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11月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上午真题(总分:1.65,做题时间:180分钟)一、中文选择题(总题数:62,分数:1.65)1.
某电子商务网站向CA申请了数字证书,用户可以通过使用(8)________验证(9)________的真伪来确定该网站的合法性。
(分数:0.00)(1).(8)
A.CA的公钥
√
B.CA的签名
C.网站的公钥
D.网站的私钥解析:(2).(9)
A.CA的公钥
B.CA的签名
√
C.网站的公钥
D.网站的私钥解析:本题考查CA数字证书相关基础知识。数字证书中包含用户的公钥:甲、乙用户如需互信,可相互交换数字证书。2.将编译器的工作过程划分为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时,语法分析阶段的输入是(18)________。若程序中的括号不配对,则会在(19)________阶段检查出该错误。(分数:0.00)(1).(18)
A.记号流
√
B.字符流
C.源程序
D.分析树解析:(2).(19)
A.词法分析
B.语法分析
√
C.语义分析
D.目标代码生成解析:本题考查程序语言基础知识。编译程序的功能是把某高级语言书写的源程序翻译成与之等价的目标程序(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6个阶段,如右图所示,在实际的编译器中可能会将其中的某些阶段结合在一起进行处理。源程序可以简单地被看成是一个多行的字符串。词法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对源程序从前到后(从左到右)逐个字符地扫描,从中识别出一个个“单词”符号,称为记号。在词法分析的基础上,语法分析的任务是根据语言的语法规则将记号(单词符号)序列分解成各类语法单位,如“表达式”“语句”和“程序”等。语义分析阶段分析各语法结构的含义,检查源程序是否包含静态语义错误,并收集类型信息供后面的代码生成阶段使用。只有语法和语义都正确的源程序才能翻译成正确的目标代码。括号不匹配属于语法错误,在语法分析阶段可以发现该错误。3.某计算机存储器按字节编址,采用小端方式存放数据,假定编译器规定int型和short型长度分别为32位和16位,并且数据按双字节对齐存储。某C语言程序段如下。structfinta;charb;shortc;}record;record.a=273:a=273;若record变量的首地址为0xc008,则地址0xc008中的内容是(42)________,record.c的地址是(43)________。(分数:0.00)(1).(42)
A.0x11
√
B.0x01
C.0x10
D.0x00解析:(2).(43)
A.0xc00a
B.0xc00c
C.0xc00d
D.0xc00e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数据结构的基础知识。在计算机系统中,常以字节为基本单位存储数据。在C语言中除了8bit的char等类型之外,还有16bit的short型、32bit的int型等。另外,对于位数大于8的处理器,例如16位或者32位的处理器,由于寄存器宽度大于一个字节,那么必然存在如何安排多个字节的问题,因此就产生了大端存储模式和小端存储模式。大端模式是指数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而数据的低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小端模式是指数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而数据的低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例如一个16bit的short型x,在内存中的地址为0x0010,x的值为0x1122,那么Ox11为高字节,0x22为低字节。对于大端模式,就将Ox11放在低地址中,即0x0010中,0x22放在高地址中,即0x0011中。常用的X86结构是小端模式,而PowerPC则为大端模式。很多ARM、DSP都为小端模式。有些ARM处理器还可以由硬件选择大端模式或小端模式。在C语言中,结构体(struct)指的是一种数据结构,是C语言中聚合数据类型的一类。结构体的大小不是结构体元素大小单纯相加就行的,因为我们主流的计算机使用的都是32bit字长的CPU,对这种类型的CPU取4个字节的数要比取一个字节更高效,也更方便。所以在结构体中每个成员的首地址都是4的整数倍的话,取数据元素时就会相对更高效,这就是内存对齐的由来。每个特定平台上的编译器都有自己的默认“对齐系数”。程序员可以通过预编译命令#pragmapack(n),n=1,2,4,8,16来改变这一系数。缺省条件下,编译器为每个成员按自然对齐(alignment)条件分配空间。结构体的第一个数据成员放在偏移为0的地方,以后每个数据成员的对齐由#pragmapack指定的数值和这个数据成员自身长度决定。在数据成员完成各自对齐之后,结构体本身也要进行对齐,对齐将由#pragmapack指定的数值和结构最大数据成员长度决定。4.受控库存放的内容包括(64)________文档和(65)________代码。(分数:0.00)(1).(64)
A.通过评审且评审问题已归零或变更验证己通过,均已完成签署的
√
B.只要完成编写的各种文档
C.在软件设计阶段结束时
D.在综合测试阶段结束时解析:(2).(65)
A.通过了项目规定测试的,或回归测试的,或产品用户认可的
√
B.只要完成编写的各种文档
C.在软件设计阶段结束时
D.在综合测试阶段结束时解析:本题考查受控库内容入库应满足的入口条件。一般软件项目开发过程采取开发库,受控库和产品库的管理方法,且采取三库物理隔离的策略。开发库存放项目确定的软件配置项集合,以及项目组需要存放的其他文件或过程记录。软件配置项通常包括计划类文档,以及需求、设计、代码、配置数据、测试数据、使用和维护等与产品相关的各类工程文档。受控库存放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达到相对稳定、可以作为后续开发活动输入的软件工作产品(或称为配置项)。软件工作产品(配置项)通常分为文档和代码两大类,文档纳入受控库的条件通常规定为“通过评审且评审问题已归零或变更验证己通过,己完成文档签署”:代码纳入受控库的条件通常规定为“通过了项目规定的测试或回归测试,或通过了产品用户认可”的代码状态。软件产品库存放作为软件产品的受控库中各阶段基线或产品基线对应的文档、源程序和可执行代码。5.在TCP/IP网络中,建立连接进行可靠通信是在(66)________完成的,此功能在OSI/RM中是在(67)________层来实现的。(分数:0.00)(1).(66)
A.网络层
B.数据链路层
C.应用层
D.传输层
√解析:(2).(67)
A.应用层
B.会话层
√
C.表示层
D.网络层解析:在TCP/IP网络中,网络层只把分组发送到目的主机,但是真正通信的并不是主机而是主机中的进程。传输层提供了进程间的逻辑通信,传输层向高层用户屏蔽了下面网络层的核心细节,使应用程序看起来像是在两个传输层实体之间有一条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信道。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01)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流协议,实行“顺序控制”“重发控制”,还具备“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等提高网络利用率的功能。OSI/RM分为7层,从底层到高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其中,网络层为传输层的数据传输提供建立、维护和终止网络连接的手段,把上层来的数据组织成数据包(Packet)在节点之间进行交换传送,并且负责路由控制和拥塞控制,会话层为表示层提供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的功能,并提供会话管理服务。6.进程P1、P2、P3、P4和P5的前趋图如下所示。用PV操作控制这5个进程的同步与互斥的程序如下,程序中的空①和空②处应分别为(21)________,空③和空④处应分别为(22)________,空⑤和空⑥处应分别为(23)________。(分数:0.00)(1).(21)
A.V(S1)和P(S2)P(S3)
B.P(S1)和V(S1)V(S2)
C.V(S1)和V(S2)V(S3)
√
D.P(S1)和V(S1)P(S2)解析:(2).(22)
A.V(S4)V(S5)和P(S3)
√
B.V(S3)V(S4)和V(S5)
C.P(S4)P(S5)和V(S5)
D.P(S4)P(S5)和V(S4)解析:(3).(23)
A.P(S6)和P(S5)V(S6)
B.V(S5)和V(S5)V(S6)
C.P(S6)和P(S5)P(S6)
D.V(S6)和P(S5)P(S6)
√解析:根据前驱图,P1进程运行完需要利用V操作V(s1)通知P2进程,所以空①应填V(S1)。P2进程运行完需要利用V操作V(S2)、V(S3)分别通知P3、P4进程,所以空②应填V(s2)V(s3)。根据前驱图,P3进程运行完需要利用V操作V(S4)、V(S5)分别通知P4、P5进程,故空③应为填写V(S4)V(S5)。P4需要等待P2和P5进程的通知,需要执行2个P操作,由于P4进程的程序中执行前有1个P操作P(S4),故空④应填写P(S3)。根据前驱图,P4进程执行完需要通知P5进程,故P4进程应该执行1个V操作,即空⑤应填V(S6)。P5进程运行前需要等待P3和P4进程的通知,需要执行2个P操作,故空⑥应填写P(S5)和P(S6)。根据上述分析,用PV操作控制这6个进程的同步与互斥的程序如下:7.下图是一个软件项目的活动图,其中顶点表示项目里程碑,连接顶点的边表示包含的活动,边上的权重表示活动的持续时间(天),则里程碑(15)________不在关键路径上。在其他活动都按时完成的情况下,活动BE最多可以晚(16)________天开始而不影响工期。(分数:0.00)(1).(15)
A.B
B.C
√
C.D
D.J解析:(2).(16)
A.0
B.1
C.2
√
D.3解析:本题考查软件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活动图是描述一个项目中各个工作任务相互依赖关系的一种模型,项目的很多重要特性可以通过分析活动图得到,如估算项目完成时间,计算关键路径和关键活动等。根据上图计算出关键路径为ABFJL和ADGIJL,其长度为22天。里程碑C不在关键路径上。活动BE不在关键路径上,最早开始时间为第4天,最晚开始时间为第6天,因此该活动的松弛时间为6—4=2天。8.某系统的可靠性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假设部件1、2、3的可靠度分别为0.90、0.80、0.80(部件2、3为冗余系统)。若要求该系统的可靠度不小于0.85,则进行系统设计时,部件4的可靠度至少应为(1)________。
(分数:0.03)
A.
