嘉定者,火爇之,尽死。论功,荫一子副千户。母忧夺哀。贼屯新场,环与都司李经等率永顺、保靖兵攻之,中伏,保靖土含彭翅等皆死,环停俸戴罪。贼平,乞终制,许之。逾二年卒,年四十。给事中徐师曾颂其功。诏赠光禄卿,再荫一子副千户,建祠苏州,春秋致祭。环在行间,与士卒同寝食,所得赐予悉分给之。军事急,终夜露宿,或数日绝餐。尝书姓名于肢体曰:“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将士皆感激,故所向有功。(选自《明史•任环传》,有删改)[注]倭,倭寇,文中指日本海盗。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倭剽掠厌/悉归惟南沙/三百人舟坏不能去/环与总兵官汤克宽列兵守之/数月/贼大至/与旧倭合/掠华亭/上海/环等被劾/得宥/B.倭剽掠厌/悉归/惟南沙三百人舟坏不能去/环与总兵官汤克宽列兵守之/数月/贼大至/与旧倭合/掠华亭/上海/环等被劾/得宥/C.倭剽掠厌/悉归/惟南沙三百人舟坏不能去/环与总兵官汤克宽列兵守/之数月/贼大至/与旧倭合/掠华亭/上海/环等被劾/得宥/D.倭剽掠厌/悉归惟南沙/三百人舟坏不能去/环与总兵官汤克宽列兵守/之数月/贼大至/与旧倭合/掠华亭/上海/环等被劾/得宥/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闰月,农历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B.母忧,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C.俸,文中指俸禄,是古代政府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包括实物、钱币等。D.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劳而取得做官、免罪、免劳役等权利,称为“荫”。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任环有贤能名,抗击倭寇。他考中进士步入仕途,有贤能的名声;倭寇祸患初起,他在宝山洋抗击倭寇,与敌人相持几天后,敌人逃走。B.任环抗敌得胜拯救民众。他在阴沙等地与敌人的几次战斗都取得胜利;倭寇进犯苏州,他接纳众多百姓进城,保全了数万人的生命。C.任环打败倭寇,立下战功。任环和俞大猷在莺脰湖、马迹山等地多次打败倭寇;另一支驻扎在嘉兴的明军也用火攻取得了抗倭战斗的胜利。D.任环爱护士兵,获得殊荣。他常与士兵同吃同住,得到的赏赐全部分给土兵;他抗倭战功显赫,死后朝廷在苏州建立祠堂,春秋两季祭奠。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2)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答案】9.B10.D11.C12.(1)曾经与倭寇遭遇,短兵相接,任环身受多处创伤,几乎死亡。军中的伙夫护卫任环突围,自身战死,倭寇也退走。(2)战死战场,这是本分。父母给的身体,将来或许(要靠这来辨认)收埋。【分析】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是:倭寇劫掠满足,全部退去,唯独南沙岛三百倭寇因战船坏损不能离去,而任环同总兵官汤克宽却陈兵固守营地未敢出击。数月后,海上倭寇复来,与南沙岛三百旧倭寇合兵,剽掠华亭、上海。任环等因此遭弹劾降罪,但不久被赦免。“归”是动词,作谓语,其主语是承接前文的“倭”,“惟南沙”意思是“只有南沙”,不能作“归”的宾语,故“归”后应断开。排除AD两项。“环与总兵官汤克宽”是名词并列结构,作主语,谓语是“列”“守”,宾语是“兵”“之”,故“之”后断开。排除C项。故选B。10.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而取得做官、免罪、免劳役等权利”错误。“荫”指的是“封建时代,因祖先有勋劳或官职而取得入仕的权利”,“荫”不包含“免罪、免劳役”。故选D。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另一支驻扎在嘉兴的明军也用火攻取得了抗倭战斗的胜利”错误。原文表述是“贼犯昊江,环、大猷击败之莺脰湖,贼奔嘉兴。顷之,三板沙贼夺民舟出海,环、大猷击败之马迹山。其别部屯嘉定者,火蒸之,尽死”。“其别部”指的是“倭寇”,地点也是错误的,应该是“嘉定”。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本题得分点有:(1)遇,遭遇;短兵接,短兵相接;被,遭受;创,伤口;殆,死;引去,撤退离开。(2)“战死,分也”,判断句;分,职分;他日,将来某日;或,或许。参考译文:任环,字应干,今山西长治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曾历任黄平、沙河、滑县知县,在任期间皆以精明能干闻名,因而升调苏州同知。倭寇进犯江南沿海,苏州府长吏不熟兵事。任环性情慷慨,甘愿承担抗倭大任。嘉靖三十二年闰三月,任环率兵阻击倭寇于宝山洋,其小校张治战死。任环率兵奋力向前与敌拼杀,相持数日,倭寇逃走。不久倭寇侵犯太仓,任环率兵乘快马疾驰前线,与贼相遇,短兵接战,身负三处重伤,几近死去,其随行宰夫(指行军厨师)保护任环突出敌围而自身战死,倭寇见状亦引众散去。没多久倭寇复来,任环包扎过伤口便率兵出海迎敌。此时海涛狂作,船工心存恐惧。任环执意前行且声色俱厉,结果大败倭寇,俘获、斩首百余级。紧接着任环又率兵在阴沙、宝山、南沙阻击倭寇,皆获全胜。故被提拔为按察佥事,专管整饬苏州、松州二府兵备。倭寇劫掠满足,全部退去,唯独南沙岛三百倭寇因战船坏损不能离去,而任环同总兵官汤克宽却陈兵固守营地未敢出击。数月后,海上倭寇复来,与南沙岛三百旧倭寇合兵,剽掠华亭、上海。