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重组卷第一编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_第1页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重组卷第一编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_第2页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重组卷第一编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_第3页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重组卷第一编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_第4页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重组卷第一编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2-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陕西富平期末)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24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夫丰收节”。这一节日()①能够集中展示我国的农耕文化②旨在引领时代风尚③表明中国农耕文化世界领先④蕴含着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中国农夫丰收节”作为我国的民族节日,蕴含着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庆祝“中国农夫丰收节”能够集中展示我国的农耕文化,①④正确;国家设立“中国农夫丰收节”的目的不是为了引领时代风尚,且民族节日也不能引领时代风尚,②说法错误,解除;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不意味着中国农耕文化就领先世界,③说法错误,解除。故本题选B。2.(2024·福建漳州质检)漳州“片仔癀”作为独立生存的国宝名药已经有近500年的历史,其制作工艺和处方更是被列入国家“双绝密”、国家非遗名录,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符号”。必需爱护好“片仔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文化遗产()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②对呈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③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④对维系社会生活和社会稳定起确定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必需爱护好“片仔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不仅对于探讨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呈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宝,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解除①;民族文化对维系社会生活和社会稳定起重要作用而不是确定作用,解除④。故本题答案选B。3.(2024·福建东山县其次中学期中)蒙古族的“安代舞”被誉为蒙古舞蹈活化石,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田野调查、原生态爱护区建设等措施加强对“安代舞”的传承和爱护。其目的是()①集中呈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②维护文化的多样性特征③挖掘传统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④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当地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挖掘传统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征,②③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精神能够集中呈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①说法错误;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但只有优秀文化对经济起促进作用,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4.(2024·江苏无锡期末)某次国际留学生沟通会上,一位加拿高校生说:“狗是人类的挚友,忠诚、英勇,吃狗肉的行为无法理解和接受。”一位印度学生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在大部分印度人看来,西方人吃牛肉是一种野蛮行为。”对此,相识正确的有()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②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③不同民族的文化要相互敬重和理解④人们应当增加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的文化要相互敬重和理解,求同存异,①③符合题意;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的原则,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珍贵的财宝,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②说法错误;材料强调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要相互敬重,④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5.(2024·全国卷Ⅱ)2019年3月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返还的796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珍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①爱护文化遗产须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②敬重文化多样性就要敬重各民族文化③爱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学问。材料中,意大利把我国流失在他们国家的文物归还给了我国,这些文物是承载我国民族记忆的珍贵遗产,这说明爱护文化遗产须要各国共同努力,敬重文化多样性就要敬重各民族文化,①②正确;爱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发展,但不是其根本动力,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③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前提,不是途径,解除④。故选A。6.(2024·江西鹰潭质检)2018年11月8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文明互鉴:网上文化沟通共享”论坛在乌镇召开。互联网打开了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窗口,打通了文明之间互鉴共享的通道。“文明互鉴:网上文化沟通共享”()①有利于各国文化在沟通互鉴中共同发展②表明互联网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③意味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削减与弱化④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互联网打开了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窗口,打通了文明之间互鉴共享的通道。这表明网上文化沟通共享有利于各国文化在沟通互鉴中共同发展,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①④正确;互联网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不是途径,②中的“主要途径”说法错误,解除;③中的“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削减与弱化”说法错误,解除。故本题选B。7.(2024·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三四模)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严峻火灾,全世界人民都为巴黎圣母院的巨大火灾而惋惜。圆明园遗址公园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文明不能承受之殇》一文,称这场大火让人不自觉想到中国文化曾经验的磨难,曾经那场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惋惜圣母院,惋惜圆明园,诚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对此事务相识正确的是()①世界各国都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的原则②中国人民敬重文化多样性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④世界文明应在和谐中走向统一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B解析①错误,我国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的原则。④“走向统一”的表述错误。圆明园的祈愿,表达了中国人民敬重文化多样性的看法,也说明白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③正确。