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技术应用案例研究_第1页
环保技术应用案例研究_第2页
环保技术应用案例研究_第3页
环保技术应用案例研究_第4页
环保技术应用案例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技术应用案例研究TOC\o"1-2"\h\u2257第1章引言 343041.1研究背景 3179631.2研究目的与意义 3150431.3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 326862第2章:环保技术概述,介绍环保技术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47365第3章:环保技术应用案例分析,详细分析典型环保技术应用案例。 424491第4章:环保技术应用效果评价,构建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对案例进行分析。 428525第5章:环保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总结现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47098第6章:结论与展望,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展望环保技术的未来发展。 45451第2章环保技术概述 4147512.1环保技术的定义与分类 4133732.2环保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4321292.3环保技术的发展趋势 526251第3章废水处理技术应用案例 5195493.1案例一:城市生活污水处理 5106943.1.1项目背景 5204503.1.2技术应用 586353.1.3项目效果 687253.2案例二:工业废水处理 6143403.2.1项目背景 618403.2.2技术应用 694563.2.3项目效果 6121193.3案例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653393.3.1项目背景 618163.3.2技术应用 6300043.3.3项目效果 75333第4章废气处理技术应用案例 737764.1案例一: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技术 747404.1.1背景介绍 7324734.1.2技术原理 7118834.1.3案例实施 7285994.2案例二:工业VOCs治理技术 7293764.2.1背景介绍 7123014.2.2技术原理 749564.2.3案例实施 731974.3案例三:室内空气净化技术 866194.3.1背景介绍 886224.3.2技术原理 8276154.3.3案例实施 821510第5章固废处理技术应用案例 8174895.1案例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8169915.2案例二:危险废物处理 9163465.3案例三:农业秸秆综合利用 929482第6章节能技术应用案例 10240386.1案例一:工业余热回收利用 10142996.1.1背景介绍 1089416.1.2技术应用 10247316.1.3效果评价 10117336.2案例二:建筑节能技术 10272736.2.1背景介绍 10250106.2.2技术应用 10258826.2.3效果评价 1036266.3案例三:新能源汽车推广 11284976.3.1背景介绍 1151876.3.2技术应用 11296746.3.3效果评价 1112909第7章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案例 11173277.1案例一:矿区生态修复 11148457.1.1技术应用 11265017.1.2成效 11167687.2案例二:湿地生态恢复 1141017.2.1技术应用 12170287.2.2成效 12303517.3案例三:城市绿化与生态隔离带建设 12181227.3.1技术应用 12256547.3.2成效 1210247第8章环保监测技术应用案例 12299608.1案例一:大气污染监测技术 12160228.1.1案例背景 1288168.1.2技术应用 13324548.2案例二:水环境监测技术 13137658.2.1案例背景 13168218.2.2技术应用 1331458.3案例三:土壤污染监测技术 1376338.3.1案例背景 1382258.3.2技术应用 135227第9章环保政策与市场机制 1497429.1环保政策概述 14176829.1.1环保政策基本概念 14199529.1.2环保政策发展历程 1473059.1.3环保政策主要类型 14256879.1.4我国环保政策应用 14257419.2环保市场机制 14178449.2.1环保市场机制基本原理 147269.2.2环保市场机制主要类型 15224959.2.3我国环保市场机制应用 15268559.3环保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协同作用 1594929.3.1政策引导与市场激励相结合 159479.3.2政策创新与市场发展相互促进 15193479.3.3政策监管与市场自律相互补充 15125819.3.4政策支持与市场运作相互协同 1520361第10章总结与展望 151305510.1研究成果总结 16228110.2环保技术应用面临的挑战 16453510.3未来环保技术发展展望 16第1章引言1.1研究背景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保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在环保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十分严峻,迫切需要加强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此背景下,对环保技术应用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其成效与不足,对我国环保事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国内外环保技术应用的典型案例,探讨环保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为我国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具体研究目的与意义如下:(1)分析环保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现状,为政策制定者和环保企业提供有益参考。(2)总结环保技术应用的成功经验,提高环保技术的应用效果。(3)揭示环保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环保技术的发展提供改进方向。(4)推动环保技术的研究与交流,促进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1.3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现场考察、专家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以下内容进行深入研究:(1)环保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包括政策、法规、标准等方面的分析。(2)典型环保技术应用案例,涵盖水处理、大气治理、固废处理、土壤修复等领域的成功案例。(3)环保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以量化分析环保技术的实际效果。(4)环保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改进措施和建议。本研究的内容安排如下:第2章:环保技术概述,介绍环保技术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第3章:环保技术应用案例分析,详细分析典型环保技术应用案例。第4章:环保技术应用效果评价,构建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对案例进行分析。第5章:环保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总结现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第6章:结论与展望,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展望环保技术的未来发展。第2章环保技术概述2.1环保技术的定义与分类环保技术,即环境保护技术,是指为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环境质量而研发、应用的一系列技术手段。环保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水处理、大气治理、固废处理、噪声控制、土壤修复等。其分类如下:(1)预防性技术: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设备和管理措施,预防环境污染的产生。(2)治理性技术:针对已经产生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实现达标排放。