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上学期寒假真题训练08卷九年级语文积累与运用。1.(2021·广西百色·中考真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锃亮(zèng)眼眶(kuāng)附庸风雅(yōng)B.胸脯(fǔ)翘首(qiáo)哗众取宠(huá)C.摇曳(yè)锱铢(zī)纷至踏来(tà)D.怂恿(sǒng)粗拙(zhuō)拈轻怕重(niān)【答案】D【详解】A.眼眶(kuāng)——kuàng;B.胸脯(fǔ)——pú;C.纷至踏来——纷至沓来;故选D。2.(2021·青海西宁·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要敢于见异思迁,切忌故步自封。B.除夕夜,一家人一边吃年夜饭,一边看春晚,尽享天伦之乐。C.即便是在逆境中,她依然锲而不舍地朝着自己的志向努力追求。D.“大胃王”吃播浪费问题的根本,在于一些人哗众取宠,为了“流量”忘记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答案】A【详解】A.见异思迁:看见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褒贬误用,不合语境,使用错误。B.天伦之乐: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的乐趣。写家人的乐趣,使用正确。C.锲而不舍:意思是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写人的恒心和毅力,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D.哗众取宠:用浮夸的言行迎合众人,以博取众人的好感或拥护。用来阐释“大胃王”的行为表现,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A。3.(2021·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真题)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把“不要”删去)B.到了退休年龄的他,身体和精力还很健壮。(将“健壮”改为“充沛”)C.因为我从小喜欢篮球,所以姚明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把“姚明”和句中第二个“我”的位置互换)D.西宁市快速公交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状况”)【答案】B【详解】B.搭配不当,应删去“和精力”。故选B。4.(2021·四川内江·中考真题)用课文原句填空。(1)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郑风》)(2)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3)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4)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5)李清照在《渔家傲》中化用了庄子笔下的“鹏”这一经典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6)同是描写水的清澈,有正面描写的,如《答谢中书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侧面描写的,如《小石潭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答案】青青子衿不问苍生问鬼神海日生残夜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九万里风鹏正举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衿、苍生、竞、游”等字词容易写错。5.(2021·吉林长春·中考真题)有同学发现,可以借助反义词表达阅读名著的感悟。请你参照示例,任选一组,写出你的阅读感悟。[示例]《朝花夕拾》(小——大)读《朝花夕拾》,我看到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小”鲁迅,还看到一个弃医从文,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大”鲁迅。(1)《红星照耀中国》(苦——乐)(2)《骆驼祥子》(奋进——堕落)【答案】示例一:读《红星照耀中国》,我看到了红军物资匮乏、生活环境恶劣之“苦”,也看到了他们自信坚定、斗志昂扬之“乐”。示例二:读《骆驼样子》,我看到了祥子坚忍、不辞辛苦拉车的“奋进”,也看到了他自暴自弃、麻木潦倒的“堕落”。【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1)乐:《红星照耀中国》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例如:飞夺泸定桥的壮举。