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方案_第1页
环保行业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方案_第2页
环保行业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方案_第3页
环保行业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方案_第4页
环保行业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行业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方案TOC\o"1-2"\h\u10518第一章工业废弃物处理概述 3258151.1工业废弃物的定义与分类 3115661.1.1定义 360871.1.2分类 3107031.2工业废弃物处理的意义与原则 3266731.2.1意义 3209401.2.2原则 424620第二章工业废弃物处理技术 4264072.1物理处理技术 4165932.1.1筛选 464522.1.2磁分离 431622.1.3重力分离 4308922.1.4离心分离 5292762.2化学处理技术 5229202.2.1氧化还原 5140122.2.2中和 5308852.2.3絮凝 5126162.2.4吸附 5111252.3生物处理技术 5130852.3.1好氧生物处理 5210672.3.2厌氧生物处理 6184982.3.3厌氧好氧生物处理 6189532.3.4固定化酶技术 616162第三章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6164383.1资源化利用的基本原则 6278523.2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 694133.3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 77192第四章工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 738624.1设施建设规划与设计 7182194.2设施运行管理与维护 8225164.3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830192第五章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政策法规 9308835.1政策法规概述 9126725.2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 9325715.2.1法律法规层面 9152405.2.2部门规章层面 9109675.2.3地方政策层面 9292375.3政策法规的实施与监管 957445.3.1政策法规的实施 9195015.3.2监管体系 10203145.3.3罚则与责任追究 1030106第六章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市场分析 10237276.1市场现状与趋势 1077736.1.1市场现状 10100466.1.2市场趋势 10191526.2市场需求与供给 11280756.2.1市场需求 11173616.2.2市场供给 1138206.3市场竞争格局 11265996.3.1竞争格局概述 1113476.3.2主要竞争主体 11283476.3.3竞争策略 1132350第七章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案例分析 12310437.1典型案例概述 1285347.1.1项目背景 12236287.1.2项目目标 12229277.1.3项目实施 12164527.2案例分析与启示 12301677.2.1案例分析 12185537.2.2启示 1395207.3案例推广与应用 13177027.3.1推广范围 13264047.3.2推广措施 1320223第八章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创新 13295978.1技术创新的意义与方向 13246138.2技术创新的主要成果 13324038.3技术创新的应用与推广 1423972第九章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 1476959.1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14240379.1.1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1434069.1.2提升产业竞争力 1471049.1.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576999.2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15171709.2.1产业链延伸模式 15290269.2.2产业集聚模式 15273899.2.3跨界融合模式 1569719.3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15295079.3.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5125629.3.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15259479.3.3优化金融服务体系 152759.3.4强化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1616165第十章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未来展望 162468910.1行业发展趋势 163186310.2发展机遇与挑战 161263010.2.1发展机遇 16763710.2.2发展挑战 16132810.3发展战略与建议 17769210.3.1坚持技术创新 17982610.3.2优化产业结构 17551710.3.3完善政策体系 172782810.3.4强化人才培养 1744210.3.5提高国际合作 17第一章工业废弃物处理概述1.1工业废弃物的定义与分类1.1.1定义工业废弃物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无法直接利用,对环境产生或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这些物质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副产品、废液、废气和废渣等。1.1.2分类根据废弃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工业废弃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固体废弃物:包括金属废弃物、非金属废弃物、有机废弃物等。(2)液体废弃物:包括含油废水、酸碱废水、重金属废水、染料废水等。(3)气体废弃物:包括有机废气、无机废气、恶臭气体等。(4)危险废弃物: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感染性等特性的废弃物。1.2工业废弃物处理的意义与原则1.2.1意义工业废弃物处理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意义如下:(1)减少环境污染:工业废弃物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废弃物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环境的污染。(2)节约资源:通过对工业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资源浪费。(3)促进产业升级:工业废弃物处理技术的提升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4)提高经济效益: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1.2.2原则工业废弃物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减量化原则: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措施,减少工业废弃物的产生。(2)资源化原则:对工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3)无害化原则:对无法资源化的工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4)全过程管理原则:从源头到末端,对工业废弃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5)分类处理原则:根据工业废弃物的特性,进行分类处理,提高处理效果。(6)技术创新原则:积极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工业废弃物处理水平。第二章工业废弃物处理技术2.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工业废弃物处理的基础环节,主要包括筛选、磁分离、重力分离、离心分离等。以下分别对这些技术进行简要介绍:2.1.1筛选筛选是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将废弃物中的固体颗粒进行分离。根据废弃物颗粒的大小和形状,选用合适的筛网进行筛选,以达到分离的目的。筛选技术适用于处理较大颗粒的工业废弃物。2.1.2磁分离磁分离是利用磁性材料对废弃物中的磁性物质进行分离。通过磁选设备,将废弃物中的磁性物质吸附并去除,实现废弃物的处理。磁分离技术适用于含有磁性物质的工业废弃物。2.1.3重力分离重力分离是利用废弃物中各组分的密度差异,在重力作用下实现分离。常见的方法有沉淀、浮选等。重力分离技术适用于处理含有密度差异较大的工业废弃物。2.1.4离心分离离心分离是利用离心力将废弃物中的固体颗粒与液体分离。通过高速旋转的离心设备,实现废弃物的处理。离心分离技术适用于处理含液体和固体颗粒的工业废弃物。2.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可回收资源。以下分别对这些技术进行简要介绍:2.2.1氧化还原氧化还原技术是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将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例如,利用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或利用还原剂将重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2.2.2中和中和技术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处理废弃物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通过添加适量的酸或碱,将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2.2.3絮凝絮凝技术是利用絮凝剂将废弃物中的悬浮颗粒聚集成絮体,便于后续处理。絮凝剂可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应根据废弃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絮凝剂。2.2.4吸附吸附技术是利用吸附剂将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吸附并去除。吸附剂有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吸附技术适用于处理含有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弃物。2.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可回收资源。以下分别对这些技术进行简要介绍:2.3.1好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常见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2.3.2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沼气、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厌氧生物处理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和污泥。2.3.3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是将厌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厌氧生物处理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然后再通过好氧生物处理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2.3.4固定化酶技术固定化酶技术是将酶固定在载体上,使其在反应过程中保持活性。利用固定化酶处理工业废弃物,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固定化酶技术适用于处理含有特定有机污染物的工业废弃物。