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模式实施策略探究-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业设计为例_第1页
“互联网+”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模式实施策略探究-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业设计为例_第2页
“互联网+”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模式实施策略探究-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业设计为例_第3页
“互联网+”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模式实施策略探究-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业设计为例_第4页
“互联网+”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模式实施策略探究-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业设计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互联网+”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模式实施策略探究--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业设计为例单元整体教学真正做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提高学生读听说写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在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四季美景”的四篇课文教学中,我欣喜发现,这一单元主要从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来描绘自然美,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在做单元设计时,考虑在教学中融入微写作,从课堂练笔入手,以读代写,以写促学,做到阅读、写作两不误,随即将它们定位成写作型、实用型课型。教学也由此展开,并依此做了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一、教材分析统编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本教材的第一阅读单元。本单元的课文包括三篇现当代散文和四首古诗。三篇散文都是著名作家写景抒情的名作。朱自清的《春》生动描绘了一个特定季节的景象。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和赞美了一个地方在一个季节里的风格和特点;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并不局限于一个地方,而是描绘了大自然四季中雨的多彩形象。四首古诗描写的景物和情感各不相同,但都很精彩。总的来说,这些古今名作描绘了美丽的四季,表达了真挚而温暖的情感,营造了美丽深远的意境。他们在构思和语言上都很精致,值得好好欣赏和体会。可以激发刚进初中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教材要求本单元是本套教材的第一个阅读单元。作为起始单元,教学能力的培养重点是感受和欣赏山水抒情作品的能力和朗读优美诗歌的能力。鉴于此,教材中规定的单元教学目标是:1.感受文中丰富多彩的风景之美,激发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2.掌握周期性阅读的要领,重点学习重音和停顿,通过阅读深刻体会诗歌和散文的思想性。3.揣摩文本语言,提高鉴赏能力,初步理解文学语言的表达方式。三、理念依据作为起始单元,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抒情的文章。其中,三篇现代散文的景物描写具体生动,容易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容易接受生动的景物描述,容易在脑海中产生清晰的印象。此外,语言积累一直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内容应该贯穿语文课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方面要学好课文,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得益于正规作文的训练,更离不开平时的小练笔。所谓“练笔”即紧随课堂讲解之后进行的仿写、缩写、续写、改写等,它对于学生理解文本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就结合本单元教学,从作业设计应有层次性、趣味性、实践性三个方面入手,设计合理的、适量的作业给学生。(一)作业设计注重层次性在教学朱自清的《春》一课时,优美、凝练的散文化语言成为教学的最大亮点。在学生通读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以下不同层级的作业:1.大声朗读课文,背诵整篇课文。2.找出文中出现的多音字6-8个,注音并组词,摘抄文中的经典雅词30个,摘抄文中含有修辞的优美语句15个。3.默写自己喜欢的两段文字,并认真地研读,做好批注。4.请在课文3、4、5、6自然段中任选1段,从修辞和写作手法两方面进行仿写。5.学完课文后,我又留了周末练笔作文给学生,请就“春、夏、秋、冬”四季中任选一个季节,描写家乡自然美景的最好方法是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写作技巧。五个作业贯穿于三课时的教学中,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学生能够自觉、积极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巩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果。而且五个作业的设计遵循了作业设计要分层次的原则。而由低到高,由易到难,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作业需求。学习能力低的学生只需完成作业1、2,学习能力高的学生完成作业3、4,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提前完成作业5。我们的教育对象来自不同的小学。他们原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科学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早在2000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对比我们今天的教育,我们不能使用一种一刀切的方法让学生课后完成所有的作业!作业设计也要坚持这个原则,结合课本本身预留的课后作业,设计分层次、有新意的作业,让学生自己选作业,摘到属于自己的桃子。(二)作业设计注重趣味性在教学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时,我秉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原则,设计了如下的作业:1.课前抄写并背诵毛泽东的《咏蛙》、赵匡胤的《咏初日》、朱元璋的《金乌报晓》三首诗。2.课中扩写曹操的《观沧海》。3.课后抄写并赏析曹操的《龟虽寿》。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能对所学的新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很高,学习效果也就不会差。事实上每个学生对未知事物都有好奇的本能。如果我们能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加强这种本能,学生就会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作业时,要遵循有趣的作业设计原则。我们不仅要思考课后留什么作业,还要思考课前留什么作业。学生在课前抄写、朗读毛泽东、赵匡胤、朱元璋的三首诗时,既觉得好笑又觉得好玩,课前五分钟就已有很多学生背会了。学生在大声朗读中既感受到了所谓的诗歌也就随口说说而已,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又理解了这类诗歌共有的“托物言志”“直抒胸臆”的写作手法。可以说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突破了教学难点,一举两得。教学后又趁热打铁,要求学生课后背诵曹操的另一首诗《龟虽寿》,进一步感受帝王豪气,理解“不信命,不认命,敢于拼搏,积极进取,心怀天下”才是帝王精神的内核,体会曹操胸怀天下,包藏宇宙,吞吐日月的豪情壮志。课堂上对《观沧海》的改写、扩写,则又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学习了曹操乐府诗的慷慨悲壮、豪迈奔放的特点。课后对《龟虽寿》的赏析则稍有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和表现欲。附:学生作业一:观沧海(改写)打了胜仗,将士们凯旋。意气风发的曹操向东登上碣石山,一览大海的壮观景象,心中的感慨喷薄而出。面对浩渺的海面,水波荡漾,突兀耸立的山岛直映入眼帘。岛上的树木一丛一丛地生长着,簇拥着,只争朝夕。虽已到了秋季,树叶上铺上了一层银霜,但树木依旧繁茂,百草依旧茂盛。萧瑟的秋风迎面吹过,万顷波涛竟汹涌澎湃,激起层层巨浪,直奔岸边的岩石,犹如千军万马,所向披靡。茫茫大海与天相接,太阳和月亮仿佛在海涛中运行,灿烂的星辰好像在海面中闪烁,给人一种置身其中,叱咤风云之感。心怀天下的曹操又怎能甘于平庸。学生作业二:次北固山下(改写)一路南下的王湾经过路途的颠簸,终于来到苍茫的北固山下。船儿在泛着碧波的江水中前行,山一层接着一层向远处褪去,树木苍翠欲滴,整个江水看起来辽阔幽静。小船慢慢地在江水中飘荡,蓝天、白云、青山、垂柳各种景物都倒映在江水中,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潮水涨满,宽阔的江岸与潺潺江水齐平,呈现出更加辽阔的景象,船帆高悬,急速地向下游飘去。夜未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面早春繁华。旧年未过新春以来,时间如白驹过隙,一去不复返。给家里写的书信该如何送达?思念家人的情愫又该寄托在何处?只能寄希望于这北归的大雁,捎一封书信到洛阳,报个平安。(三)作业设计注重实践性在开展单元教学和小组课文教学的过程中,作为当代语文教师,要树立大单元教育的理念,注重单元内课文的关联性和联系性,注重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联系,创造语文实践的机会,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在遵循语文作业设计要具有实践性的原则下,我利用中秋节和十一国庆节两个假日,设计了以“中秋•赏月•思乡”和“爱国•强国”为主题的手抄报作业。在布置学生阅读名著《朝花夕拾》的基础上,设计了以“走进朝花夕拾”为主题的思维导图的绘制作业,并借此组织学生广泛阅读,促进深度阅读,设计了学生亲手制作阅读推荐卡的课后实践作业。随着大单元教学的深入开展和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实,作为一名一线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