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那30多名先遣队员们以不怕牺牲,敢于直面一切困难的长征精神,用自己的钢铁之躯筑成屏障,为身后的队友铺平的道路与希望,可以说红军中的每一个志士,都是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可以牺牲一切,哪怕是抛头颅,洒热血!在尚未吹响胜利的号角前,他们绝不退缩。2)苦:长征途中,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其中的艰难不言而喻。(2)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后来,经过3年的省吃俭用,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车。祥子奋力买车,体现了他的“奋进”。但是,在车被大兵抢,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后来又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直到他所喜爱的小福子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连遭生活的打击,祥子开始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他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的行尸走肉,这体现了他的“堕落”。6.(2021·山东济宁·中考真题)5月15日,2021“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在济宁曲阜落下帷幕。根据下面的情境,完成相关任务。(1)活动中,专家在讲解候选汉字时说了一段话,工作人员在记录排版时不慎打乱了顺序,请你重新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当我们面对一个具体的字时,常常很难一下子就说清它的起源和演变发展情况。②因此,一个字往往有多种解释,这就是汉字的一个特点。③汉字出现之后,由于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很多字往往在承接本义的基础上,积累了后世很多附加的含义。④只有当我们对其深入了解、理解,才能通过这个字来重现和展开时光长河中那一幅幅鲜活的生活场景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2)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发布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在表达上有三处不得体的地方,请帮他改正。“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在素有“孔孟之乡”美誉的济宁举行,我现场聆听了专家学者的拙见,感觉受益匪浅。令人惊喜的是,我竟然得到了主办方敬赠的小礼物。随时欢迎外地朋友惠顾我的家乡。①_______改为_______②_______改为______③_______改为_____【答案】(1)D(2)①“拙见”“高见”②“敬赠”“赠送(惠赠)(馈赠)”③“惠顾”“光临(惠临)”【解析】(1)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联系上下文内容,根据句子间逻辑关系判断。阅读语句,③②句讲的是汉字的一般特点,①④句谈的具体的汉字。其中③句“很多字往往在承接本义的基础上,积累了后世很多附加的含义”与②句“一个字往往有多种解释,这就是汉字的一个特点”是因果关系,所以③为首句讲原因,②句是结果;排序为③②。句④中的“只有”是承接①句“当我们面对一个具体的字时,常常很难一下子就说清它的起源和演变发展情况”而谈的,所以④句承接是①句作总结性语句。据此正确的句序为:③②①④。故选D。(2)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和语言表达。(1)语句“我现场聆听了专家学者的拙见”用词不当,将“拙见”改为“高见”。(2)语句“我竟然得到了主办方敬赠的小礼物”用词不当,应该将“敬赠”改为“赠送”。(3)语句“随时欢迎外地朋友惠顾我的家乡”中的“惠顾”表达不得体,应该改为“光临”。二、阅读。(一)(2021·江苏盐城·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传家宝凌晶年⑴有一档《家有传家宝》电视节目,开播几期,就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兴趣与好评,说是比有些墨宝节目有品位,收视率很快飙升。这档节目之所以火,原因不外有二:其一,是传家宝极少有赝品,有假货;其二,传家宝往往有故事,有真实的故事,与煽情无关,与编造无关。⑵这不,上一期来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八零后,他说,他要借这个平台,晒晒他爷爷传给他爹,他爹传给他的一件宝贝。⑶什么宝贝呢?⑷一块银圆。⑸观众席上顿时发出嘘声一片,类似喝倒彩。你想想,上几期,人家亮出的都是压箱底的宝贝,有的传了好几代人,有的价值连城,你一块小小的银圆,有什么资格到这个大舞台来显摆。大家都不以为然。⑹这位八零后,不亢不卑地说:“刚才有人可能认为我小题大做了,一块银圆也能算宝贝。是的,一块银圆值不了几个钱。但在我家,确实当作传家宝,因为没有这块银圆,我爷爷早不在人世,也就没有我父亲,没有父亲就没有我。