(3)资源回收与再利用技术:通过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实现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降低资源消耗。(4)环境监测技术: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评价和预警,为环保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2.2环保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国内外环保技术发展迅速,各国纷纷加大投入,推动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1)国外发展现状:发达国家在环保技术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其环保技术发展较早,技术水平较高。例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在新能源、水处理、大气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全球环保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持。(2)国内发展现状:我国环保技术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加大环保投入,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推动环保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目前我国在烟气脱硫、固废处理、环境监测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3环保技术的发展趋势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环保技术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环保技术将继续向高效、低耗、绿色、智能方向发展,新型环保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将在环保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集成化发展:环保技术将朝着集成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实现多种污染物的高效协同治理。(3)产业链延伸:环保技术将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减排、全过程控制延伸,形成完整的环保产业链。(4)国际合作:环保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将不断加强,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分享技术成果,推动环保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5)政策驱动:将继续加大环保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技术研发投入,推动环保技术产业发展。第3章废水处理技术应用案例3.1案例一:城市生活污水处理3.1.1项目背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城市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有机物、悬浮物、营养盐等污染物,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3.1.2技术应用本项目采用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阶段。(1)预处理:采用格栅、沉砂池等设备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砂粒等杂质。(2)生化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降低污染物浓度。(3)深度处理: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实现污水资源化。3.1.3项目效果经过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有效改善了受纳水体的水质。3.2案例二:工业废水处理3.2.1项目背景工业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浓度高、难降解等特点,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案例以某化工企业废水处理为例,探讨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3.2.2技术应用本项目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高级氧化处理相结合的技术路线。(1)预处理:采用隔油、调节池、混凝沉淀等工艺,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污染物。(2)生化处理:采用厌氧好氧组合工艺,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3)高级氧化处理:采用臭氧氧化、芬顿氧化等工艺,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3.2.3项目效果经过处理,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实现了废水的达标排放。3.3案例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3.3.1项目背景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农田径流、养殖废水等,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盐,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本案例以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为例,探讨相关技术的应用。3.3.2技术应用本项目采用源头防控、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技术体系。(1)源头防控: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污染源。(2)过程控制:建设生态沟渠、湿地等设施,拦截、降解径流中的污染物。(3)末端治理:采用人工湿地、稳定塘等处理设施,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3.3.3项目效果经过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受纳水体水质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第4章废气处理技术应用案例4.1案例一: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技术4.1.1背景介绍燃煤电厂作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排放的废气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是燃煤电厂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降低这些污染物的排放,我国燃煤电厂普遍采用了脱硫脱硝技术。4.1.2技术原理脱硫技术主要采用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两种方式,通过加入吸收剂将废气中的SO2转化为硫酸盐或硫化合物,从而实现脱硫。脱硝技术则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非选择性催化还原(SNCR)两种,通过加入还原剂将NOx转化为氮气和水,达到脱硝的目的。4.1.3案例实施某燃煤电厂采用了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和SCR脱硝技术。在脱硫系统运行过程中,烟气经过吸收塔与石灰石浆液充分接触,SO2被吸收并转化为硫酸钙。脱硝系统则采用氨作为还原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NOx还原为氮气和水。4.2案例二:工业VOCs治理技术4.2.1背景介绍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导致大气污染和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来源。为减少VOCs排放,我国积极推广工业VOCs治理技术。4.2.2技术原理工业VOCs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燃烧法等。