√
B.
C.
D.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可靠性知识。
并联系统中,设每个子系统的可靠性分别以R1,R2,…,RN表示,则整个系统的可靠性R可由下式求得:R=1一(1一R1)(1一R2)…(1一RN)假设一个系统由Ⅳ个子系统组成,当且仅当所有的子系统都能正常工作时系统才能正常工作,这种系统称为串联系统。若串联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可靠性分别用R1,R2,…,RN来表示,则系统的可靠性R可由下式求得:R=R1R2…RN题图中部件2、3构成并联子系统,其可靠性为1一(1—0.8)×(1—0.8)。设部件4的可靠度为R,由于部件1、部件2和3构成的并联子系统、部件4为串联结构,所以系统的可靠度为0.9×(1—(1—0.8)×(1一0.8))×R,要求:0.9×(1—(1—0.8)×(1一0.8))×R≥0.85即R≥10.85/(0.9×(1—(1一0.8)×(1一0.8)))。9.在ISO/IEC软件质量模型中,易使用性是指与使用所需的努力和由一组规定或隐含的用户对这样使用所作的个别评价有关的一组属性,其子特性不包括(2)________。
(分数:0.03)
A.易理解性
B.易学性
C.易分析性
√
D.易操作性解析:本题考查软件质量的基础知识。ISO/IEC9126软件质量模型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是质量特性,第二层是质量子特性,第三层是度量指标。其中易使用性是指与为使用所需的努力和由一组规定或隐含的用户对这样使用所作的个别评价有关的一组属性,其子特性包括易理解性、易学性和易操作性。10.(3)________不是采用MVC(模型一视图一控制器)________体系结构进行软件系统开发的优点。
(分数:0.03)
A.有利于代码重用
B.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
C.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
D.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解析:本题考查软件设计的相关知识。MVC体系结构是使用模型-视图-控制器(ModelViewController)设计创建Web应用程序的模式。其中模型是应用程序中用于处理应用程序数据逻辑的部分,通常模型对象负责在数据库中存取数据;视图是应用程序中处理数据显示的部分,通常视图是依据模型数据创建的;控制器是应用程序中处理用户交互的部分,通常控制器负责从视图读取数据,控制用户输入,并向模型发送数据。采用MVC,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有利于代码重用,但不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11.执行指令时,将每一条指令都分解为取指、分析和执行三步。己知取指时间t取指=5△t,分析时间t分析=2△t,执行时间t执行=3△t。若按照[执行]k、[分析]k+1、[取指]k+2重叠的流水线方式执行指令,从头到尾执行完500条指令需(4)________△t。
(分数:0.03)
A.2500
B.2505
√
C.2510
D.2515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每一条指令的取指、分析和执行三个步骤是按顺序地串行处理。在重叠的流水线方式下,第一条指令开始分析时,第二条指令的取指令操作可以进行,第一条指令执行结束时,第二条指令就开始分析,同时开始读取第三条指令,第三条指令开始分析时第二条指令执行结束,同时开始读取第四条指令,以此类推。因此,第一条指令执行结束后,每5个5△t就可以完成一条指令,因此执行完500条指令所需时间为5+2+3+5×499=2505△t。12.某个模块中各处理元素都密切相关于同一功能且必须顺序执行,前一处理元素的输出就是下一处理元素的输入,则该模块的内聚类型为(5)________内聚。
(分数:0.03)
A.过程
B.时间
C.顺序
√
D.逻辑解析:本题考查软件设计的基础知识。模块独立是指每个模块完成换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之间的联系简单。衡量模块独立程度的标准有两个:耦合性和内聚性。其中内聚是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有多种内聚类型。过程内聚:指一个模块完成多个任务,这些任务必须按指定的过程执行。时间内聚:把需要同时执行的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模块。顺序内聚:指一个模块中的各个处理元素都密切相关于同一个功能且必须顺序执行,前一个功能元素的输出就是下一功能元素的输入。逻辑内聚:指模块内执行若干个逻辑上相似的功能,通过参数确定该模块完成哪一个功能。13.下列算法中,不属于公开密钥加密算法的是(6)________。
(分数:0.03)
A.ECC
B.DSA
C.RSA
D.DES
√解析:本题考查数据加密算法相关基础知识。ECC、DSA和RSA均属于公开密钥加密算法,DES是共享密钥加密算法。14.Kerberos系统中可通过在报文中加入(7)________来防止重放攻击。
(分数:0.03)
A.会话密钥
B.时间戳
√
C.用户ID
D.私有密钥解析:本题考查Kerberos安全协议相关基础知识。时间戳是防止重放攻击的主要技术。15.李某受非任职单位委托,利用其实验材料、实验室和技术资料完成了一项软件开发。对该软件的权利归属,表达正确的是(10)________。
(分数:0.03)
A.该软件属于委托单位
B.若该单位与李某对软件归属有特别约定,则遵从约定:无约定的,原则上归属于李某
√
C.取决于该软件是否属于该单位分派给李某的
D.无论李某与该单位有无特别约定,该软件都属于李某解析: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知识。委托开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归属规定如下:(1)属于软件开发者,即属于实际组织开发、直接进行开发,并对开发完成的软件承担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或者依靠自己具有的条件独立完成软件开发,并对软件承担责任的自然人。(2)合作开发的软件,其著作权的归属由合作开发者签订书面合同约定。无书面合同或者合同未作明确约定,合作开发的软件可以分割使用的,开发者对各自开发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合作开发的软件不能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权由各合作开发者共同享有。(3)接受他人委托开发的软件,其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与受托人签订书面合同约定;无书面合同或者合同未作明确约定的,其著作权由受托人享有。(4)由国家机关下达任务开发的软件,著作权的归属与行使由项目任务书或者合同规定;项目任务书或者合同中未作明确规定的,软件著作权由接受任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5)自然人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中任职期间所开发的软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软件著作权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①针对本职工作中明确指定的开发目标所开发的软件;②开发的软件是从事本职工作活动所预见的结果或者自然的结果;⑧主要使用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金、专用设备、未公开的专门信息等物质技术条件所开发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软件。本题中李某所开发软件不是任职单位指派的职务作品,其软件作品为接受非任职单位的委托而开发,符合(3)规定的情形。16.李工是某软件公司的软件设计师,每当软件开发完成均按公司规定申请软件著作权,该软件的著作权(11)________。
(分数:0.03)
A.应由李工享有
B.应由公司和李工共同享有
C.应由公司享有
√
D.除署名权以外,著作权等其他权利由李工享有解析: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知识。李某(自然人)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中任职期间所开发的软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软件著作权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1)针对本职工作中明确指定的开发目标所开发的软件;(2)开发的软件是从事本职工作活动所预见的结果或者自然的结果;(3)主要使用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金、专用设备、未公开的专门信息等物质技术条件所开发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软件。17.某考试系统的部分功能描述如下:审核考生报名表;通过审核的考生登录系统,系统自动为其生成一套试题;考试中心提供标准答案:阅卷老师阅卷,提交考生成绩;考生查看自己的成绩。若用数据流图对该系统进行建模,则(12)________不是外部实体。