第三章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3.1资源化利用的基本原则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环保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减量化原则: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工业废弃物的产生量,从而降低对环境的负担。(2)无害化原则:对工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消除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3)资源化原则:将工业废弃物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4)分类回收原则:按照废弃物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回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5)全过程管理原则:从源头到末端,对工业废弃物的产生、处理、利用和处置进行全过程管理。3.2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方法:通过物理手段对废弃物进行分离、破碎、筛选等处理,实现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2)化学方法:利用化学反应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如废酸、废碱的回收利用。(3)生物方法: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技术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如废水的生物处理、废渣的堆肥化等。(4)热处理方法:通过高温焚烧、熔融等热处理方式,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或材料。(5)资源化产品开发:将废弃物作为原料,开发新型资源化产品,如废塑料制备的燃料油、废轮胎制备的橡胶粉等。3.3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涉及多个方面,以下列举几个主要技术:(1)废弃物分类与检测技术:对工业废弃物进行准确的分类和检测,为资源化利用提供基础数据。(2)废弃物预处理技术:通过破碎、干燥、磁选等预处理手段,提高废弃物的利用价值。(3)资源化利用工艺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废弃物,开发相应的资源化利用工艺,如废塑料的改性、废金属的回收等。(4)废弃物处理设备研发:研发高功能、环保的废弃物处理设备,提高资源化利用效率。(5)废弃物资源化产品开发技术:针对市场需求,研发具有竞争力的资源化产品,推动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发展。第四章工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4.1设施建设规划与设计工业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规划与设计。规划阶段应依据国家相关环保法规、政策和标准,结合当地工业废弃物处理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工艺流程的合理性、设备的选型与配置、生产能力的匹配等因素,保证设施建设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在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处理目标:根据工业废弃物的种类、性质和产生量,确定处理设施的处理目标,如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2)选择合适工艺:根据处理目标,选择适合的工艺路线,保证处理效果达标。同时要考虑工艺的先进性、成熟性和可靠性。(3)设备选型与配置:根据工艺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型号和规格,并进行合理的配置,保证设施运行的高效性和稳定性。(4)环境保护措施: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措施,如废气、废水、噪声等污染物的治理和排放,保证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5)安全防护措施: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防火、防爆、防腐蚀等,保证设施运行的安全性。4.2设施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业废弃物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与维护是保证设施正常运行、提高处理效果的关键环节。以下是设施运行管理与维护的主要内容:(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设施运行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保证设施运行有序、高效。(2)操作人员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保证设施安全稳定运行。(3)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功能良好,延长使用寿命。(4)工艺参数监测与调整:实时监测工艺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处理工艺,保证处理效果达标。(5)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保证设施运行安全。4.3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工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工作。以下是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1)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保证设施运行安全。(2)环境保护: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规,保证废气、废水、噪声等污染物排放达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3)处理与应急响应:建立健全处理与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各类,降低损失。(4)环保设施运行监测:对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发挥环保效益。(5)环保宣传教育与培训:加强环保宣传教育与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第五章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政策法规5.1政策法规概述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的政策法规,是国家在环保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工业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环境。这些政策法规涵盖了从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到末端治理的全过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规体系。5.2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5.2.1法律法规层面在法律法规层面,我国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基础性法律,明确了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也对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出了明确要求。5.2.2部门规章层面在部门规章层面,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如《工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工业废弃物处理设施运行监督管理办法》等,对工业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5.2.3地方政策层面地方政策层面,各省市根据国家政策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细则,如《北京市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上海市工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等,以推动本地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5.3政策法规的实施与监管5.3.1政策法规的实施为保证政策法规的有效实施,各级需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和公众的环保意识。同时要加大对政策法规实施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处理能力。还需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5.3.2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的监管体系,包括对企业的监管、对处理设施的监管以及对综合利用产品的监管。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管,保证企业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同时要对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保证设施正常运行,防止二次污染。对综合利用产品,要建立质量检测体系,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5.3.3罚则与责任追究对违反政策法规的企业和个人,要依法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要加强对监管人员的问责,对监管不力、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责任。通过对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实施,我国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实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第六章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市场分析6.1市场现状与趋势6.1.1市场现状当前,我国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国家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以及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需求持续增长。市场上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技术创新、管理规范的企业,为工业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6.1.2市场趋势(1)政策驱动:在环保政策方面的不断加码,为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政策将继续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2)技术创新:科技的发展,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不断创新,呈现出高效、环保、低能耗的特点。这将为市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3)产业融合: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市场与相关产业(如资源循环、环保设备制造等)的融合程度日益提高,产业协同效应逐渐显现。6.2市场需求与供给6.2.1市场需求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弃物产量逐年增加,对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市场需求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环保政策要求:对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的强制要求,促使企业加大投入,提升处理能力。