任环等因此遭弹劾降罪,但不久被赦免。次年,倭寇侵犯苏州城,城门紧闭,城外的百姓绕城哭号。任环随即开城纳入百姓,经查活着进入城里的百姓不下几万人。彼时其副将解明道出城击溃倭寇,此役结束,明朝廷论议近年任环抗倭功绩,遂升迁任环为苏、松两府右参政官职。倭寇攻掠常熟县,任环率常熟知县王缺袭击倭寇老巢,焚毁战船二十七艘。数日后,倭寇攻袭陆泾坝,守军都督周于德战败。任环同总兵官俞大猷率军击败敌军,焚毁战船三十余艘。倭寇进犯吴江,任环与大猷大败倭寇于莺臆湖,倭寇逃往嘉兴。不久,三板沙倭寇抢夺民船出海,任环、俞大猷在马迹山打败倭贼。另有屯驻在嘉定的倭寇,放火烧杀,全部焚死。此役论功,授任环一子为副千户。任环之母病故,其服丧期限未满(明廷规定,当官者为父母守丧须满三年限期,此间不得居官到任),明廷即命任环离乡奔赴前线迎敌。此时倭寇驻兵新场,任环与都司李经等率永顺、保靖二县官兵攻击倭贼,不想中了埋伏,保靖县彭翅等纷纷战死,任环被停俸以期戴罪立功。新场倭寇最终被任环剿平后,其上疏请求继续为母守孝服丧,明廷准其请求。两年后,任环病故。给事中徐师曾向明廷赞颂任环的抗倭功绩,朝廷遂下诏追赠任环为“光禄卿”,再授其另一子为副千户,并于苏州府建造祠堂,春、秋祭享。任环于行伍期间,常与士兵同寝共食,所得朝廷赏赐悉数分给下属。军事紧急,彻夜露宿,有时绝食好几天。其曾将姓名写在肢体上,并对士兵说:“战场战死,乃军人本分。(不过)父母给的身体,将来或许(要靠这来辨认)收殓。”将士听罢都非常感激,因而其部属在战场上拼杀屡建战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曹璘,字廷晖,襄阳人。成化十四年进士。授行人。久之,选授御史。孝宗嗣位,疏言:“梓宫发引陛下宜衰绖杖履送至大明门外拜哭而别率宫中行三年丧贵妃万氏有罪宜告于先帝削其谥迁葬他所”帝纳其奏,而戒勿言贵妃事。顷之,请进用王恕等诸大臣,复先朝言事于大节等诸臣官,放遣宫中怨女,罢撤监督京营及镇守四方太监。又言:“梁芳以袁辂献地建寺,请令袭广平侯爵。以数亩地得侯,勋臣谁不解体,宜亟为革罢。”疏奏,帝颇采焉。弘治元年七月上言:“近日星陨地震,金木二星昼现,雷击禁门,皇陵雨雹,南京内园灾,狂夫叫阍,景宁白气飞腾,而陛下不深求致咎之由,以尽弭灾之实。臣昨冬曾请陛下墨衰视政,今每遘节序,辄渐御黄衮,从官朱绯。三年之间,为日有几,宜但御浅服。且陛下方谅阴,少监郭镛乃请选妃嫔。虽拒勿纳,镛犹任用,何以解臣民疑。祖宗严宫之禁,今此曹干进纷纭,当论罪。朝廷特设书堂,令翰林官教习内使,本非高皇帝制。词臣多夤缘以干进,而内官亦且假儒术以文奸,宜速罢之。经筵虽御,徒为具文。方举辄休,暂行遽罢,所谓‘一暴之,十日寒之’者。愿日御讲殿与儒臣论议国事,以消天变。诸边有警,辄命京军北征,此辈骄惰久,不足用。乞自今勿遣,而以出师之费赏边军。”帝得疏,不喜,降旨谯让。已,出按广东,访陈献章于新会,服其言论,遂引疾归。居山中读书,三十年不入城市。(节选自《明史·曹璘传》)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梓宫发引陛下/宜衰绖杖履送至大明门外/拜哭而别/率宫中行三年丧/贵妃万氏有罪/宣告于先帝/削其谥/迁葬他所/B.梓宫发引陛下/宜衰绖杖履送至大明门外/拜哭而别率宫中/行三年丧/贵妃万氏有罪/宜告于先帝/削其谥/迁葬他所/C.梓宫发引/陛下宜衰绖杖履送至大明门外/拜哭而别/率宫中行三年丧/贵妃万氏有罪/宜告于先帝/削其谥/迁葬他所/D.梓宫发引/陛下宜衰绖杖履送至大明门外/拜哭而别率宫中/行三年丧/贵妃万氏有罪宜告于先帝/削其谥/迁葬他所/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御史,官职名称。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设有御史,为国君亲近之职,掌文书及记事。B.衰绖,古代丧服。古人丧服围在头上和缠在腰间的麻绳为“衰”,胸前的麻布名“绖”。C.阍,指守门人或宫门,本文中与王勃《滕王阁序》中“怀帝阍而不见“的“阍“同义。D.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元以后沿袭,明代特别重视。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璘守正不阿,敢于直谏。他多次进言,纵论国家大事。指出皇帝在官员任免、学经习礼等方面的失当之处。B.曹璘心忧国事,急于救灾。弘治元年天灾不断,出现各种异象。他请求陛下深究导致灾祸的原因,以消天灾。C.曹璘重视礼法,遵循旧制。他认为君臣在为先皇服丧期间应严守服饰礼仪,反对翰林官教导训练内使的做法。D.曹璘中途折节,弃官归隐。他到广东任职,在新会结识陈献章,信服他的言论,于是归隐,常年在山中读书。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数亩地得侯,勋臣谁不解体,宜亟为革罢。(2)诸边有警,辄命京军北征,此辈骄惰久,不足用。【答案】13.C14.B15.D16.(1)用数亩地得到侯位,有功绩的大臣谁不离心离德,应尽快革除罢免。(2)各边地有紧急情况,就命令京城军队北伐,这些军兵骄横懒惰很久了,不值得任用。【分析】1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梓宫发引陛下宜衰绖杖履送至大明门外”的意思是先皇帝灵柩发丧,陛下应该穿丧服,拄孝杖,穿麻鞋送至大明门外。句中的“陛下”作“宜衰绖杖履送至大明门外”的主语,所以应在“陛下”之前停顿,排除A、B项。“拜哭而别”的意思是跪拜痛哭而别。该句省略主语“陛下”,“拜哭而别”作谓语;“行三年丧”是说陛下应该带领宫中实行三年丧礼。“行”作谓语,“三年丧”作宾语,所以应在“行三年丧”的前后断开,这样就排除D项。断句后,疏通语意为:先皇帝灵柩发丧,陛下应该穿丧服,拄孝杖,穿麻鞋送至大明门外,跪拜痛哭而别,实行三年丧礼。