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练习(二)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练习(二)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练习(二)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练习(二)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练习(二)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生产、科技与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使人们意识到学科交叉融合与文理相互渗透的必要。文学研究中出现了对于自然科学集体性、自觉化、大规模的借鉴与运用,其中数学占据了重要地位。但因不甚明了数学思想的产生背景与实际意义,也不清楚其的具体条件,在引入数学方法解决文学研究的实际问题时没有获得理想的效果,因而,将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引入文学研究的尝试一度被否定。其实,无论文学研究还是自然科学研究,都以掌握客观世界中事物或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为目的,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共通性。不少数学分支学科的思想方法有助于文学研究的推进,如在大量无规则运动中发现规律的概率论,可以发现并用数字刻画作家自己也未必意识到的写作特征,为对作者的考证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学科交叉、文理渗透无疑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但不少文学研究者不习惯于此,也缺乏借鉴自然科学思想方法的训练与能力,所以沿袭原有思路。季羡林曾建议:“为了能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我劝文科的同学多学习点理科的内容。”这是从根本上改变群体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而只有实践的成功,才能使人意识到借鉴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性与有效性。(取材于陈大康的文章)材料二过去,研究者习惯用史料来描述文学史的高峰状态,而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我们可尝试用大数据来显示和验证,并透视数据背后的文学史意义。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座高峰。据统计,东汉到隋末、诗人共有六百多位,诗歌总共五千余首,而唐代,诗人有三千多位,作品数量达五万多首。宋代诗人诗作的数量超越唐代而达到新高度,诗人九千多位,诗作二十五万余首。从个体诗人来看,白居易名列唐诗作品量的榜首,诗作近三千,杜甫和李白紧随其后。宋诗的篇数,则由陆游称雄,其次是刘克庄和杨万里。根据综合影响指数排名,唐代诗人影响力第一的是杜甫,其次为李白、王维,而作品量居第一的白居易,影响力排在十名之外。高居宋诗影响力榜首的是苏轼,作品量雄居榜首的陆游紧随其后。通过量化分析,可对唐宋诗语言层面的特征细把握。对《全唐诗》《全宋讨》进行词频统计,唐诗里写景语汇居前列,如排名第7的“白云”与第11的“明月”,虽只是词汇片段,唐人气象俨然可见,而这两个意象在宋诗中分别降至19与23位。宋诗中“平生”(第3位)、“人间”(第8位)等哲思人生的词汇排位较唐代(分别居于第30、13位)有上升。值得玩味的是,宋人虽崇尚自守慎独、内求于心的理学,诗中却不乏唐人所极少写到的“功名”(第36位)、“富贵”(第78位),而唐诗中常见的“惆怅”(第15位)、“相思”(第22位)等词汇在宋诗中跌出了前一百位。传统古典文学研究中的结论多通过个人有限阅读过程中的观察、思索、领悟等方式获得,这类方式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乃至先验色彩。大数据的汇聚和计算分析方法的运用,能够使既出人意表又不偏不倚的结论“自动涌现”。随着统计数据的累积、叠加和映射,古籍和传统文化研究一定能够焕发出更多生机和活力。(取材于王兆鹏、刘石的文章)材料三对人文学者而言,仅有一些现成的数字人文工具是不够的。一些看似好用的工具,比如词频统计、词云可视化等,由于开发时并未针对具体研究对象的特点而设计,往往对深入剖析文本特征的帮助不大。数字人文的深度发展,必须充分考虑人文学者的需求,将人文研究的经验融入数学建模的实施过程,使数字人文成为一种能体现研究者个性的研究方法。由于不同学者对文本细读的角度与需求不同,在开发数字人文工具时,要让更多与文本相关的因素被计算机学习与测量,同时尽量用简单而有效的建模过程代替硬件算力的比拼。现阶段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开展数字人文研究时,往往采用“机器学习”来实现。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机器学习模型更依赖人工对模型算法的参数、特征以及训练数据等进行反复调试,而这一过程正是研究者参与文本分析的过程。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研究文学问题,起步较早、同时也最知名的是对《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在语言风格上的对比研究,类似的实验至今还在进行。研究者在计算机的辅助下,挖掘各种可量化的文本特征,比如高频词、虚词、双音节词等词汇信息、四言句、对仗句等句子信息。应用不同算法建构数学模型,就可以对两部分文本的语言特征加以量化计算,从而判断文本的相似程度。