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物理中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物体静止的原因。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力的作用总是对物体产生加速度。2、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为5N,另一个力为3N。若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则这两个力的合力为:A、8NB、2NC、0ND、无法确定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但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力是改变物体形状的原因,但不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力是物体受到的推和拉,只有推没有拉D、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体现,但只有物体A对物体B施力,没有物体B对物体A施力4、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物体保持静止,则地面一定对物体有一个向左的摩擦力B、如果物体开始运动,则地面一定对物体有一个向左的摩擦力C、如果物体匀速运动,则地面一定对物体有一个向左的摩擦力D、如果物体做加速运动,则地面一定对物体有一个向左的摩擦力5、在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基本物理量的是()A.长度B.质量C.时间D.功6、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v,运动时间为t,那么物体通过的路程s是()A.s=v+tB.s=v-tC.s=v×tD.s=v/t7、(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要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化,应改变:A.滑动变阻器的阻值B.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长度C.滑动变阻器的接入方式D.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端子8、(2)下列关于电场强度描述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的大小只与电荷的电量有关B.电场强度的大小只与电荷的距离有关C.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电荷的电量成正比,与电荷的距离成反比D.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电荷的电量、距离都无关9、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以下哪种因素的变化不会导致滑动摩擦力的变化?A.接触面的粗糙程度B.压力的大小C.滑动速度D.摩擦材料的种类10、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其重力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其重力D.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C、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N,1N等于1千克物体在1米/秒²的加速度下所受的力D、力的作用效果总是同时表现在力的两个物体上2、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是恒定的,加速度为零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加速度是恒定的C、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加速度是恒定的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但加速度可以不变三、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如果一个物体在5秒内匀速运动了25米,则该物体的速度为______米/秒。2、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F与伸长量x成正比,公式表示为F=______。3、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合外力为0N。如果物体在5秒内通过了50米,那么物体的速度是______m/s。4、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10N的水平拉力,物体在2秒内从静止开始运动。求物体在这2秒内的加速度是______m/s²。5、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经过2秒后速度达到vm/s。已知重力加速度g=9.8m/s²,则该物体的速度v四、计算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第一题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2N,物体的质量为0.5kg。已知物体的加速度为2m/s²,求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大小。第二题题目描述: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加速行驶,经过10秒后速度达到20米/秒。假设汽车在这段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汽车的加速度;2.在这10秒内汽车行驶的距离;3.如果汽车继续以这个加速度加速5秒,求5秒末的速度。解题步骤:1.求加速度:加速度定义为速度的变化量除以对应的时间变化量,即a=初始速度v0=0米/秒(因为汽车从静止开始),最终速度v因此,加速度a=2.求10秒内行驶的距离: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距离可以通过公式s=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得s=3.求继续加速5秒后的速度:继续加速5秒后的总时间为10+使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at,其中代入得v=五、综合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第一题小明同学在一次物理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长度为50厘米的金属丝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他采用了以下步骤:(1)将金属丝的一端固定在实验台上,另一端接入电路,电路中还包括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流表。(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电路中的电阻,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V和0.2A。(3)小明记录下此时金属丝的温度和对应的电阻值。(4)重复步骤(2)和(3),改变金属丝的温度,记录下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5)小明发现,金属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请根据以上实验情况,回答以下问题:(1)请简述小明在实验中使用的测量电阻的原理。(2)根据实验数据,请计算金属丝在20℃时的电阻值。(3)请解释为什么金属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第二题题目描述: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 m/s2。行驶了5(1)求汽车关闭发动机前的速度;(2)如果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还能滑行20米,求汽车关闭发动机的位置与最终停止的位置之间的距离。解析:(1)根据运动学公式,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末速度v可以通过公式v=u+at计算,其中u是初速度(本题中u(2)关闭发动机后的滑行距离可以通过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公式来计算,即s=ut+12at2,这里的u第三题某同学在物理实验中,探究了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实验中使用了不同材料和不同粗糙度的长木板,以及不同质量的小车。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木板材料木板粗糙度小车质量(kg)滑动摩擦力(N)木头光滑0.52.0木头粗糙0.53.5金属光滑0.52.5金属粗糙0.53.8请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分析实验数据,说明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在实验中,如何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的关系?