万贵妃有罪,应该祭告先帝,废除她的谥号,迁葬到其他地方。故选C。14.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选项中的对“衰”“绖”的解释说颠倒了。正确的是:古人丧服胸前的麻布名“衰”,围在头上和缠在腰间的麻绳为“绖”。故选B。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D.“他到广东任职”错。原文“出按广东”的意思是(曹璘)出巡广东。其中“按”的意思为“巡视”而非“任职”,与原文不符。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1)题得分点:“解体”,离心离德;“亟”,赶快;“革罢”,革除罢免。第(2)题得分点:“警”,紧急情况;“辄”,就;“此辈”,这些军兵;“足”,值得。参考译文:曹璘,字廷晖,襄阳人。成化十四年中进士。授官行人。一段时间后,选拔授官御史。孝宗继位,上疏说:“先皇帝灵柩发丧,陛下应该穿丧服,拄孝杖,穿麻鞋送至大明门外,跪拜痛哭而别,带领宫中实行三年丧礼。万贵妃有罪,应该祭告先帝,废除她的谥号,迁葬到其他地方。”皇帝采纳他的奏请,但是告诚他不要议论贵妃的事。不久,请求提拔重用王恕等诸位大臣,恢复先朝在国家大义上指论时事的那些大臣的官职,放出禁宫适龄女子,罢免撤销监督京营及镇守四方的太监。又上奏说:“梁芳因为袁辂献地建寺,便请求让他继承广平侯爵位。用数亩地得到封位,有功绩的大臣谁不离心离德,应尽快革除罢免。”上奏后,皇帝非常同意他的意见。弘治元年七月上奏说:“近些天来,星辰陨落大地震动,金木二星白天出现,雷击宫门,皇陵下冰雹,南京内园发生火灾,狂悖之人在宫门叫嚣,景宁宫白气飞腾,而陛下不去深入研究导致灾祸的原因,采取消除灾祸的有效方法。臣去年冬季曾经恳请陛下穿黑色丧服临朝听政,可是现在每逢节日,就逐渐穿黄色礼服,从官穿大红袍。三年之内,时间不长,应该只着素色服饰。况且陛下正当服丧,少监郭镛却请求选妃嫔。虽然陛下拒绝没有纳娶,但郭镛仍然被信任重用,这怎么能消除臣民的疑虑。祖宗加强对宦官的限制,现在这些宦官纷纷谋求官位,应当定罪。朝廷特设书堂,让翰林官教导训练内使,本来不是高皇帝的制度。文学侍从之臣,大多借机谋求官位,而内官也假借儒家学说以文辞干预朝政,应当迅速罢去。陛下虽听了讲经论道,只不过是徒有形式。才开始就停止,刚开始就马上丢弃,这就是‘一日暴晒,十日寒冷’的道理。希望皇上每天到讲殿同儒臣们讨论国家大事,来消除天灾。各边地有紧急情况,就命令京军北伐这些军兵骄横懒惰很久了,不值得用。请求从现在开始不派遣,而用出师的费用犒赏边军。”皇帝拿到奏疏,不高兴,降旨斥责。后来,曹璘出巡广东,到新会访问陈献章,佩服他的言论,于是借口有病归隐。居住在山中读书,三十年不入城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汪应轸,字子宿,浙江山阴人。少有志操。正德十二年成进士,选庶吉士。十四年,诏将南巡。应轸抗言:“自下诏以来,臣民旁皇,莫有固志。临清以南,率弃业罢市,逃窜山谷。苟不即收成命,恐变生不测。昔谷永谏汉成帝谓陛下厌高美之尊号好匹夫之卑字数离深宫挺身晨夜与群小相逐典门户奉宿卫者执干戈而守空宫其言切中于今。夫谷永,谐谀之臣;成帝,庸暗之主。永言而成帝容之。岂以陛下圣明,不能俯纳直谏哉?”疏入,留中。继复偕修撰舒芬等连章以请。跪阙门,受杖几毙。教习竣,拟授给事中。有旨补外,遂出为泗州知州。土瘠民惰,不知农桑。应轸劝之耕,买桑植之。募江南女工,教以蚕缫织作。由是民足衣食。帝方南征,中使驿骚道路。应轸率壮夫百余人列水次,舟至,即挽之出境。车驾驻南京,命州进美妇善歌吹者数十人。应轸言:“州子女荒陋,无以应敕旨。臣向募有桑妇,请纳之宫中,传受蚕事。”事遂寝。世宗践阼,召为户科给事中。山东矿盗起,兖州,流入畿辅、河南境。应轸奏言:“弭盗与御寇不同。御寇之法,驱之境外而已。若弭盗而纵使出境,是嫁祸于邻国也。凡一方有警,不行扑灭,致延蔓他境者,俱宜重论。”报可。在科岁余,所上凡三十余疏,咸切时弊。以便养,乞改南,遂调南京户科。张璁、桂萼在南京,方议追尊献皇帝。雅知应轸名,欲倚以自助。应轸与议不合,即奏请遵礼经、崇正统,以安人心。不报。嘉靖三年春,出为江西佥事。居二年,具疏引疾,不俟命而归,为巡按所劾。诏所司逮问。应轸自陈亲老,鲜兄弟,乞休侍养。吏部为之请,乃免逮。久之,廷臣交荐,起故官,视江西学政。父艰归,病卒。(选自《明史·列传·卷九十六·汪应轸传》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昔谷永谏汉成帝/谓陛下/厌高美之尊号/好匹夫之卑字/数离深宫/挺身晨夜/与群小相逐/典门户奉宿卫者/执干戈而守空宫/B.昔谷永谏/汉成帝谓/陛下厌高美之尊号/好匹夫之卑字/数离深宫/挺身晨夜/与群小相逐典/门户奉宿卫者/执干戈而守空宫/C.昔谷永谏/汉成帝谓陛下/厌高美之尊号/好匹夫之卑字/数离深宫/挺身晨夜/与群小相逐/典门户奉宿卫者执干戈/而守空宫/D.昔谷永谏汉成帝/谓/陛下厌高美之尊号/好匹夫之卑字/数离深官/挺身晨夜/与群小相逐/典门户奉宿卫者/执干戈而守空宫/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习,学官名,明代选进士入翰林院学习称“庶吉士”,训课庶吉士者曰“教习”。B.吏部,古代官制六部之一,掌礼仪、祭祀、贡举、学校、宗俗教化、接待外宾之事。C.起,中国古代,官员退休后或被罢官后,再次被任命官职。D.父艰,艰,旧时指父母亲丧事,又称“丁艰”;父艰,就是父亲的丧事。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汪应轸直言敢谏。正德十四年,皇上下诏书宣布即将南巡,汪应轸上疏用谷永劝谏汉成帝的典故当面劝止皇帝。B.汪应轸理政有方。他任泗州知州时,鼓励耕种、植桑;又招募江南的女工,教当地人抽丝纺织,百姓因此丰衣足食。