(2)企业自身需求: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主动寻求工业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解决方案。(3)社会环保意识提高:公众对环保的关注度逐渐提升,促使企业更加重视工业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6.2.2市场供给目前我国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市场供给主体主要包括环保企业、资源循环企业、设备制造商等。市场供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供给:各类环保技术、资源循环技术不断涌现,为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2)设备供给:环保设备制造商提供的各类设备,为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提供硬件保障。(3)服务供给:环保企业、资源循环企业等提供的服务,包括项目设计、运营管理、技术支持等。6.3市场竞争格局6.3.1竞争格局概述我国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激烈化的特点。企业之间在技术、服务、市场渠道等方面展开竞争,以争取更多市场份额。6.3.2主要竞争主体(1)环保企业: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市场经验,是市场竞争的主要力量。(2)资源循环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3)设备制造商:提供高功能设备,助力企业提升处理能力,参与市场竞争。6.3.3竞争策略(1)技术创新:企业通过不断研发新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2)市场拓展:企业通过拓展市场渠道,争取更多客户资源。(3)战略合作: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战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第七章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案例分析7.1典型案例概述7.1.1项目背景本项目选取的典型案例为某大型化工企业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项目。该企业位于我国某沿海地区,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废弃物处理问题日益凸显,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7.1.2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对工业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与综合利用,降低废弃物排放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7.1.3项目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对工业废弃物进行了分类、收集、处理与综合利用。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分类与收集体系;(2)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3)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循环经济;(4)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保证项目实施效果。7.2案例分析与启示7.2.1案例分析通过对本项目的实施过程及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项目降低了废弃物排放量,减轻了企业对环境的负担;(2)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处理效率;(3)通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4)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保证了项目实施的持续性和稳定性。7.2.2启示本案例为其他企业提供了以下启示:(1)企业应重视工业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将其纳入企业发展战略;(2)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废弃物处理效率;(3)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循环经济;(4)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保证项目实施效果。7.3案例推广与应用7.3.1推广范围本案例的成功经验可在以下范围内进行推广:(1)同行业企业;(2)同地区企业;(3)面向全国的相关企业。7.3.2推广措施为推广本案例的成功经验,可采取以下措施:(1)组织培训班,对企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环保意识和技能;(2)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项目;(3)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对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的关注度;(4)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企业间的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第八章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创新8.1技术创新的意义与方向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问题日益突出。技术创新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工业废弃物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技术创新有助于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技术创新有利于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环保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包括:高效分离与回收技术、资源化利用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等。这些技术创新方向旨在实现工业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8.2技术创新的主要成果我国在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下列举几个主要成果:(1)高效分离与回收技术:如膜分离技术、离心分离技术等,在废水中回收有用物质,提高资源利用率。(2)资源化利用技术:如废塑料制备燃料油技术、废橡胶制备炭黑技术等,将工业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3)无害化处理技术:如焚烧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等,有效降低工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4)信息化管理技术:如工业废弃物在线监测系统、智能回收系统等,提高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的智能化水平。8.3技术创新的应用与推广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创新的应用与推广,有助于提升我国环保行业整体水平。以下从几个方面阐述技术创新的应用与推广:(1)政策引导:应加大对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研发和应用新技术。(2)产业协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3)技术培训与交流:加强技术培训与交流,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促进技术创新的广泛应用。(4)宣传推广: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创新的认识和认可。(5)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我国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水平。第九章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9.1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9.1.1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弃物产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压力。产业协同发展能够推动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行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9.1.2提升产业竞争力产业协同发展有助于整合行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通过产业协同,企业可以共享技术、市场、资本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9.1.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协同发展有助于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产业协同,各地区可以发挥各自特色,实现资源互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9.2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与路径9.2.1产业链延伸模式产业链延伸模式是指以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为核心,向上游延伸至废物产生环节,向下延伸至废物利用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此模式有助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环境污染。9.2.2产业集聚模式产业集聚模式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将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企业进行集中布局,形成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聚,企业可以共享基础设施、技术、人才等资源,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9.2.3跨界融合模式跨界融合模式是指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行业与其他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间的优势互补。例如,与新能源、环保技术等领域的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废弃物处理新技术、新产品。9.3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9.3.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应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行业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同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保证政策法规的有效执行。9.3.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应加大对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行业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