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技术实施指南_第1页
环境治理技术实施指南_第2页
环境治理技术实施指南_第3页
环境治理技术实施指南_第4页
环境治理技术实施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治理技术实施指南TOC\o"1-2"\h\u6039第1章环境治理现状与目标 4318871.1环境治理现状分析 4280661.2环境治理目标设定 4275611.3环境治理技术概述 410819第2章水污染治理技术 5325342.1污水处理技术 5242292.1.1物理处理技术 5138442.1.2化学处理技术 5237752.1.3生物处理技术 5294122.2水体生态修复技术 573162.2.1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5316112.2.2微生物修复技术 5116032.2.3人工湿地技术 6176172.3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 6279612.3.1浓缩技术 614192.3.2消化技术 6116222.3.3资源化利用技术 6130762.3.4填埋技术 631546第3章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6257013.1燃煤污染控制技术 6154913.1.1煤炭洗选技术 6122863.1.2燃煤烟气脱硫技术 6322483.1.3燃煤烟气脱硝技术 617793.1.4燃煤烟气除尘技术 637723.2工业废气净化技术 7237853.2.1吸附法 763283.2.2吸收法 7116433.2.3冷凝法 794873.2.4生物法 7126513.2.5膜分离法 7135693.3移动源污染治理技术 7272523.3.1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768883.3.2非道路移动源污染治理技术 789113.3.3船舶尾气治理技术 7236203.3.4铁路机车尾气治理技术 79625第4章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7278804.1土壤污染监测技术 7245174.1.1采样技术 8216994.1.2检测技术 8218214.2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873974.2.1物理修复技术 8297844.2.2化学修复技术 814514.2.3生物修复技术 8250544.3农用地土壤保护技术 9223224.3.1农业管理措施 9271694.3.2生物障碍技术 9262434.3.3土壤改良技术 926620第5章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9320325.1固体废物分类与预处理 9145225.1.1固体废物分类 9322025.1.2预处理技术 10194995.2垃圾焚烧发电技术 10145325.2.1焚烧过程 1067745.2.2烟气处理 10130205.2.3废渣处理 10218645.2.4蒸汽发电 10322515.3废旧物资回收与利用技术 1064795.3.1废纸回收与利用 10304865.3.2废塑料回收与利用 10168095.3.3废旧金属回收与利用 1173405.3.4废旧电子产品回收与利用 1126656第6章噪声与振动治理技术 1126186.1噪声污染防治技术 1122326.1.1源头控制技术 11185096.1.2传播途径控制技术 11235736.1.3受体保护技术 11240856.2振动污染防治技术 11167046.2.1振动源控制技术 11145056.2.2振动传播途径控制技术 1267516.2.3振动受体保护技术 12239036.3噪声与振动监测技术 12235926.3.1噪声监测技术 12184006.3.2振动监测技术 1220012第7章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 1266267.1生态系统评估与监测 12107857.1.1生态系统评估方法 12127197.1.2生态系统监测技术 13314467.2生态恢复工程技术 1396957.2.1土壤修复技术 13244437.2.2水环境治理技术 13225137.2.3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 13159627.3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 1373417.3.1物种保护技术 1326217.3.2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13123907.3.3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技术 136157第8章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 1378438.1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13118928.1.1监测方法与手段 14163088.1.2监测网络布局 1419308.1.3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14174648.2自动监测与遥感技术 14319478.2.1自动监测技术 14178358.2.2遥感技术 1461278.2.3遥感与自动监测结合 14195618.3环境预警与应急技术 14223648.3.1环境预警技术 14324618.3.2应急技术 15110818.3.3预警与应急联动 152651第9章环境治理项目管理与评估 1563429.1项目策划与实施 1579509.1.1项目目标与定位 1567329.1.2项目策划 15220829.1.3项目实施 15208649.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15270969.2.1评价方法与程序 15318169.2.2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估 1514099.2.3环境保护措施 16285259.3项目后评估与优化 1628989.3.1评估内容与方法 16110969.3.2评估指标体系 16117959.3.3优化措施与建议 169449.3.4持续监测与评估 165858第10章环境治理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162274910.1环境治理技术发展动态 161463310.1.1环境治理技术研发与创新 16684910.1.2环境治理技术政策导向 162020910.1.3环境治理技术市场应用 161796210.2环境治理技术国际合作 17232410.2.1国际环境治理技术交流 172323210.2.2国际环境治理技术合作项目 17663810.2.3国际环境治理技术标准与规范 173008110.3环境治理技术未来发展展望 171392610.3.1绿色低碳技术将成为主流 172356210.3.2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助力环境治理 171858110.3.3资源化利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172643110.3.4环境治理技术向精细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171032410.3.5环境治理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18第1章环境治理现状与目标1.1环境治理现状分析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环境治理面临以下主要现状:(1)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部分流域水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地下水污染、城市黑臭水体等问题依然突出。(2)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大气污染问题尚未根本解决,PM2.5、臭氧等污染因子超标问题仍然严重。(3)土壤污染风险居高不下。我国土壤污染点位超标率较高,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风险较大。(4)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不足。城乡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滞后,非法转移、倾倒、处置等问题时有发生。(5)生态系统退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部分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不容乐观。