虽然从结论上看,这些实验无非证明了两部分文本的语言风格不同,但是其价值在于用一个经典的问题来验证不同算法、文本特征在风格计算时的可行性。各种行之有效的算法与特征归纳,可以在人文学者的专业背景下催生出更多课题。仅就小说而言,包括《儒林外史》在内的不少章回小说中都存在部分章回是否为原作的争议。通过计算语言学方法对这些段落的语言风格进行定量分析,想必也有助于类似辨伪问题的厘清。(取材于诸雨辰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学的发展让人们对学科交叉的认知程度逐渐提升。B.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入文学研究的尝试一直被否定。C.概率论能为作家发现自己的写作特征开辟有效路径。D.借鉴自然科学思想方法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很有必要。2.宋代严羽论诗有“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兴”之说,根据材料二,下列统计结果不能证明这个说法的一项是(3分)A.“白云”“明月”在唐诗中的词频排名比宋诗中的排名更居前列。B.“平生”“人间”在宋诗中的词频排名比唐诗中的排名有所上升。C.在宋诗中不乏“功名”“富贵”这样的词语,而在唐诗中极少见。D.“惆长”“相思”在唐诗中词频排名入前30,在宋诗中排百名外。3.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基于研究对象特点而设计的数字人文工具,更有助于文学研究工作的开展。B.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开展数字人文研究,目前多由“机器学习”实现。C.计算机学习、测量与文本相关的因素无法满足学者对文本细读的需求。D.对《红楼梦》前后语言风格的研究,验证了不同算法在风格计算时的可行性。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存在共通性,它们的思想方法可以相互借鉴。B.唐宋时期影响力大的诗人,作品量也大;作品量大的诗人,影响力也大。C.利用大数据,从字(词)频统计入手,可获得探究诸多领域文献的新体验。D.机器学习的反复调试,可以帮助学者从不同层面观察文本写法上的变化。5.为实现数字人文的深度发展,文学研究者应该做哪些努力?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说明。(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落魄汪曾祺到我们认识他时,他开了个小馆子,在我们学校附近。大学生都是消化能力很强的人。初到昆明时,大家的口袋里还带着三个月至半年的用度,有时还能接到一笔汇款,稍有借口,或谁过生日,或失物复得,或接到一封字迹娟秀的信,或什么理由都没有,大家“通过”一下,就可以派一个人做东请客。有人说,开了个扬州馆子,那就怎么也得巧立名目去吃他一顿。学校附近还像从前学校附近一样,开了许多小馆子,开馆子的多是外乡人,山东、河北、江西、湖南的,都有。在昆明,只要不说本地话,任何外乡口音的,都可认作大同乡。一种同在天涯之感把掌柜、伙计和学生连接起来。学生来吃饭,掌柜的、伙计(如果他们闲着),就坐在一边谈天说地;学生也喜欢到锅灶旁站着,一边听新闻故事,一边欣赏炒菜艺术。这位扬州人老板,一看就和别的掌柜的不一样。他穿了一身铁机纺绸褂裤在那儿炒菜。盘花纽扣,纽绊拖出一截银表链。雪白的细麻纱袜,浅口千层底礼服呢布鞋。细细软软的头发向后梳得一丝不乱。左手无名指上还套了个韭菜叶式的金戒指。周身上下,斯斯文文。除了他那点流利合拍的翻锅执铲的动作,他无处像一个大师傅,像吃这一行饭的。这个馆子不大,除了他自己,只用了个本地孩子招呼客座,摆筷子倒茶。可是收拾得干干净净,木架上还放了两盆花。就是足球队员、跳高选手来,看看墙上菜单上那一笔成亲王体的字,也不好意思过于嚣张放肆了。半年以后,店门关了几天,贴出了条子:修理炉灶,停业数天。重新开张后,饭铺气象一新,一早上就坐满了人,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扬州人听从有人的建议,请了个南京的白案师傅来做包子下面,带卖早晚市了。白案上,那位南京师傅集中精神在做包子。他很忙,顾不上想什么。但是今天是新开张,他一定觉得很兴奋。他的脑袋里升腾着希望,就像那蒸笼里冒出来的一阵一阵的热气。听他用力抽打着面团,声音钝钝的,手掌一定很厚,而且手指很短!他的脑袋剃得光光的,后脑勺挤成了三四叠,一用力,脑后的褶纹不停地扭动。周身上下,无一处不像一个当行的白案师傅,跟扬州人的那种“票友”风度恰成对比。不知道什么道理,那一顿早点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猪肝面,加了一点菠菜、西红柿,淡而无味。我看了看墙上钉着的一个横幅,写了几个美术字:“绿杨饭店”(不知是哪位大学生的大作),心想:三个月以后,这几个字一定会浸透了油气,活该!——我对猪肝和美术字一向都没有好感。半年过去,很多人的家乡在不断“转进”(报纸上讳言败退,创造了一个新奇的名词)的战争中失去了。滇越铁路断了,昆明和“下江”邮汇不通,大学生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学生在外而兼了差,教中学的,在拍卖行、西药铺当会计的,当家庭教师的,各行各业,无所不有。昆明每到中午十二点要放一炮,叫做“午炮”,据说放那一炮的也是我们的一位同学。有的做了生意,而且越做越大。还有一些对书本有兴趣,抱残守阙,除了领“贷金”,在学校吃“八宝饭”(糙米中有砂粒、鼠矢种种东西),靠变卖衣物维持。附近有不少收买旧衣的,背着竹筐,往来吆唤。其中有一个中年妇女,嗓音极其脆亮,我一生很少听到这样好听的叫卖声音:“有——旧衣烂衫找来卖!”学生的变化,自然要影响到绿杨饭店。这个饭馆原来不大像一个饭馆,现在可完全像一个饭馆了,太像了,代表这个饭馆的,不再是扬州人,而是南京人了。那个南京人,第一天,就从他的后脑勺上看出这是属于那种能够堆砌“成功”的人,一个非常现实的人。他抓紧机会,稳扎稳打,他知道钱是好的,活下来多不容易,举手投足都要代价。