C.汪应轸虑事周全。汪应轸认为如果为了平定盗贼听任其流出本地,这是嫁祸于邻,他主张对山东矿盗就地捕捉。D.汪应轸非常孝顺。为便于赡养父母,他请求调往南京任职;后被逮捕,自陈尊亲年迈,请求退休来事奉供养。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永言而成帝容之。岂以陛下圣明,不能俯纳直谏哉?(2)居二年,具疏引疾,不俟命而归,为巡按所劾。【答案】17.D18.B19.A20.(1)谷永进言汉成帝尚能容忍他。难道以陛下的圣明,还不能采纳臣下的直言进谏吗?(2)过了两年,备文分条陈述,托病请求辞官,不待复命即回乡,被巡按官员弹劾。【分析】1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的翻译是:从前谷永劝阻汉成帝,说:‘陛下厌弃高贵的尊号,喜欢平民的卑称。几度离开深宫,早晩露身在外,与众小人为伍。使掌管宫廷门户和在宫中值宿警卫的人,手持武器却守卫空宫。“谏”为谓语动词,“汉成帝”是宾语,二者联系密切,不能断开,排除BC;“谓”独立成句,“陛下”作“厌高美之尊号”的主语,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D。18.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B.对吏部职责解释错误,应为“主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故选B。19.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当面劝止皇帝”错。结合原文“疏入,留中。继复偕修撰舒芬等连章以请。跪阙门,受杖几毙”可知,没有当面劝止。故选A。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关键词:容,容忍;岂,难道;俯纳,采纳。(2)关键词:居,过了;疏,分条陈述;俟,等待。参考译文:汪应轸,字子宿,浙江山阴人。少年时就有志向操守。正德十二年考取进士,选为庶吉士。正德十四年,皇上下诏书宣布即将往南方巡视。应轸上疏反对说:“自从皇上下诏以来,大臣和百姓徘徊不定,没有主意。临淸以南一带,百姓相率拋弃家业不事贸易,往山谷逃窜。如果皇上不立即收回成命,恐怕发生意外。从前谷永劝阻汉成帝,说:‘陛下厌弃高贵的尊号,喜欢平民的卑称。几度离开深宫,早晩露身在外,与众小人为伍。使掌管宫廷门户和在宫中值宿警卫的人,手持武器却守卫空宫。’他的话对于现在倒是很确当。谷永,是亲狎阿谀的臣子;汉成帝,是昏庸的君主。谷永进言汉成帝尚能容忍他。难道以陛下的圣明,还不能接受臣下的直言进谏吗?”疏章呈入,滞留在宫中。接着应轸又与翰林院修撰舒芬等人联名上奏请求。都跪在宫门外,受杖责几乎丧命。(汪应轸)在翰林院学习结束后,朝廷准备授官给事中。皇上有旨任他为地方官,应轸于是外任泗州知州。泗州土地贫瘠人民懒惰,不懂耕种养蚕。应轸鼓励百姓耕种,买来桑树种植。又招募江南的女工,教当地人用蚕茧抽丝纺织。百姓因此丰衣足食。皇上正在南方征伐,宫中的使者沿途骚扰。汪应轸率领一百多个精壮农夫排列在水边,船来了,立即把船拉出本州境外。皇上驻留南京,命令泗州进献善于歌唱奏乐的美女数十人。应轸奏道:“本州女子粗蛮,无人符合皇上的要求。臣过去曾招募了一些善于养蚕纺织的妇女,请收入宫中,传授养蚕纺织的技术。”此事于是作罢。世宗登基,应轸召入任户科给事中。山东的矿盗起事,劫掠东昌、兖州,流窜进入京师地区和河南境内。应轸上奏说:“平定盗贼和抵御贼寇不同。抵御贼寇,只要将其驱赶出境即可。如果为了泙定盗贼听任其流出本地,这是嫁祸邻近的地方。凡是一方有盗贼,地方官不去扑灭,以致盗贼蔓延到其他地方,都应从重论处。”获皇上批准。应轸在户科一年多,一共呈上三十多道疏章,都切中时弊。为便于养亲,请求改任南京官职,于是调往南京户科。张璁、桂萼在南京,正在议论追封兴献皇帝尊号。一向知道应轸有名,想靠他协助自己。应轸与他们议论不合,就奏请遵循礼经、尊崇正道,以安人心。皇上不予答复。嘉靖三年春季,应轸外任江西佥事。过了两年,备文分条陈述,托病请求辞官,不待复命即回乡,被巡按官员弹劾。皇上下令司法部门将他逮捕审问。应轸自述尊亲年迈,又无兄弟,请求退休以事奉养。吏部为他求情,于是得释。过了一段时间,因朝臣纷纷推荐,以原官获启用,视察江西学政。后遭逢父丧回乡,因病去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吴履,字德基,兰溪人。少受业于闻人梦吉,通《春秋》诸史。李文忠镇浙东,聘为郡学正。之,举于朝,授南康丞。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居数月,摘发奸伏如老狱吏,则皆大惊,相率敛迹,履乃改崇宽大,与民休息。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捕之不获,怒,尽縈其乡邻。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以中益怒,曰:”丞慢我。”履曰:”犯公者一人耳,其邻何罪?今縈者众,而捕未已,急且有变,奈何?”以中意乃解。邑有淫祠,每祀輒有蛇出户,民指为神。履缚巫责之,沉神像于江,淫祠遂绝。为丞六年,百姓爱之。迁安化知县。大姓易氏保险自守,江阴侯吴良将击之,召履计事。履曰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履曰:”世清矣,民安于农。请籍其愿为兵者,不愿可勿强。”迁潍州知州。山东兵常以牛羊代秋税,履与民计曰:”牛羊有死瘠患,不若输粟便。”他日,上官令民送牛羊之陕西,他县民多破产,潍民独完。会改州为县,召之还,潍民皆涕泣奔送。履遂乞骸骨归。