(分数:0.03)
A.考生
B.考试中心
C.阅卷老师
D.试题
√解析:本题考查结构化分析与设计的基础知识。数据流图是结构化分析的重要模型,描述数据在系统中如何被传送或变换以及描述如何对数据流进行变换的功能(子功能),用于功能建模。数据流图包括外部实体、数据流、加工和数据存储。其中,外部实体是指存在于软件系统之外的人员、组织或其他系统;数据流是由一组固定成分的数据组成,表示数据的流向;加工描述输入数据流到输出数据流之间的变换;数据存储用来表示存储数据。18.以下关于各类文档撰写阶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13)________。
(分数:0.03)
A.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在需求分析阶段撰写
B.概要设计规格说明书在设计阶段撰写
C.测试计划必须在测试阶段撰写
√
D.测试分析报告在测试阶段撰写解析:本题考查软件文档的相关知识。软件开发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输出,如需求分析阶段有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阶段有设计文档,测试阶段有测试分析报告,要求考生了解每个阶段的输出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测试计划并不是在测试阶段才撰写的,而是在需求分析阶段就撰写。19.在CPU的内外常设置多级高速缓存(Cache),其主要目的是(14)________。
(分数:0.03)
A.扩大主存的存储容量
B.提高CPU访问主存数据或指令的效率
√
C.扩大存储系统的容量
D.提高CPU访问外存储器的速度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高速缓存(Cache)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存储器子系统,用来临时存放一些经常被使用的程序片段或数据。Cache存储了频繁访问的RAM位置的内容及这些数据项的存储地址。当CPU引用存储器中的某地址时,高速缓冲存储器便检查是否存有该地址。若有,则将数据返回处理器;否则进行常规的存储器访问。Intel的CPU一般都具有32KB的一级缓存,AMD或Via会使用更多的一级缓存。如果在一级缓存中没有找到所需要的指令或数据,处理器会查看容量更大的二级缓存。二级缓存既可以被集成到CPU芯片内部,也可以作为外部缓存。例如,PentiumII处理器具有512KB的二级缓存,工作速度相当于CPU速度的一半。20.以下关于软件风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17)________。
(分数:0.03)
A.风险是可能发生的事件
B.如果发生风险,风险的本质、范围和时间可能会影响风险所产生的后果
C.如果风险可以预测,则可以避免其发生
√
D.可以对风险进行控制解析:本题考查软件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基础知识。要求考生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风险是可能发生的事件,风险发生时,其本质、范围和时间可能会影响风险所产生的后果。风险可以预测,但是不能避免所有风险的发生。21.表达式(a—b)*+(c+d)的后缀式(逆波兰式)________是(20)________。
(分数:0.03)
A.abcd-+-
B.ab-c+d*
C.abc—d*
D.ab—cd+*
√解析:本题考查程序语言基础知识。表达式(a-b)*(c+d)的含义可用下面的二叉树表示(称为表达式语法树),求值时先进行“a-b”运算,然后进行“c+d”运算,最后进行“*”运算。后缀式要求运算符紧跟在运算对象的后面,(a-b)*(c+d)的后缀式(逆波兰式)为“ab—cd+*∥,对上面的语法树进行后序遍历也可得到表达式的后缀式。22.触发器是构成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器件之一,下面描述中不正确的是(24)________。
(分数:0.03)
A.触发器具有两个稳定状态
B.触发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二进制信息存储器件
C.必须用触发器来设计计数器、加法器等集成逻辑器件
√
D.集成触发器通常具有异步置位、复位的输入功能控制端解析:本题考查数字逻辑电路方面的基础知识。触发器是一种记忆元件,是时序电路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触发器还是一种时序器件,其具备的基本性质包括:①具有两个稳定的状态,分别用二进制数码的“1”和“0”来表示;②由一个稳态到另一个稳态,必须有外界信号的触发,否则,它将长期处于某个状态,即长期保持所记忆的信息;③具有两个输出端,即原码输出和反码输出,且两个状态要相反,否则会违反触发器的状态要求;④触发器的基本组成是门电路,一般会使用基本的触发器构成集成触发器,在集成触发器中可以利用置位、复位功能来进行触发器的状态设置,采用集成触发器可以设计和时序电路相关的中规模集成器件,如计数器、寄存器、信号发生器等。23.在五级流水线的嵌入式处理器设计中,一般包括取指、译码、执行、访存和回写。下面对这五个阶段描述不正确的是(25)________。
(分数:0.03)
A.取值是指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将其放入指令流水线
B.译码是指对指令进行译码,执行是指通过算术逻辑单元进行运算
C.访存是指访问数据存储器
D.回写是指将指令产生的结果回写到外部存储器
√解析:本题考查嵌入式处理器组成方面的基础知识。在典型的五级流水线的嵌入式处理器设计中(如ARM9),其过程包括取指、译码、执行、访存和回写五个步骤。其中取指是指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将其放入指令流水线;译码是指对指令进行译码解码;执行是指利用逻辑运算单元进行运算的执行;访存是指在需要情况下进行数据存储器的访问:回写是指将指令产生的结果回写到寄存器中,包括任何从存储器中读取的数据。24.I/0端口的访问包括存储器映射方式和I/0映射方式,下面描述中不正确的是(26)________。
(分数:0.03)
A.存储器映射方式是指对端口地址和存储器统一编址
B.I/O映射方式是指对端口地址和存储器分开独立编址
C.存储器映射方式中,对端口内容不能进行算术逻辑运算、移位等操作
√
D.I/O映射方式中需要使用专门的I/O指令对I/O端口进行操作解析:本题考查外部输入输出端口方面的基础知识。I/O端口的访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端口地址和存储器统一编址,也就是存储器映射方式;另外一种是I/O端口地址与存储器分开独立编址,也就是I/O映射方式,也被称为独立编址。存储器映射方式的主要优点是:对I/O端口设备的访问是使用访问存储器的指令,这不仅仅使得访问I/O端口可以实现输入/输出操作,而且还可以对端口内容进行算术逻辑运算、移位等操作:另外,它能给I/O端口较大的编址空间,这对大型控制系统及数据通信很有意义。该方式的缺点是I/O端口占用了存储器的地址空间,使存储器的容量变小。I/O映射方式的主要优点是:I/O端口地址不占用存储器空问,使用专门的I/O指令对:I/O端口进行操作,由于专门I/O指令与存储器访问指令助记符有明显的区别,使得I/O操作和存储器操作层次清晰,程序可读性强。存储器映射方式的I/O读写操作指令与存储单元的读写指令相同,但行为有所不同。25.下图描述的是DMA访问原理框图,DMA传输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申请阶段、响应阶段、数据传送阶段和传送结束阶段,图中的(1)、(2)、(3)、(4)应该依次为(27)________。
(分数:0.03)
A.总线请求、总线响应、DMA响应、DMA请求
B.总线请求、总线响应、DMA请求、DMA响应
√
C.总线响应、总线请求、DMA请求、DMA响应
D.总线响应、总线请求、DMA响应、DMA请求解析:本题考查DMA方面的基础知识。DMA传送过程一般分为4个阶段:申请阶段、响阶段、数据传输阶段和传输结束阶段。HOLD和HLDA用于DMA方式请求和响应,DMA制器是DMA传输的核心电路。DAM方式传送的工作过程如下:①I/O设备接口向DMA控制器发出请求信号,请求DMA。传送。②DMA控制器接收到I/O请求后,向CPLJ发出总线请求信号HOLD,请求获取总线的控制权。③CPU在执行完当前的总线周期后,响应请求,向DMA控制器发出总线响应信号HLDA:释放总线的控制权,暂停执行主程序,处于等待状态,由DMA控制器获取总线的控制权。④DMA控制器接收到CPU的总线响应信号后,向I/O设备接口发出DMA响应信号。⑤DMA控制器发出。DMA传送需要的总线控制信号。⑥DMA控制器内部的地址寄存器值加1,字节计数器值减1,如果计数器值不为0,继续下个单元的数据传送。⑦当设定的字节计数传送完毕后,结束DMA的传送,DMA释放总线的控制权,CPU重新获取总线的控制权,从主程序被中断的指令开始继续执行。26.RS422和RS485都是在RS-232C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串行数据接口标准,下面描述正确的是(28)________。