他一大早冲寒冒露从大西门赶到小南门去买肉,因为那里的肉要便宜一点;为了搬运两袋面粉,他可以跟挑夫说很多好话,或骂很多难听的话;他一边下面,一边拿眼睛瞟着门外过去的几驮子柴,估着柴的干湿分量;他拣去一片发黄的菜叶,丢到地下,拾起来,看一看,又放回案板上。他的床是睡觉的,他的碗是吃饭的。他不幻想,不喜欢花,他不聊闲天,不上茶馆喝茶,而且老打狗。没有多少时候,绿杨饭店就充满了他的“作风”。从作风的改变上,你知道店的主权也变了。南京人攒了钱,红利、工钱,加了自己的积蓄,入了股,从伙计变成了股东。绿杨饭店的主顾有些变化,但生意没有发生太大影响。在外兼职的学生在拿到薪水后会来油油肠子。做生意的学生,还保留着学籍,选了课,考试时得来答卷子,平时也偶尔来听听课。抱残守阙者,有时觉得“口中淡出鸟来”,就翻出几件值一点钱的东西拿到文明新街一卖——最容易卖掉的东西是工具书,《锌源》《牛津字典》……有一个四川同学家里寄来一件棉袍子,他约了几个人一同上邮局取出来,出了邮局大门,拆开包裹,把一件全新的棉袍搭在手臂上,就高声吆唤:“哪个买这件棉袍!”然后,几个馋人,一顿就把一件新棉袍吃掉了。昆明冬天不冷,没有棉袍也过得去。绿杨饭店的生意好过一阵,好得足以使这一带所有的饭馆为之侧目。这些饭铺的老板伙计全都对它关心。别以为他们都希望“绿杨”的生意坏。他们知道,“绿杨”的生意要是坏,他们也好不了。他们的命运既相仿,又相共。果然,过了一个高潮,绿杨饭店走了下坡路了,包子里的豆芽菜、豆腐干越掺越多,卖出去的包子越来越少。时间很快过了两年了。大学的学生,有的干脆弃学经商,在外地跑买卖,甚至出了国,到仰光,到加尔各达。有的还选了几门课,有的干脆休了学,离开书本,离开学校,也离开了绿杨饭店。在外兼职的,很多想到就要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不再胡乱花钱。风翥街冷落了许多。开饭馆的江西人、湖南人、山东人、河北人全都风流云散,不知所终。绿杨饭店还开着。绿杨饭店犹如一面镜子,照出种种变化。镜子里是变色的猪肝、暗淡的菠菜、半生的或霉烂的西红柿。太阳光如一匹布,阳光中游尘飞舞。一九四六年(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落魄”,即潦倒失意,在本文中不仅指扬州人所经营饭馆的落魄,更指在烽火硝烟中众多背井离乡小人物的落魄,表达了作者对时代洪流和人生浮沉的思考。B.“他穿了一身铁机纺绸褂裤在那儿炒菜……”作者通过对扬州人穿着的详尽刻画,写出了扬州人对做菜的讲究,显示出他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C.扬州人“无处像一个大师傅”,而南京人“无一处不像一个当行的白案师傅”,绿杨饭店“现在可完全像一个饭馆了”,叙述者在“像与不像”的评价中流露褒贬之意。D.“他们的命运既相仿,又相共”的“相共”指的是人们在朝不保夕的战时环境的冲击下,都会先选择生存目标,而搁置精神追求。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抱残守阙者为求果腹,起初只卖衣,后来也卖书,这一对比以小见大,刻画出战时异乡生活的不易以及学生内心深处的坚守与投降。B.“这几个字一定会浸透了油气”,作者由对食物的反感联想到日后绿杨饭店的风雅不再。与前文对“成亲王体字”的极高评价形成鲜明的对比。C.本文语言幽默风趣,例如在刻画南京人时,运用反语、谐音、大词小用、庄词谐用等手法,对人物进行调侃、讽刺、批判,令读者忍俊不禁又掩卷深思。D.文章以双线结构阐述战时扬州人在昆明所开饭馆逐渐沦落的过程,又以顾客、学生的双重身份记叙见闻,以扬州人落魄之路对照叙述者在昆明的学生生活。8.《落魄》以“我”的视角聚焦扬州人饭馆的变迁,从个体反思自我、折射群体,意味深长,请简要分析。(6分)9.汪曾祺师承沈从文,小说“淡而有味”,请结合本文加以赏析。(6分)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5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昔樊於期逃秦之燕,借荆轲首以奉丹之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而慕义无穷也。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而为燕尾生。苏秦相燕,燕人恶之于王,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①。主臣二人,剖心坼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昔者司马喜髌脚于宋,卒相中山;范雎摺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位,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是以申徒狄自沈于河,徐衍负石入海。不容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昔者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罕之计而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是以秦用戎人由余而霸中国,齐用越人蒙而强威、宣。此二国,岂拘于俗,牵于世,系阿偏之辞哉?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义,后宋、鲁之听,则五伯不足称,三王易为也。是以圣王觉悟,捐子之之心,而能不说于田常之贤;封比干之后,修孕妇之墓,故功业复就于天下。何则?欲善无厌也。夫晋文公亲其仇,强霸诸侯;齐桓公用其仇,而一匡天下。何则?慈仁殷勤,诚加于心,不可以虚辞借也。(节选自邹阳《狱中上梁王书》②)材料二夫以四海之广,士庶之众,岂无一二可信之人哉?盖信之则无不可,疑之则无可信者,岂独臣之过乎?夫以一介愚夫,结为交友,以身相许,死且不渝,况君臣契合,实同鱼水。若君为尧舜,则臣为稷契,岂有遇小事则变志,见小利则易心哉?此虽下之立忠未能明著,亦由上怀不信、待之过薄之所致也。此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乎?