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通音系研究_第1页
正字通音系研究_第2页
正字通音系研究_第3页
正字通音系研究_第4页
正字通音系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字通》音系研究楊婉婷目錄摘要Abstract第一章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

二、《正字通》研究概況

三、研究材料與研究方法第二章《正字通》聲母系統第三章《正字通》韻母系統第四章《正字通》聲調系統第五章結語致謝參考文獻附錄一切上字分部附錄二切下字分部摘要《正字通》是明末張自烈爲匡正《字彙》而寫的一部字書,其主要任務是注音、釋義,同時兼及字形、字音、字義的辨析。本文以1996年由工人出版社影印出版的清康熙九年(庚戌)序弘文書院刊本《正字通》爲底本,對《正字通》進行數字化處理,建立全文數據庫。在運用電腦技術輔助的基礎上,再從音韻學的角度對研究材料的音系進行整理,對其進行分析研究。本文對《正字通》反切注音材料14682條進行系聯,並與《廣韻》進行對於。本文根據系聯結果,得到20個聲類、21個韻類以及5個聲調。關鍵詞:《正字通》語料庫音系近代語音緒論一、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二、《正字通》研究概況

文獻學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三、研究材料與研究方法研究材料:清康熙九年(庚戌)序弘文書院刊本《正字通》(1996年工人出版社影印出版)研究方法:語料庫語言學、文獻學與語言學相結合、反切系聯法、歷史比較法。《正字通》聲母系統唇音:補母(幫)、蒲母(並滂)、彌母(明)

敷母(非奉敷)、無母(微)舌音:都母(端)、徒母(定透)、力母(來)乃母(尼孃)牙音:古母(見)、苦母(群、溪)喉音:烏母(影以云疑)、呼母(匣曉)齒音:子母(精莊)、七母(從清崇初)、蘇母(邪心)

之母(章知)、昌母(澄徹昌)

式母(禪船書生)、如母(日)《正字通》聲母系統特點:(1)全濁聲母清化如:蒲母(並滂)、徒母(定透)(2)影母、云母、以母、疑母合流合併爲烏母,如:弋:伊昔切,音亦。“弋”以母、“昔”影母(3)齒頭音、正齒音合流如:子母(精莊)、七母(從清崇初)(4)舌上音、正齒音合流如:之母(章知)、昌母(澄徹昌)《正字通》韻母系統陰聲韻:加韻(假攝麻韻二等)、遮韻(假攝麻韻三等)、何韻(果攝)、余韻(遇攝魚虞韻)、吾韻(遇攝模韻)、欺韻(蟹攝齊韻止攝支脂之微開口)、回韻(蟹攝灰韻止攝支脂微合口)、時韻(部分止攝支脂之韻開口)、來韻(蟹攝佳韻皆咍韻)、交韻(效攝宵蕭肴韻)、豪韻(效攝豪韻)、侯韻(流攝侯韻)、求韻(流攝幽尤韻)陽聲韻:紅韻(通攝部分梗攝)、郎韻(宕攝江攝)、呈韻(曾梗深臻四攝)、寒韻(山攝咸攝)入聲韻:六韻(通攝)、各韻(宕攝江攝)、昔韻(曾梗深臻四攝)、列韻(山攝咸攝)《正字通》韻母系統特點:(1)新增遮韻、吾韻、時韻;(2)蟹攝、止攝相混,但按開合洪細分爲三韻;(3)效攝、流攝按洪細各分爲兩韻;(4)宕攝江攝合流、曾梗深臻四攝合流、山攝咸攝合流;(5)仍存在入聲韻,並與四類陽聲韻相匹配。《正字通》聲調系統1、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2、特點:(1)平聲分陰陽

清濁自切,極少相混(2)全濁上聲未變去聲存在此類現象,但不多(3)存在入聲有少數入聲變為平聲、上聲、去聲結語近代漢語官話韻書的音系系統十分複雜,各有不同,它們往往並不是某一種時音的體現,而是綜合了古音與時音以及方言的複雜系統。《正字通》語音系統的這些特點可能是當時漢語共同語的體現,也可能受作者方言的影響,同時也可能有存古現象。結語本論文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首先由於時間限制,語料庫建設工作還有待完善。其次由於筆者個人精力有限,僅分析了《正字通》中的反切注音部分,而並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