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处理预案_第1页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处理预案_第2页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处理预案_第3页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处理预案_第4页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处理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处理预案TOC\o"1-2"\h\u23522第一章应急预案概述 4215691.1预案目的与依据 492911.1.1预案目的 430491.1.2预案依据 411021.1.3预案适用对象 4107681.1.4预案适用范围 530181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5238791.1.5应急指挥部 5327551.1市成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指挥部,负责协调、指挥和监督全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应急管理工作。 584921.2指挥部由市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市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成员包括交通运输、公安、消防、卫生健康、气象、环保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599151.2.1应急办公室 529572.1市设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办公室,作为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机构。 5105012.2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全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管理工作。 5101142.2.1应急小组 5141623.1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成立应急小组,负责本企业应急管理工作。 5302703.2应急小组成员由企业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才组成。 5322113.2.1应急指挥部职责 5111951.1制定全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管理工作计划、预案和政策措施。 5243201.2组织开展全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演练和培训。 5116221.3指导、协调和监督各相关部门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6276521.4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协调各方力量进行救援。 6193101.5负责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和对外协调。 6208171.5.1应急办公室职责 6126582.1负责全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实施。 6248642.2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 6126922.3指导、协调和监督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6293542.4负责突发事件的信息收集、整理、报告和发布。 6259242.5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 6174912.5.1应急小组职责 6146533.1负责本企业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实施。 6164283.2组织开展本企业应急演练和培训。 6262473.3负责本企业应急物资、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6157263.4负责本企业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和处理。 6103703.5协助部门和相关部门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628379第三章风险评估与预防 6164483.5.1目的 6279513.5.2风险识别内容 660753.5.3风险识别方法 715363.5.4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7111743.5.5预防措施 7314263.5.6社会安全预防措施 7227703.5.7公共卫生预防措施 7309243.5.8管理预防措施 8213003.5.9环境污染预防措施 86791第四章应急响应级别与程序 8295913.5.10级别划分原则 88293.5.11应急响应级别 8194523.5.12预警阶段 8292063.5.13响应启动阶段 921643.5.14应急响应阶段 9200383.5.15应急响应结束阶段 914654第五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9321293.5.16报告 9127721.1发生后,现场当事人或目击者应立即向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979781.2报告内容包括: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线路、车辆、人员伤亡情况、原因等。 9200251.2.1现场处置 10230012.1现场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疏导交通,保证现场安全。 10133762.2对受伤人员实施现场急救,如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1056732.3保护现场,避免扩大。 1087692.3.1调查 1063873.1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指挥中心应组织调查组,对原因、责任等进行调查。 1047633.2调查组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调查报告。 10164783.2.1设施故障报告 1028341.1设施故障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106191.2报告内容包括:故障发生时间、地点、涉及设施、影响范围等。 10234711.2.1现场处置 102322.1现场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保证设施正常运行或降低影响。 10290282.2对故障设施进行隔离,避免扩大。 10260902.2.1设施修复 10171743.1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指挥中心应组织相关部门对故障设施进行修复。 1054483.2修复过程中,应保证安全、高效,尽量减少对公共交通运营的影响。 10214403.2.1人员伤亡报告 10252531.1人员伤亡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10232301.2报告内容包括:伤亡人员数量、伤势、现场情况等。 10146021.2.1现场处置 10275372.1现场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 10184702.2拨打急救电话,保证受伤人员及时得到救治。 