以陛下之圣明,以当今之功业,诚能博求时俊,上下同心,则三皇可追而四五帝可俯而六矣夏殷周汉夫何足数焉?(节选自魏征《论治道疏》)【注】①駃(jué)騠(tí):良马名。②《狱中上梁王书》是西汉文学家邹阳下狱后给梁孝王写的一封书信。梁王,即梁孝王刘武,文帝窦皇后的幼子,汉景帝的同母弟。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上的答案标号写在答题卡上。(3分)则三皇可追A而四B五C帝D可俯E而六矣F夏殷G周汉H夫何足数焉。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信,指信任。与《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中的“信”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B.恶,指说坏话。与《屈原列传》“短屈原于顷襄王”中的“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C.捐,是舍弃的意思。这与“功不唐捐,玉汝于成”中“捐”的意义和用法相同。D.诚,指的确、确实意思,与“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中“诚”的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邹阳以樊於期为例来阐释“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的原因:君臣之间能否推心置腹、深信不疑。B.邹阳认为即使凭孔子、墨子的辩才,仍旧一个被放逐,一个被囚禁,是君主偏听不明所造成的。C.圣明的君主就会善待仇敌,进而成为诸侯霸主、统一天下,这样的君主实施善政才会永不满足。D.魏征认为君臣之间的默契要如鱼和水的关系一样,需要国君用信任的态度去选择人并且以礼待之。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不容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5分)(2)慈仁殷勤,诚加于心,不可以虚辞借也。(3分)14.梁王读罢邹阳的上书,深受感动,就释放了邹阳,拜为上宾。你认为是哪一句话打动了梁王?为什么?(3分)古代诗歌阅读(本题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5~16小题。点绛唇·桃源秦观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新党章惇被起用为相,大肆打击元祐旧党。秦观接连被贬杭州、处州、郴州等地。这首词可能作于词人被贬郴州之时。据传郴州以北有桃花源。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醉漾”一句中的“醉”字一语双关,既指词人喝醉酒,也指词人陶醉于眼前美景。B.“烟水”两句勾勒出一幅壮阔而迷蒙的黄昏景象,“茫茫”“千里”给人天涯漂泊之感。C.“山无数”“烟水茫茫”构成“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界,这致使词人“无计花间住”。D.“乱红”句运用借代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花纷纷飘落的唯美画面,烘托出凄凉的氛围。16.这首词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写了“桃源”,但抒发的情感有同更有异。请结合两首诗歌对其情感的异同进行简要分析。(6分)(三)理解性默写(共12分)17.(1)《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2)《登泰山记》写泰山日出时云彩奇异变化的两句是:“,。”(3)苏轼《赤壁赋》中“”,与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都以水中蛟龙舞蹈来侧面描写音乐的美妙动听。(4)“沧海”具有丰富的情感意蕴,在古诗文中经常出现,如:“,。”(5)《谏逐客书》中李斯运用类比手法,从太山到河海推导出王者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6)有战争就会有别离,甚至是生离死别。在高适的《燕歌行》中,“,”两句通过描写征夫和思妇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从侧面折射出战争之残酷。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前段时间刚刚收官的文学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第二季),通过朋友拜访的方式,让观众得以窥见作家对时代及生活的认知与解读。没有_____①_____的说教意味,也没有刻意塑造“高大上”的人生哲理,这部纪录片带领大家走近作家们的日常,展现出这些“文学大咖”______②___的精神世界,让观众感受到他们最真实的生活样态。正因如此,该片在豆瓣上收获了8.2的高分,近三分之一的网友给出了五星的满分评价。当然,这并不是今年走红的第一部文学类纪录片。将目光放回到年初,一部聚焦于爱书人的《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同样收获了高口碑与不低的热度。两部纪录片的先后播出,让人们注意到一种状况,那就是以书籍、文学为主旨的纪录片作品,开始打破“小众”的路径,成了纪录片创作新的“蓝海”。其实一直以来,文学类的纪录片在大众心中都有一定的“刻板印象”,譬如认为此类作品观看需要一定的门槛,讲述的都是______③_____的内容,但是细看《文学的日常》(第二季),观众仍能从中感受到浓厚的烟火气息。作家李修文在西北荒地的杏林与摘苦菜的大姐交谈;刘亮程与洪启游走在新疆的草场戈壁,与遇到的牧羊犬、野骆驼打招呼;双雪涛在狭窄的胡同里朗读,背后的人正在打台球……这些稀松平常的点滴,构成了纪录片中的烟火人间,而文学,也就诞生在其中。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9分)五四时代的徐悲鸿,其思想固然打上了痛批中国古老文化、崇拜西洋文化的时代烙印,(

