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一中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一中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一中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一中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一中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一中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各溶质分子都不能通过半透膜)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甲溶液为清水,乙溶液是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则水分子只进不出,导致漏斗内液面上升B.若甲溶液是质量浓度为10%的蔗糖溶液,乙溶液是质量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则漏斗内液面高度不变C.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渗透平衡时,漏斗内的液柱会阻止液面继续上升D.若甲、乙溶液分别是质量浓度为0.1g/mL、0.2g/mL的蔗糖溶液,则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2.下图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质是一种基因重组 B.结果1中S型肺炎双球菌占绝大多数C.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结果2中全部为R型肺炎双球菌3.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加热后变性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蔗糖溶液中未发生质壁分离,表明细胞已死亡C.蔗糖是非还原糖,因此在蔗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颜色不变D.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高的光合色素,在滤纸条上色素带越宽4.下列关于生态学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A.食物链的营养级越多,能量传递效率越高B.自然界中大多数种群的数量在波动中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主要取决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D.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用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5.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如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有误的是:()A.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成反比例关系B.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C.据图分析,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9年D.人体免疫能力丧失,不能抵抗疾病的侵袭,进而使人直接死亡6.研究表明鼠甲状腺肿患病率与其饲料中的碘水含量具有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图中鼠甲状腺肿患病率与碘水含量呈正相关B.图中鼠因缺乏促甲状腺激素导致患甲状腺肿C.用含碘水的饲料饲喂鼠,其甲状腺功能异常D.用含碘水的饲料饲喂鼠,其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可能偏高7.北极苔原指北极地区北冰洋与泰加林带之间的永久冻土地和沼泽地带,苔原气候属荒漠气候,年降水量低。在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其中生产者主要是地衣,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地依靠地衣来维持生活。下列关于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食物网相对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较低B.北极苔原气候条件差,恢复力稳定性较低C.物种特性如抗逆性与抵抗力稳定性有关,与恢复力稳定性无关D.冰川大量融化会影响北极苔原的现有稳定性8.(10分)A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只有碱基不同,下图是ATP的化学结构图,A、B表示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肝细胞中肝糖原的合成过程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B.GTP断开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以作为RNA合成的原料C.ATP转化为二磷酸腺苷的过程中脱离的磷酸基团是图中的γD.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可以来自丙酮酸分解产生酒精和CO2的过程二、非选择题9.(10分)在l~5号五个三角瓶中分别加入某种培养液,把瓶口封闭后在高温下灭菌处理。冷却后,在l号瓶内放入草履虫,2号瓶内放入小球藻.3号瓶内放入某种细菌。结果l号、2号瓶内的草履虫与小球藻不能繁殖。3号瓶内的细菌个体数变化如A图所示。4号瓶内同时放入草履虫与细菌,两者个体数目变化如B图所示。5号瓶内同时放入等量的细菌和小球藻,两者个体数目变化如C图。以上实验是在25℃、光照充足条件下进行的。回答下列各问题:(1)请将A图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转换成种群中个体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____(2)由A图可知,瓶内细菌在第1天至第3天的生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第3天至第6天的生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B图可知,细菌与草履虫的关系属于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C图,试分析细菌与小球藻两者个体数能得以不断增加的原因________10.(14分)有资料表明:糖尿病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中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已高居全球首位。糖尿病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部分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的抗体1和抗体2水平异常引起,其机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分析,血糖浓度上升,会刺激下丘脑的感受器进而通过神经刺激分泌________,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通过促进________,而降低血糖。从图中分析可看出,人体内调节血糖平衡的机制是________调节。(2)胰高血糖素是由________分泌,其作用是________,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至正常水平。(3)两种类型的糖尿病都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吗?________(填“能”或“不能”),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11.(14分)下图是处于稳定的状态的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图中食物网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在草→鼠→蛇→鹰食物链中,鹰是__________级消费者。(2)鹰和狐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__________,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从_____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的。12.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据图回答:(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______演替。与①相比,③群落有更复杂的垂直结构,其原因主要是______(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______,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______(3)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下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下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若甲溶液为清水,乙溶液是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则单位时间内由甲进入乙中的水分子多于由乙进入甲中的水分子,导致漏斗内液面上升,A错误;若甲溶液是质量浓度为10%的蔗糖溶液,乙溶液是质量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由于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蔗糖,葡萄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即乙中的水分子数少于甲中的水分子数,所以水分子由甲透过半透膜进入乙,导致漏斗内液面上升,B错误;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渗透平衡时,因漏斗内的液柱的静水压的作用,会阻止液面继续上升,C正确;若甲、乙溶液分别是质量浓度为0.1g/mL、0.2g/mL的蔗糖溶液,则单位时间内由甲进入乙中的水分子多于由乙进入甲中的水分子,导致漏斗内液面上升,因漏斗内的液柱的静水压的作用,所以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不等,D错误。【点睛】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双向移动,但最终结果是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多的溶液流向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少的溶液。2、B【解析】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只有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DNA被水解后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因此图中结果1同时出现了S菌和R菌,结果2只有R菌。【详解】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一种基因重组,A正确;结果1中少数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肺炎双球菌占少数,B错误;该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即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DNA的水解产物不能将R菌转化为S菌,因此结果2中全部为R型肺炎双球菌,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艾弗里及其同事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明确S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而DNA的水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进而对两个实验结果进行预测。3、A【解析】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变形是空间结构遭破坏。