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工厂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工厂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工厂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_第4页
工厂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厂机械伤害应急预案TOC\o"1-2"\h\u12937第一章应急预案总则 3283901.1编制目的与依据 4207041.1.1编制目的 4183551.1.2编制依据 4100221.1.3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工厂范围内发生的机械伤害的应急处理工作。 4118921.1.4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工厂内所有与机械伤害相关的岗位、部门及人员。 449331.1.5本应急预案所指机械伤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4290761.1.6应急预案体系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4311231.1.7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发布: 4238671.1.8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520996第二章工厂基本情况 572541.1.9工厂基本情况 5275311.1.10工厂组织架构 5150671.1.11工厂企业文化 5327211.1.12主要设备 569611.1.13工艺流程 5167581.1.14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6327481.1.15安全生产投入 685571.1.16安全生产培训 651701.1.17应急预案 6113221.1.18安全生产检查 628809第三章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697531.1.19机械伤害类型 6181451.1.20机械伤害危险源辨识 713631.1.21风险评价方法 7307351.1.22风险分级 792961.1.23预防措施 797601.1.24应急措施 84390第四章预警与信息报告 8128341.1.25预警目标 8201491.1.26预警指标 8187741.1.27预警流程 8152501.1.28信息报告原则 912651.1.29信息报告流程 9136431.1.30应急响应级别划分 9309251.1.31应急响应措施 9713第五章应急组织与职责 10124751.1.32应急指挥部 1099561.1应急指挥部是应急预案的核心领导机构,由厂长或总经理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10228731.2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保证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1011181.2.1应急小组 10308672.1应急小组是应急指挥部下属的执行机构,根据类型和特点,分为现场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安全保卫组等。 10181402.2各应急小组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具体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10315472.2.1应急联络员 10247353.1应急联络员是应急指挥部与各应急小组之间的沟通桥梁,负责及时传达应急指令、收集现场信息、协调资源等。 10185283.2各部门、车间应指定一名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员工担任应急联络员。 10110143.2.1应急指挥部职责 10205481.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架构、职责分配、应急资源保障等内容。 10266601.2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组织协调能力和员工应急意识。 10317831.3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1056071.3.1应急小组职责 10197742.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包括现场安全防护、伤员救治、设备抢修等。 10183442.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工作,包括现场急救、转院治疗等。 10114052.3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供应,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1184822.4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安全保卫工作,包括现场秩序维护、交通管制、火灾扑救等。 11149832.4.1应急联络员职责 1197523.1及时传达应急指令,保证指令得到有效执行。 1193673.2收集现场信息,报告应急指挥部。 11277003.3协调应急救援资源,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支持。 11307193.3.1人力资源保障 11268581.1保证应急组织成员、应急小组人员充足,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和应急技能。 11257811.2建立应急人员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 1190571.2.1物资资源保障 11143722.1制定应急物资清单,明确应急物资的种类、数量、存放位置等。 1147842.2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保证应急物资的充足、完好。 11222712.3定期检查应急物资,保证物资质量可靠。 11294222.3.1技术资源保障 11303323.1建立应急技术支持体系,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11286533.2建立信息沟通渠道,保证应急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 1163343.2.1资金保障 11149934.1保证应急救援所需的资金投入,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11115724.2制定应急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保证资金使用的合规、高效。 