好,不扯远,我来说说我家这块银圆的来历。⑺“那是1943年冬天,一场与日本鬼子的恶战马上要拉开了,开战前两天,我爷爷石国栋心里琢磨着当兵这么多年攒下的三块银圆,该怎么办。他上过战场,知道打仗的残酷,一交火,就是你死我活,也许过不了几天自己就为国捐躯了,银圆如果寄到家里,多少能给家里些许帮衬。也算自己为家里尽了最后一点力。想到这儿,他一刻不敢耽误,赶到邮局,寄了两块银圆到家里。”⑻“我爷爷留下了一块银圆,在盘算着怎么花。他走过小酒馆,想一醉方休,可银圆都攥出了汗,终究没舍得花。”⑼“就在我爷爷在街上漫无目标转悠的时候,看到前面有几个人围着在看什么,挤过去一看,有位老妇人在伤心地哭诉,说,自己被骗了,给了她一块假银圆。”⑽石国栋感觉那老妇人有点像自己的娘,感觉就像自己的娘被人骗了。他上前对老妇人说:“大娘,不要哭了,你把银圆给我看看,到底是真是假?”⑾石国栋把老妇人递给他的一枚银圆放到嘴前,用力吹了一口气,又放到耳边听回音,吹了两回,听了两回后,他把银圆还给老妇人,说:“这银圆是真的,你赶快拿着回家吧。”⑿老妇人开始不肯相信,她反反复复看了手里的银圆,也吹了一下,听了一下,破涕为笑,难道刚才自己眼花?疑疑惑惑的她,对着石国栋千恩万谢而去。⒀石国栋把换下的假银圆放进了自己的上衣口袋,回到了兵营。⒁第三天,石国栋就在城外与小鬼子干上了。那仗啊,打得天昏地暗,眼看自己的弟兄一个接一个倒下,石国栋知道,也许下一刻就轮到自己了。突然,一颗子弹击中胸口,他倒下了,但竟然没有死,一摸胸口,那一颗子弹打在了假银圆上,假银圆被打出了一个瘪囊,差点就穿了。谢天谢地,这假银圆什么材质,挡住了子弹,救了他一命。石国栋怀疑那老妇人是菩萨化身,来考验他的,来度化他的。从此,这块银圆再没有离身,他一直妥善地保存着。⒂新中国成立后,石国栋把这故事讲给了他儿子听,把银圆当作传家宝传给了儿子,告诫他多做善事,自有福报。⒃八零后小伙子说:“前不久,我父亲把这枚银圆交到了我手里。他什么话也没有说,但我懂他的意思。我今天来这节目,不是来炫耀我家的宝贝,更不是来拍卖宝贝,我只是想告诉各位,我愿意做义工回报社会。另外,如果有哪家博物馆想收藏我爷爷留下的这枚银圆,我也愿意捐赠。毕竟,与70多年前的抗战有关,这枚假银圆是一个小小的见证。”⒄突然,观众席上爆发了长久的掌声。(选自《永远的箫声》西苑出版社2017年版,有删改)7.阅读全文,简述“传家宝”的来历。8.下面两段文字中“攥”的细节描写各有什么表达效果?(甲)他走过小酒馆,想一醉方休,可银圆都攥出了汗,终究没舍得花。(乙)屠户把银子攥得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中举》)9.文章首尾两次写观众的反应,有哪些作用?观众席上顿时发出嘘声一片,类似喝倒彩。突然,观众席上爆发了长久的掌声。10.文中多处悬念使小说引人入胜,请写出其中的两处。11.假如你是《2021中国年度小小说》一书的责任编辑,拟按主题分设专辑,你准备把本文收录进下面哪个专辑?请联系小说内容简述理由。A.似水流年 B.良善家风 C.大师风范【答案】7.爷爷在抗战期间用自己多年攒下来的真银圆,换下老妇人被骗的假银圆,这块假银圆,在战场上救了他的命。8.甲:“攥”,写出了爷爷是否用仅剩的一块银圆买酒喝的内心的纠结,刻画出爷爷节俭的形象。乙:“攥”写出了胡屠户要把银子交给女婿时内心的不舍,刻画了胡屠户虚伪、吝啬的形象.。9.①两次描写观众的反应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银圆背后故事的感人,体现了人性的善良。②侧面描写,第一次写出小小的银圆的微不足道,第二次写出了银圆背后故事的感人。③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④第一次描写承上启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留下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次描写收束全文,突出了传家宝故事的感人,赞美了人性的善良。10.悬念一:别人都是晒压箱底的、价值连城的宝贝,而这位八零后小伙子晒的却是一块值不了几个钱的银圆。悬念二:没有这块银圆,我爷爷早不在人世,也就没有我父亲,没有父亲就没有我。11.B【分析】7.本题考查概括小说情节。依据原文第(7)——(14)段内容,结合文中的关键词句即可概括。根据第(7)段“那是1943年冬天,一场与日本鬼子的恶战马上要拉开了,开战前两天,我爷爷石国栋心里琢磨着当兵这么多年攒下的三块银圆,该怎么办……他一刻不敢耽误,赶到邮局,寄了两块银圆到家里”可知,爷爷攒下三块银圆,寄了两块回家;根据第(9)段“有位老妇人在伤心地哭诉,说,自己被骗了,给了她一块假银圆”、第(10)段“大娘,不要哭了,你把银圆给我看看,到底是真是假”、第(13)段“石国栋把换下的假银圆放进了自己的上衣口袋,回到了兵营”可知,爷爷遇到被骗的老妇人,拿自己的真银圆换下了她的假银圆;根据第(14)段“第三天,石国栋就在城外与小鬼子干上了……突然,一颗子弹击中胸口,他倒下了,但竟然没有死,一摸胸口,那一颗子弹打在了假银圆上,假银圆被打出了一个瘪囊,差点就穿了。谢天谢地,这假银圆什么材质,挡住了子弹,救了他一命”可知,在战场上,这块假银圆挡住了子弹,救了爷爷的命。结合以上三个情节综合概括即可。8.本题考查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联系具体语境,从人物形象塑造、主旨表达等角度分析。