)。他将毕生心血贡献给绘画艺术,坚持文化输出、文化建设和文化保藏,不仅______地改良中国画,而且进行了中国画的海外推广。他于1939年到1941年间在南洋及印度多次举办画展,赈灾义卖,毁家纾难,捐助抗战。20世纪30年代,他被认为是“在西方宣传中国画最重要的人物”,“他在1933年至1934年间在法国、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苏联主办了中国画展”,他的画展所到之处,_______。他的画展改写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弱势状态,他努力与西方艺术建立平等交流的对话关系。80余年过去了,当年画展的盛况留给后人的启示良多。这样的展览当然不是向西方献上的“被看”的材料,而是儒雅端庄、美丽大方的中国艺术的馨香,是和西方艺术________的中国艺术的骄傲。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A.开天辟地

万头攒动

难分伯仲 B.惊天动地

万人空巷

相得益彰C.开天辟地

万人空巷

难分伯仲 D.惊天动地

万头攒动

相得益彰2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所以他在输入、援引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在寻求民族文化强盛之根B.但他在援引、输入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在寻求民族文化强盛之根C.但他在寻求民族文化强盛之根的同时,也在援引、输入西方文化D.但他在输入、援引西方文化的同时,也不忘寻求民族文化强盛之根2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他将毕生心血贡献给绘画艺术,坚持文化保藏、文化建设和文化输出B.他将毕生心血贡献给绘画艺术,坚持文化建设、文化输出和文化保藏C.他将毕生心血奉献给绘画艺术,坚持文化输出、文化建设和文化保藏D.他将毕生心血奉献给绘画艺术,坚持文化建设、文化保藏和文化输出四、作文23.根据要求作文。(60分)鲁迅在《拿来主义》中主张对待文化遗产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当今时代,“拿来主义”不仅在文化领域,在很多领域对我们都有启示。请以“我看‘拿来’”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答案1.DA.“文学的发展让人们对学科交叉……”的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一段第一句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生产、科技与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使人们意识到学科交叉融合与文理相互渗透的必要”,选项夸大了文学发展的作用,忽略了根本原因是“生产、科技与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B.“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直被否定”的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一段末尾是“将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引入文学研究的尝试一度被否定”,“一度”是曾经一段时间,而不是“一直”如此。C.“概率论能为作家发现自己的写作特征开辟有效路径”的说法曲解文意。材料一第二段末尾是“不少数学分支学科的思想方法有助于文学研究的推进……为对作者的考证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原文是说“新途径”,但没有提是否“有效”。2.CA.能说明“唐人尚意兴”的观点。B.能说明“本朝(宋朝)人尚理”的观点。C.材料二第三段说“值得玩味的是,宋人虽崇尚自守慎独、内求于心的理学,诗中却不乏唐人所极少写到的‘功名’(第36位)、‘富贵’”,言下之意“功名”“富贵”还是带有“意兴”的色彩的,但“崇尚自守慎独、内求于心的理学”的宋朝人在这两个词上是例外,故该项不能佐证严羽的观点。D.能说明“唐人尚意兴”的观点。3.CC.“计算机学习、测量与文本相关的因素无法满足学者对文本细读的需求”的说法错误,材料三第二段是说“由于不同学者对文本细读的角度与需求不同,在开发数字人文工具时,要让更多与文本相关的因素……”也就是计算机学习、测量与文本相关的因素是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学者需求的,但无法满足“不同学者对文本细读的角度与需求”。4.BB.“唐宋时期影响力大的诗人,作品量也大;作品量大的诗人,影响力也大”的推断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二段“根据综合影响指数排名,唐代诗人影响力第一的是杜甫,其次为李白、王维,而作品量居第一的白居易,影响力排在十名之外。高居宋诗影响力榜首的是苏轼,作品量雄居榜首的陆游紧随其后”即影响力和作品量不是绝对呈正相关的关系。5.①要学习借鉴自然科学的思想方法。②要运用大数据和计算分析方法。③在开发数字人文工具时,将人文研究的经验融入数学建模的实施过程。【解析】题干要求结合三则材料,简要说明为实现数字人文的深度发展,文学研究者应该做哪些努力?