111575第六章应急响应 11320464.2.1现场评估 1154144.2.2现场隔离 1235904.2.3现场救援 12310374.2.4现场保护 12116504.2.5组织架构 1222114.2.6人员培训 12169924.2.7应急响应流程 12232914.2.8物资调度 1226014.2.9人员调度 12292624.2.10设备调度 13304024.2.11信息调度 136380第七章应急救援 13126244.2.12报警与信息上报 138144.2.13现场救援 13136714.2.14人员疏散 13318554.2.15调查与处理 13201364.2.16心肺复苏 13247674.2.17止血与包扎 14215454.2.18骨折固定 14289414.2.19救援工具 1462494.2.20医疗设备 14158504.2.21通讯设备 14311354.2.22防护设备 141290第八章应急疏散与撤离 1475754.2.23组织架构 14514.2.24人员分工 15321364.2.25疏散与撤离准备 15225864.2.26确定疏散与撤离路线 15188204.2.27标识疏散与撤离路线 15177174.2.28维护疏散与撤离路线 15103484.2.29确定疏散与撤离信号 15279264.2.30信号发布 15165344.2.31信号接收与传递 1623627第九章应急恢复与调查处理 1657604.2.32现场清理与修复 1641114.2.33环境治理与监测 16313064.2.34调查 1621934.2.35处理 16168434.2.36教训总结 17187234.2.37改进措施 1715481第十章预案演练与培训 1779474.2.38演练目的 17305994.2.39演练计划 1729894.2.40演练实施 17235144.2.41培训内容 18217954.2.42培训方法 18155624.2.43评估方法 1862734.2.44评估标准 18第一章应急预案总则1.1编制目的与依据1.1.1编制目的为保证工厂机械伤害的应急处理工作有序、高效、快速地进行,降低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工厂的正常生产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1.1.2编制依据(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2)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标准;(3)工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工厂机械设备操作规程;(5)其他与工厂机械伤害应急预案相关的文件和资料。第二节适用范围1.1.3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工厂范围内发生的机械伤害的应急处理工作。1.1.4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工厂内所有与机械伤害相关的岗位、部门及人员。1.1.5本应急预案所指机械伤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机械设备故障导致的伤害;(2)操作不当导致的伤害;(3)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过程中发生的伤害;(4)其他可能导致机械伤害的突发事件。第三节应急预案体系1.1.6应急预案体系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工厂总体应急预案:涵盖工厂范围内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机械伤害应急预案;(2)专项应急预案:针对工厂内特定设备、特定岗位或特定类型制定的应急预案;(3)现场处置方案:针对具体现场制定的应急处理措施和流程。1.1.7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发布:(1)工厂总体应急预案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和发布;(2)专项应急预案由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修订和发布;(3)现场处置方案由现场负责人或相关部门制定、修订和发布。1.1.8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1)对应急预案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操作流程;(2)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战效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第二章工厂基本情况第一节工厂概况1.1.9工厂基本情况我国某工厂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占地面积约200亩,是一家专业从事机械制造与加工的大型企业。工厂位于交通便利的城市工业区,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地理环境。1.1.10工厂组织架构工厂设有生产部、技术部、质量部、安全部、人力资源部等职能部门,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保证工厂生产、技术、质量、安全和人员管理的有序运行。1.1.11工厂企业文化工厂秉承“以人为本、科技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第二节主要设备与工艺流程1.1.12主要设备工厂拥有各类先进的生产设备,包括数控机床、激光切割机、焊接、自动化生产线等。这些设备为工厂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技术保障。1.1.13工艺流程(1)设计与研发: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设计与研发,保证产品符合市场需求。(2)原材料采购:采购优质原材料,保证产品质量。(3)生产准备: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加工、焊接、组装等工序,为生产做好准备。(4)生产过程:按照工艺流程,组织生产,保证生产进度和质量。(5)质量检验: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保证产品合格。(6)产品交付:按时交付产品,为客户提供售后服务。