(3)如果要将小车的质量增加到1.0kg,其他条件不变,预测滑动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教科版物理中考复习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物体静止的原因。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力的作用总是对物体产生加速度。答案:C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C选项是正确的。A和B选项错误,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运动或静止的原因。D选项错误,因为力的作用可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但不一定总是产生加速度,例如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为5N,另一个力为3N。若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则这两个力的合力为:A、8NB、2NC、0N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反时,它们的合力等于较大力与较小力的差值。因此,5N和3N的合力为5N-3N=2N。然而,题目中的选项没有2N,这意味着可能存在误解或题目设置有误。在标准物理题目中,如果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的合力应该是2N。但根据提供的选项,最接近的答案是C、0N,这可能是一个错误。正确答案应为2N。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但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力是改变物体形状的原因,但不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力是物体受到的推和拉,只有推没有拉D、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体现,但只有物体A对物体B施力,没有物体B对物体A施力答案:A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选项A正确描述了力的这一特性。选项B错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选项C和D都错误,因为力是相互作用的,物体A对物体B施力的同时,物体B也会对物体A施力。4、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物体保持静止,则地面一定对物体有一个向左的摩擦力B、如果物体开始运动,则地面一定对物体有一个向左的摩擦力C、如果物体匀速运动,则地面一定对物体有一个向左的摩擦力D、如果物体做加速运动,则地面一定对物体有一个向左的摩擦力答案:A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但保持静止,说明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因此,地面必须对物体有一个向左的摩擦力来平衡力F,使物体保持静止。选项A正确。如果物体开始运动、匀速运动或做加速运动,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都可能不同,不一定总是向左,因此选项B、C、D都不正确。5、在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基本物理量的是()A.长度B.质量C.时间D.功答案:D解析:在国际单位制(SI)中,基本物理量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发光强度。功是导出物理量,因此选项D不属于基本物理量。6、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v,运动时间为t,那么物体通过的路程s是()A.s=v+tB.s=v-tC.s=v×tD.s=v/t答案:C解析: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速度v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因此,在时间t内,物体通过的路程s应该是速度v和时间t的乘积,即s=v×t。选项C正确。7、(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要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化,应改变:A.滑动变阻器的阻值B.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长度C.滑动变阻器的接入方式D.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端子答案:B解析: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长度来改变其电阻值,从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8、(2)下列关于电场强度描述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的大小只与电荷的电量有关B.电场强度的大小只与电荷的距离有关C.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电荷的电量成正比,与电荷的距离成反比D.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电荷的电量、距离都无关答案:C解析: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其大小由电荷的电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电荷的电量成正比,与电荷的距离成反比。9、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以下哪种因素的变化不会导致滑动摩擦力的变化?A.接触面的粗糙程度B.压力的大小C.滑动速度D.摩擦材料的种类答案:C解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以及摩擦材料的种类有关。滑动速度的变化不会直接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10、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其重力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其重力D.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答案:A解析: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选项B和C描述了摩擦力与重力的关系,但在匀速直线运动中,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B和C都是错误的。选项D描述的加速度不为零,与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相矛盾,因此也是错误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C、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N,1N等于1千克物体在1米/秒²的加速度下所受的力D、力的作用效果总是同时表现在力的两个物体上答案:ABCD解析:选项A正确,因为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确实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选项B正确,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选项C正确,牛顿是力的单位,其定义如所述。选项D正确,力的作用效果确实会同时表现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2、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是恒定的,加速度为零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加速度是恒定的C、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加速度是恒定的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但加速度可以不变答案:ABCD解析:选项A正确,匀速直线运动意味着速度恒定,加速度为零。选项B正确,匀加速直线运动意味着速度随时间线性增加,加速度恒定。选项C正确,匀减速直线运动意味着速度随时间线性减少,加速度恒定。选项D正确,虽然速度方向在曲线运动中不断变化,但加速度(如果考虑的是向心加速度)可以是恒定的。三、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如果一个物体在5秒内匀速运动了25米,则该物体的速度为______米/秒。答案:5米/秒。解析: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因此,物体的速度=位移/时间=25米/5秒=5米/秒。2、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F与伸长量x成正比,公式表示为F=______。答案:F=kx。解析:胡克定律表明,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比例系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k,公式表达为F=kx,其中F代表弹力,x代表伸长量。3、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合外力为0N。