根据材料一“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生产、科技与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使人们意识到学科交叉融合与文理相互渗透的必要”“这是从根本上改变群体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而只有实践的成功,才能使人意识到借鉴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性与有效性”等语句可以看出:文学研究者意识上要认识到学科交叉融合与文理相互渗透是大势所趋;其次还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群体思维方式,要学习借鉴自然科学的思想方法。根据材料二“过去,研究者习惯用史料来描述文学史的高峰状态,而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我们可尝试用大数据来显示和验证,并透视数据背后的文学史意义”“随着统计数据的累积、叠加和映射,古籍和传统文化研究一定能够焕发出更多生机和活力”等语句可以概括出:文学研究者要善于要运用大数据和计算分析方法,并透视数据背后的文学史意义,进而让文学研究焕发新的生命力。根据材料三“对人文学者而言,仅有一些现成的数字人文工具是不够的”“数字人文的深度发展,必须充分考虑人文学者的需求,将人文研究的经验融入数学建模的实施过程,使数字人文成为一种能体现研究者个性的研究方法”“在开发数字人文工具时,要让更多与文本相关的因素被计算机学习与测量,同时尽量用简单而有效的建模过程代替硬件算力的比拼”等语句我们得到相应的启示:文学研究者要不断完善数字人文工具,在开发数字人文工具时,将人文研究的经验融入数学建模的实施过程。6.DD.“‘相共’指的是人们在朝不保夕的战时环境的冲击下,都会先选择生存目标,而搁置精神追求”说法错误,从前文“他们知道,‘绿杨’的生意要是坏,他们也好不了”可知,饭馆老板伙计们他们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7.CC.“运用反语、谐音、大词小用、庄词谐用等手法”说法错误,“周身上下,无一处不像一个当行的白案师傅,跟扬州人的那种‘票友’风度恰成对比”运用反语,“那个南京人,第一天,就从他的后脑勺上看出这是属于那种能够堆砌‘成功’的人,一个非常现实的人”中“成功”是大词小用,“他一大早冲寒冒露从大西门赶到小南门去买肉,因为那里的肉要便宜一点”中“冲寒冒露”是庄词谐用,本文没有运用谐音的手法。8.①“我”见证了扬州人饭馆在短短两年间从文雅、讲究、闲适的扬州饭馆,变成了肮脏、敷衍、沉沦、走下坡路的饭馆,先前的情趣追求荡然无存,流露出“我”对扬州人饭馆落魄的愤懑惋惜之意。②但“我”并不仅局限于扬州人个体的变迁,而是从彼及己,反思自我,将自己置于一种与扬州人的文化对照关系内,反思自己在战时环境下更应保持自我追求、坚守故土文化。③折射群体,以小见大,从扬州人折射自五湖四海来到昆明的饭铺老板伙计,从我折射内迁来到昆明的大学生,写出了时代洪流中人们的坚守与投降以及难以逃脱命运碾压的无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结合“不知道什么道理,那一顿早点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猪肝面,加了一点菠菜、西红柿,淡而无味”“这个饭馆原来不大像一个饭馆,现在可完全像一个饭馆了,太像了”“绿杨饭店走了下坡路了,包子里的豆芽菜、豆腐干越掺越多,卖出去的包子越来越少”“绿杨饭店犹如一面镜子,照出种种变化。镜子里是变色的猪肝、暗淡的菠菜、半生的或霉烂的西红柿”可知“我”见证了扬州人饭馆在短短两年间从文雅、讲究、闲适的扬州饭馆,变成了肮脏、敷衍、沉沦、走下坡路的饭馆,先前的情趣追求荡然无存,流露出“我”对扬州人饭馆落魄的愤懑惋惜之意。结合“在昆明,只要不说本地话,任何外乡口音的,都可认作大同乡。一种同在天涯之感把掌柜、伙计和学生连接起来”“周身上下,斯斯文文。除了他那点流利合拍的翻锅执铲的动作,他无处像一个大师傅,像吃这一行饭的”“不知道什么道理,那一顿早点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从作风的改变上,你知道店的主权也变了。南京人攒了钱,红利、工钱,加了自己的积蓄,入了股,从伙计变成了股东”“绿杨饭店还开着。绿杨饭店犹如一面镜子,照出种种变化。镜子里是变色的猪肝、暗淡的菠菜、半生的或霉烂的西红柿。太阳光如一匹布,阳光中游尘飞舞”可知“我”并不仅局限于扬州人个体的变迁,而是从彼及己,反思自我,将自己置于一种与扬州人的文化对照关系内,反思自己在战时环境下更应保持自我追求、坚守故土文化。结合“大学的学生,有的干脆弃学经商,在外地跑买卖,甚至出了国,到仰光,到加尔各达。有的还选了几门课,有的干脆休了学,离开书本,离开学校,也离开了绿杨饭店。在外兼职的,很多想到就要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不再胡乱花钱。风翥街冷落了许多。开饭馆的江西人、湖南人、山东人、河北人全都风流云散,不知所终”可知文本折射群体,以小见大,从扬州人折射自五湖四海来到昆明的饭铺老板伙计,从我折射内迁来到昆明的大学生,写出了时代洪流中人们的坚守与投降以及难以逃脱命运碾压的无奈。9.淡而有味:在平淡自然的散文化叙事中,展现世俗人情,传达深厚情感。①不重紧张激烈的情节冲突:小说对扬州人饭馆的变迁进行了片段式的叙事,没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散文“形散”的特点类似。②淡化人物性格,赞美人际关系和谐:人物没有具体名姓,仅以故乡“扬州”“南京”或其他特征指代,扬州人风雅,但没有鲜明性格特征,大学生之间、饭铺老板之间没有激烈冲突,关系淳朴融洽,展现了人情美。③小说语言平淡舒缓,具有抒情性:在叙事中不时穿插议论和抒情,例如“我对猪肝和美术字一向都没有好感”“我一生很少听到这样好听的叫卖声音”,语言幽默质朴,臧否分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淡而有味:在平淡自然的散文化叙事中,展现世俗人情,传达深厚情感。不重紧张激烈的情节冲突:“不知道什么道理,那一顿早点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从作风的改变上,你知道店的主权也变了。