第三节安全生产现状1.1.14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工厂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保证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1.1.15安全生产投入工厂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工厂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购置安全设备、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等方面。1.1.16安全生产培训工厂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保证员工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正确地应对。1.1.17应急预案工厂制定了应急预案,明确了处理程序、应急措施和救援队伍。在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降低损失。1.1.18安全生产检查工厂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对生产现场、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安全生产条件符合要求。同时对检查中发觉的问题进行整改,防止发生。第三章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第一节机械伤害危险源辨识1.1.19机械伤害类型机械伤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压伤:由于机械运动部件的挤压、剪切等作用导致的伤害。(2)切割伤:由于机械运动部件的切割、刮擦等作用导致的伤害。(3)碰撞伤:由于机械运动部件与人体碰撞导致的伤害。(4)粉尘伤害:由于机械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人体呼吸系统、皮肤等部位造成的伤害。(5)噪音伤害:由于机械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对人体听力造成的伤害。1.1.20机械伤害危险源辨识(1)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如旋转部件、往复运动部件、直线运动部件等。(2)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缺失或损坏:如防护罩、限位器、紧急停止按钮等。(3)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如未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等。(4)机械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如润滑不良、紧固件松动等。(5)工作环境不良:如照明不足、地面积水、通风不良等。第二节风险评价与分级1.1.21风险评价方法(1)定性评价:通过分析机械伤害的类型、原因、后果等,对机械伤害风险进行定性描述。(2)定量评价:根据机械伤害发生的概率、严重程度等指标,对机械伤害风险进行定量计算。1.1.22风险分级(1)低风险:发生概率低,严重程度低的机械伤害风险。(2)一般风险:发生概率一般,严重程度一般的机械伤害风险。(3)较高风险:发生概率较高,严重程度较高的机械伤害风险。(4)高风险:发生概率高,严重程度高的机械伤害风险。第三节风险控制措施1.1.23预防措施(1)完善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保证防护罩、限位器、紧急停止按钮等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完好。(2)加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其熟悉操作规程,遵守安全操作规程。(3)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故障发生。(4)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照明度,保持地面积水干净,加强通风等。1.1.24应急措施(1)制定机械伤害应急预案:明确处理流程、救援措施、责任分工等。(2)配备救援设备:如急救包、担架、防护服等。(3)建立报告制度:保证发生后能够及时报告、处理。(4)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机械伤害的能力。第四章预警与信息报告第一节预警体系1.1.25预警目标为保证工厂机械伤害的预警工作有效开展,预警体系的主要目标包括:(1)及时发觉可能导致机械伤害的潜在风险;(2)对风险进行科学评估,确定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范围;(3)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降低发生的概率;(4)提高工厂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预防和应对能力。1.1.26预警指标预警体系应包括以下预警指标:(1)机械设备安全状况:包括设备维护保养、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操作规程等方面;(2)人员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包括员工培训、安全知识掌握、操作规程遵守等方面;(3)生产环境安全:包括作业现场环境、安全通道、应急设施等方面;(4)安全管理状况: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处理等方面。1.1.27预警流程预警流程包括以下环节:(1)数据采集:定期对预警指标进行监测、采集;(2)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风险;(3)预警发布: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发布预警信息;(4)预防措施:针对预警信息,制定并落实预防措施;(5)预警解除:当风险消除或降低至可接受范围时,解除预警。第二节信息报告流程1.1.28信息报告原则信息报告应遵循以下原则:(1)及时性:发觉风险后,应在第一时间内向相关部门报告;(2)准确性:报告内容应真实、准确,不得故意隐瞒或歪曲事实;(3)完整性:报告应包含风险的相关信息,包括类型、地点、时间、涉及人员等;(4)连续性:对风险的发展变化进行持续报告。1.1.29信息报告流程信息报告流程包括以下环节:(1)初步报告:发觉风险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2)详细报告: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在接到初步报告后,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形成详细报告;(3)报告审批:详细报告需经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4)上报公司领导:经审批后的报告,应及时上报公司领导;(5)信息发布:根据风险等级,按公司规定进行信息发布。