【甲】根据前文第(7)段“那是1943年冬天,一场与日本鬼子的恶战马上要拉开了……他上过战场,知道打仗的残酷,一交火,就是你死我活,也许过不了几天自己就为国捐躯了”可知,在大战前夕,生死难料的处境下,爷爷想痛痛快快地喝一次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终究没舍得花”,“攥”这个动词,反映出当时爷爷内心的矛盾和纠结,也刻画了爷爷节俭的品质。【乙】根据句子“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可知,本来要把银子交给女婿,但却把银子“攥得紧紧的”,形象地刻画了胡屠户交出银子时不舍的心情,从而反映出胡屠户虚伪、吝啬的本性。9.本题考查分析情节的作用。作答时,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从结构上看,两次写观众的反应,一前一后形成呼应关系,使文章结构紧密;根据第(5)段“他说,他要借这个平台,晒晒他爷爷传给他爹,他爹传给他的一件宝贝”、第(6)段“,一块银圆值不了几个钱。但在我家,确实当作传家宝,因为没有这块银圆,我爷爷早不在人世,也就没有我父亲,没有父亲就没有我”可知,第一次写观众的反应留下悬念,既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出后文写“传家宝”的来历;第二次写观众的反应,恰好解开了第一次的悬念,收束全文,结构浑然一体。从内容上看,两次描写观众的反应,前者是“嘘声一片”的嘲笑之声,后者是“长久”的赞赏之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银圆背后故事的感人,并根据第(15)段“新中国成立后,石国栋把这故事讲给了他儿子听,把银圆当作传家宝传给了儿子,告诫他多做善事,自有福报”可知,这块假银圆意义非凡,它象征着人性的善良。从描写手法上看,这属于侧面描写,通过观众的反应,表现所描写的对象,第一次写观众的嘘声,反映出银圆的微不足道,不值得作为“传家宝”拿到大舞台上显摆,第二次写观众的真诚赞美,则突出了小银圆大故事、大美德的主旨。10.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的表达技巧。根据第(2)段“他说,他要借这个平台,晒晒他爷爷传给他爹,他爹传给他的一件宝贝”、第(4)段“一块银圆”、第(6)段“是的,一块银圆值不了几个钱。但在我家,确实当作传家宝,因为没有这块银圆,我爷爷早不在人世,也就没有我父亲,没有父亲就没有我”可知,在一个大的舞台上,小伙子拿一块毫不起眼的银圆上台,并说这是“传家宝”,一直以来我们一般认为“传家宝”都是有收藏价值的物件,但小伙子拿出的只是一块银圆,这块银圆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背后有什么不同寻常的故事?留下了悬念。看到观众带有不解和嘲笑意味的反应后,小伙子又说道:“没有这块银圆,我爷爷早不在人世,也就没有我父亲,没有父亲就没有我”,给这块看似平凡不过的银圆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又设置了悬念,让读者急于探寻银圆背后的故事。11.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根据第(7)段“那是1943年冬天,一场与日本鬼子的恶战马上要拉开了,开战前两天,我爷爷石国栋心里琢磨着当兵这么多年攒下的三块银圆,该怎么办……他一刻不敢耽误,赶到邮局,寄了两块银圆到家里”、根据第(9)段“有位老妇人在伤心地哭诉,说,自己被骗了,给了她一块假银圆”、第(10)段“大娘,不要哭了,你把银圆给我看看,到底是真是假”、第(13)段“石国栋把换下的假银圆放进了自己的上衣口袋,回到了兵营”、第(14)段“第三天,石国栋就在城外与小鬼子干上了……突然,一颗子弹击中胸口,他倒下了,但竟然没有死,一摸胸口,那一颗子弹打在了假银圆上,假银圆被打出了一个瘪囊,差点就穿了。谢天谢地,这假银圆什么材质,挡住了子弹,救了他一命”、第(15)段“新中国成立后,石国栋把这故事讲给了他儿子听,把银圆当作传家宝传给了儿子,告诫他多做善事,自有福报”等内容可知,本文围绕“传家宝”,讲述了爷爷爷爷在抗战期间用自己多年攒下来的真银圆,换下老妇人被骗的假银圆,而这块假银圆,在战场上救了他的命。后来战乱时期爷爷帮助老妇人的故事,体现了爷爷的善良,并且这块银圆代代相传,告诫后人,多做善事,自有福报。所以选择:良善家风。故选B。(二)(2021·青海西宁·中考真题)阅读《魅力青海湖》,完成下面小题。魅力青海湖①“(青)海周七百五十余里,中有二山,东西对峙,水色清绿,冬夏不枯不溢。自日月山望之,如黑云冉冉而来……”这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青海湖壮丽景色的描写。②青海湖四面环山,东面是巍峨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嵯峨的橡皮山,北面是雄伟的大通山。四座大山犹如四幅巍然耸立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环抱其中。整个青海湖仿佛一个巨大的翡翠玉盘镶嵌在高山草原之间。③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它东西最长约106公里,南北最宽约63公里,环湖一周约365公里。据多年水位观测资料表明,湖泊水域面积始终保持在4200平方公里以上。④青海湖最让人赞叹的是波光潋滟的湖水。青海湖湖水的含盐量在千分之六左右(海水含盐量大约为千分之三),但由于湖水中含氧量较低,浮游生物稀少,能见度可达十米以上。