(分数:0.03)
A.RS422和RS485标准只有电气特性的规定,而不涉及接插件、电缆
√
B.RS422采用的是“平衡”信号,而非差分信号
C.RS422是一种单机发送、单机接收的单向平衡传输规范
D.RS485标准上没有定义总线上最大设备个数情况下的电气特性解析:本题考查基本的对外输入输出接口(串行通信口)方面的基础知识。RS422和RS485都是在RS232C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串行数据接口标准,都是由EIA制定并发布的。RS422为了弥补RS232C的不足而被提出,主要是为了改进RS232C的通信距离短、速率低等缺点。RS422定义了一种“平衡”的通信接口,将速率提高到10Mb/s,传输距离延长到1220m(速率低于100kb/s时),并允许一条总线上最多链接10个接收器。RS422是一种单机发送、多机接收的单向平衡传输规范。RS422采用的“平衡”信号是指差分信号。差分传输使用一对电平互反的变化的信号线传输数据,能更好地抗噪声和获得更远的传输距离。为了扩展应用范围,在RS422基础上提出了RS485标准,它增加了总线上设备的个数,定义了在最大设备个数情况下的电气特性和双向通信的能力,同时增加了发送器的驱动能力和冲突保护特性。RS422和RS485的标准只有电气特性的规定,而不涉及接插件、电缆和上层协议标准,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建立自己的高层通信协议,如MODBUS协议。27.IIC总线协议包含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下图是常见的多个IIC设备接口示意图,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29)________。
(分数:0.03)
A.在物理层,IIC使用两条信号线,一条是串行数据线、一条是串行时钟线
B.在数据链路层,每个IIC设备不用具有唯一的设备地址
√
C.在IIC构成系统中,可以是多主系统,但任一时刻只能有一个主IIC设备
D.IIC具有总线仲裁功能解析:本题考查IIC接口方面的基础知识。IIC是由Philips公司针对MCU需要而研制的二进制串行总线,用于连接MCU及其外围设备,IIC总线的主要特点包括:①简单性和有效性;②占用空间小,减少了电路板的空间和芯片引脚的数量,降低了互联成本;③总线长度可以达到7.6m,并能够以100kb/s的最大传输速率支持40个组件;④支持多主控,任何一个时间点只能有1个主控,需要通过总线仲裁来决定;⑤IIC总线的协议层包含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IIC总线仅仅使用2条信号线:一条是串行数据线,用于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另外一条是串行时钟线,用于指示何时数据线上是有效数据。在数据链路层,每个连接到IIC总线上的设备都有唯一的地址,设备的地址由设计者来决定。主IIC设备发出时钟信号、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选择通信的从IIC设备和控制收发。IIC总线有如下要求:①各个节点设备必须具有IIC接口功能;②各个节点设备必须共地;③两根信号线必须接上拉电阻;④IIC总线上面的状态一般包括空闲状态、占有总线、释放总线等,包含了启动信号、停止信号、应答信号等。28.为了更加灵活地运用中断,计算机采用中断屏蔽技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30)________。
(分数:0.03)
A.一般中断控制器将中断屏蔽位集中在一起,构成中断屏蔽寄存器
B.不可屏蔽中断一旦提出请求,CPU必须无条件响应
C.对可屏蔽中断,仅受本身屏蔽位控制,而不受CPU中断允许标志位控制
√
D.中断源在对应的中断屏蔽位为屏蔽状态时,其中断请求不能被CPU响应解析:本题考查中断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了更加灵活地运用中断,计算机中采用中断屏蔽技术。屏蔽的基本意思是让某种中断不起作用。即对每个外部硬件中断源设置一个中断屏蔽位,约定该位为0时处于开屏蔽状态,为1时处于屏蔽状态。中断源在对应的中断屏蔽位为屏蔽状态时,它的中断请求不能得到CPU的响应,或者干脆就不能向CPU提出中断请求。一般中断控制器是将中断屏蔽位集中在一起,构成中断屏蔽寄存器。中断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不可屏蔽中断和可屏蔽中断。不可屏蔽中断一旦提出请求,CPU必须无条件响应;而对于可屏蔽中断,CPU可以响应,也可以不响应。CPU一般设置两根中断请求输入线,可屏蔽中断输入线INTR和不可屏蔽中断请求NMI。对于可屏蔽中断,除了受本身的屏蔽位控制外,还受到CPU标志寄存器中的中断允许标志位控制。典型的非屏蔽中断源的例子是电源掉电,一旦出现,必须立即无条件地响应,否则进行其他任何工作都没有意义。典型的可屏蔽中断如打印机中断。29.协处理器是连接在CPU上面的附属器件,下面关于协处理器描述不正确的是(31)________。
(分数:0.03)
A.必须在CPU的指令集中保留某些操作码用于协处理器操作
B.协处理器一般用于执行一些特殊指令
C.协处理器可以在自己的寄存器上执行加载和存储操作
D.协处理器和CPU之间不能进行数据交互
√解析:本题考查中央处理器基础知识。协处理器是一种协助中央处理器完成其无法执行或执行效率及效果低下的处理工作而开发和应用的处理器。这种中央处理器无法执行的工作有很多,比如设备问的信号传输、接入设备的管理等;而执行效率、效果低下的有图形处理、声频处理等。为了进行这些处理,各种辅助处理器就诞生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现在的计算机中,整数运算器与浮点运算器已经集成在一起,因此浮点处理器已经不算是辅助处理器。而内建于CPU中的协处理器,同样不算是辅助处理器,除非它是独立存在。协处理器也能通过提供一组专门的新指令来扩展指令集。例如,有一组专门的指令可以添加到标准ARM指令集中,以处理向量浮点(VFP)运算。协处理器可以在自己内部所包含的寄存器上进行指令的加载以及存储操作,可以和主处理器CPU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以提高执行效率。30.下图为典型的复位电路,针对该复位电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32)________。
(分数:0.03)
A.系统上电时,通过电阻R1向电容C1充电
B.当C1电压未达到门限电压时,RESET端输出高电平,系统进入复位状态
C.当C1电压达到门限电压时,RESET端输出高电平,系统进入复位状态
√
D.按下复位按钮时,C1两端的电荷会被放掉,系统进入复位状态解析:本题考查硬件电路设计中复位电路的基础知识。在一般的嵌入式系统中,复位电路主要完成系统的上电复位和系统在运行时用户的按键复位功能,复位电路可以由简单的RC电路组成,该图示是简单的RC。复位电路原理图。该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在系统上电时,通过电阻R1向电容C1充电,当C1两端的电压未达到高电平的门限电压时,RESET端输出为高电平,系统处于复位状态;当C1两端的电压达到高电平的门限时,RESET端输出为低电平,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当用户按下复位按钮时,C1两端的电荷被释放掉,RESET端输出为高电平,系统进入复位状态,再重复上述充电过程,系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31.以下不属于嵌入式系统硬件PCB图设计原则的是(33)________。
(分数:0.03)
A.高速信号优先
B.先整体设计再局部调整
C.先简单后复杂
√
D.优先核心器件布局解析:本题考查硬件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从确定板的尺寸大小开始,印制电路板的尺寸因受机箱外壳大小限制,以能恰好安放入外壳内为宜:其次,应考虑印制电路板与外接元器件(主要是电位器、插口或其他印制电路板)的连接方式。印制电路板与外接元件一般是通过塑料导线或金属隔离线进行连接。但有时也设计成插座形式,即:在设备内安装一个插入式印制电路板要留出充当插口的接触位置。对于安装在印制电路板上的较大的元件,要加金属附件固定,以提高耐振、耐冲击性能。布线图设计的基本方法是:首先需要对所选用元器件及各种插座的规格、尺寸、面积等有完全的了解:对各部件的位置安排作合理的、仔细的考虑,主要是从电磁场兼容性、抗干扰的角度,走线短,交叉少,电源和地的路径及去耦等方面考虑。各部件位置定出后,就是各部件的连线,按照电路图连接有关引脚,完成的方法有多种。印刷线路图的设计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手工设计方法两种。最原始的是手工排列布图,这往往反复几次,才能最后完成。计算机辅助制图,现在有多种绘图软件,功能各异,但总的说来,绘制、修改较方便,并且可以存盘贮存和打印,一般是先高速信号,先整体,先进行复杂信号布线和核心器件布局设计。32.为解决计算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主机将要输出的数据依次写入该缓冲区,而打印机则依次从该缓冲区中取出数据。该缓冲区的逻辑结构应该是(34)________。