1.2环境治理目标设定针对当前环境治理现状,我国应设定以下目标:(1)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0%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5%以上。(2)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到2025年,全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3)土壤环境风险防控目标: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4)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目标:到2025年,全国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5)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目标:到2025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0%。1.3环境治理技术概述为实现上述环境治理目标,我国应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加强环境治理技术研发和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技术领域:(1)水环境治理技术:包括污水处理、水体修复、水源保护等关键技术。(2)大气环境治理技术:涉及工业源、移动源、生活源等污染排放控制技术,以及大气污染监测预警技术。(3)土壤环境治理技术:包括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土壤修复、污染土壤安全利用等关键技术。(4)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涉及生活垃圾焚烧、填埋、资源化利用等技术,以及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5)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技术: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等关键技术。第2章水污染治理技术2.1污水处理技术2.1.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沉淀、浮选、过滤等方法。通过这些技术可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泥沙、油脂等污染物,以达到初步净化水质的目的。2.1.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等反应,利用化学反应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实现水质净化。2.1.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沟法等。2.2水体生态修复技术2.2.1水生植物修复技术水生植物修复技术通过种植具有净化水质功能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茭白等,来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盐和有机污染物,改善水质。2.2.2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利用特定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对受污染水体进行原位修复,提高水质。2.2.3人工湿地技术人工湿地技术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净化功能,利用植物、微生物、土壤等组成的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2.3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2.3.1浓缩技术浓缩技术通过降低污泥的含水量,减少污泥体积,为后续处理和处置提供条件。主要包括重力浓缩、机械浓缩等。2.3.2消化技术消化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物质,降低污泥的致病性。主要包括厌氧消化、好氧消化等。2.3.3资源化利用技术资源化利用技术将污泥转化为可用资源,如焚烧发电、土地利用等,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2.3.4填埋技术填埋技术将污泥与其他固体废物一起填埋处理,要求严格符合环保标准,防止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第3章大气污染治理技术3.1燃煤污染控制技术3.1.1煤炭洗选技术煤炭洗选是降低燃煤污染的有效手段,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原煤中的硫、灰等有害物质,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3.1.2燃煤烟气脱硫技术主要包括石灰石石膏法、氨法、钠碱法等,通过化学反应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降低大气中硫氧化物排放。3.1.3燃煤烟气脱硝技术主要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非选择性催化还原(SNCR)技术,用于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3.1.4燃煤烟气除尘技术包括静电除尘、布袋除尘、湿式除尘等方法,用于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3.2工业废气净化技术3.2.1吸附法利用活性炭、沸石等吸附剂对工业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3.2.2吸收法采用化学吸收剂(如碱性溶液、酸性溶液等)对工业废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吸收,从而实现净化。3.2.3冷凝法通过降低工业废气的温度,使其中某些有害物质凝结为液态,从而实现分离和净化。3.2.4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工业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实现净化。3.2.5膜分离法采用特殊膜材料对工业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离,达到净化目的。3.3移动源污染治理技术3.3.1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包括三元催化转化技术、颗粒物过滤器等,用于净化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3.3.2非道路移动源污染治理技术针对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源,采用尾气净化装置和低排放发动机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3.3.3船舶尾气治理技术包括船舶尾气脱硫、脱硝技术,以及低硫燃油、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应用,减少船舶尾气污染物排放。3.3.4铁路机车尾气治理技术采用催化转化、颗粒物捕集等装置,降低铁路机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第4章土壤污染治理技术4.1土壤污染监测技术4.1.1采样技术土壤污染监测的第一步是采集代表性的土壤样本。本节介绍两种常见的采样技术:随机采样和网格采样。(1)随机采样:根据研究区域的土壤特性,采用统计学方法确定采样点,保证样本的代表性。(2)网格采样: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等面积的网格,在每个网格中心点进行采样。4.1.2检测技术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土壤污染检测技术:(1)化学分析法:通过实验室化学分析,测定土壤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2)光谱分析法:利用光谱仪器对土壤样本进行快速、无损检测,获取土壤污染信息。(3)生物检测法:通过检测土壤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的变化,间接评估土壤污染程度。