这些技术通过不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将VOCs从废气中去除,实现净化。4.2.3案例实施某化工企业采用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冷凝回收技术对VOCs进行治理。废气首先通过活性炭吸附塔,VOCs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当活性炭饱和后,采用蒸汽进行脱附,将VOCs释放出来。通过冷凝器将VOCs液化回收,实现净化。4.3案例三:室内空气净化技术4.3.1背景介绍室内空气质量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中,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这些污染物浓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4.3.2技术原理室内空气净化技术主要包括过滤式、静电式、光催化氧化和等离子体等。这些技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4.3.3案例实施某大型商场采用高效过滤式空气净化器进行室内空气治理。空气净化器内置高效粒子空气过滤器(HEPA)和活性炭吸附层,能够有效去除室内空气中的PM2.5、甲醛等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空气净化器还配备了紫外线消毒功能,进一步杀灭细菌和病毒,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第5章固废处理技术应用案例5.1案例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固废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个成功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应用案例。背景:某城市常住人口超过千万,日产生活垃圾约1万吨。传统填埋方式已无法满足环保要求,亟需采用新技术提高垃圾处理效率。技术应用:(1)分类收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实现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收集。(2)生物降解:对厨余垃圾进行生物降解处理,采用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将有机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3)焚烧发电:对其他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利用焚烧产生的热量发电,实现能源回收。(4)资源回收:对可回收物进行分拣、打包,送往回收企业进行处理,实现资源再利用。(5)危险废物处理:将有害垃圾进行专业化处理,保证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成效:通过以上技术应用,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效率大幅提升,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水平不断提高,为城市环境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5.2案例二:危险废物处理危险废物处理是固废处理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个危险废物处理技术应用的成功案例。背景:某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危险废物,包括废液、废渣等,需进行专业化处理。技术应用:(1)预处理:对危险废物进行分类、包装、标识,保证废物在运输过程中安全、稳定。(2)化学稳定:采用化学稳定化技术,对废液中的有害成分进行中和、沉淀等处理,降低废物毒性。(3)固化/稳定化:对废渣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采用水泥、石灰等固化剂,将废物固化成块状,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4)安全处置:将处理后的危险废物送往专业处置场进行安全处置,如填埋、焚烧等。成效:通过以上技术应用,该化工企业危险废物得到有效处理,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保障了企业和周边居民的环境安全。5.3案例三:农业秸秆综合利用农业秸秆综合利用是解决农村固废污染问题的关键。以下是一个农业秸秆综合利用的成功案例。背景:某农业大省每年产生大量秸秆,传统焚烧方式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需寻求新技术解决秸秆处理问题。技术应用:(1)秸秆还田:将秸秆粉碎后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2)厌氧发酵:利用秸秆进行厌氧发酵,产生生物质天然气,实现能源化利用。(3)生物质发电:将秸秆作为生物质燃料,送往发电厂进行焚烧发电,实现能源回收。(4)秸秆成型燃料:将秸秆加工成成型燃料,作为清洁能源替代煤炭等传统能源。成效:通过以上技术应用,该省秸秆利用率显著提高,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农民收入增加,实现了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第6章节能技术应用案例6.1案例一:工业余热回收利用6.1.1背景介绍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热能以废热形式排放,造成能源浪费。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通过回收这部分热量,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6.1.2技术应用某钢铁企业采用余热回收系统,将高炉煤气余热、烧结余热、轧钢余热等回收,用于供暖、发电等。通过余热回收,企业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6.1.3效果评价该技术应用后,企业能源利用率提高约15%,年减排二氧化碳10万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6.2案例二:建筑节能技术6.2.1背景介绍建筑行业是我国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建筑节能技术对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6.2.2技术应用某绿色建筑项目采用节能设计,包括墙体保温、高效节能门窗、太阳能热水系统等。通过这些技术,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6.2.3效果评价该建筑项目能耗较同类建筑降低约30%,减排二氧化碳5000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6.3案例三:新能源汽车推广6.3.1背景介绍新能源汽车具有零排放、低能耗等特点,对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6.3.2技术应用某城市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公交车、出租车等。同时完善充电基础设施,提高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便利性。6.3.3效果评价新能源汽车推广后,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交通领域能源消耗降低约20%,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第7章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案例7.1案例一:矿区生态修复矿区生态修复是针对矿山开发过程中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采用一系列环保技术进行生态恢复。本案例以我国某矿区生态修复项目为例,介绍其技术应用及成效。7.1.1技术应用(1)生物措施:选用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植物种类,进行矿区植被恢复。(2)工程措施:采用客土喷播、三维网植被、挂网喷播等技术,提高矿区土壤肥力和稳定性。(3)水资源保护:建立矿区水资源监测系统,合理调配水资源,保证矿区生态用水。(4)土壤改良:通过添加有机肥、生物肥等,改善矿区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7.1.2成效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矿区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得到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逐步恢复。