(选自《明史·循吏传》)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履曰/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B.履曰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C.履曰/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D.履曰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据传由孔子修订而成。B.学正,文中指古代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C.淫祠,指中国古时,不在官方祀典规定中的祭祀与寺庙。D.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2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履理政有方。南康风俗凶悍,认为他是文人,轻视他。他像老狱吏一样破案抓奸,百姓见他断案老练,惊讶佩服,不敢再做坏事。B.吴履宽政爱民。在安化当知县时,江阴侯吴良对原先当过兵的农民登记编册,老百姓十分恐慌。吴履主张不愿的不要勉强。C.吴履破除迷信。做南康县丞时,反对百姓以蛇为神的祭祀活动,拘缚巫师,并把神像投入江中,当地的迷信活动得以禁止。D.吴履受民爱戴。做潍州知州时,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使百姓获得利益,他离开潍州时,百姓沿街站立,哭着为他送别。24.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以中益怒,曰:”丞慢我。”(2)山东兵常以牛羊代秋税,履与民计曰:”牛羊有死瘠患,不若输粟便。”【答案】21.C22.B23.D24.(1)吴履查看监狱,问清缘故,立即释放百姓,并告诉以中。周以中更加愤怒,说:“县丞轻慢我。”(2)山东兵常用牛羊代替秋天税收,吴履与百姓商议说:“牛羊有生病死亡的隐患,不如缴纳粮食方便。”【分析】2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曰”的意思是“说”,属于直接引语,其后应该断开,排除BD;“易氏”做“不至”的主语,应紧跟后面,排除A;这句话的意思是:“吴履说:‘易氏为免死而逃跑罢了,并非谋反。叫他来,他应该来,不来,杀他也不晚。’吴良听从他的计谋,易氏果然来了。”故选C。22.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B.“学正,文中指古代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错误。“学正”不仅指宋、元、明、清国子监所属学官,也指地方上行政郡县里管理教育的学官。本文指郡里管理教育的学官。故选B。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百姓沿街站立”错误。原文“山东兵常以牛羊代秋税,履与民计曰:‘牛羊有死瘠患,不若输粟便。’他日,上官令民送牛羊之陕西,他县民多破产,潍民独完。”文中并没有体现。故选D。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狱”:案件;“白”:告诉;“乃白以中”:状语后置,正确语序“乃以中白”;“慢”:形容词做动词,轻慢。(2)“以”:介词,用;“计”:商议;“输”:献纳,缴纳。【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吴履,字德基,兰溪人。少年从师于闻人梦吉,通晓《春秋》诸部史书。李文忠镇守浙东,聘请他为郡里学正。过了很久,被推荐给朝廷,授予南康丞。南康风俗凶悍,认为县丞是文人,轻视他。过了几个月,吴履像老狱吏一样揭发隐伏的坏人坏事,大家都很吃惊,(坏人)相继收敛形迹。吴履于是改换看法,崇尚宽缓政策,让百姓休养生息。知县周以中巡视乡村,被村民詈骂,没有捉到骂他的人,一怒之下,拘捕了其乡邻。吴履查看监狱,问清缘故,立即释放百姓,然后才告诉以中。周以中更加愤怒,说:“县丞轻慢我。”吴履说:“触犯大人的只有一个人,他的邻居有什么罪?现在抓起来的人多,而逮捕未有停止,逼迫,将有变乱,怎么办?”周以中怒气才消解。邑里有一座不合礼义而设置的祠庙,每次祭祀就有蛇从门中爬出,百姓认其为神明。吴履缚住巫师,责罚他,把神像沉入江里,那座不合礼义而设置的祠庙于是消失。吴履当县丞六年,百姓爱戴他。升迁到安化当知县,大户人易氏占据险要地势自守,江阴侯吴良要击破他,便召吴履商量。吴履说:“易氏为免死而逃跑罢了,并非谋反。叫他来,他应该来,不来,杀他也不晚。”吴良听从他的计谋,易氏果然来了。吴良想对原先当过兵的农民登记编册,老百姓十分恐慌,吴履说:“世事清明了,老百姓安心务农。登记招收愿当兵的,不愿也不要勉强。”迁潍州知州,山东兵常用牛羊代替秋天税收,吴履与百姓商议说:“牛羊有生病死亡的隐患,不如缴纳粮食方便。”他日,上级让百姓送牛羊到陕西,其他县百姓多倾家荡产,潍州百姓独保存。逢改州为县,上级召吴履回去,潍民都哭泣着跟着送。吴履向皇帝请求罢官回家。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朱赓,字少钦,浙江山阴人。赓登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六年,以侍读为日讲官。宫中方兴土木,治苑囿。赓因讲宋史,极言“花石纲”之害,帝为悚然。历礼部左、右侍郎。帝营寿宫于大峪山,命赓往视。中官示帝意欲仿永陵制,赓言:“昭陵在望,制过之,非所安。”二十九年秋赵志皋卒沈一贯独当国请增置阁臣帝素虑大臣植党欲用林居及久废者诏赓以故官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行人召之其秋极陈矿税之害,帝不能用。