故选B。8.(2024·江苏盐城期末)2018年11月5日开幕的进博会,汇合了来自各国的科技成果,突出了低碳化、数字化等新一轮科技发展热点,展示人类对历史和将来的最新探究,将引领将来的产业发展,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供应有力的支撑。材料表明()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②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④科学技术为经济发展供应精神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中国举办的进博会是全球商品贸易盛会,也是全球文化盛会,推动了世界文化传播与沟通,体现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①符合题意;中国举办的进博会作为全球商品贸易的盛会,引领文化消费,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符合题意;优秀的、先进的文化可以推动经济发展,②观点错误;科学技术为经济发展供应智力支持,④观点错误。答案选B。9.(2024·陕西富平期末)“微课”依托新兴媒体,以“短小精悍”的风格,正快速成为发达地区的学校教学活动;“微店”同样依托微博等新兴媒体,快速走入公众生活。这说明()①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②大众传媒是以互联网的推广为标记的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④网络文化是人民大众真正须要的文化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答案D解析“微课”“微店”依托新兴媒体获得发展,体现了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新兴媒体的传递、沟通、共享功能,①③符合题意。大众传媒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记,②错误;网络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只有健康的网络文化才是大众须要的文化,④错误。故选D。10.(2024·江西鹰潭质检)2018年11月19日,以“齐天圣地·良橙橘日”为主题的第四届海峡两岸(福建顺昌)齐天大圣文化沟通活动启幕,来自大陆、台湾、香港的各界人士、齐天大圣信众代表和八方客商、游客齐聚顺昌。举办这一活动有利于()①促进两岸聚同化异,消退两岸文化差异②深化两岸政治互信,化解两岸制度隔阂③加强两岸文化沟通,推动两岸和平发展④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进两岸文化认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第四届海峡两岸(福建顺昌)齐天大圣文化沟通活动吸引来自大陆、台湾、香港的各界人士、齐天大圣信众代表和八方客商、游客齐聚顺昌。这表明举办齐天大圣文化沟通活动有利于加强两岸文化沟通,增进两岸文化认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两岸和平发展,③④正确;①中的“消退两岸文化差异”说法错误,解除;②中的“化解两岸制度隔阂”说法错误,解除。故选D。11.(2024·福建东山县其次中学期中)汉语老师仇海平与他来自五大洲的留学生,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传唱中西合璧、古今相融的最古老情歌《关雎》,为经典插上音乐的翅膀,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东西方文化的深情对话()①反映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东西文化的共同基本特征②彰显出显明的地域文化,增加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③是文化沟通、借鉴与融合的过程,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④是对文化多样性的敬重,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旺盛进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各美其美是指要认同本民族文化,美美与共强调敬重文化的多样性是旺盛世界文化的必定要求,题干强调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故①不符合题意,解除;题干没有强调显明的地域文化,②不符合题意,解除;东西方文化的深情对话是文化沟通、借鉴与融合的过程,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是对文化多样性的敬重,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旺盛进步,故③④正确。故选D。12.(2024·福建漳州质检)埭美古村是龙海市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始建于明朝景泰年间,历史悠久。其硬山式燕尾脊建筑风格,是闽南地区的建筑风格代表之一,素有“闽南第一村”的美誉。这体现了()A.传统建筑是呈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记B.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C.传统文化就是形成于历史的优秀文化D.传统建筑有显明的民族性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了传统建筑是呈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记,A正确且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有优秀与糟粕之分,故不确定促进社会的发展,B错误;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不确定是优秀文化,C错误;D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解除。故本题答案选A。13.(2024·山西运城模拟)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百善孝为先,孝乃德之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对维护社会和家庭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封建社会的“愚孝”,长期以来也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诸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在当代社会,传承孝文化()①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③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④要“求同存异,汲取借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看法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待传统文化的要求有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是对待外来文化的看法,不符合题意。故选B。14.(2024·陕西富平期末)对于传统艺术或者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成果,是“把自己掰碎了做成别人”进行复制,还是“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我们无疑应当选择后者。这是因为()A.只有否定传统文化才能实现文化发展与创新B.文化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C.对传统文化应先继承,后发展D.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答案B解析依据题目的表述,在对待传统艺术或者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成果时须要将“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这是因为文化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故B入选。A表述错误,对待传统文化不能完全否定。C表述错误,继承与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D与题意无关。15.(2024·山东潍坊期末)自远古以来,麋鹿就被华夏祖先视为祥瑞兽、图腾。麋鹿文化兼有了东方文明的克己和西方文明的开放,包涵了我国儒家文化的理智与主动、道家文化的豁达与明朗,汲取了长江文化的明快和黄河文化的淳厚。这体现出()①图腾文化具有民族性②传统文化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③中华文化具有包涵性④图腾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麋鹿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体现出图腾文化具有民族性,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涵性,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传统文化对社会实践发展的制约,②与题意不符;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16.(2024·湖南永州四中联考)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虽然落后,但当时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学派争芳斗艳,各种艺术蓬勃发展,绘声绘色,并且形成了中原文化圈、北方文化圈、吴越文化圈等文化圈。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①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②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③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④思想运动往往能够促进文化发展A.