101512.2.1善后处理 10114323.1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指挥中心应协助相关部门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11103663.2对伤亡人员家属进行安抚,提供必要的帮助。 1129775第六章信息报告与发布 11216463.2.1信息收集 1191311.1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信息收集工作,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全面。 11301991.2信息收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故障、突发事件等可能影响公共交通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 11211481.3收集的信息应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等。 11191351.3.1信息报告 11240832.1事件发生后,各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11325262.2报告应采用口头报告和书面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口头报告应在事件发生后15分钟内完成。 11247442.3书面报告应在事件发生后1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事件基本情况、初步原因分析、已采取的措施等。 11117502.4对于重大事件,各部门应在报告的同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11289212.4.1信息核实 11257373.1应急指挥中心在收到报告后,应立即对信息进行核实,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11235393.2若信息不准确或不完整,应急指挥中心应要求报告部门重新核实并补充相关信息。 1197513.2.1内部发布渠道 116271.1利用公共交通系统内部网络、通讯工具、会议等方式,向系统内各部门和员工发布信息。 1164531.2对于涉及安全、紧急情况的重大信息,应通过紧急通知、警报等方式,保证信息迅速传达至相关人员。 12319701.2.1外部发布渠道 1260642.1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向公众发布信息。 12319282.2利用新闻媒体、公告等渠道,向全社会发布信息。 12226532.3在必要时,可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社会公众通报事件情况及应对措施。 12253512.3.1信息发布原则 12282993.1信息发布应遵循及时、准确、客观、公正的原则。 12318763.2对于敏感信息,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严格审核和保密。 12274503.3在信息发布过程中,应注重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回应社会关切。 125795第七章应急资源保障 12106163.3.1物资储备 12324463.3.2物资调度与分发 13119813.3.3应急人员培训 13172573.3.4应急演练 1314826第八章社会力量动员与协调 1444413.3.5动员目标 1447163.3.6动员范围 1442293.3.7动员措施 1430563.3.8协调原则 1529363.3.9协调措施 1532441第九章应急结束与恢复 16148133.3.10应急响应级别调整 16190473.3.11应急结束程序 1643093.3.12恢复工作原则 16234493.3.13恢复工作内容 16201193.3.14恢复工作步骤 1713167第十章预案管理与修订 17256993.3.15预案制定 17103071.1基本原则 17145551.2制定流程 1743791.2.1预案修订 18200182.1修订时机 18229352.2修订流程 18294022.2.1培训对象 18108612.2.2培训内容 1862912.2.3培训方式 19293622.2.4宣传推广 1933434.1宣传对象 19165134.2宣传渠道 19第一章应急预案概述1.1预案目的与依据1.1.1预案目的本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处理预案的制定,旨在建立健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保证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组织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1.1.2预案依据(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2)参照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处理的成功经验,充分考虑本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特点,保证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3)结合本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和相关应急预案,保证预案的完整性和连贯性。第二节预案适用范围1.1.3预案适用对象本预案适用于本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范围内的公共交通企业、相关部门及从业人员,包括公交、地铁、出租车、共享单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和设施。1.1.4预案适用范围(1)本预案适用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生的自然灾害、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2)本预案适用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处置、救援、恢复等各个环节。(3)本预案适用于各级相关部门、公共交通企业和从业人员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的组织协调、资源调配、信息沟通、应急处置等工作。(4)本预案适用于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相关的其他应急预案的衔接和协调。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一节应急组织机构1.1.5应急指挥部1.1市成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指挥部,负责协调、指挥和监督全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应急管理工作。1.2指挥部由市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市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成员包括交通运输、公安、消防、卫生健康、气象、环保等相关部门负责人。1.2.1应急办公室2.1市设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办公室,作为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机构。2.2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全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管理工作。