(分数:0.03)
A.栈
B.队列
√
C.树
D.图解析:本题考查数据结构基础知识。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等的学科。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栈作为一种数据结构,是一种只能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特殊线性表。它按照后进先出的原则存储数据,先进入的数据被压入栈底,最后的数据在栈顶,需要读数据的时候从栈顶开始弹出数据(最后一个数据被第一个读出来)。栈具有记忆作用,对栈的插入与删除操作中,不需要改变栈底指针。队列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特殊之处在于它只允许在表的前端(front)进行删除操作,而在表的后端(rear)进行插入操作,队列又称为先进先出(firstinfirstout,FIFO)线性表,与栈一样,队列是一种操作受限制的线性表。树也是一种数据结构,它是由n(n≥1)个有限结点组成一个具有层次关系的集合。把它叫作“树”是因为它看起来像一棵倒挂的树,也就是说它是根朝上,而叶朝下的。它具有以下的特点:每个结点有零个或多个子结点:没有父结点的结点称为根结点;每一个非根结点有且只有一个父结点:除了根结点外,每个子结点可以分为多个不相交的子树。图形数据结构主要研究形状和图形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它主要谈论几何形体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以及期间进行运算的基本方法。图形数据结构与一般数据结构不同,它必须要反映数据所对应元素之间的几何关系和拓扑关系。对数据结构的要求:(1)具有尽可能完善的形状及图形描述能力;(2)具有对图形及形状信息进行各种基本操作的能力;(3)具有较小的存贮空间和较快的处理速度。对图形信息的主要操作包括:图形的生成、变换、修改、输出等。计算机与打印机之间设置的打印数据缓冲区,采用先进先出的逻辑结构,所以是一种队列结构。33.操作系统执行系统调用的过程包括如下主要操作:①返回用户态②执行陷入(trap)指令③传递系统调用参数④执行相应的服务程序正确的执行顺序是(35)________。
(分数:0.03)
A.②一③一①一④
B.②一④一⑧一①
C.③一②一④一①
√
D.③一④一②一①解析:本题考查操作系统中系统调用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管理硬件资源和为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提供良好的环境来使应用程序具有更好的兼容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内核提供一系列具备预定功能的多内核函数,通过一组称为系统调用(systemcall)的接口呈现给用户。系统调用把应用程序的请求传给内核,调用相应的内核函数完成所需的处理,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应用程序。现代的操作系统通常都具有多任务处理的功能,通常靠进程来实现。由于操作系统快速的在每个进程间切换执行,所以一切看起来就会像是同时的。同时这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问题。例如,一个进程可以轻易地修改进程的内存空间中的数据来使另一个进程异常或达到一些目的,因此操作系统必须保证每一个进程都能安全的执行。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在处理器中加入基址寄存器和界限寄存器。这两个寄存器中的内容用硬件限制了对存储器的存取指令所访问的存储器的地址。这样就可以在系统切换进程时写入这两个寄存器的内容到该进程被分配的地址范围,从而避免恶意软件。为了防止用户程序修改基址寄存器和界限寄存器中的内容来达到访问其他内存空间的目的,这两个寄存器必须通过一些特殊的指令来访问。通常,处理器设有两种模式:“用户模式”与“内核模式”,通过一个标签位来鉴别当前正处于什么模式。一些诸如修改基址寄存器内容的指令只有在内核模式中可以执行,而处于用户模式时,硬件会直接跳过这个指令并继续执行下一个。同样,为了安全问题,一些I/O操作的指令都被限制在只有内核模式可以执行,因此操作系统有必要提供接口来为应用程序提供诸如读取磁盘某位置的数据的接口,这些接口就被称为系统调用。当操作系统接收到系统调用请求后,会让处理器进入内核模式,从而执行诸如I/O操作,修改基址寄存器内容等指令,而当处理完系统调用内容后,操作系统会让处理器返回用户模式,来执行用户代码。34.下列关于基于时间片的进程调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36)________。
(分数:0.03)
A.时间片越短,进程切换的次数越多,系统开销也越大
B.当前进程的时间片用完后,该进程状态由执行态变为阻塞态
√
C.时钟中断发生后,系统会修改当前进程在时间片内的剩余时间
D.影响时间片大小的主要因素包括响应时间、系统开销和进程数量等解析:本题考查基于时间片进程调度的基础知识。时间片轮转调度是一种最古老、最简单、最公平且使用最广的算法。每个进程被分配一个时间段,称作它的时间片,即该进程允许运行的时间。如果在时间片结束时进程还在运行,则CPU将被剥夺并分配给另一个进程。如果进程在时间片结束前阻塞或结束,则CPU当即进行切换。调度程序所要做的就是维护一张就绪进程列表,当进程用完它的时间片后,它被移到队列的末尾。时间片轮转调度的关键是时间片的长度。从一个进程切换到另一个进程需要一定时间来保存和装入寄存器值及内存映像,更新各种表格和队列等。假如进程切换(有时称为上下文切换)需要5ms,再假设时间片设为20ms,则在做完20ms有用的工作之后,CPU将花费5ms来进行进程切换。CPU时间的2096被浪费在了管理开销上。为了提高CPU效率,可以将时间片设为500ms。这时浪费的时间只有1%。但考虑在一个分时系统中,如果有十个交互用户几乎同时按下回车键,将发生什么情况?假设所有其他进程都用足它们的时间片的话,最后一个进程不得不等待5s才获得运行机会。多数用户无法忍受一条简短命令要5s才能做出响应。同样的问题在一台支持多道程序的个人计算机上也会发生。所以时间片设得太短会导致过多的进程切换,降低了CPU效率;而设得太长又可能引起对短的交互请求的响应变差。将时间片设为100ms通常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折中。35.某计算机主存容量为64KB,其中ROM区为4KB,其余为RAM区,按字节编址。现要用2K×8位的ROM芯片和4K×4位的RAM芯片来设计该存储器,则需要上述规格的ROM芯片数和RAM芯片数分别是(37)________。
(分数:0.03)
A.1、15
B.2、15
C.1、30
D.2、30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相关技术。计算机存储器分为两种基本类型:ROM(只读存储器)和RAM(随机存储器)。在ROM中,只读数据是预先记录的,不能被移动。ROM不易于丢失,不管计算机处于开机还是关机状态,ROM始终保留其内部内容。大多数个人计算机的ROM较小,主要用于存储一些关键性程序,诸如用来启动计算机的程序。另外,ROM也用于计算器及外围设备等,如激光打印机,其字体存储于ROM中。ROM还存在一些扩展变量,如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即采用专用PROM编程器在空白芯片上写入数据。RAM存储器中的内容可以以任意顺序存取(读、写和移动)。RAM通常负责计算机中主要的存储任务,如数据和程序等动态信息的存储。本题中4KB的ROM,用2K×8位的ROM芯片,需要2片;60KB的RAM,用4K×4的RAM芯片设计,需要30片。36.计算机处理外部中断时,应该由操作系统保存的是(38)________。
(分数:0.03)
A.程序计数器的内容
B.通用寄存器的内容
√
C.块表(TLB)的内容