【详解】A、加热后变性的蛋白质肽键并没有断裂,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A正确;B、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才会发生质壁分离,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蔗糖溶液中未发生质壁分离可能蔗糖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B错误;C、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但斐林试剂本身为蓝色,所以在蔗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会变成蓝色,C错误;D、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的含量有关,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与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的距离有关,所以含量越高的光合色素,层析后在滤纸条上其色素带越宽,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高的光合色素,层析后在滤纸条上距离滤液细线的位置越远,D错误。故选A。4、A【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点。学生需在记忆知识点的前提下,注意知识点的内涵,并通过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解题。【详解】A、食物链的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的越多,但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不变,A错误;B、因为环境等条件不断在变化,自然界中大多数种群的数量在波动中,B正确;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C正确;D、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故选A。5、A【解析】分析题图:HIV最初侵入人体时,T细胞参与的免疫可清除大多数HIV,但随着HIV浓度增加,T细胞不断减少,使免疫能力降低,最后丧失免疫能力,导致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使人死亡。【详解】A、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HIV最初侵入人体时,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不成反比例关系,A错误;B、HIV浓度上升,T细胞被破坏,T数量减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均下降,最终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B正确;C、据图分析,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第9年时人体的免疫功能全部丧失,各种感染机会增加,所以大约能生存9年,C正确;D、人体免疫能力丧失,失去防卫功能,不能抵抗疾病的侵袭,进而使人直接死亡,D正确。故选A。6、D【解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反馈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甲状腺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详解】A、由图可知在碘水含量低于时,随浓度的升高,甲状腺肿的患病率逐渐降低,在碘水含量高于于时,随浓度的升高,甲状腺肿的患病率逐渐升高,A错误;B、由图可知在碘水含量低于时,是因为碘含量不足,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量少,从而患甲状腺肿,这时促甲状腺激素应该含量升高,B错误;C、用含碘水的饲料饲喂鼠,甲状腺肿的患病率为0,因此其甲状腺功能正常,C错误;D、用含碘水的饲料饲喂鼠,由于碘含量低于,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量少,因此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可能偏高。故选D。7、C【解析】1、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2、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弱。【详解】A、生物繁殖能力的强弱与恢复力稳定性呈正相关,抵抗力稳定性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A正确;B、北极苔原气候条件差,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较弱,无论是物质的积累还是能量的周转都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恢复力稳定性较低,B正确;C、生态系统的每个结构,包括营养结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均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息息相关,没有任何一种结构要素与稳定性没有关联,只有关联性强与弱的区别,C错误;D、无机环境的变迁时刻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冰川融化影响北极的气候以及生态系统的边界范围、温度变化等,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故选C。8、D【解析】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特殊化学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题图分析,图示为ATP结构图,图中A为腺嘌呤,B为核糖。【详解】A、肝细胞中肝糖原的合成过程为吸能反应,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A正确;B、GTP所含五碳糖也为核糖,断开两个特殊化学键后为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以作为RNA合成的原料,B正确;C、ATP转化为二磷酸腺苷(ADP)的过程中脱离的磷酸是图中的γ,即ATP末端的磷酸基团,C正确;D、丙酮酸分解产生酒精和CO2的过程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阶段不产生ATP,显然,合成ATP所需的能量不可以来自丙酮酸分解产生酒精和CO2的过程,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9、(1).(2).由于食物和空间充分,细菌迅速繁殖,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3).数量增加新增加的细胞数和死亡的细胞数达到动态平衡(或出生率等于死亡率)(4).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或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以及pH的变化等)(5).捕食(6).细菌利用环境中有机物生存并繁殖后代,与此同时,细菌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有利于小球藻的大量繁殖【解析】据图A分析,1到3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3到6天种群数量基本不变,6天后种群数量减少。图B中细菌和草履虫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图C中细菌和小球藻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互利共生的关系。【详解】(1)根据A图分析,根据细菌个体数量的变化曲线可知第1天时生长速度基本为0,随后开始增加,到第2天为最高值后开始下降,第3天到第6天,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生长速度为0,之后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生长速度继续下降。则种群中个体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为:(2)由A图可知,瓶内在第1天至第3天由于食物和空间充分,细菌迅速繁殖,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在第3天至第6天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种群内新增加的细胞数和死亡的细胞数达到动态平衡(或出生率等于死亡争等),种群数量不变。(3)由B图可知,细菌和草履虫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4)由C图可知,细菌和小球藻互利共生,由于细菌利用环境中有机物生存并繁殖后代,与此同时,细菌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有利于小球藻的大量繁殖,细菌与小球藻两者个体数能得以不断增加。【点睛】本题综合性强,难度大,考查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锻炼了学生审题及识图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道好题。10、(1)①.胰岛B细胞②.胰岛素③.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④.神经—体液(2)①.胰岛A细胞②.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3)①.不能②.抗体2所导致的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的受体异常,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注射胰岛素无法治疗【解析】据图分析: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一方面血浆中血糖浓度升高,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另一方面,高浓度的血糖刺激葡萄糖感受器产生兴奋传至下丘脑,下丘脑发出的神经冲动作用于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分泌,同时,血糖升高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与其拮抗作用的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作用于组织细胞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的作用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蛋白质等非糖物质.抗体1与胰岛B细胞的受体结合,导致葡萄糖不能与胰岛B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使胰岛B细胞不能分泌胰岛素;抗体2与组织细胞中胰岛素的受体,从而使胰岛素不能与组织细胞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最终均使血糖浓度升高。【详解】(1)从图中分析,血糖浓度上升,会刺激下丘脑的感受器进而通过神经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全身组织细胞,通过促进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来降低血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平衡的机制为神经—体液调节。(2)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其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3)I型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但是II型糖尿病不可以,因为抗体2使胰岛素的受体异常,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故注射胰岛素无法治疗糖尿病。【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1、(1).4(2).鼠和昆虫(3).三(4).捕食和竞争(5).信息传递(6).草(或生产者)【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草是生产者,其余生物均为消费者,该生态系统含有3条食物链,即草→昆虫→鸟→鹰、草→鼠→鹰、草→鼠→蛇→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