南京人攒了钱,红利、工钱,加了自己的积蓄,入了股,从伙计变成了股东”“绿杨饭店还开着。绿杨饭店犹如一面镜子,照出种种变化。镜子里是变色的猪肝、暗淡的菠菜、半生的或霉烂的西红柿。太阳光如一匹布,阳光中游尘飞舞”,小说对扬州人饭馆的变迁进行了片段式的叙事,没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散文“形散”的特点类似。淡化人物性格,赞美人际关系和谐:“这位扬州人老板,一看就和别的掌柜的不一样……周身上下,斯斯文文……他无处像一个大师傅,像吃这一行饭的”“白案上,那位南京师傅集中精神在做包子。他很忙,顾不上想什么”“他一大早冲寒冒露从大西门赶到小南门去买肉,因为那里的肉要便宜一点;为了搬运两袋面粉,他可以跟挑夫说很多好话,或骂很多难听的话;他一边下面,一边拿眼睛瞟着门外过去的几驮子柴,估着柴的干湿分量;他拣去一片发黄的菜叶,丢到地下,拾起来,看一看,又放回案板上”,人物没有具体名姓,仅以故乡“扬州”“南京”或其他特征指代,扬州人风雅,但没有鲜明性格特征,“学生来吃饭,掌柜的、伙计(如果他们闲着),就坐在一边谈天说地;学生也喜欢到锅灶旁站着,一边听新闻故事,一边欣赏炒菜艺术”,大学生之间、饭铺老板之间没有激烈冲突,关系淳朴融洽,展现了人情美。小说语言平淡舒缓,具有抒情性:“我对猪肝和美术字一向都没有好感”“我一生很少听到这样好听的叫卖声音”“就从他的后脑勺上看出这是属于那种能够堆砌‘成功’的人,一个非常现实的人”,在叙事中不时穿插议论和抒情,语言幽默质朴,臧否分明。10.BFH11.D(“诚”文中表假设。A“信誓旦旦”,信,真诚的。)12.C(“圣明的君主就会”过于绝对。)13.(1)不被世人容忍,却坚守道义,不随便取用眼前的利益,不在朝廷结党营私,来改变国君的心意。(被动句,“义”名词作动词,“苟”随便,“比周”勾结,“移”改变。)心地仁慈,情意深厚,真诚对待人,这是不能够用虚假的言辞来代替的。(“殷勤”,情深意切;“可以”能够用,可以凭借;“借”代替。)14.示例一:主臣二人,剖心坼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梁王自视明君,也期盼忠臣相伴,直击梁王心中所意。示例二:或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义,后宋、鲁之听,则五伯不足称,三王易为也。梁王渴望建立霸主业绩,明君自居,直击梁王心中所想。(选出句子1分,分析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谚语说:“有的人相处到老仍然像新交的朋友,有的人在路上相遇就像老朋友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是由于相知和不相知的缘故。因此从前樊於期由秦逃亡到燕国,把自己的头借给荆轲去成就燕太子丹刺秦王的计划;王奢离开齐国逃亡到魏国,在城头自杀使齐军撤退以保全魏国。那王奢、樊於期和齐、秦两国国君不是新交,而同燕、魏两国国君也不是旧交,他们之所以离开齐、秦而为燕、魏两国国君效死,是因为燕、魏两国国君的行动符合他们的志向,他们仰慕道义之心是无比深厚的。因此苏秦不被天下信任,但却是燕王最信得过的人(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男子。尾生抱柱。)。苏秦担任燕国相国,燕国有人在燕王面前说苏秦的坏话,燕王对此人按剑发怒,同时杀死名马给苏秦食用。国君和大臣,彼此之间能够做到推心置腹、深信不疑(坼:裂开。),难道会因为听到流言蜚语而动摇吗?从前司马喜在宋国受到膑刑,最终在中山国做了国相;范雎在魏国被打断肋骨、牙齿,最终被秦国封为应侯。这两个人,都相信必定能实现自己的谋略,抛弃朋党的勾当,处于孤独的地位(挟:怀有,抱有),因此不能免遭嫉妒之人的中伤。因此,申徒狄投河自杀,徐衍背石投海。不被世人容忍,却坚守道义,不随便取用眼前的利益,不在朝廷结党营私,来改变国君的心意。从前鲁国国君听信季孙的话而驱逐了孔子,宋国国君听信子罕的计策囚禁了墨翟。凭孔子、墨子的辩才,都不能免于谗毁﹑阿谀之言的危害,使得鲁、宋两国发生危乱。这是什么原因呢?众多小人的谗言足以熔化金属,毁谤的言论积聚多了也能杀人。因此,秦国任用戎人由余而称霸中原,齐国任用越人蒙而使齐威王、宣王两代富强起来。这两个国家,难道拘泥于流俗,牵累于世风,受制于阿谀偏激的言论吗?如今国君果真能按齐、秦之道处理事情,不要像宋、魯国君那样偏听偏信,那么五霸的威名不值得称道,三王的功业也容易达到了。所以圣明的君主清醒地认识这些道理,能摒弃子之(子之,战国时期燕国权臣。)的野心,能不赏识田常(贤能但是“窃国”。《庄子·胠箧》指他为诸侯大盗,被称为“田成子取齐”。也是后世常引用之成语“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由来。)的贤能;封赏比干的后代,修整孕妇的坟墓,他们的功业就能遍及整个天下。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们永远不满足于自己的善政。晋文公亲近自己的仇人,在诸侯中成为强大霸主;齐桓公任用自己的仇人,从而匡正天下。这是什么原因呢?心地仁慈,情意深厚,真诚对待人,这是不能够用虚假的言辞来代替的。材料二: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难道连一两个值得信赖的人都没有吗?用信任的态度去选择人,就没有绝对不能用的人,用怀疑的态度去选择人,就选不到信得过的人,难道这只是臣子的过失吗?即使普通人,一旦结为朋友,都可以用生命来报答,纵然死尚且不会改变,更何况君臣之间默契得如同鱼和水的关系呢?如果国君像尧、舜那样,臣子像稷、契一样,怎么会有遇到小的事情就改变志向,碰到小的利益就变心的道理呢?这虽然是由于臣下的忠心不够鲜明显著,也是由国君心怀不信任对待下属过于刻薄导致的。这怎么谈得上君以礼待臣,臣以忠事君呢?凭陛下的聪明才智和现在的成就,要是能诚恳广泛地寻求贤能的人,君臣同心同德,就会天下大治,就可以与三皇五帝相提并论了。夏、商、周、汉,又算得了什么呢?15.C解析:C.“这使词人‘无计花间住’”错,词人“无计花间住”原因还有“尘缘相误”。故选C。16.