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②答案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虽然落后,但当时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学派争芳斗艳,各种艺术蓬勃发展,绘声绘色,并且形成了中原文化圈、北方文化圈、吴越文化圈等文化圈。这体现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思想运动能够促进文化发展,②④符合题意;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①错误;③材料没有体现,解除;故本题答案选B。17.(2024·甘肃天水一中高三七模)2019年2月8日,改编自意大利同名歌剧的试验京剧《图兰朵》在意大利罗马阿根廷剧院上演。该剧以京剧艺术为本体,融合了中西方戏剧、音乐元素,丰富的表现手段、高难度的表演技巧以及华美的服饰布景,深深吸引着现场观众。这表明()①商业运营是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②文化沟通效果取决于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程度③只有立足原来、汲取外来才能更好地走向将来④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有利于增加中华文化影响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试验京剧《图兰朵》立足京剧艺术这一本体,融合西方元素,以创新的表现手段和方式,吸引了观众,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是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举措,③④符合题意;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不是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①错误;不同文化的融合不是影响文化传播效果的确定因素,②错误。故选D。18.(2024·湖南衡阳期末)中国民族织锦艺术精品高校特展在北京航空航天高校举办。展览聚焦中国民族织锦艺术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以“文化遗产梳理+展览实物融合”的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内。这表明()①教化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②教化是文化继承与创新的源泉动力③教化是一种更为干脆的文化传播方式④文化形式的创新有利于文化传播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以“文化遗产梳理+展览实物融合”的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内,表明文化形式的创新有利于文化传播,教化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①④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继承与创新的源泉动力,②说法错误;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使者,是一种更为干脆的文化传播方式,③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19.(2024·湖南衡阳期末)央视的文化类纪录片《假如国宝会说话》摆脱了传统纪录片的枯燥乏味,用电脑特效让文物呈现出“萌萌哒”的一面,以自带萌感的语言对文物进行解说,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让国宝真正“活”了起来。这告知我们()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②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大众传媒插上了翱翔的翅膀③文化创新是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④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材料讲解并描述了纪录片创新的利用了电脑特效呈现出来,吸引了更多的观众,说明白文化创新是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③④是正确的。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文化遗产的地位,①不选;本题说明的是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没有体现出科学技术对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②不选。本题选D。20.(2024·江西鹰潭质检)《上新了!故宫》是中国首档聚焦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新类真人秀节目。每期节目中,明星嘉宾作为新品开发官跟随故宫专家进宫识宝,探寻故宫历史文化,并与顶尖跨界设计师,联手高校设计专业的学生,每期诞生一个引领热潮的文化创意衍生品,打造“创新”与“故宫”的CP风暴。这反映了传统文化的传承()A.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B.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C.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D.既要不忘原来又要创新思路答案D解析文化创新类真人秀节目《上新了!故宫》每期诞生一个引领热潮的文化创意衍生品,打造“创新”与“故宫”的CP风暴。这反映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不忘原来又要创新思路,D正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和归宿,A说法错误,解除;材料未涉及人民群众的文化创建主体的相关内容,B与材料无关,解除;借助现代传媒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但并不意味着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C说法错误,解除。故本题选D。21.(2024·全国卷Ⅰ)2024年上映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素,讲解并描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挽救地球的故事,获得海内外观众广泛好评,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从中获得的启示是()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②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③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沟通、借鉴中融为一体④中华文化在沟通、借鉴和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的途径。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①正确;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不确定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②说法错误;不同民族的文化,长期相互沟通、相互借鉴、相互汲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③错误;面对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中华文化在沟通、借鉴与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④正确。故选B。22.(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二模)中国艺术家将中国昆曲表演和西方传统无伴奏合唱嫁接,创作了无伴奏合唱清唱剧《桃花扇》,这种新的音乐语言使中西不同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完备地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令人震惊的剧烈对比和美感。这表明()①艺术创作应充分汲取外国文化成果②创新是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③艺术混搭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④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中西不同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完备地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令人震惊的剧烈对比和美感,表明白创新是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中西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②④说法正确。艺术创作应充分汲取外国优秀文化成果,①说法错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对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③说法错误。选C。23.(2024·陕西富平期末)千字10元至30元找网络写手,将“爆款”原创文章移花接木、改头换面上线,一些自媒体靠“洗稿”做成大号。此等急功近利、抄袭剽窃的行为,不仅给原创者带来了损害,也对社会精神生活造成了损害。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①创新是文化富有朝气与活力的重要保证,要坚持创新②文化创作要锐意创新,使作品具有自己的内容和形式③文化创作要擅长借鉴他山之石,提高创作效率④要不断推出新的构思和手法,为文化创新供应不竭动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自媒体靠“洗稿”做成大号,不仅给原创者带来了损害,也对社会精神生活造成了损害。