4.2土壤污染修复技术4.2.1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土壤置换:将污染土壤挖出,换上清洁土壤。(2)土壤蒸汽提取:通过蒸汽将污染物从土壤中提取出来。(3)固化/稳定化:向污染土壤中添加固化剂,使污染物固定在土壤中,降低其迁移性。4.2.2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化学淋洗:利用化学溶剂淋洗土壤,使污染物溶解并随溶剂排出。(2)化学氧化:利用化学氧化剂将污染物氧化分解。(3)化学还原:利用化学还原剂将污染物还原为无毒或低毒物质。4.2.3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植物修复:利用植物吸收、转化和积累污染物。(2)微生物修复:通过接种特定微生物,加速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3)生物堆肥:将污染土壤与有机物料混合,通过微生物作用降解污染物。4.3农用地土壤保护技术4.3.1农业管理措施(1)合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科学施用化肥和有机肥。(2)轮作和间作: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减少土壤污染。(3)土壤深耕: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污染物降解。4.3.2生物障碍技术在农用地土壤与污染物接触界面设置生物障碍,降低污染物迁移能力。(1)植物篱:在农田边缘种植吸附能力强的植物,阻挡污染物进入农田。(2)生物膜:在土壤表面敷设生物膜,阻止污染物渗透。4.3.3土壤改良技术通过添加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结构和性质,提高土壤对污染物的缓冲能力。(1)有机物料施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吸附污染物的能力。(2)石灰施用:调节土壤酸碱度,促进污染物降解。(3)矿物粘土:通过矿物粘土的吸附作用,降低污染物活性。第5章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5.1固体废物分类与预处理固体废物的分类与预处理是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的基础。本节主要介绍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预处理技术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5.1.1固体废物分类根据固体废物的性质、来源和危害程度,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危险废物:指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多种危害特性的固体废物。(2)生活垃圾:指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3)工业固体废物: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特殊工业固体废物。(4)农业固体废物: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5.1.2预处理技术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压实:通过机械方法减小固体废物体积,降低运输和处置成本。(2)破碎:将大块固体废物破碎成小块,便于进一步处理。(3)分选:根据固体废物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磁性、导电性等,进行分离和回收。(4)脱水:降低固体废物中的水分含量,提高热值和资源利用率。5.2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是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产生高温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的一种技术。以下是垃圾焚烧发电的主要环节:5.2.1焚烧过程焚烧过程中,垃圾在高温下分解,产生热能和烟气。5.2.2烟气处理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二噁英、重金属等。烟气处理技术包括除尘、脱硫、脱硝等,以降低污染物排放。5.2.3废渣处理焚烧后产生的废渣需进行处理,如稳定化、固化等,保证其符合环保要求。5.2.4蒸汽发电高温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5.3废旧物资回收与利用技术废旧物资回收与利用技术是对废旧物资进行有效处理和再生利用,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主要包括以下方面:5.3.1废纸回收与利用废纸回收主要包括破碎、筛选、脱墨、漂白等工艺,再生纸生产过程中可节省大量木材资源。5.3.2废塑料回收与利用废塑料回收主要包括分选、清洗、破碎、造粒等工艺,再生塑料可应用于制品生产,降低原油消耗。5.3.3废旧金属回收与利用废旧金属回收主要包括预处理、熔炼、精炼等工艺,再生金属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减少矿产资源开采。5.3.4废旧电子产品回收与利用废旧电子产品回收主要包括拆解、分选、回收等工艺,可回收稀有金属、塑料等资源,降低环境污染。第6章噪声与振动治理技术6.1噪声污染防治技术6.1.1源头控制技术本节主要介绍针对噪声源头的控制技术,包括减振降噪、吸声降噪、隔声降噪等。具体措施如下:减振降噪:采用减振材料、减振支架等降低设备振动产生的噪声;吸声降噪:利用吸声材料对声波进行吸收,降低噪声传播;隔声降噪:采用隔声结构、隔声屏障等手段,阻止噪声传播。6.1.2传播途径控制技术本节主要介绍噪声传播途径的控制技术,包括声屏障、隔声窗、隔音门等。具体措施如下:声屏障:设置在噪声源与受影响区域之间,降低噪声传播;隔声窗:采用双层玻璃、密封胶条等提高窗户的隔声功能;隔音门:采用隔音材料、密封措施等提高门的隔声功能。6.1.3受体保护技术本节主要介绍针对噪声受体的保护技术,包括个体防护、噪声暴露限制等。具体措施如下:个体防护:如耳塞、耳罩等,减少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噪声暴露限制:制定合理的噪声暴露标准,降低噪声对人群的危害。6.2振动污染防治技术6.2.1振动源控制技术本节主要介绍针对振动源的控制技术,包括减振器、隔振支撑等。具体措施如下:减振器:采用弹簧、橡胶等减振材料,降低设备振动;隔振支撑:采用隔振支架、弹性支座等,减少振动传递。6.2.2振动传播途径控制技术本节主要介绍振动传播途径的控制技术,包括隔振层、隔振屏障等。具体措施如下:隔振层:在建筑物底部设置隔振层,降低振动传播;隔振屏障:在振动传播路径上设置隔振屏障,减少振动影响。6.2.3振动受体保护技术本节主要介绍针对振动受体的保护技术,包括建筑物隔振、设备减振等。具体措施如下:建筑物隔振:对建筑物进行隔振设计,降低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设备减振:对设备进行减振处理,减小振动对设备的损害。6.3噪声与振动监测技术6.3.1噪声监测技术本节主要介绍噪声监测的方法、设备和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内容:噪声监测方法:选择合适的监测点、监测时间和监测频率;噪声监测设备:如声级计、噪声监测仪等;技术要求: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监测,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6.3.2振动监测技术本节主要介绍振动监测的方法、设备和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内容:振动监测方法:选择合适的监测点、监测时间和监测频率;振动监测设备:如振动传感器、振动监测仪等;技术要求: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监测,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第7章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7.1生态系统评估与监测生态系统评估与监测是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的基础,旨在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服务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为制定科学的生态保护措施提供依据。