既而与一贯及沈鲤共献守成、遣使、权宜三论,大指为矿税发,赓手笔也。三十三年,大计京官。帝留被察者钱梦皋辈,及南京察疏上,亦欲有所留。赓力陈不可,曰:“北察之留,旨从中出,人犹咎臣等。今若出自票拟,则二百余年大典,自臣坏之,死不敢奉诏。”言官劾温纯及鲤,中使传帝意欲去纯。赓言大臣去国必采公论,岂可于劾疏报允。其冬,工部请营三殿。时方浚河、缮城,赓力请俟之异日。帝皆纳之,不果行。三十四年,一贯、鲤去位,赓独当国,年七十有二矣。朝政日弛,中外解体。赓疏揭月数上,十不能一下。先,考选科道,吏部拟上七十八人。候命逾年,不下,赓连疏趣之。三十六年秋,命始下。诸人列言路,方欲见风采,而给事中若霖先尝忤赓,及是见黜,适当赓病起入直时。众谓赓修郤,攻讦四起,先后疏论至五十余人。是时赓已寝疾,乞休疏二十余上。言者虑其复起,攻不已,而赓以十一月卒于官。遗疏陈时政,语极悲切。及卒,赠太保,谥文懿。(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七》,有删改)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二十九年秋/赵志皋卒/沈一贯独当国/请增置阁臣/帝素虑大臣植党/欲用林居及久废者/诏赓以故官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遣行人召之/B.二十九年秋/赵志皋卒/沈一贯独当/国请增置阁臣/帝素虑大臣/植党欲用林居及久废者/诏赓以故官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遣行人召之/C.二十九年秋赵志皋卒/沈一贯独当国/请增置阁臣/帝素虑大臣/植党欲用林居及久废者/诏赓以故官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遣行人召之D.二十九年秋/赵志皋卒/沈一贯独当/国请增置阁臣/帝素虑大臣植党/欲用林居及久废者/诏赓以故官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遣行人召之2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讲官是负责回答皇帝问询、记录皇帝言行等的官员,明朝时由翰林院年高资深的学者充当。B.中官,既可指宫内、朝内之官,又可指天上的星位或星区名,还可指代宦官。文中指宦官。C.工部是古代中央尚书省六部之一,主要负责掌管全国工程、屯田、赋税、俸饷、交通等政令。D.乞休又叫作“乞免”,是自请辞去官职的意思,与之含义相同的词语还有“乞身”“乞骸骨”等。2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赓直言进谏,重视礼制。宫中大兴土木时,他向皇帝极力陈说其危害;后皇帝示意他仿效永陵的规模建造陵寝,他却上奏说规模不应超过昭陵。B.朱赓陈述时弊,一心为公。他曾极力揭露矿税对国家的危害;正值疏浚河道、修缮城防时,工部请求营造殿堂,他极力请求将此事推迟,皇帝同意了。C.朱赓为人正直,讲究原则。皇帝想挽留在南京被查处的官员,朱赓认为这不符合制度,坚决反对;言官弹劾大臣,他认为不能在弹劾的奏疏中答复。D.朱赓关心国事,为国尽忠。面对日益松弛的朝政,他仍坚持每月数次上奏;后来他卧病在床,最终死于任上,其所遗留奏章言辞恳切、悲切感人。2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赓言:“昭陵在望,制过之,非所安。”(2)给事中若霖先尝忤赓,及是见黜,适当赓病起入直时。【答案】25.A26.C27.A28.(1)朱赓(上奏)说:“昭陵(的规模)就可以了,(如果)规模超过了它,是不能够心安的。”(2)给事中汪若霖先前曾冒犯朱赓,等到此时被罢免官职,适逢朱赓病愈入阁理事的时候。【分析】2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国”是“当”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大臣植党”意为“大臣树立党羽”,是“素虑”的宾语,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句意为:万历二十九年秋天,赵志皋去世,沈一贯单独执掌国家大政,(向皇帝)奏请增设内阁大臣。皇帝一向顾虑大臣树立党羽,想任用隐居山野以及被废置很久的人。(于是)诏令朱赓就任原职并兼任东阁大学士参与机要事务,派遣行人去召他来。故选A。26.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赋税、俸饷”由户部掌管。故选C。27.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皇帝示意他仿效永陵的规模建造陵寝”说法错误。由原文“中官示帝意欲仿永陵制”可知,是宦官告知他皇帝想要仿效永陵的规模建造陵寝。故选A。2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在望:就在眼前,此处可意译为“就可以了”。制:规模。过:超过。(2)忤:抵触,不顺从。见:被。入直:旧时官吏入宫值班供职。参考译文:朱赓,字少钦,是浙江山阴人。朱赓在隆庆二年考中进士。万历六年,(他)以侍读的身份充当日讲官。宫中正大兴土木,修建花苑园圃。于是朱赓讲授宋史,极力陈说“花石纲”的祸害,皇帝为此惶恐不安。(他)历任礼部左、右侍郎。皇帝在大峪山营造死后享用的寝宫,命令朱赓前往视察。宦官告知(他)皇帝想仿效永陵的规格,朱赓(上奏)说:“昭陵(的规模)就可以了,(如果)规模超过了它,是不能够心安的。”万历二十九年秋天,赵志皋去世,沈一贯单独执掌国家大政,(向皇帝)奏请增设内阁大臣。