如果物体在5秒内通过了50米,那么物体的速度是______m/s。答案:10m/s解析: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因此,速度可以通过路程除以时间来计算。本题中,物体在5秒内通过了50米,所以速度为50米除以5秒,即10m/s。4、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10N的水平拉力,物体在2秒内从静止开始运动。求物体在这2秒内的加速度是______m/s²。答案:2.5m/s²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合外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F=ma)。本题中,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10N,质量为2kg。将这两个值代入公式中,可以计算出加速度:加速度=合外力/质量=10N/2kg=5m/s²。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题目中提到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所以在2秒内物体的最终速度将是加速度乘以时间,即最终速度=加速度*时间=5m/s²*2s=10m/s。由于物体从静止开始,所以加速度应该是指物体在2秒内的平均加速度,因此平均加速度=最终速度/时间=10m/s/2s=5m/s²。因此,物体的加速度是2.5m/s²。5、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经过2秒后速度达到vm/s。已知重力加速度g=9.8m/s²,则该物体的速度v答案:19.6解析: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当忽略空气阻力时,物体的速度可以通过公式v=gt计算得出,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t是时间。根据题目中的条件,g=9.8m/s²,四、计算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第一题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2N,物体的质量为0.5kg。已知物体的加速度为2m/s²,求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大小。答案:合外力大小为2N。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已知物体的质量m=0.5kg,加速度a=2m/s²,代入公式得:F=0.5kg×2m/s²=1N。由于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应该为零。但在此题中,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1N,说明题目给出的条件存在矛盾。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题目条件。题目中提到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这个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而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摩擦力和合外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为2N。第二题题目描述: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加速行驶,经过10秒后速度达到20米/秒。假设汽车在这段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汽车的加速度;2.在这10秒内汽车行驶的距离;3.如果汽车继续以这个加速度加速5秒,求5秒末的速度。解题步骤:1.求加速度:加速度定义为速度的变化量除以对应的时间变化量,即a=初始速度v0=0米/秒(因为汽车从静止开始),最终速度v因此,加速度a=2.求10秒内行驶的距离: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距离可以通过公式s=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得s=3.求继续加速5秒后的速度:继续加速5秒后的总时间为10+使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at,其中代入得v=答案:1.汽车的加速度为2米/秒²。2.在这10秒内汽车行驶的距离为100米。3.如果汽车继续以这个加速度加速5秒,5秒末的速度为30米/秒。解析:加速度的计算基于速度随时间线性增加的原理,即在匀加速过程中,每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是恒定的。行驶距离的计算考虑了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影响,体现了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特征。速度的进一步计算说明了在已知加速度的情况下,可以预测任意时刻物体的速度,这对于理解和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至关重要。五、综合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第一题小明同学在一次物理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长度为50厘米的金属丝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他采用了以下步骤:(1)将金属丝的一端固定在实验台上,另一端接入电路,电路中还包括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流表。(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电路中的电阻,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V和0.2A。(3)小明记录下此时金属丝的温度和对应的电阻值。(4)重复步骤(2)和(3),改变金属丝的温度,记录下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5)小明发现,金属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请根据以上实验情况,回答以下问题:(1)请简述小明在实验中使用的测量电阻的原理。(2)根据实验数据,请计算金属丝在20℃时的电阻值。(3)请解释为什么金属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答案:(1)小明在实验中使用的测量电阻的原理是欧姆定律,即电阻R等于电压U除以电流I(R=U/I)。(2)根据实验数据,当电压U为2V,电流I为0.2A时,金属丝的电阻R为10Ω。因此,金属丝在20℃时的电阻值也为10Ω。(3)金属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是因为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在高温下运动速度加快,导致自由电子与金属原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从而使得电阻增大。同时,高温下金属原子振动加剧,使得金属原子对自由电子的阻碍作用增强,进一步导致电阻增大。第二题题目描述: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 m/s2。行驶了5(1)求汽车关闭发动机前的速度;(2)如果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还能滑行20米,求汽车关闭发动机的位置与最终停止的位置之间的距离。解析:(1)根据运动学公式,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末速度v可以通过公式v=u+at计算,其中u是初速度(本题中u(2)关闭发动机后的滑行距离可以通过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公式来计算,即s=ut+12at2,这里的u答案:(1)汽车关闭发动机前的速度v可以通过公式v=(2)给定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滑行20米,这即是汽车关闭发动机的位置与最终停止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园区电力设备安全保障方案
- 2025年中国玻璃锥形除渣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口译的技巧》(节选)翻译实践报告
- 2025年中国消防安全推闩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有/无刷控制器检测台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耗材提供合同范本
- 企业ESG评级与银行贷款研究
- 购销建材合同范本
- 餐饮续租合同范本
- 基于四面体模型的高效碰撞检测方法研究及在虚拟手术中的应用
- 山东省成人教育毕业生登记表
- 地下室车库综合管线施工布置
- 月度及年度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 采购订单模板
- 毕业设计钢筋弯曲机的结构设计
- 工程结构质量特色介绍
- 清华大学MBA课程——运筹学
- 湿法冶金浸出净化和沉积PPT课件
- 生产现场作业十不干PPT课件
- 通信杆路工程施工
- 初中物理光学经典题(共23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