(1)相同点:两者都借“世外桃源”(1分)这一意象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1分)。(2)不同点:①秦观因个人屡遭贬谪而产生对隐居生活的向往(1分),因而本词还蕴含了词人欲归而不得归的迷茫和悲哀(1分)。②《桃花源记》则通过描绘一个与现实的污浊黑暗截然相反的美好境界(1分),来表现作者对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理想生活的追求(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赏析诗歌物象的能力。秦词上阕,写词人醉意朦胧,轻漾小舟,随着水流来到花林深处,兴奋不已。但现实世界的名利缠身,不能解脱,没有办法在这如花的仙境住下去,表达了诗人对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下阕“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勾勒出一幅壮阔而又迷濛的黄昏景象,表达诗人被贬之后天涯飘泊、凄冷之情。“山无数,乱红如雨”,描绘了一幅萧飒的暮春画面,写出了诗人前途迷茫、无法实现理想的无奈愁苦之情。相同点:《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作品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道德淳朴、宁静和睦的社会生活图景——桃花源,与现实的污浊黑暗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作者对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综合上分析两者都借“世外桃源”这一意象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而秦观词还蕴含了词人欲归而不得归的迷茫和悲哀。《桃花源记》主要表现作者对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理想生活的追求。补充:借代修辞陈望道的《\t"/item/%E5%80%9F%E4%BB%A3/_blank"修辞学发凡》第一次明确地将借代定义为:“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借代的种类: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t"/item/%E5%80%9F%E4%BB%A3/_blank"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例如:\t"/item/%E5%80%9F%E4%BB%A3/_blank"两岸青山相对出,\t"/item/%E5%80%9F%E4%BB%A3/_blank"孤帆一片日边来。(《\t"/item/%E5%80%9F%E4%BB%A3/_blank"望天门山》)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了船;例如:晓雾将歇,猿鸟乱鸣;\t"/item/%E5%80%9F%E4%BB%A3/_blank"夕日欲颓,沉鳞竞跃。(《\t"/item/%E5%80%9F%E4%BB%A3/_blank"答谢中书书》)用\t"/item/%E5%80%9F%E4%BB%A3/_blank"鱼鳞代替了鱼。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t"/item/%E5%80%9F%E4%BB%A3/_blank"武装力量。例如:白领用职场人士的穿着特点代指本身。具体代抽象例如:1.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例1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工具代本体例如:1.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例1中的“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专名代泛称用具有\t"/item/%E5%80%9F%E4%BB%A3/_blank"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1.你们杀死一个\t"/item/%E5%80%9F%E4%BB%A3/_blank"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例1中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以结果代原因例如:令人捧腹捧腹是捧着肚子,捧腹的原因是出现笑话或令人发笑的东西。以“捧腹”的结果代指“笑话”等令人发笑的原因。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t"/item/%E5%80%9F%E4%BB%A3/_blank"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补充特例:“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的《故乡》)从这个角度看,是借喻,随后,作者以“圆规”称代杨二嫂,从这个角度看是借代(用一个形象化的称号代指本体),一方面入木三分地勾画出了杨二嫂的形象,一方面也反映出作者对杨二嫂人品的评价。17.(1)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2)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3)舞幽壑之潜蛟老鱼跳波瘦蛟舞(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寄蜉蝣于天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