远远望去,湛蓝色的湖水与天相接,横无际涯,波涛起处,不逊大海。更为神奇的是,青海湖湖水并不是单色的,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度,湖水或青或蓝,或灰或绿,五色交辉,令人心旷神怡。⑤从生态价值上看,青海湖西的鸟岛是鸟类繁衍生息的天然场所。鸟岛三面环水,水草茂盛,鱼类繁多,环境幽静,是我国最重要的8个鸟类保护区之一。每年春天,当印度洋上的暖流开始吹拂时,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等禽鸟就会一路向北迁徙,跋涉万里来到这里栖息,多达十几万只。它们在岛上各据一方,筑巢垒窝,高吟浅唱。五月份产卵期间,鸟岛上的鸟窝一个挤着一个,密密麻麻,很难发现空地。鸟窝里里外外无处不是玉白色、青绿色、棕色斑点的鸟蛋。在冬季来临之前,大多数候鸟暂时告别了鸟岛,飞向遥远的南方,留下来陪伴冰封大湖的有天鹅、天鸭等。⑥青海湖也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天然鱼库。湖中盛产全国五大名鱼之一的湟鱼(学名高原裸鲤)。据测算,湖中藏鱼量达40亿吨。每年六七月份,湖里的湟鱼便成群结队溯流而上,在水流平缓的布哈河及其支流的淡水河道里产卵育幼。一时间,大小河道湟鱼密布,令观者炫目,造就了举世闻名的“洄游奇观”。到七月以后,湟鱼陆续返回湖内。冬季湖面结冰,冰层厚达30~45厘米,冰期长达四个多月,湟鱼在冰层下舒适地度过寒冬。⑦独特的水文资源孕育神奇的鱼种,庞大的湟鱼种群为在此栖息的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碧波荡漾的青海湖、盘旋鸣唱的鸟儿、来回畅游的湟鱼,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动人图景。⑧青海湖是青海省的象征,是大自然造就的奇迹。据青海省水文局资料显示,自1956年以来,青海湖水位每年平均以12.1厘米的速度下降。近年来,青海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青海湖水位上升,水域面积扩大,湟鱼、鸟类数量持续增长。作为青海生态环境重要的支撑系统,被悉心呵护的青海湖必将展示出更大的魅力!(选自《魅力青海》,有删改)12.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价值四方面介绍了青海湖的魅力。13.文章开头引用郦道元《水经注》的内容有何作用?14.结合第②段内容,指出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整个青海湖仿佛一个巨大的翡翠玉盘镶嵌在高山草原之间。15.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按括号里的要求回答问题。(1)青海湖湖水的含盐量在千分之六左右。(“左右”一词为什么不能删去?)(2)五月份产卵期间,鸟岛上的鸟窝一个挤着一个,密密麻麻,很难发现空地。(分析“挤着”一词的妙处。)【答案】12.地理环境水域面积湖水特点13.开头引用郦道元《水经注》的内容,引出本文说明对象青海湖;生动形象地说明青海湖的广阔和水色清绿的特点;同时增强文章文学色彩,吸引读者阅读兴趣。14.说明方法:打比方作用:把青海湖比作翡翠玉盘,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青海湖水色青绿、水面平静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15.(1)“左右”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说明青海湖湖水的含盐量大概是千分之六,如果删去,语言表述过于绝对,与实际情况不符。“左右”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2)“挤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鸟岛上鸟窝之多,说明鸟儿数量多,进一步说明了鸟岛是鸟类繁衍生息的天然场所,体现了本文语言的生动形象。【分析】12.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了解文章说明的内容,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从文章中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能表现题意的词句作答。本文第2段介绍了青海湖四面环山地理环境;第3段介绍了青海湖是我国湖泊水域面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第4段介绍了青海湖最让人赞叹的波光潋滟的湖水;第5~8段具体介绍了青海湖生态价值。据此可仿照示例填写作答。13.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在说明文中,作者在文章开头往往会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用传说故事、引用谜语或者诗歌等。通过这些方式,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或引起读者的思考;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和可读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或者引起下文;运用某种说明方法,来说明对象的某种特点。