第三节应急响应级别1.1.30应急响应级别划分根据风险等级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应急响应级别分为以下四级:(1)Ⅰ级响应:可能导致严重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的风险;(2)Ⅱ级响应:可能导致较大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后果的风险;(3)Ⅲ级响应:可能导致一般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后果的风险;(4)Ⅳ级响应:可能导致轻微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后果的风险。1.1.31应急响应措施根据应急响应级别,采取以下措施:(1)Ⅰ级响应: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全面开展应急救援工作;(2)Ⅱ级响应:启动部门级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3)Ⅲ级响应:启动车间级应急预案,组织车间内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4)Ⅳ级响应:启动班组级应急预案,组织班组成员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第五章应急组织与职责第一节应急组织架构1.1.32应急指挥部1.1应急指挥部是应急预案的核心领导机构,由厂长或总经理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1.2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保证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1.2.1应急小组2.1应急小组是应急指挥部下属的执行机构,根据类型和特点,分为现场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安全保卫组等。2.2各应急小组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具体实施应急救援工作。2.2.1应急联络员3.1应急联络员是应急指挥部与各应急小组之间的沟通桥梁,负责及时传达应急指令、收集现场信息、协调资源等。3.2各部门、车间应指定一名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员工担任应急联络员。第二节职责分配3.2.1应急指挥部职责1.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架构、职责分配、应急资源保障等内容。1.2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组织协调能力和员工应急意识。1.3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1.3.1应急小组职责2.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包括现场安全防护、伤员救治、设备抢修等。2.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工作,包括现场急救、转院治疗等。2.3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供应,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2.4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安全保卫工作,包括现场秩序维护、交通管制、火灾扑救等。2.4.1应急联络员职责3.1及时传达应急指令,保证指令得到有效执行。3.2收集现场信息,报告应急指挥部。3.3协调应急救援资源,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支持。第三节应急资源保障3.3.1人力资源保障1.1保证应急组织成员、应急小组人员充足,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和应急技能。1.2建立应急人员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1.2.1物资资源保障2.1制定应急物资清单,明确应急物资的种类、数量、存放位置等。2.2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保证应急物资的充足、完好。2.3定期检查应急物资,保证物资质量可靠。2.3.1技术资源保障3.1建立应急技术支持体系,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3.2建立信息沟通渠道,保证应急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3.2.1资金保障4.1保证应急救援所需的资金投入,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4.2制定应急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保证资金使用的合规、高效。第六章应急响应第一节现场处置4.2.1现场评估(1)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评估,了解的性质、范围和可能造成的伤害。(2)根据现场评估结果,迅速确定类型,如机械伤害、电气伤害等,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4.2.2现场隔离(1)保证现场安全,对区域进行隔离,防止扩大。(2)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无关人员远离现场。4.2.3现场救援(1)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救治,如止血、包扎等。(2)保证受伤人员的安全,避免二次伤害。(3)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4.2.4现场保护(1)保护现场,防止破坏现场证据。(2)对设备、工具等进行封存,以备后续调查。第二节应急救援队伍4.2.5组织架构(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2)设立现场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等,明确各组职责。4.2.6人员培训(1)对应急救援队伍成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救援能力。(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队伍的应急响应速度和协同作战能力。