皇帝一向顾虑大臣树立党羽,想任用隐居山野以及被废置很久的人。(于是)诏令朱赓就任原职并兼任东阁大学士参与机要事务,派遣行人去召他来。这年秋天,(他)力陈说矿税的祸害,皇帝不采用。接着(他)与沈一贯和沈鲤共同(向皇帝)进献有关保护已成事业、派遣使臣、权变措施三方面的意见,而主要意思是为矿税而发,(这些)都由朱赓所写。万历三十三年,(朝廷)全面考核京官。皇帝挽留钱梦皋等被查处的人,等到南京的考核结果呈送到京,(皇帝)又想作挽留。朱赓极力陈述(这种做法)不可行,(他)说:“北边被查处者受挽留,旨令从宮中发出,人们尚且责备臣等。现今如果由我们先拟写草稿然后发出圣旨,那么两百多年的重大制度,(就会)由我破坏,(因此)宁死也不敢接受诏命。”言官弹劾温纯和沈鲤,宦官传达皇帝想驱除温纯的意思。朱赓称大臣离开朝廷必须采纳公众的意见,怎么可以在弹劾的奏疏中批示允许。这年冬天,工部请求营造三座殿堂。当时正值疏浚河道、修缮城防,朱赓极力请求(将营造的事)推至他日。皇帝都采纳了,(殿堂的建造)最后没有施行。万历三十四年,沈一贯、沈鲤离位,朱赓单独执掌国家大政,(此时他已)七十二岁了。朝政一天天松弛,(朝廷)内外涣散。朱赓每月数次上奏,而下发的奏章还不及十分之一。此前,科道考选,吏部打算推举七十八人。等候了一年多,(诏令也)没下达,(于是)朱赓接连上奏催促。万历三十六年秋天,诏令才下达。诸人排列在谏官前,刚想展示(自己的)风采,而给事中汪若霖先前曾冒犯朱赓,等到此时被罢免官职,适逢朱赓病愈入阁理事的时候。(于是)众人称朱赓是泄私愤,对他的攻击之声四起,先后上疏论列是非的有五十多人。当时朱赓已经卧病在床,(他)上了二十多次请求退休的奏疏。抨击者担心他再被起用,便不断地(对他)进行攻击,朱赓在十一月死于任上。(他)遗留的奏章陈述时政,言语十分悲切。等到(他)去世后,被追赠为太保,谥号文懿。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赵豫,字定素,安肃人。燕王起兵下保定,豫以诸生督赋守城。永乐五年授泌阳主簿,未上,擢兵部主事,进员外郎。内艰起复。洪熙时进郎中。宣德五年五月简廷臣九人为知府,豫得松江,奉敕往。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贴然。一意拊循,与民休息。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巡抚周忱有所建置,必与豫议。及清军御史李立至,专务益军,勾及姻戚同姓。稍辨,则酷刑榜掠。人情大扰,诉枉者至一千一百余人。盐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有诏灭苏、松官田重租,豫所辖华亭、上海二县,减去十之二三。正统中,九载考绩。民五千余人列状乞留,巡按御史以闻,命增二秩还任。及十年春,大计群吏,始举卓异之典。豫与宁国知府袁旭皆预焉,赐宴及袭衣遣还。在职十五年,清静如一日。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豫缴缴著名绩,尤以恺悌称。是时,列郡长吏以惠政著闻者:湖州知府祥符赵登,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增秩再任,自宣德至正统,先后在官十七年。登同里岳臻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正统六年超擢广东布政司。荆州知府大庾刘永遭父丧,军民万八千余人乞留,英宗命夺情视事。巩昌知府鄞县戴浩擅发边储三百七十石振饥,被劾请罪,景帝原之。徽州知府孙遇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英宗令进秩视事。先后在官十八年,迁至河南布政使。惟袁旭在宁国为督学御史程富所诬劾,逮死狱中。而宁国人惜之,立祠祀焉。(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2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B.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C.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D.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3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赵豫在担任兵部员外郎时,母亲去世,服丧期满后复出做官。B.“夺情”指夺去官员孝亲之情,官员不必离职居家守丧。荆州知府刘永遭父亲去世,英宗命他留任。C.“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赵豫、赵登、孙遇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留任原职。D.“大计”是明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业表现的等第来定赏罚。赵豫成绩出众,从而得到皇帝的赏赐。3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豫知人善任。他择吏时看重官吏的出身和道德品质,在担任松江知府期间,从“良家”中挑选谨慎厚道之人加以任用和教育。B.赵豫关心百姓。他均徭节费,裁减吏员,减轻田租,上奏皇帝极力抨击危害百姓的行为,维护百姓利益,减轻了百姓的疾苦。C.赵豫为政平易。松江民俗喜好诉讼,凡来诉讼者,他以好言开导,告诉他们“明日来”,因此,留下了移风易俗的佳话。受百姓爱戴的知府。D.赵豫深受爱戴。他任期届满百姓“乞留”,这在官吏中影响很大,在他的影响下各郡出现了许多深受百姓爱戴的知府。