本文开头引用郦道元《水经注》的内容,首先引出本文说明对象——青海湖;文章引用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青海湖壮丽景色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说明青海湖的广阔和水色清绿的特点;再者,引用文学作品的内容,增添了文章文学色彩,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据此理解分析作答。14.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第2段的语句“整个青海湖仿佛一个巨大的翡翠玉盘镶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把“青海湖”比作“翡翠玉盘”,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青海湖水色青绿、水面平静的特点和地理环境的特点。据此分析作答。15.(1)考查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语句“青海湖湖水的含盐量在千分之六左右”中的“左右”表示概数,用在数量词后面说明青海湖湖水的含盐量大概是千分之六,如果删去,则说明青海湖湖水的含盐量就是千分之六,说法太过绝对,也与实际情况不符,所以“左右”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语句“五月份产卵期间,鸟岛上的鸟窝一个挤着一个,密密麻麻,很难发现空地”中的“挤着”,是一个紧挨着一个的意思,写出了鸟岛上鸟窝和鸟儿数量多,语言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鸟岛是鸟类繁衍生息的天然场所。(三)16.(2021·辽宁鞍山·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敢于推翻自己宛江平①据传苏轼有一次去拜访王安石,正巧赶上他外出没在屋。苏轼看到桌上留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的诗句,使提笔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后来苏轼被贬到南方某地,一天,闲来无事的他听见天上有只鸟叫声奇特,便问这是什么鸟,当地人回答:“明月鸟。”过了不久,他又在庭院中看见经常有一些黄色小虫钻进花心,便问当地人这虫叫什么名字,当地人回答:“黄犬虫。”苏轼想起改诗的事,不禁汗颜。②可见,苏轼是敢于推翻自己的。其实,敢于推翻自己,是不容易的,不过这是可以修炼达成的事。如果悟得其中的奥妙,必将受益无穷。③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未经自省的人生没有意义”。善于自省,才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理清自己的优长短处,进而勇于推翻自己。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成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④很多时候,否定别人容易,推翻自己很难。不敢于“自我否定”或者不愿意“自我否定”的人,不能正视自身缺点短板,就可能满足于一时的成绩,很难取得长足进步,甚至功亏一篑,走向绝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在世,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也不可能一直处于低谷。每个人要成长、成才、成功,要领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应该在不断推翻自己、完善自己中披荆斩棘、奋斗到底。⑤推翻自己并非全盘否定自己,而是改造旧我、打造新我、提升自我。做任何事情都应从现实出发。倘若效果达不到预期,或者方向出现了偏差,停下来就是止损,退回去就是进步。掩耳盗铃、讳疾忌医、一意孤行,甚至用错误掩盖错误,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⑥推翻自己,需要直面问题的勇气、知过不讳的胸襟和精益求精的品质。孟子云:“人恒过,然后能改。”著名作家熊召政精心创作完《张居正》第一卷后,不料遭到编辑退稿。对此他一时难以接受,于是把书稿送给三个朋友看。结果没有一个人说“这本书好看”,其中一位更是直言:“你那是学问书,拿来给我看做什么。”面对这些善意的批评,熊召政痛下决心,全部推翻重写,才有了后来这部广受好评的佳作。⑦总而言之,一个人只有敢于推翻自己,才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与成长。“吃老本”长不了新本事,“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重复昨天的故事”难以铸就明天的精彩。