2.2.1应急小组3.1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成立应急小组,负责本企业应急管理工作。3.2应急小组成员由企业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第二节职责分工3.2.1应急指挥部职责1.1制定全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管理工作计划、预案和政策措施。1.2组织开展全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演练和培训。1.3指导、协调和监督各相关部门开展应急管理工作。1.4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协调各方力量进行救援。1.5负责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和对外协调。1.5.1应急办公室职责2.1负责全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实施。2.2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2.3指导、协调和监督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开展应急管理工作。2.4负责突发事件的信息收集、整理、报告和发布。2.5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2.5.1应急小组职责3.1负责本企业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实施。3.2组织开展本企业应急演练和培训。3.3负责本企业应急物资、设备的管理和维护。3.4负责本企业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和处理。3.5协助部门和相关部门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第三章风险评估与预防第一节风险识别3.5.1目的本节旨在识别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保证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3.5.2风险识别内容(1)自然灾害风险: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影响。(2)风险:包括交通、火灾、设备故障等可能导致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行中断的风险。(3)社会安全风险:包括恐怖袭击、暴力事件等可能影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安全的风险。(4)公共卫生风险:包括疫情、食物中毒等可能导致公共交通系统传播风险的事件。(5)管理风险:包括人员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可能导致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行不稳定的风险。(6)环境污染风险:包括大气污染、水质污染等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影响。3.5.3风险识别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风险识别的理论和实践方法。(2)实地调查法:组织专业团队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分析风险因素。(3)专家咨询法: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4)数据挖掘法: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潜在风险因素。第二节预防措施3.5.4自然灾害预防措施(1)建立完善的自然灾害预警系统,提前发布预警信息。(2)加强公共交通设施的抗灾能力,提高抗灾设防标准。(3)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3.5.5预防措施(1)强化交通安全管理,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2)定期对公共交通设施进行安全检查,保证设施正常运行。(3)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3.5.6社会安全预防措施(1)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安全保卫工作,提高安全防范意识。(2)建立恐怖袭击、暴力事件的预警机制,及时应对突发事件。(3)强化公共交通系统人员培训,提高应对社会安全风险的能力。3.5.7公共卫生预防措施(1)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公共卫生管理,保证公共卫生设施正常运行。(2)建立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及时应对疫情等公共卫生风险。(3)加强公共交通系统人员的公共卫生培训,提高应对公共卫生风险的能力。3.5.8管理预防措施(1)完善人员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2)加强财务管理,保证公共交通系统的财务安全。(3)优化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3.5.9环境污染预防措施(1)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环境保护设施建设,降低污染物排放。(2)推广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环境污染。(3)制定环境保护应急预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第四章应急响应级别与程序第一节应急响应级别划分3.5.10级别划分原则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响应级别划分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紧急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2)保证响应级别与事件的严重程度相匹配,实现资源合理分配;(3)保证响应级别可操作、可调整,便于实施和监控。3.5.11应急响应级别根据上述原则,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响应级别划分为以下四级:(1)Ⅰ级响应:针对重大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行,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和人员伤亡的事件;(2)Ⅱ级响应:针对较大突发事件,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行产生较大影响,可能造成一定社会影响和人员伤亡的事件;(3)Ⅲ级响应:针对一般突发事件,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行产生一定影响,可能造成较小社会影响和人员伤亡的事件;(4)Ⅳ级响应:针对轻微突发事件,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行产生较小影响,对社会和人员伤亡影响较小的事件。第二节应急响应程序3.5.12预警阶段(1)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气象、地质、社会安全等信息,发觉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立即报告上级部门;(2)上级部门根据预警信息,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会商,评估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确定应急响应级别;(3)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风险源进行排查,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风险。