3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2)徽州知府孙遇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英宗令进秩视事。【答案】29.D30.A31.D32.(1)赵豫离开松江时,老幼挽住车子,要求留下一只鞋来记住他留下的恩惠,后来把他的神位供奉于周忱祠内,共享祭祀。(2)徽州知府孙遇任期届满应当升迁,百姓到朝廷请求挽留他,英宗下令提升他的官级,增加俸禄,留任工作。【分析】2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谕之曰”是晓谕人们说,后面是说的内容,“曰”后面需要断开,排除C。“好言”作状语,“谕”作谓语,“之”为宾语,“辄好言谕之曰”表完整的句意,不需要断开,排除A。“或被劝阻多止”的主语为“或”,有的人;“不讼”的主语为起诉的人。为两个句子,“不讼”前面需要断开,排除B。句意:当赵豫开始上任的时候,忧虑那里喜好诉讼的民俗。凡来诉讼者,他总是以好言晓谕人们说:“明日来吧。”众人都笑他,有“松江太守明日来”的歌谣。等到诉讼的人过了一夜怒气渐平,有的被劝阻,很多都停止不再来起诉了。故选D。30.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错误。内艰,指遭逢母亲丧事。故选A。3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在他的影响下”错。结合“自宣德至正统,先后在官十七年。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分析,从宣德至正统年间,先后在湖州任职十七年。赵登的同乡岳璿接替他在湖州任职,也有良好的政绩,百姓称他们为赵、岳。所以和他的影响没有关系。故选D。3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补出全句主语;“去”,离开;“攀”,挽住,拉住;“识”,记住;“配享”,共享,古帝王祭天,以先祖配祭。(2)“秩满”,任期届满;“迁”,升迁;“诣阙”,到朝廷;“进秩”,提升他的官级,增加俸禄;“视事”,释义为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多指政事言。参考译文:赵豫,宇定素,安肃人。燕王朱棣起兵攻下保定后,豫以生员身份而受命催督赋税,守卫城池。永乐五年,赵豫被授予泌阳县主簿,未上任又提升为兵部主事,再升为员外郎。母死守丧,期满复职,洪熙年间晋升为郎中。 宣德五年五月,选拔九个朝中大臣出任知府,赵豫被派往松江府,接受皇帝诏令上任。当时松江卫军恣意横行,赵豫逮捕了其中最恶劣的,施以杖刑后流放边疆,其余的都服服帖帖。赵豫为政注重安抚.让百姓休养生息。挑选谨慎厚道的良家子弟为吏,用礼法教育他们。他还均平徭役,节省费用,裁减吏员十分之五。巡抚周忱有什么举措,都一定先,跟起赵豫商议。清军御中李立到松江,专门扩充军队,其至牵连被征发者的亲戚、同姓,稍有异议,就酷刑拷打,一时人心大乱,申诉冤枉者多达一千一百余人。盐司稽查盐丁,也连累到其他民户,成为百姓的大害。赵豫上书极力拌击这些弊端,百姓都因此获教。朝廷还下令减轻苏州、松江两府官田的繁重的租税,赵豫所管辖的华亭、上海两县减去十分之二、三。正统年间,赵豫九年任满,考核政绩。松江百姓五千余人上书请求他留任。巡按御史禀告朝廷,朝廷给赵豫增加两级官俸,命令回松江担任知府。到正统十年春,朝廷考核全国各地官吏,将政绩卓著者列为典范,赵豫和宁国知府袁旭都入选。皇帝设宴款待并赐予他们成套衣服,让他们回去任职。赵豫在松江任职十五年,松江府始终安定太平。离开松江时,老幼挽住车子,要求留下一只鞋来记住他留下的思惠,后来把他的神位供奉于周忱祠内,共享祭祀。当赵豫刚到松江府的时候,忧虑那里喜好诉讼的民俗。凡来诉讼者,他总是以好言开导,告诉他们“明日来”,众人对此一笑,于是有“松江太守明日来”的歌谣。等到过了一夜,起诉者然怒渐平,或被劝阻,大多不再来起诉了。赵豫除政绩斐然外,还以和乐平易著称。这时候,各部的长官因为仁政著名的:湖州知府祥符人赵登,任期届满应当升迁。百姓到朝廷请求留任,朝廷提升他官级第二次任湖州知府,从宣德至正统年间,先后在湖州任职十七年。赵登的同乡岳璿接替他在湖州任职,也有良好的政绩,百姓称他们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人彭远遭受诬陷应当罢免,民围住中官的船,请求替他们上奏皇上,宣帝下令又让他留任。正统六年被破格提拔为广东布政司。荆州知府大庾人刘永父亲去世,本该去职居丧,军民,一万八千多人向朝廷请求挽留他,英宗下令他留任。巩昌知府鄞县人戴浩擅自发放边防储备三百七十石赈济饥民,遭到弹劾而去请罪,景帝原谅了他。徽州知府孙遇任期届满应当升迁,百姓到朝廷请求挽留他,英宗下令提升他的官级,增加体禄,留任工作。他先后在任十八年,提升到河南布政使。只有袁旭在宁国被督学御史程富诬陷弹劾,被逮捕死在狱中。但宁国人爱惜他,设立祠庙祭祀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钟用尚书蹇义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清军御史李立勾军暴,同知张徽承风指,动以酷刑抑配平人。钟疏免百六十人,役止终本身者千二百四十人。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其为政娥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迁御史。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钟尝丁母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