身处新时代、迈入新阶段、建功新征程,必然伴随着新的复杂环境和风险挑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刷新思维理念、创新工作方法,经常让自己的头脑“换代”,始终跟上时代节拍,方能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推翻自己、找到自我、实现自我。(选自《共产党员》,有改动)(1)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2)写出选文第③段加点字“这”指代的内容。(3)选文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选文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5)选出下列适合充当第④段事实论据的一则,并说明理由。(甲)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三次报考巴黎美术专科学校,名落孙山。在老师勒考克的鼓励下,罗丹鼓起勇气,树立信心,坚持不懈,最终成了继米开朗琪罗之后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乙)西楚霸王项羽冲出刘邦的包围,撤退到乌江江边的时候,亭长建议他返回江东,认为江东地方千里,民众数十万,也可以称王。项羽却做不到“包羞忍耻”,最终选择了自刎。【答案】(1)敢于推翻自己。(2)善于自省,才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理清自己的优长短处,进而勇于推翻自己。(3)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充分证明了推翻自己,需要直面问题的勇气、知过不讳的胸襟和精益求精的品质。(4)第⑤段运用道理论证论述了“推翻自己并非全盘否定自己,而是改造旧我、打造新我、提升自我”这一观点,是对中心论点的一个补充论证。(5)乙。材料乙列举了西楚霸王项羽兵败后不能正视自身缺点短板,做不到“包羞忍耻”,最终选择了自刎,走向绝境。与第④段的“否定别人容易,推翻自己很难”的观点一致。【分析】(1)此题考查提炼或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的能力。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从文章内容看,文章开头列举苏轼的事例,并肯定了苏轼是敢于推翻自己的,在此基础上得出“敢于推翻自己,是不容易的,不过这是可以修炼达成的事”这一观点;接着3~6段,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否定别人容易,推翻自己很难”“推翻自己并非全盘否定自己,而是改造旧我、打造新我、提升自我”“推翻自己,需要直面问题的勇气、知过不讳的胸襟和精益求精的品质”;最后得出结论——一个人只有敢于推翻自己,才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与成长。由此,本文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要敢于推翻自己。也就是文章的题目。(2)此题考查对句子中词语指代内容的理解。在解答代词指代内容的题目时,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也就是要弄清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的语意及关系。从文章第3段“善于自省,才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理清自己的优长短处,进而勇于推翻自己。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成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可知,前一句的“善于自省,才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理清自己的优长短处,进而勇于推翻自己”即是“这”指代的内容。(3)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使用论证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论证观点,因而在解答论证方法作用时,要紧扣文章的论点或分论点分析作答。文章第6段先提出了分论点——推翻自己,需要直面问题的勇气、知过不讳的胸襟和精益求精的品质;接着引用了孟子的话“人恒过,然后能改”这一道理论据,并列举了著名作家熊召政面对善意的批评,痛下决心,全部推翻重写《张居正》的事例,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述了“推翻自己,需要直面问题的勇气、知过不讳的胸襟和精益求精的品质”这一分论点,使论证更具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4)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解答作用类试题要结合文章特点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议论文开头段一般有引出论点或者论题的作用;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如果是引用了名人名言或事例,还能起到论证论点的作用。