D.Cache中的内容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中断系统的基础知识。中断是指CPU对系统发生的某个事件做出的一种反应,CPU暂停正在执行的程序,保留现场后自动地转去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处理完该事件后再返回断点继续执行被“打断”的程序。中断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CPU外部引起的,称作中断,如I/O中断、时钟中断、控制台中断等;第二类是来自CPU的内部事件或程序执行中的事件弓I起的过程,称作异常,如由于CPU本身故障、程序故障(非法操作码、地址越界、浮点溢出等)等引起的过程;第三类是由于在程序中使用了请求系统服务的系统调用而引发的过程,称作“陷入”(trap,或者陷阱)。前两类通常都称作中断,它们的产生往往是无意、被动的,而陷入是有意和主动的。中断处理一般分为中断响应和中断处理两个步骤。中断响应由硬件实施,中断处理主要由软件实施。操作系统对中断处理的顺序主要由以下动作完成:①保存正在运行进程的各寄存器的内容,把它们放入核心栈的新帧面中。②确定“中断源”或核查中断发生,识别中断的类型(如时钟中断或盘中断)和中断的设备号(如哪个磁盘引起的中断)。系统接到中断后,就从机器那里得到一个中断号,它是检索中断向量表的位移。中断向量因机器而异,但通常都包括相应中断处理程序入口地址和中断处理时处理机的状态字。③核心调用中断处理程序,对中断进行处理。④中断处理完成并返回。中断处理程序执行完以后,核心便执行与机器相关的特定指令序列,恢复中断时寄存器内容和执行核心栈退栈,进程回到用户态。如果设置了重调度标志,则在本进程返回到用户态时做进程调度。37.下列选项中会导致进程从执行态变为就绪态的事件是(39)________。
(分数:0.03)
A.执行等待操作
B.申请内存失败
C.启动UO设备
D.被高优先级进程抢占
√解析:本题考查操作系统调度的基础知识。进程切换是多任务多用户操作系统所应具有的基本功能。操作系统为了控制进程的执行,必须有能力挂起正在CPU上运行的进程,并恢复以前挂起的某个进程的执行,这种行为被称为进程切换,任务切换或上下文切换。或者说,进行进程切换就是从正在运行的进程中收回处理器,然后再使待运行进程来占用处理器。这里所说的从某个进程收回处理器,实质上就是把进程存放在处理器的寄存器中的中间数据找个地方存起来,从而把处理器的寄存器腾出来让其他进程使用。进程在其生存期内可能处于如下三种基本状态之一:·执行态(Run):进程占有处理机资源,正在运行。显然,在单处理机系统中任一时刻只能有一个进程处于此种状态。·就绪态(Ready):进程本身具备运行条件,但由于处理机的个数少于可运行进程的个数,暂未投入运行。即相当于等待处理机资源。·等待态(Wait):也称挂起态(Suspended)、封锁态(Blocked)、睡眠态(Sleep)。进程本身不具备运行条件,即使分给它处理机也不能运行。进程正等待某一个事件的发生,如等待某一资源被释放,等待与该进程相关的I/O传输的完成信号等。进程的三个基本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具体地说,当一个就绪进程获得处理机时,其状态由就绪变为执行;当一个执行进程被剥夺处理机时,如用完系统分给它的时间片、出现更高优先级别的其他进程,其状态由运行变为就绪;当一个执行进程因某事件受阻时,如所申请资源被占用、启动I/O传输未完成,其状态由运行变为等待;当所等待事件发生时,如得到申请资源、I/O传输完成,其状态由等待变为就绪。38.一台计算机的显示存储器用DRAM芯片实现,要求显示分辨率为1024×1024,颜色深度为24位,帧频为100Hz,显示总带宽的50%用来刷新屏幕,则需要的显存总带宽至少为(40)________。
(分数:0.03)
A.1200Mbps
B.9600Mbps
C.2400Mbps
D.4800Mbps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显示方面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的显示存储器又名帧缓冲存储器。显示卡上都设有一块与屏幕显示位置对应的存储区,称为显示缓存V-RAM,它实际上是一块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用来存放当前屏幕显示的数据。显示缓存中某一地址的数据,决定了当前屏幕上某一点的色彩属性。因此,显示存储器的容量决定了最大显示分辨率及显示深度。显示分辨率(屏幕分辨率)是屏幕图像的精密度,是指显示器所能显示的像素有多少。由于屏幕上的点、线和面都是由像素组成的,显示器可显示的像素越多,画面就越精细,同样的屏幕区域内能显示的信息也越多,所以分辨率是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可以把整个图像想象成是一个大型的棋盘,而分辨率的表示方式就是所有经线和纬线交叉点的数目。显示分辨率一定的情况下,显示屏越小图像越清晰,反之,显示屏大小固定时,显示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高分辨率是保证彩色显示器清晰度的重要前提。电子枪从屏幕的左上角的第一行(行的多少根据显示器当时的分辨率所决定,比如800×600分辨率下,电子枪就要扫描600行)开始,从左至右逐行扫描,第一行扫描完后再从第二行的最左端开始至第二行的最右端,一直到扫描完整个屏幕后再从屏幕的左上角开始,这时就完成了一次对屏幕的刷新,周而复始。一般来讲,屏幕的刷新率要达到75Hz以上,人眼才不易感觉出屏幕的闪烁,CRT显示器的刷新率是由其行频和当时的分辨率决定的,行频越高,同一分辨率下的刷新率就越高:而行频一定的情况下,分辨率越高则它所能达到的刷新率越低。显存带宽是指显示芯片与显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显存带宽是决定显卡性能和速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满足1024×1024的显示分辨率,24位的颜色深度,当帧频为100Hz时,显存带宽至少为2400Mbps。当显示总带宽的50%用来刷新屏幕时,则至少需要2倍的显存带宽,即4800Mbps。39.总线主设备指的是(41)________。
(分数:0.03)
A.总线上的智能设备
B.总线目标设备
C.可申请并能获得总线使用权的设备
√
D.总线控制器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总线的基础知识。总线(Bus)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按照计算机所传输的信息种类,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划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用来传输数据、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总线是一种内部结构,它是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主机的各个部件通过总线相连接,外部设备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再与总线相连接,从而形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路叫总线,微型计算机是以总线结构来连接各个功能部件的。总线是一种共享型的数据传送设备。虽然总线上可联接多个设备,但任一时刻通常只能有一对设备参与数据传输。总线的主设备是指获得总线控制权的设备。总线的从设备是指只能被主设备访问的设备,只能响应从主设备发来的总线命令。总线的操作步骤是首先由主模块申请总线控制权,总线控制器进行裁决。主模块得到总线控制权后寻址从模块,从模块确认后进行数据传送。40.关于BootLoader,下列理解错误的是(44)________。
(分数:0.03)
A.BootLoader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的一小段程序
B.BootLoader是通用的
√
C.有些BootLoader支持多CPU
D.BootLoader的功能之一是初始化硬件解析:本题考查嵌入式系统BootLoader方面的基础知识。BootLoader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的一小段引导程序,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映射图,从而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带到一个合适状态,以便为最终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准备好正确的环境。有些BootLoader支持多CPU。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中,通常没有BIOS那样的固件程序,因此,整个系统的加载启动任务,就完全由BootLoader完成。通常,BootLoader是严重依赖于特定硬件环境实现的,尤其是在嵌入式环境,因此,建立一个通用的BootLoader几乎是不可能的。41.下列对软件需求分析理解错误的是(45)________。
(分数:0.03)
A.需求分析阶段包括需求提出、需求描述、需求评审和需求实现
√
B.需求分析的工作是准确描述软件功能、性能、接口需求,以及设计限制
C.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产品是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和软件接口需求规格说明