这启示我们创新才是文化富有朝气与活力的重要保证,要坚持创新,文化创作要锐意创新,使作品具有自己的内容和形式,①②正确;学习、借鉴他山之石有利于文化创作,但不意味着为提高创作效率就抄袭剽窃,将“爆款”原创文章移花接木、改头换面,③错误,解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④错误,解除。故本题选A。24.(2024·江苏无锡期末)中药被证明对某些疾病有效,但仅仅运用传统方法有时难以将其功效发挥到最大。西方医学能够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中草药进行分析提炼,确保药物的有效性与一样性。东西方医学探讨携手合作才能更好地造福于人类。从文化创新角度看,材料表明中医学发展应()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B.推陈出新,革故鼎新C.敬重差异,理解特性D.面对世界,博采众长答案D解析题干中“中药被证明对某些疾病有效,但仅仅运用传统方法有时难以将其功效发挥到最大”,西医恰好能弥补其不足之处,说明白中医的发展应面对世界,博采众长,D正确;A、B、C与题意不符,解除。故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2分)25.(12分)(2024·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9年4月16日,圆明园遗址公园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文明不能承受之殇》一文,文称法国巴黎圣母院这场大火让人不自觉想到中国文化曾经验的磨难,曾经那场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万园之园留下的灰烬,是中国历史耻辱柱上最疼的一根钉子。惋惜圣母院,惋惜圆明园,文化不应当这样毁灭,更不应当人为践踏。文物的损毁、消逝不仅带走了文物本身,更带走了文物所承载的千年文明。一场文化之殇,带来世人对于文物爱护的警醒与重视,文明是脆弱又坚韧的。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诚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学问,说明“文物的损毁、消逝是人类不能承受之殇”。答案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合在确定的物质产品中。文物承载了人类文明,文物的消逝、损毁不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不利于世界文化的旺盛与发展。②文化遗产对探讨人类文明演进、呈现世界文化多样性有重要意义,文物的消逝、损毁丢失的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宝。③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文物的损毁会影响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每点4分,共12分)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学问,说明“文物的损毁、消逝是人类不能承受之殇”。从材料可以看出,文物承载了人类文明,文物的消逝、损毁丢失的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宝,会影响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不利于世界文化的旺盛与发展。可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学问,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合在确定的物质产品中、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文化遗产对探讨人类文明演进,呈现世界文化多样性有重要意义等方面,说明“文物的损毁、消逝是人类不能承受之殇”。26.(12分)(2024·新疆巴州第三中学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合民族的重要因素。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以下是其中的两个:其一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经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其二埋儿奉母: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忧,养这个孩子,必定影响供给母亲,遂和妻子协商:“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约些粮食供给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继承性的相关学问说明怎样对待我国的传统“孝”文化?答案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行全盘确定,也不行全盘否定。(3分)传统“孝”文化有促进家庭和谐的一面,也有阻碍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一面。(3分)对待传统文化,应当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正确看法。(3分)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定要求,反对原封不动地继承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才是对待传统孝文化的正确选择。(3分)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继承性的相关学问,设问指向怎样对待我国的传统“孝”文化。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学问范围,主要包括: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双重作用、正确看法、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然后调动运用上述学问,结合我国的传统“孝”文化细化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结合。27.(12分)(2024·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期中联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9年3月27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中国的文明观,让世界望见》五周年,在这一重要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科学把握人类文明进步大势,深刻阐明“多彩、同等、包涵”的文明观,真诚提倡“和而不同”的文明沟通互鉴准则,习近平强调:“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沟通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同等的,人类文明因同等才有沟通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涵的,人类文明因包涵才有沟通互鉴的动力”“文明因沟通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对文明的这些论述不仅精辟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还深刻阐述了“文明沟通互鉴”的内涵。五年来,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沟通,中国不仅是主动提倡者,更是坚决行动者,充分彰显了中国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深邃才智、主动贡献与责任担当。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学问(1)阐述为什么要提倡“和而不同”的文明沟通互鉴准则?(8分)(2)说明我国如何接着推动中外文明沟通互鉴?(4分)答案(1)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提倡“和而不同”的文明沟通互鉴准则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③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学习沟通借鉴,实现世界文化的旺盛发展。④“和而不同”说明白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行缺少的色调。(每点2分,共8分)(2)①我们要更加热忱的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汲取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引进来)②更加主动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加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走出去)③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敬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敬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的原则。(看法)④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化等多种途径促进文化的传播,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途径、手段)(每点1分,共4分)解析第(1)问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学问,设问指向为什么要提倡“和而不同”的文明沟通互鉴准则,属于缘由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从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