从内容上看,文章第5段运用讲道理的方法,阐述论证了“推翻自己并非全盘否定自己,而是改造旧我、打造新我、提升自我”这一内容;从论述严密的角度看,文章前面的1~3段在于证明“敢于推翻自己”,而这一段的论述是对中心论点的一个补充论证,使论证更加严密,更有说服力。(5)考查论点(观点)与论据的关系。论点(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论据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文章第4段论证了“否定别人容易,推翻自己很难”的观点。材料甲列举罗丹的事例,是在论述做事情要坚持不懈的道理;材料乙列举了西楚霸王项羽兵败后做不到“包羞忍耻”,最终选择了自刎。材料乙与第4段表达的的观点一致。所以材料乙能作为第4段的论据。(四)17.(2021·广西梧州·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巨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①,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②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③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倾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出师表》。(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①病笃:病重。②嗣子:此指刘禅。嗣:继承。③股肱:比喻辅佐之臣。(1)下列对乙文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B.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C.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D.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庶竭驽钝庶:表示期望。B.以彰其咎彰:表彰。C.属以后事属:通“嘱”,嘱托。D.效忠贞之节效:贡献,献出。(3)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报先帝而忠陛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残年余力C.召亮于成都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D.继之以死公将鼓之(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说明出师北伐势在必行,交代出师后朝政事宜,叮咛后主牢记“先帝遗诏”。B.乙文以时间为线,主要叙写刘备托孤,诸葛亮尽心辅佐后主、以图大志等事宜。C.在写法上,甲文以叙事为主,辅以描写;乙文则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D.甲乙两文,一“表”一“传”,体裁各异,但都表现了诸葛亮忠于蜀汉之情。(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临表涕零,不知所言。②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答案】(1)D(2)B(3)A(4)C(5)①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②政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决定。【分析】(1)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的意思是:所需要的军费(就由这几个郡来出),蜀国因此而富足了起来。(诸葛亮)于是训练军队、讲习式备,等待大举出兵北伐。据此,正确的句读为: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故选D。(2)考查对文言文词语的理解。B.有误,“彰”应该解释为:彰显、揭示,不是“表彰”。故选B。(3)本题考查虚词的用法。A.而:表并列/表并列;B.以:介词,把/介词,凭借;C.于:介词,在/介词,给;D.之:助词,补语的标志/助词,补足音节;故选A。(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甲文以叙事为主,辅以抒情;乙文则以叙述为主,辅以描写。C项“甲文以叙事为主,辅以描写;乙文则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的分析是错误的。故选C。(5)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临(面对)、涕零(流泪,落泪)、言(说)”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无(无论)、巨细(大事小事)、咸(全,都)”几个词是重点词语。【点睛】参考译文:【甲】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