D.需求分析是软件设计的基础解析:本题考查关于软件需求分析方面的基础知识。软件需求分析阶段,通常包括需求提出、需求描述、需求评审等内容。需求分析的工作是准确描述软件的功能、性能、接口需求,以及设计限制;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产品是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和软件接口需求规格说明,规模小的软件,软件接口需求规格说明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可以合并为一份文档。需求分析是软件设计的基础,也是软件测试的基础。42.关于嵌入式系统特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46)________。
(分数:0.03)
A.软、硬件可剪裁
B.满足应用系统对功能、性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和功耗的严格要求
C.系统驻留的软件不变,所以经常称为“固件”
√
D.面向特定的应用解析:本题考查嵌入式系统特点方面的基础知识。嵌入式系统通常是面向特定应用的,针对具体的应用,系统的软、硬件可剪裁,满足应用系统对功能、性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和功耗的严格要求。系统驻留的软件通常是暂时不变的,所以经常称为“固件”。43.下列对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理解,错误的是(47)________。
(分数:0.03)
A.系统内核小
B.专用性强
C.可靠性要求高
D.天脉、VxWorks、UNIX都是嵌入式OS
√解析:本题考查嵌入式操作系统方面的基础知识。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系统软件,通常包括与硬件相关的底层驱动软件、系统内核、设备驱动接口、通信协议、图形界面、标准化浏览器等。嵌入式系统是面向特定应用的,具有如下特点:系统内核小,专用性强,可靠性、实时性要求高等。天脉、Vxworks、Intergrity等,都是嵌入式OS,UNIX不属于。44.对于嵌入式系统,下面理解不正确的是(48)________。
(分数:0.03)
A.嵌入式系统一般由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和执行装置组成
B.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层、系统软件层和应用层构成
C.执行装置接受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命令,执行规定的操作和任务
D.执行装置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
√解析:本题考查嵌入式系统方面的基础知识。嵌入式系统是一个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性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因此,嵌入式系统一般由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和执行装置组成,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层、系统软件层和应用层构成;执行装置接受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命令,执行规定的操作和任务。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是由一个或几个预先编程好的,用来执行少数几项任务的微处理器或者单片机组成。45.软件设计中,模块划分应遵循的准则是(49)________。
(分数:0.03)
A.低内聚低耦合
B.低内聚高耦合
C.高内聚低耦合
√
D.高内聚高耦合解析:本题考查软件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软件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是:高内聚、低耦合。内聚是从功能角度来度量模块内的联系,一个好的内聚模块,应当恰好做一件事情。它描述的是模块的功能联系。耦合是软件结构中各模块之间相互连接的一种度量,耦合强弱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进入或访问一个模块的点,以及通过接口的数据。46.关于嵌入式SQL,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50)________。
(分数:0.03)
A.嵌入式SQL属于SQL语言在嵌入式环境下的一种使用
B.嵌入式SQL是把SQL语言嵌入到宿主语言中进行数据访问和处理
C.嵌入式SQL执行前,首先要与数据库进行连接
D.嵌入式SQL通常是交互式进行数据库操作
√解析:本题考查嵌入式SOL方面的基础知识。嵌入式SQL(EmbeddedSQL)是SQL语言的一种使用方法。在独立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操作时,其使用方法称为交互式SQL(InteractiveSOL),简称ISQL。交互式SQL的特点是只能用于数据库的操作,不能进行数据处理。当一个程序既要访问数据库,又要处理数据时,把SOL语言嵌入程序设计语言(即宿主语言)中,将SQL语言访问功能和宿主语言的数据处理功能相结合,这样使用的SQL称为嵌入式SQL。嵌入式SQL执行前,首先要与数据库进行连接。47.堆是一种有用的数据结构,下列关键字序列中,(51)________是一个堆。
(分数:0.03)
A.16,72,31,23,94,53
B.94,53,31,72,16,53
C.16,53,23,94,31,72
D.16,31,23,94,53,72
√解析:本题考查数据结构中堆的基础知识。堆是一个关键字序列(k0,K1,K2,……,kn-1),它具有如下特性:Ki≤K2i-1,Ki≤K2i+2,这里,i=0,1,2,…,[(n一1)/2]。48.嵌入式系统中,BIT(Built—inTest)的功能不包括(52)________。
(分数:0.03)
A.提供系统故障检测和故障隔离能力
B.是设备驱动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
C.快速判断系统是否可用
D.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系统维护费用解析:本题考查嵌入式系统中BIT(Built—inTest)方面的基础知识。在机载计算机系统中,机内自检测BIT(Built—inTest)是通过在机载计算机中设计专门的BIT电路,配合专门的BIT软件,提供系统故障检测和故障隔离能力,通过故障监测快速判断系统是否可用,以达到大幅度提高机载计算机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目的,同时,降低系统维护费用。BIT不属于设备驱动程序的组成部分。49.下面的程序(a)________和程序(b)________运行后,y和c的值分别是(53)________。程序(a):#definef(x)x*xmain(){intx=2;floaty;v=x/f(x);)程序(b):main(){inti=l;c=3;switch(i){casel:c++;case2:c+12;default:c+=5;}}
(分数:0.03)
A.y=2,c=11
√
B.y=2,c=4
C.y=0.5,c=11
D.y=0.5,c=4解析:本题考查C语言编程基础知识。define是宏定义,用来定义常量或宏,是一个符号替换概念,例如本题中的:#definef(x)=x*x预编译时,会首先把程序中出现f(x)的地方,替换成x*x,因此,程序(a)运行结果y=2,而不是y=0.5。程序(b)中,执行结果c=11,而不是期望的c=4,因为缺少break语句,c++:c+=2;c+5=:5这三条语句被顺序执行。50.关于RapidIO技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54)________。
(分数:0.03)
A.RapidIO是一种高速串行总线,传输速率可达Gbps量级
B.RapidIO协议采用由物理层、逻辑层和传输层构成的三层体系结构
C.RapidIO技术多采用基于交换机的互连拓扑结构
D.RapidIO已取代了其他互连技术,成为解决嵌入式互连问题的最佳选择
√解析:本题考查高速互连总线的基础知识。RapidIO、Starfabric、PCIExpress、InfiniBand等高性能的串行互连技术均采用交换式互连架构,代表了当今互连技术的发展趋势,各协议的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相互重合却又各有侧重。RapidIO技术是一种高性能、低引脚数、基于数据包交换的交叉开关互连技术,其被定义为三级分层体系结构,分别为逻辑层、传输层和物理层,可以实现从1Gbps到60Gbps的通信速率。从应用角度来看,主要面向高性能嵌入式系统互连市场,多应用于系统内部器件紧耦合的互连,但选择RapidIO还是其他互连技术作为可行的解决方案要视具体的应用需求而定。51.设有4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问均为2小时,它们在一台处理器上按单道方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为(55)________。