7.2案例二:湿地生态恢复湿地生态恢复是针对湿地生态系统破坏问题,采用环保技术进行生态修复。本案例以我国某湿地生态恢复项目为例,介绍其技术应用及成效。7.2.1技术应用(1)湿地植被恢复:选用当地优势湿地植物种类,进行植被恢复。(2)水文调节:通过构建湿地水文模型,合理调控水位,恢复湿地水文条件。(3)水质净化:采用人工湿地、生态浮床等技术,提高湿地水质。(4)生态护岸:采用自然材料,如木材、石块等,构建生态护岸,提高岸线稳定性。7.2.2成效湿地生态恢复项目实施后,湿地植被覆盖率提高,水质得到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7.3案例三:城市绿化与生态隔离带建设城市绿化与生态隔离带建设是针对城市生态环境问题,通过环保技术应用,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本案例以我国某城市绿化与生态隔离带建设项目为例,介绍其技术应用及成效。7.3.1技术应用(1)城市绿化:采用多样化的植物配置,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2)生态隔离带建设:利用植被、地形等地貌特点,构建生态隔离带,减轻城市污染。(3)雨水花园:建设雨水花园,收集和利用城市雨水,减少地表径流污染。(4)绿色屋顶:在建筑屋顶种植植物,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城市绿化面积。7.3.2成效项目实施后,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空气质量得到改善,生态隔离带对城市污染物的阻隔和降解作用明显,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提升。第8章环保监测技术应用案例8.1案例一:大气污染监测技术8.1.1案例背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针对大气污染的监测与治理,我国积极引进和研发了一系列先进的大气污染监测技术。8.1.2技术应用本案例以某城市大气污染监测项目为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1)激光雷达遥感监测技术:通过激光雷达遥感技术,实时获取大气污染物的垂直分布信息,为污染源解析和污染趋势预测提供数据支持。(2)无人机监测技术:利用无人机搭载小型化、轻量化的气体检测设备,对城市重点区域进行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污染监测。(3)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在城市设立多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指数(AQI)及各项污染物浓度,为部门提供决策依据。8.2案例二:水环境监测技术8.2.1案例背景水环境监测是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的重要手段。我国在水环境监测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水环境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8.2.2技术应用本案例以某流域水环境监测项目为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1)水质自动监测技术:通过在流域内关键节点设置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水质指标,如COD、氨氮、总磷等,为水质预警和污染源追踪提供数据支持。(2)遥感监测技术:利用遥感卫星数据,对流域内的水体面积、富营养化程度等指标进行监测,评估水环境质量状况。(3)无人机监测技术:通过无人机搭载高清相机和光谱仪,对流域内重点水域进行快速、高效的水环境监测。8.3案例三:土壤污染监测技术8.3.1案例背景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保障土壤环境安全,我国积极开展土壤污染监测技术研究和应用。8.3.2技术应用本案例以某地区土壤污染监测项目为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1)土壤样品快速检测技术:利用便携式土壤检测仪器,现场快速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指标,提高监测效率。(2)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结合土壤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分布等因素,采用风险评估模型,对土壤污染程度进行评估,为污染土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3)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立覆盖重点区域和重点污染源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实时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数据支持。第9章环保政策与市场机制9.1环保政策概述环保政策作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章将从环保政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类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概述。9.1.1环保政策基本概念环保政策是指国家为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环保政策旨在引导和规范各类行为,以降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消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9.1.2环保政策发展历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环保政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从薄弱到完善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完善阶段。9.1.3环保政策主要类型环保政策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税收政策、环保补贴政策、环境监测与信息公开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等。9.1.4我国环保政策应用我国环保政策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产业发展;二是加强环境监管,保障环境安全;三是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高环保意识;四是促进环保技术创新,提升环保水平。9.2环保市场机制环保市场机制是指通过市场手段,引导和激励各方参与环保工作,实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本节将从环保市场机制的基本原理、主要类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9.2.1环保市场机制基本原理环保市场机制基于环境外部性理论,通过设定环境权益、建立交易市场,使环境资源具有价值,从而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实现环境保护目标。9.2.2环保市场机制主要类型环保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碳排放权交易、水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绿色金融等。9.2.3我国环保市场机制应用我国环保市场机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是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企业降低碳排放;二是开展水权交易试点,优化水资源配置;三是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促进污染物减排;四是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环保产业发展。9.3环保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协同作用环保政策与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具有相互促进、协同作用的关系。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环保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协同作用。9.3.1政策引导与市场激励相结合环保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