4.2.7应急响应流程(1)发生后,现场负责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2)指挥部根据性质和现场情况,迅速组织相关救援队伍前往现场。(3)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展开救援工作。第三节应急资源调度4.2.8物资调度(1)保障救援所需的医疗设备、药品、物资等。(2)与相关单位协调,保证救援物资的供应。4.2.9人员调度(1)根据救援需要,合理调配救援队伍人员。(2)保障救援队伍的休息和轮换,保证救援工作的连续性。4.2.10设备调度(1)调配救援所需的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等。(2)与相关部门协调,保证救援设备的使用和维修。4.2.11信息调度(1)建立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实时掌握进展和救援情况。(2)与上级部门、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第七章应急救援第一节救援流程4.2.12报警与信息上报(1)发生后,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2)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现场救援,并向当地应急管理部门报告情况。4.2.13现场救援(1)救援人员抵达现场后,应迅速评估现场安全状况,保证自身安全。(2)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救治,包括止血、包扎、固定等,并根据伤情判断是否需要转送至医疗机构。(3)设立现场警戒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保证救援工作有序进行。(4)保证现场通风良好,避免有毒有害气体积聚。(5)对设备进行隔离,防止扩大。4.2.14人员疏散(1)救援人员应组织现场工作人员及附近群众有序疏散,避免拥挤和踩踏。(2)疏散过程中,救援人员应引导人员沿安全路线撤离,保证人员安全。4.2.15调查与处理(1)救援结束后,调查组应迅速成立,对原因、责任进行深入调查。(2)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处理,并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再次发生。第二节救援技术4.2.16心肺复苏(1)救援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对呼吸困难和心脏骤停的伤者进行紧急救治。(2)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救援人员应按照规范操作,保证救治效果。4.2.17止血与包扎(1)救援人员应熟练掌握止血和包扎技术,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救治。(2)根据伤情,选择合适的包扎材料和方法,保证伤口得到有效处理。4.2.18骨折固定(1)救援人员应掌握骨折固定的基本方法,对骨折伤者进行临时固定。(2)在固定过程中,注意保护伤者的神经和血管,避免加重伤情。第三节救援设备4.2.19救援工具(1)救援人员应配备必要的救援工具,如破拆器材、切割器材、扩张器等。(2)救援工具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其功能良好。4.2.20医疗设备(1)救援人员应配备急救包、急救药品等医疗设备,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2)医疗设备应定期更新,保证其符合救治要求。4.2.21通讯设备(1)救援人员应配备对讲机、手机等通讯设备,保证救援指令和信息传递畅通。(2)通讯设备应定期检查,保证其在救援过程中正常使用。4.2.22防护设备(1)救援人员应配备防护服、防毒面具、安全帽等防护设备,保证自身安全。(2)防护设备应按照国家标准配备,并定期检查、更换。第八章应急疏散与撤离第一节疏散与撤离计划为保证工厂机械伤害发生时,员工能迅速、有序地进行疏散与撤离,制定以下疏散与撤离计划:4.2.23组织架构(1)成立应急疏散与撤离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疏散与撤离工作。(2)各部门、车间设立疏散与撤离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本部门、车间的疏散与撤离工作。4.2.24人员分工(1)指挥部负责总体协调,确定疏散与撤离顺序、时间、路线等。(2)各小组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车间员工按照预定路线进行疏散与撤离。(3)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监督,保证疏散与撤离过程中不发生二次伤害。4.2.25疏散与撤离准备(1)对员工进行应急疏散与撤离培训,保证员工熟悉疏散与撤离程序、路线、信号等。(2)定期开展应急疏散与撤离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的能力。(3)准备应急物资,如急救包、手电筒、哨子等。第二节疏散与撤离路线4.2.26确定疏散与撤离路线(1)结合工厂地形、建筑布局,合理规划疏散与撤离路线。(2)保证疏散与撤离路线畅通,无障碍物。4.2.27标识疏散与撤离路线(1)在工厂内部明显位置设置疏散与撤离指示牌。(2)利用地面标识、建筑物等,引导员工按照预定路线进行疏散与撤离。4.2.28维护疏散与撤离路线(1)定期检查疏散与撤离路线,发觉问题及时整改。(2)保持疏散与撤离路线畅通,保证发生时能迅速疏散。第三节疏散与撤离信号4.2.29确定疏散与撤离信号(1)采用声光信号、广播、短信等方式通知员工。(2)明确信号含义,如警报声代表发生,开始疏散与撤离。4.2.30信号发布(1)指挥部根据情况,及时发布疏散与撤离信号。(2)各小组负责人接到信号后,立即组织本部门、车间员工进行疏散与撤离。4.2.31信号接收与传递(1)员工听到疏散与撤离信号后,迅速按照预定路线进行疏散与撤离。(2)各小组负责人负责将信号传递给本部门、车间员工,保证每个人都收到信号。第九章应急恢复与调查处理第一节现场恢复4.2.32现场清理与修复发生后,应立即启动现场清理与修复程序。具体措施如下:(1)确定现场范围,设立警戒区域,保证现场安全;(2)对现场进行初步清理,移除散落的废弃物、设备残骸等;(3)检查并修复设备,保证设备恢复正常运行;(4)对现场进行彻底清理,消除安全隐患;(5)恢复生产设施及生产线,保证生产秩序尽快恢复正常。4.2.33环境治理与监测(1)对现场进行环境监测,评估对环境的影响;(2)采取有效措施,治理现场的环境污染问题;(3)对周边环境进行长期监测,保证环境质量达标。第二节调查与处理4.2.34调查(1)成立调查组,负责调查工作;(2)调查组应全面收集相关信息,包括发生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等;(3)对现场进行详细勘察,分析原因;(4)查明责任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