(分数:0.03)
A.1小时
B.2.5小时
C.5小时
√
D.8小时解析:根据题意,4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均为2小时,它们在一台处理器上按单道方式运行。假设这4个作业开始时间都为0,依次执行,则下表给出了各作业的执行情况和周转时间。从上表中可看出,作业1的周转时间为2小时,作业2的剧转时间为4小时,作业3的周转时间为6小时,作业4的周转时间为8小时。故平均周转时间为(2+4+6+8)/4=5(小时)。52.下面对父进程和子进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56)________。
(分数:0.03)
A.父进程创建子进程,因此父进程执行完之后,子进程才能运行
√
B.父进程和子进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
C.父进程可以等待所有子进程结束后再执行
D.撤销父进程时,可同时撤销其子进程解析:本题考查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在操作系统中,进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也是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一个进程可以创建若干个子进程,子进程被创建后,一般与父进程并发执行,以完成特定的任务;父进程创建完子进程后,也可以等待所有子进程结束后再执行;但当撤销一个进程时,操作系统会检查被撤销进程是否有子孙进程,若有子孙进程,还应撤销该进程的子孙进程。当父进程执行完之后,被撤销时,子进程也被一同撤销。53.在c语言中,chat·型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是(57)________。
(分数:0.03)
A.补码
B.反码
C.原码
D.ASCII码
√解析:在C语言中,char型数据是将一个字符常量放到一个字符变量中,并不是把该字符本身放到内存单元中去,而是将该字符的相应的ASCII代码放到存储单元中。c语言使字符型数据和整型数据之间可以通用。一个字符数据既可以以字符形式输出,也可以以整数形式输出。以字符形式输出时,需要先将存储单元中的ASCII码转换成相应字符,然后输出。以整数形式输出时,直接将ASCII码作为整数输出。原码、反码和补码是对数字的二进制定点的表示方法。54.若执行下列程序时从键盘上输入5,则输出结果是(58)________。#includemain(){intx;scanf(”%d”,&x)if(x++>5)printf(”%d\n”,x);elseprintf(”%d\n”,x一一);}
(分数:0.03)
A.7
B.6
√
C.5
D.4解析:本题考查C语言的基础知识。输入5时,条件if(x++>5)中的“x++”是后置自增,因此等效于近5>5),即条件为假,x++使得x变为6。执行printf(“%dkn",x一)时,其中的“x一”是后置自减,应输出6之后再执行自减运算,因此最后x的值是5,输出的值为6。55.如果文件系统采用二级目录结构,就可以(59)________。
(分数:0.03)
A.缩短访问文件存储时间
B.实现文件共享
C.解决文件同名冲突问题
√
D.节省主存空间解析: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为了有效地管理这些文件,提高系统查找文件的效率,应对这些文件加以适当的组织,文件的组织可以通过目录来实现。在同一目录中,文件和文件夹名称不能同名,而在二级目录结构中,不同的文件夹下,可以存放同名文件,解决不同用户之间的文件同名冲突问题。56.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发现软件的错误。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确定测试数据应根据(60)________和制定的覆盖标准。
(分数:0.03)
A.程序的内部逻辑
B.程序的复杂程度
C.使用说明书
D.程序的功能文档
√解析: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不是改正程序中的错误或证明程序是正确的。可将测试方法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两种。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确定测试数据应根据程序的功能文档和指定的覆盖标准,当根据程序的功能文档确定的测试数据不能满足指定的覆盖标准时,可以参考程序的内部逻辑分析未满足覆盖标准的原因,然后确定需要修改功能文档或增加测试数据;而黑盒测试则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来设计测试用例,确定程序的功能是否满足软件需求规格说明。57.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中,将软件能力成熟度自低到高依次划分为5级。除等级1外,每个成熟度等级被分解成几个关键过程域,其中“同行评审”属于(61)________的关键过程域。
(分数:0.03)
A.可重复级
B.优化级
C.己管理级
D.己定义级
√解析:本题考查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CMM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在与企业、政府合作的基础上开发的模型,主要用于评价软件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目前,国内外的很多大型企业采用这一模型,如国内的鼎新、浪潮通软、用友、金蝶、创智、亚信、华为等公司都启动了CMM软件过程改进计划。国军标GJB500—2003《军用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就是以CMM为参考蓝本而制定的。CMM把软件开发过程的成熟度由低到高分为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己管理级和优化级共5个级别,每个成熟度等级被分解成几个关键过程域,共18个关键过程区域,其中初始级无关键过程区域。可重复级包括6个关键过程区域,为软件配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子合同管理、软件项目跟踪与监督、软件项目策划、软件需求管理。已定义级包括7个关键过程区域,为同行评审、组间协调、软件产品工程、集成软件管理、培训大纲、组织过程定义、组织过程集点。己管理级包括2个关键过程区域,为软件质量管理和定量过程管理。优化级包括3个关键过程区域,为过程更改管理、技术改革管理和缺陷预防。58.基线是经过正式验证或确认,并作为后续工作开展依据的一个或一组工作产品,软件项目至少应形成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三类基线。功能基线形成的时机是(62)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手电筒灯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防护网围栏网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焙烤食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墙挂式篮球架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床式医用气垫(电子遥控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塑胶插座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喷绒乳胶家用手套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水上拦污浮筒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TF-内焊卡座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12 家乡的喜与忧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 渐变方格模板
- 潜水作业指导书
- 感谢对手阅读附答案
- 环境因素汇总识别及评价表(保卫部 )
- GB/T 8012-2000铸造锡铅焊料
- 第一课 第一章 AutoCAD 2012概述入门
- GB/T 33880-2017热等静压铝硅合金板材
- 消防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超市店长考核方案(实例)
- 2023年版劳动实践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方案报审表(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