3.5.13响应启动阶段(1)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后,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2)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应急响应工作;(3)启动应急资源,保证应急物资、设备、人员等资源充足;(4)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启动应急响应程序。3.5.14应急响应阶段(1)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应急预案要求,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急处置;(2)加强信息沟通,保证应急指挥部与各级部门、单位之间的信息畅通;(3)对事件进行动态监测,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和措施;(4)对受影响区域进行交通管制,保证救援通道畅通;(5)开展救援工作,救治伤员,安抚受灾群众;(6)加强舆论引导,维护社会稳定。3.5.15应急响应结束阶段(1)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危害程度明显降低,经评估认为可以结束应急响应;(2)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结束应急响应程序;(3)对应急响应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4)对应急资源进行恢复和补充,保证下一次应急响应的需要。第五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第一节交通应急处理3.5.16报告1.1发生后,现场当事人或目击者应立即向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指挥中心报告。1.2报告内容包括: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线路、车辆、人员伤亡情况、原因等。1.2.1现场处置2.1现场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疏导交通,保证现场安全。2.2对受伤人员实施现场急救,如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2.3保护现场,避免扩大。2.3.1调查3.1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指挥中心应组织调查组,对原因、责任等进行调查。3.2调查组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调查报告。第二节公共交通设施故障应急处理3.2.1设施故障报告1.1设施故障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指挥中心报告。1.2报告内容包括:故障发生时间、地点、涉及设施、影响范围等。1.2.1现场处置2.1现场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保证设施正常运行或降低影响。2.2对故障设施进行隔离,避免扩大。2.2.1设施修复3.1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指挥中心应组织相关部门对故障设施进行修复。3.2修复过程中,应保证安全、高效,尽量减少对公共交通运营的影响。第三节人员伤亡应急处理3.2.1人员伤亡报告1.1人员伤亡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指挥中心报告。1.2报告内容包括:伤亡人员数量、伤势、现场情况等。1.2.1现场处置2.1现场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2.2拨打急救电话,保证受伤人员及时得到救治。2.2.1善后处理3.1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指挥中心应协助相关部门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3.2对伤亡人员家属进行安抚,提供必要的帮助。第六章信息报告与发布第一节信息报告程序3.2.1信息收集1.1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信息收集工作,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全面。1.2信息收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故障、突发事件等可能影响公共交通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1.3收集的信息应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等。1.3.1信息报告2.1事件发生后,各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指挥中心报告。2.2报告应采用口头报告和书面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口头报告应在事件发生后15分钟内完成。2.3书面报告应在事件发生后1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事件基本情况、初步原因分析、已采取的措施等。2.4对于重大事件,各部门应在报告的同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相应措施。2.4.1信息核实3.1应急指挥中心在收到报告后,应立即对信息进行核实,保证信息的准确性。3.2若信息不准确或不完整,应急指挥中心应要求报告部门重新核实并补充相关信息。第二节信息发布渠道3.2.1内部发布渠道1.1利用公共交通系统内部网络、通讯工具、会议等方式,向系统内各部门和员工发布信息。1.2对于涉及安全、紧急情况的重大信息,应通过紧急通知、警报等方式,保证信息迅速传达至相关人员。1.2.1外部发布渠道2.1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向公众发布信息。2.2利用新闻媒体、公告等渠道,向全社会发布信息。2.3在必要时,可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社会公众通报事件情况及应对措施。2.3.1信息发布原则3.1信息发布应遵循及时、准确、客观、公正的原则。3.2对于敏感信息,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严格审核和保密。3.3在信息发布过程中,应注重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回应社会关切。第七章应急资源保障第一节应急物资准备3.3.1物资储备(1)物资种类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急物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救援工具:如破窗锤、拖车绳、千斤顶等;(2)防护设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护目镜等;(3)照明设备:如手电筒、应急灯等;(4)通讯设备:如对讲机、手机充电宝等;(5)医疗救护物资:如急救包、绷带、止血带等;(6)生活物资:如食物、水、毛毯等。(2)物资储备要求(1)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类物资储备数量;(2)定期检查物资质量,保证物资处于良好状态;(3)设立专门的应急物资仓库,实行专人管理;(4)建立应急物资采购、调拨、报废制度,保证物资供应。