7.1.1生态系统评估方法本节主要介绍生态系统评估的方法,包括生态指标法、生态模型法、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等。7.1.2生态系统监测技术本节阐述生态系统监测的技术手段,如地面监测、遥感监测、无人机监测等,并对各项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7.2生态恢复工程技术生态恢复工程技术是指运用工程措施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旨在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修复能力。7.2.1土壤修复技术本节介绍土壤修复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应用,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等。7.2.2水环境治理技术本节阐述水环境治理技术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如底泥疏浚、人工湿地、生态浮床等。7.2.3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本节介绍植被恢复与重建的技术方法,包括植物物种选择、植被配置模式、植被恢复工程等。7.3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旨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7.3.1物种保护技术本节阐述物种保护的技术措施,如迁地保护、就地保护、人工繁殖与放归等。7.3.2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本节探讨在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如何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7.3.3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技术本节介绍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的技术方法,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的监测与评估。第8章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8.1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环境监测技术体系是环境治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制定环境政策及评估治理效果具有关键作用。本节主要介绍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的相关内容。8.1.1监测方法与手段环境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监测、自动监测、遥感监测等。各类监测手段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应根据监测目的、对象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8.1.2监测网络布局环境监测网络布局应遵循全面、重点、科学原则,保证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监测站点设置应考虑环境污染特征、传输途径、受体敏感性和管理需求。8.1.3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是监测工作的生命线。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体系,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公正性。8.2自动监测与遥感技术自动监测与遥感技术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具有快速、实时、高效等特点,对于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8.2.1自动监测技术自动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水质自动监测、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土壤污染自动监测等。自动监测设备应具备稳定性、准确性和抗干扰能力。8.2.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地表信息,为环境监测提供大范围、快速、动态的监测数据。主要包括光学遥感、雷达遥感、热红外遥感等。8.2.3遥感与自动监测结合将遥感技术与自动监测相结合,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环境监测的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覆盖。8.3环境预警与应急技术环境预警与应急技术是预防和减轻环境污染影响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8.3.1环境预警技术环境预警技术主要包括污染源解析、污染物传输模拟、环境风险评估等。通过预警技术,可及时发觉潜在环境风险,为决策提供依据。8.3.2应急技术环境应急技术主要包括应急监测、应急处理、应急调度等。应急技术应具备快速响应、高效处理、安全可靠等特点。8.3.3预警与应急联动建立环境预警与应急联动机制,实现预警信息共享,提高环境应急响应能力,保证在环境污染发生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第9章环境治理项目管理与评估9.1项目策划与实施9.1.1项目目标与定位环境治理项目应明确项目目标,紧密结合区域环境现状与需求,科学合理地进行项目定位。在策划阶段,需充分考虑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修复、改善及保护作用,保证项目实施的可行性。9.1.2项目策划项目策划应包括项目背景、现状分析、目标设定、实施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策划过程中要注重政策导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保证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政策。9.1.3项目实施项目实施阶段应按照策划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体系。同时加强项目进度、质量、投资等方面的控制,保证项目顺利推进。9.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9.2.1评价方法与程序环境影响评价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遵循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对项目实施前、实施过程中及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9.2.2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估分析项目可能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对生态环境、水资源、大气、土壤、噪声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识别和评估。重点关注敏感区域和关键环节,提出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9.2.3环境保护措施根据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估结果,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污染治理、生态修复、节能减排等方面。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9.3项目后评估与优化9.3.1评估内容与方法项目后评估应包括项目实施效果、环境保护效果、投资效益等方面。采用对比分析、实地调查、数据统计等评估方法,全面了解项目实施情况。9.3.2评估指标体系构建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环境质量、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