3.3.2物资调度与分发(1)物资调度(1)建立应急物资调度指挥系统,实现信息共享;(2)制定应急物资调度方案,明确调度流程;(3)与相关单位建立协作关系,提高物资调度效率。(2)物资分发(1)根据应急响应级别,确定物资分发范围和对象;(2)制定物资分发计划,保证物资及时、有序发放;(3)对物资分发情况进行登记和反馈,保证物资合理使用。第二节应急人员培训与演练3.3.3应急人员培训(1)培训内容(1)应急法律法规及政策;(2)应急知识、技能及操作规程;(3)应急物资使用与维护;(4)应急响应流程及协调沟通;(5)心理素质培训。(2)培训方式(1)定期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2)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开展线上培训,满足不同人员需求;(4)建立培训档案,跟踪培训效果。3.3.4应急演练(1)演练目的(1)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提高应急人员的应对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3)发觉应急预案中的不足,为完善预案提供依据。(2)演练类型(1)桌面演练:通过模拟应急事件,讨论应急响应流程和措施;(2)实战演练:模拟真实应急事件,进行现场处置;(3)综合演练:结合多种应急事件,全面检验应急能力。(3)演练组织(1)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任务和目标;(2)成立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组织和协调;(3)邀请相关单位参与,提高演练的实效性;(4)对演练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第八章社会力量动员与协调第一节社会力量动员3.3.5动员目标为保证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理能力,本预案旨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公共交通系统的应急处理工作,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3.3.6动员范围(1)部门:各级相关部门及派出机构。(2)企业单位:公共交通企业、物流企业、建筑企业等。(3)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社区组织、行业协会等。(4)个人:市民、专家、学者等。3.3.7动员措施(1)部门:(1)制定相关政策,明确动员范围、任务和责任;(2)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协调,保证信息畅通;(3)为参与应急处理的社会力量提供必要的技术、物资和资金支持。(2)企业单位:(1)加强企业内部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理能力;(2)积极参与组织的应急演练,提高协同作战能力;(3)为应急处理提供物资、设备和技术支持。(3)社会组织:(1)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应急意识;(2)组织志愿者参与应急处理工作;(3)协助部门开展应急调查和评估。(4)个人:(1)加强自身应急知识学习,提高自救互救能力;(2)积极参与组织的应急演练;(3)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自觉遵守发布的应急措施,配合部门开展应急处理工作。第二节协调机制3.3.8协调原则(1)统一指挥:在应急处理过程中,保证各级相关部门和单位统一行动,形成合力。(2)信息共享: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保证应急处理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传递。(3)资源整合:合理调配各类资源,提高应急处理效率。3.3.9协调措施(1)建立应急协调小组:由部门、企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组成的应急协调小组,负责应急处理过程中的协调工作。(2)制定协调流程:明确应急处理过程中各级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保证协调工作有序进行。(3)建立协调机制:(1)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研究解决应急处理过程中的问题;(2)建立应急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3)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协同作战能力。(4)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部门之间要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保证应急处理工作顺利进行。(5)加强与外部力量的协调:在必要时,与外部力量进行协调,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通过以上措施,保证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理工作得到有效实施,为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第九章应急结束与恢复第一节应急结束条件3.3.10应急响应级别调整在发生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突发事件后,应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可控性等因素,适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以下情况可视为应急结束条件:(1)事件影响范围得到有效控制,无新增病例或险情报告;(2)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各项服务指标达到正常运行水平;(3)事件相关隐患已消除,不会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造成二次影响;(4)应急响应级别降至最低等级,且连续一段时间无异常情况。3.3.11应急结束程序(1)各级应急指挥部根据应急结束条件,提出应急结束建议;(2)市级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应急结束建议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3)市级应急指挥部报请市批准,发布应急结束命令;(4)各级应急指挥部按照市批准的应急结束命令,组织恢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正常运行。第二节恢复与重建3.3.12恢复工作原则(1)科学合理,保证恢复工作的有效性;(2)突出重点,优先恢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关键部位;(3)分阶段、分步骤进行,保证恢复工作有序推进;(4)兼顾当前与长远,保证恢复工作与未来发展相结合。3.3.13恢复工作内容(1)修复受损设施: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受损的设施进行修复,保证恢复正常运行;(2)人员培训与配备: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保证恢复期间各项工作顺利进行;(3)优化运营管理: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营管理进行优化,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4)完善应急预案:总结本次应急处理经验,修改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5)强化安全监管:加强安全监管,保证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